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

时间:2019-05-13 07:4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

第一篇: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

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

学生:王丽梅

指导老师:効天庆

【内容摘要】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物的特征,用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作者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在我国宋代的词坛上,李清照就是一位以白描著称的女词人。在她的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情真意切的自然之美。

【关键字】李清照;李清照的词;白描手法

【Abstract】 line drawing, also known as sketch, the original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of Chinese paint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ink line hook features a variety of scene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itself is simple, to arouse the reader think, to enrich the image of.The painting technique u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article, is to use non-Nong Li adjectives and complex rhetoric, powerful strokes with accurate, concise language, a few vivid image of the pen to write to, to show on the author's own Things feel.Song Ci in China, the zhao is a case of line drawing known poetess.For in her words, out of a sincere expression of natural beauty.【Keywords】 zhao;Qingzhao words;line drawing technique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善作书画。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的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词作魅力也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她的作品字里行间包含着生动的形象,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庙手法。那么什么是白描手法呢?

白描,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是指不用过多的渲染,不以华丽辞藻修饰,更不用曲笔陪衬,而是以朴实的文字准确的描写出生动的文学形象。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 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以上就是白描手法的涵义以及它在写人、状物、绘景时的几个主要特点。李清照作为一位以白描著称的词人,在她的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直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音律和谐优美。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她的词作中弥漫着的感情,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开端即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的运用是很有难度的,而作者却将此运用的恰到好处。十四个叠字所表现的惆怅而凄厉的金国,与其处于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极为吻合,因此受到历代词论家的高度赞赏。往下写风送雁声,反增添了她思乡的惆怅,还透露出她惜花将谢的情怀。最后写她独坐无聊、内心极为苦闷之状。作者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种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更是全用白描手法,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能够表现她少女时活跃激情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首词中,写的是女主人早上起身后的一个生活片段,是女主人公对昨夜的追忆。这一夜,词人倾听不断入耳的风声、雨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词中通过女主人公与卷帘女的一问一答,暗示出这个抒情形象惜春而又不伤春的内心感受。在这一个层次上,作者曲折委婉的表现了主人公这一丰富细腻的内心变化。首先词人整夜都在为这场风雨所引起的景物变化而担忧。所以,她一早起来,不顾残酒未消,便迫不及待的向侍女发问。这种问答方式反映了主人公特定的心情,因为在这一夜的辗转中,她有着太多的梦想。如果直说,不仅词中包容不下,而且也会冲淡心灵活动的浓度。因此,作者虽未写出“问”的内容,实际上却似虚而实,更加逼真的反映出了她心中的焦虑。

能够表现她情窦初开的词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 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当她蹴罢秋千,慵整纤手,方觉一阵兴奋,不觉出汗,感到害羞。现在静下来,才觉“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于是她“袜划金钗溜,和羞走”。这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生动的表现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生人,感到害羞,那“倚门”及“却把青梅嗅”等一系列动作,使一个天真娇憨、活泼妩媚、好奇而又含情脉脉的形象活现在读者眼前,达到出神入化、真实细腻的境地。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行乐图啊!图中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出了一位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羞涩的少女,这个少女不就是李清照年少时的自画像吗?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词人年时的活泼气息,她是一个喜欢感知生活的人。从她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情真意切的自然之情。

再如她对爱情追求的词作《浣溪沙》:“诱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回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词写的是少女恋情的过程,通过人物在特定坏镜中的几个特别的动作,将恋情的传达描写的细致生动。“眼波才动被人猜”,将少女眉目传情,又恐被人识破的矜持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月移花影约重来”,则表现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的与情人约会。全词心理描写得十分细致生动,感情开展富有波浪,可谓姿态百出,曲尽人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青春少女这种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光辉形象。这首词抓住主人公的几个性格特征进行描写,在写景的过程中,将情穿插其中,可谓是情景交融,感情丰富。

李清照的婚前生活是快乐的,随之而来的婚姻也带给了她很多的幸福。但是美好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在她婚后第二年,她的家庭遭遇了很多不幸。首先遭遇不幸的是她的父亲李格非。李格非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被罢官并遣返原籍。受此牵连,李清照也被迫随父还乡,饱尝了恩爱夫妻的离别相思之苦。她的词也随之改变了风格,由婚前的欢乐无忧转变为哀怨凄绝,以愁为基调,令人不胜为怜。

