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4:3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实施的可能性,评价一体化教学的效果,结合实例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课程体系的修订、“一体化”教学场所的构建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钳工实训;实践;思考

技工院校以造就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其培养目标。其中不少专业都将钳工技术设置为学生主要专业技能。作为机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由于实习内容是简单手工常规操作,实训条件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多年来一直被落上落后、陈旧、脏累的“帽子”。学生普遍认为钳工技术与时下高速度、?{精度、高可靠性的机加工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而这种错误认识也招致钳工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学生对钳工技能的接受趋于被动。

钳工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综述

(一)“一体化”教学运用于在钳工教学中实施的可能性

从教学设置上看,“一体化”教学以实习课题为主线,只是对原有的实习教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对理论课程和实习教学进行了整合,选择了实用性强,与实习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因此从课程设置上看,可行。从教学时间上看,“一体化”教学理论课程融于实习教学中,虽然每个课题的实施时间变长,但这里多出的时间实际是由理论教学分解而来,总体的教学时间仍与分开教学的时间相当。这样的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从教学场地看,“一体化”教学要求场地能在理论和操作功能上兼而有之,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实习场地进行简单改造,配置一个可实施理论教学的场地,即在原有设施上添置课桌椅、黑板和多媒体设备。而这样的条件不少实训车间早已具备。因此,实训条件也是可行的。从“双师型”教师的资质看,技工院校已经培养出一批兼具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于一身的专业课教师。

(二)评价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与传统课程模式相比较,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理论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弥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相应的实操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割裂,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活力,激活了课堂气氛。具体而言,“一体化”将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及钳工工艺课程与钳工实训整合为多个模块,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完成 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改历来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露无遗。

实践做法

(一)编写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取决于由技能的需求,目前技工系统没有与之对应的配套教材。《钳工工艺学》和《钳工技能训练》是之前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使用的主要教材,而在钳工实习过程中还涉及到《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机械制造工艺》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为此,笔者和教研组同仁一起以上述教材为蓝本,编写了《钳工一体化教学试用稿》,根据企业要求和专业特点,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将钳工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呈现。一共围绕钳工实训要求设置18个课题,每个课题都安排成工作页格式,包含有“理论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评分页”的子项目。编写时以书本知识为基础,理论围绕实践,保持一定比例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删繁就简,注重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二)修改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学需要改变原来的课程体系,这一点毋庸置疑。根据工具钳工的课程特点,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编制出适合“一体化”的教学大纲。“一体化”教学大纲要建立在对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深入剖析,着眼于工具钳工基本技能要求,立足于对各种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典型常用工件的加工方法,对《钳工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和《极限与配合》等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和汇编。重要课程的变动情况(部分)见表1。

(三)“一体化”教学场所的构建

传统钳工教室是普通教室和实训车间构成,前者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后者提供实训场所,这样的布局割裂了理论与实践,很难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进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在地点上的分割格局,建设一体化钳工实训中心。提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钳工一体化教室的布置思路,具体做法是在原有的实训车间的基础上对车间进行重新规划,开辟出理论教学区域,但这绝不是单纯的将教室和车间结合放在一起,而是更注重真实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除常用的实训设备和课桌之外,教科书,工具书等专业资料,可以随时上网的计算机。以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为例,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和通过网络资源分别获取方法,再相互对照,在培养查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使用多种方法获取答案。

结语

实践证明,钳工一体化教学符合当前技工院校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是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广大钳工指导教师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我,积累更好的教学素材,摸索新的更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发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彭军,仪征技师学院

第二篇:教学实训(钳工)的思考

教学实训(钳工)的思考

蒲江县职业中专学校任朝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传统钳工实习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已落伍,导致教学质量提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钳工实习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学手段规范动作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但是随着,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知识已“老化”。同时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程度存在差异,对此教学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把因施教落到实处。因此,教学改革成为教师教改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我的钳工实习教学改革。

一、重新编排钳工实习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往的《钳工生产实习》内容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为此在编排钳工实习内容时,根据机械行业发展的情况、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对《钳工生产实习》一书的选题进行了增减。增加了新工艺、新设备及设备维修项目,删减了部分落伍的内容。同时也对《钳工生产实习》一书的某些课题内容进行新编排,如:删减了錾大平面,錾油槽,錾l件,锉配工形体,复合作业(一)(二)(三)(保留研磨平面)和一般夹具制作7个项目,增加了焊接、气压件的性能试验两个项目。重新编排后内容更全面,而且紧跟行业发展。顺应用人单位要求,同时层次分明易于理解。

