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时间:2019-05-13 04:4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篇: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绘本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种图书形式,在绘本教学中的图、文、意有机的结合,促使幼儿读懂图画,理解、表达故事。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大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读图”的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的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我想从绘本阅读的提问着手,通过老师艺术、魅力的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推理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引发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的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

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选择的绘本都是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并且人物形象生动、可爱,从视觉角度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身临其境。

故事情节比较曲折、离奇,能够给孩子可以进行想象、创造的空间,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让孩子们有许多不同答案、思考创造、预测发展的空间,能让孩子们融入到故事当中去。

故事画面简单、不繁琐,并有一定线索供幼儿观察想象,能够让孩子发现故事的主人公,通过主人公表情、动作等线索揣测心里变化,通过相关景物预测故事发展,并进一步引发其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二、深读绘本,预设提问的问题以及阅读策略 在每个绘本进行之前,我都进行自己先多遍阅读绘本,在阅读中自己先了解绘本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并确定出绘本的寓意、内涵。老师对绘本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引导孩子向这个方向努力。例如:《狼大叔的红焖鸡》是讲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小鸡宝宝的亲吻与拥抱改变了狼大叔,他的表情由惊慌转为喜悦,心中的恶念消失得无影无踪;《驴小弟变石头》是让孩子体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让孩子懂得家庭中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魔法的;《我的幸运一天》是教育孩子遇到危险困难不害怕,积极动脑想办法,体验智慧的力量的。每一本绘本内涵不同,老师提问的重点、策略也不同。

(一)分析重点画面,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猜测与表达。

在重点画面选择上,我是这样把握的。在一个故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故事情节会有突变的、容易让人产生猜想的、表情变化比较频繁的,基于以上几点考虑,都是重在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产生猜想、质疑,并进一步渴望继续阅读下去。

以《蚂蚁和西瓜》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

●重点画面观察,有利于找准故事主题。

在绘本《蚂蚁和西瓜》中,我首先找到重点画面,且在人物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画面P6页,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上有谁?这么多蚂蚁干什么去?从第一视觉上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并进一步猜想。接着才以倒叙的形式从第一页开始,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提问:如你看到了什么?这是在哪里?什么时候?哪里来的西瓜?蚂蚁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样处置这块西瓜?通过老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孩子们从哪里看入手,怎样观察,让孩子们知道讲述故事,要知道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关系等诸多要素。

●细节观察,理解故事发生、发展,此外,观察并不是仅停留于表面,还要让幼儿学会洞察人物心里变化,预测故事的发展。P7让幼儿观察蚂蚁们发现大西瓜后的表情,他们会说什么?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搬得动吗?观察表情,为什么戴帽子的蚂蚁呲着嘴?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让幼儿懂得从人物表情、动作等出发,去猜测、预测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更进一步对故事情节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适当的动作模仿,学会灵活运用词汇。

动作模仿帮助理解图画。在P3引导孩子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请幼儿模仿蚂蚁的动作,在模仿过程中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推、顶、扛、蹬等词汇,知道了原来推东西可以有这么多的动作姿势、还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样的词汇,体会到小蚂蚁搬运的艰辛,理解蚂蚁的团结、勤劳精神。

●分层观察,理解情感倾向。

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展开分层观察。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 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 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

绘本中个别画面人物繁琐、动态分明,看似很是复杂。怎样让幼儿在观察中有重点的观察,我引导孩子们分区域观察,这一部分小蚂蚁在干什呢、那一边蚂蚁在干什么,分层次的观察,让幼儿发现,画面不是杂乱无章的,他们之中又有一定的联系,在今后的绘本观察中,幼儿会以此为经验,学会观察。如:P10提问蚂蚁们在干什么,他们有分工吗,怎样分工的?他们要把西瓜运到哪里?P12现在蚂蚁的家怎样的?发生了哪些变化?放满了吗,剩下的西瓜怎样处置?预测发展。还引导孩子重点观察戴帽子的蚂蚁。

从大画面到小细节的分层次观察,可以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蚂蚁家族那种团结、向上、勤劳、智慧的表现。这些不是老师能用语言直接能表述出来的,而是教会孩子阅读观察后,孩子们发现、体会到的。再后来的阅读中,幼儿也同样会这样,先观察大画面,慢慢过渡到有价值的小细节上。

