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的语文教师如何教作文
美国的语文教师如何教作文
在美国的作文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叫“作家工作室训练法。”(writer's workshop)这种方法的步骤是这样的:
1.全班针对题目进行脑力激荡(brain storming),并且使用图形分析器(graphic organizer)对脑力激荡的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酝酿出可以接受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这期间,可以是全班一起做,也可以是在小组里面做,然后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分享。
2.决定了主题,把脑力激荡中产生的观点和联想分析过以后,把跟主题无关或者没有用的东西去除。深入研究剩下的东西,必要时依靠工具书或其它途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3.写出文章大纲和中心思想。
4.在小组里面,根据一个评分标准,学生互相评价各自的大纲写得如何,然后根据同伴的评价修改自己的大纲。
5.把修改好的大纲送交老师评分。
在小组里面,根据一个评分标准,学生互相评价各自的大纲写得如何,然后根据同伴的评价修改自己的大纲。
5.把修改好的大纲送交老师评分。
6.老师根据评分标准评价学生送上来的大纲。7.学生再次修改大纲,把大纲变成文章初稿。
8.根据评分标准,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修改文章的初稿。9.老师给学生的初稿打分,并根据评分标准提出建议。10.学生根据发回来的初稿的建议修改,写成二稿。
11.老师评分。假如不符合及格标准,学生还必须再修改,写三稿、四稿。12.通常,作文的及格标准是100分制的85分。学生必须写到及格为止。
13.学生作文的最后定稿通常会用电脑打印出来,然后配上插图,封面、封底,装钉成一本书,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让大家有“出书”的自豪感。
在美国教作文有明确的步骤,学生每一步都能得到如何走的指导;另外,作文得到的每一分都有评分标准告诉你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该如何修改才能得到高分。同时,作为文体训练用的作文,通常是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目,或者是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我今年没有教英语,最近一次教英语的时候让学生做过的“作家工作室”作文题目有:
向美国老师学习怎样教小学语文课文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真棒的老师!此为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我们是几岁的时候才想到这些层面?
美国教师的特点:
1。系统、全面的抓住了课文的内容。
2。把内容给问题化,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的内容。3。逐层提问,紧扣课文。4。联系实际,但不离题。
5。指导生活,通过使用学习,如荀子所说“布乎四肢,形诸实际”。学会生活规则,教育如何自强自立,如何争取幸福,对小学生也不隐瞒爱情话题,从小学会爱的方式。6。反向思维。
比较而言:
中国的特级教师,他自己都没有读懂课文,尤其不知道一篇课文该学什么内容,更谈不上美国的1,2,3,4,5,6了,象电视主持人一样贫嘴滑舌,离题万里。
举例:看看最近语文论坛上魏书生和李镇西的课堂,简直是放纵,不是教学。千古一爱跟贴给以了批评,但他们就是不长进。
第二篇:美国教师教蚯蚓
美国教师教蚯蚓
这是一堂小学自然课。一上课,教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走上讲台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同学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作一团。教师却一言不发,直到同学们都成功地抓住蚯蚓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才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特征,看谁能最后把它的特点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
生1: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师:对。
生2:不对,那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师:对。你说得更准确。
生3: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师:对。
生4: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5: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对,我很佩服你。
生6: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了一会儿我又把它拉了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接下来他做了一些补充并进行了总结。
[评析]
怎样教《蚯蚓》?我们的课堂教学,或许由教师传授有关蚯蚓的知识,或许教师手持“蚯蚓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蚯蚓的特征。然而美国的这位教师却是让学生抓蚯蚓、玩蚯蚓,学生在玩蚯蚓的过程中,不仅观蚯蚓,还“尝”蚯蚓、“吞”蚯蚓。这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在活动中感性的体验性的学习方式。何为感性的方式?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人类认识事物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围着对象转,名为知性或理性;另一种是进入事物的内部,被称为感性或直觉。理性的认识方法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它将认识对象分离为各种要素,借助对要素的认识来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如阅读一篇文章,理性的认识方法总是把文章分成几段,把每一段分成几句话,把每个句子分解为几个词,在对词语进行理解的基础上,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由段及篇地分析文章的意义。由于这是一种分拆和组合的分析方法,所以它永远不会激起读者的情感。而感性的认识方法却是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有关“行为”与“体验”的认识方法。认识者只有通过一切努力把自己置于对象内部,与对象融为一体,并随着对象一起搏动、生动,才能获得对对象的完整认识或体验。
