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校本课程(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的校本课程(600字)作文
我的校本课程
当我第一次走进白云保健中心时,我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这难道是医院吗?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要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身上那俊美的医师服和那神奇的听诊器,真是让我羡慕极了!我轻声慢步地走向按摩处,只见王老师轻轻地摆动着自己的手臂细心地给我们讲解着按摩的要领,还不时地用手去为我们做示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细心地指导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快的就学会了四种基本的按摩。我不满足于只学按摩,当我看到老师在测血压时,激动地跑过去,向老师请教如何测量血压,老师耐心仔细的把测量血压的要领一五一十的教给了我,经过我的反复练习后,终于学会了测量血压。
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给老师测量血压是那次,那天正值星期六,老师告知我们要到学校去后,我便急匆匆地来到学校,进入白云保健中心后,我换上了梦寐以求的医师服。一会儿,老师就陆续的来到了白云保健中心,当我开始给老师测量血压时,心里紧张极了,手脚不时的冒汗,但是我也不能忘记了礼节,我先向老师们行了个礼,又给老师问了好,有一位老师见我如此热情,主动走过来测量血压,我伸出双手帮老师脱下外衣,小心翼翼的把听诊器按要求放在老师的胳膊上,接着我又认认真真的静听,最后用简洁的普通话,报告给老师的高压和低压,紧接着,我又陆续的为几位老师们进行了测量。老师走了以后,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突然之间感学到自己长大了。
白云保健不仅让我这个不太爱与别人交往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更让我懂得了身体健康是如此重要。使我在性格和身体健康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五年级:84219445 篇一:《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九女中心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
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学得”式的指导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课上可以动手实践,在微机课上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在音乐课上可以听老师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乐,可以??电视、游戏、书籍、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各种资料。但学生就是不会写作,不喜欢写作。那么,其根源就不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感受生活,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没有掌握描写生活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国家课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回忆与想象的过程中,要小孩子再现生活是不能想象的。生活经验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但不能保证生活丰富的学生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转换过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强调主体的亲历性。因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教师讲解、分析得如何精彩,学生在作文能力上的提高也是甚微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它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当成了一个“学得”的过程。就像妈妈们告诉女儿要如何做饭,却永远也不让女儿下厨作饭,进行实践操作,结果只会“纸上谈兵”一样。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永远不会写作了,也不会喜爱习作的。如果利用学科整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所经历的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可观的情景中习得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如我们选择自然课中的实验,选择体育课中的比赛,选择美术课中的劳技制作??把这些资源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并用摄像机拍摄下画面,教师利用画面进行写作的指导,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观察与描写,也学会了体验生活,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是写作资源,也增强了乐于表达真实情感的愿望。
当然,我们对国家作文课程并不是全盘否决,而是有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重组或改造,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作文校本课程。
二、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挖掘作文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顺利实现内容语言向外部言语的富有个性的过渡。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
2、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3、培养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实施设想
作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三年级起全面展开,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作文教材。首先是对参与课程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辅导,学习了国家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制教材时心中有度。学习了吴立刚编著的《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我们首先编写了春学期的作文校本课程。三四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入手,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所以,在三四年级写学科整合的作文较多。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摄像机进入学生的学科课堂,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情景,捕捉写作画面。之后让学生在再现的情景中具体地指导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习得方法。五六年级以道德体验为主,讲究实践与体验,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期间,我们会把一些作文常识穿插到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去,如想象性作文,看图写话、书信、读后感等作文的形式,会相机地进行渗透。教材的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活动作适当地调整。
具体安排如下
三年级校本教材计划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六年级下册作文校本课程
编写科幻故事
编写者:罗桂兰 [课前积累]
1、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童
(1)睛朗的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星的画面。
(2)神秘的海底世界的画面。
(3)月球、地球、太阳的运行图画面。
文字资料:
(1)据报载,人类在火星上已发现土质层。
(2)宇宙飞船发现在月球表面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
(3)未来世界人类有可能在海底生活。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或有说服力的真实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刺激他们对未世界的遐想,开启他们想象的大门,从而进入他们自己的幻想世界。】
4、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或文字资料,描绘自己眼前看不到却已在脑海中形成的一个幻想的世界。
二、讨论交流
科幻故事也是想象作文中的一种。想象作文是对想象中的场景或事物的描述,是作者超越时间、空间、生活常规限制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记录。想象有多大的天地,想象作文就有多大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茫茫宇宙的每个角落,每段时间。你可以与日月星辰做伴,与它们悠然散步;你可以与嫦娥携手,共游月球;你可以在天空与鸟儿为伍,自由翱翔;你可以进入未来社会,领略高科技的神奇魅力;你还可以坐“神舟六号”飞船与费俊龙握手遨游太空,做你想做的一切。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好科幻故事呢?
1、怎样大胆展开想象?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是否可以写?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小结。告诉学生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写。因为随着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幻想开始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美好的设想有可能变成现实。】
2、怎样通过想象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编写科幻故事,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同时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怎样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首先要安排好表达顺序,确定好故事人物,想象好故事情节。然后想想哪些是重点情节,怎样星系地写。那个是重点人物,细致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
4、为了让自己编写的科幻故事能够吸引读者,该给故事取个什么名字。
三、习作要求
1、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不能让人看后觉得索然无味。
2、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不能只用“他”、“你”这样一类的代词泛指。
3、在编写作文情节的时候,要大胆想象,不要有所拘束。
4、作文的内容要具体,描写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情节的时候要详细一些,要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和你想说明什么道理。
科幻故事首先要注意到它是个故事,具有故事的特征。一个故事,必定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还有它生动的情节。
而科幻故事虽然具有故事的特征,但它又与一般的故事不同。主要表现在:
(1)闯进未来科学的时空
幻想是超越现实的。任何一个科幻故事,它都是在未来的时间内发生的;不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情就不是幻想。“2150年的中国少年”是未来的少年,“奇妙的农场”是未来的农场。“天上的街市”是未来才可看见的街市。科幻故事中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未来的。
科幻需要闯进未来的时间,同样需要闯进未来的空间。它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在地下。
(2)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情节
事情是人做的,所以故事离不开人。故事中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交代清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中的人物要比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聪明、能干得多。这些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大脑。在故事中可以有金黄色皮肤、矮个子、大眼睛的外星人,会操纵现代化高科技武器的龙王,也可以是宇航员,也可以是探测外星球奥秘的科学工作者。
是故事就需要有故事情节,科幻故事更需要离奇的情节。这样,故事才能跌宕起伏,有吸引力,别人读了才会爱不释手,欲罢不能。(3)溶幻想与科学色彩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常常是科学未来的预言。它所表现的科学内容虽然在现在看来是虚幻的,但由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将来有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
编科学幻想故事时,必须和科学知识与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科学进步,想象科学对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的想象才会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现在的科学为基础,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在科技这样发达的未来社会中,会怎样做事,怎样生活。
(4)溶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是文学和科学的结合,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文艺性。科幻故事中会有深奥的科学知识。而这些深奥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对文学形象的细腻描绘、刻画,逐步传递给读者的,在读者被感动,被吸引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将科学知识作了吸收和消化。
四、读写结合读下文《时间控制器》,思考:
(1)作者因什么想到了时间控制器?
