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体会与认识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体会与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从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我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对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摸索,就此谈几点体会与认识。
一、对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
首先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每位教师须多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做到观念更新,真正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如果观念没有更新,继续用老观念进行教学,那探究性学习将成一句空话。
其次新的课程标准中,关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来说对教师也是完全新的,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的探究,这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自觉地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再次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找准自身角色的位置,那就是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应改变以往“导演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发现问题,确立探究课题,设计探究方案,并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教师更多的是以参与者和宏观调控者形式出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了解学生探究动向,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探究性学习赋予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但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作为主题探究活动的辅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实施提供条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尽责,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式的科学探究,因此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允许学生提出和实施不同的探究方案。在生物教学中,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因为提供给高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在科学上已有定论,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发现,目的是想让他们亲身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最终获取知识。例“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探究中教师在设计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实验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进一步为研究更合理的方案提供了依据。从学生的角度看,探究活动允许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它不追求结论的惟一性和标准化,而是鼓励学生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或调整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对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关系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生物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新的教科书是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是教学的辅助资料,对于教师、学生而言,教材内容是实实在在的,教材内容仍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研究重点。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是以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加大了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比例,教材中呈现出探究活动数量多,探究类型丰富,重视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的综合训练等特点,其探究活动按其在写法和能力目标上的不同,分为实验、、模型建构、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和调查、思维拓展等类型,各种类型探究活动共计128个(必修一45个、必修二37个、必修三46个),其中仅探究有11个、模型建构有5个、资料分析及资料搜集和分析有30个、技能训练有13个,教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与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按照现行的教学安排及学校评价体系,教师很难在探究性学习与教学效果之间获得最大的平衡。如何使探究性学习与教学效果获得利益的极大化,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本人认为教师首先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不动摇,不应将科学探究内容本应让学生经历或体验的探究过程转化为知识性的内容进行讲授;将科学探究变成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等;其次教学过程中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并不一定要事事探究,对教材中的相关探究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不同模式的处理。例如“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实验要求高、时间长、难度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其转化为“思考与讨论”模式;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对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显得没有必要。我们只有结合学生、学校、教师与教材等等的实
际情况,合理使用新课程的教材,设计好科学探究的教学,使新课标中提出的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对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教学关系的认识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中,而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如果离开课堂教学,那探究式学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教师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矛盾:
1、教材安排的理想课时与学校安排的教学课时存在矛盾。以我校2007学年为例:第一学期为22周,教学时间不到20周,第一学期为20周,到生物会考教学时间不到17周,而教材参考教学课时则需36周,所以高中生物教学课时紧张是教师没法回避的事实。
2、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课时与教材安排的理想课时存在矛盾。必修的三个模块36周教学时间仅是参考课时,而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水平,教学课时必然有所增加。
3、现行的教育与教学评价体制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存在矛盾。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会考、高考成绩为标准,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考试制度下往往并不是正相关关系。
4、社会、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与探究性学习理念的矛盾。在现在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条件下,学生没条件、没时间也没能力在课外进行探究活动(过去所谓一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际效果很值得思考)。正是多种因素使某些教师在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误区,一是将它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强调了能力、态度、体验,淡化了知识,于是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讨论、研究、实验等,抛弃
有序的指导,将探究性学习这一手段与教学目的本末倒置,忘记了教学真正目的所在;二是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抛弃探究性学习理念,教学中只以知识目标达成为目的,忽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广大生物教师面前不容回避难题,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能力不论作为探究的方法或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用的,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而将探究性学习置之不顾;其次认清探究性学习与知识目标达成的关系,探究过程固然重要,它让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认知的建构,可长期的探究而得不到结果,将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不能抛开知识的学习单独来搞探究。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教师不能左右考试制度,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起码可以做到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一味的去灌,以达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对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思考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强调探究活动,好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让课堂氛围积极热烈,而且与此同时也能够掌握探究技能,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现实的探究活动大多实际就是课堂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唤起解决问题的欲望。探究活动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意:
1、问题是实际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提出要自然);例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设计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作为设问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大头娃娃”,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气氛活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探究的过程应该是紧凑而又流畅的(这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课前材料、知识、技能上准备,并且设计好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和相应的问题引导);例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下列材料设计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采用问题结构进行编排,设疑、激疑,制造悬念和矛盾,层层递进,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向正确思维方向迈进,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材料一:1895年,英国的细胞生理学家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材料二:通过表面张力的试验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比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要小得多。有人在脂肪与水的模型中加入极少量的蛋白质,结果表面张力就降低了很多。材料三:每一个磷脂分子都包括头和尾两个部分,头部可以溶于水叫亲水端。尾部不溶于水叫疏水端。推测:磷脂分子在水中将如何排列呢在细胞膜中又将如何排列呢?材料四: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材料五: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发现:所有的细胞膜具有同样的形状,即深色平行线中间夹着一条透明带。这两条深色的平行线如同两条“铁轨”。材料六:1970年,福润(L.D.Frye)和艾地德(M.Eddidin)利用荧光技术研究细胞膜结构:人与鼠细胞融合实验。
3、对于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出现的问题,应该掌握的技
能进行总结,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提问或总结,对探究的问题也可进一步延伸。关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教师可以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进行探究,并结合生物和化学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主要途径,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确立探究性学习理念,加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正确处理传统的重视知识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与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关系,摸索出一条既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又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之路,
第二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高中数学组:马倩玲
在新课程推行的这三年中,所有担任新课改的老师一起经历了辛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首先感谢教培中心和学校组织许多形式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指导,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困惑。这些困惑源自于我们对新课程的陌生和教材的不熟悉;新教材传达的教学理念和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冲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1、全新的课程设置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置已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制。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唯一知识载体,它促使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
2、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数学技术的体现
数学技术融入数学课程是国际趋势,数学教学应使用数学技术帮助所有学生理解数学,并为越来越科技化的社会中应用数学作好准备。高中新教材中也增加了利用计算器等有关内容。数学技术集数学、计算机技术、数学学习工具三者为一身,数学技术是数学学习、研究的工具,是“工具”的“工具”。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不仅能计算、解方程、绘图像、因式分解、作统计等等,几乎囊括中学的全部数学知识,有的还具有智能推理的功能。它也会促进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课程也注重了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实验、推理、建模、应用的数学“思想”中,有效地实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4、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课堂活动方式的变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
2、明确教学要求的变化,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
如函数的零点问题应该是理论性很强也是应用性很强的问题,由于过去受计算方法的制约被人为地降低了,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要求也提高了。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如果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在每周5节课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3、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配置练习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题,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不必要求每题都做。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而是要开发其内涵的价值,根据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教师可及时地将练习册中与教学进度对应的内容作为课堂练习、口头作业或者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使用,及时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在使用习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过程性和成长性。
4、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每一周星期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一周确定一位主讲教师,就上一周的教学中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习)题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主讲,然后全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定案。
三、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1、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
2、合作流于形式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便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四、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1、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好新教材? 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多,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不好把握。另外,新教材编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提高了能力要求。例如:运算能力中有关指、对数运算及换底公式的使用,逻辑思维能力中有关实根分布、解对数不等式、解对数方程等,都只提供很少的课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关注与思考的是:能否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操作的既取舍分明又深浅度明了的实施方案或说明?让教师有所适从,让师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如何上好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有实效的课?
新课改以来,听了一些专家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高级别的新课程观摩课。专家的报告很精彩,观摩课也各有千秋,但总觉得这些新课堂里体现“新”的地方仍不多,仅仅是多一些提问、换一些术语而已,有些课堂上依然容量过大,抽象难懂,有些课堂虽有新课程的味道,但例习题安排得太少。
我们困惑的是:新课程中的“新”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专家所讲)与实践(教师上课)不相吻合的情况?是否是因为高考制度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只有这样做才最现实呢?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标准来上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高质量、有实效的课?
