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教学实录)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教学实录)
执教:余映潮 整理:黄亚东
时间:2010年11月17日 地点:东台市实验中学
师:我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就是游记的写作,我们今天就来集中地解决一个问题,(出示幻灯,指着幻灯说)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我要问同学们一下,手上的材料都看过了吗?
生:看过了。
师:都预习读过了吗?
生杂:预习过了,读过了。
师:谢谢大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基本的概念。(师屏幕出示概念,指着屏幕说)游记,读——
生齐读:游记,就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是以真实的游览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记叙性散文。
师:要说作文的真实性的话,在记叙类的文章里面,游记、日记都是最能够表现真实性的文章。所以我们学习写游记,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人文景观的美好,更是让我们记录我们的足迹,记录我们的心灵的感悟。好,下面我们就来开始进行研读体验。我给大家组织了四篇范文,它们将告诉我们游记写作的基本构思方法。第一篇是《颐和园》,第二篇是《观潮》,第三篇是《山海关》,第四篇是《三亚落日》。老师给大家设定的讨论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某一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写游记。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一篇——《颐和园》,我来给大家朗读关键的句子:(师读)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师:这是我的第一次朗读。第二次朗读: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
师:这是我的第二次朗读。现在我们就开始研讨了,《颐和园》告诉我们这样写游记——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学生思考,师巡视。)
师:好,可以举手发言了。好,请你来!生1: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写游记。
师:进了颐和园大门,来到长廊,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对呀,按照地点的转换来记录自己的行踪。好,谢谢!请你来!
生2:先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结尾的时候再总结全文。师:嗯,先总写,然后呼应篇首作点题。好,谢谢!你呢?
生3:写游记有一种基本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写游记还可以通过移步换景,就是通过地点的转换来写。
师:好。这位同学,他的见解里面运用了术语。“总分总”就是语文的术语,“移步换景”就是游记的术语,多好!结构是总分总,这位同学又说了首尾是呼应的,然后中间的部分是移步换景,按第一位同学说的是根据地点的转换来记录自己的行踪。这就是《颐和园》告诉我们怎么去构思一篇游记。
师:(出示幻灯)我们把它小结一下,做记录:总体构思——游踪,注意这个术语,游踪就是你行走的路线——游踪明晰,移步换景。由于这八个字,我们就知道总体的构思应该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是怎么回事。再来八个字(出示幻灯:总提分说,层层展开),我们把眼光看到每一个段,你看“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这是总说。它每一个段都有总说,后边再细细地展开。第三段也是:“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 “来到万寿山脚下”是总说,再说“抬头看”,它的段落写作很有特点:总提分说,层层展开。这就告诉我们细部怎么展开,整篇文章怎么结构,每一段怎么展开,让我们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就是《颐和园》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第二篇——《观潮》。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观潮》告诉我们这样写游记。还是请大家说,好,谢谢,请你来。
生1:它还是先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然后写了发潮之前的情景,然后写发潮时的,最后写发潮后的。
师:嗯,同样是总写一句。但是这个结尾啊,就留有余味,它就没有点题,让我们去想。你看,(师读最后一段)“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就收住了,它是一种自然的留有余味的结尾。这位同学分析了,先总写一句,然后也是层层展开。但是,它与《颐和园》一定是有区别的,请大家再表达观点。
生2:从“这一天早上”到“午后一点左右”,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根据时间的发展来记叙事物的变化。好,谢谢!现在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指着屏幕说)游踪明晰,移步换景,它的游踪在哪里呢?游记游记,一定要表现你的游踪,它的游踪呢?
(学生思考。)
师:我们从小到大,老师都告诉我们写游记要移步换景。但是,《观潮》却不同。
生3:它是先从“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然后是“踮着脚往东望去”,然后„„ 师:很难找到游踪,对不对?它只是说早上来到这个地方,然后登上大堤,就不知道了。再往什么地方走?你看,这就是问题啊!没有游踪。你来分析!
