第一篇:快乐奥尔夫幼儿园新音乐创新游戏教学实践课案
快乐奥尔夫幼儿园新音乐创新游戏
教学实践课案
(一)音乐故事表演一《毛毛虫的故事》
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毛毛虫的故事》引领幼儿进入音乐剧的艺术领域;尝试辨别不同性质的音乐:诙谐的、安静的、活泼的;在快乐地表演过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通过操作打击乐器,进一步体会到节奏与音乐情绪及形体律动的关系。
教具准备:
毛毛虫卡通偶一个,认识挂图一幅:长筒祙、丝巾、披风若干;琴、碰铃、铃若干。
教学活动结构:1、2、3、4、回顾已有的认知经验;音乐欣赏和分析;打击乐器演示;音乐故事表演。
教学活动提示
1、老师在表演前让小朋友回顾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挂图清晰地了解“毛毛虫→结茧→化蛹→蝴蝶”的昆虫演变全过程。
2、用毛毛虫卡通偶形象地演示毛毛虫爬行时身体一张一弓的样子,请大家尝试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模仿毛毛虫爬行,解决表演上的难点。
3、音乐的第一、第二、第三乐段各表现的是毛毛虫演变的哪些事?引导小朋友辨别、感受不同性质的音乐:音乐第一部分是毛毛虫爬行,诙谐有趣的:音乐第二部分是毛毛虫结茧化蛹,体会安静的摇蓝曲:音乐第三部分是美丽的蝴蝶在花园里飞舞,十分活泼快乐。
4、让小朋友自己敲敲打打,尝试寻找出适合表现各段音乐的打击乐器,进一步体会如何用乐器的不同音色或节奏表达音乐。例如:运用琴上下滑音表现毛毛虫爬行;用碰铃敲出缓慢的节奏表现摇蓝曲;用手摇铃摇出欢快的铃声表现蝴蝶飞舞的样子。
5、音乐故事的表演,将带领小朋友进入活动的高潮。老师启发小朋友自己利用表演道具设计表演动作,从即兴创作中选出适合的共同练习。可以有多种表演方法,例如:用祙套套在手臂上表演毛毛虫爬行。或者将小朋友分成两部分,一部份是通过肢体表演表达音乐,另一部分通过打击乐器伴奏烘托。
(二)音乐角色表演-《大树和小鸟的摇蓝曲》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音乐中的两种音色,比较和判断大树和小鸟两种角色,并做相应的表演;通过表演活动提升小朋友的环保意识和友爱精神。
教具准备:
大树叶、小鸟头饰、范图;三角铁。
教学活动结构:
1、讲述;
2、器乐伴奏;
3、音乐表演《大象和小鸟》;教学活动提示:
1、老师用生动的口吻自编讲述这么一段故事:在喧闹的城市里,有一棵大树,没有同伴,没有小树BABY,非常寂寞和孤单。有一群小鸟,白天它们在城市上空飞翔,没有游戏的场所。到了晚上,它们该在哪儿安家呢?请小朋友想个办法吧。(小朋友讨论)。老师总结,我们的森林越来越少,城市越来越多,就有了更多的大树孤孤单单更多的小鸟没有家,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更加爱护它们。从此以后,大树成了小鸟的妈妈。每当夜幕来临,大树妈妈摇晃着茂密的枝干召唤着小鸟宝宝,小鸟总是听话的飞回大树妈妈的身边,妈妈唱着摇蓝曲哄着小鸟宝宝,小鸟在妈妈的肩上、怀里甜甜地睡着了。
2、自然引出音乐《大树和小鸟的摇蓝曲》,听一听,音乐里有谁?哪种音色是大树妈妈,哪种音色是小鸟宝宝?引导小朋友比较两种音色的不同。音乐里谁先出来,谁后出来,最后在做什么?最后老师总结。
3、每个小朋友一个三角铁,在老师的引导下配合音乐打击,尽量能让小朋友音乐里已有的“叮叮”,并同步敲打三角铁。
4、大家共同讨论如何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然后分配角色、道具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大树妈妈要拥抱着小鸟轻轻摇、拍,哄它们睡觉。这给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参与活动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三)音乐情境游戏-《大浪和小浪》
教学目标:
启发孩子去感受,理解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力度,辨别音乐的低潮和高潮,感受音乐中情绪起伏的变化,尽情地融入游戏情景,在音乐中情绪宣泄得到平衡与满足。
教具准备:
蓝绸。
教学活动结构;
1、说说海的故事;
2、欣赏分析《大浪和小浪》
3、舞蹈与游戏;教学活动提示:
1、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说说印象中海的模样。人海里居住着谁?大海高兴时怎样,生气时又怎样?
2、让小朋友欣赏音乐《大浪和小小浪》,老师配合朗诵讲述一段海浪情景,语调与音乐情绪协调。都是要能运作表情引导小朋友感受音乐力度、情绪发生变化,用手势帮助小朋友理解音乐旋律是如何体现一个接一个的大浪和狂风巨浪的。
3、让孩子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音乐,通过简单的肢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力度。让孩子自编动作,老师为小朋友提供参考意见,选择适合表演的舞蹈动作,集体表演。例如:手腕波浪式上下摆动、双臂同方向挥臂画180度弧线、双臂上下快速太幅度摆动等,在舞蹈中,肢体的力度与音乐的力度统一,音乐情绪和小朋友情感达到统一。
4、用蓝绸演绎海浪两人一组,各自抓住蓝绸一头上下抖动,控制动作幅度的大小。请年龄相对大一些或个子较高的,好动的小朋友操作蓝绸演绎海浪,其他小朋友扮演游戏健将、鱼船、鱼等角色,在“海浪”中穿行。跌倒起伏的“海浪”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情感体验达到高潮。
5、在家长活动日中,让家长亲自参加游戏,抖动蓝绸,提供亲子交流的机会,同时也给家长们“上一堂音乐课”。
(四)律动-《青蛙》
教学目标: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的生动有趣。
教具准备: 节奏卡一张、青蛙头饰;蛙鸣器。
教学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习;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教学活动提示:
1、听老师的鼓声,请小朋友模仿拍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习巩固节奏!