3、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作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肯定会对初、高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通盘考虑,但实际教学中情况往往不是如此,这是由于初高中的教学要求不同所造成。由于初中是普及教育,毕业会考是一种水平测试,教材上很多内容是作为阅读教材出现的,初中的教师为了教育质量,凡是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而高考是一种能力测试,是选拔考试。初中相当一部分阅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在高中课程中不再涉及,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这就造成初高中教学的严重脱节。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我们需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建立新的学生观和课程观。经过三年努力,新课改 的第一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对我们教师工作的极大的鼓励,也希望我们能再接再厉,在新课改中不断成长,不断创新。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
有很多学校都是从高二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包含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人教版),一年的新课学习,一年的复习,生物学科在高考中并不拖总分的后腿。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地尝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这要求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而且,中学生物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通过对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批判和推理等思维训练,使其初步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下面就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改革等级化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师道尊严,学生由于处在教师高度控制之下,心理上往往处于消极、紧张甚至恐惧的状态,思维活动受到极大的抑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应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甚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参与教学,积极开动“思维机器”,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思维互动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及游戏等方法有助于生生之间的活动。通过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使教学的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同时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讨论,亦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和教师在传授知识上的不足得以充分暴露,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使得“教”与“学”中的不足均得到有针对性的补救。多边活动既让学生各抒己见,扩大信息交流,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多采用谈话、讨论、辩论等方法,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观察生物标本、模型、课本插图、实物、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直接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而且,在课堂上适时运用一系列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考中,这样课堂的气氛就异常活跃。
四、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表象
直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教具的使用,可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加强直观教学以丰富学生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包括宏观和微观结构)、生理现象、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生物实验操作等表象。这些丰富的表象有助于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思维,促进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重视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中学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实验课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教师应加以解释,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
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方法,可对实验进行创造性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由于教师有训练的实验技能,再加上充分准备,实验结果都较理想,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不一致,实验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符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注重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他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习惯培养,前期需要教师有耐心和毅力,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时刻观察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在修正中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以上介绍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要付诸实施,必须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构建教学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形成一个教学目标系统。其次需处理好思维训练与观察、实验等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探索生物思维教学的新模式。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在认识理解新课改的基础上,实施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课程理念,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组织好探究性学习,重视实验教学,注意学科间联系。本文作者从认识新课程理念入手,结合实践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对传统教学弊端进行反思,在分析新课改所倡导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实施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高中生物新课改不但改换教材,而其中主要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的需要,充分体现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要求教师建立全新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力于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2.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新的课程标准是培养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在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时,所必需的用生物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总体把握
1.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我们教师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2.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入的设计,知识过渡要“衔接自然”。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
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3.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分步提问,把大题化小,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
4.调控——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
5.小结——收与放并举。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1、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理念。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理念。具体来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讨论,了解相关职业。因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针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过程。
2、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重结果,主要看教师的讲,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透彻到位,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学得什么,学得好不好,能力是否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课
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考,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能力。
必修1第六章中的《细胞的增殖》这一节,过去教学的“双基”目标一般定为:掌握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能解决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教师会依照教材,先讲细胞周期性概念,然后出示植物细胞增殖过程挂图依次讲解其过程,再讲动物细胞增殖过程及于植物细胞增殖过程的区别和无丝分裂,最后是课堂练习。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题目做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讨论研究,确定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细胞增殖的周期性概念、过程;能力目标是通过对比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上课后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其目的是激趣。然后出示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课件,让学生在识记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再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交流,教师小结。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独立尝试表达动植物细胞增殖周期性的概念。第四步,教师提问:能进行细胞增殖的有哪些细胞?它们与细胞生长发育及细胞分化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五步,课堂练习,上课结束后,我做了随堂测试,测试结果是及格率89%,优秀率43.3%。
