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有感
学号:2009030229
姓名:崔大新
系别:外语系2班 题目: 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有感
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已经一学期了,感觉这门课程真的很实用。我喜欢这门课程,不仅仅因为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了解和更深入接近我们以后的工作,还因为刘老师的讲解让我很感兴趣。我很欣赏刘老师的讲课方式,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之后,老师会举例或者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故事来让我们了解透彻。可以说刘老师是把这堂原本枯燥的课讲活了。其实,这意味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都可以借鉴刘老师的方法,也才更具说服力。教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本门课程共9章,老师分了3个教育学习题来讲解。下面我就简单讲述一下本学期学习《现代教育学基础》的亲身感受和一些自我见解。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学习教育学的本质、研究对象、定义、发展、意义与方法是什么?学习教育学,对于在校大学生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以便未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教育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的职业日趋专业化;学习教育学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掌握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这是我对学习教育学意义的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育问题,为区别教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和子学科,教育学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是对教育问题的一个整体研究。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学科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多元化时期。萌芽期主要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之学——教授法和教授学的出现、“教育”之学——育子之学和成“人”之学。标志:中国古代的《学记》(是我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和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授论》(《大教学论)是“教”之学的典范,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成为教育学的雏形,奠定了近代教育学的基础。〈大教学论〉旨在阐明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研究方法是比喻,用自然界的现象类比教育。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新的教育思想率先进行理论化、系统化,他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1803年出版的〈论教育学〉是成“人”之学,康德的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重视道德的地位,贬低知识的价值,其主要理论是德育。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是育子之书。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教育学是“教”的方法和艺术。德国教育家特拉普成为第一位教育学教授,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学探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建立科学教育学的尝试,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的真正里程碑。他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多元化时期的主要倾向有精神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和经验的教育科学。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日本为媒介的译介阶段(1900-1919)、美国教育学说的传播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1919-1949)、以俄为师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影响(1949-1956)、教育学中国化的开始和政治运动对教育学的践踏(1956-1976)、教育学建设步入正常,繁荣的背后隐藏危机(1976-1990)、教育学的反思与成熟(1990-)。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原则;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注意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其次,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的综合感受。教育是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善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精神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教育实践活动以人的身心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对象,是人对自身的认识、改造和超越,从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生成的目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和他们对文化的理解、陶冶活动,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改造活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教育者指导下的受教育者的精神自我建构活动。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从逻辑上要以依据教育活动的组织程度和制度化水平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也用制度化教育来指称;非正规教育是对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统称。区别:从实施教育的机构来看前者是一个封闭的完整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联系,后者是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在稳定性上,前者是连续、系统的学习,课程结构具有较大 的稳定性;后者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某一方面 知识,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管理体制上,前者具有集中计划、管理和财政,后者具有不同的发起者、管理者和资金来源。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利用学校系统,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的身心施加影响,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特点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严密,教育环境优越。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对其下一代进行的教育,其特点教育内容广泛,教育方法灵活,教育时间持久,教育作用显著。
最后,做好班主任的一些准备。对于我们来说,将来大多数都要接触这项工作,所以,通过教育学来了解班主任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一、爱岗敬业,爱心塑人:既然是班主任,就得尽职尽责地去干好这份工作,要对得住学校,对得住学生,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爱这份工作才有可能干好。班主任要热爱并尊重每名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就像父母对子女一样。只有这样,每名学生就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苦心,于是他们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好一切,不会让班主任失望的。
二、树立班主任的“灵魂”作用:班主任首先得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威信,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向心力。这就要求班主任:
1、言出必行,说一不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说话要三思,老成持重。许诺后一定得兑现,说得到就必须做得到,不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就像个孩子一样,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勤跟班级。班主任常到班级中去,一方面多留心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无时无刻地在他们身边,关注着他们。这样,学生就时刻慎言慎行,自觉约束自己了。
3、注重形象仪表,以身作则。班主任得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仪表端庄,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气质上感染学生。要求学生时,自己率先做到,做好,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然后再要求学生时,学生自然会服气得多。
4、锻炼演讲辩论能力。班主任常和学生打交道。一个优秀班主任,在语言表达上要言简意赅,有激情,有感染力,用自己的口才来征服学生的心,使学生乐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
5、严慈并济。爱学生不能放纵学生,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当老师为了他们的学习,为了他们的成长与前途而采取适当的正面教育时,当他们感受到教师为他们无私奉献时,通常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对学生要严慈并济。当学生心底认同班主任时,他很乐意为班主任排忧解难。这就要求学生能感受到:老师是信任他的,老师严格要求是为了他的发展,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感激班主任,从而不断进步。
三、让班干部发挥作用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可能时刻在班中,同时,事事都让班主任亲自来管,那班主任该有多忙啊!因此,得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依靠班干部管理班级。这就要班主任:
1、帮助班干部在同学中树立威信。班干部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这时,不能在学生当面批评,降低班干部威信。相反,要充分肯定班干部的优点,长处。
2、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要敢于给班干部权力,让他们敢管。如果班干部有名无实,就没有管理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作用。
