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鸟与菊花――陶渊明笔下的意象
鸟与菊花――陶渊明笔下的意象
一个风格成熟的作家必会有自己的意象群落,借以搭建独特的审美景观,展现其与众不同的风采,如屈原之于“香草美人”,李白之于“皓月美酒”,说起陶渊明,无疑鸟、菊、松、山,琴、酒等是重要的特征词,作者采取象征、隐喻写作手法,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平淡自然的情怀在这优美的意境中得到最完美的凸现。
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雎》,此后从《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正始诗人们的笔下,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不单为双鸟或离群孤鸟形象,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
鸟在陶渊明诗中主要是逍遥容与,自由自在的象征。陶渊明笔下的鸟大致有三种:自由快乐的飞鸟、受困牢笼的羁鸟、日暮还巢的归鸟。因天性淡薄自然,不喜拘役,所以诗人无疑企羡喜欢无拘无束的飞鸟:“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饮酒二十首并序?十五》),“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咏贫士七首? 其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天空是如此广阔浩瀚,无际无涯,而鸟儿只要轻轻展翅,就可以轻松地抵达任何渴望的地方,没有任何欲渡无楫,欲过无翼的烦恼,此时此际,作者的心灵必然与鸟翅一起飞翔,突破现世的坎坷和羁縻,走向无限和超越。可堪在此联想到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超然远逝,扶摇万里,陶诗的气象虽然没有如此恢宏壮阔,但对自由翱翔的渴求却无有不同。
其二是受困牢笼的羁鸟意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五首》之一)鸟本来属于自然天空,即使它生活在金丝笼里,没有为食粮奔波流离的艰辛,但这又怎么可以比拟在天空中飞翔的快乐,在此我们从反面感受到了生命自由的珍贵。陶渊明的仕宦之路不正是这种羁鸟的可怜状态吗,“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却为了生存,为了所谓虚妄的理想淹留在官场,给灵魂带上了枷锁,时时感到压抑和拘束,不由得对田园生活充满了梦想憧憬。
最后也最常见的就是归鸟的意象,隐喻了陶渊明对精神家园的留恋和皈依。陶的《归鸟》有四首:“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失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鸟儿众声相鸣,或飞或栖,或远或近,无不悠然自得,快意自在,最重要的是当日暮西山之际,都会找到自己的旧巢去安然栖止,再不用担忧险恶的矰缴。明笔写鸟,实际上不过是作者神与象会,自剖心迹,表明渴望离弃红尘,高蹈世外,游心与天地自然的思绪。写归鸟的诗句还有下面这些:“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二十首并序》)“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岁暮和张常侍》)“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於王抚军座送客》)“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在对倦鸟知还的反复吟咏中,不难体会陶渊明对“吾庐”,也即精神田园的眷恋和热爱,煎熬漂泊的心灵就此有了依止之处,回到了柏拉图所谓灵魂的故乡,从此可以酣然入眠,无忧无虑。
总之,鸟是自由的飞翔,也是倦怠后的安然栖息,如果现实的生命可以呈现为这样的样态,欲奋发时则心想事成,欲恬退时则无牵无挂,该是何等美好的境界,我们在此看到了缠绕在作者笔端的情怀和志趣,闲适容与,高洁脱俗。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菊花意象与陶渊明可谓是二位一体的关系,一提到陶渊明,我们就想起了菊花,一提到菊花,无疑是在说陶渊明。陶后有大量的诗词吟唱菊花以及菊花所代表的陶渊明。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菊花》)以屋庐周围菊丛环绕、酷似陶家而自豪。杜牧:“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折菊》)采摘菊花,孤吟陶诗,可以想见杜牧对陶渊明的向往。元好问:“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由人写到菊,对人对菊都不能忘怀,虽千年而情依旧。郑燮:“想因会得渊明性,烂熳黄花开一墩。”(《菊花》)这里把菊花人格化,认为其有陶渊明的性情,故烂熳开放,人和菊已融为一体。林则徐写道:“谁知解组陶彭泽,采向东篱也折腰。”(《又题花卉绝句》之四)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却为了采菊而折腰,菊花当然深得其心,这里也是把菊花和陶渊明并提。关于陶渊明与菊花,还流传有一段趣话。据《舌华录》载,明代奸相严嵩过生日,“诸翰林称寿,争作恭求近。时菊花满堂,陆平泉独退处于后。同列问曰:„何更退为?‟陆答曰:„此处怕见陶渊明。‟”陆平泉所以有如此巧妙的回答,那是由于在他心中,菊花是陶渊明的象征。《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陶渊明写出赞美菊花的诗篇之后,菊花的高尚品德便一直传颂至今。又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而且也包含了安苦守节、傲世离俗的陶渊明。
菊花见于我国典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礼记·月令》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花进入文学作品则始于稍后的战国时期,屈原曾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此后就有大量文人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赋,主要是用来象征有德君子洁身自好,飘然出尘。范至能《菊谱》概括了这一现象:“山林好事者,或以菊比君子,其说以为岁华委婉,草木变衰仍独灼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到了隐逸山林田园的陶渊明,因其于百花之中偏爱菊花,所以在诗文中屡屡提到。《九日闲居》小序说:“秋菊盈园,而持醪无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正文写道:“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和郭主簿》其二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读山海经》其四:“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归去来兮辞》:“三迳就荒,松菊犹存。”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可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诗人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格境界在采菊见山的悠然中显现无遗。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道:“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宋书·陶潜传》等其它传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陶渊明与菊花的佳话从此千口共传,流芳万世。