这位美国教师在课堂上正是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实践的、感性的、符合儿童特质的活动方式,所以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而又趣味盎然地探究着、体验着、领悟着,将记载于课本教材中却失缺了生命意义的有关“蚯蚓的知识”,重新恢复其生命,而学生从中也充分享受着一种研究者与发现者的乐趣。因此可以说,这种感性的、体验性的自由活动中,凝聚着理性的意志力,而且正是这种感性的体验性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不断满足的情感、需求逐步升华为理性的心灵,去不断地追求新的境界。
第三篇:日志语文教师教什么
语文教师课堂上应教什么
1.老师告诉我们解读课文时要注意文体的结构、表达的思想。备课时要有一双慧眼,以此达到凝聚文章的魂,把握文章的脉,点击文章的心,辐射文章的身。从解读文本和备课两个方面,为我们指出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老师的充分准备是怎样教语文的关键,只有老师有针对性地准备充足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2.从“什么是课堂观察(观课),怎样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研课),课例研讨的一般程序”这两个方面,又结合了大量翔实的资料,从不同层次,从不同类别,生动具体地告诉我们走向专业化课堂观察与研究,是专业发展的要求,通过课堂观察,并能专业化地记录一堂课,这是为课例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从研究的角度审视语文应该怎样教。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观察,更能“旁观者清”,更能发现课堂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调整语文教学,让我们的语文更好地教。
3.老师为我们总结归纳了:阅读的目标要明确多维,环节要简洁明了,内容要取舍重组,手段要深入浅出。只有立足生本,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不只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让他们举一反三,通过课文学习语文。有理有据地论证,实实在在的事例,让我们感到了来自教学一线的经验是那么可贵与真实。
4.老师为我们分析了童话与儿童梦想的联系,分析了童话所体现的温暖的人道主义以及学习儿童文学的意义、对语文教育的启示。指导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语文,用儿童的眼光来反映语文应该怎么教才能符合儿童的特点,达到以文育人,以情感感染促进人的目的。
第四篇:职高语文教师怎么教
我们在(宁波北仑职高)到底应该怎样教语文摘要:在职高文化课前景困惑之时,如何为职高语文谋求新的发展方向。能否在教材、教法、教学空间设置等等方面做出尝试,尽我们职高语文教师的可能,激活职高语文课堂,立足长远,以丰富职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职高语文 改革教材 转变教法
一次翻阅《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发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高中生到底应该怎样学语文》,看后很受启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的第一线,每天面对着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目睹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现状,于是产生了一种牵引思考:职高生到底应该怎样学语文?职高语文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教语文?职高的语文该去向哪里?我想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们许多的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
现在职业教育迎来了非常美好的前景,人们在议论职业教育的新出路时,关注最多的还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职高生如何更好地就业等问题。毋庸置疑,专业课程在职业高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一门专业技术也是大部分职高学生进入职高的目的,所以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每一所职业高中的办学方向。我们的学生对于专业课的热情远远高于文化课。作为职高语文教师,我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在职业高中的尴尬地位。它不仅已经偏离了传统概念中语文是主课的地位,而且面临了在职高是否去还是留的生存问题。我们的内心是失落的、困惑的。
职高语文应该怎么上?职高语文是要以实用性、专业性为目的的,这也就是我们的语文课要在职高扮演好配角角色,为专业课铺路建桥。比如,旅游专业上语文课,我们要多讲讲徐霞客游记之类的作品,多讲些各地的历史典故;服装专业呢,我们应该多讲讲时尚美学,即使教《林黛玉进贾府》,我们也应该引导我们的学生重点去欣赏迎春、探春、惜春等的服饰搭配,尤其是欣赏王熙凤的装扮。职高语文似乎已经进入一个瓶颈。
很长时间来,我们一直在探求一条我们职高语文的新出路。如何去激活我们职高语文课堂?如何将职高语文引上一条有发展前景的路子?这是现在放在我们职高语文教师面前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一、能否尝试从教材上寻找突破口
教材是任何学科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据。如果我们要从教材改革上寻找职高语文新出路,就不得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们选择的教材以什么为目的?
职高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专业性、实用性的考虑,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将它定位为能让职高学生接受一定的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应该承载很重的文化内涵,这个不论在任何性质的学校都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求我们的职高学生能有一定的修养和道德水准,那么语文学科就能给他们以指引和积淀。所以我们的教材可以有适量的现代文、适量的文言文以及一定量的应用文体。
(二)选择什么样的教材?