(2)作者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3)作者是怎样把现实和想象联系到一起的?
[美文欣赏] 时间控制器
星期天,我真高兴,因为我又能观看我喜欢的功画片《蝙蝠侠》啦!
下午,我从电脑兴趣小组回来,已经是18点40分了(忘了告诉你《蝙蝠侠》的播出时间是18点30分),我看看桌子上的小闹钟,一下就垂头丧气了。真没劲,好不容易盼到的《蝙蝠侠》,结果又看不成了。忽然,我灵机一功,想出了好办法。最近听说我的邻居r博士发明了一种?时间控制器?,据说这个小巧玲珑的东西能随意调整人们想要的钟点?对,向r博士借?时间控制器?!我赶紧跑到r博士家。当我说明来意,他爽快地从墙壁上取下?时间控制器?交给了我:临走前,他再三叮嘱我:?记住,千万不能调到18世纪前,要按说明书上的要求去操作,还要„„?我哪有心思听他唠叨,没有等他说完,就一溜烟似的跑了。
跑到家,我小心翼翼地取出?时间控制器?,只见它的上面共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七个按钮,旁边还有0——9十个数字按钮,中间还有一个确定按钮。
我先把时间调到今天下午的6点,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场《蝙蝠侠》,真过瘾哪!以后,我每天做完作业,都可以看到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了。哇噻,那可真是太棒啦!
一天,我操作失误,?时间控制器?把躺在床上的我带到了18世纪。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八面威风的船长,正拿着一个黑白相间的望远镜向远处眺望:突然,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艘船,上面竖着-根黑旗。?啊,那不是人们常说的海盗船吗??我刚想命令炮手开火,可是海盗反应神速,?轰隆?一声,他们的炮弹已经把我打入海中„„幸亏我敏捷,把?时间控制器?一下调回到21世纪的时段。我眼前一黑,发现自己已躺在暖和和的被窝里,身上热乎乎的。
当我从幻想中醒过来,心中涌起一丝遗憾,如果世间真有时间控制器,那该多好啊!
【教师简评】
如果我们对生活没有情感,我们就不会去幻想什么,甚至要求什么。因为我们对世界、对生活充满情感,我们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幻想。作者喜欢看《蝙蝠侠》的动画片,因为错过了电视时间,因此幻想有一个时间控制器,使自己每次都能看到喜欢的动画片。其实,我们不必为没有时间控制器而遗憾,因为时间控制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五、选材建议
要写好科幻故事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保障,让故事的主人公在超越时空的范围内,发生有趣的故事。这样,编出来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当然,这超越时空的幻想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实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吹”。没有丰富的知识就如造楼没有材料一样,是不可能产生绚丽的幻想的。当然,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去展望未来,才会插上幻想的翅膀在未来的太空中遨游,到神秘的海底去探索,到未来的世界去感悟,??。
六、动笔写作 [板书设计] 编写科幻故事
鲜活的人物
溶 离奇的故事情节 于一炉
幻想与科学色彩
科学性和文学性
[作文知识]——合理想象
1.再现。侧重于写景状物或叙事的想象作文,可以搜寻脑海中对相关事物的印象,加以再现。
2.移植。有时候,想象可以进行嫁接、移植,把优美的景色移为一处,或把有趣的现象归为一物,或把美好的品质浓缩在一人之身。即,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中的特定形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移植想象。只有善于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
3.幻想。幻想是更为大胆的想象。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充满幻想。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家具、玩具乃至墙壁都有生命,都赋予了人的感情。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幻想。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因为,任何限制都显得多余。
下页篇三: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学校
2011年9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
分学生没见过。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也无法感觉例文的精妙与游记的写法。所以,我们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如白龙寺、鳄鱼馆、体育馆等等名胜,让学生实地参观,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学得”式的指导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课上可以动手实践,在微机课上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在音乐课上可以听老师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乐,可以??电视、游戏、书籍、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各种资料。但学生就是不会写作,不喜欢写作。那么,其根源就不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感受生活,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没有掌握描写生活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国家课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回忆与想象的过程中,要小孩子再现生活是不能想象的。生活经验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但不能保证生活丰富的学生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转换过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强调主体的亲历性。因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教师讲解、分析得如何精彩,学生在作文能力上的提高也是甚微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它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当成了一个“学得”的过程。就像妈妈们告诉女儿要如何做饭,却永远也不让女儿下厨作饭,进行实践操作,结果只会“纸上谈兵”一样。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永远不会写作了,也不会喜爱习作的。如果利用学科整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所经历的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可观的情景中习得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如我们选择自然课中的实验,选择体育课中的比赛,选择美术课中的劳技制作??把这些资源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并用摄像机拍摄下画面,教师利用画面进行写作的指导,为三四年级的学
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观察与描写,也学会了体验生活,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是写作资源,也增强了乐于表达真实情感的愿望。
当然,我们对国家作文课程并不是全盘否决,而是有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重组或改造,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作文校本课程。
二、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在2010年我们学校就作文教学定为学校校本教研主题,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多方面研讨探索,并多次前往作文教学名校东方红小学学习交流。在这三年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学科整合和作文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
2、努力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学生目标
1、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提升捕捉生活信息的能力。
2、在情景再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掌握描写的方法,提升习作的技
能。
3、在作文实践中真正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
教师目标
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2、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3、培养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实施设想
作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一年级起全面展开,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作文教材。首先是对参与课程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辅导,学习了国家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制教材时心中有度。学习了吴立刚编著的《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我们首先编写了春学期的作文校本课程。一二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说完整通顺的话。三四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入手,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所以,在三四年级写学科整合的作文较多。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摄像机进入学生的学科课堂,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情景,捕捉写作画面。之后让学生在再现的情景中具体地指导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习得方法。五六年级以道德体验为主,讲究实践与体验,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期间,我们会把一些作文常识穿插到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去,如想象性作文,看图写话、书信、读后感等作文的形式,会相机地进行渗透。教材的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活动作适当地调整。
四、关于评价 下页篇四: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我校的校本课程在不断的调整中日趋完善,以便能更好的展示“责任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先行成立作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校本课程开发组。组 长:张连锋
副组长:赵爱云
成 员:平志英 王军海 常红明
校本课程开发组:以语文教研组为单位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
(二)、研读理论,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建构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一种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2、我校坐落在王庄镇中鹤新城,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是全国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原则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评价
管理体制
1、学校建立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资源分析评估,课程规划与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评价以及教师校本培训工作。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实行月查并纳入绩效考核。
评价机制
1、课程评价: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主要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并不断完善。
2、教师评价:建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和学生反馈意见为主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开发的项目,《课程纲要》教案、课堂组织的效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激励教师改进作文教学,同时提倡每个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
3、学生评价:建立以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结合的评价制度。注重过程评价、发展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促进其不断进步。