菊花意象何以与陶渊明而不是其他的歌咏者构成这种紧密的关联呢?一是由于菊花本身的品性所引致的联想: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众芳摇落,万木凋零,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只有菊花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无疑它会令人想到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之德。最重要的是陶渊明自己卓越的品行操守。诗人在仕隐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象征,陶渊明与菊花成了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
当然,造成陶渊明诗文整体风貌的关键意象不只有这两个,酒、琴、书、园、松、山、柳等都可以进行认真的探讨,但是由于篇幅的关系,只能略而不论。正是这些典型化意象叠合、交织、纠缠而成的神奇意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恬静淡远美不胜收的宋元水墨画,哺育着中华儿女的灵性和神韵。
第二篇:陶渊明与鸟
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潇散发露的时代。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著名的兰亭之游、金谷宴游风流千古;特别是山水、田园诗派均滥觞于此期。陶渊明更是造化所钟的“天生尤物”、是六朝时代的宁馨儿,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实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渊明及魏晋士人对自然的渴望,实际上表征了他们对形体自由及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这种渴望在两汉经学统治相对松弛之后,变得尤为突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渊明的自然追求与鸟大有关联。与玄风盛行相表里的,是魏晋诗文中,鸟意象出现得比率明显增加。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应该说是有其深刻时代内涵的。
鸟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的。《周易》之《中孚》、《明夷》、《渐》、《小过》等卦中均有鸟的影子,这里的鸟大体上象喻着坚贞自守、远遁自晦的高蹈情怀。《诗经》中的鸟意象更是不胜枚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象征自由、和谐;“交交黄鸟,止于棘”,则暗示了不得其所的意味。此外,《庄子》“逍遥游”中高飞远举的大鹏,则是远大理想的象征。先民视野中的鸟开启了后代诗文中鸟的“原型意象”,归纳起来,大概为两类:一是追求宏大的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自由;一是选择退守,是疏离主流群体的个体自由。两种鸟的原型意象,陶诗中兼而有之,可以看作是其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渊明思想之转变实可以以鸟意象一以贯之。
一、渊明前期功业追求与鸟意象
六朝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世族与门第。任何个人都无法超越社会时代带给他的局限,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门第观念影响。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功勋仅亚于王导,史家把陶与王相提并论,比做周朝夹辅王室分陕而治的周公和召公,说:“陶士行(侃)据三州之旅,郢外以安;王茂弘(导)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1]又说陶侃“望隆分陕,理则宜然。”[2]渊明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已历三世。如按照三世为官便成世族的传统,确实也不能目渊明为寒门了。考诸渊明诗文,可见其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命子》诗中,诗人首先缅怀了祖先的光辉历史:“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又对曾祖陶侃的功业与人格高度赞美:“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踌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再如《赠长沙公》诗中,称自己的家族为“令族”,并将长沙公引为自豪,称其为“实宗之光”。诗曰:“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受大环境影响,陶渊明形成了一定的门第观念,这在当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股时代潮流。寒门士人念念不忘的,是有朝一日能跻身于世族高门的行列,而世族之胄也千方百计地善保家门、发扬宗族之光。因此,对于渊明的门第观念,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门第观念也与用世之心紧密相联。受儒家传统观念影响,建功立业、光耀门庭是士人的追求目标,在六朝时代,这两者更强烈地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带着一定的门第观念步入社会,沾溉着门第之泽,享受着由门第与家族带来的荣誉与利益。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享受权利的同时要为此付出代价。这种责任感主要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或官方意志,它实际上近乎内心的的律令。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六朝世族人士大多将个体功业的建立与家族命运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与家族休戚与共,共损共荣。清代方东树说过这样的话:“昔人云:读杜诗,当作一部小经书读。余谓陶诗亦然。但何必云小也。”[3]可见,他是把陶诗当作儒家经典来推崇的。这种看法在历代并不罕见,如宋代的真德秀就曾说过:“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4]此说绝不是空穴来风、无根之谈,它们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渊明早年确实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并且形诸诗文。研读陶诗,会发现渊明早期的篇什中,多处流露出儒家的功业思想及用世之志。《停云》诗写道:“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暗寓着诗人关怀世难的忧心,以及功业难成的感慨。《时运》诗化用儒家所乐道的“曾点气象”,表达了渊明早年对儒家精神境界的欣羡之意。《荣木》一诗更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该诗第四章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见出,渊明内心郁勃着昂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这句话活脱了渊明另一面孔,它与后人心目中那位吟唱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形象,相距实在太远。我们以往对陶渊明的印象只是其中年思想成熟以后的形象,是渊明丰富人格之一角。