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闽南方言成语】闽南话、闽南语的方言与俗语
半生蜡熟——半生不熟 半死半活——半死不活 扒头控耳——挠头抓耳
报鸡城狗——照顾一人,引起众人追逐,喻指牵一发动全身 放刁吹鳖——威胁恐吓。同“放刁拳比”差不多 捧碗甩筷——甩碗扔筷子。饱狗占屎——喻指贪得无厌
变面变孔——脸色说变就变。喻指喜怒无常 拼死拼活——拼老命做事 盘山过岭——翻山越岭
盘屎过瓮——把事情重新做一遍。形容越弄越糟糕,毫无意义的重复
笨脚笨手——形容手脚不灵活
傍神福绿——靠神获取福绿,指乘机沾点好处 傍官靠势——依仗官势。
搬嘴搬舌——四处传话,挑拨离间
搬嘴小姑——像小姑仔爱学舌,指爱搬弄是非 撇手掠脚——捋袖挥拳,摆出打架姿势 歹款歹制——性格暴躁,性格偏僻 歹心毒幸——心地阴险,手段残忍 歹声歹嗽——声音严肃,说话严厉带有责备之义 歹铜旧锡——破铜烂铁
歹囝浪荡——浪荡公子,行为不检 扶脚蒱手——扶手抬脚
骗请害饿——说要请客让人饿肚子空等 鼻流澜滴——鼻涕口水任随流淌。同“鼻流汁滴” 欲吃唔做——光吃不做 欲长倒短——同”想长倒短 欲死欲活——要死要活
无影无迹——同“无影无只”形容没有根据的事 无闲无工——没有闲工夫 无暝无日——没日没夜
无嘴无舌——不会讲话,形容不善交际 无即无或——没这没那
无眠损神——缺少睡眠有损精力 无闲切切——忙着做事 无头无面——面目不清 无鼻无目——事情未清楚 无大无细——不讲礼貌
无声无说——没人说话,没有声音。喻指音信全无 无性无块——没有性子,好脾气 无拍无算——毫无打算,缺乏计划 无天无地——无法无天 无相输赢——不相上下 无顾体面——不顾面子 无囝无儿——没儿子也没女儿 无空倘钻——无孔可钻,无懈可击 目白舌吐——目瞪口呆
目淆无扣——不识时务,不知道危险 名声透屎——臭名远扬 卖龟买鳖——徒劳无益
掠龟走鳖——顾得了东顾不了西 面忧面Q——愁眉苦脸 袂晓抽退——不知闪退
大牛惜力——牛虽大但不肯使力 大脚大手——花钱大方,不懂得节俭
大箍作菜——虽然身材粗壮,实际是小菜一碟 当头对面——面对面的意思 直肠直肚——说话不会拐弯抹角 猪欠狗债——有前因必有后果 缠脚镇手——碍手碍脚 鼎里涂溜——瓮中之鳖
跺脚顿蹄——怒气冲天,乱蹬乱跳 雕花刻柳——精雕细刻 天落红雨——指事情不可能发生 头烧耳热——身体发热,体温升高 头晕目暗——头晕眼花
头毛试火——指执意蛮干,自取灭亡 头目精鸟——机灵透顶 吐气吹哼——唉声叹气
吐血吐沱——焦急烦恼,连血都吐出来 宰鸡教猴——杀鸡吓猴 贪长短到——同贪吃屎漏 添头贴尾——增添补足 添脚添手——画蛇添足 脱裤放屁——多此一举 人来客去——亲戚朋友往来 年冬月节——逢年过节
老马展鬃——年纪虽大,不服老 你甘我愿——彼此甘愿 软索牵猪——以柔克刚 软涂深掘——弱肉强食 离头什仙——头发散乱
犁头戴鼎——埋头苦干,毫无二话 鹿脚马枪——狐群狗党 路鳗狗鲨—— 一丘之貉 雷弹切掣——电闪雷鸣 路家散宅——家破人亡 十手五爪——七手八脚
上四袂摄——人到了四十就精力衰退 水流破布——做事拖拖拉拉,说话拉东扯西 汁流汁滴——形容做事拖泥带水,效果很差 尖脚幼手——手脚细嫩
咀死绝咒——发重誓以求让人相信 吃饱换饿——工作没有成效,白花力气
吃便领现——吃的领的都是现成的,指悠闲安乐 七横八直——形容乱七八糟
七创八创——随便做事,不按规矩来 吵家闹宅——吵得家庭不得安宁 伸脚出手——动手动脚
抢年抢节——年关节日抢购货物。借着年节趁机捞钱 青暝怨壁——寻找借口,掩饰过失 青暝穿针——瞎干一场