二、示范动作演示时“小班化”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败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也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

示范动作演示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为此,我在示范动作演示时将学生分成8~10人一个“小班”,根据“班”数多少请其他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担任示范动作演示。这样既可以解决上述弊端,又可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及时总结训练情况,纠正不规范动作

尽管学生听完了老师的讲解,观摹了老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在纠正不规范动作时,我把学生实践时出现不规范动作的原因进行归类:第一类: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的,要及时补课。第二类:观摹示范动作不够仔细,再一次进行示范动作演示。第三类: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如学錾削时左手握錾子迁延到学锯割时左手握锯弓前端)要分析以前所学动作与现在所学动作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类:专业思想波动大,课内外联合班主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据我校实习工厂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在开始练习新的技能时,实际操作10~20分钟就希望实习指导老师给自己的动作做一个“评定”,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去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动作是规范的而形成记忆表象,以后要纠正就困难多了。因此,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找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纠正,这样能使学生较快掌握该项技能的操作要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肯定学生训练成绩,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使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四、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转化“技能差生”

所谓“技能差生”,是指那些身体动作素质的操作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基本标准也难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态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在每次技能训练的开始阶段,“技能差生”和其他同学一样,训练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因体能和素质差的原因,学习掌握技能动作要领慢,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理,训练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设法为“技能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受教。具体做法是:首先,搞清“技能差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其次,根据每个“技能差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再次,建立各个“技能差生”的个人进步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尽量找其“闪光点”给予鼓励。“技能差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消除了原先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摘掉了“技能差生”的帽子。

五、优化教学手段

通常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老师教:原理及要领宣讲——示范与分析——综合与指导;学生学:听讲与理解——摹仿与实践——应用与创新。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有3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组织讨论会。每堂实习课结束时的结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习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1~2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教钳工基本技能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得以集思广益,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种方式:让学生讲课。在锉配实习教学刚,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的角色,讲解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评析,找出最佳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一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三种方式:课堂辩论会。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掌握技能、形成技巧,还表现为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在钳工维修实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设各损坏的部位,然后就损坏的原因、程度及维修方法开展课堂辩论会,学生围绕这一课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得出真正损坏的原因所在,找到既经济又快捷的维修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辩论——实践——总结中完成了从技能到运用的转换过程,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我相信,教学改革只要大胆尝试,善于总结,不断完善,就一定能结出硕果。

第三篇:关于钳工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钳工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就是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机械制造专业中,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还只停留在“夕阳技术”的学习上,彰显不出技能的优势,毕业学生也适应不了企业环境的变化。因此,钳工实训需要进行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结合项目教学法,模拟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并掌握现代文化知识、高技能的钳工专业人才。

一、钳工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从20世纪70年代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各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弱。有些技能型繁重的手工操作作业已被智能型数字控制的机械所代替。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也冲击着传统的钳工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完现代化机械加工课程后,对钳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对钳工的实习课兴趣不高,在实习课上处于被动状态,普遍认为许多钳工的基本操作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所代替,没有必要再学习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这些因素使得愿意学习钳工的学生越来越少。

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最终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操作,还是应该依靠钳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

二、探索以岗位柔性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技工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钳工的实训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技能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应强调实践环节,注重岗位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学生毕业时就能担任岗位操作任务。

采用以岗位柔性能力为主导的教学培养模式,就是要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元素,贯以能力因子,以岗位技能需求,确定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以技能模块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稳而变化的柔性能力,发挥学生最大的角色功能,以适应企业多元化的需求。采用以岗位柔性能力为主导的教学培养方式,是以学生为主角。学生是导演,教师为观众和评委,通过项目教学法开展钳工实训教学,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得以开发和锻炼,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围绕着钳工技能训练的项目,拓展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柔性能力。针对目前企业高端产业强势发展的趋势和对高技能人才多维的需求,钳工实训的这种具有一定适应性工作性质或情境变迁的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教科书教、学生按教科书实操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教科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等实训条件和环境发生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觉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实现从“供给型”向“需求型”的根本转变。因此,钳工实训也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帮助学生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四、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产生于认识活动过程中,或产生于某种运动、游戏、劳动中;同时,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几乎每个学生在童年时期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一件折纸玩具并且爱不释手时,自己便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折纸玩具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一实例,可以看到,人的兴趣产生于需要,这里不是说人对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具有兴趣,而是说,凡是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必然有对它们的需要。