以“一斑”而概其“全豹”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弊病。渊明早期功业之心,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使然。对于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谁能天生就超越历史的局限而对功业荣名不屑一顾、视如粪土呢?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渊明前期诗中言及功业之志间或用“鸟”意象来传达。鸟的高飞远举象征着人的功业追求,鲲鹏展翅九万里,境界何其高远!渊明早期诗中之鸟多用来表现其用世之心,功业追求。《杂诗》其五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看作是此期内心世界的写照。《停云》诗最后一章写“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未始没有期盼知音赏识的意味。渊明怀着眷眷用世之志走入社会,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急切的脚步,感受到了他躁动的心跳。然而,诚如范文澜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上表现紧张与颓废„„”[5]因此,兴冲冲步入仕途的渊明不免碰壁,产生了矛盾与麻烦,在矛盾无法协调时,渊明开始了痛苦的转换。渊明在断断续续做了十三年官以后,终于辞官归田了,关于辞官的原因,他的藉口是“程氏妹丧于武昌”,后人则以为是耻于束带见督邮,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千古以来流为佳话。实际上其辞官深层原因是其质性与官场不和。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其《与子俨等疏》大意也是如此:“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感士不遇赋》中渊明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封建社会特别是有晋一代,政治混乱,官场腐败,“政失准的,士无特操”。在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社会里,士子们缺少一种精神的依傍,也缺少生命的保障,还何谈实现政治理想!渊明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之不可为,认识了仁政理想之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存方式寻找新生活的想法。
二、鸟与渊明的诗意回归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杂诗》其五)渊明一生的寻觅与求索,如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止泊——寻找精神的故乡与归宿。
那么渊明何以独对鸟如此情衷,为何不厌其烦地多次以鸟自况,特别是日夕归鸟在其笔下频繁出现呢?此中有深刻的哲学、文化底蕴,逯钦立先生已然有所阐发:“窃谓鱼鸟之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而鸟为尤显。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推极言之,鸟与我同。鸟归以前,东啄西饮,役于物之时也,遂其性故称情。微劳无惜生之苦,称情则自然而得其生。故鸟之自然无为而最足表明其天趣者,殆俱在日夕之时。既物我相同,人之能挹取自然之奇趣者,亦惟此时。则山气之所以日夕始佳,晚来相鸣之归鸟始乐,因为人类直觉之作用使然,要亦知此直觉之所以有些作用,即合乎自然之哲理也。”[9]鸟是自然的化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宇宙自然相俯仰,此最为人类欣羡。因此它最易成为多情敏感的诗人笔下的宁馨儿。逯钦立先生所言极是,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与人生具有质的相似性。
鸟之与渊明的生死观、义利观还有莫大之联系,不可不辨。鸟日出飞林,远近觅食,象征着人生在世奔波求活,自有酸甜苦辣;鸟日落而息,象征人之止息或死亡,回归本原,无怨无悔。渊明向来“视死如归”,《归去来兮辞》、《杂诗》、《挽歌诗》中都表现了此意。“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这是多么达观的人生态度!另外,鸟日出而作,相约寻食,自食其力;然鸟之于利果腹便足,如“鼹鼠饮河,期在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决不纵欲逐利,此点与渊明之义利观如出一理。对于物质利益,渊明向来是持灵活态度。他不讳言利,且躬耕田园以求利。但是,他所需求的不过是正当衣食之需,这又与鸟性相通。可见,渊明与鸟确实有着极大的缘分。
只有渊明之“翼翼归鸟”最具深度及人格力量,只有陶渊明的探寻成功了,他的成功体现在文学、玄学和人生。就玄学而言,他的思考解决了困绕魏晋士人数百年的精神困惑,结束了一个时代;就人生而言,他将玄学诗意化、人生化,是艺术化人生的大师,开创了知识分子新的人生理想、生存模式。渊明是魏晋玄学的终结者,代表了魏晋玄学的最高成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寅恪先生称渊明“革新旧义,孤明先发”,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也以渊明为魏晋玄学的终结。从“竹林七贤”到“金谷俊游”再到“兰亭玄思”,都停滞在寻觅自然途中的某个点上,只有渊明走完了全程。基于此,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一书,将建安文学以来的人格生成模式依次概托为:“邺下——竹林——金谷——兰亭——南山”,与之相表里的分别为“孕育——徘徊——焦虑——消释——重铸”之心理流变,同样视渊明为魏晋人格之终结。他更以优美笔触描绘了渊明达到的境界:“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10]“翼翼归鸟”,在今天仍是自由和谐人生的象征,对当代人或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人生启示。陶渊明的人生转换及生存方式,从形式上,不一定值得效仿,而从其精神实质上看,它的潜在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注释:
[1]《晋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8。[2]《晋书·陶侃传》,出处同上,页1768。
[3]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4]宋·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本。[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页283。[6]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页150——151。[7]同上,页151。
[8]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93。[9]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236。[10]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页133。
第三篇:简析陶渊明诗文中的鸟意象讲解
高情千古鸟语中——简析陶渊明诗文中的鸟意象 雒晓春
内容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写到鸟,可谓对鸟情有独钟,诗人不仅以鸟自况,更以鸟言志述怀抒情喻理,鸟这一寻常生命,因诗人内心世界的充盈高洁而随之成为蕴涵丰富厚重的意象集合。
关键词:意象;鸟