差牛缉马——以牛追马。形容方法不对,无济以事 臭头烂耳——毛病很多
臭脚撑底——骨子里如屁股一样臭,本质有毛病 粗嘴野斗——粗言野语 钝刀利手——刀钝方显快刀手 撞门弄户——撞击门户,形容气势汹汹 天乌地暗——天昏地暗
贪俗买贵——贪一多便宜结果买得更贵
劳气着力——费口舌要花力气。喻做事要看值不值得 钱咸淆粘——形容很小气
贼头贼面——从外到里都是贼样子 柴空米尽——形容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聘贼顾更——引狼入室 贼仔贼孙——鼠窃狗盗之辈 秤锤拖尾——形容人老珠黄
插嘴插舌——爱插话。指不懂得尊重人 嘴饱目饿——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嘴干喉刮——口干舌燥
嘴尖舌利——话语尖刻,贫嘴薄舌 嘴笑目笑——满脸笑容
三脚花跳——像动物一样跳跃。形容连蹦带跳 三尖六角——高低不平,凹凸不正 三请五催——反复多次催请
三人五目——形容多人过目,事实真切 三不五时——经常的意思
三更半暝——三更半夜。同“三更暝半” 心狂火着——热得心中起火,心急火燎 双头落力——两头使劲,双管齐下 生空生缝——专出坏点子
想空想缝——专想挖空子,挖空心思 生脚生手——添手添脚。喻指无中生有
生头发尾——浑身上下生疮发脓,喻指毛病很多 四九日乌——春日阴雨绵绵,喻指缺乏热情冷落冰霜 四脚拔直——手脚僵硬,形容人死的状态 四箍遴转——四面八方,四周围 四四角角——四四方方 死坐活吃——吃白饭不干活
死猪镇坫——死猪占板位。占着茅坑不拉屎 辛苦病痛——拖磨过度得病 相教相学——互教互学
屎激开学——大便急了才要建厕所。喻指紧急的事情到眼前才匆忙处理(学:公厕)瘦人厚膏——身材瘦体质强
数佛做粿——喻指办事有计划。也指做事不灵活 见拍见赢——百战百胜
近街避巷——近闹市又避居小巷近庙欺神——在庙附近却瞧不起神。鸡角身坯——像公鸡一样。指好斗成性 拣精拣肥——喻指过分挑剔 狗兄狗弟——难兄难弟 规头面汗——满头大汗 骨折肉裂——粉身碎骨
拳头坫坯——喜好斗殴打架,但拳术又不到家 紧脚捷手——手脚麻利
家私伙头——家具或专业用的工具 假肖六颠——装疯卖傻 纠肠纠肚——牵肠挂肚 割肠割肚——心如刀割 俭肠俭肚——省吃俭用
举箸遮鼻——喻指要知足,不要多占便宜
烧山炎日——阳光灼热似热火烧山。形容暑气逼人 估不而将——不得已而为之
乞吃假仙—— 喻指冒名顶替。鱼目混珠 可怜可代——十分可怜 轻声细说——形容态度和蔼 牵声拨调——故意拉长声调 起脚动手——动手动脚
起鼎动灶——烧锅做饭。喻指待人热情 起早摸暗——起早摸黑 哭爸哭母——叫苦连天
勘头勘面——头脑缺根弦,目无尊长乱发脾气 脚瘸手折——手足残废 脚浮手掣——手脚颤抖
瘸脚破相——脚瘸,脸上有毛病。喻指残废 五花十色——五颜六色火烧目眉——火烧眉毛 好脚好手——手脚都好使,喻指身体健康 好名好声——名声很好
好锣好鼓——锣鼓敲得动听。形容说话投缘 好来好去——双方感情很好。交往密切 好声好哨——喻指态度柔和
合字恶写——合字难写。喻指凡事合作不容易 欢头喜面—— 一脸的欢喜。形容春风满面 血流血滴——血淋淋,伤势惨重
雨淡水滴——下雨天到处湿漉漉。喻指行动不方便 鱼虾水卒——虾兵蟹将
胸肌瘦细——形容身材瘦小细弱 引鬼入宅——引狼入室
王哥柳哥——随意称兄道弟。喻指不务正业的人或三教九流之辈
乌篮血迹——摇篮之地。喻指故乡
乌青激血——皮肤青肿淤血。喻指伤势严重 乌噜白噜——胡说八道。同“七吐八吐” 乌天暗地——天昏地暗 无做无声——没有作声。喻指不露声色