2、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童谣《数蛤蟆》,一边一句句分析童谣一边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导小朋友自己发明手指表演的办法,如四只并拢与拇指对碰表示呱呱叫,用拳头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带动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戏的过程中熟练歌谣和前边提到的节奏型。
3、欣赏音乐《青蛙》,请小朋友猜一猜音乐里有谁?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然后老师引导小朋友在音乐中玩几次手指游戏。
4、小朋友在玩蛙鸣器。提出问题:可以怎么操作?能发出几种声响?再为《青蛙》器乐伴奏,“呱呱”部分用蛙鸣器刮出来的声响,“跳跳”部分用蛙鸣器敲出的声响,同时注意引导小朋友音乐中的节奏,也就是活动中一直强调的节奏型。
5、在活动的最后部分,让小朋友戴上“青蛙”的头饰围成一个圆“池塘”进行游戏。
(五)律动-《摘果子》 教学目标:
辩别高音和低音,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教具准备:
琴、具:“小树”和“果子”
教学活动结构:1、2、3、4、听音练习;律动《摘果子》;游戏;舞蹈。
教学活动提示:
1、听音练习:老师弹一个高音,一个低音,跨度在两个八度以上。请小朋友辨别,听到高音用手指上方,低音相反。注意,必须是以两个音来比较进行的。
2、听一听乐曲中哪个是高音,哪个是低音?先用上、下拍手的方法来初步熟悉音乐。高音和低音部分还可以各做哪些动作?按小朋友的意愿选择模仿动作。
3、音乐场景启发: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模仿动作《摘果子》。仔细辨别音乐中不同的音高,高音时摘高处的果子,低音时彩低处的蘑菇。开始老师可以用较高的音调说“听到高音树上摘个红苹果,用较低的音调说“听到低音地上彩个大蘑菇”。还可以摘“橘子”“草莓”“葡萄”“青菜”等进行交换。
4、老师在墙上贴着儿棵“树”,“树上”结满了果子,在地上撒了些蘑菇的卡片。当音乐开始、小朋友根据音乐的高音、低音的变化“搞果子”。
5、劳动结束,丰收的心情该怎么表达?大家一起来跳舞吧。每人一条绸带,看看可以怎么用,如果配合刚才《摘果子》的音乐该怎么跳?请小朋友自己挑选出动作集体表演。
6、7、结束时,请小朋友“开车”在欢快的音乐中把果子送回家。
音乐活动还可以延伸成“高人、矮人走走”;用高、低两个音块敲出音乐的高低和低音两个部分的乐句等多种形式。
(六)音乐游戏-《水底世界》
教学目标:
比较音乐中快乐、安全的和紧张、危险的情绪,尝试表演游戏中的角色或情节,体验各种情感。
教具准备:
小鱼、鲨鱼、渔夫等头饰;画笔、纸。
教学活动结构:1、2、3、4、理解鱼的形象音乐;分析、想象《水底世界》;表演游戏;画音乐。
教学活动提示:
1、观察鱼缸里游动的小鱼,让小朋友在脑中先留下印象。听片段音乐,感受音乐中小鱼的形象,老师注意示范,在音乐颤音部分用手的抖动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形象。请小朋友在音乐伴随下表演快乐的小鱼。
2、把音乐分成三段来分析。音乐开始部分,让小朋友听一听,音乐里除了小鱼,还听到了什么?小鱼在水底生活怎样?引导小朋友进入快乐、悠闲、安全、轻松的情感境界。音乐中间部分,四声鼓声将情节急转之下,小朋友立刻感觉到危险的信号。一种不安、惊慌的情绪产生。听完第二部分音乐后,请小朋友自己想象情节,水底世界发生了什么事?谁来了,是鲨鱼?还是打雷下雨?那么小鱼们是怎么避免危险的?第三段音乐,危险过去了,水底世界恢复平静,小鱼又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朋友的情绪也逐渐放松下来。
3、在表演游戏中,一个小朋友扮演“鲨鱼”、一些小朋友扮演水底的岩石,其他小朋友扮演小鱼,表演跟随音乐的情节变化而变化。通过完整的音乐和游戏的手段,小朋友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知道什么是弱小和强大,大危险来临时该怎样。
4、课后,请小朋友把《水底世界》用画笔画下来,别忘了,画里要有自己。
(七)打击乐训练-《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跟随着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调动听觉能力辨别音色、节奏、能专注地看指挥和手势,根据提示配合演奏;分享演奏过程的喜悦,培养演奏的演奏是关键。教具准备:
铃圈、沙锤、镲等乐器。
教学活动结构:1、2、3、分析《凤阳花鼓》;器乐的探索;器乐合奏。
教学活动提示:
1、完整地倾听音乐《凤阳花鼓》,让小朋友先熟悉旋律、速度及稳定的节拍;谈谈对音乐的感受。再提出要求,听辨音乐里乐器的音色、节奏,用声势和动作两种方式表达。例如,用声音模仿:“冬冬戚……”;用动作表达:“冬冬”是敲,“戚……”是抖手。使小朋友产生从单纯的听发展到动手操作的欲望。向小朋友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是由哪些乐器发出来的?”小朋友自由探索研究各种乐器的操作方法、辨别音色,寻找出最适合演奏的乐器准备合奏。
2、针对低幼儿童(2岁左右):我们一般采用老师和小朋友合奏的形式,老师敲鼓“冬冬”,小朋友用铃圈或沙铃演奏“戚……”,当然,教师要十分注意用手势去提醒小朋友如何演奏手里的乐器。
3、小朋友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要演奏的乐器,持相同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将小朋友先分成两部分。合奏之前通过一些小游戏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并意识到指挥的重要性后,演奏开始。老师可持节奏棒用“敲”和“抖”的手势指挥、提示小朋友按节拍演奏器乐。两组小朋友可交换场地演奏,乐器安排的位置则不变。
4、能力略强的孩子会发现,音乐里还藏着一种乐器的声音,及第三、第四乐句参与了镲的演奏,可请该小朋友辨别节奏后尝试演奏。大班的小朋友则完全可以完成三部分进行合奏,或自行再创编节奏总谱,增添或更换乐器;使音乐形式更为丰富。
(八)音乐角色表演-《大象和小鸟》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大象和小鸟的音乐形象,初步建立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概念;帮助理解什么是低音,什么是高音,并区别;通过身体律动加深对节奏和音高的印象。通过打击乐器的伴奏,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高低声响、巩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概念。教具准备:
大象、小鸟图片,节奏图卡;鼓、碰铃等多种乐器。
教学活动结构:1、2、3、4、模仿大象和小鸟;表演《大象和小鸟》;熟悉各种乐器;乐器伴奏《大象和小鸟》。
教学活动提示:
1、2、该音乐素材可根据实际教学目的要求分解成多次教学活动。
大象和小鸟各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用动作模仿它们的形象,引导小朋友感知大象身体庞大,在陆地上走,步子笨重,缓慢。小鸟身体轻巧,在高空中飞,动作很轻快,叫声很清脆。
3、听音乐《大象和小鸟》,音乐中哪段像大象?哪段像小鸟?说说理由,请小朋友听两段音高不同的乐句,总结出:音乐的高音部分,就像快乐的小鸟,清脆的叫声,高高的飞翔。音乐的低音部分,就像笨重的大象,踩着重重的步伐,慢慢地走。
4、表演:笨笨象踩着低沉的脚步在森林里漫步,小小鸟唱着歌在林中高高飞翔。音乐里高音和低音先后出现,再合奏,你听听它们在干什么?请你学它们表演好吗?可以一起合着音乐自由表演大象和小鸟,也可分配角色表演进一步感知高音,低音。
5、老师提供各种乐器,让小朋友自由地玩,比较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讨论决定适合为“大象”和“小鸟”伴奏的乐器。
6、在打击乐活动中,低龄幼儿看画有“大象的脚”和“小鸟翅膀”的节奏图卡,已有认知经验的小朋友直接看乐器图谱。它们分别是哪种节奏?︳●●︳●●︳和︳●● ●●︳●● ●●︳请小朋友选择乐器分成两组活动。如:可以选用鼓来打大象的节奏,选用碰铃来打小鸟的节奏。注意用音乐来控制小朋友操作乐器的节奏、速度的稳定性。
7、在以后的表演活动中,音乐将引导小朋友肢体律动的速度,即大象的模仿动作相对慢,而小鸟的模仿动作相对快。并鼓励小朋友的创作积极性,寻找适合的动物形象来代替大象和小鸟,使表演活动得到延伸。
(九)音乐游戏-《快乐的时间》
教学目标: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中节奏,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并快乐参与游戏。教具准备:
能“当当”响的钟、能“滴答滴答”响的钟;表示时间的图片;音乐《快乐的时间》;沙铃、响板、双响筒、锣或金属餐盘、锤。
教学活动结构:1、2、3、4、讲述生活中的节奏,复习基本节奏;为《快乐的时间》乐曲伴奏;回顾并熟悉时间;音乐游戏。
教学活动提示:
1、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讨论生活里的各种声响节奏,例如:行走、跑步、厨房里的声音、钟表的摆动、门铃声、甚至是工地上的打桩声、水泥搅拌声等。在老师鼓点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两种节奏型)的引导下,小朋友用肢体律动、声势表现节奏,例如:“切菜”和“剁肉”两种比较、秒针“滴答”声和钟“当当”声两种比较。
2、音乐《快乐的时间》,听一听哪有“滴答”声,哪有“当当”声,数一数拍子,音乐里的钟声敲的是几点?请小朋友选择适合的乐器来伴奏,沙铃,响板,双响筒均可表现 “滴答滴答” 节奏;锣或金属盘表现“当、当、当、当” 节奏相当不错。
3、通过图片复习原有认知经验,为游戏作准备,在老师提供的图片中,找出音乐里演绎的钟点,它们分别是三点、六点和十二点。请小朋友用肢体动作模似这三个时刻,然后选出最象的几组动作运用到音乐游戏中。
4、在音乐游戏里,小朋友围成圆圈,老师站在中间。音乐开始,小朋友转动手臂象木偶人一样模似“滴答滴答”的节奏,嘴里说着“滴答滴答”;当钟声“当当”响起,老师(或请一名小朋友)敲锣,问:“几点啦”,所有小朋友用肢体动作摆个“POS”,或者全体一起挥拳头“敲钟”并一起数“当当”声,根据小朋友现场的音乐进行游戏,很有意思。每个小朋友全身感官一起调动,使活动情绪体验达到高潮。
(十)音乐游戏-《开始和停止》
教学目标:
让孩子通过耳朵对音乐开始、音乐进行和音乐停止的判别,再去指挥身体的运动,训练孩子的听觉灵敏性、听觉和运动觉协调反应能力。养成听音乐信号指挥自身活动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沙铃,节奏棒等。
教学活动结构:
1、动作2、3、4、谈话;音乐欣赏和分析;声音、乐器和肢体活动的游戏;教学活动提示:
1、让小朋友跟着老师模仿动作,当老师突然把动作停下时,小朋友能迅速停止。老师可以结合基本节奏型、节奏速度渐快渐慢变化等音乐属性设计动作。由规则变化到不规则变化,动作逐渐增加难度。
2、通过谈话活动,引导小朋友发现生活中许多包含“开始和停止”的事件。为下面的律动游戏提供游戏素材。
3、听《开始和停止》音乐,引导小朋友发现音乐的特点音乐反复地开始和突然停止。再发挥想象,让小朋友说说在这音乐曲中,你想到什么、能干什么。
4、原地活动:在《开始和停止》的音乐中,小朋友尝试跟着音乐用各种有趣的声音唱歌;尝试用节奏棒指挥音乐、用沙锤等乐器给音乐伴奏;在音乐声中伴随身体的简单动作,例如并过手指游戏模仿“火苗”,强调音乐开始的过程、通过手指游戏“开关”强调捕捉音乐开始和停止的信号。但一切有趣的行为都要听音乐的指令:音乐开始。各种行为开始:音乐没停,行为不能停;当音乐突然停止,各种行为要象急刹车一样迅速停止并保持停止状态等待音乐的再次开始。注意提醒幼儿音乐结束的信号,辨别音乐暂时停止和结束的不同。
5、更大范围的活动对孩子的听觉、反应力、控制力提出更高要求。游戏可分成三种方法。第一种游戏形式有“木偶人”“开车”等;第二种形式如“小火车”“蜻蜓”(两人搭肩各种一只手臂当翅膀);第三种,借助器械完成,游戏形式如:音乐停止时迅速跳进呼啦圈。音乐开始拾起呼啦圈跑,没得到呼啦圈的小朋友退出游戏,最后看谁得到的战利品多为胜利。
第二篇:【幼儿园双语教学实践】之奥尔夫音乐游戏:鞋匠之舞
【幼儿园双语教学实践】
奥尔夫音乐游戏——鞋匠之舞
曲目:鞋匠之舞(时间总长:1分25秒) 音乐介绍:
1、音乐:波兰/源自于捷克西部的伯门。
2、拍子:4/4,2/4。曲式:ABC,共反覆四次。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音乐中的稳定拍子,进而学习“Tap”(敲,拍打)“Needle”,(针),“Hammer”(锤),“Spike”(鞋钉)。
2、培养幼儿注意聆听的专注力。
3、幼儿快乐参与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先一起聆听音乐,并做拍打的动作。
2、待拍打的动作熟练后,教师引导幼儿一边拍一途念“Tap”。
教师引导语:
T:Hi,boys,hi,girls!Hi!Hi!(与幼儿击掌打招呼)
T:Today we will play a music game.Now,listen!(第一次播放ppt,教师做动作,幼儿观察感知)
T:Now,look at me!(第二次播放ppt(片段),教师分解教授“Needle”、“Spike”、“Tap”、“Hammer”,幼儿跟着老师发声练习)T:We do it once more,stand up!(第三次播放ppt(片段),师幼一起跟着图片提示练习)
T:Ok!Let's do it together!(第四次播放ppt,师幼一起完整跟随音乐游戏
一遍,大声念“Tap”)
T:Who can try?(第五次播放ppt,请2名幼儿上来表演。教师给予奖励)T:I have so many stickers,who want to try again?(第六次播放ppt,请5名幼儿上来带领全体幼儿一起游戏,教师给予表扬、奖励)
T:You are so good!The last time,Let's play the game all together.Stand up!(第七次播放ppt,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T:Ok,good!It's time to drink water,One by one,Go!
活动延伸建议:
可根据幼儿年龄差异将“Tap”改为“Clap”、“Stamp”巩固或提升练习。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一)(2008-11-11 20:48:30)标签:奥尔夫 音乐 游戏 教育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一)内容提要: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要求教师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音乐教学中的听、说、读、唱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做了论述。关键词:原本性音乐 音乐游戏 游戏应用
一、概念界定
“奥尔夫”音乐与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中都提到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本文所提的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在奥尔夫音乐游戏中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玩是人的天性,音乐是人的本能。课程以人的音乐本能为载体,以游戏的形式,强调综合性、多样性。突出在音乐游戏中感知、学习、成长的教育形式,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
二、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游戏原理与区别
1、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自生命开端的
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
三、与一般音乐教学的区别
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BORING”,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育总把学习歌唱,学习相关的音乐能力作为活动目标,所以活动过程中很注重幼儿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这无疑给老师和孩子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谈何容易。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恰使这种奢望成为可能,他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老师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不会要求孩子跟着做,而只会不断地给一些语言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用担心“学不会”而徒增心理负担,只会在活动中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如奥尔夫音乐中用得很多的一种活动,跟老师的节奏随意走动。刚开始只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也就是平步走和快步走的区别,但慢慢会加入二分(慢步),或刮胡(拐弯)的声音,孩子们很乐衷于这样听节奏随意的走动,他们会开心地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他们会乐在其中,乐此不彼。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奥尔夫教学目标 一般音乐教学(1)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精神 一般音乐教学的方式 从人的本性出发 仅从音乐教师的观念出发(2)
杜绝强制,使个性有充分发展的可能 强制起支配作用;有或无意识的抹杀个性(3)
强调乐趣,并通过启发,不断促使学生思考,砖研,能动地尝试和实践 只过分的强调“勤学苦练”;教学基于并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和教导(4)
