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升学考试必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
小学生升学考试必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 ;为设果(),是 为 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从文中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 和 是知音,从,这两句可以看出。
3、高山流水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 惟: 援: 俱:
“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惟弈秋之为听是指 :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 ;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去人近及日中 孰 为汝 多知 乎 “为”是多音字,文中的“为”如:此不为读()孰为读()。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
3、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 射大地中午太阳 射大地
五、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它是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
六、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 原因是(文中原话)
2、这
个
故
事
告
诉
我们
七、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理解词句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邓林是指
2、夸父追日象征着
八、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2、这是一则 故事,告诫我们做事
九、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理解词句意思。
短: 更读音(): 不肖读音():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 修辞手法,我知道
成语()的意思是 这三个成语运用了 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2、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字词)、、的人。
十、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
鬻(): 誉: 其矛: 其人:
其人弗能应也。
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十一、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5.趋:快走。往——去,到„„去。6.槁(gǎo):草木干枯。
1、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
2、“予”在文中指“我”读音()。这个寓言故事教育我们做事要
十二、《为学》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理解词句意思。
本文第一段使用了、修辞手法。“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句子的意思是
2、作者讲述了 的故事,告诉人们做
事、求
学
问
只要 就 的道理。
十三、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
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读故事我知道女娲以 补天,我觉得女娲是 的人。
第二篇:2013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题目练习
1. 孔子语录《论语》 6. 出师表诸葛亮7. 桃花源记陶渊明 8. 三 峡郦道元 10. 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潭记柳宗元 14. 爱莲说周敦颐
论语: 一 填空:
1、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2、《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的一部书。
二、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3.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5.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11.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为:。
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四、解释加点的词: 时习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五、翻译句子
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4 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5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10、“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答案:
一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儒 二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 三 1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7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四 理解填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7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五 1 按一定时间 “悦”的古字愉快 生气发怒 每天 反省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旧的知识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有害 通“汝”你 通“智”聪明 刚毅
⑪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⑫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⑬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⑭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⑮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⑰(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⑱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3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解释: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 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并学习这些优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5 略(任选一则,谈出体会则可。)6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7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道出(强调)了《论语》在人格修养(修身)和国家治理(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
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中心):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做人要有很好的道德修养。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所以“不亦乐乎”。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10、“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思考。
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会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出师表: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租()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川。人 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b)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23题。
(一)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1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二)先帝虑汉、贱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贱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j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不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条劳,此进趋之时也。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然不伐贼,王业亦亡()②故托臣以讨贼也()③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12.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 C.同“怎么”,疑问代词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13.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14.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三)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D.静以修身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写作
20.一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种种事情,许多事情会对我们的心灵、情感造成冲击、我们就有所感受。
请以“感受”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写出你与众不同的感受。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迹要清楚;③字数600字左右。
《出师表》答案 1.(1)pi3(2)cu2(3)wei4(4)mu4 2.①发扬光大②适宜、恰当③正④善。3.(1)D(2)B(3)C 4.C 5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B
二、(一)7.①感动、激动②奔走效劳③所以(因此)
8、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9.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 难激励刘禅
10.①六出:六出祁山②七擒:七擒益获③东和:东和孙吴④北拒:北拒曹魏⑤收二川:收取东
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二)11.①可是②托付③睡吃 12.C 13.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14、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
(三)15.A 16.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
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17.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
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 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8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19非治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桃花源记: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阡陌()诣()邑人()
2、按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huî()然 yǎn()然 垂tiáo()
3、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①缘溪行()②渔人甚异之()③欲穷其林()④屋舍俨然()⑤豁然开朗()⑥后遂无问津者()
4、给下面加点词选出正确的解释: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A、男子的配偶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儿女
绝境:A、险峻的地方 B、与世隔绝的地方 C、令人绝望的处境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运输往来 B、交错相通 C、相互连接
5、选择正确的译文: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②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二、语段阅读: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在第一段中用“|”断句(注意:本题不要求加上标点符号)。
2、第二段文字中画线句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概括回答)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人们生活:
3、从二、三节文字中找出两组同义词
①()——()②()——()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第一节中总写渔入进入桃花源的感受的词语是
②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
③第二节中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外界交往的心情的语句是
5、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6、读第三段,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7、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8、有些成语初自选文所在的课文,清写出其中的两个:、。
三、同类阅读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解释加点的字
缘()夹岸()异()复()穷()
2、默写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在原文中)并翻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文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挑花源的?
4、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加点的字
才()豁然()旷()俨然()
属()交通()悉()外人()
2、翻译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的自然环境?
4、哪些句子描写了挑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
5、概括本段段意
(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加点的字
具()要()咸()先世()
妻子()邑人()绝境()间隔()
无论()语()不足()
2、找出意思相同的两组()
A、便舍船 B、屋舍俨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见渔人,乃大惊 D、武陵人捕鱼为业
3、翻译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渔人至桃花源村,村人是如何对待渔人?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对待渔人:
社会风气:
6、“见渔人”,桃源人为什么“乃大惊”?
7、桃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有什么作用?表现桃源人什么思想?
8、桃源人为何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加点的字
便扶向路()()及()诣()
欣然规往()()问津()
2、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写出本文的成语
四、课外阅读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六本》
注:肆:店铺
1、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⑪与善人居()⑫面山二居()⑬居五日()
2、翻译画线句子:
3、根据文意概括出一个成语: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qiān;yì;yì;
2、豁;俨;髫
3、①沿着,顺着②为„„感到诧异③穷尽,走到头④整齐的样子⑤开阔的样子⑥探访,访求
4、①C、B②B5、①A②C
二、语段阅读:
(一)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草/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1)优美,富饶(2)安定,和平(3)自由,快乐
3、①要——延②恶-——皆——减——并言——云——道乃——遂
4、①豁然开朗②避秦时乱③不足为外人道
5、发现访问离开
6、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7、(1)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8、豁然开朗世外桃源
(二)1、相处住过了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的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答案:㈠
1、沿着溪水的两岸对„„感到诧异又穷尽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青草新鲜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沿着溪水向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3、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㈡
1、只开阔敞亮的样子开阔整齐的样子类交错相通都桃花源以外的人
2、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便看见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洞口模模糊糊,好象有亮光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优美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老人小孩,都高高兴兴,怡然自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桃源中美好图景
㈢
1、详细同邀,邀请都祖先
妻子儿女同乡人与世隔绝的地方隔绝
更不必说告诉不值得
2、BC
3、自说祖先为了避免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4、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到他们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真挚淳朴
6、与世隔绝以久
7、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反衬世人的不幸,表现桃源人和平生活的愿望
㈣
1、沿着先前的到告诉
高兴的样子打算渡口
2、写出桃花源是虚构的
3、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属引凄异()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练习题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练习题三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_________,撰 ,本文选自,三峡是、、的总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①重岩叠嶂 嶂:___________ ②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_ ③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4分} 答:
练习题四
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练习题五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沿溯阻绝()哀转久绝()
(3)或王命急宣()或以为死()(4)则素湍绿潭()有奇字素无备者()
2.翻译下列各句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文章①段总写三峡的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势。4.②、③、④段写___________,分别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四季变
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_______________ 的总特征。5.(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题六
1.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C. 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2.翻译下列各句。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 ⑤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3.文章①段总写,描述了 地势。4.②、③、④段写,分别写出了三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 的总特征。
5.第②段写三峡 ;第③段写三峡 ;第④段写三峡。
6.①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②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③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④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7.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
8.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9.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语:。
练习题七
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哀转久绝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题九
一.背诵默写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9.《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10.《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
11.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12.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渔者歌唱的“ ”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二.问答题
1.通过对三峡两岸之山的描写,突出三峡怎样的特点?
