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重庆高考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在自然中生活
在自然中生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的第一个解释便是“自然界”,这三个普通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我们产生敬畏。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与自然界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这不仅是一种状态,这还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本能。
晋代的陶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你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只是为了与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隐居中你拥有了淡然的心态,豁达的胸怀。
庄周,你的境界是无数人向往却又无法企及的。人们都知道“庄生晓梦迷蝴蝶”,人们也都知道你愿意做水中的小鱼。你在自然中生活,你的思想触摸着身旁的一草一木。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草因你而茂盛,水因你而清。
在5.12地震中倒下的“短信妈妈”,你的行为让多少人动容。你双膝跪地,仿佛在向大自然祈求。你祈求她不要伤害你的孩子,哪怕夺走你的生命。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自然伤害你的时候,你却为生命撑起了一片天。
在孤岛上的汶川县委书记王斌,你是13亿中国人的挂念。你不仅没有倒下,还组织大家积极展开生产自救。你始终站在与死神抗争的第一线,你始终站在与大自然战斗的最前沿。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你知道,生命才是最神圣的。
我们向往自然,我们敬畏自然,我们却不怕自然灾害。我们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希望自己能如水般清澈,如草般茂盛。我们喜欢恬静的生活,我们喜欢清新的空气。但当自然向我们发起挑战时,我们也绝不会退缩。人是因自然而生的,但却不会因自然而亡。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更加懂得与大自然相处,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培养了一种韧劲。我们懂得利用自然求得安稳,我们知道追求自然提升境界,我们更明白在灾难后我们会一如既往,我们更清楚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淡然。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睿智。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懂得感恩。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学会坚韧。
第二篇:2008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满分佳作
在自然中生活
重庆学生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这时一颗调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名师点评】
这个作文题目生活化味很浓,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生活感悟出发来写作。本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本文取材于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立足于自我感怀,所选材料都来自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且情景渲染细腻真切。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活灵活现,将作者的感情、体验融入其中。“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随着作者一起体验到了在大自然生活的绿意。
文章写了两个生活场景:一是清晨,走在路上,将眼中所见之自然美景,与现实生活中的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诠释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的内涵;一是周末,下雨靠在窗边看雨中景色,感悟到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的话题内涵。两幅精美的画面,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这两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场景,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观念——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从而扣住题目,使文章中心鲜明。(罗胤)
第三篇:重庆2013高考作文
橙子制作严禁复制
2013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蜕变
榆树开满了洁白的花,那一刹,时间都好像停止了,只有微风掠过,吹起的朵朵小白花在空中旋转着飘落在绿草地上,还是那个人的身上。那是我第二次见到她,突然觉得,与第一次见到她时相比,她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无比的美丽,让我的身心都不禁颤动起来。
一本书,一首曲,一篇佳作,一点小事总是能勾起我心中无限的记忆,就像在心里装了一个大大的而又厚实的笔记本,写着我记忆中的事。
第一次见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那时,我生病住院,在四楼的二十四号床。她是二十五号床,是我的同室病友。那时,她的上身裹着纱布,看上去,半截人就像木乃伊。她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干皱,不像一个少女,倒像一位古稀老婆婆。从我见着她的那天起,就没看见她展开过紧皱的眉头,我问妈妈,这是谁?她怎么了?看起来好痛苦的样子。妈妈跟我讲了她的故事。她家就在我们家对面那条街上,她在跟一位优秀的老师学钢琴,她母亲说,弹钢琴是她最大的快乐,可前些天,不小心碰到了大街上断下来的高压线,失去了双手。她母亲说,她一直很乖巧,又一直懂事,从小总是爱跟在母亲身后,帮着做家务。现在,她失去了双手,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母亲在给我讲她的故事时,恰是正午时分,金日悬空中,蝉虫发出一声声刺耳尖叫,混着日光,仿佛是要穿破大树上的嫩叶,但最后他们也没有成功。母亲在讲述女孩的故事时,脸上不禁浮现出惋惜的神色。我的心紧了,隐隐的,有些痛。她要怎么办?她能怎么办?一股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尽管我与她素昧平生,但我也为她难过地掉下了泪水。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