诉诸感情,强调直观性 诉诸理性,以口头传授为主(5)
主要通过唱奏音乐实践去学习音乐 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导去学习音乐(6)
音乐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游戏:常常把音乐作为一种游戏去从事,而游戏也具有充分的音乐性 音乐和游戏往往被割裂开,甚至成为对立场(7)
通过主动性的活动走向创造性 使学生总停留于被动的地位以及模仿的阶段(8)
即兴性占有重要的地位 局限于照谱唱(9)
音乐教学中有机的包含着音乐、语言和动作等因素,并使之结合为一整体 音乐教学中只鼓励地从事音乐教学,而且往往也只限于声乐(10)
强调原本性(元素性)的作用及其教学 以原始、肤浅、幼稚的东西取代原本性的东西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二)(2008-11-11 20:51:19)标签:奥尔夫 音乐 游戏 教育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二)
三、奥尔夫音乐游戏特点
在幼儿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强调兴趣性、愉悦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强调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音乐活动的方式方法方面,强调自由、灵活、多样、在玩中学。游戏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性:在音乐活动中极其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鼓励幼儿自由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情感、思想。十分强调即兴式的创作与表演。
(一)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
据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以节奏为基础,从游戏入手、进行歌唱、律来引导幼儿去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采用的教学方式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景:没有桌椅的课室;学生不用挺直腰板,不用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用保持始终如一的安静聆听;孩子甚至可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兴奋欢呼,没有了规矩与束缚,但却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其成功所在。它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释放个性中完成学习与创造。无可厚非,它的确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法。动、乐器合奏、即兴创作等。运用声音造型(歌唱、朗诵)、动作造型(游戏、律动、舞蹈、戏剧表演)、身体造型(身体器乐活动的声势活动)及奥尔夫乐器,来引导幼儿去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采用的教学方式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景:没有桌椅的课室;学生不用挺直腰板,不用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用保持始终如一的安静聆听;孩子甚至可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兴奋欢呼,没有了规矩与束缚,但却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其成功所在。它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释放个性中完成学习与创造。无可厚非,它的确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法分为以下发方面。
1、动作
很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听到音乐响起来,就能转转手腕跺跺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想来,跟着音乐起舞,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声势
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3、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得早!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4、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 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四、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在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需是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和学生。在音乐课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兼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小蚂蚁搬木材” 第二个环节是分小组用小积木进行传递,培养了协调和配合能力。奥尔夫反复强调“原本性音乐”教育关心的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更关心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身体动作的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游戏中老师让每个小组分别穿传、推、滚多种游戏方式,如果想很快将小积木传递给别人,又保持它的不能掉落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来完成。这一环节对培养如何与别人合作,产生人际交往中的默契、领悟与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由于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活动中体现的创造性、即兴性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创造不仅仅把即兴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把它作为整个音乐的起点和基础。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带动孩子们尝试音乐创造下进行游戏。例如:如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孩子们刚到一个集体中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上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叫 余晨]按节奏:[走 走 跑跑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孩子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叫朱语轩]、[你叫 吴芷汀]。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猪,小 猪,大老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3)请幼儿用音条等打击乐器打出四部卡农的节奏来。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游戏中让活动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