3、精心策划,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在观察中提出问题,乐于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会在探究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取新知。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须精选内容,让学生有效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类: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经典事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这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学会开展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主要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报告。高中生物教材上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探究活动都可依据上述一般方法进行。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高中生物教材上“调查社区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培养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筛选和整理数据,分析判断得到结论的能力。
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不同;二是探究性学习要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的高中,他们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案。三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尝试,但要成为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并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
4、明确目标,搞好实验教学
搞好实验教学,首先要明确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两个情况,一是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仪器设备和用具配置不到位,教师仍凭“三寸不烂之舌”在黑板上讲实验;二是少数教师对学生动手实验认识不够,让学生读实验、背实验,这都是违背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
上好实验课,还要明确不同类实验的教学目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根据学生实验目标不同,共分为三类: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技能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观察对象是什么或鉴别实验材料中“有什么”?如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为阐明“为什么”或“怎么样”提供实验依据,或证实物质或结构动态变化,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其基本程序为:确定论题——获得论据——进行论证,论证方法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学生实验活动的要求是在不违背课程内容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实验可以选做。
总之,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生物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生物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相互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回顾与前瞻》[M].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编,2004
[2]、《面对新课改教师该补什么课》[N].中国教育报2004、8
[3]、《新课改下教与学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4、1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高中新课实验在我们省开展已两年多了。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高中生物课,我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一、授课内容的选择
高中生物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三个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生物基础知识普及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这3个模块的学习必须以必修模块的学习为基础。
面对生物知识模块的重新划分,刚接触新课程的我们,往往不能正视新的知识体系,总想增加一些教材拓展内容,造成了授课课时紧张,授课节奏加快。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从而不能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
题。为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认真学习动态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的理论与目标。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中学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思考可以把教材分解为哪些部分和阶段,重点、难点是什么,各部分与阶段怎样联系与过渡,各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反应和学习困难,哪些内容可以设计搭建出适合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平台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选择授课内容,从容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二、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习惯和一般特点,如感知特点、思维和认知风格、表象和记忆特点等。还要了解学生的态度特点、情感特点以及情感发展水平、情感需求、性格心理特点等非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新课程洗礼的高一年新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自我表现欲望高。然而,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知识要求层次较低,很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有些学科知识只是似曾相识,但表达不清或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生物俗语、生物方程式模糊不清,一知半解。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弘扬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相互交流以及师生交流的的热情,在教学设计上要重视生物观念和价值的教育,学习方式的引导;重视生物核心知识、技能、生物方法的教育;加强问题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设计选修本第三册中的“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时,本节课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动物细胞融合,在必修1细胞膜的流动性时曾例举过人鼠细胞融合,学生容易理解。第二部分单克隆抗体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把制备原理和第一次筛选放在人鼠细胞融合后,单抗制备前,目的是分散难点。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亲本,细胞融合,进行筛选和培养。第二次筛选更难理解,而且教材上没有给出克隆化培养的具体过程,专门用一张幻灯片进行处理。最后小结时出示植物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达到教学目标。最后对单抗的制备过程总结出“五个二”。这种教法就是在分析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既能顺利地引入新课,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无定法,但教不可无法。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同时还要结校本条件进行教学。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对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在引领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学科基本素养,为今后进一步进行学科知识探究打好基础。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习惯和一般特点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到,学生虽然有获取知识的热情,但是不能自觉地巩固知识,在学习中还缺乏主动记录一些自身或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的相关知识,导致学过的知识遗忘率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学生做好相关的记录,培养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取舍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设计一
些讨论的问题或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相关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好基础。
三、教辅材料的选择
教辅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辅助教师借助教材进行教学的,其中运用较多的是课后习题册。然而,现在很多教辅习题却只是旧教材的辅助书换了个封面就上市出售,如果学生用了这样的书就会在旧的知识体系里摸爬打滚。而学生在遇到现阶段没学过的内容就会拿来请教老师。如果有比较多的学生拿同样的问题来请教老师,刚从应试教学模式走出来的老师看到较多的学生在钻研一些跟高考要求有关的知识,有可能就会不自觉地用一定的时间来讲授,由于讲授的内容缺乏前后知识联系,授课时间短,教师讲不清透彻,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领悟。居于此可以说,选错教辅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课程实践的进程。因此,教师在选用教辅材料时应认真地对照新课标和本校所选用的教材进行选择,最好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自行编制。我们学校是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掌握的情况按“知识疏理、基础训练、能力拓展”三方面来编制习题的。实践证明,这样的习题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
四、结合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教学
结合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及时地提炼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有兴趣的同学带着课题到课外进行自主探究,再带着探索成果到课堂展示给同学。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发展多元、主动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团体协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掌握生存常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善于探索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前面提到的,在设计必修本第三册中的“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先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在课堂上将有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爱好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益。
以上是我在高中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教学反思,可能是一孔之见,但愿能得到有志于钻研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的同行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