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工一体化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车工一体化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技工学校机加工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按照学校安排,“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枯燥的专业课中很容易产生厌学而不能学到应有专业技能。根据课程性质和专业特点,下面是我如何开展车工一体化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深刻理解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整理融合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主体,以技能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同时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通合一,解决了在课堂上无法讲解的一些技能问题。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实训实习中,在实践中学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新“教”的内涵
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并不是忽略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要认识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始终是指导实践的准绳。这里的教包括理论和技能的讲授。教师将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讲授后,先亲自动手做示范,之后给学生布置课题,让学生先掌握老师教的方法,再鼓励学生想新法,老师在一旁观察指导,让学生在实操中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作为教师不是只教会学生怎么做就行了。例如:在讲“车刀的刃磨”这一课题时,先给同学们做一遍操作示范,让学生注意观察、模仿,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去试着磨车刀。磨完后,要求他们写出操作中自己的感受,写出刃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写在作业上。老师收集所有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讲解,最后归纳总结,就是理论课所讲的内容,看似讲理论实际作用是在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实习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试着去独立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启发、引导。解答问题后,再让学生回到实践,找出新问题,并写出加工的心得体会,把经验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在实际生产中锻炼、提高技能,加深对操作的理解、掌握。
三、发挥“学”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有学习兴趣是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作为教师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我们的学生多数文化基础差,单独学习“车工工艺“理论困难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实习车间进行教学就有了学习的多样性、趣味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唤起学习的兴趣。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练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会因为困难而消失兴趣,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以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正确引导学生会用“车工工艺”去指导实际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分层教学”
面对技工学校的生源出现多层次的变化,车工专业生源也发生了变化,它不仅局限于以前的初中毕业生,还有从事本工种一段时间的社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在生源的文化层次上明显地出现了差异。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又承认学生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
首先,学生分层,我将学生分成3个不同的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强,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B层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一般;C层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针对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就需要因材施教。其次,备课分层,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兼顾3个层次的学生,哪些内容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可以要求部分学生掌握。第三、课堂教学分层,根据备课的分层,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就采取课堂教学的分层。
五、分组教学
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组,每组4名同学。在实习的时候,先是4个组练习,另4个组在讲解完之后,进行理论课的预习与复习。讲解完车刀的刃磨后,前4组在车床上实习,后4组练习车刀的刃磨,相互轮换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养成一个遵守实习场所规定的好习惯。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进行巡回指导,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授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的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浅谈车工教学的几点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车工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刘婷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1期
摘 要:车工专业课程设置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严格的车工工艺训练,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尽快掌握运用车工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实习兴趣,让学生独自解决车工实习课程中的各种难点,真正达到实习课教学目的。关键词:车工实习创新 教学模式 操作技能
车工专业作为培养机械生产技术工人的重要职责,它涉及知识内容多,抽象概念多,专业术语多,逻辑推理少等特点,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车工的实习课程很广泛,实习内容也比较多,怎样上好实习课,使学生尽快掌握运用车工基本技能尤为关键。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技能,让学生独自解决车工实习课程中的各种难点,真正达到实习课教学目的,笔者阐述以下几点认识。
一、设置实习专业课程
车工实习课程的设置应打破传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划分,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熟练全面地掌握车工最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做出简单的车工工件,让学生学习车床上的手柄刻度和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合理地运用切削用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等切削三要素,运用先进的工艺操作流程;灵活地使用并调整车工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地进行一级保养;养成正确使用工、夹、量具和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文明生产习惯。我们从技师学院的车工实习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设置车工实习教学的具体教程,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教师要具备创新理念
教育的任何变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创新的观念才能够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崭新的转变。教育的创新和实施,本质上就是教师转变原来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多少,而不看利用了多少,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更是如此。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车工工艺课的工件加工工艺时,注意学生的听课神态,就能从中发现学生能否听懂或带有疑惑。教师讲完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针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讨论,然后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更要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属于知识的薄弱点,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辅导。这样使同学们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它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使学生获得创新经验的体验,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果采取互换角色考虑某些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就简单多了。教师首先要记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这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其次,教师应有细腻的洞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力,并随时注意教育教学的最新变化,利用这些新的变化学会借势、用势,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自我更新观念,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培养更加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三、转变实习教学模式
实习教学模式是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集中反映,具体内容规定了教学目标、操作流程、师生的分工和实习的方法策略等,把实习教学的原则、方法、采用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习任务综合为一,使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技艺更加精湛。