2.本文写到“三峡”夏季水势时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与之相似的是哪些两句? 3.请用简要的词语分别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5.作者只有“清荣峻茂”四季就概括写出了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景色再现出来。
6.作者在描写秋天三峡时,引用渔歌,请写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7.作者写三峡从大处山、水落笔,又用其它景物衬托,请写出作者在文中还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练习题十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 《三峡》先写三峡地貌,接着依次分写夏、春冬、秋 四个时期的景物。
3.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5.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连和高 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8.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9.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0.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1.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14.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15.《早发白帝城》一诗中哪两句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意思相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
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8分)(1)悄怆幽邃()(2)斗折蛇行()(3)乃记之而去()(4)潭中鱼可百许头()(5)以其境过清()(6)不可名状()(7)伐竹取道()(8)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B.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 以其境过清 不能以游堕事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7、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8、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2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9、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点,写出了自己 的感受。(2分)
10、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2分)
11、读了第2自然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分)
12、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3分)
13、理解填空。(4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15、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4分)
16、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2分)
1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二、对比阅读(62分)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谭记》后答题(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悄怆幽邃()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乃记之而去 而伯乐不常有 B.盖竹柏影也 盖一癞蛤蟆也 C.以其境过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乃记之而去相 冷光之乍出与匣也
3、乙文中与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
4、从选文中分别摘抄出最能反映作者心境的语句。结合两文的写作背景,试归纳一下选文甲、乙中两者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共同点。(4分)甲文: 乙文: 共同情感:
(二)2008年安徽试题(14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以其境过清()(2)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2006年海南调研试题(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见曦月(xī)B.素湍绿潭(tuān)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D.佁然不动(y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略无阙处()②良多趣味()
③俶尔远逝()
④斗折蛇行()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6分)
(四)2006年湖北荆州试题(10分)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1、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2分)
A.如镜之新开
学而时习之 B.不可知其源
其真不知马邪 C.似与游者相乐 负者歌于途 D.山峦为睛雪所洗 全石以为底
2、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4分)
①负势竞上()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于时冰皮始解()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4、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五)2006年湖北仙桃试题(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înɡ):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2)不可具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3分)(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一、1.(1)忧伤(的样子)(2)像蛇一样(3)离开(4)大约,大概(5)凄清,冷清清(6)说出(7)砍(8)呆呆的样子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2)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3)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4)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5)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6)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7)(鱼)时而静止不动,时而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C 4.D 5.B 6.C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9.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0.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11.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12.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3.①全石以为底 ③俶尔远逝 ④鱼 水 14.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5.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16.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2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1分。17.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二、(一)
1、清澈透明 深
2、B
3、如鸣佩环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被贬官后的悲苦孤寂
(二)1.(1)因为(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三)1.C 2.①缺 ②很 ③消失 ④像北斗一样 3.(意思正确即可)①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②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澈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1.C 2.①竞:争 ②可:大约 ③若:像 ④于:在 3.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4.C
(五)1.(1)格外(或:特别、尤其)(2)详细(或:全部)2.D 3.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4.(1)第一空:一 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第三空:谪(或:谪居)(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
《三峡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一
1.①飞奔的马 ②连续 2.B 3.①水势迅急凶猛 ②景色秀丽奇绝 ③萧瑟凄凉 4三峡七百里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练习题二:
1.(1)真(或实在)(2)寂静(3)连续(4)快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练习题三:
1.(1分)郦道元 2.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逆流而上。③快。3.(4分)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4.(4分)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 分)、水流湍急(1分)。
练习题四: 1.D 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5.A 练习题五:
1、(1)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2)沿溯阻绝 断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哀转久绝——消失(3)或王命急宣——有时(4)则素湍绿潭——白色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有奇字素无备者——向来 2、(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4)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三峡的地貌,峰高谷深的险要4.江水,夏季 春冬 秋季,山高水险
5、(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7.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8.《与朱元思书》中描绘山水与本文相似的句子是:山——争高直指,互相轩邈 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练习题六:
1.C 2.①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②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⑤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绝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⑤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要沾湿了衣裳。3.三峡的地貌 峰高谷深的险要 4.江水 夏季 春冬 秋季 山高水险 5.夏季水势之盛和水流之急 春冬之时清幽的景色 秋季肃寒凄凉的景色 6.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 8.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9.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练习题七:
1.C(2分)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练习题八:
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3分)①A②D③B 3. B 4.(2分)[甲]风霜高洁 [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练习题九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1.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1.山势连绵不断,山峰高耸,遮天蔽日。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夏季江水险急,春冬季节景色秀美,秋季则显得凄异。4.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5.清清的江水跳跃着,闪动着粼粼的光;树木茂盛繁密;山峰高峻挺拔,野草密密青青。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猿的叫声中,使人进一步感受三峡独特的地理特点:山高岭连、峡窄、水长、通过对猿的凄惨叫声的侧面描写,渲染秋天悲凉、萧瑟的气氛。7.还写了怪柏、草、树、瀑布、涧等景物,并抓住这些景物的特征,运用酣畅的笔力,自然贴切,既让读者身临其境,又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8.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陋室铭》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2、全文点睛句: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11、本文中心思想:
七、问答题
12、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13、、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1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16、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17、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1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1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20、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2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22、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拓展题:
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 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3、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案: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孔子云:何陋之有?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 的性质
13、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14、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 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15、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 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6、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
17、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 “何陋之有”张本。
18、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9、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 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20、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 馨”
21、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22、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拓展题:
1、略
2、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 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3、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①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②淤泥而不③染,④濯⑤清涟而不⑥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⑩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⑾君子者也。⑿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⒀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① 蕃: ②淤泥: ③染: ④濯 ⑤清涟: ⑥妖: ⑦亭亭: ⑧植: ⑨亵玩: ⑩隐逸: ⑾君子: ⑿噫:。⒀宜:
2、翻译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我国古代文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请你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不汲汲于富贵”这一意思的句子。
4、你最欣赏莲花的哪一种品格,说说理由。
5、写菊花和牡丹有何用意?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7、《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8、文中两个“独”字都,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明。
9、文中用来比喻君子志洁行谦、德声远播的句子是哪句?写一句类似的名言警句。
10、“噫”的作用是什么?
11、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再举一例并简述其内涵。
13、、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4、概括莲花的品质。
15、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
16、按原文填句子。
①写莲花高洁的句子:②写莲花质朴的句子:③写莲花正直的句子:
④文章写生长环境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
⑤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⑥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今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
⑦象征君子美好姿质的句子:
⑧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莲的品质(中心句)?