作者简介:雒晓春(1972-),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依赖于物象而存在,物象经过两方面的加工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这两方面即:“一方面,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物象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1]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写到鸟,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桂冠的渊明对鸟情有独钟,渊明不仅以鸟自况,更以鸟言志述怀抒情喻理。鸟这一大自然的寻常生命经过渊明的观察与创造,形成意趣各异蕴藉丰厚的意象集合。
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渊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并非世族,所以在门阀森严的社会中受人讥讽,渊明祖、父都曾为官,至渊明,却已经家道衰落。出身名流却非世族,祖上荣耀却家道艰难,这都使他在早期更倾向于儒家的功业思想。“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大济苍生”,拯时救世,象鸟一样展翅高飞,青年的渊明可谓胸怀远志。“发忠孝于君亲,不矫然而祈誉。”(《感士不遇赋》),渊明是深受儒学教养颇怀政治理想期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但诗人生逢晋宋之交的乱世,篡夺和杀戮交替的险恶政治,“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市朝竞趋的浮诈官场,都让“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性刚才拙”(《与子俨等疏》)的诗人深深厌恶。“羁鸟恋旧林”(《归园田居》其一),以鸟对“尘网”的挣扎、对山林的眷恋,表现了自己对误入官场的悔悟之意,诗人恬静淡泊的秉性气质也清晰可见。“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之倦怠,十三年里,在仕隐间三度进退终还田园,诗人以鸟的“知还”表现对自己选择的欣慰。诗人更是以《归鸟》一诗给自己进行了一段总结。诗用“比兴”,以鸟喻己,鸟归林后,天性与自然和谐,所以鸟灵动自由、无忧无虑,通过对去林而返、随性悠游的归鸟的歌颂,表现自己的归隐之情,也展现出自己孤高脱俗的情趣与芳洁自由的心志。
诗人也常常借鸟的意象表现自己的
主观情意。“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诗人因母丧而离桓玄幕府之职返回家乡,归耕故里之欣喜在新春时节鸟的婉转啁啾声中次第传递出来。“望云惭高鸟,”(《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渊明四十岁时,出任刘裕的参军。此时诗人对于宦海已经有所经历,知晓仕途奔波与儒家功业理想实现之间的距离很难超越,更何况诗人性情疏淡,又颇受老庄玄风的熏染,本欲息心田园,原无意于再仕,只是生计维艰,又对刘裕尚有幻想,毕竟,一旦归隐,既往的理想将永无实现的可能。于是,诗人抱着随时归隐的态度出仕了。这使诗人的心情时时处于矛盾之中,心中频频回望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作着复返田园的打算,而人却距离任所愈近距故乡田园愈远,面对高空中展翅凌云的自由鸟,诗人自不免怀有心为行役的羞惭之意。“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杂诗》其十一)春燕依时已返家,高飞恋恋绕屋梁。悲哀大雁无居处,陆续北飞归故乡。诗人既羡慕春燕的快活遂意,又为失意流离的边雁而伤悲。鸟情即是心情,这一组杂诗作于彭泽令任上,这是渊明宦海的最后一段时光,诗人虽心存自然,但“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光阴虚度、壮志成空的痛苦屡屡袭来,归隐后,必然遇到“饥冻虽切”(《归去来兮辞》)的未来,在这些矛盾的漩涡中徘徊的诗人正作着艰难的抉择,所以,燕归雁去的自然常景让诗人这样感慨叹息。彷徨之后是坚定的抉择,渊明终于归隐田园,“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 树木掩映,众鸟欢鸣,诗人在此乡间小庐过着亦耕亦读的隐居生活,恬静自适,这份舒畅快乐在众鸟翩飞和诗人对吾庐之“爱”中叠递而出,情感凭依生动的意象,变得具体可感。
在归隐力耕的劳动中,他真实地体会了归田的乐与苦,因之找寻到人生的真谛,鸟这个意象也就常被诗人借以抒写心志,表示对理的解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夕阳山岚,飞鸟结伴还巢,融身于这样和谐宁静的一派天籁中,诗人忘还俗累,神悠心远,体悟着自然的乐趣和人生的真义。《饮酒》其七也是以鸟的意象兴发诗人“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怡然与与觉悟。诗云:“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众生息止,归鸟欢鸣,诗人由此悟真朴自然之理。逯钦立先生曾云:“鱼鸟之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而鸟为尤显。”[2]归鸟,不仅使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自然舒畅,更因之使诗人于此悠然忘机中领悟生命的天真纯粹之美。
田园牧歌之乐只是一段时间,很快,诗人的日常生活就不时面临饥寒的威胁了,衣食不继甚至乞食的穷窘,终生放弃政治理想的痛苦,人生真义如之何的叩求,闲静从容的诗人有了更多的悲愤和慷慨,鸟的意象也以悲为主了。“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失群之孤鸟正是世外之渊明,鸟归孤松正是渊明归隐田园,渊明是孤独的,“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青松无衰,诗人业已对自己的一生行止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与审视,“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有会而作》),“谁云固穷难?逸哉此前修”(《咏贫士》其七),固穷终生,然君子的清节得以坚守,正如青松华茂。托身有所,千载无违,诗人归隐之志坚矣,然此心事,竟无人可诉,亦无人知,“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饮酒》其十六),世无知音,诗人处身于无涯的寂寞里,自不免“夜夜声转悲”。以此长夜悲鸣之鸟推想诗人的旷世寂寞,让人唏嘘不已。《咏贫士》(其一)中的鸟亦是孤悲之鸟,诗云:“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众鸟飞没于朝霞中,喻营营于权势富贵的世俗中人,孤鸟迟出而早归,意喻诗人勉强出仕,很快归隐。归隐农耕,饥寒交并,原在情理预料之中,斯不足畏也,生活固无奈,但诗人始终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精神追求,追求节义的不朽和生命的真谛,只是此情此心及所领悟的真理都无人可解,诗人自劝勿悲的无可奈何之状更反见出其求知己不遂的感愤悲苦之情。上两诗中,鸟的意象都是既孤且悲的,于中可见渊明晚境的孤寂苦闷,愤激慷慨,虽然如此,渊明之志节无改,诗人坚贞不渝的真隐士形象正是由此出类拔粹于世间。元人王恽赞叹说:“古今闻人,例善于辞,而克行之者鲜。践其所言,能始终而不易者,其惟渊明乎?此所以高于千古人也。”(《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七十二)
渊明在不同时期创造的鸟的意象,从不同侧面地融入了诗人的情、志,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诗人有时以鸟为喻,有时借鸟直鉴本心,鸟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的充盈高洁而随之蕴涵丰富厚重,千百年的读者也从对诗人诗文鸟意象的解析中更了解、敬佩渊明。
