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一、填空 1.我来填一填,(1)一棵完整的植物包括、、、、、、种子等6部分。(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4个部分。
(3)
像大树的脚,大树是靠它稳稳地站立在地上的。
(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的作用。
(5)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6)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
(7)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汽,从叶的气孔跑出,散发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8)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爽一些,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还可以使空气清新。
(9)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10)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
(11)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有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12)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3)土豆、莲藕、荸荠 等植物都是变态茎。
2.植物好多部位可以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请按照表格指向列举相关植物。植物可食用的部位,列举可食用的植物,请记住它们。
根:胡萝卜、白萝卜、甘薯、水萝卜、人参等。
茎:马铃薯、莴笋、芹菜、甘蔗、荸荠、藕、姜、蒜、芋头、等。叶:白菜、甘蓝、菠菜、苦菊、生菜、茼蒿等。
花:金针菜、花椰菜、金莲花、菊花、莲花、桂花等。果实:梨、苹果、桃、桔子、草莓、菠萝等。种子:葵花籽、花生、大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二、当好小法官。
(1)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就是根。(×)
(2)我们平常吃的藕,就是长在地下的根。(×)
(3)植物的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4)变态根上不长毛。(×)(5)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6)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中来的。(×)
(7)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绿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叶绿体。(√)
(8)植物的茎都是圆柱形的。(×)
(9)茎对植物只起到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0)有些植物的茎会生长在土壤里面。(√)
三、认真选一选。
(1)(大蒜)不是植物的根。
A.萝卜
B.大蒜
C.白薯
(2)(人参)是植物的根。
A.洋葱
B.姜
C.人参
(3)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储存
(4)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空气的湿度)。A.提高空气的湿度 B.降低空气湿度 C.提高空气
温度
(5)下列属于变态茎的是(藕)。
A.藕
B.红薯
C.人参
(6)(芋头)的茎长得很肥大,并且能储存养分和水分。A.玉米
B.牵牛花
C.芋头
(7)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茎)。A.根
B.茎
四、问答
1.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答:阴天或傍晚阳光光线弱气温较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强,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较弱利于植物成活,移植后遮阴也是为了防止植物水分的丢失,利于植物成活。
2.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答:
1、大树底下阳光照射不强烈,温度适中,也能遮风避雨。
2、大树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强,周围空气清洁又湿润。
3.绿化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说,绿化对改善自然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绿化可以是光合作用更强,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生成更多的氧气,使空气更加清新清洁。
4.把幼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答:从茎的筛管和导管中流出的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5.用铁丝捆紧小树,会在铁丝周围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小树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答;筛管阻塞,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在向下传输时在阻塞处聚集,细胞分裂快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筛管阻断,营养物质传输受阻,植物长时间的不到营养就会死亡
6、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答: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
1、晚上,我们观察北斗七星时应面朝(北方),这时,我们的左面为(西)方,右面为(东)方,天空的上方定为(南)方,地平线处定为(北)方。
2.北斗七星是由(7)颗亮星组成的,它的形状像(烟斗),俗称(七勺)星。北斗七星位于(大熊)星座。
3.每晚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我们会发现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日向(东)方移动的。4.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的一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中的颗亮星构成一个 “(W”)形或(“M”)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5.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的明显标志是: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四边形内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
二、选一选:
1.星空中唯一不变的一颗星是(北极星)
(1)北斗七星
(2)北极星
(3)仙后座
2.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1)猎户座(2)大熊座(3)小熊座
三、我的想法和做法:
1.我们来预测: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在天空逆时针转动,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其他星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自西向东移动。2.秋天,星星闪烁的晚上,小明外出玩耍时迷路了。能利用星座帮助他辨别方向吗?
(1)、面朝北寻找北极星,那就是北方,伸开两臂左手指西,右手指东。
(2).寻找北斗七星,顺着斗头最末两颗星的连线看去找到北极星,那里就是北方。
(3)、寻找仙后座,M型两端延长线上找到北极星。
3.利用观星箱来观察星座时,为了准确观察到星座的变化,观星箱的位置应怎样放置?