五、广泛研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借助一个周期的“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探索、试验、研讨提炼、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地域风采 时代特征,力求让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踏上开发-----运行------管理------评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2、学生发展的目标
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
3、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拓宽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合作意识,激活探索热情,触摸时代信息脉搏,促进自身专业水平提升和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015年4月
第二篇:我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我校课程与教育教学研究
我校是湖南省最早招收智力障碍学生的学校,启智部创办于2000年9月,十年的风风雨雨,十年的坎坷,我校智障教育也犹如一颗嫩芽茁壮成长起来了,现已将自己的教育优势跻身于湖南特教行列的前列,初步形成了智障教育的办学特色。
一、启智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 1、2000年9月—2002年7月,以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六个领域——沟通、认知、劳动、运动、娱乐等设置课程。
(不足:课程设置不配套,目标内容不具体,教师评价不配套)2、2002年9月——2004年7月,实行主题教学,以“生活经验取向型”作为课程模式,其中综合主体单元侧重于节日、季节、校内外活动,生活单元课程的设计侧重于居家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
(优点:能教授孩子较完整的生活经验,利于孩子有效的应付现实生活综合学科知识,利于孩子形成实际的知识经验,贴近学生生活,能提高学习兴趣;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技能。)3、2004年9月——2005年7月,以《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设置课程,课程体现了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综合化,减少了文化课程,增设了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课程。4、2005年9月,根据学生智力程度分成了四个班。即轻度班、中度班、重度班;轻度班、中度班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设置课程,重度班采用顺德的“人性化”课程教育模式。5、2007年9月以《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第三期中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课程。
(不足:对所开设的课程没有具体的大纲和教材。)
三、启智教材的使用
(一)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它是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有《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整套教材完整,知识全面,对学生要求高,难度大,为学生提供生活实践经验的内容极少。为了很好的利用这套轻度教材,2005年9月在我校轻度班使用。当时我们的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数学》,教师上课上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但是效果不明显,往往是一学期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下学期的教学又很难以进展,并且学生好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对自己今后融入社会的指导性也不大。另外,在提倡全纳教育的今天,中、重度智障学生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这些学生注意力差,思维迟缓,容易遗忘,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都不会。这套教材已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教育对象了。可是目前,特别是音乐和美术,我校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材,现在仍旧使用全国轻度培智教材的《音乐》和《美术》。
(二)顺德启智学校“人性化”教学设计
顺德启智学校“人性化”教学设计,2005年9月在我校重度班使用。当时采用顺德教学模式,实行主、助教协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搬顺德的“教学设计”,可是,由于我们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生活、学习环境等很多方面都不同于顺德的学生,这样很多的“教学设计”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显得“水土不和”。这样我们的教师也试着自己设计“教学设计”,可是“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北京海淀“单元主题”教材
北京海淀“单元主题”教材,2005年9月在我校中度班使用。这套教材以“单元主题”为主,教材内容侧重于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阶段都注重了文化知识、康复、生活实践、技能发展的训练,各主题都是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为主,找出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形成单元主题,比较适合于学生,但难度偏大,且教材没有形成体系。
(四)上海卢湾辅读学校教材
上海卢湾辅读学校教材,以中度智障学生为教育对象,教材主要有《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本套教材的建构建立在奥苏伯尔提出的课程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的基础上,以人为本、根据中、重度弱智教育大纲由浅入深,从低向高,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缺陷,挖掘潜能,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半自立于社会或自立于社会的人。《实用语文》围绕生活单元主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识字、写字、说话、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低年级课本偏重识字教学,围绕《生活》教材的内容,通过单元主题的横向联系,选择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字词和句子作为课文,同时注重了字词的复现率,穿插了识字部分。课文还选择了大量的儿歌,通过跟读,以达到语音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的结合。
1、教材的设计
(1)教材字体相对较大,插图真实、清晰,所有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便于中度弱智学生学习和使用。(2)《实用语文》低年级段分为三年,每年有两册,每册教材有八个单元和四个综合练习,并适当安排了集中识字,每课后面安排多种类型的练习,如:“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进行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等方面的教学与训练。《生活》也安排了适当的练习。
(3)教材内容有个人卫生、着装、进餐、安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劳动生活、社会生活这些单元主题及相关内容,围绕弱智学生解决生活技能的各方面,每个训练内容都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如:第五册安排的是 《勤洗手 勤洗澡》,第六册就安排了 《洗脚》《常换鞋袜》,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要求,体现了训练、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有序性。
2、教材的使用
(1)明确教学重点和要求。低年级《实用语文》教材的重点是进行语言、生活技能、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的训练;要求学会汉字笔画、部首和简单汉字、词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写字习惯等。通过游戏、儿歌、实物、情景练习,进行语言、思维和动作的训练;学习跟读句子、儿歌;学习用铅笔写字,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并学会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
(2)适当选择和制作教具。
准备教具时,始终坚持直观性原则。能采用实物的就用实物;能演示的,就提供场景,如:《红灯 绿灯》、《对不起》;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就用图片或录像进行教学。另外,还将需要孩子掌握的字词制作成卡片进行教学。
(3)设计恰当的活动方案
由于本套教材是以中度智障学生为教育对象,而目前我校每个班级学生都是以中、重度智障学生为主,为了让所有的学生在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我们在使用《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三科教材时,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就将全班的学生分成A、B、C三类,再根据A、B、C三类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收获。
四、我们的追求
继续坚持以科研精神开办启智教育,走“医教结合”的道路,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个别化教学、药物治疗和感统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高尚情操,使其成为一个“社会人”。建立训练中心、发展中心、职教中心、教学资源中心,实现智障学生从早期训练到职业训练的全过程,形成科学、全方位的智障教育体系。
1、注重校本教材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乡土教材。
2、完善课程、教学目标评价体系,促进启智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努力探索一套有本校智障教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继续加强学生的个案研究,积累智障教育经验。
5、注重学生的康复训练,使学生在学校得到有效的发展。
6、发展特奥运动,打造学校品牌。
7、重视对学生进行“休闲娱乐”方面的培养。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休闲方式。
8、努力探索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体系。
启智部现有在校学生50多名,共5个教学班级,其中高年级1个班,中年级1个班,低年级3个班。先后有30多名智障儿童从这里步入了社会,其中2名学生参加了工作,8名学生转入普通小学。学生毕业后发初中文凭,已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能够做到了自食其力,还可以帮家庭分担经济负担。
我们坚持以科研精神开办启智教育,走“医教结合”的道路,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个别化教学、药物治疗和感统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高尚情操,使其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国家教育部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音乐、体能、美术、劳动技能、感统训练、语言康复、生活技能等课程,另外,为了我们的学生今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被社会接纳,我校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先后开设了种植、洗车、穿珠、四门职业教育课程。
学校实施了湖南省首例IEP个案训练试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不仅实现了科研融资10万元,还为智障教育积累了推广性的经验。此项试验的得到了家长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现有17名教师和护理人员服务于启智部,全体教师都分别到北京、重庆、广东等接受了智障教育的专职培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保证。启智部实行班级包班制、办公教学一体制、学科考核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启智教育管理模式。广大教师注重教学研究,积极撰写了论文,多次获得在国家级和省级论大奖。本部门多次被评为了“优秀教研组”。湘潭都市、湘潭新闻、《湘潭晚报》、《湘潭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启智部的优秀事迹。作为全国奥林匹克示范性学校和全省特奥训练基地,我校长期重视对智障学生的特奥训练,学生多次参加国家和国际的特奥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代表湖南在东亚特奥足球运动会上获男子足球铜牌。2005年,代表湖南在全国特奥会上获地滚球金牌一枚,银牌三枚,铜牌三枚;高尔夫球金牌一枚,银牌二枚。2006年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特奥会,获男子足球金牌一枚,滚球金牌三枚,金牌三枚,铜牌一枚;高尔夫金牌一枚,铜牌一枚。2007年,代表中国参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特奥会,获高尔夫金牌一枚,铜牌一枚,女子足球银牌一枚。2008年参加东亚区特奥足球运动会,获男子足球金牌。
我们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党和政府对特殊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有一群“甘为春泥护弱花”的特殊园丁的默默奉献,只要充分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科学探究,智障教育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这群孩子的明天定是美好的!