以下是她的两首以相思别苦为主题的词《一剪梅》和《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 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当作者送别了丈夫后,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每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有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被作者表达的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女主人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婚后不久就离别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它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不自禁的钻入“心头”。李清照对这种感情做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句之所以超绝,是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中“瘦”字是词眼,为全篇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先以“帘卷西风”一句作动态描写,借助西风把帘儿卷起,让帘外的黄花与帘内以花喻比的人相互辉映,达到了花与人浑为一体的效果。花瘦,人比花便更瘦,深刻的表达了闺中人爱情之深,相思之苦。写情至此,堪称极致。女词人一路写来,或熔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现,时露时藏,于词中的结尾处猛然出现,如群山的高峰,漂亮的灯芯,令读者震动深思。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的温柔、善良、细腻的特点,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像往昔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也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再看她的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苦!“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解?“薄雾浓云愁永昼”,这种相思又是多么的折腾人啊!它已是我们的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这两首词用最简单的景物描写把一个思妇的相思愁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从以上李清照的几首词中可以看出运用白描手法可以使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表达的更有突出性。这点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在散文《背影》中,朱自清想努力表现的就是他父亲的背影。为突出这一点背影两字还做了文章的标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的背影对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这次他记得却不是平常常见的,而是特定场合,使他极为感动的那个背影,那个终生难忘的背影。为此他选择了白描手法,用写实的笔触,写了当时父 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着力描写了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

“父亲是一个大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些事。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路,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肥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而过铁路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段文字乍一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但细细品味,却情真意切,蕴藏着一股深情。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实实在在的把当时的情形表现出来。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正所谓于平淡之处见神奇。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比起朱自清在文章中对白描手法的运用,词人李清照更胜一筹。李清照的词能使读者强烈的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词作魅力也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散发着耀眼的光彩。

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某些思想品格至今仍有光彩。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抒情词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她也凭着这种高超的艺术才能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① 郭兴良、周建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宋代女性文学》② 苏哲聪,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女性文学史》③ 谭碧正,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清照诗词评注》④ 侯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篇: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内容提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尤其长于词。且她是一位在词作中较多地使用对比手法的词作家。对比是清照词创作的一大特色。有往昔的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独生活的对比;有闲愁、相思之愁与颠沛流离的浓愁的对比;有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等。利用这些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更能寄寓和寄托自己更丰富的更为复杂的内心感情波澜,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清照 词 对比手法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今属山东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亦能文。她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在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一颗闪烁着奇异光彩的明星。她的词有很高的造诣,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陈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深远,被称为宋词婉约之宗。尤其是她词中的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自己更丰富更复杂的感情波澜,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和叹国破家亡、感时伤世的愁苦,并以此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情感。

对比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比较,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在古代的作品中并不少见,使用对比手法的也大有人在。但像李清照这样大量、密集地使用的却并不多,李清照将这种传统手法予以翻新,她将对比运用于全篇的艺术构思中。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内容和画面,寄寓内容,大半是她个人的生活情趣和身世感伤。她总是选择身边的人、事、景作为对比对象,用或空灵,或凝重的鲜活的笔触,由小见大,由外表见内心,由细节见一生。分析一下她的词作,不难发现,她的词作中多方面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生活,是清照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能文。这样 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较早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家庭影响,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也奠定了她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以后又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伉俪相得,拥有一段甜蜜、温馨的夫妻恩爱生活。公元l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家和大量未能带走的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烬。平静、幸福安稳的闺房、书斋生活结束了,赵明诚也不幸病逝。国破、家亡、夫死、无子,再嫁又遇人不淑,打击接踵而至。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而言,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飘零转徙之苦,每一样都令他心碎,这一切成了她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于是在她的词作中不断出现离乱后悲苦心情和之前幸福美满生活的对照。

二、年少及婚后词作觅闲愁、抒相思之愁苦与饱受颠沛流离生活后的浓愁的对比。

李清照年少时的生活是甜蜜的,幸福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青春的留恋,有时也会无端生出许多闲愁,像《如梦令》“昨夜雨疏见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照词》第3页)昨夜骤然袭来的风雨,无疑使女词人极其敏感、多情的心灵经受了一番折磨。她知道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远,最娇艳的花朵也要面临凋落的命运了。她惜春、伤春,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只有借酒浇愁(实际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对青春的留恋和惋惜)。一觉醒来发问,正显示出心事:经受一夜风雨的摧残之后,海棠花的命运如何。有趣的是,卷帘人和女词人的对话,形成心理、性格上的绝妙对照。女词人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灵与卷帘侍女的憨实、淡漠、毫不在意也形成了对照。