17、文中成语:
18、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参考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①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②淤泥而不③染,④濯⑤清涟而不⑥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⑩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⑾君子者也。⑿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⒀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①蕃:多。②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③染:沾染(污秽)。④濯:洗涤。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⑥妖:美丽而不端庄。⑦亭亭:耸立的样子。⑧植:立。⑨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⑩隐逸:指隐居的人。⑾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⑿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⒀宜:应当。
2、翻译句子。
我单单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纯芳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可轻易玩弄啊。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了!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因为这句不仅写出了莲的高贵品质,在恶劣环境中能洁身自好,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5、用菊花从正面映衬莲花高尚可爱的美好形象。用牡丹从反面映衬莲花高尚可爱的美好形象。
6、作者用意是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贵。
7、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质朴、正直、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志洁行廉端庄、不轻侮;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8、文中两个“独”字都表现了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明 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10、“噫”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鲜”不仅有“少”之意,更有“难得”之意;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11、①以花喻人、托物言志。②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③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多一些高尚之举。这样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此句讲的是为人态度或个人修养)
13、、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14、概括莲花的品质。
高洁、质朴、正直、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志洁行廉端庄、不轻侮。
15、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6、按原文填句子。
①写莲花高洁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②写莲花质朴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③写莲花正直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文章写生长环境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⑥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今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⑦象征君子美好姿质的句子。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练习题目集锦
扩写练习题 练习一
一天放学后,忽然大雨滂沱,小学作文练习题。我挤在车站候车棚的人群中。天暗了,雨更大了。可是,一辆辆公交车不是呼啸而过,就是停在马路中间,任人们淋着雨去挤车。又一辆车开过来了,它慢慢进站,轻悠悠靠近车棚,司机还探身嘱咐大家不要挤,小心滑倒------我被深深感动了。
提示:请以“雨中候车”或“等候”为题扩写下文。练习二
在英语考试时,小明和小晴互相传条,结果我的成绩比他们俩都差了10多分。月考又开始了。考试时,我有几道题答不上来,很想找同学“问一问”。犹豫再三,我终于没有作弊。
提示:请以“作弊”或“我战胜了自我”为题扩写下文。练习三
我写的字太丑,而且没有信心写好。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试着练起了字。几经周折,我的字已经大有长进了。经历过这件事后,我悟出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提示:请以“事在人为”或“我也是完美的”为题扩写下文。练习四
最近,我的数学成绩直线下滑。为此妈妈{爸爸}很着急、生气。我暗中努力,终于取得了好成绩。我准备把这个考试成绩作为礼物献给妈妈{爸爸},但先不说实情。我现在知道了什么东西才是送给妈妈{爸 爸}的最好礼物。
提示:请以“礼物”或“我误解了„„”为题扩写下文。练习五
课前10分钟,班主任告诉大家刘杉同学在市里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了奖。听了这个消息后,我是既羡慕又嫉妒,往事一桩桩浮现在眼前。经过这件事,我最终战胜了嫉妒。
提示:请以“我战胜了嫉妒”或“当同学获奖之后”为题扩写下文。我战胜了
提示:[1]把题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写“困难”、“胆斜、“懒惰”、“依赖”等等。[2]重点写清楚你怎样战胜的过程。------------有趣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这堂课”、“这件事”、“这次活动”或某个人等;[2]重点要写出“趣”。2.作文题目:------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我惹祸了
提示:写清你惹了什么祸,怎么会惹祸的,惹祸后的心情,受到什么教训?---------真开心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 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的启示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一句名言”、“一句古诗”、“一首歌”、“一件事”等等:[2]写出“一句名言”、“一句古诗”等给了你什么启示。我家的故事
提示:想想,你家里发生过什么事?有趣的、愉快的、伤心的等,选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家庭**
要求:文章需对两个以上的人物加以描写;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我真想------------------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有一个星期八”、“书包轻一点”、“早上多睡一会儿”等等;[2]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以<<**>>为题,为下文续写不少于500字的故事.蛋蛋是个调皮的小男孩,是东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呀,在教室里可真坐不住,这不,陈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就把双手放进课桌里,玩起了积木游戏.-----的自述 小塑料袋旅行记 我不再为-----烦恼了
---------------一堂课 我忘不了 小时候,我很 1.小时候的你是乖巧听话的好孩子,还是调皮捣蛋的淘气包?在你身上一定发生过不少有趣事、开心事、感人事„„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可爱、聪明、调皮、懂事”等词语。2.围绕题目,选择一件具体事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你真了不起!大禹、嫦娥、普罗米修斯„„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不是你心中的英雄?他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不是你所佩服的?学了本单元的课文,你对这些人物是不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心中是不是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请整理你记忆中的语言,将心中的感受写下来吧。1.写清楚你佩服他们的原因,可以略举他们的功绩,再抒发自己的情感。
2.语句通顺、流畅,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喜欢的一堂——课
1.同学们,小学的学习生涯中哪一堂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回忆一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堂课写一写。
2.你为什么喜欢这堂课呢,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是课堂里精彩的学习内容让你大开眼界,还是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你兴趣倍增?或者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3.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喜欢某一堂课的原因。月球行
1.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今有中国航天第一入杨利伟太空飞行的故事。当飞天梦成为事实,当月球成为人们星际旅行的第一站时,你是否想过有朝一日也能去月球漫步呢? 2.请展开丰富想像,记下你梦想中的月球之行。
3.写作之前,可以收集一点相关信息,作为自己写作内容的补充。
老师,我想对你说„„
1.写一篇内容是对老师说心里话的文章; 2.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心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呢?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我的理想、我的心愿、盼望祖国统一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我得到了______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3)450字左右。
要求: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难忘或使你高兴、自豪、痛心、委屈、气愤„„请你任选一件写下来。注意:(1)自己命题。(2)要表达出真实、健康的感情。(3)要做到有具体内容,详略得当。想起这件事,我就______
根据下面所给的词语,编个故事,不少于400字。考场 小白兔 山坡 指南针 狐狸
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再过20年,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写写自己的梦想吧?写写20年后的天空、海洋、森林;写写20年后的城市、乡村、学校;写写20年后的我、我们、人类„„可以写成记叙文、科幻故事,也可以写成一封信,题目自拟。我最()的人
要求:(1、先确定写作对象和重点,补全题目。如:我最敬佩、最亲、最难忘、最熟悉、最热爱的人。
题目:那件事真让我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
我最_______的一个人。
写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的感激、钦佩、怀念、愧疚„„ 6 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
题目:难题
提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难题?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回忆当时的情景,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生活需要笑。笑有千姿百态。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要求:
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我有一个烦恼”或“最让我心烦的事”。(任选一题)题目:我的小秘密
提示:你心中有什么秘密?把它写出来,注意要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惹了祸
提示:写清你惹了什么祸,怎么会惹祸的,惹祸后的心情,受到什么教训?
