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表达训练点罗列
三年级上表达训练点罗列
三年级上册是写段训练开始起步,表达训练的重点从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迁移,结合文本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表达训练点主要是仿写段落和书信,仿写段落的训练点又细化为:仿写诗(《1信》《31雨后》),仿写植物(《茉莉花》),仿写卡通明星外形《5童年的朋友》,用三句比喻句介绍一种景物《新型电影、威尼斯斯小艇、悉尼歌剧院》,仿写总分结构的段落《海底世界、威尼斯小艇》。学写书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燕子专列、圣诞老人的故乡》 1、《信》模仿课文写几句诗。
2《茉莉花》模仿第四节写花的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花。3《我画什么》模仿文中表达方式,写写自己准备画什么 4、《刮脸》续编故事或结合作文教学《一件可笑的事》
5《童年的朋友》模仿文中对小熊的外形描写写一个卡通明星的外形,与作文《我喜爱的卡通明星》结合起来。
7、《新型电影》仿照第三小节,学习用三句左右的比喻句介绍一处景点或建筑物(东方明珠、黄浦江、我校的松树)
9《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写书信:一封给小村庄人们的信(可以从谴责、同情、建议等角度来写)10《燕子专列》:
①仿照“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句写话,要求使用上“冒着、顶着、踏着”这几个词,可提供情景,如“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夜的雪,早晨,同学们冒着——顶着——踏着——,纷纷往学校走去。”有如“放学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同学们——”。
②书信:写一封信给小贝蒂或瑞士居民
13《海底世界》认识文中总分的段落结构,并模仿其中一个小节,练习用总分的结构介绍一种水果。21《威尼斯小艇》
① 模仿课文第二小节,运用三个比喻句介绍一个物品。②结合课文第四小节,进一步认识总分结构,用这种写作手法来介绍一个同学,如“某某同学学习十分勤奋。上课的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回家了,他还——”
22《悉尼歌剧院》模仿文中第三小节,继续练习运用三个比喻句介绍一种事物。
25《圣诞老人的故乡》练习写书信:给圣诞老人的一封信 28《惊弓之鸟》:用其他官员的身份,以称赞的口吻介绍更羸拉弓惊落大雁的经过。
31《雨后》模仿文本写几句诗。
三年级下表达训练点罗列
三年级下册的表达训练从段向篇过渡,在篇幅上逐渐提高要求。1《春的消息》模仿第三、四小节写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2、《啊,汤圆》写段:春节最快乐的事,可以是写吃的一样美食,或者拿到压岁钱后的心情。
3《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收集照片或图片介绍春天的美景,进行作文教学《春天来了》
4《放风筝的孩子》学习文中第三小节的写法,写写同学的外貌。5《荒芜的花园》续编故事:美丽的花园荒芜了,寂寞,孤独的贝尔太太会怎么想,怎么说,花园还会恢复往日的美丽吗? 7《小读者》如果你遇见这位小姑娘,你想对她说什么?
9《给予树》继续练习书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收到金吉娅的礼物和卡片后会怎么想,请以她的口气给金吉娅写一封信。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以“我是强者,是勇敢的人”为话题,用具体事例来说一说,写一写。同时复习总分结构的写作手法。11《起死回生》段落复述:扁鹊救太子的过程 12、《田忌赛马》段落复述:两次赛马的经过。
13《完璧归赵》段落复述:“蔺相如来到秦国„„”复述蔺相如如何和秦王斗智的。
14《军神》: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全文复述
16《家是什么》想像复述第二个故事;写段“我的家”
18《在金色的沙滩上》根据提纲复述课文。写段:以“他的心灵真美”为开头,介绍一个熟悉的人。
19《杏儿熟了》写段:写一写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事。20《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写段:同学,对不起 21《我喜欢小动物》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写作:小宠物
25《埃及金字塔》查找金字塔的有关资料,学习课文用数据说明的方法介绍埃及金字塔。
26《蝙蝠和雷达》收集和阅读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以“蝙蝠和雷达”为例介绍“仿生学”
32《全神贯注》用表示“全神贯注”的语句,介绍自己或熟悉的人做某件事全神贯注的样子。要求用“总分结构”来写。
33《不知疲倦的人》用总分结构介绍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或工作的人的小故事。
第二篇:三年级作文训练点
第一单元
1、《燕子》练笔:抓住特点写一种小动物。
2、《荷花》:写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3、作文:介绍家乡景物。
第二单元
1、《翠鸟》:写一种自己熟悉的鸟。
2、《燕子专列》: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
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你最喜欢的植物,写写你们的故事。
4、综合性学习,调查家乡的环境的活动。
5、作文把调查了解到的内容写成一篇短文。
第三单元
1、《寓言二则》我想对那个楚国人说„„/学了《亡羊补牢》,我明白了„„
2、《惊弓之鸟》,小练笔:对更羸说些什么?