第三篇:生本课程
新泰市小学生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精神,改变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建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联动发展的立体课程模式,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也就是我们提出的生本课程。各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生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生本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自主、独立是生本课程的主要特征。教学中以学生自己观察、操作、体验、交流为主,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 1
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鼓励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
2、实践性原则
生本课程应以探究体验为主,把智力活动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鼓励学生自觉进行实践活动,大胆地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并用,广泛接触事物、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综合性原则
生本课程以综合性的学习为主,它的学习内容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是跨学科的、多学科的综合学习。这种学习有助于弥补分科学习的不足,有利于知识的整合运用,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
4、过程性原则
通过开展生本课程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主、综合学习的空间、机会,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5、开放性原则
生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实际、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使学生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6、安全性原则
各学校在生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充分预估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风险预
判和控制能力,严格落实学生活动人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辅导教师等安全内容,确保学生、教师的安全。
三、课程类型
从内容上可将生本课程分成经典诵读类、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其它类。
1、经典诵读类。根据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优秀经典诗文(或片段)让学生诵读,目的在于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2、学科类,包括阅读、写字、趣味数学、英语口语训练等,目的在于巩固拓展学科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加强阅读、质疑、提问、查阅、思考等自觉求知能力的培养。
3、科技类,包括小观察、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微机操作等,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4、艺术类,包括泥塑、剪纸、国画、素描、书法、声乐、器乐、舞蹈等,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体育类,包括棋类、球类、体操、武术等,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竞技心智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6、其它类,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开设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各种个性课程,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
为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把上述1定为必修课程,2-6为选修课程,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四、组织形式
1、班级活动班:以原班级为组织形式,要求人人参与。
2、年级活动班:打破原班级界限,按项目进行重新组合,要求全员参与。
3、特长活动班:打破年级界限,要求特长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参加。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以学校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以业务校长牵头,教导处指导,政教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课程管理体制。
2、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制定《校级生本课程实施方案》,明确生本课程的组织管理和奖惩。二是建立“三查一听一看一座谈”管理制度。“三查”指检查计划、备课、教学记录;“一听”指深入课堂听课(或参与活动);“一看”指看生本课程成果(包括平日成果与期末展示成果);“一座谈”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生本课程教师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
3、选配高素质辅导教师。生本课程教师的选聘以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采取双向选择制。目前,由于学校编制受限,不可能有充足的专职生本课程教师。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丰富,且大部分“一专多能”,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等,积极承担生本课程教学任务,能使学科教学和生本课程教学从内容到方法上均得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合唱、书法、美术、英语、计算机等)要根据教师本人专业特长优先安排课程的辅导,使广大教师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使生本课程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为确保生本课程质量,学校应通过业务讲座、外出学习、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可以采取以自训为主、外培为辅的办法,在广大教师中形成
“强带弱、老带新”的自训风气,既促进广大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又培养教师多种能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提出的一专多能的要求。
4、撰写课程计划。撰写《生本课程计划》是教师开发活动课程的主要方面,是活动课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生本课程计划》由教师根据所指导学生的课程内容、目标要求撰写,经学校审定后供学生选择。
5、做好“多元化评价”。重视对生本课程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参与度、满意度和提高度,具体评价指标是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各学校要立足课程性质,积极探索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通过知识辩论赛、作品成果展示、演讲、竞赛以及书面考查等不同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应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同时,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评价,将学生在展示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对教师的评价内容。特色课程开展情况要列入各级视导检查内容,成绩计入综合考评。
六、实施建议
1、明确“五定”要求
(1)定时间。实行“半天无课日”,由教导处制定出方案,统一安排授课时间,并制定生本课程课程表。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
(2)定地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室、各种功能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由教导处统一协调,因地制宜地开展,保障生本课程有固定的活动空间。
(3)定辅导老师。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专业特长,把个人负责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由教导处确定具体的辅导形式。
(4)定参加人员。学校对开发的生本课程予以整合、审核,将其编入《学生生本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并予以公布。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自主权,逐步实现“一生一课表”。通过选课超市的形式,根据学生爱好和特长,组织引导学生从中选择,然后依据选课重新编班。
(5)定课程内容。各活动班要根据《生本课程计划》、学科特点、教师特长和场地实际,明确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做好四个“结合”
(1)因校制宜与拓宽渠道相结合。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合理设置生本课程,力所能及地增加和改善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活动空间,不搞不切实际的课程项目。有条件的单位,也可拓宽课程渠道,利用社区、驻地企业、文化中心等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扩大课程空间。
(2)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要尽量做到学生参与面广,学生可选择项目多,方便师生开展活动。同时,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必须培植重点项目,形成学校特色。