这天,阳光铺洒大地,一颗接一颗的幼苗从湿润的泥土中钻新奇的脑袋,而对这磅礴的世界,迎头微微地轻轻摇曳,享受着一天之中最舒适的时光。
在榆树的绿荫下,见到了满脸笑容的她,她很安静地坐在草地上绣着十字绣,我以为眼花了。可是,她的的确确是在用双脚绣着十字绣,高考满分作文虽然很多人观看,但她旁若无人,从容不迫地分针走线。
我远远地站着,看见她身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不知是谁带头开始称赞她,然后,她便在掌声和称赞中继续绣着,微微向上翘的嘴角,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就像是在欣赏自己的未来。
“她一直都很努力,兴趣也从钢琴转移到这上了。我打算帮她开一家店,只属于她的十字绣店。”我转过头,看着那眼里早已闪着泪花的母亲。母亲最后说:“她将是我最大的骄傲。”她就像一只将破茧而出的美丽的蝶,在成长的路上,就要从漆黑的茧中,从毛虫蜕变成一只可以随心飞舞的蝶了。
在阳光下,在花香中,我仿佛听到了破茧而出的声音。
第四篇:2015重庆高考作文指导
2015重庆高考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点评:这个作文材料虽短、事件虽小,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兼具情感性与思想性。它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乘客们表现出的理解、体谅、关爱,展示了亲情的可贵、理解的宝贵、关爱的珍贵,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温暖,渗透着时代的正能量。
首先,领悟材料饱含的丰富情怀。
浓浓的母子情:刚上车的小男孩为什么让司机等他妈妈呢?因为母亲腿脚残疾,行走不方便。儿子就成了母亲的“小拐杖”,成了母亲的小向导。孩子请求等待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母亲的体贴和关爱,也体现了对母亲的孝心与呵护。
深深的大众爱:司机和乘客等了一分钟,孩子的妈妈没到,乘客们开始抱怨,认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产力,时间就是效率。在埋怨声中,母亲一瘸一拐地上车了,这时,车上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一沉默蕴含了什么?蕴含了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同情、尊重、包容,也蕴含了普通人的温暖情怀。
和谐的社会情:生活中,一个平凡的小细节、小场景,随时可以爆发由埋怨引起的争吵,甚至斗殴。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可贵的理性、理解、理智,同时也需要一种宁静、温润、成熟的境界。这个材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剖析材料蕴含的深刻思想。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强现实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它能引导人们,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
孩子要求司机等待妈妈上车,乘客由不满、抱怨到沉默,这一变化体现了什么思想?体现了和谐健康的精神走向。具体而言,可以从几点进行挖掘:
其一,宽容精神。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一味喋喋不休地抱怨。宽容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停止抱怨。
其二,敬畏生命。生命是平等的,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正常人与残疾人。只要是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爱护、敬畏。
其三,道德价值。人活着,应当怀着温柔与悲悯,保持对善良、友好、光明的渴望。把道德的善,人性的美,作为生活的良方。
其四,平和心态。平和是社会和谐的基点,平和让人感受生命的温情。这个材料从侧面揭示了和谐心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保持乐观开朗、豁达舒畅、宁静安详。
总的来说,这次作文不容易跑题,审题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却需要平时眼观社会、思考社会、心系他人、胸襟开阔、情感饱满。写作时,考生们既可以从情感性入手,也可以从思辨性落笔。要力争立意深远、视角独特、拟题新颖,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写出“人味”“情味”“思味”。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一定有一颗崇善之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刚上车的男孩请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一分钟后他的妈妈还没来,车上的人开始抱怨,孩子的妈妈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孩子的妈妈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看故事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了车上的乘客们身上?他们为什么沉默?是因为先前不知道孩子母亲是残疾人,对自己错怪了他人而惭愧,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因为乘客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可以这样说,他们抱怨行动迟缓的母亲时,心中的善良尚未复苏,可当他们的双眼看到残疾母亲艰难行走时,他们深藏心底的善良被激活了。这是令人高兴的。
原谅他人的错误,是一种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是一种恶习。车上乘客没等他人提醒便能自省,他们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他人以理解,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这也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如是说。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少年叫周处,年少时胡作非为,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为乡野除掉了“三害”,名扬古今。