生4:因为是观潮,看的是潮水,并不是游览什么地方,他只要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个景色。
师:好,是景色在变化,人没有动弹。请你把人没有动的那些地方找出来。生4:他登上了海塘大堤之后就再没有动。
师:于是就长久地等待,于是就“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一直到大潮退去,都还在海塘大堤上。这就是发现。哦,这篇游记是没有游踪的变化,那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小结(出示幻灯),刚才《颐和园》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写下来,我们来看《观潮》,没有游踪,叫:定点观察,情境变化。假设你们要去咱们的麋鹿风景区观看风景,你们很可能站在一个地方远观——麋鹿群出现了,奔跑着,消失了。这是游记的另外一种构思,经常用到,但是没有被大家普遍地提炼出。你看,又是一种吧。它的段落的写法,也是和《颐和园》不同的(出示幻灯)——写声写形,烘托渲染。它的描写更富于动感,因为是定点观察,所以一定要用其它的手法来使景物美丽起来,写声写形,烘托渲染。当我们到滩涂上去观看鸟群的时候,就要写它的声,就要写它的形,用烘托渲染的方法,把景物写得生动起来、鲜活起来。《观潮》就是这样告诉我们来构思游记的。(出示幻灯)《颐和园》是一处一处地写,《观潮》则是一时一时地写。早上,中午,潮来到的时候,潮经过的时候,潮奔腾而去的时候,到潮消失了的时候,一时一时地写,于是层次更分明。
师:好,把我们的目光移向《山海关》。(师读)“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这铮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第三段继续地议论抒情,第四段写山海关的城楼,第五段抒情议论、产生联想,2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一直到课文的收束。大段的抒情,大段的议论,大段的联想。那么,《山海关》告诉我们怎样写游记?再请大家发表观点。
生1:写游记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色当中,要情景交融。师:边写景,边抒情,或者是写景之后大篇幅地抒情。谢谢!生2:游记中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增加到写景中。
师: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联想和感受,于是就形成了想象,于是就表达了情感,多好。这位同学能够在阅读中提炼出一个好的内容,概括出一个好的手法。
生3: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感,鼓舞着人们的意志。
师:不仅仅是看到了作者笔下的景物,更多的是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激情。还有吗?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怎样写游记。
生4:它由感受的不同,由时间的不同,从而写出心中所想,写出这篇游记。
师:随着景物的出现,不断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好,还有谁,对文章里边告诉我们怎样写游记有新的感受?
生5:游记是可以在记叙中夹杂议论,就是夹叙夹议。
师:嗯,夹叙夹议。又用了一个术语。我们来看,老师是怎么概括的。(出示幻灯)这篇文章和前两篇文章大大的不同,就是游踪只点了一下,略有游踪,先写实,后写虚。写实,是写山海关的城楼;写虚,是大量的联想抒情,并没有写景。这是游记的另外一种写法,写一小小的景点,然后用更多的篇幅去展开联想、去抒情。多美的结构啊!继续细化,(出示幻灯)它的段落写作是:选点绘景,议论抒情。
师:原来游记竟然可以这样写,只写一个点,然后大量地议论抒情。《颐和园》是一处一处地写,《观潮》是一时一时地写,《山海关》是一实一虚地写啊。
师:好的,最后一篇——《三亚落日》。以三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怎样写游记。开始讨论!
(师巡视,发现学生讨论不积极,遂引导。)
师:似乎没有讨论,还在沉思默想。三人小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看到有学生举手,过去)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好,你来!生1: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师:在结构上总分总,在手法上多用比喻。你刚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我们说了。生2:作者的脚步一直停留在看落日的小岛上,它并没有像前两篇一样略有游踪,而是以太阳的变化,相当于时间的顺序来写。
师:多好的见解啊!这篇文章我们看不出它的游踪啊,被这位同学观察到了。好,谢谢!生3:这篇游记由太阳的颜色变化来写。
师:反复地写太阳的变化,多好的看法!还有吗? 生4:把三亚落日拟人化,赋予它灵魂。师:用拟人的方法来绘景。
生5:首先它运用时间顺序,然后将太阳的一些变化都化成一个孩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让人感觉太阳宛然是活的。
师:专门写太阳。那么怎么概括呢?继续看(出示幻灯),《三亚落日》这样告诉我们:从整体构思上看,它没有游踪,但暗示游踪。它说:“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暗示到三亚去了,在某一个地方看落日。这就是暗示游踪,专写一景。看段落:反复描写,因为它专写一景,所以对这个景物的变化反复地描写,太阳的变化,太阳色彩的变化,太阳位置的变化,一点一点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手指屏幕)融情于景,从游记的写作来看,每一笔都应该渗透情感,但是在《三亚落日》这篇文章里,融情于景的写法是用得最好的。一处一处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地写,一时一时地写,一实一虚地写,那么这篇文章怎么写的呢?(出示幻灯)一步一步地写,太阳在变化。
师:我们来看小结,把四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放在一起。(出示幻灯,指着屏幕说)它们告诉我们这样构思游记,一起读。游踪明晰,读——
生齐读:游踪明晰,移步换景;定点观察,情境变化;略有游踪,先实后虚;暗示游踪,专写一景。
师:多奇妙啊!第一种写法游踪明晰,第二种定点观察,第三种略有游踪,第四种暗示游踪。这就是构思的技巧。游踪明晰,带来的是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写的是情境的变化;略有游踪,是为了先写实后写虚;暗示游踪,是为了集中笔力专写一景。原来游记的构思是这样产生的。
师:好,我们看练习。《长城》它的开头一段是这样的(师读材料):“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假设要你接着往下写,你准备采用哪种构思方法来写呢?现在我们不需要你写,需要你谈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展开它。好,现在各自思考,然后我们再来交流看法。
(学生思考,师巡视。思考近三分钟,有学生举手。)师:好,我们来请这位同学讲,怎样继续地往下写。
生1:我会采用游踪明晰、移步换景的方法,一步一步、一处一处、一时一时地写,描写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情景,再写入自己的情感,融情于景,烘托渲染。
师:好的,你把刚才所学的综合了一下。我建议:远看长城,是第一个;然后继续地靠近长城;然后登上长城;然后发表感想。这样可以吧?好,谢谢!