通俗、实用、直观、能接受、易感悟的文章当为首选。文言文如:《论语》可选择一些有日
常行为教化、感悟类的作品,通俗易懂,不冗长,不烦琐;《诗经》可以选择一些读来顺畅,容易接受、容易背诵的名篇。唐诗宋词也不可缺少,这些作品都是传承多少年代的中华文化
瑰宝,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尤为代表性的不同题材的作品作为学习的典范。还有偶尔可以加
入一些颇有情节性和趣味性的作品,如: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文言文单元的《促织》,故
事性强,也有一定的深意,唯一缺点是篇幅有点长了。还有第四册中的柳宗元的《三戒》,是寓言故事,不深邃难懂,所以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容易,至少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习文言文的负担。现代文自不必说了,那是一定得选上好几篇的,不论中外,应以有文学性的作品居上。
有些文章是很好,但是时代烙印太深,反而使学生读起来生涩难懂。如《我的空中楼阁》、《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雷雨》、《项链》、《警察和赞美诗》等等文章就不错,学生学习
时,常可以将自己的一番考虑带进去,既有东西可听,又有东西可说。还有语言精美,贴近
生活的小小说和散文都可以尽量多地做下尝试。这样,让职高学生在了解优秀作品的同时,去接受它、感悟它。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是个重点,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实用性文体的写作
方法,如:请假条、托人办事条、留言条等便条;收条、借条、凭条等凭证条据;自荐、举
荐、应聘类应用文;还有部分专用书信,申请书、聘请书、感谢信等。另外应用文还是应该
有专业区别的,如文秘专业,会议记录等专业特色的应用文要补充;财会专业的要补充财经
应用文等等。
教材的选择是有点思路了,能不能在教材形式上也考虑些更改。比如,我觉得漫画就是一种
很能清楚说明问题的教材形式。明代的洪应明的《菜根谭》以精练明隽、雅俗共赏的文字道
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这些语录给我们职高学生去学,未必有谁愿意看,愿意去领会。不
是有人配上了漫画的形式了吗?和风细雨式的,又朴素无华,看起来绝对比文字形象、趣味的多。《论语》、《诗经》等都可以用这种形式来辅助教学。
二、能否尝试从教法上寻求突破
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思路,努力打破在教室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小空间概念,尽量多的尝试用各
种教学方法,将语文学习做更好地延伸和开拓。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尽可能地提
高职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工作、生活做准备。
(一)在课堂内施展张力
比如我们在教授课文的时候多引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图片。《科学是美丽的》是
高教版职高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了很多文字来向我们讲述“科学是美丽的”,说
实话,“科学”离我们生活很近,我们职高学生的身边不乏现今高科技的产品:日益先进的手机、电脑、MP4等等,但是“科学”又离我们职高生很远,更何况还要让我们去接受“科
学是美丽的”。怎样才能把这个观点较于文字更鲜明、生动地传导给他们?图片、短片是很
好的工具,它们可以把文字所达不到的理解空间张到职高生所能接受的极至。我们可以找来
我国最近宇航员乘坐载人宇宙飞船从太空拍摄来的地球的美丽画面;我们可以找来卫星拍下的世界各地的清晰图片,有的甚至可以清晰到地面上的行人,车辆的样子;我们还可以找来
天文观察员用高倍的望远镜拍到的流星雨„„。如果没有科学,哪来的如此壮观、撼动人心的美丽?当然,课后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职高学生通过各种手段,电脑或书籍或其他,去找寻
他们认为的“美丽的科学”,然后再一起坐下来逐个交流、欣赏。
除上述方法外,我们可以在教任何课文的时候,找来相关文章做趣味延伸。如讲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我们既可以把除了夏洛克外其他三位吝啬鬼的故事的精彩片段油印出来,还可以向学生讲述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复仇记》、《奥塞罗》
等生动的故事情节。如果学生有兴趣再收集更多的莎士比亚作品,那就大为嘉奖鼓励,可以
拿来相关作品供他们传阅、交流。
(二)将朗读做多样化延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分角色朗读课文”不同于我们平时的一般性读,它得加工、改编、动脑筋。比如
话剧《茶馆》,作者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写成的,十分鲜明、生动地描摹了清末民初北
京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为了使作品学起来有篇外的趣味性,我要求学生也用地道的方言
改编《茶馆》的台词,允许学生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必须遵循原作人物的个性和身份。
学讲自己本地纯粹方言现今是一种流行,赶时髦是大部分职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听着他们自
己同学演示的宁波老话版的《茶馆》,笑得是前仆后扬,一堂趣味语文朗读课,让学生在笑
声中更好地传达了他们对作品人物的理解。
2、配音乐朗读课文
上课文前,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找适合的音乐来朗读我们要学的课文。那么什么样的文
章采用什么样的音乐呢?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训练,既有对文章事先的理解和把握,又有对音
乐的敏锐感知。在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前,我让学生先去找与之相匹