(二)围绕重点画面精心预设提问内容。

在重点画面的重点提问中,我们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式:

1、猜想式提问:

幼儿观察画面,运用原有经验,根据一定线索大胆猜想,通过分析寻求最佳答案,没有对错,调动起幼儿参与兴趣,适用于个层次的幼儿。《雪地里的脚印》出示封面,让幼儿猜想这是谁的脚印?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在猜测中引发幼儿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2、启发性提问:

通过启发式提问可以引发幼儿运用原有经验去理解画面内容,引发幼儿的思考.如在绘本《彩虹色的花》中,让幼儿观察封面,提问: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幼儿通过观察回答出:五颜六色的花、漂亮的花、美丽的花、好多颜色的花)这朵花有一种会帮助人的本领,它会怎样帮助人?(老奶奶用花瓣治好腿、过生日用花作为礼物、小松鼠尾巴断了用花瓣当尾巴、下雨天用花瓣当雨伞、花瓣盖房子、花瓣带给人们好运气)。

3、开放性提问: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展开想象、预测。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方式去回答问题、幼儿的回答多样、不受别人的回答的限制,有创意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线索依据。

绘本《我的幸运一天》中,画面小猪敲错门,“提问:小猪敲错门有什么发应?从哪里看出来?他会怎么办?”这样的提问不但可以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画面,让幼儿发现小猪的表情、嘴由于惊吓是张开的、腿也被吓的哆嗦了、体验到小猪紧张、恐慌的心里变化。接下来它会那么办?抛给幼儿一个问题,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做出相应的反应,让幼儿敢说、不怕说错、有根据的说,锻炼幼儿语言的连贯表述能力。

4、层次性提问:

提问要讲究层次性。如针对图画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 第三层次——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而且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

教师的提问对幼儿对故事的进一步理解有帮助,为幼儿提供一个平台,让幼儿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理解故事发展。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逻辑性思维。对于能力一般的孩子观察大画面,提问直观的一些问题,如有什么、看到什么?为什么这样?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图画的一些细微变化,提问产生变化的原因?接下来会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所提高。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性、逐层深入的递进提问,可以让孩子语言的组织能力及语言流畅性更好发展。

提问中教师的提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一步增强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在绘本《猫太霹雳噗噜在海里》中,p24先让幼儿观察猫太在干什么?(躺着、别人伺候着)——为什么?{因为猫太当老板了、猫太成大官了}——转折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别的仆人不听他话了、他太懒了、越来越胖了)。逐层深入的提问,让幼儿发现故事的转折,未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奠定基础。

5、情感导向提问。

绘本《彩虹色的花》中,当小乌龟帮助了小老鼠后,分别观察乌龟与小老鼠的表情,猜想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孩子们的回答:“小老鼠对乌龟说谢谢你帮助了我,乌龟说那你让我咬一口苹果吧,可小老鼠说我不想让你吃,那你和我回家,我们一起洗干净了再吃吧”。可见小老鼠的不情愿心理。看着13页小老鼠的动作表情,孩子们有自己的猜想。如小老鼠在想“我睡觉的时候也要看好苹果,不要被别人咬了”、“我赶快吃了这个苹果吧,要不然就坏了”、“要是我走累了,躺在草坪上吃苹果,那就太好了”。两个小动物鲜明的对比,一个无私助人为乐,一个稍显自私的心理。在提问回答中让幼儿发现人物的不同,鼓励积极向上的一面。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每次活动后,要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分析。那个画面、提问预设的不好,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把握不好,找出原因,并对比分析,及时调整,找出提问遵循的原则,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通过近两年的学习实践,我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提问策略。

1、找准兴趣的切入点。采用不同的兴趣点切入,目的是让幼儿从第一印象就对这个话题或读本感兴趣,兴趣是一切行动的源泉,有了兴趣幼儿才愿意继续下去。针对不同的绘本,切入点不同。在《驴小弟变石头》是以幼儿搜集小石子引发,让幼儿感受驴小弟对各种小石头的热爱,体验搜集小石子的乐趣;《雪地里的脚印〉是以重点画面切入,让幼儿发现读本中的狼与传统中的狼的不同,对这只狼好奇而愿意读下去。