生2:我选择略有游踪、先实后虚地写。先写长城的景观,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感慨。师:好的,他学习的是《山海关》的写法,先定点的描写,然后心生感慨。
生3:我也是略有游踪、先实后虚地写。先写自己远看长城,然后细看长城、登上长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先写下来,然后再发表自己对长城这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赞叹,和自己爱国爱民族的情怀。
师:多好啊!同样的是略有游踪、先实后虚。
生4:我也是略有游踪、先实后虚。我可以先写长城的景色,然后再联想那时的科技那么落后人们是如何筑起这座伟大的长城,再表达长城对我们的启示。
师:他说得更详细,一篇游记作品好像就在我们面前。
生5:我会暗示游踪、专写一景。先写远看长城,然后从不同的角度看长城,把它描述成各种样子,然后再抒情。
师:好,专写一景。这让我记起了你们读过的一篇文章《黄山奇松》,首先写号称“天下第一山”的黄山有四大景观,然后写人们钟情的就是奇松,然后定点写奇松,其中又定点写三大松树,最后一段议论抒情。略有游踪,定点描写。
师:原来《长城》是可以有各种构思的方法来写它。下面我给大家念一篇《长城》,它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很好的游记写作的模式,跟大家的思路差不多。
师读范文: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气势雄伟的工程,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师:你看,是不是略有游踪啊?先实后虚啊?同时也可以说是暗示游踪、专写一景。但是它更好的表达是一实一虚。我们还可以从很多课文里面找到例子来证明这四种构思的方法,足以让我们很好地学用了。
师:好,谢谢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其实就是(出示幻灯):读美文,学作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选的这四篇文章都是你们小学的课文,原来它们是这样地告诉我们,它们永远不会沉睡,它们不时地闪现它们美丽的身影,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从思想情感方面,给我们以启迪,给我们以思考。好,谢谢同学们,希望这节课对大家有用。下课!
(热烈的掌声。)
/ 5
第二篇:浅谈作文构思技巧
浅谈作文构思技巧
同样是建筑,造型不同,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匠心独运,华丽大气,总让人赏心悦目;同样是佳肴,搭配不同,产生的结果会截然不同,风格独特,精美大方的总让人食欲大增;同样是一篇文章,富有创意,能让阅卷老师亲睐,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如何写出新意、生动、新颖、与众不同的作文呢?首先要从创新构思入手。创新构思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
一、从内容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1、反向式构思。
反向式构思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反面角度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班门弄斧——弄斧必到班门;杞人忧天——忧患意识不可无,防患于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要不断进取。如我班以“喝彩”为话题作文,学生可写为“我”喝彩,“我”为别人喝彩,或生活中不可缺少喝彩等等,这些都是正向思维。有一学生立意为“拒绝喝彩”,理由是:我们不是为了捕得别人的喝彩而活着。作者叙述自己从小到大为得到别人的赞赏现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而使自己心身疲惫,进而提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色彩,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令老师同学耳目一新。从反面构思要有度,不可走极端,如果是大道理也就不可能从反面写。如:国家尊严、民族信念等。2 象征式构思。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3 比拟式构思。
比拟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母爱如佛”“父爱如山”;以“书”为话题的“书的滋味” “书的色彩”“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也都是较为独特的构思。
4、“巧合”式构思。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可以营造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有洞天”式作文。如教师授完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后,指导学生模仿这篇小说独特的构思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尾写篇作文。有位学生据此写了一篇习作《我和书》。文中讲一个穷孩子很想得到一本高尔基的《童年》。为此,他参加了作文竞赛,他胜了„„“发奖后,我抱紧书,兴奋地回到家,第一个告诉妈妈,妈妈终于露出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然后她也给我一包礼物,当我打开一看,也是一本《童年》,不由得怔信住了。妈妈像明白我的心事似地对我说:“我怕你得不到这本书太失望„„”很显然,这篇习作模仿了《麦琪的礼物》,却又反其意而用之,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二从形式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当然近年来,作文形式构思可谓五彩纷呈,如广告,日记,合同,报告,寓言,庭审记录,剧本等等。我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些经验结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列出了以下作文形式构思。
1、线索式结构.就是以某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统领全文.这如同一根彩带将无数珍珠穿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所以这种方法也叫彩线穿珠.这种结构紧扣线索,围绕线索铺开全文,主线分明,内容突出,条理清晰.如湖北荆州以“喜欢”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满分作文《我喜欢这位售票员》以售票员的微笑为线索,售票员三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微笑贯穿全文,把她热心服务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喜闻乐见。
2、总分式结构。就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先总领全文,后展开分叙,具体说明领句。这种结构还凶手先分后总和总分总的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如湖北荆州以“喜欢”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满分作文《唯独喜欢根之力》就以总分总式的方式结构。开篇开门见山写独爱根之力:接下来分写喜欢的原因、根之力的令人震撼等;结尾总结抒情,讴歌根之力,照应开篇,深化了主题。3、组合画面式
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部门,“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火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4、简洁标题式