别因感到惭愧而羞耻,因为惭愧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只是,别让你的惭愧吃到。
2015年3月2日,在T168次列车上,一母亲说儿子才上一年级,没超过高不用买票,随后测身高,男孩已超1.2m的购票标准。女子因儿子虽高,但年龄太小不愿补票,男孩在这时说道:“我今年11岁,上四年级了,这是我的压岁钱,可以给自己补票。”母亲看了看儿子,没有说话,默默地低下头,从身上拿出钱为儿子补了票。等列车员转身离去后,母亲对儿子说:“儿子,这件事是妈妈的错,你做得很对,妈妈为你自豪,以后妈妈再也不会这样了„„”
男孩纠正了他妈妈的错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母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儿子的车票补上了,差点在儿子心灵上留下的阴影也及时抹去了。一切都没有缺憾,一切都还算完美。能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并改正,这也是一种美德。
人难免犯错,你在错误面前感到过惭愧吗?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误解、沟通、理解
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矛盾中。人和人之间容易出现误解,解除误解的关键是沟通,沟通好了就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谅解,才有包容,才有对自己的反思。
就如所给的材料,小男孩请公交车等等他妈妈,乘客埋怨,那是因为没知道真相导致的误解。人们不理解公交车为等一个人而耽误大家的时间。但是,当他们看到上来的小男孩的妈妈是位腿有残疾者,大家都沉默了。这沉默,有对司机等人的认可,有对小男孩的敬佩,有对孩子妈妈的同情,也有对自己的反省甚至自责。所有这些都是在消除了误解后的理解。
这是发生在产生了误解的人身上的事,看明情况自然就理解了。可是更多时候人们是道听途说,所以透明真相进行沟通就更重要了。就说前不久黑龙江庆安站发生的警察枪击事件吧。开始,网民把矛头都对准了当事的警察,认为他不该对老百姓开枪,而对当地政府的处理也极为不满,原因是大家没有看到真相存在误解。不理解就有“埋怨”甚至指责。但当媒体公开了当时的视频后大家才看清,警察是正常执行公务,是对车站其他乘客的保护,而被击毙方才是危险制造者。于是网民沉默了。这沉默,就包含了对警察行为的认可,对当地政 2 府处理的认可,当然也会有对自己不当评论的反思。这一切都源于发生了误解的及时沟通,源于解除误解后的理解。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造成误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人们产生误解是可以原谅的,但消除误解需要沟通,沟通的办法是说清情况。比如医院里患者及其家属对大夫的误解,那是出于对自身或亲人生命的忧虑和保护。而这样的时候医院一方要讲清情况,公布真相。只有沟通好,这样误解才能消除,才能达到医患之间的理解。
家庭内部和亲朋好友之间由于接触时间多,利害关系多,产生的矛盾也多,常言道,“舌头没有不碰牙的”。那误解或为一点财产,或为孩子们的打闹,或为一两句“传言”产生误解也是常事。产生了误解就要沟通,沟通需要开诚布公。相互之间把话说开了,事讲透了,理辨明了,误解就消除了,消除了误解相互就理解了。有了理解家庭就有和睦,亲朋好友之间就有团结。
有了误解不可怕,怕的是不沟通。沟通需要的是真情真相。沟通好了就有了理解,理解了就有和谐。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家与家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
等待
生命这一程长路,不能指望孩子一天长大,也很难让生活中的所有误解马上消除,从冲动到冷静,从狭隘到宽容,缓一缓,等一等,冷却原因不明的是非计较,让所有的误会成见都成为对自己胸怀的一种提醒,客观已经那么简单的存在,人生更需要长养的是等一等的智慧和从容。
岁月匆匆,行路也匆匆,人生活的不是一场劳碌,风风火火赶过去,辛辛苦苦一场历练,冷落了美景,闲置了好心情,有些事情等一等,又何妨?让人生的思考有机会沉淀,也减震急于事功的浮躁,面对着生活的如意不如意,不忘当年的素心初衷,生活的脚步慢一点,学会欣赏,学会平常,闲一段流光读清风明月,留一方背影给瓜豆田园。
这茫茫的人海,宽宽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学会理解,这世界是大家的存在,而不在于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忽略了别人的无奈,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奢望,而拉远了和生活本身的距离,这朴朴素素的生活,把握住内心的厚重与温度,才是生命最大的价值,生活从来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和存在形式,每个人走过人海都需要秉持一种善意友好的态度,咀嚼着自己的辛苦,也体谅着别人的不易,自己的艰辛需要自己毫无畏惧的承担,但内心世界也要明明了了,别人的不幸和苦难也并非言过其实,就像这人生,每个人都想活出自己张扬丰富的个性,但迎面走来的、身边同行的也同样是鲜亮温暖的生命。
大事小情一箩筐总是生活的家常便饭,需要用一种态度去面对。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酝酿效应,给鸡飞狗跳落地的时间,让选择变得更理性,凡事学会放一放,冷一冷。不和闲事较劲,不跟心窄费时间,生活的艺术就是候着尘埃落地的耐性,在决定向左走向右走之前停一停,不急躁,不固执,让选择的理智有机会醒一醒,既然无法陪这个世界到地久天长,那就选择一份豁达与真诚。
人生在旅途,虽然是急匆匆地向前赶,且慢在慌张中做什么决定,对着挫折常懊恼,且慢抱怨多逆缘,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相信生活总有峰回路转,?那些人生的温暖总蕴藏在生活的那些不经意间,怎么样的生活才叫幸福,怎么样的生活才叫充实,也就在于这且行且珍惜。
审题训练
1、阅读材料,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最切合材料内涵的立意。()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A.点滴雨露,浸润心灵的净土。B.学会放大细微。C.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担当 D.关爱他人从细节做起 E.要有生态环保意识 F.做事要讲原则 G.垃圾分类更环保 H.细节决定成败。I.替他人着想 J.坚守责任,善心长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选项。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想一想,对“云端跳舞”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几项是()