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系统性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学生的理解记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二是程序性教学模式,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把这些实习教学任务编辑成一种自动教学活动。它的作用在于针对具体的技能、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传授与学习。三是自主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将所学的知识经过探索的过程把知识统一起来,变成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四是创新教学模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分析自身的问题,增强自身价值体现的能力。五是合作教学模式。在车工的实习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制造出最为标准的产品。
四、强化师资力量
作为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操作就是最基本的工作。实习教师应该清楚自己的位置,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还要不断研修学习,特别是加强基础课程和实践技能的学习。目前实验实习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操作技术等需要我们去接受和面对,只有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够适应当今的社会,与时俱进才可以培养更加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实习教学是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核心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才能培养适合职业岗位的操作工人,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兖矿技师学院)
第三篇:一体化教学体会
山西国防军星技工学校 太原市杏花岭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韩俊丽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原有三段式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我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结合学校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目标,并结合其它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体会到,对机加工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程设置动态化
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自我封闭,划地为牢,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其过程为:职业岗位需要评估→课程开发与设置→教材选择与编写→教育实施→评价反馈→修改调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调整,逐步完善。
二、课程理论适度化
所谓课程理论适度化,就是在专业理论基础上的讲授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精”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如把《机械基础》安排在《汽车构造》之前,对《汽车材料》有针对性的删减
三、课程内容综合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综合化、一体化显著加强,使得社会职业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一些传统单一的专业萎缩甚至消失。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兴交叉的专业,例如,汽车检测专业等,这些专业中的许多知识、技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专业所界定的范围。因此,课程内容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适当增加一些新的跨学科的内容。例如,检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懂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汽车制造工艺、汽车文化、汽车保险、汽车评估等专业知识,才能较好地从事汽车专业的工作。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结构调整愈加频繁的今天,职业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往更加复杂和广泛,职业岗位的转换也日渐增多,对劳动者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学生经常转换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适应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另外,课程内容综合化、一体化,可以有机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拓宽学科或专业的知识面,增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更快地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程结构模块化
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通过设立模拟排故,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机械、电气等故障处理工作,增加真实感。同一模块既可以供一个专业使用,也可以供几个专业共用。
五、教学模式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及与之相配套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动手演示和操作。可以鼓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编写一体化教材或讲义,要求专业(理论)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达到高级工以上,实习(训)指导教师的学历必须达到大专以上。通过业余进修、专业技能培训和一段时间的磨合,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拥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
六、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鼓励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要求制作并使用挂图、幻灯、投影和多媒体课件。
二〇一二年五月
第四篇:工学结合一体化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工学结合一体化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侯瑞生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3期
车工实习教学是一门直接应对零件加工的课程。从教学角度讲,它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企业、学生的要求。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意义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需要采取适合学生特点且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即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不但可以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促使其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
车工是机械加工的基础工种,它的应用非常普遍。车工的实习教学又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企业、学生的需求,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传统的车工实习教学中,教师的备课、讲授、示范、巡回指导等环节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听讲、观察、模仿、练习等环节中,处于被动的学习接受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限制了其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其相关知识的汲取。另外,所学内容只是单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一个零件的加工时,教师只对其如何加工进行教学,而对于这个零件和其他部件的配合情况,如受力情况、磨损情况等不能充分讲解。学生学习不到应知道的相关知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用工的需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合作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不再是传递、传授、传播的过程。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的。工学一体化,能反映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全面的劳动要素、完整的教学过程,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经验和社会经验、职业理论、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管理等知识。所以,根据车工实习教学的特点和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笔者尝试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引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学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是提炼出来的学习任务,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
1.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但是,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作,可能并不具备教学所要求的综合性、典型性。工作过程的顺序也不是学习的顺序。所以,真实环境下的工作并不是教学,或者说教学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一定不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再现。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一般情况下,根据企业实用的需要,将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找到学习内容的一个合适载体。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前,要根据学情分析、授课条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企业实际等,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例如,锥度螺纹轴的加工,就是笔者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开发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包含了外圆、阶台、沟槽、外圆锥面、螺纹等基本元素,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它的完整性与综合性。