唔知头天——不知头上天有多高。喻指不知内情乱说 唔知天地——不知天地在哪里。喻指晕头转向 唔知头尾——不知道来龙去脉
红面赤须——形容人满脸通红,也指脸色红润 红膏赤蟹——像煮熟的蟹膏一样红
有嘴无澜——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口舌,劝说良苦 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有空无笋——形容做事不周全,或不可思议 有七无八——形容乱七八糟
有耳无嘴——劝人只管听,不要乱插嘴。或指不要对外传话 有嘹有拍——符合旋律节拍。形容做事有板有眼 有空倘钻——有机可乘
会算袂除——只懂加不懂除。喻指只知利润不知成本 应嘴应舌——乱顶嘴,不懂礼貌
学嘴学舌——四处乱传话。喻指搬弄是非 弯街僻巷——喻指偏僻的角落
饿饥失顿——三餐吃不饱。形容经济困难 歪膏市斜——歪歪斜斜。也指行为不正 歪嘴斜目——眼斜嘴歪。喻指五官不正 冤家量债——冤家对头,争吵不休 鸭仔听雷——不知所云 鸭仔趁阵——盲目跟从。喻指随大流 恶人无胆——凶恶的人也最胆小 憨头愚面——傻头傻脑
憨人厚福——不精明的人更有福分 淹山淹海——大水淹没一切。
傍赏福绿——靠近别人吃香喝辣。喻指秃子跟着月亮走沾点光
第二篇:闽南方言与文化1
闽南方言与文化1-1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活 课堂时光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闽南方言的趣味性,乐意学习方言,学会闽南方言中关于课程名称、星期、俗语的讲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闽南方言童谣或故事《偶成》所蕴含的道理,或描写的意境,接触本土文化,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3.感受闽南的传统文化精神、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以及奇异的民俗风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闽南方言中关于课程名称、星期、俗语的讲法;
2.体会闽南方言童谣或故事《偶成》所蕴含的道理,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书本封面导入,认识新的课程
1.封面上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的穿着? 2.弄清楚《目录》,对书籍内容有大致了解。
(二)联系生活,了解学生情况
1.我们班谁是福建闽南人?有谁会说闽南话?平时和谁说最多? 2.你在老家又听到有趣的闽南话俗语吗? 3.把你认为有趣的一句话用闽南语说给同桌听。4.生活中说闽南语给你什么感觉?
(三)学习课内知识
1.听老师用闽南话读课本对话P10-11 2.跟老师说一遍,并了解“拍算”和“了后”两个闽南词语的意思。3.用闽南语认识“功课表”
师:功课表上的哪些字跟平时不一样? 跟着老师试读。4.学习俗语“日时走抛抛,暝时守灯骹” “骹”jiao,字音的认识;
“走抛抛”意为“四处游荡,玩耍”,“守灯骹”到了晚上挑灯夜战。理解句子意思: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指不合理安排时间的行为。5.读“规礼拜”
6.看图听故事《偶成》:应该如何珍惜时间?