2、找准线索关键点。

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找出能反映主人公脾气、性格的一页提问,主要通过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穿着、环境等进行提问,这是怎样一个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对主人公的预测为接下来的故事发生发展、预测埋下伏笔。《雪地里的脚印》通过p1页观察老狼家的布局,幼儿发现了这只狼与往常的不一样,它是一只爱学习的狼(家里书架上摆满了书,手里拿的是书)、是一只爱整洁讲卫生的狼(家里很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井有条,杂物扔进垃圾桶)、是一只有爱心的狼(老鼠可以在家中到处跑,还有饼干吃)。有了前期的铺垫,扭转了孩子对狼的印象,在接下来故事预测中,幼儿可以针对老师提问大胆进行猜测。

3、找准思维发散点。

《小老鼠分果果》中,以小老鼠发现了一个小红大大的果果,要把他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如掉进池塘、滚进灌木丛、树干挡住去路等等,让幼儿以此为思维的发散点,让孩子们开动脑筋想解决困难的办法,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猜测。如解决灌木丛这个难题时,幼儿想到请小鸟帮忙,用嘴巴叼出来;请大象帮忙哟用鼻子卷出来;请刺猬帮忙取出来,因为他身上有刺,不怕扎。

第二篇:浅谈小班绘本阅读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小班绘本阅读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陈佳

小班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的途径。而绘本阅读由于它自身内容的生动丰富,图画色彩的鲜艳有趣,更受孩子的喜爱。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体验绘本讲述活动带来的乐趣,是我们老师目前需要关注、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有效性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绘本:“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本课题试图在已有的绘本作品中选择与筛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优秀作品。它将会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它将会特别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版面大而精美,插图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功能,更能强调主题内容的表现。我们还将让这些优秀绘本作品融入我们的主题活动,既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又丰富与完善的主题,通过对其内涵进行功能性的开发,让幼儿不断地获得丰富经验与情感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在小班实施绘本阅读活动,有效性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指在讲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幼儿的心里活动,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发展幼儿独立、完整表述的能力。

一、在反思中发现问题

开展绘本讲述活动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提问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我们发现在实施绘本讲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提问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意义。

很多教师认为,小班孩子年龄小,提问不能太复杂,所以,问题都提得浅显、空泛,能力强的幼儿不假思索就可以说出问题的答案,能力弱的幼儿就跟着“顺插屁”,表面上看,活动氛围很浓,幼儿积极性很高,各个抢着回答问题,却不知道,孩子根本不是因为回答出问题而开心,而是觉得大家一起复述同一句话很好玩。最终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形成不良的课堂回答习惯”,丧失了提问的意义。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老师往往会怕孩子学的快忘得也快,于是,在活动中就会反复提问,帮助幼儿加深活动内容。如:在绘本《毛毛虫去散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反复问幼儿“遇到几只瓢虫呀?遇到几只蝴蝶呀?遇到几只小鸟呀?……”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反而会使幼儿搞混数量,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实,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实导致他们记忆的速度快,但是,第一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活动兴趣,正确记忆。

(二)提问脱离幼儿生活经验,幼儿答非所问。

只要接触过小班孩子的老师就不难发现,小班的孩子无论能力大小,毕竟年龄还小,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因此,教师的提问就要贴近幼儿生活,只要稍有偏离,孩子们就会跟你天马行空,让你处于尴尬的局面。如:在《遛狗》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遛狗是什么意思吗?”孩子们的回答是“就是有六只狗,所以叫六狗”。

(三)提问缺少互动性,不能很好得体现孩子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活动,这种活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互动式提问能为师幼的交流与对话提供良好的平台,反之,只能导致幼儿被动地、一味地回答没完没了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活动你喜欢参加吗?

二、在实践中研究对策

在小班开展大阅读教学活动,想要做到有效提问,必须根据活动的具体目标以及班级幼儿的发展特征认真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适宜性与适时性,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激发幼儿思考、讲述;最后,对于各种问题的回答,教师要给与相应的评价。

(一)提问设计的适宜性

如果要让所设计的提问更好的促进师幼互动,老师还需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所需,注意提问需适合幼儿的能力发展,并要对他们形成一定的挑战性,稳抓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了解活动的具体目标以及活动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针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选择好提问方式,既该怎么问?如果是了解画面内容,就可以用“是什么”;如果是理解画面内容,就可以用“为什么”;如果是运用知识内容,就可以用该怎么办呢?”