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度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爽心悦目,又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注意。如: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可把标题拟为《妈妈——最温暖的阳光》,再切分春、夏、秋、冬四个小标题,表现妈妈四季对我的关爱,令人耳目一新。注意切分标题要恰当,准确,各部分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添加小标题在形式上做得均匀些,字数大致相等,这样的作文还给人诗情画意般的无限想象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断可以提高创新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但创新作文构思作为一种作文构思方式,只是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不是灵丹妙药般的化腐朽为神奇,更不可代替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训练,追求某种结构形式而走进写作误区。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
一篇好作文应该有观点,有亮点,有力度,有深度,有吸引力,有影响力,有震撼力.应试作文的本质是炫示,是放大,强化自己的优点,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应尽量在表达的角度上,在材料的选择上,在思考的内容上有一定的新颖性.在文章的结构上应匀称而严谨,在语言表达上应华丽而流畅.作为考生,应讲究写作的程序.花6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其中应该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构思.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文章应有联想拓展的部分,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从整体上说,我觉得有六个问题须引起考生在学习或应试中特别注意.1.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老师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2.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一篇文章800字,其中照抄材料200多字,评卷老师对这样的文章第一感觉是这个同学在凑字数.引材料时也不要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材料,听到一个故事等等,因为明明是给你的材料,还要说自己看到,听到,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3.要注意文章的模仿.应该说文章可以模仿,但如果全文照抄就不行了.有的同学的文句表达很有特色,但整篇文章的框架内容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得分就不高.如果材料内容都是从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考前辅导材料和一些发行量很大的杂志上“借”来的,得分起码要降一个档次.4.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现在强调学生的高考作文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样的观点都可以,但这里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2002年的高考作文“诚信”,这个话题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应该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都需要诚信,这就是“度”.在这个“度”中,你可以说国家,民族,社会,个人需要诚信,也可以讲诚信的作用,意义等,如果超出这个“度”,当然不对了.还有相当部分的同学讲在高中生活中如何谈恋爱,有的讲在恋爱中要讲诚信,也有的讲在恋爱中不讲诚信,《中学生行为规范》不是明明规定中学生不准谈恋爱吗
5.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阅卷中发现几乎90%的作文,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不同步.学生在发展等级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缺乏文采.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两方面的内容.6.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从具体方面说,也有七个问题值得高度的重视.首先要重视审题.虽然现在的高考作文在审题上基本不设障碍,但从阅卷情况看至少还有30%左右的同学不理解题意,如把“一枝一叶一世界”理解为“一枝一叶构成一世界”,审题一错,后边也就全错.其次,要注意文章的题目.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我说一枝一叶一世界”等,题目宜直截了当,或含蓄有意蕴,或生动形象,或以小见大,如“一部红楼万声叹息”等等.第三,要重视开头.有25%左右的考生在开头这个小节中就出现了病句或错别字,还有的考生,开头不入正题而绕一个大圈子,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等级的评定.第四,议论文必须有分析.70%左右的考生是用议论文体写的,这其中30%的文章几乎没有分析,只是材料的堆砌.作文其实就是检测考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没有一定的分析,就无法表现自己的思考力.第五,在文章中不要插上几句英语.第六,要注意答卷中的时间分配.有10%左右的同学,作文没有写完整,这是很可惜的.从分值看,写作文比答现代文阅读题划算.一篇只有400字左右的文章得15分左右,但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举几个关于诚信的例子,写足800字,大概能得40分左右了.但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花20分钟全部做对也只有18分.其他如卷面的整洁,结尾的简练都要注意.第七,有重点地准备一些材料.高考作文是难以猜到的,但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准备一些材料,话题是可以的.如源,成长中的反省,知与行这些话题可以练一练.可以根据最近几次考试,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然后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所谓片断连缀式构思是指写作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典型性)片断加以组合连缀成文。这种构思技巧形式多样,且在不断创造翻新。
一、镜头组合式
例如冰心的散文名篇《笑》,截取三个经典美丽的画面:眼前:苦雨孤灯之后,月儿透进清光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和笑。五年前:一条很长的古道,同样挂着新月的晚上,道旁一个孩子。――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十年前:雨过天晴,月儿从海面上来了。这茅屋里的老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我微微的笑。最后作者把浮现的三个笑客,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揭示了散文的主旨。一个片断就是一个经典的镜头,三个镜头组合就拍出了人间的纯爱,真美、够巧!