(四)作业布置:把今天学的闽南话跟家长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
1、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
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歹剃头”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五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水鸡吗?师(出示水鸡的图片)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2、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3、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四、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鸭仔听雷”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鸡,齿》。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鸡,齿》。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闽南童玩:挑竹签
要让学生了解挑竹签的注意事项,掌握游戏中获胜的要领。
学生每人收集一定数量的竹签或冰棒棍儿。(以10-20根为宜)先由一人用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将它们撒在桌面上。散开后抓住其中的一根木棍,以这一根去逐条挑竹签出来,规则是:每次只能动其中一根,并且其他木棍均不能触动,一旦触动则输,轮到下一个人挑。最后看谁手中的棍子最多则赢。(教师分配学
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牧的另一首古诗《登飞来峰》。
1、你们还记得之前学过杜牧的《登鹳雀楼》用闽南语怎么读,齐读《登鹳雀楼》。
2、课件出示古诗《登飞来峰》让学生读一读。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飞来峰》。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飞来峰》。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大牛惜力”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八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阮阿舅》。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阮阿舅》。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复习闽南童玩:挑竹签
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九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唐诗《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凉州词》。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凉州词》
1、简介作者李商隐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5、布置学生用闽南话背诵二十四个节气。
第十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谁能回答,什么叫“和谐社会“?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囝仔满月》。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满月》。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6、选择童谣中的一些词语来造句。
三、复习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第十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清明》《爬龙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读完后说说都跟什么节日有关?
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元日》
1、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十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第十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再一起学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泊船瓜洲》
1、简介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2、课件出示西湖新旧十景让学生欣赏。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菊花》。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菊花》
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五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谁的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相处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童谣《一只蜢仔》说的就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深。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一支竹仔水里浮》
1、课件出示童谣《一只蜢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拓展延伸
1、思考:为什么“阿嫂无钱哭晓幸”、2、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要学习“哥哥”的什么精神?
3、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哥哥”学习,与人和睦相处,无私地为家人奉献,同时也要改掉自己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第十六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和父母的生相,课上交流。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的图片。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月亮月光光》
1、课件出示童谣《月亮月光光》。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复习闽南童玩: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十八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儿童游戏吗?最喜欢的是哪个游戏?
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儿童游戏?
3、课件展示介绍闽南地区的儿童游戏。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拉钩》
1、课件出示童谣《拉钩》。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学习闽南童玩:编花绳
取来一根一定长度的线绳,两端系好,成一个封闭形状,架在两只手掌上,手掌翻飞,手指勾来勾去,一根绳就结成一个“篓子”的形状,然后另外一个人再把绳翻来勾去倒到自己手上,又变换了另一种花样儿,学生两人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发明创造出新的编法,看看谁编得最有趣,谁最有创意。(在编花绳时,小心避免将花绳打成死结。)
第四篇:浅谈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共)
浅谈闽南方言文化
据记载,大约1500年以前(甚至可能比记载的时间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华夏民族为了躲避战乱,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等地辗转到福建,此后再迁至闽南,因为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故称河洛语。闽南语又可称为“福佬话”,闽南方言的早期代表是泉州话,但随着现在厦门经济和影响力的提升,已经让位给厦门话。但不得不说的是,泉州话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闽南早期梨园戏仍是以泉州话为标准音。
不懂闽南语和闽南文化的外地人以及国外朋友可能会疑惑台湾话和闽南话是不是一样呢,毕竟听起来会有不同。这里主要的区别是音调的变化。台湾话发源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闽南方言。但是,台湾经过西班牙、荷兰、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本来的方言基础上会增加很多外来语,以此跟原来的闽南话就会有差异。比如,香港人讲的粤语与广东人说的粤语,听起来就感觉会有明显差别。
