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谈小学语文教育名家课堂教学的魅力李志伟
略谈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宋运来、魏星、张学伟课堂教学的魅力
沾化区古城镇王见南小学
李志伟
略谈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宋运来、魏星、张学伟课堂教学的魅力
古城镇王见南小学 李志伟
9月25日—9月26日,我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的时间我分别听取了来自全国特级老师们的现场语文教学课。感受颇多,受益匪浅。老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她们优质的语文教学素养及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
一、宋运来老师的这节童漫作文教学始终围绕一根主线——“乌鸦喝水”和“意外”“创新”和“言语实践”三个关键词展开。教学从原版故事切入,到一个个意外的出现,接着“乌鸦兄弟因为喝空调水闹肚子”,到最后让学生自由写《新编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始终围绕乌鸦“喝水”这根主线展开,使整堂课浑然一体。用“喝水”这根线串起一颗颗美丽的“意外故事珍珠”,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相得益彰。
故事发展不断有“意外”的产生,一张漫画分两次呈现,前后有四个有价值的“意外”,即“瓶子上方出现空调”“空调管突然不滴水了”“乌鸦兄弟半夜闹肚子”,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也成为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意外”产生的过程中,宋老师不断激活学生探究思考的欲望,学生创新的“语言思维”就有了施展的平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没有任何预设的精彩充溢了课堂,“创新”是这节课的第二个关键词。课堂上自始至终呈现着老师引领学生转变角色,大胆想象,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便是第三个关键词“言语实践”。宋老师正是基于课标的理念,开发出具有生命活力的“童漫作文”课程。
二、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俏,许多老师都想听一些实实在在的课。在这次魏星老师的教学《墨梅》一课的观摩活动中,听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家常课”,没有丝毫“时髦”的元素,他注重学生个体及课堂的生成,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老师点拨的方式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语文课堂。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讲解,倾注对学生基本的读书、阅读、想象、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魏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实实在在的探究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名师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魏老师不仅仅备课,而且达到了“备字”的程度。一个字的书写,一个词的辨析,都体现了他做学问,传知识的严谨态度。
三、张学伟老师讲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张老师善于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词语或句式进行反复的品位、以达到不断积累和最终的运用。在张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读书又从10个“就”字上理解,对课文的认识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张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同时,张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到位,也很独特,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抓得很准。只有教师读懂了文本,读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文本需要我们自己解读。”,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作好充分的准备,该注意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要预设明确的练习点,训练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训练到位实。
几位老师的课都让我收获颇多,最大的感觉就是他们的课堂都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很好。特别是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几位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开口读书的机会很多,特别是读历史学成语、诗歌教学,学生更是一遍一遍的朗诵。这也给我一种指引:语文教育,“语”既是语言,语言当然要多说,作为老师,我们要留给学生说的机会。
参加这样的培训总能深层次唤醒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热爱,我期待通过学习,自己的课也能像各位专家那般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
第二篇:李志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背景