二、戏剧式
戏剧分单幕剧和多幕剧,其中多幕剧就是片断连缀式构思技巧的重要形式。如今年全国高考广东考生《把握感情,认知事物》(《语文月刊》20037-8)就采用三幕剧的形式。第一幕,以春秋战国为时代背景,以管仲和鲍叔牙对话为主要剧情,说明管仲以国家为重,否定曾经有大恩于己的鲍叔牙为宋国宰相的理智之举。第二幕,以民国元年为时代背景,写孙中山以大局为重,否决其亲哥哥孙眉为广州粤都总督。第三幕,以新时代为背景,写营长延长亲弟弟高原服役的时间。三幕剧由古及今,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正确把握感情,作出明智的选择。
三、两地书(书信体)
“写两例,不雷同”成了片断式构思重要形式,但用“两地书”形式来安排结构却不多见,而唐训华《两地书》(《新疆文学》1984年9月号)由两封短短的书信构成一篇震撼人心的小说。
第一封信,是哥哥向弟弟真诚地请求原谅:由于生活所逼,他谎报家情,以父亲的名义(其实父亲已去世了)向弟弟索取了五年共60元钱的赡养费。第二封信,是弟媳向哥哥真诚地请求原谅:弟弟早在五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她怕老人伤心隐瞒了死讯。两封信,构成两个片断成了小说主要情节,折射的高尚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荡人肺腑。同时展现了五年间两个家庭发生的悲剧,映照出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农村的巨大变化。
四、日记体
用“日记”的形式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片片组合起来,反映生活的感悟。例如今年高考河北考生的《心扉感悟》(《语文月刊》2003.7.8P82)全篇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截取四天写出了在好友的偏见和自己的切身体验中,领悟了不能单凭感情亲疏来认知事物。而四天的天气状况又暗合了不同时期的心情,使文章一气贯通,又紧扣话题,可谓构思精巧。材料又特别的真实,再加上形象生动语言,不给他高分也难了。
五、漫谈体
如今年上海考生《水浒论杂》(《语文报高考版》第38期),采用故事新编形式,围绕吴用所出以“杂”为题进行讨论,就截取了浪子燕青(主张杂好,各种本领都会一点,才能应付各种场面);金枪手徐宁(认为杂敌不过精),徐宁得到没羽箭张清的应和;小旋风柴进(主张触类旁通,还是杂点好);宋江一语定音(杂精各有利弊,唯有因材而异)。围绕一个“话题”,近似“沙龙”形式,各抒己见,求同存异,揭示主题。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就是此形式。
六、辩论体
从国际大专辩论赛到中学生电视辩论大赛,辩论赛对高三学生已是耳熟能详,自然吸收到作文构思中来。例如今年高考浙江考生《“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总决赛》(《语文月刊》2003.7-8P59)就采用辩论陈词的文体。开篇就以正反双方亮观点(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地认知事物。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认知事物。)的形式,明确了感情的亲疏会导致错误认知这一论点,接着从三个方面(概念阐释、实例、因果)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篇佳作截取了正方一辩开篇陈词。其实最好选取自由辩论或四辨总结陈词,因为前者是辩论赛思想火花冲撞最激列地方;后者让读者了解辩论全貌。
七、网络链接式
中学生爱上网成了不争的事实,于是网络也让有创造力的考生搬上了高考。如今年全国高考湖南考生《用双眼看世界――网络个人主页设计》(《语文月刊》2003.7-8P64)就先用“相关主题”直击话题;然后以“时事挖掘”、“相关链接”、“专家述评”、“即时评说”、“压轴发表”等小标题题目,一层一个中心内容,辨证地分析问题,使文章有了深度,有效拓展了论证范围,使文章有了广度;结尾反复申述中心论点: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
第三篇:作文构思技巧
作文构思技巧
考场作文时间紧、要求高,每位考生都希望考出最高水平。要做到这一点,下笔前的构思与作文的成功关系很大。那么,在考场作文中又应该如何巧妙构思、出奇制胜、赢得高分呢﹖
首先,作文构思要注意:
1.角度巧妙
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故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我——一个纯真的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我的父母、叔叔、整个社会,从而揭露了这个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冷酷社会。
2.思路独特
精巧的构思除了表现在角度的选择外,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
如:《荔枝蜜》明明是颂扬蜜蜂和具有蜜峰精神的劳动者,然而开篇却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
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3.情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刻画和展示。
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第一,设置悬念。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出人意料的结局。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陡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第三,制造波澜。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作文的主题。
如:《我叔叔于勒》开头渲染一家人是那么急切的盼望于勒叔叔的归来,设置了悬念,可当真正的于勒出现在一家人面前时,结局出人意料——他们逃也使得离开了,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其次,要掌握一定构思技巧:
1、引伸变异式构思。
“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有一考场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___,我真____”。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引人共鸣,不同凡响。
2、逆向反弹式构思。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范围,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话题“关心”更深广的内容,发人思考,新人耳目。
3、标新立异式构思。
开放性文题往往在提示语中提供若干范围或范例,借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一般考生只能“靠船下篙”,所写文章难免选材和构思雷同,人云亦云。思维灵活的考生则能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才能。有一考场作文题为“我发现”。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有位考生避开列举中涉及的“发现”对象——理、法、情,将“发现”的目光投向自我,拟题《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智》,把“发现”的内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16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这道“难解的人生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启示我们,如能摆脱趋同思维桎梏,采用另类式构思,往往能使文章闪耀出求异和创新的亮色。
4、避实就虚式构思。