(3)计划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生本课程设置必须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周密计划,形成规范、系统的学校课程开发体系和实施方案。同时,鼓励师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活动课程,让师生的自主性得到有效发挥。
(4)培养特长与创建特色相结合。开设生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广泛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特长,同时,要通过扎实有效的特长培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3、抓好三个“落实”
(1)落实生本课程管理责任制。学校校长是生本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教师负责各类课程教学班(或小组)的人员编配;学校选聘的辅导教师具体负责课程计划的编写、组织、评价;学校职能处室做好监督检查、指导评价。
(2)落实生本课程教师的工作量。由于生本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更需要创造性,因此要综合评估辅导教师的工作,按所开课程的实际课时数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按各学习小组取得的成果、成绩进行奖励,提高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落实检查制度。生本课程项目要由学校统一制定课程表,按时开展活动。学校分管领导要每天按照课程表进行检查、指导,并把生本课程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果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篇:园本课程
何为园本?何为课程?园本即本园,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这里我们所指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是专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课程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等在内的非常复杂和系统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几个教学活动内容就行了。
(1)园本教材(2)园本课程下的幼儿园活动
(3)教师园本化教研(4)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报告
以往的幼儿教育过于注重统一和评价的知识学习层面,忽视了幼儿、教师、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方向,改变旧模式、旧课程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课程模式,为我园的幼儿教育注入活力。
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研究涉及全体教师和全院幼儿,着眼于教师的成长和幼儿课程的多元化,研究的内荣和意义:
(一)研究的内容
1、积极利用地方及园所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幼儿教育应是回归生活化的教育,在幼儿所处的鲜活环境中自然的开展和实施。西安是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大都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本土化的教育,由生活经验出发,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作为目标,必将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因此挖掘本地教育资源为我园所用,将我园一贯的“养成教育”与西安独特人文历史相接合,开展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保证我园紧跟教育现代化脉搏的有益尝试。
2、在课程多元化中寻找适合我园的模式 《新纲要》颁布以来,很多地方及幼儿园都作了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出版了不少指导手册和活动方案,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参考和学习了这些资料之后,更加深了我们对适合我园实际的园本课程开发的迫切期望。课程的多元化,给了我们很多选择,但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尝试寻找一种最适合我们的。
3、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新教育改革给了教师更多的权力,教师要脱离教书匠的被动境遇,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将教育变成创造性的艺术。新的课程改革更多的依靠普通教师,走出了专家本位。我园的园本课程研究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教师,激发教师在课程研究与创设中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锻炼一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二)研究的意义:
园本课程依据本地实际、幼儿需要设计,是不断变化中和丰富中的课程,介于预设与生成两种课程之间的,是具有较大灵活性的课程体系。在实施中对幼儿、教师、社会三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园本课程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园本课程由教师制定,课程来源于幼儿熟悉的周边生活。幼儿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开放式的活动目标给幼儿极大的活动空间,可以说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是主动的建构者,建构的过程通过课程主题间的联系而系统化。关注与尊重幼儿是园本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主体创设的活动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情绪,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与做的结合,在幼儿乐学、乐于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生活化的教育,不仅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更教会了他们快乐、自信、分享的心理品质。
2、园本课程更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园本课程通俗的讲就是生活化的课程,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集合体,在生活中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目标,培养健康、快乐的小公民。
3、园本课程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力军,单单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将无法应对。园本课程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师的教与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信任、包容与尊重的氛围中,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是园本课程研究中教师的迫切愿望。
4、园本课程研究是教师学习、支持和交流的平台
园本课程研究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是有难度的研究。但是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弥补先天的不足。这种学习既有园所之间的,又有教师之间的;既有借鉴应用的,又有改良实施的,总之这种学习是带有创造性的。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课题的开展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在这里自然频繁的学习和交流,支持和鼓励同伴,整个教师团队研讨意识浓厚,和谐团结氛围明显。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最美好的愿望。园本课程以幼儿生活为蓝本,以情感和情绪为突破口,以幼儿身心建康发展为目标,以幼儿主动参与为前提,溶全面发展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二)陈鹤琴教学法:陈鹤琴先生20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的陈鹤琴教学法,对于我们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五指教学法”及培养“勇敢、进取、合作、有思想、肯服务于社会的儿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鼓励儿童去发现它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强制的命令”。借鉴和应用陈老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莫大的启迪和帮助。
(三)新纲要与现代教育理论:《新纲要》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点,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为园本课程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深入思考和挖掘纲要精神,是保证园本课程研究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其理论核心与纲要精神是统一的,对于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4年的时光,与其说是一个研究过程,倒不如说是一个团队的历练和成熟。
(一)实验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
园本课程研究对于习惯了教书的我们,刚一接触之下,是个庞大而茫然的工程。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以我们的执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可喜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我们成熟了!