奥尔夫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目的还是在即兴的过程中回归音乐的生活本源,以多元化的刺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利用幼儿生活开展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这是新《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在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所有可利用的物品进行教学。如课上教师拿来一次性的餐盒,让我们每人用不同的方式把它敲击出声,用手指弹、在身上敲打破地上磨擦等等。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幼儿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在活动过程中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如:“我是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幼儿在活动中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这样以游戏进行活动,降低了难度,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使幼儿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幼儿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例如课例:该活动是《云妖》的故事的一部分,其中有奥尔夫活动共性的优点,还存在著一些这个活动独特的亮点,在奥尔夫的活动中,始终以故事,即浓厚的情景性。在《beebee poopoo》中,由故事起头,讲述的是一只云妖生气之后乱吃东西,结果拉肚子了。于是非常自然的引出,“肚子不舒服”“厕所在哪里”等歌词,而之后的情境表演,也细致到要蹲进马桶、冲水„„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但都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非常的生动有趣。游戏性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教师第一次呈现儿歌歌词到活动结束,重复的遍数是十分惊人的,一般都在二十次以上,这是一般的活动不敢尝试的。为什么能够重复那么多遍,而孩子们还是玩的乐此不疲呢?原因就是奥尔夫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性在于:有趣、形式多样。节奏是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屁股的,还可以交叉拍、换手拍等。而儿歌的重复同样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示范,幼儿节奏——幼儿儿歌——变换动作——道具运用,整个过程又体现了层层深入的原则。此外该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突破。一般的课堂教学都会避免“大便”等内容,觉得“不雅”,然而正是这样的材料是幼儿十分喜爱,觉得有趣的。孩子们十分愿意一遍一遍的重复模范,也非常的快乐,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多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和孩子一起分享游戏后的乐趣
在奥尔夫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让一个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环节,对一些性格外倾的孩子来说在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性格内倾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重大的难完成的事情。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家长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而不要一味的指责。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代替孩子表达或表现出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大家的认同,再过渡到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全部内容,到最后由孩子自己单独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老师要求每个孩子提出(做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动作),由于孩子大多数语言和动作知识性经验贫乏的现实情况,造成孩子的表现重复的几率很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给予提示,并在日常生活中去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
奥尔夫的音乐游戏是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因为它总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和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家长要借势引导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课例:“精灵国王的生日礼物”主题活动 “变变变”这一活动中,环节当中幼儿感知出节奏长短的环节,音乐游戏中正好我班有星星仙女棒,让幼儿用来当魔法棒,在空中根据音乐音乐画出“短短长-------”的节奏线条。刚开始时,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每个小朋友都在兴奋的挥舞着“魔法棒”,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根据音乐的变化去画节奏线条,有的在音乐的开始部分还控制不住的大喊着玩魔法棒,于是我灵机一动让每个孩子都坐在软垫上,让孩子运用魔法棒在每段的开始音乐部分就只能在地上涂点,并要求幼儿边玩边说“让我们先来画出短泡泡糖、长泡泡糖,看谁画的泡泡糖最好看”,幼儿感知音乐“短短长------”时,孩子有的懂得学别人举起在空中画出“短短长---”的线条边画边唱着“变、变、变------”。这时有的孩子说“我泡泡糖最漂亮”,于是大家发言说一说自己想在地上画出什么泡泡糖,许多孩子专心的跟着音乐愉快地画起来泡泡糖,有的幼儿在空中画出音乐中的“短短长-------”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听辩能力。孩子们在奥尔夫音乐中创造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奇怪让人发笑的动作,孩子们音乐活动中过得非常愉快。
五、结论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奥尔夫教学法时已有很深的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目标和理念,并学到了不少实施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同时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查阅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音乐游戏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改编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著作文献
1、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奥尔夫教学法》 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
3、《奥尔夫的理念》 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
4、谷虹:《碰碰节奏:走进奥尔夫的音乐世界》;2003年01月 出版
第四篇:幼儿园音乐游戏启蒙课教学
www.xiexiebang.com
幼儿园大班音乐启蒙教育游戏:老鼠给猫送礼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游戏歌曲。
2、通过听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动,创编游戏动作,学会游戏的玩法。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诙谐、幽默的愉快情趣。
活动准备 :
木偶道具:老鼠、猫、一条肉、一担鱼,磁带、圆舞板或木鱼。
活动过程:
⒈出示老鼠玩偶,引起幼儿音乐启蒙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噢小老鼠告诉我它准备去干一件事,它要去干什么去?我们一起去看看”。
⒉根据歌词操作木偶讲故事,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熟悉歌词。(木鱼伴奏)
⑴讲故事前半部,提问:“小老鼠去干什么呀?” “他送的什么礼?一手?一手?” “你们猜猜它送礼给谁?”“我们接着往下看”。
⑵讲故事中间部分,提问:“它送礼给谁?它为什么要送礼给小花猫?它怎么说的?” 说完18小节提问:“猜猜猫会怎么说呢?”