以实写实易,以虚写实难,但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往往能出新意。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很多考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体实事演绎主题时,有位考生却别具一种眼光,他没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实事的叙述,而是以“色彩”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将“幸福”虚化为种种色彩,做到了以“虚”带“实”、“实”寓“虚”中,显示出以“虚”驭“实”、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考和欢快活泼的审美情趣。读这种运用“就虚式”构思的文章,顿觉一股清新睿智之风扑面而来。
5、创新答题式构思。
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洁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而“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又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设问“幸福是什么”为文题,以孩子的发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呀”开篇,运用答题法构思谋篇,主体部分一口气用了10处“幸福就是┅┅”这样的句子铺排作答,例如“幸福就是小熊猫尝过了黄连的苦涩,又吃到蜜糖时咂着嘴巴品呀品出的滋味”,“幸福就是雏燕展翼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后朝向母亲的回眸”等等,对“幸福”作出了新颖、形象、生动、立体、直觉的诠释,正是这种答题式的创新构思,为作者尽情抒写对幸福的独特感悟提供了合适的舞台。
6、逻辑组接式构思。
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夏”、“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7、对话谈心式构思。
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切感。有位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力”、“发现你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8、分列小标题式构思。
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有位考生以《读唐宋诗词,我真痴迷》为题,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分别描述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寻寻觅觅┅┅”(李清照)、“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等四首诗词后的情感起伏,揭示自己“痴迷”唐宋诗词的内在动因。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你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扑面而来,给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考场作文如同观山,只有当你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素材和构思谋篇时,你的文章才能出奇制胜,脱颖而出。
一、从内容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1、反向式构思。
反向式构思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反面角度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班门弄斧——弄斧必到班门;杞人忧天——忧患意识不可无,防患于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要不断进取。如我班以“喝彩”为话题作文,学生可写为“我”喝彩,“我”为别人喝彩,或生活中不可缺少喝彩等等,这些都是正向思维。有一学生立意为“拒绝喝彩”,理由是:我们不是为了捕得别人的喝彩而活着。作者叙述自己从小到大为得到别人的赞赏现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而使自己心身疲惫,进而提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色彩,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令老师同学耳目一新。从反面构思要有度,不可走极端,如果是大道理也就不可能从反面写。如:国家尊严、民族信念等。2 象征式构思。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3 比拟式构思。
比拟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母爱如佛”“父爱如山”;以“书”为话题的“书的滋味” “书的色彩”“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也都是较为独特的构思。
4、“巧合”式构思。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可以营造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有洞天”式作文。如教师授完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后,指导学生模仿这篇小说独特的构思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尾写篇作文。有位学生据此写了一篇习作《我和书》。文中讲一个穷孩子很想得到一本高尔基的《童年》。为此,他参加了作文竞赛,他胜了„„“发奖后,我抱紧书,兴奋地回到家,第一个告诉妈妈,妈妈终于露出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然后她也给我一包礼物,当我打开一看,也是一本《童年》,不由得怔信住了。妈妈像明白我的心事似地对我说:“我怕你得不到这本书太失望„„”很显然,这篇习作模仿了《麦琪的礼物》,却又反其意而用之,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二从形式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当然近年来,作文形式构思可谓五彩纷呈,如广告,日记,合同,报告,寓言,庭审记录,剧本等等。我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些经验结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列出了以下作文形式构思。
1、线索式结构.就是以某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统领全文.这如同一根彩带将无数珍珠穿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所以这种方法也叫彩线穿珠.这种结构紧扣线索,围绕线索铺开全文,主线分明,内容突出,条理清晰.如湖北荆州以“喜欢”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满分作文《我喜欢这位售票员》以售票员的微笑为线索,售票员三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微笑贯穿全文,把她热心服务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喜闻乐见。
2、总分式结构。就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先总领全文,后展开分叙,具体说明领句。这种结构还凶手先分后总和总分总的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如湖北荆州以“喜欢”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满分作文《唯独喜欢根之力》就以总分总式的方式结构。开篇开门见山写独爱根之力:接下来分写喜欢的原因、根之力的令人震撼等;结尾总结抒情,讴歌根之力,照应开篇,深化了主题。
3、组合画面式