A.纵横捭阖、舒展自如的生命姿态,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B.根基不稳 C.夸夸其谈,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 D.虚无缥缈的境界 E.幻想中美丽的世界 F.在生命的高处绽放光芒 G..傲视万物,得意忘形的态度 H.崇高的追求和理想 I.变化无常的人生 J.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的态度
2、下列选项中哪几项是较切合材料的立意?()哪几项是从反面立意?()
A.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 B.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C.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 D.脚在大地,心在云端 E.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F.批判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G..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 H.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I.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 J.步行不如跳舞 K.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 L.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一、A. D. E. H.I.J.分析:
1、游客的角度①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担当;②提高国民素质。
2、房东的角度①关爱他人从细节做起②替他人着想③要尽职尽责④要有生态环保意识⑤做事要讲原则⑥人性的善良与宽容。3.事件的整体的角度:东西方国民素质的差异及原因
二、对“云端跳舞”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几项是(D.E.F.I)A.纵横捭阖、舒展自如的生命姿态,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B.根基不稳 C.夸夸其谈,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 D.虚无缥缈的境界 E.幻想中美丽的世界 F.在生命的高处绽放光芒 G..傲视万物,得意忘形的态度 H.崇高的追求和理想 I.变化无常的人生 J.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的态度
下列选项中哪几项是较切合材料的立意?(D.E.G.H.L)哪几项是从反面立意?(A.B.C.F.I)
A.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 B.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C.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 D.脚在大地,心在云端 E.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F.批判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G..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 H.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I.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 J.步行不如跳舞 K.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 L.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反过来看,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得意忘形,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比较好的立意:1.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2.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 3.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 4.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 5.脚在大地,心在云端 6.步行不如跳舞 7.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第五篇: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江西省余干县白马中心小学章艳红
一、对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理解及其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使用原则与要求
1.自然材料、生活材料
自然材料顾名思义即来源于大自然中的材料,如:树叶、树枝、树皮、花瓣、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石头、泥沙等。
生活材料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类物质。本文所指的生活材料更偏重于人们生活中所废弃的、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各类物品。如:包装箱、包装盒、瓶瓶罐罐、螃蟹壳、乌龟壳、废旧报纸、废旧衣物等。
2.使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原则及要求
幼儿园美术活动使用的自然、生活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害、安全卫生的,经过实践验证,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便于幼儿操作、容易引发幼儿联想与创造的。
二、运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