素质教育天天喊,应试教育还是大行其道,在这种怪现象下,社会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导致目前历史教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教学无效和低效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下,我们历史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任务愈加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国内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也有部分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教育杂志上,具体情况在此不作赘述。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中国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解决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出现的问题,促进师生发展。
1、学生方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打下基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和具有一定历史责任感的社会人。
2、教师方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行动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重构教师角色,转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行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应用方面
真正解决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标准,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帮助教师发现或鉴别有效教学行为和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建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及其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终探索出提升历史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构建教学不同阶段的有效教学行为的模式,从而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概念的界定: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什么又是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促使学习想学历史、愿学历史、乐学历史、学好历史的活动就是有效的学习活动。
研究的对象:中学历史是指九年义务教育七八九年级的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把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意识贯彻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协调、平衡的状态;致力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让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引导学生整体参与、投入,不断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历史素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历史教学在体现人文性的同时,教学效率得以不断提高。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1)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3)调查有效性教学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教学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性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二)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
问卷调查我校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文献研究,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中期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启动课题研究,以年级为单位,制定阶段性达成的目标。注意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深入课堂,通过讲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和教学设计,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并展示。
3、后期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以课题研究为标准,对课题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形成结题报告,汇报课题研究成果。
第三篇:学习榜样的力量--李志伟
学习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更要能动司法。”这 李志伟
是詹红荔法官忠诚司法事业的信念,是对法院文化灵魂的准确理解。
随着詹红荔事迹学习,詹红荔的名字在各大媒体、各大网站频频亮相,吸引了无数受众和网民的视线,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也迅速在全国法院干警中流传开来。在推动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公正廉洁执法的大背景下,及时研究詹红荔工作法的价值取向,分析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意义,对于进一步扩大詹红荔先进事迹的社会影响,继续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显得十分现实和必要。
一、詹红荔法官先进事迹