1、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园本课程?
在做课题伊始这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翻阅了大量手头资料之后,全院教师达成了一致看法,我们将其设定为“环境教育综合课程”。所谓的环境,指的是西安独特的历史与人文环境以及我园长期以来开展的“养成教育”下创设的园所环境与文化。这种环境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在它上面做足文章,利用好它。综合课程是在说课程的丰富性和生活化,有别于整合课程,我们不强调整合,因为活动之间的整合是必然的,自然的,不需要刻意操作和设计的。
2、园本课程研究都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清醒地知道园本课程的研究绝对不仅仅是一套丛书的形成,它有着丰富的内容。经过多次全园性的大讨论,我们将园本课程的研究分出了四个重点:
(1)园本教材(2)园本课程下的幼儿园活动
(3)教师园本化教研(4)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四者之间是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整体,统一于“环境教育综合课程”课题之下,构成课题的全部内容。
3、怎样做好园本课程的研究?
理解了园本课程的内涵之后,怎样操作课题便成为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议题,在争执与讨论之下,我们确立了一个过程三个环节。
环节一:理念建设
园本课程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理论作为精神内核,围绕理论展开所有相关活动。这是我们对园本课程与理论关系的认识,并且将“全面发展理论”、“陈鹤琴教学法”、“纲要精神与现代教育理论”确立为我园园本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贯彻在课题的每个细节上,保证课程的方向性。
环节二:构建课程
课程构建是整个研究的重中之重,是最庞大的一部分内容。我们采取了“啃树叶”的方法,逐渐的,一点一点的理清课程的脉络,填补内容,几乎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加入到其中。在那段日子里,在幼儿园人人讨论的都是课程和活动,集众人的力量创造性的开展课程的构架和活动的编制。
园本课程的构架是课程的脊柱,统领全局。我园形成的园本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综合课程,在上百个可供选择的主题方案中,我们作了精心筛选。将深受幼儿喜欢的,与时间、地域相适合的主题单元保留下来,按照主题单元各自的特点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排列顺序,构建起主题框架。
有了主题框架,更加繁琐的活动是在主题单元中填补活动,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由我们自己设计,自己斟酌。既要开发蕴含本土文化的课程,又要紧跟时代的气息;既要有创新有突破,又要适合幼儿,符合他们的接受水平。记得在大班《我的祖国》主题活动的编写过程中,一个早晨,有一名教师,走进办公室连包都来不及放,就急匆匆兴奋得告诉我们,她昨天梦到了一个活动“中国红”。当时,我们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就当即几个人坐下来讨论这个活动„„正是靠着这种执着和精神,一个个活动被创造出来,一起构建起我园特色化的园本课程。
环节三:不断修订
到2005年6月我园的“环境教育综合课程”已经初步定稿,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课程是不是能经得起实际的考验,能受到幼儿的欢迎?为此我们坚持了一种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补充,将课程的编写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使得园本课程真正成为一种发展中的课程,适合幼儿、适合我园实际。
修订是要对课程作再思考,将不合适、不确切、不适合幼儿的活动剔除和做相应修改。补充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生成活动的添加,是园本课程的活力所在。
(二)研究的全面试点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
全面试点阶段开始了,这是我们最忙的阶段,不敢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其实也差不多。
1、编订教参及幼儿操作手册的日子里
(1)教师活动案例集的编订
教师活动案例集的编订是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的。主题框架、活动方案早都准备就绪,就是未编成册。在编书的体例上我们作了大胆的尝试将书分为了以下几个板块:
Ⅰ、主题网络图与主题框架表Ⅱ、区域活动建议
Ⅲ、家园互动Ⅳ、活动案例Ⅴ、小资料库
(2)幼儿操作手册的编订
幼儿操作手册是根据教师活动案例集编排的,凭借多年来的幼儿教育经验,我们大胆的尝试着编写幼儿操作用书。从设计、排版、美术编辑、到绘制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干过来了。不会电脑排版的从此学起,画得不好的一遍又一遍返工,就这样3个年龄段30册主题活动的操作用书,硬是我们靠我们自己的手、靠团结协作一页页创编出来。
(3)自己的书自己印
我园的园本课程研究课题是自筹经费开展的,为了节省经费开支,我们决定自己印刷。很多老师打趣地说这里是“校办工厂”,老师们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帮忙,上万本用书,全靠我们一张张的印、一页页的分,制作出来后免费的提供给全园的幼儿使用。
2、全面实施园本教材试验的日子里
暑假过得真快,忙完了编订的工作,又开始了实验和试用的阶段。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以下几个任务:
(1)对活动方案进行实施,评价和修订(2)在实施中关注活动的生成,补充和丰富课程
(3)完善幼儿操作手册
(4)创设园本课程框架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布置与装饰
(5)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所活动及亲子活动
每学期一次对园本课程的修订,是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的一次大的调整,至今我们已经修订了四次。可以说这种试验和修订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开展而变成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活动,这也正是园本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三)研究形成成果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
经过了1年多的试点与修订,我园的园本课程已相对成熟,在第二年的试验中我们更注重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果形成和整理。
四、研究的结果
从2004年起,环境教育综合课程的研究就成为我园的全部工作的重心。到今天结题之前,成果累累,这里只是将主要的呈现出来作一汇报,余下的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的整理和界定。
(一)环境教育综合课程幼儿操作手册及教师活动案例集
环境教育综合课程的主要成果是幼儿操作手册(分大、中、小各年龄段共计30分册,自试点以来共印发给幼儿免费使用近4万余册)与教师案例集(分大、中、小年龄段共计6册)的成形。按照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与思考,我园的园本课程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我们不盲目跟风,而是尽量以事实考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幼儿制宜的编写和设计。