艺术家丹纳在论述艺术品的本质时,曾经提到“只要翻阅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在全球倡导“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创新求异”的时代里,幼儿园美术教育也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节约环保,多运用自然生态的、回归生活的环保材料开展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如现代社会商品精美的包装盒、奇形怪状的饮料瓶、易拉罐等物品,弃之可惜,将其回收、消毒处理后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学课堂中,进行艺术创作,变废为宝。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自然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提升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也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挖掘身边可以再利用的物资,改造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从小培养了幼儿环保节约的美德,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运用生活、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教育的策略及实施方法
1.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
创造从生活中来,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知识经验的支撑。幼儿天生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的无穷魅力,观察花的开放、蝴蝶的舞动、杨柳的飘洒、小动物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美术幼教教学中的材料,共同学习收集整理自然中的资源等。走进自然,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感受到大自然是人们生活创作的源泉。
2.美化班级环境,给予幼儿榜样和示范
幼儿是通过与材料、环境的互动成长的。老师们在创设环境方案时,以常规的美术材料——笔、纸、颜料作为基础,以生活废弃材料和自然材料作为主要材料。根据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发展需要,师生共同收集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活材料,创造性地进行改造与运用。让一张张废旧报纸变成主题墙上的小汽车;给一根根枯树枝涂上漂亮的颜色,做成银色的挂画盘;让一根根废弃的水管变成蜿蜒的小路;让一把破旧的雨伞摇身变成一只七星瓢虫的外壳;让婴儿的奶粉罐变成美丽的花瓶......幼儿在参与收集、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教师收集、处理材料的方法,形成了粗浅经验,也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无穷魅力,以及变废为宝的惊奇,最重要的是在逐渐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审美的眼睛。
3.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在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绘画活动中,根据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因材施艺”、“因意施材”的艺术构思、创作。如:树叶拼贴画、蛋壳拼贴、果实壳拼贴画、糖纸、纽扣拼贴画;树叶果蔬拓印画;吸管吹画烟花、树枝等;弹珠滚画;石头画;棉签画花、小蝌蚪;旧报纸做的纸浆画;废旧球鞋画;废旧马桶画;皮球画;乒乓球绘画;鸡蛋壳绘画;废旧T恤画;,等等。在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激发幼儿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观察和感受不同事物自身的肌理特点,大胆创作出新颖奇特的艺术作品,发展想象与创造。
美工活动中,自然材料、生活材料更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充分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丰富的自然、生活材料进行美工创作,突破以往单一材料的限制与拘束,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把废旧生活材料、自然材料变成可以游戏、赠送、装饰的各类艺术品。如蔬果造型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每一个蔬果的外形进行迁想造型,将一枝芹菜、一颗西兰花、两个豆角、两只小红椒、拼成一幅美女头像;将一只只圆白萝卜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纸盒造型中,引导幼儿根据纸盒的不同形状,将香烟盒造型成轮船,将长方形盒制作成汽车;用旧信封、麦当劳盒子制作成海洋鱼等;还用一次性方便筷子制作成小竹篮;用果冻盒做成小风铃;用旧丝袜制作花等。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时,从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见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4.有目的、有层次的将自然材料、生活材料投放进美术活动区
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活动区没有统一的和要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大胆表现。美术区中材料的投放,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也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和价值,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进行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群体作用,和家长的合作资源。现将我们投放进活动区的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进行大致分类:
纸盒类:各类家居用品、食品、香烟、酒类、化妆品等包装盒。用这类物质,可以制作汽车、飞盘、机器人、花盆、时钟等各种教玩具。还可将大的纸盒进行包装,制作垃圾回收站,帮助我们收集各类可以回收的自然垃圾、生活垃圾。既经济环保,又美观实用。
瓶罐类:塑料饮料瓶、啤酒瓶、油壶等瓶瓶罐罐。
沙石头:鹅卵石、沙子、泥巴等。可以用来画画,也可以塑造各种造型。
种子、果实、壳类:如黄豆、绿豆、花生、黑豆、芸豆、鸡蛋壳、开心果壳、贝壳、螃蟹壳、乌龟壳等。此类物质,可以进行粘贴画、拼贴画等活动。
等等,幼儿教师们平时可以多留意,注意收集这些自然材料、生活材料,让我们的的幼教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