詹红荔法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从事法院工作 27 年,其中在少年审判庭工作9年。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她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忠于职守,为民司法,公正办案,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份内份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庄重承诺。几年来她所审结的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她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传递司法温暖,化解社会矛盾,被人们称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二、詹红荔精神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 和矛盾凸显期。经济转轨,价值多维,利益多元,矛盾多发。人民法院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群众的期待更加迫切。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时代挑战,以什么样的状态破解发展难题,成为每一个人民法官必须直面的问题。以高度的忠诚投身事业,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扎实的作风开展工作,以创新的精神面对困难,詹红荔同志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她的事迹再次启示我们,只有深深扎根于生机勃勃的事业,个人成长才更亮丽多彩;只有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得以实现。毛泽东同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一文中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面对越来越多的低龄化犯罪现象,家长揪心、老师担心、社会关心的局面,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詹红荔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家庭,努力打造一种重在激励、引导、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其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三、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的价值取向
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教导我们的那样:“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复杂矛盾相互交织。基层法院又处在通过司法审判活动化解各种矛盾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要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而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是把“钢性”的法律规定和“柔性”的执法行为完美结合的典范,社会矛盾虽然复杂多变,但通过人民法官的能动司法,终会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社会矛盾。其实很多案件如果用判决的方式结案,对法官来说可能会省心、省力,但 对当事人来说可能“一场官司十年仇”,不利于恩怨的彻底化解。模范法官詹红荔深知其理,所以她能在办案过程中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力求化解“恩怨”解开“心结”。多年来,詹红荔同志怀着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社会和谐的坚定追求,将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延伸,挽救了众多失足少年,化解了众多社会矛盾;她走进社区、学校、看守所,凝聚社会力量,创新法制教育模式;她廉洁公正执法,无声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挽救了一个孩子就挽救了一个家庭,挽救了一个家庭就增添了一份和谐。詹红荔同志被称为“法官妈妈”,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爱心、用心、恒心和公心。她不仅做好审判工作,更重要的是化解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种种不安定因素。詹红荔同志对每个失足少年都不离不弃、悉心关照,不断通过爱与温暖感化教育失足少年,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感恩社会,可以说她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失足少年、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挽救的更是整个社会的真情大爱。
四、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的指导功能
詹红荔同志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法官对党的忠诚和对法律的敬仰,充分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情和义。詹红荔法官的事迹会打动一些法官和法律人,对其中一部分人的司法行为也可能有某些边际影响,但不大可能改变绝大多数法官和法律人已经基本定型的行为格局。榜样当然有力量,有时也可能无穷,但不可能总是无穷的。因为,从各方面的研究以及我们的日常经验来看,道德和智力优秀的人物的道德和智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大量复制。而当代中国司法需要一批人格品行技能智识都优秀的法官。因此,宣传表彰詹红荔法官会对提升中国法官的德性会不一定有百分百的作用,但绝对会有一定的实际作用。詹红荔法官让我们重新理解了德性对于法官和司法的重要。但要提高法官的德性,不仅要依靠道德教育,典型宣传,工作法的推广,更要始终关注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淘汰,要建立制度,确保从大量的普通人选中选拔出人品足够好的人进入法官队伍,且不论道德素质是基于天性还是来自长期教化或两者皆有。中国老百姓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因此,从逻辑上看这样做是可行的。