3、及时指导管理方法。学生在管理时,方法上欠缺,失误也较多。班主任要及时对其管理方法予以指导。使班干部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四、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是指在集会、出操或劳动中,学生要有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强素质是指学生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习上要有互相竞争,永不言败的斗志。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如兄弟姐妹,能拧成一股绳,人人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人人都有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总之,当一个好班主任难,当一个优秀班主任更难。除了上面谈到的这些,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不断向他人学习,把别人的经验、长处加以借鉴吸收,别人的失误引以为戒。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学习教育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悉心指导。希望教育学能带给我更多的收获和启发。
第二篇:现代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1、根据试试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课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4个特点:第一,教育内容生活化;第二,教育方式情感化;第三,教育时间的持久性;第四,教育作用的显著性。
3、教育学的发展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时期、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①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②《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③昆体良是古代罗马帝国初期的演说家和教育理论家,撰写《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5、教育学的创立时期:①捷克教育家夸美妞斯,著作《大教学论》
②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③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小说体教育著作《爱弥儿》
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贡献最大)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⑤德国哲学家康德,当其在哥斯堡大学期间,普鲁士政府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为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该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康德在1776—1777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⑥德国哲学家特拉普,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⑦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著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
6、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代表著作《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第二章
1、教育起源的3种主张:生物起源说(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提出)、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或学校教育系统)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体制。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①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②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第三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是社会的主要内容或组成要素,构成教育的主要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关系:⑴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②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③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④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⑴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生理)①个体发展的先天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包括遗传素质,以及有遗传基因所控制的身心成熟机制,都属于个体发展的自素质②个体后天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包括个体拥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慧、感情、意志、行为发展水平、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程度等
⑵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心理)①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②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第四章
1、教育目的的定义
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成为广义的教育目的。至于狭义的教育目的,在我国通常是指由党和国家提出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2、教育目的观、⑴社会本位论⑵个人本位论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3、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A.认知领域
⑴认知,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 B.情感领域
⑴接受,⑵反应,⑶价值化,⑷组织,⑸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C.动作技能领域
⑴反射动作,⑵基本—基础动作,⑶知觉能力,⑷体能,⑸技巧动作,⑹有意沟通
4、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
第五章
1、教师的职业素质
A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 B教师的德行⑴爱心⑵责任心⑶公正
C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⑴教师的知识结构⑵教师的能力结构 D教师的人格特征
5、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简答题)
A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的引导着 B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 C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6、我国学者叶澜等人提出了以教师专业的自我更新为取向的五个发展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7、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
8、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 A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B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D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9、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存在价值观、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或者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管理制度,所导致的彼此之间旨在遏止对方而满足自己,并干扰教育教学的互动过程。
第六章
1、依据课程的功能来分,可以分成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艺类课程。
2、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著名的“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
3、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课程功能的转变。第二,课程结构的改革。第三,课程内容的改革。第四,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第五,课程评价的改革。第六,课程管理的改革。
第七章
1.课堂教学工作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包括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备文本、备学生、备教学行为、备自我。3.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4.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天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教学内容要正确、3教学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4教学组织要有序、5教学要有好的效果、5.档案袋评价定义: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属于质性评价的范畴,主要指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一些信息,包括考试成绩、作业、作品、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放进个人的文件夹中,并附有教师评语、同伴互评、学生自评及家长评语,以展示学生学习的历程及意义。
第八章
1.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式、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自我辅导式、情景—陶冶式、集体性教学等。
2、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传递接受式和示范模仿式是我国中小学最常用、最基础的两种教学方法。
3.异军突起的文理科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引导发现教学方法 4.当代教学方法的新发展:1自学辅导教学法2集体性教学
5.教学设计定义:所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活动。
6.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设计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填空)
7.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第九章
1.德教定义:我们将德教界定为通过学校整体生活进行的,对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有目的或无意识的道德及社会性影响。
2.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1道德学习发生的前提:本能或善端2接受暗示3非反思性选择4自主选择5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与自主选择的关系。3.德育实施(论述)