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部门,“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火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4、简洁标题式 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度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爽心悦目,又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注意。如: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可把标题拟为《妈妈——最温暖的阳光》,再切分春、夏、秋、冬四个小标题,表现妈妈四季对我的关爱,令人耳目一新。注意切分标题要恰当,准确,各部分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添加小标题在形式上做得均匀些,字数大致相等,这样的作文还给人诗情画意般的无限想象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断可以提高创新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但创新作文构思作为一种作文构思方式,只是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不是灵丹妙药般的化腐朽为神奇,更不可代替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训练,追求某种结构形式而走进写作误区。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
第四篇:作文构思技巧
作文构思技巧
同样是建筑,造型不同,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匠心独运,华丽大气,总让人赏心悦目;同样是佳肴,搭配不同,产生的结果会截然不同,风格独特,精美大方的总让人食欲大增;同样是一篇文章,富有创意,能让阅卷老师亲睐,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如何写出新意、生动、新颖、与众不同的作文呢?首先要从创新构思入手。创新构思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
一、从内容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1、反向式构思反向式构思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反面角度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班门弄斧——弄斧必到班门;杞人忧天——忧患意识不可无,防患于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要不断进取。如我班以“喝彩”为话题作文,学生可写为“我”喝彩,“我”为别人喝彩,或生活中不可缺少喝彩等等,这些都是正向思维。有一学生立意为“拒绝喝彩”,理由是:我们不是为了捕得别人的喝彩而活着。作者叙述自己从小到大为得到别人的赞赏现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而使自己心身疲惫,进而提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色彩,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令老师同学耳目一新。从反面构思要有度,不可走极端,如果是大道理也就不可能从反面写。如:国家尊严、民族信念等。
2、象征式构思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
3、比拟式构思比拟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母爱如佛”“父爱如山”;以“书”为话题的“书的滋味” “书的色彩”“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也都是较为独特的构思。
4、“巧合”式构思常言道:无巧不成书。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可以营造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有洞天”式作文。如教师授完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后,指导学生模仿这篇小说独特的构思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尾写篇作文。有位学生据此写了一篇习作《我和书》。文中讲一个穷孩子很想得到一本高尔基的《童年》。为此,他参加了作文竞赛,他胜了„„“发奖后,我抱紧书,兴奋地回到家,第一个告诉妈妈,妈妈终于露出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然后她也给我一包礼物,当我打开一看,也是一本《童年》,不由得怔信住了。妈妈像明白我的心事似地对我说:“我怕你得不到这本书太失望„„”很显然,这篇习作模仿了《麦琪的礼物》,却又反其意而用之,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二从形式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当然近年来,作文形式构思可谓五彩纷呈,如广告,日记,合同,报告,寓言,庭审记录,剧本等等。我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些经验结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列出了以下作文形式构思。
1、线索式结构就是以某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统领全文.这如同一根彩带将无数珍珠穿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所以这种方法也叫彩线穿珠.这种结构紧扣线索,围绕线索铺开全文,主线分明,内容突出,条理清晰.如湖北荆州以“喜欢”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满分作文《我喜欢这位售票员》以售票员的微笑为线索,售票员三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微笑贯穿全文,把她热心服务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喜闻乐见。
2、总分式结构就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先总领全文,后展开分叙,具体说明领句。这种结构还凶手先分后总和总分总的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如湖北荆州以“喜欢”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满分作文《唯独喜欢根之力》就以总分总式的方式结构。开篇开门见山写独爱根之力:接下来分写喜欢的原因、根之力的令人震撼等;结尾总结抒情,讴歌根之力,照应开篇,深化了主题。
3、组合画面式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部门,“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火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4、简洁标题式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度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爽心悦目,又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注意。如: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可把标题拟为《妈妈——最温暖的阳光》,再切分春、夏、秋、冬四个小标题,表现妈妈四季对我的关爱,令人耳目一新。注意切分标题要恰当,准确,各部分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添加小标题在形式上做得均匀些,字数大致相等,这样的作文还给人诗情画意般的无限想象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断可以提高创新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但创新作文构思作为一种作文构思方式,只是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不是灵丹妙药般的化腐朽为神奇,更不可代替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训练,追求某种结构形式而走进写作误区。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