1、教师活动案例集形成自身特色
(1)是整合还是综合?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尝试中,出现了课程的整合与综合两种倾向。整合活动是将原来六科教学中,各领域割裂的情况加以修订,包括了方法及内容的整合,是建立在课程自身层面上的课程体系。综合活动则是基于课程间自然整合下的,注重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不强调刻意的整合资源,但是在丰富的内容中,培养教师和幼儿自然的教与学的统合,它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学习者层面上的人本位的课程体系。所以两者对比之下,我们选择了综合活动课程,适合孩子、适合老师也就成了该课程最大的特点。
(2)教师活动案例集是个丰富的课程载体
教师活动案例集其内容包括了:Ⅰ、主题网络图与主题框架表
Ⅱ、区域活动建议 Ⅲ、家园互动
Ⅳ、活动案例 Ⅴ、小资料库
这样的编写模式涵盖了我园几乎全部的活动内容。三个年龄段,30个主题,近千个活动案例统领起我园一年365天的教育教学生活。
我们以月为单位,每月开展一个主题,其下每周设立一个分主题,分主题有8个预设活动每日开展两个,留有两个生成活动供教师自行安排。这种形式将预设与生成紧密地结合起来,关注孩子的兴趣,也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主题下的每一个活动案例,我们不刻意寻找和编排各个活动间的关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综合观将精品活动案例纳入其中,以丰富的活动给幼儿整体的体验。留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供幼儿做进一步有兴趣的追问与尝试。
2、幼儿操作材料是可操作的幼儿活动用书 注重操作性地想法一直贯穿在幼儿操作手册的编制中,通过幼儿自己、同伴协作、家园互动完成,形式上包括了信息统计表、手工、绘画、资料搜集、小实验、益智游戏等。总之我们想尽了办法保证这套操作手册受到幼儿的欢迎,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幼儿操作手册按照教师活动案例集编写,服从了课程的主体精神。但是又不完全束缚于活动案例集,对活动案例集是一个延伸和补充,是引发幼儿有兴趣的继续探索发现的有效材料。
(二)园本课程下的环境布置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是幼儿的乐园,是个五彩缤纷、充满想象的世界。我们在课程研究下将环境布置与区域设置全部作为整体作了思考和探索。
1、环境布置
环境布置是园本课程一个外显的元素,所以我们充分的利用好它,以其实施良好的隐性教育。
一道绘画墙构筑幼儿园亮丽的风景线。我园因基建有一道近50米长2米高的围墙。两年来我们在它之上做足了文章,这个时期又正是西安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攻坚阶段,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并呼吁幼儿为西安创卫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对这面墙作了简单装饰,公布了倡议书“我文明•西安文明”,邀请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将自己每天做过的文明行为记录在墙上。每每离园时还有很多幼儿缠着家长要听墙上的内容,我想我们的目的真实的达到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以绘画墙为主题已开展了两次文明行为的评比活动,在家长和幼儿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班级装饰要显示本土与园本特色,这是我们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提出的总体思路。主题墙是与园本课程中的主题同步展开和更换的装饰墙,它突出的展示主题的网络结构与丰富内容,给幼儿及家长以最直观的认识。科学操作墙,虽是本土化的课程研究但绝对不落后于时代,2006年在中班我们尝试着作了科学操作系列墙饰,既是装饰,又是科学实验的场景,在电的、磁性、水的、滑轮等等的科学实验中幼儿获益匪浅。木隆骨框架装饰墙,2007年全园试探性的尝试木框架小格展示墙的装饰,一样的框架17个班创造出了不同的风格,用红线、带叶的玉米棒子、幼儿的蛋糕盘装饰画三样简单的东西布置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陕北农家乐场景;奇怪的符号,悠久的甲骨文,黑白双色,加上幼儿制作的豆贴画,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墙饰别出心裁的闪亮登场。
2、区域活动
我园的区域活动是综合化整合了的,我们要求园本区域活动的展开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传统的美工、图书、益智、建构、表演等区域角之外,在主题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们还为这些区角加入了园本内核,如在美工区我们有脸谱绘画、仿画户县农民画等,表演区里有秧歌舞、皮影戏、手影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主题活动特设区,每个主题都有一个独特的区域角,如春天主题下就生成了养殖、种植,观察区,小兵主题中有兵器库,模拟打仗区,我爱家乡美主题中创生了农家乐美食屋和我是西安小导游区域角„„
与园本课程研究课题同时,我们还申报了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研究课题,并将这个课题渗透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了民间游戏区域角。归类如下: 美工系列——剪纸、版画印刷、折纸、捏泥人„„
益智系列——翻绳、挑棍、拾子儿、猜拳、七巧板、棋类、陀螺„„
体育系列——跳皮筋、斗鸡、玻璃弹球、沙包游戏、舞狮子、踢毽子、跳房子、滚铁环„„
三种区域角设置,内容互相渗透共同构建起我园具有园本特色的区域活动。
(三)园本课程下的园所活动
我们把幼儿园园本课程看作是一种“生活”,那么它就不能简单地只是一个大纲、一本指导书。它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建立和研究园所活动是对园本课程的发展和生成,是课程中重要的和有益的部分。我园的园所活动在三个层面上开展: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社会活动。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由全体幼儿和教师参予的园所活动,现已形成了5个固定的集体活动。
2、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幼儿开心和喜欢的形式,我们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娱乐,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幼儿社会能力。
3、社会活动:由园本课程的生活化思想出发,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固定社会活动和临时社会活动。固定社会活动包括了3个活动:
除了上述固定的活动外,我们还有很多临时的园所活动,与固定活动交叉进行,共同构筑我园丰富的园本活动。
(四)园本课程下的教师教研 在园本课程研究启动的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本园特色的教师教研制度,作为园本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与课程研究同步开展。形成了以“小组教研”为中心的园所教研风格。
1、什么是“小组教研”?