定义: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各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的。
德育课就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语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十章
1.非正式组织在性质上有不同的类型,有研究者将其存在分为三类:⑴亲社会型⑵娱乐型⑶消极型。
2.问题行为的管理以预防为主,3.一线老师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⑴信号暗示⑵趋近控制⑶幽默处理⑷有意忽视 ⑸转移兴奋点⑹冷却处理⑺行为协议⑻使用代币制⑼正面批评教育⑽适度的惩罚。4.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论述)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班级目标必须由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主任和广大同学共同讨论确定。班级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B培养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为班集体工作的核心队伍。班级的核心队伍,首先是班、团干部。学生干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班干部,班主任要把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班级的核心队伍,除了班干部外,还包括班级中某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和优秀的学生
C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同学关系如何,关系到集体行动的一致性,关系到对集体目标的认可,关系到集体的凝聚力。为此,要经常开展集体活动,使大家在活动中增进认识,增进友谊。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根本的还在于大家对集体的认同,集体意识的增强。
D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级规则是集体的行为准则,它是集体行动一致性的保证。对班级来说,班级规则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E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积极参加的各种共同的教育活动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活动的内容很多,从形式上看,有常规的活动,也有根据特定的任务设计的阶段性活动。班级活动组织要符合教育性的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兴趣。
第三篇:现代教育学基础发言稿
现代教育学基础发言稿——“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是教育到底是什么?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教育”这个词的:何为“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何为“育”,生养,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育”指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
一、词源
“教育”这个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而“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
二、概念的界定——教育
而“教育”作为概念的界定,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曾对“教育”做过各种不同的解说。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再重复了。而分析这些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分别从“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两个角度来定义“教育”。但是“教育”是个历史范畴,它在历史长河中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变化,也就发生“教育”一词多义的现象。由此,我们是不可能找到一个准确的教育定义,所以只能给“教育”下一个暂时的定义。
三、教育的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
2000年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为陈桂生所著的《教育原理》中提出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二,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在我看来“教育”是就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
第四篇:《教育学》学习有感
《教育学》学习有感
定南二中陈有娟
《教育学》是师范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了几年以后,重新拿起《教育学》这本书,感觉熟悉而又陌生。
我们整天把教育挂在嘴上,那什么是教育呢,书中做了明确的回答。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整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美育这一章节。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梁启超先生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人生趣味与境界的追求与会听曲子、会作诗或会一套美学理论、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等显然都不是一回事。称之为实质教育的原因就在这里。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
命。
定义的变化意味着美育概念本质的拓展,从而也意味着美育功能认识的拓展。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美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又经过艺术加工,因而现实美的美的形态。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来自现实美,但是由于有了艺术家的集中、概括、提炼,因而比现实美“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因此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艺术美育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在艺术美育中,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内容和境界,从而在实质意义上得到美的陶冶。二是艺术美育还应当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不同艺术形式及表现方式,不同艺术体裁和风格的特点,从而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或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方面的修养。
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由于艺术形式品种繁多,学校艺术美育课程应当选择那些基础性强,受学生喜爱,同时又适合各学校实际的艺术形式开展艺术美育。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大自然是学生审
美情感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与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是现实的,生动、丰富和多变的。比如自然景致就具有天然质朴、色彩丰富的特点,而且随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而经常变换。自然美育因此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
自然美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通过自然美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赏,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所谓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我们知道,衡量人类活动的标准主要有真、善、美三个最主要的尺度。但是教育学过去在教育活动的评价尺度上主要关注的是真、善两个尺度,而严重忽视了审美尺度的建立。教育活动最讲言传身教,如果教育本身忽视审美和创造美的追求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有真正的美的追求,那么其教育的效率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这表现在:(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比如有张有弛的授课节奏,课程内容呈现的审美追求,一直到教学语言、板书的美化,等等。(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4)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不同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美的成分。科学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之美及其表现的伟大的人类主体的本质力量。发掘并展示科学美不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对各科教学本身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基础教育学
基础教育学
填空题
1.我国战国末期所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著作。2.柏拉图在其作品《理想国》中展示了自己的教育观。
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4.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
5.英国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6.蔡元培提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
7.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主张实行普及教育和平民教育。
8.杨贤江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理论的人,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9.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目标,此目标分类为人们研究和评价教育过程提供了依据。
10.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中国在夏朝就已经有了学校,成为“庠”“序”。欧洲最早出现学校的地方也是进入奴隶社会的文明古国—希腊。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或是改变人们的某种思想意识,增强人们体质的一切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无组织的、零碎的,也有可能是有组织的、系统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已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基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2.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以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培养目标: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4.教育的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简答题