(1)应放在开阔地方。(2)位置固定不变。
4、你对谚语“三星正南,就要过年”怎么理解的?
“三星正南,就要过年”那三颗星,是猎户星座中间腰部的三颗星。每当这三颗星正南方时,就快要过年了。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
1.棉花、竹子、煤、石油都属于(天然)材料。
2.玻璃、塑料、陶瓷都属于(人造)材料。
3.铜、铁、铝都属于(金属)。
4.(中国)素有“瓷国”美誉,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
5.金属是(可再生)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6.玻璃、塑料、金属都属于(人造)材料。
7.用放大镜观察木头时,会看到木头(纹理),用小刀刻,发现木头(硬度),用火烧,发现木头(燃烧),放在水中,发现木头(沉浮)。
8、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二、选一选:(6分)
1.下列材料中(棉花)属于天然材料。①棉花 ②玻璃 ③陶瓷 ④塑料
2.陶瓷不具备(容易导电)的特点。
①不易传热 ②坚硬 ③不易燃烧 ④容易导电
3.金属具备(可以改变形状)的特点。
①不易传热 ②可以改变形状 ③易燃烧 ④不易导电
三、小法官:(15分)
1.木头是天然材料。(√)
2.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3.纸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4.陶瓷比较坚硬,但属于易碎材料。(√)5.金属都能导电。(√)
四、我的想法和做法:
1、使用玻璃与塑料制品各有哪些优点与缺点?试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玻璃的特点:坚硬、易碎、透明、不易燃烧、比较耐高温、不导电;
塑料的特点:较软、有一定硬度、不易碎、易燃烧、高温易变性、一般不透明但也有透明度较好的塑料、不导电。
2、一次性方便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利和弊?说说自己的看法。
有利的方面:轻便、易于使用,价格较低,使用普遍。不利的方面:不利于回收利用,难以降解,对环境污染大。
五、将下列物品进行分类,用连线表示分类结果:
天然材料:竹子 煤 石油
人造材料:
纸 陶瓷 金属 塑料
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水循环
一、填空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有关。
3、把水加热到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是100度。
4、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度,冰点是0度。
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6、秋天草叶上的露珠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7、水有(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不同形态,水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需要(吸收热量)或(放热)。
8、太阳能的力量是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
9、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受冷凝结)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0度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度以下)。
10、“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滴),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形成(雾),漂浮在高空形成(云)。
11、冬天放在室外的衣服结冰后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的变化。
二、判断对错
1、沸腾中的液体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2、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所以不容易把鸡蛋煮熟。(√)
3、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应该接触到容器璧。(√)
4、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温度的变化。(√)
5、冰可以变成水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6、水结冰水蒸发也放出热量。(×)
7、化雪比下雪冷,原因是化雪需要吸收热量(√)
8、水在自然界里是不循环的,我们可以放心用水。(×)
9、在空气中喷洒制冷剂可以使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降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10、水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三、我会选
1、夏天扇扇子身子感觉凉快是因为(D扇来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收热量。)A扇来的风气温低,B扇来的风吹走了身上的热量,C扇扇子时能使周围空气温度低,D扇来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收热量。
2、降低室内平均温度的做法是(C在地上洒些水)A打开电风扇,B关闭房门,C在地上洒些水,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
3、水被烧开冒出的“白气”是(B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点)A水蒸气,B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点
4、在0摄氏度时,水的状态是(D无法确定)A冰,B水,C冰水混合物,D无法确定
5、不同液体在同一地点的温度(B不同)A相同,B不同
6、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需用(A外焰)A外焰,B内焰,C焰心
7、用陶瓷做污水管因为陶瓷具有(A耐腐蚀)的特点。A耐腐蚀,B耐高温
8、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会发现镜片模糊了原因是(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水使镜片模糊)。A镜片上有尘土,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水使镜片模糊。
9、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他们之间进行交换的是(B水循环)。A风,B水循环,C人类的科学技术。
10、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的进行着大规模的(C水循环),才使地球上 万物生机盎然。A蒸发,B凝结,C水循环
11、冬天盛水的水缸被冰裂的主要原因(C缸体冷缩而水又膨胀合力造成的。)A水缸体本身所造成的,B水缸里的水结冰膨胀造成的。C缸体冷缩而水又膨胀合力造成的。D以上都不是
四、写出给水加热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温度计、秒表。