(二)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1、“启发”式提问:

在讲述的第一课时中,导入部分用的最多的提问方式是启发式提问。如:在绘本讲述《熊熊》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运用幼儿的生活经验感受进行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很感兴趣的。

2、“前后联系”式提问:

根据故事内容的发展需要,引导孩子们联系读本的前后线索,在读本的逐页阅读时,我注意了内容的前后联系,并提出比较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可使幼儿尝试到有序地观察和讲述,并结合观察到的进行大胆联想。

3、“关注细节”式提问:

画面细节的关注,可以帮助幼儿对存在表面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由此引导幼儿能够始终集中注意、层层递进的进行深层思考。如:在《我喜欢跳》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小动物的面部表情,然后问小动物的心情怎样,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灵活机动”式提问: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经常出现不如愿就不想加入到活动中来。如:在《我喜欢跳》的活动结尾部分,我提议:让我们来学学袋鼠跳跳跳吧!一一小朋友就像没听到似地,于是,我带领其余小朋友跳到他跟前,用袋鼠的口吻问:“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一一立马回应:“不,我喜欢飞!”“好的,我们来学鸟儿飞飞飞吧!”我的话音还未落,就见一一小朋友眉开眼笑地飞了出去。一次提问,收到了双重功效,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5、“因人而异”式提问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都不一样,要让他们在同一个活动中都取得进步,就必须因材施教。把不同的问题分布到不同能力孩子的身上,确保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获得成功表现的机会。

6、“互动”式提问:

互动式提问是教师提问与幼儿回答的多回合交流,教师通过不间断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地进行思考,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的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在此方式下,幼儿的表述以及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且方法也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追问式提问

这是一种逐层深入式的提问方式,增强幼儿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例如:《好饿的小蛇中》,教师在让幼儿观察小蛇第二次找到香蕉时,问:“小蛇继续扭来扭去找吃的,它发现了什么?”(香蕉)“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你能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吗?”(黄黄的香蕉,弯弯的香蕉)“弯弯的香蕉像什么?”教师追问(弯弯的香蕉像小船、像月亮、像弓箭)“这是一根黄黄的弯弯的像小船的香蕉,小蛇看到了会怎样做呢?”(张大嘴巴啊呜,咕嘟,啊,真好吃)“小蛇变成了什么蛇?”(香蕉蛇)整个活动的提问都是追问式的提问,帮助幼儿把话说完整,将原有经验系统化。

第三篇: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提问策略

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提问策略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自从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好的发展。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

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应是当前我园绘本阅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可借助优秀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法。

一、故事讲述中突然停顿,进行提问

我们可以在孩子心中制造一点点迷惑,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是否一致,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轻度紧张感,可以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阅读。在故事《11只猫做苦工》中,当我们把故事讲到11只猫在大树上吃点心时,然后我们就把故事停顿下来,而后又把故事的后面的情节告诉了孩子。他们的表情都很惊讶,怎么刚才小猫们是高高兴兴的,一下子就变得愁眉苦脸了呢?孩子们觉得很新奇,纷纷推测小猫发生的事情。这样就给孩子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并且让孩子能感受到故事发生的联系性,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我们把小猫开开心心的意境,一下子切换到伤心难过的意境,大大激起了孩子的阅读欲望,纷纷猜测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大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

二、故事讲述后进行提问

在阅读时我们抓住故事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延伸点”,引导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生活体验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不但可使文学的艺术美得到升华,还能促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绘本《白杨村的美容师》时,我们就把结尾定在了美容师离开了白杨村,而不是把结尾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孩子们就会去揣摩美容师到底为什么离开白杨村?于是就有很多的故事结尾产生。有的说:“白杨村的白羊觉得白是最美的发型,都不去染发了,美容师没生意可做了所以就离开了。”有的说:“美容师觉得他的发型设计有点过时了,要离开一段时间去学一些新的发型。”还有的说:“美容师要到别的村子里去,帮白杨村对面村子里的羊去美发了。”„„从孩子们互相的猜测和表述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联系幼儿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提问

孩子的思维刚刚形成,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常常是按着一个思路想下去,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又接着这个问题想下去,缺乏问题的广阔性。在《猫太噼哩噗噜在海里》的绘本阅读中,孩子们凭借着具体形象性思维将图片中的故事情节完全的描述出来,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孩子能够准确的完整的讲述故事,这个活动就已经是成功的结束了。但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们知道孩子们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为孩子创设机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推理,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可提出适当的有利于他们反思的问题,从而来促进孩子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于是我们又向孩子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果你是猫太你会怎样做呀?”有的说:“猫太会重新回到海里,找到美人鱼结婚” 有的说:“猫太他继续去旅游,来到了森林里找到了许多的好朋友”