粤语有自己特别的“粤语歌”。闽南语也有自己擅长的“闽南语歌”。虽然大部分闽南语歌大众可能并不熟悉。但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爱拼才会赢》,想必大众一定会很熟悉。这首1988年叶启田用闽南语所唱,1988年,正逢台湾经济低迷,台湾许多人因为面临失业的危机而倍感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首歌的歌词极具时代特色,它鼓励人们,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都要勇敢前行的乐观态度。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已经成为20世纪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此歌曲词曲结合的特色,歌曲音乐旋律及结构的特点,以及歌曲的思想、精神内涵,认为其不仅代表了台湾闽南语歌曲柔媚、亲切的风格特色,而且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闽南文化和民族精神,突出了中华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台湾闽南语歌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首短小、典型而优秀的中华民族音乐结构思维的闽南语励志歌曲代表作。
闽南方言的使用范围之广泛是大众为之惊讶的。从地理范围来看,闽南文化以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和台湾省为核心区,包括广东、海南的一些区域,以及浙江、广西、江西、江苏等省区的一些分散的讲闽南方言的县、镇、村,此外,香港、澳门也有近20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闽南文化区域。这些讲闽南方言的区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闽南文化区别于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海洋开拓性。闽南地区大都地处沿海,由内陆延伸至海洋,兼有农林业和渔盐业之利,能沟通内陆,拓展海外,陆海相连,面对大海,闽南方言区的民众,在文化上往往富有开拓精神,敢于冒险,勇于创造,这是海洋精神的体现。闽南人地处陆海相连的区域,具有海洋文化的开拓精神,闽南商业文化富有市场观念,敢于冒险开拓,追求效益,讲求效率,注重实效,这哺育和成就了一代代的闽南杰出商人。
语言是文化的决定因素,对人类思维起制约作用。方言则是划分我国戏剧文化圈的决定因素。闽南戏剧文化圈的划分,首先依据的便是方言。运用闽南方言演唱的戏曲、歌剧和用闽南方言对话的话剧,都按照这一标准划进这一戏剧文化圈。所包含的剧种主要有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潮剧、四平戏,闽南方言话剧与歌剧及偶戏,比如,布袋戏,提线木偶戏、皮影戏等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成为戏曲“活化石”的“梨园戏”。梨园戏以其雍容典雅的音韵唱腔、曼妙多姿的舞步手势,深受当地民众乃至海外侨胞的喜爱。其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一字多腔,唱词多为长短句形式,曲韵属古中州韵,用泉州话演唱。语言声调分七声,即除去声外,平、上、入三声分阴、阳。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声。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梨园戏历经岁月千年洗礼、洗尽铅华后仍如钻石般璀璨夺目,在以泉州为核心的闽南文化圈中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位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闽南语言的历史悠久,使用范围较广。但闽南语言的发扬与传播仍是让人担忧。我们在海峡两岸可看到,现在的父母对待教育孩子语言方面的学习上,普通话是第一顺位。不光是在海峡两岸,甚至是全中国,子女学习语言的顺序应该是汉语、英语,最后才是自己家乡本土语言。闽南语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家长甚至认为闽南语对学习汉语以及英语是有极大影响的。因此在子女面前刻意不讲方言,甚至告知子女经常说方言的弊大于利。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其他省的其他方言群里。而现在在网络上也经常会出现“不纯正”的闽南语,有的人还用半调子的闽南语的笑话。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的亲妹妹是湖北宜昌本土人,自她生下来到4岁,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自己家乡的方言。我认为这与父母这方面的语言教育不无关系,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时加留心,并加以引导和纠正。方言是一种文化,正确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并世世代代传下来。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根”不能断,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手里流失。语言文化并不只是供我们日常交流之用。在中国戏曲、戏剧方面的影响力也同样不可小觑。家长经常抱怨,向学校反映教师在日常上课当中运用当地方言或者自己家乡语言进行授课的行为,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并妨碍普通话和英语的学习。其实教师通过闽南语这样的方言教授学生,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还会帮助其学习中国文化及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在这种助力的推动下,学生更容易记住平常不易记住的公式以及不易理解的句子文章。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运用方言讲课的课堂比用正正经经普通话讲课的课堂更生动有趣,而且当堂内容学生的吸收能力也比普通话授课的课堂更具有效果。利用闽南语授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闽南语中有很多有趣的童谣,可以采用音乐、图片、动画等渲染手段,创设出一些列感兴趣的童谣情境,激发学生的语言体验和学说闽南语的兴趣。这就大大地保留和传承了闽南文化,所以现在的家长应该正式闽南语教育,而不是一味地防止自己的子女接受自己家乡语言的传承而怕“新”语言文化收到冲刷和影响。
第五篇: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1内容简介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会长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和《古汉语研究》编委等。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等。
编辑推荐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上编 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 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 宋元明清汉人入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 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 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泉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 《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 《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 《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 《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 《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 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 《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 《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 《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四章 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三节 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 一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 二 声母系统研究 三 韵母系统研究 四 声调系统研究
五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第四节 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一 《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 二 《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 三 《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五节 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
二 《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 三 《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六节 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 二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 三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