第四篇: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摘要:东晋诗人陶渊明,受儒道学说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多以田园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辞赋和散文等。他的作品有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是抒发了在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酬的满腔愤慨。随着他的归隐,他的田园诗蕴含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本篇论文从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好理想社会等方面对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进行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 乌托邦社会
陶渊明本是一个怀有满腔报国情的爱国志士,但是在他多次投入军幕却不见国家有任何复兴的希望后,他心灰意冷,便远离了政坛,隐居田园。他热爱美好的田园生活,因为他“性本爱丘山”。他三十年的政坛生涯并没有给晋末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一点安宁,反而使他更加看透当时的社会政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便选择了归隐田园。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一)质性自然
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陶渊明生,卒于元嘉四年,卒年七十六岁。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爱丘山,不同流俗。
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陶渊明此年开始游宦,以谋生路。
二十一岁那年,陶渊明薄宦,二十二岁结束薄宦回家,直到二十五岁移居市廛,共三十年。所以他在他的《归园田居》中提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五十五岁的时候,陶渊明终于能够归家隐居。在其隐居的这些年中,有《桃花源诗并序》《述酒》诗作等作品创作出来,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一声都追求自然,为人质朴纯真,非常的干脆鲜明。从陶渊明的人格方面来看,梁启超曾对他做出很高的评价:“第一,须知他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第二,须知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第三,须知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和责任心极重的人。”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的评价之高足可见陶渊明先生的人格高尚。论其出身,也只不过是一位贫困的农民,但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使他如一朵清莲一般绽放在这混乱的年代里。因为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所以他能比正常人更深刻的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他本是农民出身,自小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他更为深刻的体会这人生妙味的另一不可缺少的原因。
(二)安贫乐道的思想 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思想家,他的部分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哲学意味。他的诗不像有些作家一样从深奥晦涩难懂的哲理入手,而是从最基本的生活出发,用心体会感悟生活,把生活感受升华为哲理写入诗中,非常耐人寻味。
陶渊明的思想核心是尊重、崇尚自然,这也成了陶渊明创作和生活的最高原则。他认为,人是秉承天地间的灵气的,就不应该落入世俗。在陶渊明的较多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对于自然山水田园的向往和依依不舍之情,所以他认为,隐居田园,在山林中自由畅快的生活是最符合人的本性的。
《归园田居》其一就很好地解释了陶渊明这种返还自然的人生态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十年,正是陶渊明远离田园为官的三十年。但是在他看来,自己就像是一只误入樊笼的鸟儿,在尘世间被囚。他认为世俗间的名利金钱就像禁锢人的笼子一样,会束缚人的天性和自由。人只有回到原本初始的状态,自然而然的,才能释放人的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陶渊明在作品中经常以归家的鸟儿暗喻心中对于自然的向往。在《归鸟》中作者写到: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也提到: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诗人借着归鸟眷恋山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
陶渊明这种处处体现出来的渴求返还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礼法社会的厌恶及对自然状态的渴望。虽然陶渊明对待这种厌恶的态度有些消极,只是想隐居山林,是做无谓的逃避,但是这其中却暗含着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诗在我们读来会让人心情平静,他的诗很美很真,陶诗的美与真,就在于它其中蕴含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就是来源于他一直坚持的返还自然,追求本真的内心追求。
返还自然是陶渊明总的思想倾向,在道德修养方面来说,陶渊明提出并奉行的原则是“抱朴含真”。“朴”原本是老子提出的观念,老子对于他有两种理解,一就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另一解释就是没有被礼法洗劫,纯真朴素的人性。陶渊明选择的就是后一种解释。关于“真”的理解,陶渊明坚持的是与世俗礼法相对立,也就是坚持人的本性,所以总和起来,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的意思就是保持人的本性,不受世俗礼教干扰。在陶渊明的思想中,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能够保持本心,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