[3]讲故事后半部分
⒊带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看完了,我们一起来说说”。
⒋创编动作,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曲内容。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送礼好吗?”
⑴“小老鼠的礼物准备好了你们的呢?”引导幼儿做边拎肉边挑鱼的动作。
⑵“你是小老鼠你怎么求小花猫?” “它求的时候心里怎么样?”(表情),引导幼儿创编老鼠求猫的样子。
[3]创编猫得意的动作。
⑷完整地用动作表演一遍,钢琴轻声伴奏。
⒌学唱歌曲。
⑴“刚才的旋律你会哼吗?我们一起用 La来哼唱一遍。” 幼儿哼旋律。
⑵“请你们把刚才的故事加到这旋律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⑶重点掌握“它求小花猫呀别再吃自己”等附点的节奏。
⒍游戏。
⑴手指游戏:(唱到最后一个字—„你‟)请猫抓老鼠的手,老鼠将手背在身后。
⑵在座位上游戏:同座两人游戏两遍,一人当猫,一人当老鼠。“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抓老鼠?”(唱到最后一个字—„你‟)请猫抓老鼠的手,老鼠将手背在身后。
⑶教师当猫,幼儿当老鼠,歌词唱到“它求小花猫别再吃自己”时,老鼠要走到猫面前,歌词唱到最后一个字—„你‟时,老鼠才能跑回家。
⑷教师当猫或请一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进行游戏。
⑸请3—5名幼儿当猫,其它幼儿当老鼠,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做小花猫得意的样子。
⒎活动结束(小结或在游戏尾声中走出活动室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开城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幼儿尝试用鼓点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节奏。
2.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让幼儿体验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腰鼓及鼓棒幼儿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音乐小屋》。
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回声游戏。
幼儿随音乐边敲腰鼓边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以前我们玩过回声游戏,今天我们用腰鼓也来玩一玩,好吗?那用腰鼓可以怎么玩呢? 幼1:教师敲,我们做回声。
幼2:我来敲,大家来做我的回声……。
师:好的,就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
教师合理采纳幼儿的方法,带领幼儿玩回声游戏,鼓励幼儿敲出不同的节奏型,丰富幼儿的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节奏经验。
评析
教师以前曾带领幼儿用唱歌的形式玩过回声游戏,此时,鼓励幼儿把以前的经验迁移到这里,用敲腰鼓的形式来玩,既激发了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又巧妙地练习了多种节奏型,为后面的活动做好经验准备。
2.音乐游戏:开城门。
师:回声游戏好玩吧?下面我们玩个更有趣的游戏——开城门。(出示多媒体画面)看,这里有一座非常神奇的音乐城,里面藏着许多神秘的礼物,想不想进去玩?不过,要进音乐小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三扇大门,每扇大门上都有一幅画,里面藏着有趣的节奏,假如你能用鼓点把这幅画中的节奏敲出来,你就能打开这扇门。你们有信心吗?(1)开第一扇门。
(出示下图:大手小手无序排列)师:咦,小朋友看,图中画了些什么?它们的位置是怎么样的?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表示它?你能用鼓敲出来吗?(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一段无规律的鼓点把画面内容表现出来)来,我们一起演奏音乐。(门打开了)评析
第一扇门上的内容是许多无序的小手,所以表示的是一段无规律的节奏。看似非常简单,却让幼儿明白了看图的方法,循序渐进,为后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2)开第二扇门。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出示下图:大手小手有序排列)师: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和前面的一幅图有什么地方不同?这幅画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表示呢?(鼓励幼儿用鼓点敲出图片中的节奏)师:这么多好听的节奏,除了大家一起敲,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演奏? 幼l:大手的地方敲鼓面,小手的地方敲鼓身。
幼2:大手的地方大家一起敲,小手的地方只要一半人敲。
幼3:和老师合作敲,大手的地方老师敲,小手的地方小朋友敲。
幼4:大手的地方站着敲,小手的地方蹲下来敲……
老师带领幼儿逐一尝试。
师: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表现这幅画的节奏,看,门打开了吗?(演示画面:开第二扇门)敲鼓身。
幼2:大手的地方大家一起敲,小手的地方只要一半人敲。
幼3:和老师合作敲,大手的地方老师敲,小手的地方小朋友敲。
幼4:大手的地方站着敲,小手的地方蹲下来敲……
老师带领幼儿逐一尝试。
师: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表现这幅画的节奏,看,门打开了吗?(演示画面:开第二扇门)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我和“mi”来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
2、知道“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并能准确唱出“mi”。
3、准确打出二分音符的节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对“do,re”有一个固定的音高,能准确判断出它的位置(五线谱、钢琴)
(2)、准确打出四分音符的节奏,认识高音谱表
2、材料准备:
(1)、高音谱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若干
(2)、儿歌《摇啊摇》五线谱
活动过程:
1、唱“la”
出示高音谱表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是谁?”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高音谱表”
在高音谱表上贴上“la”
“请你看看我身上的音符是谁?”
“la”
“然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唱唱我的名字?”