又如在《转不停的小狗》故事教学中,文中提到,小狗和侦探转出了面包店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时孩子们都非常想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我们就接着说:“是呀!小狗他们去了哪里呢?老师也很想知道啊,如果你是小狗你觉得会转到哪里去呢?”于是我们的孩子就开始了异想天开的设想,有的说:“小狗转到了天上,白云亲热的对小狗说,你躺在我身上睡一会儿吧!”有的说:“小狗转啊转,转啊转,转到了海底世界,大鲸鱼张着嘴巴好象在欢迎小狗的到来。”„„

孩子们先从故事情节中进行了迁移,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就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概括的过程,做出一些有关的幻想或憧憬。这也恰恰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引导幼儿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展开联想,创新活动内容。

四、联系生活常识对一些反常的现象进行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新旧认知的剧烈冲突而造成心理平衡的打破,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即愤悱状态驱使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充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尽力打破孩子内心的平静,激起其思想的波澜,激发其内在的矛盾,使他的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中,产生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在《换一换》的绘本阅读中,我们先给他们看一张:猫被小鸡吓跑的画面。孩子们觉得觉得非常奇怪,都想知道事情的原委,然后纷纷进行了猜测,猫怎么会怕小鸡呢?而后又出现了孩子意想不到的情节,结果出乎每个孩子的意料。故事这种夸张、荒诞、有趣的表现手法,激活了孩子那份童真。孩子们经常会问一些希奇古怪、幽默搞笑的问题,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不断增强。

五、出示绘本故事的中心实物,围绕这些实物开展提问

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孩子们比较倾向于对实物的依赖,当看到某一物品时,会想到一些事情。在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我们先出示了一件小背心,让孩子说说这是谁的背心,这件背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让孩子进行猜想后再进行故事讲述。先让孩子有创想的空间,然后再来仔细阅读绘本,感受绘本的独特魅力。

六、出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围绕物体之间可能的关系展开提问

孩子都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孩子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原因在于孩子的这种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需要得到培养和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

在活动中就经常把绘本中所要出现的两件物品放在一起,让孩子产生一定的联想,这不仅需要已有经验的积累而且事物之间的联系。待孩子熟悉和有一定基础后,我们可把两件平时不太相干的物品放在一起。如:“狐狸”和“鸭蛋”;“笔”和“毛线”等放在一起让孩子产生联想,推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也就是让孩子们先创编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不仅锻炼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而且也发展了幼儿即兴讲述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我们认识到设疑提问的重要性,并深入理解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敢说、想说、会说。走进孩子那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去体验、欣赏他们的语言,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去赏识他们奇妙而富有个性的想象;去欣赏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整合出来的神奇世界„„

第四篇: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单位:西夏墅中心幼儿园 邮编:213135 姓名:潘颖婷

摘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因此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培养孩子在绘本阅读中的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要始终关注、研究的课题。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对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 故事 绘本 早期阅读

说到故事书,很多幼儿其实并不陌生,晚上睡觉前,妈妈们总会拿着故事书指着故事画面讲故事给自己的宝贝听。这时候幼儿跟随着妈妈指尖的舞动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讲故事声,开始慢慢的接触到阅读的魅力。然而,绘本阅读却可以更加的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以及培养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早期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也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书中的画面与文字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画面比文字更重要。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美感的经验。而绘本的內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有人说:“绘本的阅读是高雅的阅读。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就像在富丽的音乐厅欣赏美妙的演奏;绘本的阅读是高尚的阅读,就像春天的雨露渗入孩子的心田;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与大师对话,尽享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喜欢的并且能接受的,而用这种图画的形式阅读更能和幼儿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共鸣。