与陶渊明有关的另一种思想就是魏晋玄学,前面所提到的陶渊明的主导思想就是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玄学思想中反抗名教的进步派,对陶渊明的影响颇深,如嵇康、阮籍二人。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继承老子哲学,在玄学的各流派中,陶渊明理所当然的倾向嵇康和阮籍,陶渊明的《杂诗》《饮酒》等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阮籍的《咏怀》中所蕴含的感情可谓是一脉相通,但陶渊明也不是盲目倾向于嵇康阮籍二人,他们的标榜自然是为了反抗当时的政权,而陶渊明则是真心的崇尚自然。他的生活,他的思想简单纯朴,所以使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接近纯自然化的地步。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他自己在生活中多年总结出来的,是一种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态度。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当时他在那个乱世中所处的地位及整体社会环境都有很大关系。除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这种思想的体现,还表现在他提倡躬耕,认为只有身体力行的自食其力才是最符合他的生活原则的。躬耕的生活很苦,但是陶渊明一直坚持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而这也源于他几次不愉快的入仕经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等诗句都一再提及自己的劳动生活,可见他对于这种布衣躬耕的生活有多热爱。
总之,无论是他的生活中所提倡坚持的生活方式,还是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感情,都达到了自然的境界,与自然融为一体。在中国古代的众多诗人中,他的确是一位非常闪耀的人物。
正是由于他所接受的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他颇为丰富的入仕经历才使得陶渊明在作品中幻想出了一个“桃花源”一样美好的大同世界。
二、陶渊明美好的社会理想——大同社会
(一)自给自足的生活
陶渊明在其作品《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不被世俗干扰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一个优美的是世外桃源,是与世无争的,是纯净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受干扰,生活自给自足。
《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在《桃花源诗》中,作者也提到: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人们隐居避世,进出桃花源的路也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荒芜不被人知晓,人们生活在其中相互勉励支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洒下一片绿荫,竹林也非常的浓密,一片林荫。人们随着季节种植各种蔬菜庄稼,在春天,人们收取蚕丝,秋天到了人们收获了庄稼却不用交“王税”。人们的生活不用依靠外人,自己就可以满足。这种生活和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小康生活应该没多少差异。但作者在两篇作品中都提到了一个前提,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提到,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问今是何世,尽然不知道有汉,更不要说是魏晋了;在《桃花源诗》中,作者也说秦始皇暴政,打乱了整个天下的纲纪,有贤能的人纷纷避世躲避祸乱。可见人们生活的自己自足的前提便是没有人们的头上没有长期盘踞的那些为了利益而兵戎相见的官僚政团。陶渊明幻想的这个没有战乱,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人们自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的桃花源,对于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心灵的归宿,而这也恰恰是陶渊明想一直追求的。他想追求一种光明纯洁,没有被污染的社会,人们不用为了吃穿而发愁,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大动干戈。
陶渊明所处的晋末社会已濒临坍塌,国与国之间兵戎相见正是因为统治者的利欲熏心,而发动这样的战争最深受其害的就是普通人民,陶渊明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笔下描绘的这个躲避纷争的桃花源,正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内心最真实的呼喊,他们想要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没有统治者的残暴压迫剥削,人们自己耕种,老人孩子和谐相处,就像《桃花源诗》中提到的“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小孩子自由自在的欢乐歌唱,老人来往游玩。每个人都生活的随心所欲,不用为生计而发愁,希望能过上靠着自己劳动而富裕的日子。
(二)自然淳朴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一再追求一种纯真自然的生活,真诚,淳朴。他痛恨礼教,他在《劝农》中旧提到了上古人民淳朴快乐的生活:悠悠上古,厥出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他的理想就是希望人们能拜托礼教加在人身上的各种枷锁,恢复人类自然纯朴的本性。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大家展现了这样一幅家庭生活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旁边种植着桑树竹林等,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生活的悠然自得。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人们的生活,才是陶渊明本人所最希望看到的。桃花源中的人们以一种自然纯朴的态度生活,这种态度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是对待外来人的态度,二是自己生活的态度。
首先,对待外来人的态度。《桃花源记》开篇便提到:东晋太原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结果不小心迷路走进了桃花源,揭开了桃花源的神秘面纱。桃花源的人们对待他非常的热情,民风淳朴。人们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外来人而对他疏远,相反的,人们都来询问他,文中提到的“咸来问询”便很直接的体现了人们的淳朴,并且很热情的邀请他们去各自家里做客,并且摆酒杀鸡招待这客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是体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淳朴和热情。
其次,自己生活的态度。桃花源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自己致富,粗茶淡饭,粗布麻衣,不受世俗名利所累,更不会因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刻意追求什么物质的享受。这种人类最原本的生存状态也恰恰体现了桃花源中的人们自然淳朴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用自然的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现实中的丑恶与虚伪。陶渊明坚持自然,和虚伪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竞逐名利的世俗社会相对抗,但是有时候陶渊明也会禁受不住诱惑,所以崇尚自然和顺从名教两种思想常常使他不得安宁。但是他心中一直坚持着“桃源圣地”,一直都没有放弃。