第五篇:诗歌 构思技巧专题复习
诗歌 构思技巧专题复习1.抑扬
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抑扬,“抑”是贬抑否定,“扬”是褒扬肯定。为了褒扬肯定某一方面,意先对其他方面作贬抑否定这叫欲扬先抑。“扬”是目的,“抑”是手段。为否定和贬抑某一方面,故意先对其他方面作一褒扬,这叫欲抑先扬。“抑”目的,“扬”是手段。“抑”与“扬”是对立统一的。运用抑扬手法,可以尽情抒发情感,还可使行文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便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展现了春天美好的景象。
2.层层铺垫
如宋朝苏辙的《江上看山》:“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褚”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3.伏笔照应
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始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面又写到“一尊还酹江月”,从大江始,又以大江结,前后呼应。
照应一般有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4.以小见大
就是写小的景物来显示大的主题,即通过“小景”、“小事”、“小物”来反映大的主题。它可使诗的意境更深邃,更阔远,主题更深刻。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诗人却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讽刺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大主题。
5.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写景结束诗句,从而抒发感情。以景结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例如宋朝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诗人在末句并未直抒离情别绪,只是把眼前开阔的横塘缩小到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柳、画船上,颇具神韵。
6.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结 1 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敢于与权贵抗争的心声。又如李白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7.结构对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8.无理而妙
所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这种写法别具一格,诗人往往把本无关联的景物人事与情理联系起来,虽有悖常理,却别开生面,更巧妙曲折地表现着复杂的感情。如李益的诗《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以白描的手法传出了一位商人妇的口吻和心声。这位少妇因盼夫婿情切而突然异想天开,想到潮水有信,而怨夫婿还不如“潮有信”,进而还想到弄潮之人,后悔自己没早嫁给他,这闺阁之想,端的是“无理”之极。其实,这正是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展示了闺中少妇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更深刻地展示了这她的苦闷和怨恨心情。这首诗的妙处正在其落想看似无理,看似荒唐,却真实、直率地表达了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的怨情。
【示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此诗作于贬谪巴陵时(诗人曾任岳州司马)。
有人评价本诗后两句时,说它“无理而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答案】后两句写自己的愁恨,作者不说自己愁重难遣,却埋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他吹散愁云;不说自己愁闷无聊,度日如年,却怪春日惹恨,把恨引长,诗人怪风怪春,毫无道理,但却把自己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是“无理而妙”。
【示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
【落实到底】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三、四句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题目。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本诗在构思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为“闺怨”,可是一开头去写“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是否违反了题意?请析之。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书 司空图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有人评论道:“却恨莺声似故山”,一个“恨”字,出人意表,“无理之极”。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还。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妙不妙?为什么?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中吕】卖花声· 怀古二首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 ① 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
② 指班超从戎的故事。
请比较两首元曲的结句(划线句),说说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②
①,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 4
诗歌构思技巧专题复习答案 1.三、四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和作者对屈原的同情,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
2.这首诗在构思立意方面的特点是前三句写景,进行了层层的铺垫,最后一句写人,水到渠成;在写景的顺序上,由远而近,由户外写到室内。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3.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知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其“悔”是因为看见路边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思念。
4.看似无理,实在情中。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就是恨人改了“乡音”,就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读来颇有神奇之感。
5.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月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6.第一首的结句是以景语作结,含蓄而让人深思回味。
第二首的结句是直抒胸臆,一声长叹,壮怀激烈,表现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