2.典型工作任务的组织与实施
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以后,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由教师提出任务设想,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工作是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特点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内容,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比较广、难度较大的典型工作任务,则应分组合作完成。一体化课程,是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的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
(1)明确任务。由教师下发图纸,提出任务设想。例如,“锥度螺纹轴”的加工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普通车床,在3小时之内完成一件锥度螺纹轴的加工,达到图纸的质量要求,并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然后,小组一起讨论,最终确定目标任务。
(2)获取信息。根据已明确的目标任务,小组内的学生根据分工搜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
(3)制订计划。由学生根据明确的任务和所获得的有用信息,对图纸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路径,对工具、量具、刀具和材料进行选用。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任务中的分工,然后按照已确定的步骤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讲授、提问、讨论、演示、巡回指导等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采用相互竞技、互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更为突出。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保证每个组的计划顺利实施,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5)检查评价。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一般以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为主要内容,不能只评价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评价可采用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的形式。应对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以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发展。
三、应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的体会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法,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这种看似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习环境变为开放、活泼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2.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通过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师有目标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
3.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虽然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首席合作者,不仅指导训练过程、设计工作过程情景,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具有理论与实践的、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技工学校)
第五篇: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的体会
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的体会
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素质的主要途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品质。在进行规范化的理论、实习教学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高级技校培养的使高级技能人才,因此,应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方面。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产实习教学就是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没有专业理论知识作指导的机械模仿和盲目实践,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相当困难;没有规划化技能训练,不可能使操作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因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使操作技能的形成迅速提高。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使有关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并进一步深化。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格局。
教学方法要从传统的灌入式向启发式转变,可采用提问、反问和追问等方法,让学生做到“手脑并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习指导教师在讲授新课或示范操作时,一定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把难点与疑点说清讲透,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方法准确、语言精练、条理清楚。有些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自己的动作和生产实习效果,改进操作方法,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所谓“一体化”,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有机组合,使讲、演、练相互穿插,让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符合型教师统一教学。这样,可以避免理论教学滞后于技能训练的脱节现象,同时克服纯理论教学抽象难懂的弊病,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加强生产实习现场指导,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生产实习现场指导时生产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所用的时间最长,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阶段。学生一人一岗独立地进行操作技能训练,自然会碰到许多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出现错误的操作。实习指导教师要及时地现场指导,进行规范化训练,传授知识和经验,纠正错误的的动作及不良的习惯,克服技能训练的随意性,不断地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生产实习现场指导一般分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
入门指导指学生操作训练开始阶段的指导。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已经明确指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但有些同学一接触到实际,仍然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万事开头难。指导教师必须及时帮助学生排难解忧,特别是对差生的指导。入门指导的特点是快速和高效,要考虑全局,及时发现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迅速地把操作技能训练纳入正常轨道。
巡回指导指较长时间内的全面深入的指导。它的特点是仔细和耐心,体现因材施教,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每个实习岗位细心地观察,包括操作方法、熟练程度、工艺质量和劳动效果等。然后耐心地指导,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传授经验、纠正操作方法。巡回指导要注意抓中间促两头,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灵活地运用策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差生要重点指导,从浅到深、由易到难,使差生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先进典型要重点培养,可采用研讨的形式,对他们要高标准严要求、激励创新,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尖子人才。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结束指导指生产实习课题基本完成、实习成果验收后的指导。它的特点是科学、公正。指导教师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地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
失败的原因,探索成果的秘诀,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形成心智技能,从而提高动手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先进典型现身教学,学生的榜样很有说服力,通过相互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
三、注重能力培养,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生产实习教学要面向社会,让学生到厂矿企业第一线锻炼;或者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师、工程师来校讲课,可以拓宽学生使用专业技术的知识面。通过产教结合、校厂联姻,可以弥补技工学校实习设备的不足,同时向工人师傅学校新技能和声场经验,增强适应性,提高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学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再下厂实习,直接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仅检验以往的学习方法和实习效果,而且得到自我调整和进一步完善,真正领会熟练程度与生产效率、工艺质量与经济利益的关系,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因此,毕业前的预分配实习是生产实习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必须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并把这一指导思想 贯彻到教学实施计划中,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做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和技术攻关,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对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