3、《画杨桃》,描写一种水果。
4、《语文园地二》,作文:自我介绍。
第四单元
1、《和时间赛跑》,小练笔:对于珍惜时间,你有什么想法或做法。
2、《检阅》: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
3、《争吵》写写和同学发生的一件事情。
4、《绝招》:任选一题A:你的周围有勤奋好学的伙伴吗?写写他(她)的故事吧!B:续编故事,读了课文《绝招》,你能写写他们暑假里的比赛场景吗?
5、作文:学习本领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体会。
第五单元
1、《可贵的沉默》,描写你过生日时的场景。/在父母过生日时,你准备做些什么?
2、《她是我的朋友》,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把医生的话写下来。
3、《七颗钻石》,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我体会到了„„
4、作文: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第六单元
1、《太阳》,写写太阳带给我们了什么?
2、《月球之迷》,对于月球,你还有哪些未解之迷?
3、《果园机器人》,想象乐园,你希望智能机器人还有什么功能?
4、想象作文,对于未来世界的事物你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第七单元
1、《太阳是大家的》,一天中太阳会做的好事可多了,我也来学着编一编儿歌。
2、《一面五星红旗》,我想对那个面包店的老板说:“。” 《卖木雕的少年》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3、《语文园地七》自由作文。
第八单元
1、《古诗两首》看表示古诗的图画写一段话。
2、《西门豹》写几句话夸夸西门豹。
3、《女娲补天》,写一则你所知道的神话故事。
4、想象作文:我想变。
第三篇:语言训练点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63年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谈到:“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课文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教学中,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确立训练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语言文字训练的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确立训练点时,要考虑到学段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还要考虑到课文的重点、难点、特点。教师要有训练的意识,现在的课文文质兼美,课课都有训练的素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积累词语。如《槐乡五月》一课中,“白生生”等ABB形式的词较多,教学中,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词好在什么地方,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上这些词语,现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通过体会课文语言积累词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再如
二、课外阅读课上,在学生自读了文章之后,通过填空练习来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词
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故乡的明月是那样的(),那样的(),那样的()„„她(),像()。”这个练习让学生又积累了许多描写月亮美丽的词句:晶莹剔透、纯洁无瑕、明亮、如银如水、迷人„„
玩味重点词语。对课文有了整体感悟之后,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和玩味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军神》一课时,我是这样训练的:(1)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刘伯承动作、神态的词语,并讲讲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抓住这几个词语,初步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2)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如有的学生认为“一声不吭”、“泪如雨下”两个词语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刘伯承的坚强。(3)引导学生把课文中这两个词去掉,让他们揣摩表达效果的不同。这样,不仅进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和推敲,还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三、积累并运用课文语言。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积累的意识。课文里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规范的,背诵若干这样的文章,对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有不少帮助的。我们要适当地安排具有创造性积累的训练,如复述课文、改写等。复述课文时,不必要求学生非要用自己的语言,如果能将范文语言放在口头上来练,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那实际上已是学生在初步内化范文的语言了。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之后,教师安排了一个改写练习:选择一种玻璃,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这种训练,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又有力地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结合课文内容,训练思维表达。如教学《小露珠》一课,写小动物对小露珠的赞美――这几个自然段写什么?它们是怎样赞美小露珠的?课文又是怎么写这些小动物的?在理解了内容,领会了课文的写作形式后,启发学生想象:清晨,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赞美小露珠?它们会怎样赞美小露珠?