李清照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仕,年轻的李清照在离别期间,写下的很多抒发相思之情的优美词作。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红藕香残、西楼月满、花飘水流、雁群南飞,自然界这些无情

物无不牵动她的情肠,深挚极了,对丈夫的深厚爱情永远也无法磨灭(此情无计可消除),纵使愁眉稍展,也依然缭绕心头。她不言不语,只是凝眸沉思,任内心被情感啃噬。《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词》第14页)将消魂相思写朴素得朴素而深刻,完全显露出女性真实的情操来。

《临江仙》中“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清照词》第114页)整首词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反映词人年老无依,在**岁月里,颠沛流离,作客异乡,当春归大地之时,触景生情,抒发感旧伤今的悲凄之情。词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下片写对往昔生活的追怀、眷恋与如今飘零异地、悲凄伤感相对比,写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形象。

李清照南渡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作,一曲《声声慢》将词人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生活景况及其内心深处的绝望哀愁,孤独无依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清照词》第101页)这首词以非常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词人在一个秋日里,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境,这实际也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曲折然而又典型地概括了词人南渡以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悲哀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悲伤和忧郁。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李清照南渡后正是在这种愁苦和悲愤中度过余生。

三、词作中往昔之快乐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寂生活的对比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清照词》第1页)描写了

作者回忆自己曾经游览溪亭时的情景,表现了她开朗乐观、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写得活泼秀丽,语新意隽。《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清照词》第14页)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读之令人凄怆欲绝。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再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词》第14页)被称为“幽细凄清,声情双绝”。此作写重阳佳节夫妻不得团聚的离愁别绪,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感情极其真挚。这一时期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靖康之变,既给她带来亡国灾难,又使她痛失丈夫。以一位孤独嫠妇的身份,飘泊在江南客地,怎会不使她倍增凄清孤寂的情怀?在她作于后期的词中,只消举出两句,就可概括其后半生的凄苦情怀,一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二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读了此等词句,其心情之痛楚,情怀之凄凉,完全力透纸背了。

最突出的对比表现在她的《永遇乐》中。“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清照词》第106页)该词由今写入,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立足现实,多层次的反复对比,抒发词人深沉凄怆的家国身世之感。上阙几句都是正反对照:夕阳西下的美景与人在异乡的感慨;浓浓春意与春意几许的疑惑;融合天气与岂无风雨的忧虑;词人在正面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后,用反问的语气描写相反的情绪,显出词人黯淡的心情。下阙有过去插戴满头与今日“风鬟雾鬓”外貌的对比;昔日“偏重三五”与今日“怕见夜间出去”情绪的对比;昔日朋侣香车宝马欢度元宵的热闹于今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寂寞的对比;上阕写元宵节的情景,开头连用两

个问句,将眼前的美好景色与词人隐秘的内心紧密相联。佳节来临,天上日丽云碧,地下柳浓梅艳,可词人心里却是许多的迷惘。这是屡遭厄运、饱经风霜的人特有的心,置身表面上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下阕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不仅有闲暇游乐的时间,更有闲暇游乐的心情,“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去让自己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那是怎样的荣耀!怎样的风光!“来相召,香车宝马”,过去的玩伴依旧兴致不减,但词人变了,却是“谢他酒朋诗侣”,“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没有了游玩的愿望,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灵也衰老了。词人内心失落到了如此“事事休”的漠然境地。通过“盛日”和“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动作、心态将不同的时期词人不同的遭遇、内心感受表现出来。词作结尾却又再生波澜。“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借别人的欢笑,衬托作者的悲凉,以乐写衰,愈见其哀。与“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出一辙,心的向往刚刚升起,忽而又猛然跌落。其含蕴丰富,更耐人咀嚼。一篇词作之中,有今昔时代的对比,有今昔行为的对比,有今昔心情的对比,有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有自己身与心的对比,如此丰富复杂的内涵,通过词人娓娓道来,词面上看似平静其实蕴涵着翻腾的波澜!通篇对比,意象鲜明,不言哀而自哀,不言悲而自悲。词人只是如叙家常地娓娓道来,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对比中领略她那动荡不已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一生的际遇就是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如《如梦令》中天真单纯的佳女(卷帘人)与“浓睡不消残酒”的主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多情;《永遇乐》通过良辰佳节个人处境和情绪前后截然相反的对比,传达出作者思慕昔日家园与忧愤目前时局的心情。她又将虚实融为一体,进行对比,使时空高度浓缩。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人将“天气”、“衣”、“情怀”与往昔比较,目下为实,从前为虚,实虚参照,形成对比,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绪。