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比成于易。作为基层法官,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或者办案,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做实。法律是生硬、冰冷的,而执行法律、实施法律的过程则可以是灵活、温馨的。作为法官只有将生硬、冰冷的法律通过司法活动的灵动性、人性化,巧妙地实现情理法的融合,以柔克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解开当事人之间的疙瘩,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积怨。因此,法官没有必要表情冷漠、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完全可以像詹红荔那样不失时机释法析理、娓娓道来;法官没有必要高踞法台,完全可以像詹红荔那样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只有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法律的阳光,司法才真正属于人民,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司法的主人。
“善”、“仁”、“爱”、“诚”是一个整体,“善”的精神是基础,“仁”的境界是追求,“爱”的情怀是体现,“诚”的态度是根本。“善”、“仁”、“爱”、“诚”,让詹红荔精神具有了巨大的启示。中国传统典籍《大学》中引用了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这种“天下无讼”的理想、法律为人类社会和谐服务的理想正是詹红荔精神的重要价值。
詹荔红法官用自己的忠诚、追求和实践,演绎了人民法院司法文化的丰富内涵,谱写了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一曲新乐章。这支与时俱进的时代乐章,必将鼓舞着我们在法院文化建设的征程上继续奏响阵阵凯歌。
第四篇:领导形象与领导魅力刘志伟
领导形象与领导魅力 刘志伟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举止强化魅力(一)举止行为的重要性 我们一块儿交流分享领导者的行为以及领导者的言语表达,在领导者塑造公共形象,提升领导魅力中间的作用。说到领导者的行为,领导者在社会公众场所中间,在领导活动、管理活动中间的举止行为,它在信息沟通上传递出70%以上的信息,这是根据领导学、管理学、统计实证研究的成果。所以,领导者的举止行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领导活动、管理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你能否有效传递到被领导者、被管理者,能否成功地获得被领导者和被管理者的认同,而跟从你,按照你的指令去行动、去实践、去落实,这是领导活动、管理活动能够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行为举止成为帮助领导实现领导管理活动的目的,扩大领导者、管理者的影响力,塑造领导者、管理者的公共形象,提升领导者、管理者的领导魅力、个人魅力,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常常说,人们的社会举止行为的理想状态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领导者的举止行为对塑造形象,提升魅力,一些在公众场所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一个微小的举动,他都能在社会公众中间,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媒体放大下,造成极大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可以极大地塑造领导者的公共形象,这也极大地提升领导者的魅力,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反之,一个不雅的举止行为,一个不符合礼节的举止行为,一个举止在公众场所不得当的举止行为,即使是一个细节,往往就会有损于领导者的公共形象,有损于领导者的魅力。
2011年9月20号第六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作为东道主出席了六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厅,纽约总部的大厅照了一张全家福,就在这次合影过程中,摄影师按下开门的瞬间,美国总统奥巴马不经意中间举起手来,仿佛一个挥手指方向,展示一个傲视群雄的、十分得意的领导人,然而他得意忘形,他在举起的挥舞的手掌,摄影师按下开门之间正好挡住了他身旁的蒙古国总统额勒贝
格道尔吉的脸,因此这张全家福出席第六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领导、政府首脑、国家元首的全家福中,奥巴马的一个大手将蒙古总统的脸遮得严严实实,这一不经意的举止行为引起舆论哗然,公共媒体评价奥巴马总统,这一举止行为是外交场合失礼的行为,这一举止的细节有损美国的外交形象,展示的奥巴马是一种自恋症,称他为“自大狂”,极大地损害了奥巴马的社会公共形象。
2012年6月21日在墨西哥召开的20国首脑峰会中间,G20的首脑峰会开幕仪式上20个国家的首脑在东道主墨西哥总统的主持下,照了一张合影相,20国家首脑按照地上各个国家的国旗站在自己的国旗的位置上,合影相照完,各国首脑离去,而出席这次G20会议,20国首脑峰会的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没有像其他国家的首脑一样转身离去,而是弯下身躯,从地上捡拾起这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将它包裹起来,带在身上离去,以免被人践踏在地下。这个过程、这个举止的细节,人们在媒体上看到以后好评如潮,10分钟之内就多达三万多个网上评论,几乎众口一词对胡主席这一举止行为高度赞扬,有的网友说这一幕让人动容,胡主席这一弯腰,让中国人的腰直挺了起来。