能像课文这样说一段话吗?这种训练,不仅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不胜枚举,关键是老师要能把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找准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由“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把语文课上成分析课”到“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到“满堂练”。使人不免发生怀疑:命运多舛的语文教学是否又是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正如语文教学上的讲解法本身是切实可行的,但偏激地理解和运用讲解法使教学掉进了“满堂灌”的泥潭;同样如此,不顾及提问设计法的教学特点就会使教学误入“满堂问”的深渊。如今,如果我们对语言文字训练的加强偏激地理解,练之过极,就很可能使语文教学顾此失彼,走向一个新的误区。所以,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训练的特点,是搞好语言训练的有力保证。
特点之一:语言文字训练是指对语言的训练。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正因如此,人们赋予了语言丰富的感情,因而就有新鲜活泼的丰富的语言。而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语言,训练这些语言就不是机械的了,而应是充满感情的训导和练习。因此,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要掌握语言的特点,训练要讲究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这有别于其它专业(如体育)单纯的技能练习。
特点之二:语言文字训练是情中训,趣中练。语言文字训练究竟是什么样的训练?语文课是集思想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工具学科,语言是外壳,表情达意才是语言的内涵。如果说数学课中通过知识的讲解,再通过练习解题达到知识的迁移以求熟练,这一过程是晓之以理的认知过程,那么语文课则是一种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离不开情,离不开趣,情中训,趣中练应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大特点。
特点之三:语言文字训练是练中有训,训中有练。语文教学中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不对!满堂练,也不对!因为语言文字的训练绝不是练习。但是如果这样说,满堂地灌、问、练,对不对?不难理解,将讲解式灌输、启发式诱问、指导性练习有机地应用于一堂语文课中是切实可行的,问题是要“有机”。而这里对“灌”、“问”的理解不就与“训”的意义相关吗?所以说,语文训练是练中有训,训中有练。指导与练习是相辅相承的。
一、语文课姓“语”。
叶圣陶对“语文”二字的解释是“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的表达重视起来。通过学习,积累语言,并且能运用和表达。但这种表达不应该是机械地重复,而应该有自身的情感。有人说情感是不能训练的,但我认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比如朗读,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是不可能从会读达到表达情感的。这又印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书读百变”就是训练的过程,而结果就是“其义自见”的感悟和理解。
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也就是通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
并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民族精神进行薪火传承,在学习中激发求知欲和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领悟、意会、揣摩、体验乃至于顿悟、灵感等非逻辑的认知活动,并要注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等思维和情感活动。但这些人文素养的培养,要通过一篇篇文学作品的熏陶,一次次语言文字的训练来实现并巩固。反过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人必然对语文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在潜移默化或者有意识的品读中进语言文字功底的提升和巩固。
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理。因此,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处理“训练”的方式与艺术。
四、语言文字训练一定要落实到位。
训练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语言文字训练的成功与否。所以要真正做到落实到位,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的预设可以促成灵动的生成。一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有哪些内容?要达到怎样的要求?通过怎样的形式训练?教师怎样进行指导?这些都是需要课前精心预设的。现代课堂教学虽说是生成的教学,但对一堂好课来说,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生成,还有教学的提前设计。教师多一份艺术性的预设,学生就多一份生动的生成。因此我们要注意对训练进行精心的预设。
2.训练应该是有重点突出。
语文可需要达到的目标有很多,我们不能通过一堂课就把这些目标全部涉及。在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我一直反对那种所谓的“堂堂清”的课堂,这种课堂是虚无缥缈的。课文各有特色,各有长处,只要在教学中将这些重点的东西给学生进行训练,我觉得就是成功的课堂。突出重点在能达成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否则都只是浮在表皮的训练,达不到效果。
3.积累也是一种训练。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积累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中是多么重要啊。
记得苏教版教材的主编张庆老师曾经把积累比作“布云”,把表达比作“下雨”,我觉得这个比喻十分的恰当,没有大量的原料输入,哪里会有运用和输出呢?