配的音乐作品,竟然有一个学生找来了悠远、深沉,带着淡淡伤感的《神秘园》。在 《神秘
园》音乐声中配上一位女同学低沉的课文朗读,同学们很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作品中那种对俄
国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的深深怀念和敬意。没有一种学习可以和音乐与文字的如此完美结合媲美的,我想这篇文章的学习,已经在配乐朗读中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3、尝试给电影片段配音
给电影片段配音,这是有很高难度的,更何况没有任何此类培训和尝试的职高学生。
但是我们可以降低难度,给我们课文的相关的电影片段配音。我们学曹禺的《雷雨》,课文
是话剧,但是我们可以找来早期孙道临老师和秦怡老师合作拍摄的电影《雷雨》,然后截取
其中周朴园和梅侍萍三十年后周家重逢发生矛盾冲突的片段来让职高学生做配音尝试,虽然
效果不是很突出,人物个性配得不够鲜明,但是学生的那份热情和认真,是值得我们以后再
准备类似尝试的。职业高中学生的文化基础可能是比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但是他们中部分
学生接受新事物的灵性还是充分的,我们不能泯灭他们尝试新事物的兴趣,不能阻断他们学习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的机会。
(三)、用影视作品代替经典
许多经典文章在职高教学中是不顺畅的。由于职业高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有
限,一堂课文如果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讲解完成的话,对任何教、学方来
讲都是痛苦的。《邓稼先》是杨振宁教授怀念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感人文章,虽然文字上
也没有什么很生涩的字眼,感情线也很明晰,但是还是很难让学生去感受邓稼先对我们民族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忘我工作、无私敬业的爱国热情。这时,我想到了还是让我们学生在课
前或课后看一场记实式电影《横空出世》,在视觉的冲击下,更利于学生感受邓稼先等当年
那批优秀的国防科研工作者为我们的民族做了什么。《横空出世》可以借鉴来用,还可以拿
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什么改变了屈辱的历史,是什么使我们民族强盛起来,没有什
么比视觉作品更好的文化教育手段了。
三、能否尝试在教室外寻找教学空间
在上面讲到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时已经提到要打破以教室为教学单位的小空间概念,那么我们
可以找到除了教室外更好的教学空间吗?图书馆,可以让职高学生走进图书馆去选择和阅读
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可以让职高学生走进电子阅览室去找他们学习课文相关的信息、作品。
实践车间,可以让职高学生到车间里学习专业相关的文体的写法,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如何
运用说明文体来讲解这台车床怎么操作,那台机器运转是什么原理等;又比如旅服专业的学
生如何用生动语言向客人介绍自己酒店招牌菜的制作及味道,如何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向客人
介绍自己宾馆的服务内容等等。
其实职高语文在职业高中是很有发展必要的,任何一门专业的提升,都离不开语文的充实和
铺垫。在我们尝试思考职高语文今后的走向时,我们看到的是与其他性质学校开设的语文课
程完全不一样的语文天地。它更为实用,更为包含丰富,它也承载更重。我们希望我们职业
高中学生有更好的专业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同样寄予我们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能走出新意,为职高学生奠定更高更广的文化基石。任很重,路很长,但是只有不断探求,才能有发展。(作者 贺慧)
参考文献
倪谷音主编《愉快教学》,华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语文教学通讯》等语文教学杂志
第五篇: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
最近拜读了我校教科室刚刚发给每位教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没有老师的语文课》这篇文章让我陷入了沉思。这篇文章是讲李希贵校长在山东高密四中任教时,有一年,高一新扩建的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当同学们感到实在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他们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来。”学生们依靠自学,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让语文学科的老师们感到惊讶又尴尬的是:这两个班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比其他班级差,在阅读题目和写作上的表现,比其他平行班还要略胜一筹。李希贵说,这件事情使得他们开始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付出的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能起什么作用?李希贵老师的话让我沉思良久。正值研修,结合新修订的课标,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课堂上真正交给学生的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再者就是语文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让阅读为孩子的语文成绩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