开绘本的,孩子们的阅读生涯是从阅读绘本开始的。

可现在来看看我们的幼儿,如果家里整天开着电视机,每天花上几个小时看动画片的这些幼儿,其实都不喜欢看书,即使看,最多也就是走马观花,从扉页翻到结束不超过一分钟的这种。可事实上,动画片的确比书要更加的吸引幼儿,动画片对幼儿的吸引可谓是一看即懂、一懂即迷,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也明摆着,我们现在的成年人成长在读写时代,而现在的孩子在视听的氛围中成长,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近几年,电子数码产品正在飞速的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图书更多了许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例如:电脑、手机、IPAD等等。现在这些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渗入的很“透彻”,几乎很多人都离不开它们。现在的家长有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把玩这些电子数码产品,孩子会感觉很好奇,想着那些小小的黑盒子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爸爸妈妈的,也想去尝试着玩一下。而很多家长都认为这些电子数码产品是孩子一个重要的学习、谋生媒介,所以有时候就会放任孩子去玩、去摆弄。但是这些电子数码产品的互动程序却是非常容易吸引幼儿,现在的幼儿自制能力不是把控的很好,一旦迷上了这些电子数码产品上的游戏,而不懂得控制时间,他们是不会喜欢看书的。家长往往到孩子升上小学,才来紧张孩子没兴趣看书。这时才来培养阅读兴趣,十分困难。而人的基本阅读能力指的是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3——8岁期间正是人的基本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中,也正好是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期,作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在这个期间非常必要帮助孩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时就有一些小朋友能够大胆的猜想到:这时候大灰狼心里在肯定想,哇!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小猪,看来今天晚上我有顿丰盛的晚餐啦!这时出示第三幅图(大灰狼跑开了)还是让幼儿自由的去猜想为什么大灰狼跑开了呢?经过上一幅图的鼓励大胆猜测之后,幼儿也变得大胆多了,想法也渐渐的变得丰富起来,有的小朋友说:他去那一辆车来把小猪装回去;还有小朋友说:他去拿锅子来直接来煮了吃了„„

通过前面几幅图的大胆猜想后,孩子们渐渐的对接下来的故事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看下去。这时候幼儿已经对绘本阅读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接下去的画面,我开始让幼儿自主的想像,和同伴合作交流根据画面的内容猜想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开始幼儿还拘泥于自我表达,经过鼓励后,孩子们开始慢慢的放开天性,大胆猜想,将画面中所发生的事经过自我语言的组织,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讲述„„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其实绘本的阅读就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等,通过这几种能力的发展解放孩子爱想象的天性和早期的阅读能力。

当然,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或者可以说,阅读习惯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益处的培养,这样的培养,需要的不仅仅是在教学中的思考,还有家庭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合力,我们要相信“如果你以什么方式阅读,就决定了你会带孩子们用什么方式阅读”,我们的每一点思考和改进,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阅读,让他

第五篇: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对未来人才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常常仅满足于接受老师、同伴的意见,呆板的模仿他人,而没有自己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勇气和方法。究其原因可能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停留在以前“做个听话的乖孩子”的基础上,有时甚至会否定孩子与众不同的想法,挫伤了孩子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音乐、美术、游戏等,都是启迪幼儿智慧、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而音乐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又具有独特的功效。

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发掘幼儿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情商等。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改进。通过课堂音乐教育,既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也锻炼了幼儿的创造力。对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

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和开发。而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而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容易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当然,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作,但是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应该通过音乐活动去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幼儿的聪明才智,去培养有创造性的思维的人。那么如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创设条件,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萌发出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可怎样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呢?

1.正向激励法: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更好的发展。”幼儿年龄小,对自我的认识完全是建立在 同伴及成人对他的评价之中。任何活动起步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幼儿能否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今后的一切活动。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对孩子的每一次创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给予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如:当我们的孩子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五只猴子》时,为了激起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我就以五角星作为引诱,先学会唱的又能到前面来唱给大家听的孩子就能得到五角星。我们班的伊伊胆怯的举起了手,可是当她到大家面前演唱时,她又变得没有了声音,唱了一句就不会了,其他孩子也在底下嘲笑。虽然她没有唱完整歌曲,但是我还是表扬了她的大胆,将给了她五角,幷鼓励她下次声音再大点还会更好听的!孩子年龄小,常会出错,并会因此遭到同伴的耻笑而产生压抑感。对这些孩子,应激励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能学会悦纳别人,不挑剔别人说错做错。