综上所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将其落到实处。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融入集思想性、情感性、意趣性,做到练中有思想,练中有情感,练中有意趣。使少年儿童在有着纯正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浓厚的志趣的基础上更深刻、更进一步地去理解、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那么如何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在教学中找准读写训练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个关键,八个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一个关键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
二、八个策略
我在实践中注意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训练点,在广泛的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形成了一些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有效读写结合策略,现与大家共享。
(一)、策略1:读前先写,赏文作比。
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把习作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水平先试作。教师根据学生练笔完成情况,结合读写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言文字,在切身的对比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做既合理地使用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读写结合。如在学习《理想的翅膀》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请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教材插图中的各式风筝。因为有了课前的写,学生们带着审视、对比、欣赏、迫切学习的心态深入语言文字,感悟更深刻。
(二)、策略2:课前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平时教学中,运用得较保守。老师们总是把读后感变成课后感,老师进行全批详改。如此一来,对学生而言是个负担,他们不愿写;对老师批改而言也是—种负担。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读后感更灵活地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随意地让学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老师用划览的方式阅读,重在留意文中的“思”。写课前读后感,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穿教学过程,顺学而导,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
如:在了解了学生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初读感受后,以学生初读所感受到的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作为话题,深入文本展开讨论:你是从哪些描写感受到的?还有不同的理解吗等等。
再由句子深入重点词,联系前后内容进行对比,在步步深入的理解中有感情地读,最终感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
(三)、策略3:课中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有两个层次:
1、从仿起步——模仿阶段
学习了《松鼠》后,马上让学生练习用总分式写一段话,并学习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小动物的外形
特点。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这首诗,马上让学生仿写两个小节,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2、从仿到创——创新阶段
如果说低年级的模仿是读写结合的基点的话,那么,中年级就应该把“创新”作为读写结合的支点。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也指形式上的创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有推理故事、新闻写作、课本剧、童话、探险故事,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练笔空间。如学习了《田忌赛马》后,学生们设想了第二次赛马后,田忌与孙膑又见面的情景,续写了故事。
(四)、策略4: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有的文章结尾余意未尽,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炮手》,可续写德军被赶走后,士兵的生活(回到家乡后得到的待遇、如何重建家园等)。
(五)、策略5:改写
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可改写文体,如把《村居》改写成一篇记事的文章,将放学的孩童开心放风筝的场面描写出来。学习了《信》后,将2、3、4小节改写成书信的形式,换种格式,换种语气来写,进一步巩固了书信的格式,还可练习变换人称。另外可改情节,如《和式献璧》,可改写假设卞和不再那么执着会怎么样。改写往往要对教材进行假设变动,启发学生思维,使读写训练深刻化。
(六)、策略6:用心灵去观察
我们提倡写得真实,孩子们笔下的应该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满特点的真情和情趣,沉浸着美语和泪珠”的东西。真实的美从哪里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掌握句式和文章结构,更应明白文章来源于生活体验。作文和生活是不分家的,没有平时的悉心观察、体验,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和鲜活的、有灵性的文章。否则,作文过程只会成为呆板的、模式化的拼装过程。
如:为孩子们设计了一次“呵护小生命诞生”的体验活动,每个孩子领养数只蚕宝宝,在多天的照料和期盼后,也许会目睹蚕宝宝吃食,活动,蜕皮长大、吐丝结茧、成蛾破破茧而出的动人时刻,感受生命的伟大;也许付出与希望会成为泡影,见证的是生命的消失......不管怎样,孩子们用眼睛、更是用心灵在关注、在观察。最后将自己的体验过程和感受写下来。从孩子们的作品里,你能感受到一种真实、一颗真心、一份真情......