四、词作中柔美的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

李清照被称为婉约词之宗,词作多表现出柔美、清新、自然的婉约风格,但其中也不乏有颇具阳刚之气的豪放风格的词作。《渔家傲· 记梦》正是这种风格 的表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想像奇特,意境雄阔,气质豪放,充盈着一种浪漫激情和理想光辉,与以往李清照词的精巧、玲珑意境、温婉、柔丽词风和含蓄、内向气质形成绝妙的对照,表现出李清照性格气质的另一重要侧面,即奔放、雄奇、超世脱俗的性格气质。这首词以整个宇宙为场景,展开一幅奋飞万里、奔向理想的人生进取图景。意象飞动(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动、九万里长风、大鹏飞腾),给人一种奔放不羁的快感和解脱感。李清照不仅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还具有一般女性所寡有的贞刚气质。她的词是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之气。在这首词中,她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那样想要超越一切,腾飞万里,直扑未来的理想境界。

浙江金华有南北朝时因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清照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写出《题八咏楼》 “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我们单看这气势,这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国家政治前途之忧、民族之痛啊!

婉约与豪放,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的个性特点。婉约的风格,使她能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而豪放的风格增加了她诗词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

细读李清照之词作,有一种隽永的美,一种空灵文笔下的忆往昔、逸兴壮思、泛舟碧波的隽永的美,亦有凝重文笔下的国破家亡的离恨。几多甜蜜,几多凄苦,李清照走完了她的人生。这位著名的女词人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她不朽的创作艺术,是北宋文学史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清照词》(点校)古敏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0出版。

2、《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李汉超主编,《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4月版。

4、张晶 《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感情世界》,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社科所编,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参考论文:

1、张月琴《物是人非,欲语泪流--论李清照词作的对比艺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2、周秀怡《典赡婉丽并擅场: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探微》(《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韩慧玲《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再论》(《滨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4、陈在东、阎秀平《清新峻爽李易安:李清照词风新探》(《临沂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

5、李建国《论易安词柔中寓刚的艺术表现》(《贵州 社会 科学 》1999年第1期)

第三篇:白描手法写人作文

白描手法写人作文

白描手法写人作文1

微风拂面,一抹晚霞出现在天空,鸟儿归巢,“你好,你好先生,你好我们下班了。”一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已经叫那痴迷于唐诗的先生好几遍了但还未能把这位先生从唐诗宋词中拉出来,“你好,先生我们下班了。”噢,不好意思,“急急忙忙得起立将书放回书架上,这一遍终于才把你从古代拉回来,这位痴迷于古诗的人叫作雷海为。一位外卖小哥。

家很贫穷,只能靠自己每一天辛苦送外卖得来微薄的收入,虽家境如这样但心中一直充满了阳光,一直热爱诗词,没有钱买书就带上一根笔与本,进入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早已跟他混熟亲切的说一句:“来了,今天又出了一本新书”这如同你的家,你不需看指标三步并为两步的走到诗词前,取下一本书,温习了昨日背的诗又翻开另一首,默默地背着,太阳火辣辣地照了进来,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你如同什么也没有发生,继续浸泡在唐诗宋词中。

嘈杂的饭馆中,你独自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翻动已破烂不堪的本子,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周围的一切与自己无关,“先生提餐“这才让你如梦初醒,提着饭边想着自己刚才背的古诗往外走去。

一缕月光从窗前洒进,月亮与那笔在纸中发出的声音融为一体,你怕打扰到其它同事,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借着那微弱的月光默写着自己的古诗。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可爱深红爱浅红“再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伤感。一首首诗侵入他的脑海,你与李白共酸与陶渊明赏过菊与白居易折过柳感受到宋词的豪迈。