从事钳工实训教学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是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总之,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对钳工技能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变化,技工学校钳工实习指导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调整和改进钳工实训教学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同时,不断探索和开发学生的柔性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第四篇:浅谈电工实训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工实训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电工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要求职校电工专业培养出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又要求职校毕业生能熟练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这就促使职校电工技能培训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拓宽专业基础训练,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本文对电工实训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电工实训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电工实训、教学、项目教学法、意义、运用

本文以电工实训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例,对电工实训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分析。《电工技能与训练》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对学生毕业找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

1.电工实训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1调动学生动手实训的欲望

项目教学法课件能够多角度、多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即便是课堂信息量加大了,学生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相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例如焊接技能的学习,尤其强调焊接姿势及步骤的规范性。教师做出示范动作后,再利用项目教学法课件播放焊接过程五步操作法的分解动作,供学生模仿学习;再让学生练习,教师加以辅导。这样做,弥补了以往技能辅导时教师“顾此失彼”的不足,大大提高了焊接技能教学的效果。

1.2有助于解释微观物理现象

一些微观物理现象,因为无法与现实生活中的宏观物体运动联系起来,所以对这部分内容,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很困难。例如:讲授半导体基本知识多以PN结导电机理为基础,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时使用了大量的图幅及文字说明,但学生学习时依然感到困难较大,甚至失去了学好电子技术课程的信心。采用项目教学法课件可以将微观现象有形化、动态化,其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1.3先实践后理论,再理论指导实践,强调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升华

运用项目教学法课件有效改善课堂结构,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堂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电工技能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认识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1.4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课,实验实习多,为此应注重“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考虑到在实验实习中工艺过程复杂,又采用了“分层模块教学法”,设定实验过程,分步骤分阶段逐个击破。首先设立单项分组训练,其内容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其次设立组装综合技能训练,在单项分组练习达标后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其内容立足于强调整体装配的重要性,提高其熟练程度;立足于整体装配、协调处理的能力,培养群体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

2.电工实训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1要做到专业技能培训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在电工专业的技能培训中,能选用的项目比较多,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来确定项目,做到专业技能培训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既要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开设情况,又要考虑到专业技能培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如在第一学期,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这个专业,对电工专业的了解很少,就先选择了“电工焊接与电器组装”这个项目,让学生首先通过动手了解电焊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简单电器设备的原理并进行组装,这样,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校,就提升其对电工操作的兴趣,从而增加了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要做到实际与市场情况相结合

职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为社会输送一线的技术工人,培养的学生要被社会所接受,就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进行技术培训时,要考虑到当前电工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情况,使技能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切合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考虑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水平,做到学生实际与市场情况相结合。又如在制订“异步电机安装与控制”这一项目的实施计划时,考虑到学生专业技能的个体差异,结合机电设备控制柜的广泛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项目进行训练,有的同学安装并调试直接启动,有的同学安装并调试降压启动,有的同学安装并调试限流启动,有的同学加入正反转控制等等。学生从了解异步电机的性能、结构、原理分析入手,进行常见故障分析,并通过实际调试、安装和模拟排故,使学生从不敢下手和无从下手到得心应手,而在完成自己的训练项目时,还可以从周围同学其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其他各类机械设备维修的宝贵经验。

2.3要做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双赢”的结果。为保证技能培训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无论是项目的确定和计划,还是项目的实施和评定,教师都要引好路、把好关,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培养和训练。如在实施“安装低压配电控制盘”这一项目时,教师牢牢把握住各个阶段的要点:根据机械设备控制原理图,提醒学生根据已提供的技术数据,相应机械设备的具体位置,适当考虑线路走向。学生安装控制柜线路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既要确保连接准确,又要兼顾美观和外接线路连接方便。项目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为基础,项目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决定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主动投入,不怕苦,不怕累,勤训练,勤动脑,努力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2.4要做到成果评定与过程评定相结合

电工技能训练的项目教学,大多数都有直接成果可以评定,但仅此就得出结论是不够科学的,应做到成果评定与过程评定相结合。成果评定有学生的作品可以进行直观评定,首先看作品成功与否,如电动机控制,配电盘控制等,随后看元件安装是否合理,线路走向及布置是否美观实用等。过程评定是根据学生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的表现情况作出的评定,如根据项目要求的原理图,是否能结合所学知识元件布置与恰当布线;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否及时总结归纳、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等。由于过程评定重在学生的操作过程,对教师就提出了要自始至终观察学生的实施情况,也有利于及时进行知道和帮助。