2.自由创编法: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自由创编能给幼儿一个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如:在音乐游戏《游乐园》中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勇于表现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听着音乐在游乐园中玩玩自己喜欢的项目吧。虽然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但教师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要学会容忍,并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使幼儿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能充分肯定自己创编的动作,因而更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3.互动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创设环境,还应重视幼儿的交往、互动。对于幼儿发出的互动信号给予一定的回馈。如:在音乐活动《我是一只小青蛙》中,教师放了一段音乐,提问幼儿小青蛙在地里会做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创编小青蛙的各种形态。有的蹲着或跳来跳去,有的在呱呱唱歌,有的在吃害虫。只有一个小朋友围着其他孩子跑来跑去,嘴巴里还发出欢呼。我没有去批评他,而是轻轻的问他:“你这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呀?”他说:“我发现有一个地方有好多害虫,我正在叫其他青蛙也去那里吃呢!”我也表扬了这位小朋友,懂得朋友间的分享。这样师生间、同伴间共创的融洽氛围,促成了轻松愉快的创造环境,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创造才能。

(二)增设多元化操作材料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常常利用的是图片、头饰等,帮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通过这些材料,让幼儿进行角色创造,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及思维能力。还可同我们生活中的现有资源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是很形象的让幼儿理解,二来也贴进生活幼儿也都认识及接受。如:我在我们班设置了一个“音乐区”里面放了很多的乐器,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教室内小小的变化,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一次课堂上,我请每个孩子拿一样喜欢的乐器,(我提供了小铃、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铃鼓等乐器)。鼓励孩子带着问题去深入的探索手中的乐器:“你能让手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吗?”孩子们认真的想着,尝试着。接下来一起讨论探索的结果。我先请拿鼓的小朋友说一说,幷要求边说边示范,诺诺说:“用鼓锤敲鼓咚咚咚,敲鼓边就嘟嘟嘟,两种声音不一样的。”我说:“拿鼓的小朋友发现了吗?”这是舟舟又说:“我也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我这样用鼓棒磨呀磨,还会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呢!”说着就磨了起来。我发现孩子的思路开阔起来,接着又发现了其他几种乐器的多种敲法:三角铁敲不同边有三种声音,用手捏住敲和不用手捏住敲又有两种声音,用棒在三角铁中打转又是一种声音。整个过程中孩子的积极性非常高,每当孩子发现一种不同的敲法,我们都很高兴。在此活动中,我提供了很多乐器但是并没有直接把乐器的名称和敲法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总结出很多敲法,让孩子感受乐器的神奇并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1.主题想象情境的创设。

主题想象情境指的是教师预设一个想象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所设定的主题进行有指向的音乐想象活动。比如,在幼儿演唱《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曲时,我要求幼儿想想可以用怎样不同的演唱方式来表现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感受。经过思考,有的孩子提出用开心的情绪来演唱,因为小鸡终于可以看到外面美丽的世界了;有的孩子说用用力的声音来唱,因为小鸡爬出蛋壳的时候要很用力的爬,不然会爬不出来的!有的孩子说把歌曲唱得慢些,可以表达小鸡第一次出壳害怕的情绪。由此可见,幼儿演唱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不需要教师深奥和枯燥的讲解,让幼儿进入一定的想象情境中,就能自然而然地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是富有创造性的。