(二)举止行为的作用 举止行为在塑造领导公共形象,提升领导魅力中间,它是一种身体的语言,这种语言同样是传达出领导者的精神风貌、品行修养、历练、经验,它在塑造领导公共形象,提升领导的魅力中间,它的巨大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赢得人心 第一,赢得人心。这张图片展示的是1970年12月13日,时任西德总理勃兰特,当时两德尚未统一,德国和它的邻国波兰是欧洲的两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而这两个伟大民族互为邻居,历史上战乱不断,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就是以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进攻波兰华沙开始的,在整个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欧洲的版图上建立了14座焚尸炉,屠杀犹太民族,推行种族歧视主义,屠杀了这14个集中营,屠杀了600万犹太民族,其中,最大的6个焚尸炉建立在波兰的领土上,屠杀的600万犹太人中将近300万是波兰的犹太人,因此两个民族结下了深深的冤仇,西德总理勃兰特他也是当时西德的行政最高长官,战后首次访问波兰,当他向波兰的无名烈士墓献花的时候,花圈献上,缎带摆正,那一天雨雪交加,西德总理勃兰特突然退后几步,跪倒在无名烈士墓前,他说:“我要代表德意志民族向我们的邻居波兰民族表达深深的忏悔之情。”这一跪感动了在场的政治家、新闻记者,图片发布到世界,感动了波兰民族,也感动了世界各国人民,成功地化解了几百年来、几十年来,尤其是第二次大战中间,波兰民族对纳粹德国侵略者的深深的民族怨愤,第二年因此这一跪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勃兰特,领导者的举止行为能够赢得人心。、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 同时,领导者的举止行为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这里两张图片,右手边身着印度传统服装的印度民族的领袖,开国之父圣雄甘地,他留学英国,就读于伦敦大学。1928年从西方留学归来,回到印度的圣雄甘地脱下了西装革履,解下了领带,脱掉了皮鞋,赤着脚披上了印度的传统服装,走上了带领印度民众,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道路,因为当时印度仍然在英国的统治之下,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一场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他们是怎么完成实现的?通过什么途径呢?脱下西装革履、皮鞋的,解下领带的圣雄甘地披着传统的服装,他去纺纱织布,他到海边领导着印度民众晒盐。
为什么他通过这样的举止行为引导民众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大英帝国,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用到了工业革命中,用到了现代工业中,用到现代工业中引起了工业革命,首先是纺织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的纺织品,规模大、成本低,这些成本价格低廉的纺织品就随着英国的殖民统治,遍布日不落帝国统治的五大洲各个殖民地,这些廉价的纺织品就极大地冲击了殖民地的小手工业者,使那些靠纺纱织布的小手工业者赖以生存的小纺织工业,纺纱织布家庭作坊生存无以为继,内心积累了对英国殖民统治深深的怨愤。英国当时在印度实行盐业的专卖制度,整个制盐的工业和零售销售控制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中间,同样在英国民众中间内心深处积累了对英国控制盐业和销售的殖民统治的深深的怨愤。圣雄甘地看准了这一点,带领着印度民众纺纱织布,海边晒盐,这种社会举止行为的背后,他的理念是“非暴力不合作”,以不流血的方式领导着印度民众进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运动。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1947年8月15日迎来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退出印度殖民地,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领导者的举止行为甚至可以谋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因为领导者的举止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号召力。、改善形象 第三,领导者社会公务活动中间的举止行为直接就能够改善领导者的社会公共形象,提升领导者的魅力。这里的两张图片,左下一张,左上一张,展现的是同一组政治人物,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著名的“铁娘子”,今年刚刚去世。“铁娘子”撒切尔1979年代表英国保守党赢得大选胜利,成为英国下院的多数党,她作为保守党的领袖自然成为了英国的首相,连续执政将近12年,到1991年,就在她担任英国首相期间,1982年5月,万里奔袭打败了阿根廷,夺回了马岛。不久,1982年9月,她来到北京,第一次见了小平,时隔一年八个月,时隔将近两年,1984年撒切尔第二次来到北京,见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这一对政治人物,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英国的领导人撒切尔,同一组政治人物在同一个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他们谈的是同一个话题——香港回归问题。时间不同,一个是1982年,一个是1984年,小平在这两场会见中间留下的图像资料,举止坐态几乎相同,大家都说图片,摄影是瞬间的艺术,然而这瞬间的艺术中间有一些深刻的奥秘,揭示这个深刻奥秘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领导者的举止行为对于塑造领导的公共形象,提升领导的魅力有巨大的作用。大家看到这两张图片,举止坐姿几乎一样的邓小平,而他的谈话对象,英国的首相,人称“铁娘子”撒切尔却是极大的不同。从在两个图片中间,撒切尔的坐姿中间给我们的直观形象,大家都会一眼地看出来左上角撒切尔的形象更加亲切,给人留下的印象,她这个坐姿的举止行为给人的印象更好,而左下角的,后仰着身子,扬着个脑袋看着邓小平同志的撒切尔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观感。这种变化不是瞬间的,也不是摄影记者瞬间捕捉到的,它是有深刻的奥秘。
就在1983年,英国国内有一次重要的民意测验,撒切尔的社会公众影响度,民众中的公共形象一下子掉了8个点,同样引起了保守党的执政党团的智囊们,引起了撒切尔的政治顾问和形象设计师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在分析这种下跌的原因中间指出,撒切尔在社会公众形象中间多种缺陷,比如说演讲的声音过于尖刻,演讲过程中手势的过分张扬,动作幅度过大,显出来的攻击性强,留下了不好的形象,包括她和人交谈的时候的坐姿,偏好后仰着脑袋,后仰着身体,给人一种傲慢、不尊重对方的印象,相应提出了改进措施,声音更柔和一些,演讲时的动作幅度、手势小一些,收敛一些,尤其是举止坐姿要注意全倾着身体,日理万机的,联合国五大成员国之一的老牌大国英国首相可以称为日理万机,一位日理万机的大英帝国的首相在这举止行为的缺陷中指出来后,她都记住了。