题目:我战胜了
提示:[1]把题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写“困难”、“胆小”、“懒惰”、“依赖”等等。[2]重点写清楚你怎样战胜的过程。.题目:我的
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烦恼”、“喜悦”、“秘密”、“愿望”等等。.题目:温暖
提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老师、同学、家长、邻居„„一定给了你许多关爱,请写出一件让你感到温暖的事。
3.题目:我真想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有一个星期八”、“书包轻一点”、“早上多睡一会儿”等等;[2]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家庭**
要求:文章需对两个以上的人物加以描写;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不少于500字..夸夸我们的(我的)____________
提示:在你的周围,肯定有值得夸的人.事.景物,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3.我长大了
要求:选择具体事例写出你长大了,你明辨是非了;会关心他人了;有自理能力了;能克服困难看了;尊老爱幼了;懂得谦让了......要有真情实感.今天教室里特别静
提示:想想这一天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发生了什么事?这么静,教室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抓住特别的地方把文章写生动,表达出人物的真情实感.我忘不了他(她)
要求:用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特点,内容真实.19.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要求:回忆过去生活和学习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写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20.______教我_______
提示:在小学五年里,有许多人教过你,他们教你怎样学习,如何生活,或教你作文,或教你解题,或教你唱歌、画画,或教你踢球、游戏......请选取一位,记叙他(她)在某一方面教你的经过.21.我得到了__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22.我真___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真幸福.我真羡慕他(她).我真后悔.我真难过.我真快乐......写亲身经历的事情,要表达真情实感,写想象的事要合情合理.我真想对__________说。
提示与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任何一个人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校长、老师等。
2.通过写一件事或一种现象(这件事或这种现象会使自己烦恼、忧愁、高兴„„),将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事情或现象要作为重点来叙述,记叙过程要完整。并在文中恰当明了地发表你对这件事或这种 现象的看法、想法或认识、建议等。题目(1)_____________变了
提示:写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变化,如《王小虎同学变了》、《李大伯变了》、《我家变了》、《家乡变了》等。心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呢?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我的理想、我的心愿、盼望祖国统一(台湾)
七、灯
有家居之灯,也有心灵之灯。它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以灯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我喜欢的灯、我回到不会用火的时代、灯之美人之美、心灵的灯、智慧的灯 我品尝到了———
想起这件事,我就______
一、命题作文小学作文题目:(一、写人类小学作文题目)
1、朋友,对不起!(提示: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你想对哪位朋友说声“对不起”?)
2、我最感激的一个人。(提示:你为何感激?请饱含深情地去写)
3、我是个好孩子。(提示:好在哪儿?)
4、我有一个好伙伴。(提示:为何说是你的好伙伴?好在哪儿?)
5、不值得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提示:为何不值得你尊敬?)
二、记事类小学作文题目
1、让我气恼的一件事。(提示:什么事让你气恼?)
2、这次我做对了。(提示:你做对了什么事?)
3、一件美好的往事。(提示:这一件怎样美好的事?)
三、抒情类小学作文题目
1、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想一下,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度过呢?)
2、我爱我家。(提示:你为何爱你家?)
四、想象类小学作文题目
1、假如我会克隆
2、假如我会72变
3、假如让我„„
4、假如我是一名„„
5、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
二、半命题小学作文题目:(一、前空式小学作文题目)
1、_______变了(提示:要写出变的过程及原因,要表现出变的前后对比。)
2、_______的感觉真好!(提示:要围绕所填内容,突出“感觉真好”,要点明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
3、_______错怪了我。(提示: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谁错怪了我,为什么错怪我?我的心理活动怎么样?)
4、_______的滋味。
5、_______真辛苦。
6、_______真有趣。
7、_______说我长大了。(二、后空式小学作文题目)
1、我发现了_______ 2、20年后的_______
3、我想对你说,_______
4、这件事真叫我_______
5、谢谢你,_______
6、我眼中的_______
7、我迷上了_______
8、愉快的_______(三、中空式小学作文题目)
1、那是一次_______的尝试
2、我是_______迷
3、一堂_______的课
4、当_______不在的时候
5、发生在_______的一件事
6、我_______的一个人 小学经典作文题目 1.童年趣事 2.我的XX 3.家庭** 4.我长大了 5.记一件难忘的事 6.XX,我想对你说 7.第一次做家务 8.观XXX有感 9.一件小事 10.XX年后的我
【小学五年级小学作文题目】
一、《尴尬的时刻》
题解:什么事让你尴尬?这时你有什么想法,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题解:由于你感到快乐,所以我快乐____哪怕我付出了也值。表达了“我”宽阔、友善的胸怀。
三、《在好朋友生日聚会上的祝词》
题解:意在检测你的口语交际能力。词语里可以插入小故事,要有表达美好感情的祝愿的话。千万别写成一次生日聚会活动。
1、假如我是„
2、我爱你----------(花)
3、老师,我想对你说
4、最难忘的一件事
5、最难忘的一个人
6、我真---------(后悔、高兴、生气、委屈等等)
7、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8、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9、我生日的那一天
10、窗外的风景
11、二十年后的我
12、谢谢你,------------(同学、老师、父母等等)
13、我爱--------(看书、写作等等)
14、--------(爱好),是我的乐趣
15、家乡的------
16、错过了的一次机会
17、最珍贵的一份礼物
18、我
19、我爱我家
20、我最爱吃----------
21、我的一天
22、最喜欢的玩具
一、半命题作文
当我面对 的时候(挫折、荣誉、成功、打击、鼓励、某种目光)
难忘的
我发现了(成长经历中的)
我看(宋江、周瑜、唐僧、孙悟空„„)(名著中的人物)
生活需要________(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以“我想„„”或“我想起了„„”为题写一篇作文。的新鲜事(街头巷尾、我家里、学校里„„)
是一种美德
我想竞选(某一职位)
之乐
又一次 精彩
之后的我(“长大”、“成功”、“一场**”、“遭受挫折”、“成为月球居民”„„)
走近(伟人、名著、自然、科学„„)美丽的(心灵、瞬间、语言、画面„„)忘不了 1+ 1=(可以填数字,也可填其他词语)
根据一则寓言写篇作文,如“由‘滥竽充数’想到的”
二、命题作文 惩罚 礼物
惜时
关心
面对
我明白了一个生活道理
我的理想
我的一天
双休日里的两件趣事
难忘的小学生活
那次,我真开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学习生活中的二三事
一次不平常的经历
我没有家庭作业
长大,真好
美好的回忆
我拿什么回报你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三、想象作文
我的梦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假如我有了钱 太阳、星星、月亮的对话
四、条件作文
联系“森林、小鸟 猎人 河流”几个词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童话
用下列十个词语编写一段话:
坚毅 奇异 翻滚 燃烧 渲染 蔓延 毫不犹豫 恍然大悟 居然 与其„„不如„
五、续写作文
我喜欢星期日。爸爸、妈妈、姐姐全在家,一块儿聊天,看电视或去看电影、上公园玩,真带劲。可今天,却与往常不同了„„
材料:早上,李老师突然病了,张主任同志我们班这节语文课上自习,有人提议,让我上课,我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提示:你讲了什么内容?重点介绍怎样讲的,反映如何?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受?以《小老师》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一、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来: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二、(一)、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 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文章。(博士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二)、“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2、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三、根据下面所给的词语,编个故事,不少于400字。考场小白兔山坡指南针狐狸
四、你们家的星期天都是怎么过的,选择一个你最愿意写的星期天,写出来。注意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你和家人的感受。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五、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
六、题目:可爱的______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可以填人或小动物,如“表弟、表妹、小猫、小狗”等,然后按一定顺序写出人或小动物的可爱,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六、给自己的幼儿园老师写一封信,汇报你几年来的变化。要求重 点介绍一、二个方面,注意选择合适的语言。
七、我很感激她
要求:审清题目,重点写一件事情,将经过写具体。
八、我们玩得真快活
要求: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重点写。2.注意写出快活的情感。
九、题目:告诉你一件新鲜事
要求:选材要新颖,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字数400个以上。
十一、他(她)这样做不好
提示:写别人做过的一件事,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2)字数在500字左右。
十二、我 这堂课
要求:从“喜欢”、“不喜欢”、“讨厌”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按题作文。要求写成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和感受。
十三、温暖
要求:(1)写一件表现人与人之间真诚关心帮助的事。(2)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3)文章在400字以上。
十四、那件事,我总忘不了