五、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示。
汽化、熔化、升华都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都要放出热量。六
1、夏天为了让教室里变得凉快些有那些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两种,空调除外)并注明原因。
答:向地板撒一些水,打开电风扇,打开电冰箱的门等。
2、根据你自己掌握的内容,用你自己的观点画出水在自然界中循环运动的路线,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自然界里的水不断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天空中的水蒸气不断受冷形成云,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大海。自然界里的水总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循环往复地运动着。我们把这个变化过程称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3、水在自然界里不停循环,为什么还要节水?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我们日常使用的是淡水,而由于污染等原因可用的淡水资源会减少。所以我们必须节约用水。6.蒸馒头时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答:不是。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7.高山上和平原上沸点一样吗?
答:不一样。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低;平原上气压高,沸点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周,行程有(4万)千米。
2.(哥伦布)
发现了一块“新大陆”——(美洲大陆)。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
3.从地球的一个地方,朝一个地方出发,朝一个方向前进,始终不改变方向,绕地球一周后,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5.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
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是(赤道),它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6.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此外,地球上还有(七)大洲、(四)大洋等。
7.在地球仪上常用不同的(符号)、(色彩)表示,蓝色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原或高地,绿色表示平原,白色表示雪地。
8.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9.我们所说的方向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东、西、南、北。
10.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1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的。
12.最早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是英国科学家
(牛顿)。
13.我们站在地面上,向上跳起,最终还是落回地面,是因为我们受到
(地球的引力)的作用。
14.要测量一个物体重力的大小,需要一个专门的仪器(测力计)。
15.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16.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视线要(指针)。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量程)。
17.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有坚硬的岩石组成。
18.科学家主要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情况,探知地球的内部情况。19.人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就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二、判断。
1.麦哲伦率领船队第一次完成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
(√)
2.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到我国的长江与黄河。
(√)
3.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
4.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
5.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
6.地球上有些物体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
7.树叶落到地上,是树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8.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9.空气是气体,不能受到地球的引力。
(×)
10.可以用测力计测量任何物体。
(×)
11.测力计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最大量程。
(√)
12.航天飞机飞出地球,因为他克服了地球引力。
(√)
13.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三、选择题。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也能说明地球是(球体)。A.圆形
B.球形
C.球体
2.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A.三带
B.四带 C.五带
3.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概貌,或地区与地区的界限。A.地形 B.地图
C.地球仪
4.在地图上,蓝色表示(B.海洋),黄褐色表示(A.高地),绿色表示(C.平原)。A.高地
B.海洋
C.平原
5.在地球仪表面上,同赤道平行、同经线相交的圆形弧线叫(B、纬线)。A.经线
B、纬线
C.赤道
6.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A.5.1亿
B.6.1亿
C.3亿
7.地球上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A.垂直向上的B.竖直向下的8.(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9.用手提提包,感到很重,有一种(向下拉)感觉。A.向上
B.向一边斜
C.向下拉
四、生活中的科学
1.你在公园玩的时候假如找不到家人,应该怎样在电话中向家人报告你在的位置?
答:先询问一下路人这里大概是哪里,周围有什么样子的大树或显眼的建筑物,然后和家人说明自己在哪里等家人,然后挂电话后在约定的原地等待家人。
2.在浩瀚的大海中,轮船突然遭遇危险,需紧急救援。假如你是船长,该如何准确无误的将自己的位置报告给救援人员?