第二次在见小平就按照她的形象设计师们,她的政治顾问们提出的要求,前倾着身体,果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改善了她的社会公共形象,提升了她的魅力。
当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到,刚才说领导者的举止行为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小平同志在两次会见撒切尔,谈的是“一国两制”,收复香港的主权,使香港回归大陆、回归祖国。这两次会谈都选人民大会堂那么多的大厅,每一个省市、省级、行政区划,在人民大会堂都有一个对应的大厅,为什么都选择在福建厅?通过这一个地点的精心选择,表明我们和撒切尔谈的是香港问题,实际上我们贯彻“一国两制”不仅眼下是要收复香港,同时也是推进两岸台海之间,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个地点的选择同样有我们前面所说的领导
者的举止行为有巨大的象征意义。
二、言语强化魅力 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塑造与领导魅力的提升,言语表达又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言语表达塑造领导公共形象,提升领导魅力,它有四个方面。
(一)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要感情饱满 第一,领导者的言语表达,公共演讲一定要感情饱满,要以情动人。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提到,“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也”。
1998年3月第九届人大刚刚当选总理的朱镕基在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的那一次精彩的亮相中间就有许多饱含感情,打动人心的语言表达。他的这次亮相的背景是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美国的量子基金索罗斯从亚洲的一些国家中间发现了一些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组织资金,利用这些金融风险的漏洞,冲击了亚洲的许多国家的经济。泰国、马来西亚、韩国、中国的香港等等,影响所及(之广),金融风暴刮起,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间许多亚洲国家经济极大地倒退,受到极大的创伤。马来西亚经济一下子倒退20年,国民经济GDP,1996年的GDP一下子在1997年折去了四分之一(25%),韩国在1996年曾经一举进入了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进入了富国俱乐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下子倒退到第28位,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同样中国大陆经受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发展,遭受到极大的挑战。朱镕基总理受命危难之际,他在第一次当选总理后的亮相中间,他那一番铿锵有力的言语表达,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番话迄今,朱总理已经离任10年,至今不仅国内,而且国际上一提到朱总理五年总理的执政生涯中,人们往往都会提到这一段铿锵有力的言词。为什么?饱含的感情力量,在感情力量的演讲中间,这一些话表达出朱镕基总理推进改革开放,承担历史责任的决心、意志和理念。
因此现代领导者善于利用言语表达,塑造形象,提升魅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善于讲故事。奥巴马在2008年的大选中间,与党外的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越战的老英雄麦凯恩,这一个强劲的对手,几十年政治生涯,多年的参议员的经验,而这时的奥巴马仅仅从芝加哥社区的一个法律志愿者,2004年底竞选美国参议员成功,到2008年谋求总统大位仅仅只有4年的政治历练,但奥巴马这个年轻的后生,他有年轻俊朗的形象,还有一个利器,他善于发表演讲,将他的竞选理念凝结成简单明了的一个单词——“变革”,而且他善于讲故事,比
如说他在大选过程中讲了一个104岁南方城市的一个美国老太太六次参加大选,希望选出美国的黑人总统,一个百岁老人多年的愿望,他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成为第一个美国黑人总统的梦想,强烈的愿望,这个百岁老人的多年的感人故事也感动了许多美国选民。
2012年8月,亚洲的一个小国,人称红点国家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国庆演讲,在这篇演讲中间,他在台上也讲了一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一位87岁的老人、老太太,李显龙到她的选区去进行社会调查,和他的选民进行接触过程中,走出社区,看到社区的运动场,一问87岁高龄的老太太每天风雨无阻到这里坚持打篮球,锻炼身体。他在国庆的演讲中间,台上讲这位老太太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使晚年的生活更加阳光、更加积极,保持身心健康,降低国家的负担,医疗负担,这一个普遍社区老太太的举动,宣传着一种老年人、高龄人的生活理念,和为国家分忧的高尚情操,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把这位87岁高龄的老太太请到了现场台上演讲,这位87岁的老太太激动,热情地回应台上台下,组成了感人的一幕。现代政治领导人通过富有感情的故事传达出领导者的理念,影响着民众,成为提升领导魅力、塑造领导形象的一个利器。
(二)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要精心准备 第二,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要精心准备。刚才我们讲了现代领导人在媒体时代形象制胜,而在塑造形象、提升魅力过程中,言语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无疑现代领导者、管理者在领导活动、管理活动中一定要对这样肩负着塑造领导形象、提升魅力的重要载体言语表达,要高度重视、要精心准备。古人说:“三思后行。”经过三思而行的政治行为一定更加周密,言语表达更加充满智慧,他的影响力就更加巨大,取得的效果更加理想。古往今来成功的政治家都会对它的公共场所的言语表达高度重视。