1.素质教育及其特征: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可出续发展,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潜能,也使他们各方面素质得到综合发展;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体现,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发展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面向21世纪的新型社会主义教育。P75 特征:全面性、主体性、全体性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p77)<1>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 <2>课程体系不同 <3>教学方法不同 <4>教育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不同 <5>教育结果不同 <6>人际关系不同 <7>社会效应不同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是彼此独立、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朴素的愿望,即让受教育者得到发展。因此,在考察两种关系时,应保持科学的、完整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因为没有应试教育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产生的,同时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应试教育的革新为前提。3.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专制性和刻板性 <4>不完善性 P9 4.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P87):<1>完善农村义务义务教育管理机制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4>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5>完善督导评机制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1)彰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概念(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3)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4)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活化和社会化(5)课程形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操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7)课程教材改革的法制化
5.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劳动对象、劳动目的以及劳动方式的复杂性三个方面。<2>创造性:教师的劳动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变现为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处理、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教育教学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理等方面。<3>示范性:教师劳动与一般劳动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一般劳动与劳动手段是分离的,而教师既是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也是劳动手段。<4>长期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P129 6.自主学习: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的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学: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我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活动。P169 7.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P216【大题】
(1)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学是促进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有效方式
8.上课: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核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它既包括知识教学的目的,又包括能力培养的目的,还应包括思想教育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自己不仅应明确这些目的,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的,使整个教学活动从这些目的出发。(2)内容正确。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工作(3)方法得当。既包括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得当,又包括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得当。得当的方法来源于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使教师乐教,使学生乐学。(4)结构紧凑。教学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和严密的组织性,结构紧凑,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5)积极性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积极发挥其能动作用,且实现两者的结合。P270 9课外作业的形式:口头作业、书卖作业、实践作业【*】
课外作业不至于批改的基本要求是: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创造性;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限,并对其中的难点和疑点作必要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并做必要的讲评或个别指导。10.个体身体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统一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关键期理论: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漫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的刺激和培养,错过了,就难获得。
要点
1.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要求德育坚持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使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
基本要求:1.要正面说理,疏导引导,启发自觉。2.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4.把细心细致的说理疏通和必要的严格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2.长善救失原则: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教师:受过一定专门训练,接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专门从事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专职人员。4.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识取向。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能力要素。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其中某一设定步骤就称为学习方法。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5.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容桂贯通的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持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提取出来,加以运用。(7)可接受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7.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8.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或其他标准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分组教学类型:(1)按能力分组和按作业分组(2)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分组教学优点:它比传统分班上课更能较好的适应学生的个别特点,照顾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缺点:第一,不易科学的鉴别学生呢个的能力与水平。第二,分组后造成的负面的影响比较大,进入快班的学生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而慢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会受到打击。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学生、家长、教师与学校的意见不易一致,容易引起矛盾。第四,为保证分组的合理性,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变化,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大大增加了行政管理工作的难度。9.复式教学:使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它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在小学实行,一般适应于人口少、时间少、教师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
科学编制复式班表:要制好复制班课表,关键的是要处理好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之间的动静搭配关系,合理安排好教学路线。
10.说理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以真实情感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11.运用榜样示范法要做到以下:(1)注意先进事迹的真实性、典型性、权威性。群众性。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榜样,尤其要注意榜样的相近性。(2)引导学生对榜样事实求是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应该像榜样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做到心服口服,从而调动学习榜样的主观能动性。(3)为学生学习榜样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行动要求。(4)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
12.实际锻炼法:教育者根据德育任务精心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品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13.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