总之,陶渊明虽然本性是一个恬静的人,但他像封建时期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在晋末动荡的时期内,他投身于政治的漩涡中,希望有所作为,但经过几番出仕,知道这是不可实现的,便选择了归隐。他在政治斗争中没有崭露头角,不是风云人物,但也不甘寂寞。而这一切也促成了他心中“桃花源”的形成,一种美好的理想的大同社会。
第五篇:【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菊的意象
【标题】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菊的意象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意象??鸟??酒??菊
【专业】小学教育
【正文】
【作者】秦平
【指导老师】李荣、李金荣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是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在他诗歌里面用了大量的意象表现个人的精神追求,如鸟、酒、菊等意象。目前,学术界对陶渊明诗歌意象的研究很多,也很深入,但多数比较单一,散乱,其多是对某种意象单独研究。本文便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鸟、酒、菊等意象为代表来研究其深刻内涵的。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翻阅了很多资料、文献,在此列出最主要的几部:杜景华著《陶渊明传》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杨义《陶渊明传》岳麓书社此外还有很多的文献资料。
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可谓妇孺皆知,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多事之秋,当时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身受儒、道、玄学影响的陶渊明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他曾经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个人追求从积极向上转为矛盾彷徨,最终走向洒脱、释然。他的这种洒脱,释然在他的全部诗歌中用鸟、酒、菊意象表现了出来。在流传下来的全部作品中,有很多写鸟、酒、菊的诗。其中写酒的地方有42处,居于首位。其次是鸟,流传下来的125首诗中,与鸟有关的有40余篇,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再次是菊,虽然菊在陶诗中所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只有6处,但后来由于人们把菊花和陶渊明合为一体,菊花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联系上下文,所以本文从鸟,酒,菊三个类型来论述陶渊明的个人追求。
一、鸟意象
“鸟”在中国传统诗歌意象中很多都是作为自由和理想的象征。这与鸟有自由飞翔的能力有关,但在飞翔中鸟又会受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的侵扰,为尘世的“罗网”所困。所以,它常又成为文人无法实现自由愿望时咏怀的对象。为此,鸟意象往往和文人的自由与困境的精神追求结合在了一起,这些可以从先秦文化典籍中看出来。在《周易》之《中孚》、《明夷》、《渐》、《小过》等中均有鸟。在这里的鸟大体上喻指坚贞自守,远遁自晦的高蹈情怀。而文学作品中的鸟意象更是不胜枚举,如《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里的鸟象征自由、和谐;“交交黄鸟,止于棘。”则暗示了不得其所的意味。此外,《庄子》“逍遥游”中高飞远举的大鹏,则是远大理想的象征。
自由和困境被后来文人所继承,陶渊明深受前代文人的影响,在他的诗歌里面鸟意象既具有自由、理想和困境的含义,又给其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他自己的某种思想有关。这些都是与他的思想追求相紧密联系的。下面从鸟意象的三个类型来论述作者的某种情怀。
(一)飞鸟意象
陶诗中最明显的是飞鸟意象。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其曾祖陶侃,曾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为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为安城太守,但在陶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成为历史。就连日常生活所需,有时也发生困难。所以,陶渊明受家庭贫困的驱使和功勋卓拔的曾祖父的影响,青年时期的他具有火热的情怀和宏大的抱负。在他的诗歌中常以飞鸟意象来表达。鸟的高飞远举象征着诗人的功业追求。
如《杂诗八首》其五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郁。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注。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1]这是陶渊明五十岁时所写。通过诗人对当年的回顾,让我们看到了他青年时代的火热情怀与宏大抱负。“猛志”意为壮志,即雄心壮志。“猛志逸四海”意为壮志超越四海之外,及其远大也。“骞”飞貌,“翥”飞举也。“骞翮思远翥”意谓振翅远翔也。诗人在这里把治国平天下的“猛志”比作展翅高飞的鸟儿,鸟儿是远大理想的象征。通过高飞的鸟儿,他对未来充满幻想,希望在有生之年做一番事业。丛中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曾怀有“大济苍生”之志,曾希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具有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在后代的许多文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如清代方东树说过这样的话:“昔人云:读杜诗,当作一部小经书读,余谓陶诗亦然。但何必云小也。”[2]他是把陶诗当作儒家经典来推崇的。从这里便可以看出陶渊明早年确实受过儒家思想影响,有较强烈的宏大抱负和建功立业意识。
(二)羁鸟意象
鸟本来应当是自由的,但是,世上因为有了“罗”和“网”的限制它们就变得不自由了。鸟本属于自然,离开了自然如果投入了罗网,那就没有了自由自在的飞翔,生命就失去了乐趣。所以,自然是它们最终的归宿和选择。人呢也是一样,他有追求自然的天性,为了某种追求,他不得不违心的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中年时期的陶渊明出仕为官,许多官场之弊,黑暗的官场使他更加向往自由的生活。所以,诗人把他对官场的黑暗写在诗歌里面,以羁鸟自况,在平淡的预期下表露出了对官场的黑暗和自己想退出官场,怀念田园的心迹。也反映他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陶渊明笔下的鸟在这一时期,多数情况下折射出了道家的思考。如:《归园田居》其一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羁鸟”指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旧林”指那旧日的山林。鸟本是自由之物,此时却被关在樊笼里,表明了自由受限制。“恋旧林”表明对自由的召唤,在这里陶渊明是把“池鱼”做“羁鸟”的陪衬,以陪衬自己的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说明诗人不意误落进世俗的罗网,一离开家就是三十年。官场清规戒律对陶渊明喜好自由本性的束缚,摧残。陶渊明向往的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指在南边的山野开一片荒地,让诗人自己保持住性情的淳朴回归田园。有十余亩的宅地,八九间的草屋,房屋四周有桃李,并且能够看到村落等等。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到出了作者的苦闷就是长期被关在笼中,表明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陶渊明视自由为生命,为了自由,他愿抛管弃位,挨饿受冻,甘受清贫。为了自由,他躬耕于田园,饱尝艰辛,毫无悔意。也正如此,他成为后来世人景仰的典范。