从这里我们看到,阅读过程是—个还原生活情境的过程,仿写过程是个先体验生活情境,再表达的过程。只有写作形式和所写内容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向写作的迁移内化。
(七)、策略7:课外读写天天练
读写结合应以自能为目标。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引伸到课外,与相关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课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我们设计了“天天做”的家庭作业,内容固定为“阅读摘抄”和“每日感想”。让学生每天都能主动去阅读去积累,同时把每天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和点滴发现及时记下了,随时练笔,将写作变成一种习惯。
期末大家合作制成一本班级作品集——《阅读与习作》,那是学生的“作品”集、“读书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兴趣、写作兴趣。实践证明,这种亦读亦写的结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八)、策略8:假期读写
寒暑假的作业,我们总要布置学生看几本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读写结合,提高了阅读、习作训练的有效性,也让师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因此,我们主张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主径,以课外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板块构建
第一板块: 景物描写
(一)教学内容:
3.《观潮》《火烧云》(自读课文)《雨》(网上文章)《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
写景的古诗:《咏柳》《春日》《城东早春》《山亭夏日》,宋词两首
板块训练主题: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介绍一处景物,重点片段描写,学习课文中拟人、比喻的写法。
第二板块:事物的静和动
教学内容:
1.《燕子》4.《鸟的天堂》《荷花》《珍珠泉》(学习乐园)
板块训练主题:抓住动词体会事物的动态特点
展开想象表现事物静态特点
第三板块:观察和发现
教学内容:
5.《爬山虎的脚》6.《蜜蜂》7.《玩出了名堂》8.《找骆驼》
背诵《中庸》
3、4段,古诗4首。
板块训练主题:学习细致观察,具体描写的方法。观察动物或者植物,写观察日记。
第四板块:人物的语言
教学内容:
《花瓣飘香》(苏教版)《炮手》(北师版)《放飞蜻蜓》《菩萨兵》(苏教版)
板块训练主题:抓住人物语言及提示语,体会人物的想法及表达的情感。
第五板块:人物的神态动作
教学内容:10.《一面五星红旗》27.《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1.《卖木雕的少年》28.《卡罗纳》12.《中国国际救援
队,真棒!》《搭石》
板块训练主题:继续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展现人物品质
经典背诵:《太阳是大家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宋词两首 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第六板块:动物描写
教学内容:13.《猫》(老舍)《猫》(丰子恺散文集)14.《白鹅》16.《白公鹅》14.《松鼠》 推荐阅读 《促织》周而复的猫的片段 夏丏尊的猫
板块训练主题:观察一种小动物,在描写中重点写出外形、性格、活动。
经典背诵:《中庸》
1、2段,宋词两首
第六板块:说明文
《太阳》《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苏教版)《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推荐阅读:《鲸》、《黄河象》
板块训练主题: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说明方法
经典背诵:《中庸》5、6段
第八板块:景物描写
(二)《长城》、《颐和园》、《梅雨潭》(同步阅读)《九寨沟》、《秦兵马俑》。
推荐阅读:《春日游湖上》《襄邑道中》《初见嵩山》《宿甘露僧舍》
板块训练主题: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游览一处景物。
经典背诵:宋词四首
第九板块: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
《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夸父追日》《女娲造人》(人教版)《扁鹊治病》《螳螂捕蝉》《黔驴技穷》《杯弓蛇影》
板块训练主题:概括主要内容 学习写批注
推荐阅读:中外神话故事
经典背诵:背诵《夸父追日》的古文,《中庸》
7、8段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罗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罗列
1.俊俏——俊美 偶尔——偶然 增添——增加 鲜艳——艳丽
2.古诗两首
3.赶紧——赶快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不光——不只
4.尽头——终点 朴素——朴实 干涸——干枯 缘故——原因
5.灵活——敏捷 清脆——悦耳 锐利——锋利 饲养——喂养
6.舒适——舒服 特殊——特别 濒临——临近立即——即刻
7.清澈——清亮 锋利——锐利 所有——全部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8.打算——计划 宽阔——开阔 赞叹——赞扬 高尚——崇高