十三年了,当你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领奖台上,你所有的辛酸与苦在这一瞬间烟飞云散,这十三年的苦与累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紧战胜了对手还战胜了自己。

真正的诗意,不应该是优雅时光里的赌书沏茶那更应该是纵身处困顿,依然不望抬头看柳梢的月梭角的`星。

身处井隅,心向璀璨。

白描手法写人作文2

夜色渐深,他靠在小餐馆的门口,手中拿着一个旧本子,目不转睛地念着。仿佛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万物,忘记了一切:“餐好了!”他小心翼翼将本子装好,拿上外卖,穿梭在夜色中……

他是雷海为,一个普通的外卖小哥。他的生活并不好,与其它几位外卖小哥一起合租在一间80平的小屋中,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深夜。不过,在等餐,休息之时,他还会读诗。

王尔德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

他平时最爱待在图书馆中,一点一点将整本诗词抄写,背诵。久而久之,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认识了这位“诗”痴,他们也热爱文学,时不时将家中无用的书籍送给他,在寒风中为他端来一杯热水。他轻声道谢,又沉浸在诗的世界。

恍忽间,他仿佛来到一颗梧桐树下,一阵风吹过,叶落纷飞,美丽至极。每一片叶,都是一首诗。他轻轻抚过,默默背诵……他与李白豪饮,一喝就是三五天,与李清照赌书,两人你来我往,与曹操同行,常碣石壮美。梦醒了,已是深夜。他放好书,向家走去。

诗人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路远,路远亡。”

他淡定地站在赛场上,完美地答出每一道题。聚光灯一个个打在他的脸上,观众的目光也聚集在他的身上,注视着,他一路的披荆斩棘,锐不可当。冠军一战,他沉着,冷静,对手也亦如此。到了白热化阶段,他看准对手的慌张,步步紧逼,终于,赢了。那一刻,所有的辛酸与艰难都离去,自己的梦想也终于实现。

无论道路有何等艰难,都不要放弃,要做那仰望星空,追寻星空者。

白描手法写人作文3

六月未了,已是盛夏,天空万里无云,空气里弥漫着令人躁动的热意,风跃过树梢,留下一丝微弱的凉风。

近一人高的稻田里,你坐在禾下乘凉,嘴角挂起浓浓的笑意,温柔的看着那一片茂盛的水稻,像看着念了多年的那个梦。

这原本就是一个梦啊,原本是想都不敢想的梦。可如今,心里的那幅画,以如此壮观的景象呈现在你面前,你开始贪心了,不仅想要种出全世界最好的水稻,而是一心想着要为全人类造福,一心为着让全球人都能吃上你研发出的水稻。

你开始在全球各地搜罗人才,全心全意地培养他们。一年年,一代代,时光就像一本书,“哗哗”的翻页声中,几十年过去了。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烤的大地像要冒烟,蝉鸣聒噪,草帽也挡不住烈阳。

豆大的汗珠从你脸上滚滚落下,古铜色的脸上烙满了岁月的勋章,你一遍遍地给学生们演示,从田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来,走着走着,太阳就落了。

你总是嫌夏天太短,时光太无情,还来不及记下劳动一天的收获与心得,天色就暗了。

夕阳将你的影子拉的很长,一如你在我心中的形象,你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田垄上,背后是夜的寂静与孤寂。走着走着还回头望望,好像舍不得那片田地,我知道,你总是想抓住每分每秒,争取多种下一棵稻草,你依依不舍地走了,而你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时光像一刻刀,一刀刀剮去你的血肉与生命。而你也化作一支笔,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一笔浓彩重墨的痕迹。

也许你成了烈阳,把耀眼的光线,洒给各地稻田,也许你变成雨滴,用自己的身体去浇灌世间的稻田,也许,你还会变作一阵风,让那些被阳光暴晒的水稻,也享受夏日的一丝清凉,你没有消失,你只是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去更好的追求你心中那个梦。