(三)归鸟意象
“归鸟”意象在陶渊明诗歌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在自然里面,鸟多是白天觅食、娱乐,晚上回到自己的窝巢,它有自己的生命规律和法则。在世人里面它是自由的象征。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士人精神悬浮而缺乏依傍。在陶渊明看来,因为世俗名和利的诱惑,人们往往过着压抑自己灵魂和个性的生活。为物质奔波而失去自我,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为此,他以“归鸟”为象征,来表现自己的厌弃官场,疏离主流群体,不同流合污。在田园生活中安放情感,追求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所以,在陶诗中,他已经把归鸟与自己维系在一起,对归鸟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
在他的“归鸟”诗中,主要表现了三个放面的内容:一是表现了鸟儿在樊笼里待久后想归去的愿望,二是在归去的路途中对知己的寻求,三是在归去的过程中愉悦的精神境界。下面列举具体的诗歌来说明。如《归鸟诗》:“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反旧楼。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4]?“欣反旧楼”中的“旧楼”是指鸟的窝巢,转而指自己的家园。“欣反旧楼”写出了鸟儿久后想归家的强烈愿望,进而指出了诗人厌倦了几十年官宦生活,想归隐的强烈愿望。“众声每谐”写出了鸟儿在归途中寻找知己,借指诗人自己想找一个可以交心的知己,可以同自己一同前行。“悠然其怀”显出了鸟儿在归去后的愉悦心情,转指自己在归去后的高兴心情。再如《饮酒十二首》其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5]《咏贫士七首》其一:“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6]《停云诗》:“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7]这里的“趣林鸣”“众鸟相与飞”“好声相和”也是和第二点的意思一样写出了鸟在归途中对知己的寻求,可见诗人也和世人一样怕孤独,想找个知己来交心。同理“息我庭柯”则指诗人回到家园。“啸傲东轩下”则表现出了诗人在回到家园后高兴的心情,表现出了诗人浓郁的家园情节。这一点在《诗山海经》里面表现得更为突出:“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8]虽然在归隐田园后住的是茅屋,但诗人仍然深深的爱着,就像鸟儿们飞倦了以后有巢作为栖身之处一样欣喜。在平淡而带有暖意的诗意中流露出的归隐田园的满足和欣慰,为自己所做的选择感到由衷的高兴。陶渊明何以对鸟如此情钟,又为何不厌其烦的多次以鸟自况呢?逯钦立先生所述:“窃谓鱼鸟之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而鸟为尤显。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推及言之,鸟与我同。鸟归以前,东啄西饮,役于物之时也,遂其性故称情。微劳无惜生之苦,称情则自然而得其生。故鸟之自然无为而最足表明其无趣者,亦惟此时。则山气之所以日夕始佳,晚来相鸣之归鸟始乐,因为人类直觉之作用使然,要亦知此直觉之所以有些作用,即合乎自然之哲理也”。[9]鸟是自然界的化身,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最为羡慕的精灵。鸟日出飞出林子,四处觅食,象征着人生在外奔波求活,自有酸甜苦辣,鸟日落而息,象征人的劳作而归或死亡,回归大自然。陶渊明向来“视死如归”如《归去来兮辞》《杂诗》《挽歌诗》中都表明了此意。“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由此可见他的人生态度是多么的豁达坦然。写日出而作自食其力,果腹便足,决不纵利,这与鸟辛苦寻食相似。陶渊明不讳言利,躬耕田园以求利,就像鸟儿一样,他所需求的只是正当的衣食之需。鸟与诗人物我相融,鸟随人移,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某种程度上是诗人一生的象征。鸟意象涵盖了诗人漫漫人生。囊括了诗人思想变化。显现了诗人不朽的人格。由此而言,陶渊明与鸟有着极大的渊源。
二、酒意象
???中国文学和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典文学里,从《诗经》开始,里面便开始有了写酒的诗。至此,酒意象已经开始走进了中国文学,但是在陶渊明之前,文人眼中的酒意象只是与其生活发生联系。正如王瑶先生所说:“在阮籍那里,酒只和他生活发生了联系,酒是酒,诗是诗;诗中并没有关于饮酒的境界和趣味底描写。[10]这里说明在陶渊明之前文人并没有真正的把酒和诗联系在一起。陶渊明把酒与诗联系起来,使得酒和文学发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以酒大量地入诗确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为第一人。”[11]]陶渊明在酒文中的最大贡献是把把自己的心境和酒联系在一起,显示了时代的特征,也显示了诗人的种种精神追求。
(一)?酒意象显示了魏晋风度的影响
???酒虽不起于魏晋,但却兴盛于魏晋。魏晋时期是中国人生活的悲剧时期,此时由于朝代更替,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在此时必须言行小心谨慎,不敢乱言。于是人们看到了酒对于他们来说有许多难以言传的妙用之处。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酒能够承载他们赋予的文化内涵。因而,饮酒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即魏晋风度。陶渊明受魏晋风度的影响,他不但嗜酒,还把酒抬到了和自己生命同等的地位。“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山溪山海经》之五)这里写出了酒在诗人心里面的地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需求的,只有酒才是诗人一生所需的。他生前他们家贫不能常得酒而烦恼。还断言自己死后也会因在会“饮酒不得足”而抱恨。(《拟挽歌辞?三首》之一)可见其嗜酒的程度。
(二)酒意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留恋
时代的不断向前推进,世人们也慢慢地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人的一生只有短促的几十年,就像花儿似的易谢。于是大多数的文人却表达出了对余生的强烈留恋,同时也对突如其来的死亡的恐惧。从古诗十九首开始,我们随便翻开一个人的作品,都可以看到这种留恋与恐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陶渊明作为其中的一员,他也不例外地表现出了这种留恋与恐惧。在其诗《形影神三首》之形赠影中说:“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无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洱。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1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而感到叹息,劝天下的人有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