9.劝告——劝说 街坊——邻居 赶快——赶紧 盘缠——路费
后悔——懊悔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10.有名——著名 本事——本领 孤单——孤独 悲惨——凄qi惨
11.叮嘱——叮咛 审视——端详 严肃——严厉平时——平常
准确——精确 教诲——教育
12.召集——招集 果然——果真 恍huǎng然大悟——茅塞sè顿开
13.忧伤——悲伤 安慰——劝慰 排除——排解 假若——假如
14.棘jí手—麻烦 肯定——确定 准备——筹chóu备
参加——参与
15.缘故——原由 后悔——懊悔 毕竟——到底 防御——防备
16.果然——果真 调diào换—更换 特别——特殊
新鲜——新颖yǐng
17.烦恼——苦恼 迅速——快速 体贴——体恤xù
18.轻柔——温柔 竭力——尽力 迫在眉睫jié——刻不容缓
19.干涸——干枯 注意——留意 巨大——庞大 瞬shùn间——瞬息
20.似乎——好像 主意——办法 索取——索求 羞愧——惭cán愧
21.预防——防备 估计——估量 繁殖—繁衍yǎn 密切——亲密
22.遐想——想象 奇异——古怪 探索——探究 神秘——神奇
23.敞开——打开 新鲜——新颖 到底——究竟 节约——节俭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24.发愁——忧虑 特别——特殊 聪明—聪颖yǐng 帮手——助手
25.太阳是大家的(诗歌)
26.方便——便利 鲜艳——艳丽 犹豫——迟疑 凝视——注视
27.壮观——雄伟 叮嘱zhǔ—嘱咐 观赏——观摩 遗憾——惋惜
28.救援——救助 祝愿——祝福 搜索——搜寻 称赞——称颂
29.古诗两首
30.管理——管制 明白——清楚 急忙——连忙 灌溉gài—浇灌
31.创造——发明 幸福——美满 寻找——寻觅mì
32.巨大——庞大 遗憾——惋惜 茂密——茂盛 光辉——光芒 1.乌黑——雪白 活泼——呆板 轻快——沉重 增添——缩减
偶尔——经常(一贯)
2.古诗两首
3.展开——收拢 破例——弥合 快乐——伤心
4.朴素——华丽 消失——出现 喜欢——讨厌 干涸hé—湿润
5.灵活——呆板(死板)摇晃——平稳 陡峭——平坦
6.舒适——难受 特殊——普通 麻烦——方便 坚硬——柔软
7.清澈chè—浑浊 清新——污浊zhuó 消失——出现
8.宽阔——狭窄 沉重——轻松(轻快)笔直——弯曲
9.接受——拒绝 亡羊补牢——防患未然
10.仔细——马虎 悲惨——幸福 害怕——无谓
11.熟悉——陌生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12.称赞——指责 满意——失望 若隐若现—— 一清二楚
13.悲伤——快乐 将来——过去 持续——间断 成功——失败
14.洪亮——微弱 忘记——牢记 沉默——吵闹 参加——退出
15.相信——怀疑 悲哀——喜悦 防御yù——进攻 高尚——卑鄙bǐ
16.特别——一般 同意——反对 忘记——牢记 新鲜——陈旧
17.迅速——缓慢 安静——吵闹 快活——悲伤 蕴yùn藏——显露
18.失去——获得 持续——间断 轻柔——粗暴 制止——放任
19.旱——涝lào 清澈——浑浊 巨大——微小 新鲜——腐蚀 20.仔细——马虎 索取——奉献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21.吸收——释放 密切——疏远 生存——死亡 黑暗——光明
22.付出——索取 微小——巨大 灿烂——昏暗
23.新鲜——陈旧 有趣——无聊liáo 节约——浪费 喜欢——讨厌
24.聪明——愚yú笨 轻松——沉重 特殊——普通(一般)
25.太阳是大家的
26.精致——粗糙cāo 犹豫——果断 漆黑——明亮 美丽——丑陋lòu
27.诚恳——虚伪 洁白——乌黑 名不虚传——徒有虚名
28.迅速——缓慢 悲惨——幸福 严重——轻微 圆满——欠缺
29.古诗两首
30.稀少——稠密 明白——不解 提心吊胆——心安理得
31.稠——稀 危险——安全 熄灭——点燃 难过——开心
32.漫长——短暂 巨大——微小 黑暗——光明 遗憾——欣慰
第五篇:四(上)阅读与写作训练点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四年级上册
1、老师,您好!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表达了孩子们对 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真诚的祝愿。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堂练习: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那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课后练习:《老师,我想对您说》写一写赞美老师的片段 【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对老师的理解、尊重,包含真挚的情感,写一写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栽培,体会到教师为学生成长,对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的精神。又能把饱含深情的感情流露笔端,使学生的作文具有真实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极为著名的中秋词,文章情节生动,语言通俗,介绍了这首词的创作缘由,描写了词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词作的思想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逢中秋佳节的思亲之情,以及豁达豪放的精神个性和乐观向上的情怀。
【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堂练习:苏轼在中秋节看着月亮,心里对亲人说些什么?