在教师的成长中我们以尊重教师为前提,给足教师“发言”和“学习发言”的舞台。我们把它称之为“小组教研”。“小组教研”就是将全园庞大的教师队伍化整为零,以小组协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有意义的教研活动。
教师教研成果展示制。为了将教师个人教研成果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我们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个人教研成果展示活动,给每个人发言和讨论的机会,并学习他人教研好的方法,在研讨中发现和学习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研究。
四、研究结论与体会
(一)结论
1、在课题实施中,很好的将地区资源与园所特点整合
幼儿园的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在园本课程中突现地域特色是幼儿园课程本土化研究的方向。每个幼儿园又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创造课程体系,是在园本课程研究实施之前和实践中关键性的问题。我园经过整合以西安区域的大文化与我园的小环境为背景,提出了“环境”课程的实施,与“养成教育”融合为一体,实施自然的综合课程。所以要谈经验的话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找对了切入点和方向。
2、幼儿园有能力开展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在流行本土化研究的当代,课程园本化是个必然潮流。在走出课程专家本位的模式后,幼儿园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迎接时代教育的挑战,不要因为没有做过而心有余悸。其实幼儿园有力量做好园本课程的研究,相信我们的老师在努力之下,能够慢慢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为园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园的实践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希望能有更多的兄弟园所能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在园本课程的挖掘中,积极分享,更好的发现西安地区的幼教资源,做出我们的特色!
3、园本课程带来的变化 与原来的课程相比较,新的园本课程有了很多变化:
(1)幼儿学习生活化。贴近自己的生活,认识身边的事,了解身边的新闻,关注周边生活的变化,在活动中锻炼幼儿、启迪幼儿学会初步的融入社会,学习做人的道理。
(2)教师工作创造化。从简单的教书转化为“教—研”两条腿走路,教师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信任,调动起无限的积极性,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教研的起步推动了教师对教学的思考与反思,教与研相互促进,呈现良性、和谐发展态势。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3)园本活动目标化、丰富化。园本课程下,所有的园所活动都围绕园本主题开展,更具目标性,中心突出,联系紧密。在园本课程中开发的活动是个持续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较之以前的课程更加丰富了。
为了更明显的对比园本课程改革的实施前后变化,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这些变化。
4、建议和后续工作
短短3到4年的时间,对于一个课程的研究来说是不成熟的。而且园本课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掘、不断革新的进程,没有终极、只有无穷的创造。这个过程可能是辛苦的,但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在这样的研究中我们永远是有创造力和活力的。
结题只是将本阶段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和评价,并梳理出头绪,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条件,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要将这个课题不断继续地推向深入,并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理论,将园本课程做强、做大、做出活力!
(二)体会
1、教师的力量
作为教师,很多年以来我们都是跟着大纲跟着专家走,突然有一天,我们变成了课程的主人,自己也曾怀疑过,可是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个集体,幼儿园集体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园本课程研究的日子里我感触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集体是力量,手拉手向前走,记得2006年十一前夕,做完了幼儿主题《祖国妈妈的生日》全部活动,忙碌了近一个月,原本觉得可以放松一下了。可是此时,单位领导下达了一个精神,十一要有个集体活动,以科室为单位自编节目第二天晚上演出,时间紧迫的让我们根本没有抱怨的机会,积极准备的气氛感染了所有的人。时间过得真快,那天晚上活动的名称叫“献礼祖国”,没有想到的是,每一个活动都惊人的好,《我爱你中国》歌伴舞中4个绣国旗的老师庄严的表情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故事中,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坐在椅子上与年轻教师共读一本书,凝重的眉宇间寄托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期盼时,我只能用心中的敬佩来表达我的感情„„
2、工作中的感动
庞大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进展,这是所有人的努力工作换来的。辛苦的快乐着,这是很多老师给这3年工作的总结。真是这样一群教师在工作中感动别人,同时也被感动着!为了尽快完成课题任务,从院长到老师,我们3年的周末与寒暑假几乎都给了这个课题,许多老师经常是带着孩子来加班,夜深了,孩子在班上睡着了,妈妈看着孩子流泪了„„。
第五篇:中秋家本课程
一年级中秋、国庆节家本课程
班级
姓名
中秋节风俗习惯:
传统活动:祭月、赏月、拜月
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经典诵读: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小知识:
1、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每年的()。A.农历九月九日
B.八月十五
C.农历八月十五
2、中秋的传说()
A.嫦娥奔月
B.牛郎织女
C.鹊桥相会
3、中秋节人们必吃月饼,吃月饼主要是因为月饼代表着()
A.团圆
B.生活美满
C.远大前程
4、玩花灯也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中秋节玩花灯的范围是()
A.家庭、儿童之间
B.亲戚邻里之间
C.全国范围
D.少数民族
5、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是()
A祭月拜月
B 猜灯谜
C 团圆赏月
D 舞火龙
6、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好书推荐:
《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一年级的小蜜瓜》。《我是霸王龙》、《好饿的小蛇》《你看起来好象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