手中捧的米饭,也似变得千斤重,我想,只要我们珍惜粮食,就是对他最大的尊敬。

残日挂上枝头,温柔地照着大地,像是你慈祥的目光,静静地望着我们。

白描手法写人作文4

夏日的傍晚,风吹稻浪,到处弥漫着水稻的清香。夕阳的余辉洒向辽阔的实验田,给田中的水稻镀上了一层神圣无比的淡金色光芒。您在实验田中忙碌着。头上戴着一顶草帽,汗水打湿了衬衫,但您的脸上却一直洋溢着淡淡的微笑。

您一直都是那一身行头,15元的衬衫,50元的衣服,100元的裤子,平时身上最贵的东西就是手腕上那价值260元的手表。您每月工资6000元,省下来钱也都用来做实验,都用来培养杂交水稻,没有一分钱浪费在无用的事上。

您说您的工作让您能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可所有人都知道,您的工作一点也不容易,但您一直热爱着它,一直将工作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您一直在家和试验田这两点一线奔波着,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您从来没有放弃过。

您是无私的。您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没有食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您和您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多名人才。您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供献给了整个世界,解决了全世界人的吃饭问题,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您即使面对巨大的荣誉也从未骄傲过。就像您说的:“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就算您为这个世界做了那么多,但您始终像成熟的高梁一样谦卑低调。

您陪了我们那么久,但终究还是走了。大地因难过而颤抖,雨水因悲痛而滴落,所有人都怀念您。怀念您90岁时称自己是90后”的幽默,怀念您在工作时那坚持不懈的毅力,怀念您那被汗水打湿的衣角,更怀念您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怀念着您的一切。

您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您种出的杂交水稻却依旧在世界名地生长着,斯人已逝,忧思长存。国士无双,吾辈当自强!擦干眼泪,踏上征程,您的精神将激着我们勇往直前,走向远方,您用您手中的种子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未来!

第四篇:用白描手法写一段话

用白描手法写一段话

1、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2、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起初,下的是雪粒,就像半空中有人抓着雪白的砂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不一会儿,雪就越下越大,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那样晶莹,那样美丽。路边那些又细又高的柳枝,不时地晃动着身躯,把身上的雪晃落到底墒,可是它刚刚抖掉一些,马上又落下许多,渐渐地,大雪给它穿上了一件洁白无暇的外衣。夜2里,万籁俱寂,只听得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3、看看我,一张白净的脸和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是多么的搭配啊!一双问号似的耳朵,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天到晚说个不停。

4、我的好爸爸今年37岁,圆圆的脸上两条又黑又浓的剑眉使爸爸显得很英俊潇洒,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着慈祥的光芒。1米73高而魁梧的身材是我和妈妈的档风墙,爸爸的模样使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

5、在十字路口的中央,站着一位穿着警服的警察叔叔,他大约20多岁。他的额头稍微突出,水汪汪的大眼睛,黑溜溜的眼珠在眼眶里转来转去,无论转到眼眶里的任何部位都显得那样炯炯有神,可帅气了!

6、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7、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8、她长得不算高,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五六岁。圆的脸,大眼睛,害羞起来脸庞绯红绯红的,额头发际有一块小小的青痣,看样子那是他妈妈留给她的标志。

9、我的班主任姓吴,名叫明珠。她教我们数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老师”。吴老师长着短发,嘴边总是带着微笑,显得很和蔼。

10、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11、有一位老者,他的脸是属于放在人群中并不起眼,虽然不起眼,但我认为他是最美的人。

12、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13、听,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壮的声音是谁哼唱的?哦,原来是一只老鹰,它的声音使人充满了力量。“知了!”一听这句话,就知道它是谁了,它是蝉,可是,难道它只会唱这首歌吗?许多虫、鸟的声音在我耳朵里汇成了一手独具特色的交响曲,它是多么另人陶醉、着迷!

14、劳老师大约有四十五岁,中等个子,肤色不太白,虽然她有些发胖,但走起路来非常稳健。她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既严肃又慈祥;她穿着朴实,性格开朗,不喜欢张扬,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她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是我最喜欢、最感激的老师。

15、灵妹的脸蛋圆圆的,有一头紫色的头发,脑门中间有一小撮刘海。她有两条棕色的浓眉,大大的绿眼睛上长着长长的睫毛。尖尖的小鼻子下面长着粉色的小嘴,可爱的小脸上每个地方都透着灵气。