要求:要有具体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注意前后照应,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会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十五、再见了,老师
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
十六、愉快的一天
要求:(1)选择一天中的一两个事例来写。(2)中心明确,叙事具体。(3)450字左右。
十七、我学会了
要求:(1)先审清题意,再从学习、劳动、文体活动或其他方面选择一件事来写。
(2)要围绕中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具体地写出学的过程和心情。(3)500字左右。
十八、想起这件事,我就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3)字数在450字左右。
十九、我得到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3)450字左右。
二十、真了不起
提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能耐、有特长的人,请你围绕“了不起”选择二、三件事,把人物的本领叙述下来。注意人物动作、语言及心理的描写。
二十一、不做“小皇帝”了; 小帮手; 妈妈笑了(任选一题)材料: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我克服了不少困难,洗衣、做饭„„爸爸、妈妈回来了,看到这情景„„
要求:(1)请以上述材料为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突出重点。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2)适当进行心理活动描写。(3)不少于450字。二十二、一次(堂)的活动(课)
提示: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上过数以千计的课,参加过无数次的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课,这些活动有的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或者生动风趣,或者别开生面,别具一格,或者使人茅塞顿开,深受启发„„
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写作。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前一空格写上你对这堂课或这次活动的总体感受,后一空格写上你要写的课或活动的名称,然后再作文。
(2)要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注意把场面写具体。二
十三、我爱家中的
要求:选择家中一喜爱之物,写出它的特点及可爱之处,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要有真情实感。二
十四、毕业考试之前
要求:(1)这是你第一次参加毕业考试,你和周围的人在考试之前一定会有许多想法、说法、做法。请你认真回忆一下,恰当地选择材料,具体、真实地写出来。二
十五、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提示与要求:
1、六年小学生活中,我们独立攻克过难题,搞过特色活动,如音乐、体育、美术、手工、语文实践活动„„每逢我们成功的时候,心中总有无尽的喜悦,请把你做某件事或参校某项活动的经过及成功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不少于400字。
3、不会写的字查字典,超过四个不得优。二
十六、读《------》后的体会
要求:
1、认真阅读短文《-------》一文,写出自己阅读后的真实 体会和感想。
二十七、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题目,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二十八、_____的我。
要求:⑴在横线上写出自己的一个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动脑筋的我,倔强的我,爱看课外书的我„„ ⑵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介绍自己的特点。⑶作文中不出现自己的名字。⑷字数在400字以上。
二十九、根据下面的图意,完成作业。(图略)⑴诗题《》
⑵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展开你的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400字以上的记叙文。三
十、《乐》
提示:我们生活充满了欢乐,本题要求把你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乐”事,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实感,不少于500字。
三
十一、要求: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难忘或使你高兴、自豪、痛心、委屈、气愤„„请你任选一件写下来。
注意:(1)自己命题。(2)要表达出真实、健康的感情。(3)要做到有具体内容,详略得当。
三
十四、(1)题目:《学雷锋的日子里》(2)要求:
①认真审题。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事例要具体,选材要真实,不得写诗歌。不得少于350字。
②注意: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细节描写;真情实感、恰如其分;中心明确,层次清楚。
③作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可用假名。三
十五、记一次活动 提示和要求:
(1)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学校和老师组织你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如:参观访问、春游、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记叙下来。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3)字数400字以上。
三
十七、我真想对__________说。
提示与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任何一个人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校长、老师等。
2.通过写一件事或一种现象(这件事或这种现象会使自己烦恼、忧愁、高兴„„),将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事情或现象要作为重点来 叙述,记叙过程要完整。并在文中恰当明了地发表你对这件事或这种现象的看法、想法或认识、建议等。
3.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文章不得写出姓名,一律用A、B、C„„表示,例如“张三”用“A”代替,“李四”用B”代替。字数在500字以上。三
十八、“再见了,老师
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在目,有多少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
三
十九、要求:1.内容具体,有条理,注意详略,语句通顺,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2.不少于400字(写不下可写到背面)。
3.作文中不要写真实的校名和人名。校名一律写作“红领巾”小学,老师用王老师、李老师代替,学生用“甲××,乙×ׄ„”代替。否则扣分。
四十、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受尊敬、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风趣„„)
②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四
十一、1)难忘的小学生活(2)我拥有一个小秘密 要求:(1)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
(2)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注意细节,有真情实感;(3)文中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不写真名;
(4)行文要层次清楚,语句顺畅,书写整洁,不写错别字。四
十二、1.题目(1)_____________变了
提示:写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变化,如《王小虎同学变了》、《李大伯变了》、《我家变了》、《家乡变了》等。(2)在路上见到的一件事 提示:
a.可以写在上学或回家路上见到的一件事。
b.内容可以是好人好事,也可以是应该揭露和批评的坏人坏事。还可以是其他事情。
c.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写你对这件事的看法。2.要求:
(2)文章要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语句通顺连贯,选词用语恰当,书写工整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全文应写250字以上 四
十三、记我身边的一件事
要求:围绕中心写具体,注意写出真情实感,用词造句恰如其分。四
十四、平日,由于你学会了一种知识;或者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或有了进步;也许还有其它原因„„都会使你全家人为你的成长感到高兴。请从中选一件事以《全家为我而高兴》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用具体事例说明全家人为什么为你而高兴,要注意细节和场面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2.以500字左右为宜。不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校名。四
十五、远方的×××写一封信,说说你的课余爱好,以及你对收信人的请求。要求:
1)按书信格式写。(2)字数在300-400之间。
(3)署名写×××,称谓写△△。不得写出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四
十六、(两题任选作一题)
1.我向______说一件事(如向妈妈、老师、同学们„„都可以)2.这就是我 提示和要求:
(1)无论侧重叙事或侧重写人,都要注意有中心,有条理,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清楚。
四
十七、记贯彻《小学生礼仪常规》中的一件事。题目自定。四
十八、任选一题)(30分)1.读下文,用《读〈一只离群的蜜蜂〉想起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一只离群的蜜蜂 1 一只自以为能干的蜜蜂和蜂群闹了意见。它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多,可是吃的蜜太少了,它抱怨大家对它不公平,忘记了它的功劳。2 “我在这里出的力不算少呀!”它气愤地叫喊着。3 “你看见大伙出的力没有呢?”别的蜜蜂质问它。4 “好,我离开,看你们做得出啥。” 2.题目:榜样
提示:在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先进的人物,他(她)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要先想好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再通过具体的事例,有条理地写下来。500字左右。四
十九、今天我真高兴 要求:
1.根据题目意思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
十、题目:我长大了
提示: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同学们表现得越来越懂事了,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了。如,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对不良的言行能够进行劝阻;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同学们做这些事时,自己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选一件这样的事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与---------------为友
第四篇:文言文练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B.而观其辟丸也 C.三进及溜
D.衮职有阙
解析 B项“辟”同“避”;C项“溜”通“罶”;D项“阙”通“缺”。答案 A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克有终
鲜:很少。①靡不有初,鲜.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进入。.