答:及时准确的报告你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一般GPS和传统导航仪器都有显示。如果没有准确经纬度,要找一个参照点描述自己的位子,如XX岛XX方向XX海里。
3.地球上有什么?答:高山、丘陵、高原、平原、峡谷、冰川、大海、森林、城市、乡村
4、地球内部有什么?答:岩浆、温泉、石油、煤、铁矿、岩石等。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次月考
(时间:45分 满分:50分)
一、填空。(每空0.5分 共13分)
1、()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检测食物的营养时准备的工具有()、()等,在米饭粒上滴碘酒会看到米饭粒变()色。
3、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把每吃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米面类应占()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份左右,牛奶、肉、蛋、油类应占()份。
4、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沉淀、过滤、()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5、拔草的时候很费力,这是因为根具有()植物的作用。
6、根主要靠()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7、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多数是()制造的。
8、()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9世纪人们用()作为军事信号,这是最早的热气球现象。中国比欧洲提前()世纪。
9、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救生圈、橡皮艇是利用了空气压缩后有()的作用,充气蹦蹦床是利用空气压缩后有()的作用。
10、水流力量与()()、()等有关。
11、2002年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实验。
12、大气层有()厚,离地面越高,空气越(),大气压力越()。大气压力来自()。
二、判断题。(每空1分 共10分)
1、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只要超出时间不长,还可以食用。()
2、青蛙有营养,所以我们可以捕食青蛙。()
3、溶解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没有什么危害。()
4、做一杯很好喝的饮料很容易,秘方也不难得到。()
5、水中可以无限制的溶解食盐。()
6、贮藏根是由直根或须根膨大形成,贮藏有丰富的养料。()
7、菠菜的根是直根,大葱的根是须根,它们的根不同,所以作用也就不同。()
8、树长得越高,根向上输送的水分越少。()
9、气孔在叶的下表皮。()
10、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是绿色的,如果除去叶子中的叶绿素,叶子不再是绿色的。()
三、选择题。(每空1分 共10分)
1、我们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一般用()加热。A、外焰 B、内焰
2、下面各项中,反应大气压力现象的是()
A、钢笔吸墨水 B、瀑布流水
3、热是怎样传播的()
A、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B、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4、气体和水的传热方式是()
A、对流 B、辐射
5、下列哪种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多()
A、韭菜 B、黄瓜
6、热气球升空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空气的反冲力
7、下列哪种物质容易溶解()
A、食盐 B、泥土
9、太阳的热是通过()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A、辐射 B、对流
10、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应该边吃饭边看书,这种说法合理吗?()A、合理 B、不合理
四、连线题:我们吃的食物分别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请连线:(共6分)
核桃 果实 西瓜 种子 甘蔗 根 萝卜 茎 黄花菜 叶 白菜 花
五、分析题:(3分)
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小亮同学也不例外,下面是他给自己设计的食谱
早餐:鸡蛋一个,牛奶一杯 中餐:汉堡包两个,火腿肠两根 晚餐:排骨肉、油焖大虾、炒鸡蛋、米饭 你认为他吃的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六、设计一个“热气球上升的秘密”的实验:(5分)⑴实验名称: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⑵实验器材:
⑶实验过程:
⑷实验结论:
七、问答题: 你能解释一下瓶子吞鸡蛋的秘密吗?(3分)
四年级科学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1、大自然
2、酒精灯
碘酒 蓝 3、4 4 2
4、水的净化
消毒
5、固定
6、根毛
7、绿叶
8、中国
孔明灯 9
9、反冲力
浮力 弹力
10、水流高度 水流速度
水流量
11、调水调沙 12、2000~3000千米 稀薄
小
四面八方
二、× × × × ×
√
×
× × √
三、A A A A A A A A A B
四、略
五、略
六、略
七、略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范文)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只有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的花叫雄花。
3、电池的一端是___________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___________。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
5、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 类食物、类食物。
6、蔬菜和水果里富含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7、电流的形成,一定要具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_______,二是要有________。
8、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 _______________。
9、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10、常见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一定是向上的。()
2、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3、磁铁能隔着其它物体吸铁。()
4、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一块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6、被磁化了的小铁钉不能做成指南针。()
7、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
8、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9、在使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手应该拿住温度计的上端。()
10、8摄氏度可以写成8℃。()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体中()不是导体。
A塑料尺 B铁丝 C热得快
2、()是卵生的。
A鸭子 B猪 C猫
3、()食物长出霉菌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湿润 B 干燥温暖 C 湿润寒冷
4、植物的()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A花 B种子 C茎
5、()是人体的能量来源。
A蛋白质 B脂肪和糖类 C维生素和矿物质
6、遇盐酸冒泡的有()。
A石灰岩和大理岩 B花岗岩和板岩 C大理岩和花岗岩
7、()可以切割用。
A花岗岩 B石墨 C金刚石
8、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现象。
A、冷却 B、蒸发 C、凝结
9、当水温达到()以下会慢慢变成冰。
A、10℃ B、100 ℃ C、0℃
10、使用指南针观测方向时,应该()放置指南针。
A、水平 B、倾斜 C、垂直
四、连线(12分)
花岗岩 青灰色,遇盐酸冒泡
砾岩 易分离成层,敲有声音
石灰岩 有美丽花纹,遇盐酸冒
页岩 花斑状
板岩 混凝土状
大理岩 泡薄层状,有化石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有哪些?(分别举三个例子)
2、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什么?
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胚根、胚芽、子叶