(跟着钢琴唱“la”)
2、复习“do、re”
教师手里拿着带有“la”的高音谱表
“你们还记得我的两个好朋友吗?看看他们是谁?”
“do、re”
“我们一起来唱唱他们的名字吧”
(跟着钢琴唱几遍“do、re”)
“你们太棒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新朋友吧”
3、引出“mi”
“我的新朋友就住在“re”的楼上”(教师在高音谱表上贴上“re”)
“请你说说“mi”在高音谱表的什么位置?”
“第一线”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它的名字吧”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幼儿跟着钢琴唱几遍,然后以排火车的形式每个幼儿唱一遍。随时改正)
4、节奏练习
“请小朋友看一下这个“mi”是几分音符”
“四分音符”
“四分音符唱几拍?”
“一拍”
(引导幼儿用手打出节拍)
“我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四分音符的好朋友”(出示二分音符)
“请你看一下二分音符与四分音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它的名字叫做二分音符,唱两拍,拍两下小手就是它了,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幼儿打出二分音符的节拍)
出示《摇啊摇》五线谱
“你们的小手真巧,你能打出这条旋律的节奏吗?一起来试一下吧!”
(引导幼儿打出歌曲节奏)
“上面的这些音的音高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认一下”
(引导幼儿认音高)
“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唱出来吧!”
(跟着钢琴唱出谱子)
延伸活动:
“你们知道“mi”在钢琴上的位置吗?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吧!”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中班韵律教案:《摘果子》
活动目标:
1、按音乐节奏,手脚协调地做摘果子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摘果子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创设“丰收的果园”情境
2、《摘果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复习《小树叶》注重表达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赏《摘果子》的乐曲旋律,进入水果丰收情境,产生联想
3、学习律动
1)幼儿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悦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领,如:手腕的转动等。
3)幼儿随音乐节奏练习摘水果的动作
4)随乐复习踵趾小跑步
5)手脚协调的随音乐做动作。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4、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的丰收情景
5、引导幼儿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体合作表演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吹泡泡》
一、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对音乐的开始与结束的反应能力。
2. 对幼儿进行气息的训练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练习。
3. 能够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胆地表现歌曲地情感。
二、教具准备:吹泡泡的玩具、铃鼓、响板。
三、活动过程
1. 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开始吹泡泡引起幼儿的注意。要求请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个泡泡去看,泡泡的颜色、在阳光下的颜色、形状,引出歌词。
2. 请小朋友每人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长到泡泡破裂,破裂时发出“啪”的声音。3. 用声势表现,请幼儿每人跟着一个吹出的泡泡一直轻声拍手,当泡泡破裂时跺一下脚表示。
4. 二部练习,幼儿分成两组,当泡泡吹出时,一组小朋友各自跟一个泡泡,边拍手边发出“啊”的声音,泡破停声;另一组小朋友同样每人跟一个泡泡,在泡泡破裂时垛一下脚并且发出“啪”的声音。
5. 出示乐器铃鼓、响板让幼儿辨认,用铃鼓跟吹出的泡泡,响板表示破裂的泡泡。
6. 放音乐,请幼儿仔细地倾听。提问:这首好听的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泡泡不见了》)这首歌曲里唱了什么? 为什么泡泡不见了? 泡泡飞到哪里去了?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7. 幼儿边唱边舞,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教师一起手拉手先做圆圈状,并边唱边跳,表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大泡泡;或者幼儿个体模拟泡泡自由的即兴舞蹈。当唱到“咦”时,所有的人做泡泡破裂状,并在原地接唱“泡泡不见了”。要求破裂的动作每个人各不相同,每一次的动作都和别人不一样,也包括自己的创作动作每次都不相同。歌词与谱例:
吹泡泡
1=D 2/4 3 1 ∣5 5 3∣(5656 51∣5 5 3)∣2 3 ∣72 1∣(2323 2 5∣72 1)∣
吹 呀 吹泡 泡
有大
又有小 1 ∣5 5 3 ∣4 ∣66 5∣44 0 ∣33 0∣χ 0∣ 2.1
72∣1―‖
飞 呀 飞上 天 飞
呀
飞上 天 泡泡
泡泡
咦
泡 泡
不见了。
大班歌曲游戏:小皮球(第1课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
2、感应歌曲A段中的附拍。
3、快乐地参与活动。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活动难点:感应圆滑奏和断奏。
三、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蛙鸣筒、铃鼓(均与幼儿人数相等)。
四、队形及教具的摆放:幼儿用软垫半圆形就坐,小皮球放在软垫后。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下雨了,宝宝没办法出去玩,小熊跑来安慰她:“下雨了,我们可以撑伞啊!雨伞……
(二)情景扮演
讨论:下雨天可以做什么
老师弹钢琴,幼儿表演画画、撑伞踏水、弹琴、打枕头仗
(三)故事引导:
外头飘起了雪花,小熊好奇地跑出去玩雪。宝宝一个人在家,突然,他听到玩具盒里的玩具正
在讨论……
(三)感应复拍
1、律动感应
﹡A段:滚手/身体左右摇晃。
﹡B段:跳/踢/丢/拍的玩球动作。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单人/双人
2、皮球的游戏
(1)手的律动
双手互滚/弹跳/丢/接/拍……
(2)脚的律动
以脚滚球/夹球跳/侧踢球……
3、配合音乐律动
﹡A段:滚球。
﹡B段:弹跳/丢/接/拍
(四)唱名旋律
1、持球,唱出唱名高低。
2、唱歌曲前段之唱名旋律。
名
称 :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目
标:1.幼儿听音乐做游戏。
2.学习在游戏中与同伴愉快合作。
准
备: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介绍游戏的名称《蝴蝶找花》。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2、幼儿分角色表演。轮流担任“蝴蝶”或“花”。部分幼儿扮“蝴蝶”,部分幼儿扮“花”。“花”分散在活动室里,摆出静止的姿态。
3、“蝴蝶”走小碎步 模仿蝴蝶飞舞并找“花”,在每乐句的末尾处,摆出找到花后闻花、采蜜等静止姿态。
4、根据春游的观察或日常生活经验,学做小蝴蝶飞的动作。
5、边听音乐,边看教师跟着音乐画小蝴蝶找花。(每句画一曲线,句末画一朵花)
6、听音乐,在乐句的末尾处拍一下手或做一个闻花、采蜜的静止动作。
7、跟着音乐学做小蝴蝶找花的动作,句末要静止摆出造型。
8、想出不同的蝴蝶动作和停在花朵上的姿态。
9、做“美丽的花”,花儿微微地随风摆动,乐句末尾保持静止姿态不动。
游戏名称:“水可以用来……”
目标: 能用“水可以用来……。”的句式,说出水的各种用途。
准备: 有关水的用途的小卡片(也可以做好幻灯片)
玩法: 任意翻一张卡片,根据内容用”水可以用来……。”的句式说出水的用途。
变化延伸:水可以替换成“纸”、“火”、“风”……等名词,发展幼儿认知,锻炼发散性思维。
音乐游戏:《卖报歌》
活动目标: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www.xiexiebang.com
1.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表演动作并创编动作。
2.培养幼儿用表情,动作与同伴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拍手,教师交代游戏的名称《卖报歌》。
2.教师复习歌曲以后,请幼儿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然后请幼儿两两结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边表演动作。
3.帮助幼儿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歌曲活动的快乐。