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速。.寐
假:假装。②尚早,坐而假.
信:诚信。①弃君之命,不信.C. ②晋侯饮赵盾酒
饮:给„„喝。.之
遗:留下。①今近焉,请以遗.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亡:逃跑。.D.
解析 A项,“入”应为“被采纳”;B项,“骤”应为“多次”,“假”应为“非正式的”;D项,“遗”应为“送给”。答案 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厚敛以雕墙 ②使妇人载以过朝 ③遂扶以下 ④今近焉,请以遗之 ⑤寘诸槖以与之 .....⑥倒戟以御公徒 ⑦以示于朝 ..A.①②⑥/④⑦/③/⑤
B.①②⑥/③⑤/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④/③⑦/⑤
解析 ①②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④⑦介词,把;③连词,表修饰;⑤连词,顺承。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B.未知母之存否 ..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D.伏甲,将攻之 ..解析 D项与例句中“之”都是代词,代指赵盾。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盛服将朝 ..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B.舍于翳桑 ..C.提弥明死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 B项与例句中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盛服”,穿戴好朝衣朝冠;“舍”,住宿。A项,使动用法,使„„幸免;C项,为动用法,为„„而死;D项,名词作状语,每天。
答案 B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坐而假寐 ..B.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C.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D.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解析 C项,这里是“记事的原则”;今义是文字书写艺术。答案 C 7.填空。(4分)《晋灵公不君》节选自《左传》,相传为____________所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与第一部国别体史书____________同为史家的开山鼻祖。答案 左丘明 《国语》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2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厚敛以雕墙
雕:刻画,绘制。.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这里指被采纳。.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没有。.D.晨往,寝门辟矣
辟:打开。.解析 C项,“靡”是否定代词,不是否定副词,应为“没有谁”。答案 C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①而观其辟丸也.A. ②则社稷之固也.不入,则莫之继也①谏而.B.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子继之①不入,则.C.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①宣子骤谏,公患之.D. 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解析 A项,“也”都是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B项,“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关系。C项,“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D项,“之”,①代词,指这件事;②助词,的。答案 D 10.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3分)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A. ②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①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B. 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C. 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①公患之,使麑贼之D. ②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解析 A项,②不能体现赵盾“恭敬”;B项,②是士季的话;C项,①不能表现灵公“不君”。排除这三项即可。答案 D 1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B.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可见其“不君”。C.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
D.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这种精神连杀手麑都被感化。
解析 C项,“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的不是赵盾,是士季。答案 C 12.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第(1)句中“终”“赖”的含义。第(2)句中“患”“贼”的含义。第(3)句注意翻译出判断句的语气来。
答案(1)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只是臣子们有了依靠。(2)赵盾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钅且麑去刺杀赵盾。(3)杀害百姓的当家人,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不守信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②。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夫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选自《左传》)
①【注】 ①雉(zhì):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②不义,不昵(nì):对君不义,对兄不亲。
1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非制也,君将不堪
堪:承受。.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所:处所。.C.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D.大叔完聚,缮甲兵
缮:包裹。.解析 D项,“缮”的意思是“修整”。答案 D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之请制①及庄公即位,为.A. ②不如早为之所.为己邑①大叔又收贰以.B. ②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害也①都,城过百雉,国之.②姜氏何厌之有.
C.
己①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D. ②段入于鄢.
解析 A项,都是介词,替、给。B项,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C项,①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①介词,表对象;②介词,表处所。答案 A 15.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庄公对共叔段“欲擒故纵”的一项是
()(3分)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②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④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⑤公曰:“无庸,将自及。” ⑥不义,不昵。厚将崩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解析 ②是祭仲对国事的担忧,不是庄公的言行。④是共叔段的做法,也不是庄公的行为。排除这两项即可。答案 D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制邑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没有得到允许。B.当祭仲提出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等到祭仲再次提醒他时,他才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
C.庄公设下的陷阱,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可见庄公既狠毒又狡猾。
D.庄公直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做内应的时间之后,才万不得已下令让子封讨伐共叔段。
解析 D项分析错误,从上文可以看出,庄公一直知道共叔段的行为,只是时机不成熟才没有攻打他,并非“万不得已”。答案 D 1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度”“制”“毙”“姑”“弟”等词的含义。
答案(1)现在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乎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将有所不利。(2)不道德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栽跟斗,你姑且等着瞧吧。
(3)段没有恪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弟;兄弟间如同两个国家的国君争斗,所以用“克”字。【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女子,名叫武姜,武姜生了庄公与共叔段。庄公出生时倒生,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取名寤生,姜氏因此不喜欢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她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同意。