四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
第五章 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厦门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八音定诀》音系研究
一 《八音定诀》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音系 二 《八音定诀》的声母系统 三 《八音定诀》的韵母系统 四 《八音定诀》的声调系统 第四节 《击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击掌知音》声母系统 二 《击掌知音》韵母系统 三 《击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六章 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潮汕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和潮汕方言 第二节 现代潮汕方言声韵调系统 一 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二 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三 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第三节 张世珍《潮声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潮声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 二 《潮声十五音》声母系统 三 《潮声十五音》韵母系统 四 《潮声十五音》声调系统
第四节 蒋儒林《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潮语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 二 《潮语十五音》声母系统 三 《潮语十五音》韵母系统 四 《潮语十五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无名氏《击木知音》音系研究 一 名同实异的两种韵书 二 《击木知音》的音系性质研究 三 《击木知音》声母系统 四 《击木知音》韵母系统 五《击木知音》的声调系统及其拟测 第六节 姚弗如《潮声十七音》音系研究 一 《潮声十七音》的音系性质 二 《潮声十七音》声母系统 三 《潮声十七音》韵母系统 四 《潮声十七音》声调系统
第七节 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音系研究 一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母系统
二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韵母系统及其音系性质 三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调系统 四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韵调配合表 第八节 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性质概说 二 潮汕方言韵书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中编 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七章 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节 台湾的地理与历史概说 第二节 闽、粤移民人台概况 第三节 台湾境内闽、客方言分布概况
第八章 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系统的比较
第九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的出版与绪言 第二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母系统 第三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韵母系统 第四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调系统 第五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韵调配合表
第十章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
第一节 《增补汇音宝鉴》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第二节 《增补汇音宝鉴》声母系统 第三节 《增补汇音宝鉴》韵母系统 第四节 《增补汇音宝鉴》声调系统
第十一章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十五音辞典》的前言部分 第二节 《台湾十五音辞典》声母系统
第十二章 《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 第十三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 第四章 《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 第十五章 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下编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外编一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
第十七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外编二 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
第十九章 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 [看更多目录]
2序言
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在全国所有大区的方言中,闽语流传的各种韵书、字书是最多的,而其中有关闽南方言的各类韵书、字书尤其丰富,堪称大观。例如大陆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泉州黄谦的《汇音妙悟》(1800,泉州音)、建阳廖纶玑的《拍掌知音》(不详,泉州音)、叶开恩的《八音定诀》(1894,厦门音)、漳州谢秀岚的《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漳浦)、无名氏的《增补汇音》(1820)、长泰无名氏的《渡江书十五音》(不详)、无名氏的《击掌知音》(不详)、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1913)、崇川马梓丞改编的《击木知音》(全名《汇集雅俗十五音全本》,1915)、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21)、潮安萧云屏编的《潮语十五音》(1923)等;台湾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部编撰的《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895)和《订正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901)、沈富进编著《增补汇音宝鉴》(1954)、林登魁编著《乌字十五音》(1960)等。就目前所知,这一类韵书、字书的数量多达20多种,这种盛况在汉语方言中是少见的。编纂韵书、字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语言或方言的研究,但没有对语言或方言的深刻理解是绝对编不出韵书、字书的。越是复杂的方言越需要编纂韵书、字书。因此,闽南方言韵书、字书的繁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闽南方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且早就引起了特别的重视;也说明了闽南方言地区,包括台湾的闽南话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很多时候是通过韵书、字书的编纂表现出来的。
文摘 插图:
后记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首次全面、深入地对闽台闽南方言韵书进行历时和共时、时问与空间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闽南方言语音的共同特点以及所存在的差异,从中窥知闽台闽南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探讨闽台闽南方言的源与流的关系,说明历史比较法原则对闽南方言史研究的重要性。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福建历史上的移民史与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福建的早期开发与福建古代方言萌芽,西晋末年至唐五代时期中原汉人人闽以及闽方言的形成,唐宋以后中原汉人人闽以及福建方言的发展变化,才逐步形成福建境内现代汉语方言的复杂情况。明清时期闽、粤移民大量入台,也导致了台湾境内闽南话为主、客家话为次的分布格局。大陆迁台移民原籍地主要有三部分:一为泉州移民,他们入台最早。二为漳州人及厦门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首批入台,之后,主要在施琅平定台湾后大量迁入。三是客家人,他们迁台的动作最慢,时间最晚。