2、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雄蕊雌蕊
3、铜帽、负极4、3伏、1.5伏
5、动物、植物
6、维生素、矿物质
7、动力(电源)、电路
8、排斥、吸引
9、长石、石英、云母
10、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二、判断题1、1、X
2、√
3、√
4、X
5、√
6、X
7、X
8、√
9、√
10、√
三、选择题
1、A
2、A
3、A
4、A
5、B
6、A
7、C
8、B
9、C
10、A
四、连线
花岗岩-----花斑状 砾岩-----混凝土状 石灰岩------青灰色,遇盐酸冒泡
页岩-----泡薄层状有化石 板岩-----易分离成层敲有声音 大理岩-----有美丽花纹遇盐酸冒
五、问答题
1、自身弹力传播:油菜花、凤仙花、豌豆花;风力传播:蒲公英、蓟、槭树;水力传播:椰子、莲叶桐、莲蓬;动物传播:仓耳、蒺藜、鬼针草。
2、串联亮;一节电池电压是1.5伏,两节串联电压是3伏,所以串联亮。
第四篇:科学习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二课时)学案
【复习提问】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课题导入】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有哪些类型呢?
【新课学习】
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例2 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二.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体积的计算?
例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
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的习题和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习题及其答案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p33)
第一,~是同马列毛邓三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p3)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42)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6)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什么。(p62)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p83)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我们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方针?(p86)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9、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无产阶级专政?(p195)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性质相同。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
10、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p148)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中国正处于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任务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1、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p109)
第一、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它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它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有哪些?(p14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p130)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14、简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21p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是什么?(p241)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第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述所表示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含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
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p24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
第四、就是必须坚持民主法制,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7、简要说明为何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256)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1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200)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0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判断的基本点有哪些?(p279)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则,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请回答:
(1)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答:(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和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现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总括了我们党新时期理论创新和时间发展的全部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重大成果做出了科学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
第二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材料: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种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要恢复农业生
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怎样恢复农业生产》,载《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23页。根据材料请回答:
(1)这段话表现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2)如何理解这种思想?
答案:(1)答:这段话表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
(2)答: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材料一: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战争与战略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2页
材料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共产党人〉发刊词》,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06页
材料三: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共产党人〉发刊词》,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0页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试述中国革命斗争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1)答: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2)答: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路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的革命的两个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