2.发散性想象情境的创设。

发散性想象情境指的是教师利用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为让每一个幼儿展开充分的音乐想象所创设的空间。比如,当幼儿学会了《苹果歌》的歌曲以后,我有意识地向幼儿提出了“树上还会长哪些水果让我们来摘呀?”的创编任务。孩子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这个可以摘桔子;那个说还可以摘桃子;还有的说可以摘梨子、香蕉„„我进一步激励幼儿想想:“能不能将你们说的唱到歌里去,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能!”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树上许多黄香蕉,一串一串摘下来,我们喜欢吃香蕉,身体健康多快乐„”当孩子唱起经过自己改编的歌曲时,不仅情绪十分高涨,而且对歌曲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二、以游戏为主线,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游戏形式。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只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材料,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的角色中,在音乐的熏陶下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进行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编歌曲和动作。让幼儿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在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例如,《小白兔和大灰狼》这是一个具有情景性的音乐游戏,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幼儿一旦投入到游戏中来,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幼儿去尝试,去体验小白兔的动作,如“跳来跳去”、“吃萝卜”、“睡觉”,教师可将音量放低,运用语言、表情等进行引导、启发,于是幼儿就想象、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小小白兔”。例如,跳(慢跳、快跳;猫着腰跳、跳跳停停);吃萝卜(在草地上吃;边吃边东张西望);睡觉(双手放在脸侧睡;手放在下巴处睡;抱头睡)。然后教师活灵活现的表演“大灰狼”,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摸摸肚子,“张牙舞爪”地跑上来。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幼儿尝试表演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学是一种比较抽象,不能直观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学不同于美术活动,可以借用色彩、线条来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语言活动,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孩子对音乐的接受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如果只是靠老师的一张嘴,干巴巴地讲,孩子们当然会索然无味,不会对音乐有直观的了解。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音乐活动直到结束还意犹未尽,而有的活动开展不久,孩子们就情不自禁的骚动起来,关键就是有没有抓住孩子的兴趣。要激发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因为优美和谐的气氛能积极地、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幼儿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一切美好、新颖的事物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而多媒体课件能将声音、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把孩子们带入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优美意境。如:音乐欣赏作品《睡吧布娃娃》时,作品描写的是妈妈抱着娃娃哄着睡觉,布娃娃在妈妈的怀里做了甜甜的梦„„这样的情景对于幼儿来讲很抽象,也很难用教师空洞的说教来诠释作品的美。所以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这样的场景:明亮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满天的小星星闪耀着五彩的光芒,布娃娃也要睡觉了,妈妈抱着布娃娃轻轻的摇呀摇,布娃娃慢慢睡着了,还做着甜甜的梦,脸上还露出了甜美的笑容。那优美的旋律,动心的节奏,诗化的意境,形成了特有的美感氛围。孩子们也随优美的旋律置身于宁静的夜晚中,仿佛真的看到了妈妈唱着摇篮曲,哄着布娃娃睡觉„„他们的心情顿时活跃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大大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水平独立地表现着音乐:有肢体语言表现、有表情的变化、有绘画的表现,充分地自主起来。在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作品安静柔和的音乐性质,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用音乐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内涵,吐露真实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设置音乐情境,激活孩子创造思维。想象、联想能力是思维活跃的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能力。而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如:在一个音乐活动《谁饿了》,除了感受旋律的欢快,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幼儿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哪些小动物饿了出来找吃的的情景。我就向幼儿展示了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有一只小狗饿了,正出来寻找食物呢!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其他小动物会出来找吃的吗?他们出来时会怎么唱歌呢?幼儿很快想到了常见的一些小动物,当孩子们试着用歌声请出小花猫时,我点击鼠标一只小花猫就笑眯眯的了过来,无疑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并向小猫打招呼。当孩子编错时动物就不出来,其他孩子就会帮着改一改。然而有时孩子们请到的动物,课件中正好没有,孩子们就会联想到可能生病了„„随着旋律的流动、画面的丰富,孩子似乎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体味着音乐那不可阻止的魅力,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可见,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超越时空限制,化抽象的音符为生动直观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营造特定的氛围、创设歌曲中所描绘的情境,从而唤起、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和新的表象。按照歌曲的描绘形象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达到了创境激情,推动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目的。

幼儿期是幼儿园创造力的萌芽期,音乐活动本身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所以我们应注意随时让孩子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创造力。音乐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既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幼儿的创造力。对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只有敢于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下载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总结: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有效教学中的绘本教学

    浅谈有效教学中的绘本教学 陆杨幼儿园臧圣芳 摘要:近几年我国许多幼儿园都在研究绘本教学。绘本的特点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

    绘本阅读与幼儿性格培养

    amy: 八点纪老师会分享讲座 欢迎提问 amy: 纪老师讲座马上开始! amy: 我: 各位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amy: 我: 非常高兴能来到群里和大家一同交流绘本阅读 我: 随便说一下,今天......

    浅谈绘本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绘本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

    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方式

    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方式 我们幼儿园从去年开始,也进行了一系列绘本阅读的专项活动,如安排我们老师到各区幼儿园参加了绘本阅读的学习,回来以后全体教师进行学习探讨,如:......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摘要】 讲述了目前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多数乡镇幼儿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师经常翻来覆去讲故事,提几个小问题,识几个字,而忽略绘本本身......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摘 要: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幼儿展开想......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内容摘要]: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形式,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

    指导幼儿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指导幼儿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靳红 新《纲要》中指出:“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已被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作为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新生力量——绘本,以其出色的创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