4.结束部分,教师讲评幼儿合作游戏的情况。
睿卡音乐诚招全国代理加盟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教师在音乐游戏中,准确把握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幼儿原有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导向内化,将浅层的兴趣和热情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内驱力,并逐步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延展到对新的音乐活动需求和期待上,才会使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下是笔者在自我实践的研究和反思中体悟到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策略的运用之浅见。关键词:幼儿 音乐游戏 策略
音乐游戏是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音乐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音乐节奏感,增进了唱歌的技能,提高了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感受能力,促进了动作的协调发展,还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培养了积极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音乐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呢?
一、选择合适幼儿游戏的材料很重要
音乐游戏形式多样,种类很多,有易有难。选材时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挑选或改编。选择音乐游戏教材时,应从以下方面挑选。1.设置情境。
游戏的情境应为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活动应贴近幼儿生活。这样,玩起来幼儿的想象才能活跃,感情才能逼真。如小班幼儿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藏的时候只要自己看不见别人就以为藏好了,藏好后,不少幼儿还喜欢被别人找到。根据这一年龄班幼儿的特点,选用情节简单的“找小猫”游戏他们就非常喜欢。中大班幼儿对“穿斗篷的小孩”这一游戏很感兴趣。他们对树林中远远站着一个穿斗篷的孩子这一情景能想象得出,会有极大的好奇心想弄清她是谁。因此,如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基础,挑选适合各年龄层幼儿理解水平的游戏教材,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简单易学的动作。
音乐游戏多数是音乐与动作配合进行的。因此,在选材时还要考虑本班幼儿随音乐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一般,为小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应比较简单,最好各自单独活动,相互间没有什么牵制。为中、大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可适当提高难度,可有一些需要互相配合,协作的动作。
3.活泼鲜明的动作。
音乐在音乐游戏中是幼儿的指挥者,因此在为幼儿选配音乐时应注意选择有歌曲或便于哼唱的乐曲,因为幼儿非常喜欢边唱边活动,如果游戏中有好听有趣的歌曲能让他们边唱边玩,这是他们最高兴的。如果是乐曲,最好便于幼儿哼唱。这样即便没有成人为他们伴奏,他们也能自己边哼边玩。另外选择的音乐要形象,节奏鲜明,对比性强,乐段清楚,这样幼儿才容易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
4.富有趣味的音乐。
要使音乐游戏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趣味性。首先表现在游戏的情节要有高潮,能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其次表现在游戏的内容能调动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能从游戏中获得快乐。
二、变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 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设计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代替孩子说,代替孩子做,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歌曲教学中,我屏弃了以往老师教一句孩子唱一句枯燥而又乏味的教学方式,努力钻研柯达伊教育理论思想,在边学习边摸索中寻找出歌曲教学的有效方式如在歌曲《春雨沙沙》的教学活动中,我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随机教授的。首先我引导幼儿观察春雨落下的样子并倾听春雨的声音,随之将春雨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孩子们陶醉其中,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会了歌曲。在教学中,我还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创编。只要是美好的快乐的我们都可以把它变成诗歌、歌曲甚至音乐剧。从此孩子们创作的兴趣可浓了,看到什么唱什么在老师的不断引导鼓励下孩子们的创编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有效指导是音乐游戏展开的关键 1.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幼儿生来就对音乐有特殊的感情。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宽松的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尝试,勇于表现。同时也为老师培养幼儿主动参加音乐游戏提供了机会。如当幼儿大胆拍出第一个节奏,勇敢做出第一个动作时,老师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肯定的口吻(如“你真棒”、“我喜欢你这个节奏”、“你肯定能行”之类)等积极评价都令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2.因人而异提要求。
体验成功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由此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还能提高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应有所不同,使他们经过努力后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音乐游戏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鼓励他们独立创编游戏情节、动作,要求游戏情节、动作尽量丰富;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我只要他们编出的游戏情节、动作简单完整;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只要他们编出游戏中的一个情节。在我的鼓励、指导下,孩子们的创编热情很高,他们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有力促进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自主游戏。
音乐游戏中,幼儿是主体,老师只是主导作用,老师要把握好这个度,让幼儿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人。如老师可通过语言讲述故事、图片,直观教具,欣赏游戏音乐,充分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幼儿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创编音乐游戏的情节、角色、动作等,对勇于创编、积极投入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表扬、鼓励。
一个让幼儿获益颇丰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并灵活运用有效教育策略,更需要教师将这种“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为幼儿今后迁移这种策略积累经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结构和教学节奏,教师只有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起承转合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富有艺术美感,让幼儿在一种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动静交替的动态艺术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从而让师幼共同获得音乐活动带来的满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