福建近代音韵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闽方言韵书的大量产生。最早闽方言韵书有两种,即:《六音字典》和《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六音字典》是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问世的闽北方言韵书,作者陈相。《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是托名明末戚继光所编撰的福州方言韵书。清代有大量的闽南方言韵书问世。如反映泉州方言音系的黄谦《汇音妙悟》(1800)和廖纶玑《拍掌知音》(约成书于康熙年间);反映漳州方言音系的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1831)、无名氏《增补汇音》(1820)、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年代不详);反映厦门方言音系的叶开温编《八音定诀》(1894)和无名氏《击掌知音》(年代不详);反映潮汕闽南方言音系的张世珍《潮声十五音》(1909)、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11)、无名氏《击木知音》(1915)、姚弗如《潮声十七音》(1934)和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1979)等。这些韵书的产生对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的编撰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繁体字)·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本书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等编委。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序
上编 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 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 宋元明清汉人人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 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 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泉州各县市方盲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 《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 《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 《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 《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 《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 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 《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 《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 《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四章 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三节 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
一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
二 声母系统研究
三 韵母系统研究
四 声调系统研究
五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第四节 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一 《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
二 《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
三 《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五节 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
二 《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
三 《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六节 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
二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
三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
四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
第五章 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厦门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
第六章 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中编 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七章 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第八章 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第九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第十章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
第十一章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
第十二章 《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
第十三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
第十四章 《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
第十五章 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下编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外编一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
第十七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外编二 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
第十九章 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福建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工作者报告,三明市万寿岩山灵峰洞遗址中,发掘出数十件砾石质旧石器,证明至少在距今1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活。在漳州市郊莲花池山遗址下层发现了距今4万-5万年前的旧石器,三明市万寿岩船帆洞内发现距今约2万-3万年前原始人石铺居住地面和排水沟槽遗迹。距今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在福建的分布区域又有所扩大,先后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漳州“甘棠人”骨殖或牙齿化石,证明了他们的存在。到了新石器时代,福建这个地域已有不少文物遗址,如福清东张的山坡遗址、闽侯甘蔗昙石山、白沙溪头和榕岸庄边山等地的贝丘遗址等均存在原始的地方文化类型,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金门发现的篦点纹陶器,跟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冈文化的篦点纹陶器相类似。这些都证明了至少在七千年前福建早已有先民在这里活动了。
《尚书·禹贡》记载夏禹治水之功,分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曰:“淮海惟扬州。”“淮”指淮河;“海”指东海。意思是淮河与东海之间是扬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日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日扬州”。可见,夏朝时福建一带应属扬州地域。福建武夷山的船棺至今犹存,经测定,其年代大约是距今3400年的殷商时期。类似的船棺在闽、赣、湘、桂、云、贵、川等地均有发现,从其文化特征来看,当时的原住民夷落中可能有现今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先民。《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国语》曰:闽,芈蛮矣。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可见,“七闽”指的是远离中原的边陲地区少数民族聚集之处,当在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至今,闽南话“闽”“蛮”二字仍完全相同。《说文解字·虫部》:“闽,东南越,蛇种”;“蛮,南蛮,蛇种”。这里的“蛇种”即“蛇族”,就是信仰蛇神的民族。至今闽南、闽西一带建有不少蛇王庙、蛇王宫、蛇腾寺等,大概分布于福建的闽越人是以蛇为图腾的。战国时期,勾践七世孙无疆和楚威王作战(约公元前339-前329年),无疆战败被杀,楚兵占领吴越土地,越国瓦解,其后裔和福建原有土著结合,称“闽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