3.结束语

针对职校学生就业的实际,应该推行电工技能实训领域的项目教学。该项目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为基础,从专业课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共同努力,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熟练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时自身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雅萍.电工技能与实训(基础版)-项目式教学.2009.3

2.马宏骞.电机与变压器项目实训――教、学、做一体(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2013.11

第五篇:钳工实训教学总结.doc(本站推荐)

2011年钳工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我任11钳工实训,通过理论教学和钳工的实训,学生对钳工的锯销、锉销、钻孔等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术,可以说从一个门外汉已经迈入了大门,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是明显的,学生会有很多的体会,通过大家的努力,达到了大纲对知识掌握、能力训练方面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点、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文明生产和意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操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认识到要做好任何事情,必须要有严谨的、精益求精的、踏踏实实的、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在这几方面学生经过这次学习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实训中,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钳工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实训也为推动我校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次实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的、制定了教学计划。

安排钳工实训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地掌握钳工操作方法,初步掌握钳工工具的维护技能,并能达到初级、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学生生产安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开始培训时先进行准备教育,主要内容是尊师教育、安全操作教育、文明操作教育、生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打扫车间卫生训练、工量具摆放训练。通过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因材施教,就地取材

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实行“包教包会”,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对于极个别差的学生,如果在规定的实训期间内达不到要求,允许在课余时间训练达到要求,同时为优秀的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鼓励他们下学期参加中级工考试。学校购置很多教学用的器材、工具和需要钳工的材料,比如实训的操作锉刀、量具等等,学生都能够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加工好工件,得到一致好评。

3、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抓住重点,因材施教。尽管学生听完了教师的讲解,观摩了教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学生们在实习时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规范的操作。比如,有的是由于思想上的原因,要么专业思想波动大,要么上课不专心听讲;有的是因为观摩示范动作时不够仔细或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的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而有的则是动手能力确实不强造成的。所以,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抓住重点,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对个性的问题则需进行因人而异的个别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会在某一操作环节上许多人都出现同样的问题,或者是操作难度大大多数学生一时掌握不好;或者是教师在讲授时没有把问题讲清楚。这时教师可把学生临时集中起来进一步讲解或演示,进行集体指导。另外,由于学生在智力、体力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掌握操作技能的速度和工作质量上各有不同,教师还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指导。

4、在结束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束指导时,教师要着重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得到了解决,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工件的加工是否达到了工艺要求等。教师可将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的典型实例根据教学的需要,剖析一个最佳或最劣的工件(或操作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操作实践到技术理论,从客观到主观,引导学生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主观努力和客观效果的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典型分析下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个人的努力方向。在此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教学取得的效果:培训教学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

在实习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钳工中级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继课程和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每一次实训结束后,学生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反馈。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本次实训教学给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今后再次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财富。经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圆满结束,效果良好,使学生在培训前便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今后,我的教学组织工作应更加周密细致,日常管理应更加及时而有效。

下载“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电工实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电工实训教学的 思考与实践电工实训是职业学校电气专业学生实习操作必不可少 的环节。在电工实训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尤其 是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课程要求教......

    职业学校钳工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5篇

    职业学校钳工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初、中级技术工人的摇篮,是为现代化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各行各业的......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财经教学中的运用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民乐县职教中心学校王彩霞 【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

    汽修实训教学中6S管理模式的运用与思考[5篇模版]

    汽修实训教学中6S管理模式的运用与思考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更加重视,探索现代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职高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自己的......

    浅谈职业学校钳工实训中的“教学结合”

    浅谈职业学校钳工实训中的“教学结合” 广东省清新县职业技术学校 黄彬然 摘要:“教学结合”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钳工技能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要素,只有以“教学结合”......

    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中的应用 摘要:钳工实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中级钳工技能和方法,并能顺利考取钳工中级证书的课程。然而,由于职校学生素质一般不高,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学能......

    浅论逻辑思维在会计实训中的运用

    浅论逻辑思维在会计实训中的运用 会计实训课程是依据会计原理,运用会计方法处理经济业务的具体实践,是检查学生学习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会计业务本身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