等到庄公即位后,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共叔段的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儿。你要其他地方我都照办。”姜氏就要了京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儿,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对庄公说:“一般的城市,城墙超过三百丈,那就要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的制度:大城市的规模,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乎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将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来躲避因此产生的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有满足的时候呢?不如及早作好打算,别让祸害滋生蔓延开来!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草尚且难以铲除干净,更何况是您的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不道德的事做多必然会栽跟斗,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大叔命令西部、北部边境地区违背中央听从自己的节制。公子吕(字子封)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种政权共存,对此您打算如何处理?如果想让给大叔,那么请允许我去侍奉他;不然的话,就把他除了,不要让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用不着这样,他会自作自受的。”大叔又把那两个地区划入自己的封地,领土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又进言说:“现在可以剿灭他了,土地广了,得到的民众也就多了。”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展得越大,瓦解倒台得越快。”
大叔修葺城墙,屯聚粮食,修整皮甲武器,训练好步兵、车兵,将要偷袭国都,姜夫人准备好开城门接应。庄公打听到大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下手了!”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的人叛离大叔段。大叔段只好逃到鄢邑。庄公又领兵攻打鄢邑。五月二十三日,大叔逃亡到共国。
《春秋》上写:“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段没有恪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弟;兄弟间如同两个国家的国君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呼庄公为郑伯,是讽刺他没管教好弟弟,表示这样的结果正是庄公的意愿。不说大叔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第五篇: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丁内艰,未赴。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勤敏者,赏以农器,人争趋事,地无遗力。印识文簿,畀社长藏之,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罚其输作。胥吏至社者,何人用饮食若干,多者责偿其直。豪猾者窜名职田户,思诚尽祛其弊。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县多淫祠,动以百余计,刑牲以祭者无虚日,思诚悉命毁之,唯存江都相董仲舒祠。寻擢国子监丞,升司业,拜监察御史。移浙西。达识帖睦迩时为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思诚曰:‚吾为天子耳目,不为台臣鹰犬也。‛不听。已而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浙民多怨之,思诚奏疏其罪,流之海南。左迁湖广行省左丞,遣太医院宣使秦初即其家迫遣之。初窘辱之,不遗余力,思诚不为动。抵武昌城下,语诸将曰:‚贼据城与诸君相持经久,必不知吾为此来,出其不意,可以入城。‛遂行。诸将不获已,随其后,竟不烦转斗而入。询其故,贼仓卒无备。尽惊走。思诚乃大会军民官吏告之曰:‚贼去,示吾弱也,规将复来。‛于是申号令,戒职事,修器械,葺城郭,明部伍,先谋自守,徐议出征。苗军暴横,侵辱省宪,思诚正色叱之曰:‚若等能杀吕左丞乎?‛自是无敢复至。俄得疾,以至正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卒,年六十有五。思诚气宇凝定,素以劲拔闻,不为势利所屈。
(《元史·吕思诚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B.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C.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D.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艰,也叫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古代专指官员居丧,丁内艰是指遇母亲去世。B.社长,元时乡里有村瞳组织,每五十家编为一社,择年高、晓农事的汉族地主任之。C.淫祠,古时指供人纵情玩乐、不在祀典的祠庙,因有伤风化往往被正直的官员毁弃。D.贪墨,旧指官员贪污,语本《左传》‚贪以败官为墨‛,有时也是贪官污吏的代名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思诚励农兴教,关注百姓事体。他在担任蓚县尹时,奖赏那些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以农具,鼓励他们农业生产,在地方学校雕刻孔像进行祭祀。
B.吕思诚吏治有方,严格约束下属。办事的胥吏到乡社去,去多少人,饮食多少等都有一定标准,超过这个标准,要求胥吏照价自己付款,毫不含糊。
C.吕思诚刚直不阿,不受权贵利用。他刚到浙西任职,权贵达识帖睦迩因与江浙省臣有嫌怨,便唆使吕思诚弹劾他们,吕思诚义正词严地予以拒绝。
D.吕思诚腹有谋略,制敌出其不意。抵达武昌城下后,在苗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他率领诸将出其不意地轻松取城,苗军却受到惊吓,四散奔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生业者,悉书之,罚其输作。(5分)
(2)于是申号令,戒职事,修器械,葺城郭,明部伍,先谋自守,徐议出征。(5分)答案:1--3 4(1)
(2)
1,C【解析】原文标点: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2.C【解析】淫祠是指滥建的祠庙,这些祠庙不具有正宗的佛寺道观等传统的宗教建筑的特点。3.A【解析】‚有经济头脑‛是对‚树畜勤敏‛的误解。
4.(1)按季(每季最后一个月)上报县里,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都记在文簿上,罚他们服劳役。(季月,弟,事,输作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发号令,戒备职事,造器械,修城郭,整顿军队,先考虑守城,再慢慢计划出征。(申、葺、部伍、徐议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吕思诚字仲实,是平定州人。泰定元年中进士第,被授同知辽州知事,因母丧未赴任,改任景州蓚县尹,将民户分为三等,平均他们的徭役;刻孔子像,让地方学校进行祭祀;每年春季开犁,对植树养畜勤快灵活的人,赏给农具,人们争着务农,因而所有土地都被开垦利用。又印制文簿,赐与社长保管,按季(每季最后一个月)上报县里,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都记在文簿上,罚他们服劳役。胥吏到乡社中去,有多少人,饮食多少(都有标准),多用者要求按价付款。狡猾豪民篡改姓名而享有职田的,这种弊端思诚都加以清除。天旱,道士持青蛇说是卢师谷小青,是龙,祈祷即可下雨。思诚因他迷惑众人,杀了蛇,驱逐了道士,随之也下了雨,有了丰年。县里淫祠有百余座,每天都杀牲祭祀,思诚命令全都摧毁,只保存了江都相董仲舒祠。不久先后任国子监丞、司业、监察御史。调任浙西。当时达识帖睦迩任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不和,鼓动思诚弹劾,思诚说‚:我是天子的耳目,不是台臣的鹰犬。‛不听。其后得知行省平章左吉贪污受贿,浙民多怨恨他,思诚上奏其罪,将其流放到海南。降职调任湖广行省左丞,朝廷派遣太医院宣使秦初立即到他的家中强迫成行。秦初不遗余力地窘辱他,思诚并不害怕。到达武昌城下,对诸将说:‚贼人据城与各位相持很久,必然不知道我为此而来,出其不意,可以进城。‛就开始入城,诸将不得已,跟随其后,竟然未经战斗而进城。问其原故,因为贼仓猝无准备,都被惊走。思诚于是召军民开会,告诉他们说‚:贼走了,向我们表明他们弱,估计还将再来。‛于是发号令,戒备职事,造器械,修城郭,整顿军队,先考虑守城,再慢慢计划出征。苗军横暴,侵犯侮辱行省长官,思诚厉声厉色申斥说:‚你们能杀吕左丞么?‛从此苗军不敢再来。于至正十七年(1357)三月十七日病逝,终年六十五岁。思诚气质持重,素以刚直闻名,不为势利所屈服。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①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②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章宗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韪其言,诏中书省行之。
泰和③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一年,所得利害上之。‛
祐④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竟得免。是岁,卒,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
(选自《金史卷l06·列传第四十四·张行简》)【注】①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年号。②章宗,金主完颜璟。③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④贞祐,是金宣宗完颜珣年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B.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C.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D.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本意是台阶,还有授予官职,清除的意思;摄,代理。表代理官职的还有行、署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B.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从唐代开始,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
C.丁忧,即官员家中有丧事要回家奔丧、居丧的意思。到后来,丁忧特指父母之丧。致仕,就是退休,意为‚还禄位于君‛,也就是辞官在家闲居。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太常是礼部的一个下属机构。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行简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年间考取进士第一名。章宗对他很是信任和依赖。B.当群臣请求为章宗上尊号的时候,章宗不答应并诏命张行简依据范祖禹的意思予以拒绝。
C.张行简治民有方。章宗问如何治理保州,他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D.张行简敢于建言。贞祐三年朝廷征缴弓箭时,他的建议使部分难以完成的人员免除了缴纳弓箭。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5分)(2)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5分 答案:1--3 4(1)
(2)1.B 2.D(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即唐虞的秩宗、周朝的宗伯、秦朝的奉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3.C(C项,‚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理解有误。原文是说‚章宗询问他该如何治理保州,他申明了自己坚持实情调查,把安定当作要务‛,‚章宗让他把在任一年所知道的情况都上报给他‛。)