迄今为止,世界公认的三篇政治家、领导者的最杰出的演讲,打头的一篇,1863年11月13日,美国时任总统林肯在纽约附近的一个葛底斯堡小镇上,在安葬南北战争中间死难的将士的仪式上,那篇著名的演讲——“葛底斯堡演讲”。第二篇,1940年4月23日,英国战时内阁首相丘吉尔上任的著名的演讲,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英国首都伦敦上空德国纳粹空军的飞机狂轰乱炸,英伦三岛一片焦土,英国民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急需坚定信心,丘吉尔那篇战时内阁首相就职仪式上的演讲之眼泪、热血、汗水和生命,就铿锵有力表达了丘吉尔抵抗到底、绝不投降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英国民众,振奋了英国反法西斯力量的信心、决心和勇气。第三篇演讲,1968年8月2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那一篇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为什么成为世界那么多的政治家,那么多的演讲最杰出的三篇演讲打头的一篇?而这篇杰出的演讲只有270个英文单词,演讲时间不到3分钟,为什么成为最杰出的演讲之一?是他精心准备的结果。在13号上午10点发表演讲之前的一周前,林肯就亲自撰写这篇简短的演讲稿,一周以来反复地修改,上午10点的演讲,清晨3点他就爬起床来再度对这篇短小的演讲稿反复修改润色,整整5个小时,直到上午8点才出门上马车到现场发表演讲。他曾经说过:“如果我一篇演讲像砍柴一样需要8个小时砍柴,我要用6个小时磨刀、磨斧头。”中国的古人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工。” 1996年,1926年出生的70高龄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1998年,1928年出生的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两位70岁的老人面对美国听众不约而同地提及他们在17岁中学时代就背诵了葛底斯堡演讲,53年过去,两位70岁的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仍然一字不差地全文背诵英文的葛底斯堡演讲,可见葛底斯堡演讲也在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为什么?这篇短小的演讲既表达了对死难的南北战争的将士们的哀悼之情,传诵了他们的丰功伟绩,272字的葛底斯堡演讲结束之际还用了6个字表达了人类追求的永恒的价值观,“民有、民享、民治”(by the people,of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中国辛亥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受到极大的启发,把它发展为“三民中国”,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开辟了中国现代的、政治的蓝图,是按照他的“三民主义”创造、革命和建设的。葛底斯堡演讲表达了深刻的理念,精心准备领导者的言语表达。
(三)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要富有个性 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还要富有个性。毛泽东高度重视领导者言语表达要有个性,不要讲套话,要延安时期他多次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强调这一点,在反对“党八股”,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间,他说领导讲话没有个性,讲套话,多次批评,味同嚼蜡、形同瘪三,这是上海骂人的话,它是“党八股”,毛主席是最痛恨“党八股”,他把讲套话,领导者不善于把普通话变为地方话,批评为他最痛恨的“党八股”。
2010年6月23日,位于武汉的中国著名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这次毕业典礼上面对在场的7700名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这些80后、90后们有一篇16分钟的演讲,赢得全场30次的热烈鼓掌,这次毕业典礼的演讲结束之际7700多名在场的学子起立欢呼,不是在喊李培根校长,而是亲切地称他为“根叔”,风习所及。迄今为止,中国许多大学的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上学习、借鉴李培根校长的演讲风格,讲有个性的话,以至人们将这类的毕业典礼,高等院校校长们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称之为“根叔体”,可见它的影响之深。为什么?是他讲青年学子们爱听的话,他们熟悉的网络语言,比如说这些毕业生们毕业典礼结束之际就结束了校园的三、四年的生活,走向社会,他们会变成蜗居一族,会变成辛勤工作的蚂蚁一族,他们可能会遇到“打酱油”、“哥哥的寂寞”等这些当时流行的网络语言,尤其是他谈到什么是母校?他自问自答,母校就是在那个地方每天骂它八遍,出了门不让别人骂它一遍的地方,引起了在场四年大学校园生活、三年大学校园生活,对华中科技大学可能有种种的不满意,然而他坚信这些青年学子走向社会以后,随着他们的成长,随着他们离开华中科技大学母校的时光越久,他们越会深刻地感受到三、四年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生活给他们的知识,给他们建立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奠定的社会基础和走向成功的基础会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人生后面的道路,必然会对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怀念,离开母校之后再也不许别人骂他一遍的地方。富有个性,也深刻地契合着人们校园生活的实际,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反响。
(四)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要幽默风趣 第四,领导者的言语表达要幽默风趣。领导者言语表达需要饱含感情,需要精心准备,需要富有个性,某种意义上这些都可以经过领导者演讲前的事先准备,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而幽默生动是机智的反映,是领导者在现实的社会沟通领导活动中、管理活动中及时的反映,它是一种机智的表现,因此心理学讲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是心灵智慧、有富裕的表现,幽默风趣的言语表达能够展示领导者、管理者的智慧。言语表达,幽默风趣的演讲的效果,使听众愉悦,缩短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塑造领导者的公共形象,提升领导魅力。因此,凡是成功的领导者、管理者都是幽默风趣的演讲者和言语表达者。