课后练习:运用“思念、埋怨、宽慰„„”或心理变化的词语写一段话语。《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设计意图】
文本的情感变化过程是重要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选择学生的疑问,突出情感变化,让学生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再引导学生通过找课文中的语句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写片段,增强作文中语言的感染力。
3、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课文为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诗境中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把广阔的空间和久远的时间统一了起来。
【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堂练习:“白银盘里一青螺,”你想象着在盘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颜色的田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后练习:把《峨眉山月歌》改写文章,放进李白思念朋友或亲人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
古诗改写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从不同的角度改写,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这首诗抓住作者心理活动,能写出诗人思念家乡和友人的感情。
4、秋天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情趣盎然,形象生动。教学中既可以结合学过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课文和诗歌,更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积淀,体会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的喜悦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热爱之情。
【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选择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句改写成一段佳话。【设计意图】
文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优美生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把秋天的不同景物,融于自己的文本中,能培养学生的迁移知识的能力。
5、天安门广场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课文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壮观的建筑和辉煌的景观,加深人们对天安门广场的了解,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文章采用了大量成语和四字词语,让文章有声有色,令人身临其境,采用了比喻、象征、对偶的手法让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堂练习:“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仿照例句写两句对仗的话语。
课后练习:仿照第2、3小节,按方位顺序写一处景物。【设计意图】
学生在自读文章时,找出方位词,画出示意图。学生运用方位词,写出不同的具体事物,学生在表达中,能掌握好按照方位顺序来写,使文章更有条理,让文章言之有序。《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材简析】
文章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受到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颂了徐悲鸿为了祖国荣誉勤学苦练的精神。文本前后都写了那个外国学生,从嘲笑到道歉,前后照应,突出主题。【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堂练习: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课后练习:采用总分构段写同学勤奋好学的片段。【设计意图】
文本在描写具体的事例中,采用了总分的顺序。通过练习片段,也采用总分结构,寻找身边同学的勤奋事例,使文章条理清晰,在分述时能采用细腻的描写手法。
7、虎门销烟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的斗争精神。场面烘托描写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们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堂练习:老百姓看到林则徐销毁鸦片时,会怎样议论纷纷? 课后练习: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设计意图】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学生展开想象,对着人物形象表达心中的话语,既内化了文本的语言,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一段话语。
8、泉城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丰采。文章“总—分—总”结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以及写法也很相似。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展现了济南名泉的全貌。最后总结全文,写泉城得名的由来。这样点面结合,相得益彰。【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描写一处景物,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来描写。【设计意图】
文本从几个方面描写泉城,写出了泉城的特点。学完文本后,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一段录相,运用排比的方法,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描述,使景物更加具体,语言富有感染力。
9、九寨沟
【教材简析】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最后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结合最后第2节,写一种动物,写出特点。【设计意图】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文本在描写动物时,能抓住动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得很细腻。通过结合文本,让学生揣摩写法,运用动静方法,抓住动词写出小动物可爱的形象。
10、田园诗情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扎内心深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当一回小小解说员,描述荷兰的风光。【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本文的动态描写,动物描述等方法,让学生当小小解说员,内化了文本的语言,又及时整合的课文的要点,培养学生表达语言的言简意赅和清晰的写作思路。
11、桂花雨
【教材简析】
这是状物抒情散文,以“桂花雨”为题,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课文。文章充分体现了课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写一件童年生活中难忘的事 【设计意图】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让学生交流着童年生活中最有趣、印象最深的事,增加自身的感受。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歌,在写文中通过对家乡喜爱事物的描写,表达学生对家乡,对童年的眷恋和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材简析】
古希腊神话想象丰富,保存完整,影响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感悟人物心灵,树立人物形象。【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默读第4节,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设计意图】