4.(1)您没有治理老百姓的经历,现在到保州,民情的真伪短时间难以猜测,该怎么治理?(‚更、卒、度、如之何‛各1分,句意1分,句意重点落在‚情伪‛上)
(2)现在用期限来约束(他们),(只能)修补破的坏的,来应对上级的命令,这跟仓促制造有什么不同呢?(‚绳、弊坏、应、何以‛各1分,句意1分,句意重点落在‚以‛上)【参考译文】
张行简,字敬甫,是莒州日照县人。聪颖体悟好学,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金世宗完颜雍年号)十九年(1179年)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一职)。遭遇母亲去世守丧,谢绝交往闭门读书。服丧期满,恢复任职。章宗(金主完颜璟)即位,张行简代理太常博士,多次升迁为礼部郎中。
章宗将要下发诏令来昭示天下,张行简上书奏道:‚往年饥民抛弃孩子,有的乞求送人,这之后有诏令说官府出钱为他们收回、赎回孩子;有的孩子父母衣食稍微充裕点,就要把孩子认回来,官府也会断给他们。从那以后,饥荒年灾民流转离散,人家都不肯收留,(小孩)任意被抛弃,瘦弱损伤而饿死(在)沟中。我看到近代的抗灾诏书,都说‘(孩子送出)以后不得再要回来’,现在乞求按照这个规定施行。‛章宗认为他说的对,下诏中书省按此施行。
泰和二年,张行简担任宋主生日祝贺副使。章宗召见正使完颜瑭告诫他说:‚你过界后不要饮酒,凡事要听张行简的。‛对张行简说:‚宋人在施行礼节方面,喜好注重细枝末节,(你们)如果有不适合他们礼节的地方,都要更正。‛章宗又说:‚听说先前的奉使者过淮海,到了中流时,就因分界的事与人发生争执,这样做非常无礼,你要自己避免(与他们起冲突)并对宋使说‘两国和好很久了,不应该争小事而伤了大体。’叮咛告诫他们,是使他们详悉这个意思。‛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章宗下诏说:‚在奏事的时候,必须让张行简常在左右。‛
秦和五年,群臣又请为章宗上尊号,章宗没答应。诏命张行简批答,(章宗)于是问到大宋的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的事。行简回答说:‚司马光也曾经进谏过尊号的事,不如范祖禹的言辞深透,认为臣子活着就给君父定谥号,好像很惨切。‛章宗说:‚你用范祖禹的意思回答他们。‛张行简的批复文字深刻典雅,非常符合代言的语体。(张行简)改做顺天军节度使。章宗对张行简说:‚您没有治理老百姓的经历,现在到保州,民情的真伪短时间难以猜测,该怎么治理?‛行简回答说:‚臣奉命行使法令,不敢违反和失误,案件诉讼的事,就按实情调查。约束公吏,管制豪强奸徒,把安定当作要务。‛章宗说:‚你在任一年,把所知道的好坏情况都报上来。‛
贞祐(金宣宗完颜珣年号)三年七月,朝廷预防准备秋兵军器械,命含当时朝内朝外官员,不论是守丧的还是退休的,都要缴纳弓箭。张行简上书说:‚弓箭并非通有之物,那些清贫之家、丁忧的和退休的,哪有所说的规定的军用器械。现在用期限来约束(他们),(只能)修补破的坏的,来应对上级的命令,这跟仓促制造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提议,使得那些丁忧的和退休的最终得以免除(缴纳弓箭)。这一年,(张行简)去世,被追赠为金紫荣禄大夫。谥号文正。张行简,一向端正诚实谨慎周密,为人所了解。从一开始做翰林到太常、礼部,终身掌管贡举,缙绅们引以为荣。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三载之后,自当迁陟。‛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有删节)
注:邺都:北齐都城,即相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B.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C.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D.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始创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于东汉,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B.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常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C.古代官制中,一般会用迁、陟、拔、擢等来表示提升官职,用左迁、罢、黜、贬、谪、除等来表示降级免职。
D.古代官吏初到任称为‚下车‛;官吏任期届满称为‚秩满‛;交还官职,即退休称为‚致仕‛;辞官还乡称为‚归田‛;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称为‚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进入太学之后更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
B.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
C.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终被皇帝免职。D.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1--3 1.B 2.C 3.D 4.(1)请求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向上报答皇上深厚的恩典。(5分)(‚为‛:管理、治理,1分;‚庶‛:但愿、希望,1分;‚有以‛:有用来……的方法,1分;‚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1分;句意1分)
(2)有叫焦通的滏阳人,喜欢酗酒,侍奉亲长的礼节缺少,被堂弟诉讼。(5分)(‚事‛:侍奉,1分;‚阙‛: 缺少,1分;‚为……所‛:被动句,1分;‚从弟‛:堂弟,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梁彦光幼年聪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亲常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有刚正的气概,一定会使我们家族兴旺。‛进入太学,开始涉猎经史,遵循规矩法度,即使匆忙的时候,也一定按照礼仪做事。脱去布衣担任秘书郎,当时年仅十七岁。
等到隋高祖接受禅位,让他作岐州刺史,兼任岐州宫监,做了很多对民有利的政事。开皇二年,皇帝巡幸岐州,为他的能力感到高兴,于是下诏说:‚梁彦光操守公平正直,见识才能凝重深远,在岐州施政,威信恩惠遍及百姓,清廉谨慎的美誉,在天下闻名。三年之后,自然应当升迁。‛后来又过了几年,转任相州刺史。梁彦光先前在岐州的时候,风俗非常质朴,用‚静‛的方法治理,全境教化很好,朝廷考评接连最好,是天下第一。等到任职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相州是北齐旧都,风俗杂乱,当地人诡变多诈,为他们写作诗歌,称他们不能用道理教化。皇帝听说之后责备他,最终因此被免职。
一年多后,又拜为赵州刺史。梁彦光给皇上上书说:‚臣之前在相州获罪,百姓称呼我为‘戴帽饧’。臣自己料想罢免之后,没有恢复官职的希望,没想到天恩又垂青录用我。请求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向上报答皇上深厚的恩典。‛皇帝答应了他,又让他担任相州刺史。
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听说梁彦光自己请求前来,没有人不嘲笑他的。梁彦光到任,揭露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好像神明一般,于是狡猾的人,没有不潜逃的,全境都非常惊异。当初,北齐灭亡后,士绅大多迁往关内,只有手工业者、商人以及乐户移居在州城外城。因此人们都很阴险狡诈,随便就会有谣言产生,情况非常多变复杂。梁彦光想要革除弊病,于是用俸禄,招纳崤山以东的有名气的儒生,在每一个乡设立学堂,不是圣哲的书籍不能教授。经常在季月召集学生,亲自出题考试。有特别勤奋好学、聪明闻名的,在厅堂设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坐到庭院中,用草具设坐。于是人们都克制自励,风俗有了很大改变。有叫焦通的滏阳人,喜欢酗酒,侍奉亲长的礼节缺少,被堂弟诉讼。梁彦光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学,让他在孔子庙观看。当时庙中有韩伯瑜母亲打他不痛,他为母亲力气衰弱而悲哀,对着母亲哭泣的塑像,焦通就有所感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梁彦光训诫之后让他回去。后来焦通改过自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良的人士。以德感化人,都是这样的做法。后来又过了几年,死在任上,当时六十岁。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诏攀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夸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天下幸甚。‛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耶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成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耶。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持节,与大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遮。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大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大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之/ B.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C.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成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D.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常用公家车马接迸应举的人,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B.‚社稷‛原指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代指国家。C.‚元年‛特指古代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现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的大变革的第一年。D.‚持节‛本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谯玄德才兼备,多次受到举荐。他两次因出现日食被举荐,都被朝廷授职为议郎;元始四年,他又被举荐,与王恽观民风,行赏罚。
B.谯玄敢于劝谏,为国尽职尽责。面对皇后专宠、皇子多夭的情况,他上书劝谏皇上以天下为重;面对多次灾异,他总是直陈灾异变化。
C.谯玄忠于汉室,不屈从于逆臣。王莽专权,他弃使者车,改名变姓,归家隐居;公孙述让太守亲自去劝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也不从。
D.谯玄崇尚学业,重视诸子教育。他年少时喜好学习,熟悉《易经》和《春秋》;乱世中人都废弃学业,唯独他教育诸于要勤读经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答案:1--3 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