1958年11月14日,乘着专列到湖北视察的毛泽东主席,进入湖北境内第一站,将专列停在了孝感县岔道上,叫来了省地县三级领导,省委书记、省长、地委书记专员、县委书记、县长,还叫来了当地的五个全国劳动模范,这五个劳模,毛主席亲自点名,其中有一个19岁的女娃娃晏桃香,她是一个摘棉花的能手,她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摘棉花,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毛主席知道了她的名字,点着名要见这五个劳模之一,19岁全国劳模女娃娃晏桃香,资历最浅,年龄最轻,上到主席的专列,她是最后一个上去,最后一个上去她还最幸福,主席右手边唯一的空座位留给了她,一屁股坐下,抬头看见了闪闪发光的,和自己距离只有10多公分的毛泽东主席,人民心目中的“红太阳”。11月14日,正是南方初冬深秋时节,季
节换季,晏桃香不幸患了感冒,加上见了毛主席一时的紧张,一个打喷嚏,鼻涕、唾沫抹了毛泽东主席伟岸的国字脸上一脸,举座尴尬,毛主席抬头面对那些尴尬的省地县当地的领导们,轻轻地说了一句雷声大,形容了这喷嚏声大,把这些领导人惊住了,吓住了,很尴尬,这时候主席知道最应该安抚的是自己右手边的女娃娃晏桃香,转脸对她慈祥地微笑,小脸涨得通红的晏桃香欲哭无泪,深深地自责,看到主席微笑着面对她,轻轻地说出三个字,“雨点小哦。”这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容了晏桃香喷嚏的声音,描述了晏桃香喷出的鼻涕、唾沫的数量,简短的三个字,“雨点小”实际上体现了领袖对身边的晏桃香这一个普通的19岁的女娃娃深切的厚爱,给她心理减压,她这时候深深地自责,这一个幽默风趣的雷声大,雨点小,化解了现场的尴尬,安抚了欲哭无泪的的晏桃香,晏桃香破涕为笑。毛主席这幽默风趣展现了这位领袖的智慧,展现了他关心普通民众的情怀,也在这尴尬的场面迅速地化解,取得良好的言语表达的效果,展现了一个伟大领导人物的修养、智慧、情怀。
三、结语
结束之际,领导者的举止行为就是你的形象,举止行为的细节孕育着魔鬼般的力量,领导者的言语表达也是领导者的形象,所言所行都是内在精神风貌的展示,人民常说:话不出口,你是话的主人;话一出口,话是你的主人。言语表达有方法,它也是为什么需要我们掌握这方法,要提升言语表达,提升公众场所,社会行为举止的,注意社会公众场所的举止行为,就是因为在形象制胜的时代,形象、注意力成为领导者、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概念,成为我们领导者塑造公共形象、提升领导魅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谢谢大家!
联系方式:
***
lz_wei126.
第五篇:浅谈小学英语魅力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魅力课堂教学
扶余市三井子镇第二中心小学 张静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特点就是比较枯燥乏味,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改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 ”我要学“。一节富有魅力的英语课堂能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何能让英语课堂生动而富有魅力,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魅力的英语课堂,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的。
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强权之下必有反抗”,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心灵和行动上让学生接受这个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如:最近天气多变,教师可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学生很乐意回答。再比如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引出话题:”Wow, your dress is very beautiful!How much is it ?”学生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和学习英语的和谐气氛,从而使课堂更和睦、民主、开放、自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英语课堂就是充满魅力的。
二、魅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歌曲、儿歌、游戏、顺口溜等方式开展英语教学。如:在教“cat”一类的词时,我抓住了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cat, cat,喵,喵,喵“,并配上动作,这样学易于理解,乐意接受。又如小朋友过生日,教师教学生唱《Happy birthday!》。再如:过”六.一儿童节“教师为学生们编排《字母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学于乐。因此,能让学生动起来的英语课堂就是充满魅力的。
三、魅力的英语课堂,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视,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语言并形成运用能力,恰当的运用多媒体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例如:在教学《At the farm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熟识并掌握有关动物的词汇,教师可播放PPT,将动物图片、声音、形态、色彩、语言等充分的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水到渠成,一箭双雕。甚至在有的学生听到马叫的声音后,跳起了骑马舞。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实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因多媒体而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