学生在自主探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描写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抓住老人、儿童、青年等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了普罗米修斯的智慧和勇敢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14、一路花香
【教材简析】
文章讲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说,他知道它的裂缝,并利用裂缝浇灌了美丽的花。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不但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赞美那些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们。《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想象挑水工会怎样劝说破碎灌? 【设计意图】
这不是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诱的谈话,让事实说话,从破水灌出发,启发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感知自身存在的价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长处,发现自身价值,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15、说勤奋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结构非常清晰。课文围绕着勤奋,开头鲜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课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明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靠勤奋成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同学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呼应开头。【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选择一个事例畅谈一个观点,题目为
1、说自信 2 说节约
3、说成才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议论文,了解论点来自于自己的观点,论据来自于身边的事例,学生围绕一个收集来的素材或发生在身边的事,把具体的事例描述清楚。《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材简析】
文章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文章故事性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品质。【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读读下面的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设计意图】
学生能自由挑选一些词语,根据自己对夜晚的了解,创设一个情景,可以是村庄,可以是小河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夜晚的景色描写具体,提高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19、诚实与信任
【教材简析】
文章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小中见大,朴实感人。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洋溢着人间真情。【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假如我留下了对方的地址,我会怎样写一封信给他? 【设计意图】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与文本、作者三者对话,深入人物心理,通过写一封信给对方,让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融于这封信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彼此尊重,信任对方,才能产生爱的暖流,会有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20、珍珠鸟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那细腻的笔触、委婉的风格,清雅的格调,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应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味。【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描写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很多文章抓住小动物的外形来写出特点,而这篇文章主要是训练写小动物的活动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小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运用一系列的动词来表现小动物的可爱有趣。
21、九色鹿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叫调达的落水人,调达发誓永远不会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国王的重金悬赏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具有强烈的幻想色彩,作业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九色鹿无私助人,是非分明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塑造了一个崇敬的美好形象。【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课后练习:国王非常惭愧,他会告诉国民什么?写一段国王的发文。【设计意图】
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想象国王听了九色鹿后的内心表达,填补了文本的空白,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片段描写中,文本的核心价值就凸现出来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2、雾凇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这一自然景观。在文中不仅能欣赏到清晨以及阳光下,洁白晶莹,缀满枝头的雾凇奇景,还能领略到夜幕降临时雾凇形成的神奇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山河的热爱之情。【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运用总分的方法描写两三种千姿百态的雾凇。【设计意图】
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语言时,把描写雾凇的词句积累后及时运用。当教师呈现出雾凇奇观的图片时,学生仔细观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结合比喻等方法,写出各具形态的雾凇。培养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23、春联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语言清新的知识小品文。文章主要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指出了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多的学习。全文中心突出,通俗活泼,短小精悍,语言生动优美。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各地风俗,适当介绍有关春联的知识。《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有效性研究》阅读与写作整合
【阅读与写作整合点】
课后练习:运用几幅春联,描写过年情景的一个片段。【设计意图】
春联的内涵丰富,让学生写一个过年时的情景,把所学的春联融于写作中,既巩固了对春联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文章中巧妙地运用几幅春联,让年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