第五篇:古诗鉴赏专题04+白描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采莲曲 萧 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注】①萧纲(503-551),字世缵,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粱代文学家,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古体五言诗语言平实,情感自然,对仗工整,诗中以“莲”贯通全篇,说明题材是咏物诗。B.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C.“风起” “莲多”二句转入对采莲境况的描写,从“难渡”二字可感受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D.“棹动”船移”二句运用白描手法写采莲场面:船在荷丛中穿过,碰落莲花,惊起栖息的白鹭。E.这首诗描写了江南的水国风光和采莲女劳动生活的情态,表现了她们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追求。2.诗歌的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E 2.①这两句写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 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莲情态美,构思十分巧妙,富有情韵;

③这两句是借物抒情,借写“荷丝”“菱角”来写采莲女的生活情态,表达作者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向往。【试题分析】

一、了解“白描”的概念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明确“白描”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拼死拼活地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补说一句,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悲青坂 杜 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写我军驻地及当时的气候,“天寒”暗写我军士气不振,处于劣势,为后文描写战争的惨败巧妙铺垫。

B.颔联写敌军的骄横,“日向西”写出敌军步步紧逼的态势,“数骑”与“敢”搭配,巧妙写出了黄头奚儿藐视我军的强大。

C.颈联以白描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战争惨败的景象。战争过后的原野,狼烟四起,白骨累累,好不萧瑟、悲凉。

D.诗人寓情于景,写山雪、河冰、烽烟、白骨,不言悲,而悲不自胜,这样的效果得益于景物描写对气氛的巧妙的烘托。

E.尾联写诗人希望自己附书我军,提醒他们不要仓促应战,表达了诗人对我军作战不理智的忧虑与愤怒。

2.诗歌以“悲青坂”为题,是如何来表现“悲”的?请结合诗歌具体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落花乱飞,渲染气氛,烘托诗人送客时的依恋之情。B.尾联运用双关,“芳心”既指落花,也指诗人惜花之心。C.全诗借落花抒写诗人惜花、伤春之情,又寄寓身世之慨。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描摹人情物态贴切,物我融合无间。

E.颈联借景抒情。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

4.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二首(其一)

李 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注】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公元118年,被免官,闲居茂陵。②一简书:指司马相如的遗作《封禅书》,后被汉式帝封禅泰山所用。③金泥:水银和金了搅拌用于涂封,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书》。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直接入题,交代了司马相如闲居茂陵这一历史史实,为下面写景、叙事张本。

B.第二句写绿草茂盛,挂满井边石栏,勾勒出一幅荒芜、萧条的画面,意在表现司马相如居住环境之恶劣。

C.第三句采用白描手法,普普通通一个“看”字,蕴含无限深情,描绘出司马相如对妻子的一往情深。D.第四句承接上句“看”字而来,描绘了一幅春风轻拂、佳人鬓发飘飘的唯美画面,不禁令人陶然心醉。

E.诗歌前四句描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夫妻二人虽远离官场却消遥闲逸的生活场景,暗含了诗人浓浓的艳羡向往之情。

6.简要赏析诗歌后两联。

一、1.BE

2.诗歌首联写我军处境之悲,营造悲怆的氛围,暗示悲剧的发生。颔联写敌军骄横、强悍,从侧面烘托我军的怯弱,既表达了对敌军进犯的悲愤,又表达了对我军怯弱不敌的悲哀。颈联直接描写我军失败的惨烈场面,表达对战事惨败的 悲痛。尾联总结战争失败的原因,指出青坂之悲,悲屡败而不惩。【解析】这是考查表达情感的方式,且因“悲青坂”是诗歌标题,“悲”应是本诗的诗眼,故应结合全诗分析。“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意思是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这是写我军的处境之悲。“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数骑”“敢”,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骄横和强悍,侧面表现官军的怯弱,既有对敌军嚣张来犯的悲愤,也有对我军怯弱不敌的悲哀。“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这是写我军惨败的场面,战事极为惨烈,隐含悲痛之情。“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第四联是写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在长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好好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总结战争失败的原因,指出青坂之悲,悲屡败而不惩也。

二、3.A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引出所咏之物,表现客去后诗人面对落花的迷茫、纷乱之情。E项,“借景抒情”应为“直接抒情”。

4.(1)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描写落花漫天纷飞,飘到园外曲径,突出落花飘色之密(多、广)。

(2)“迢递”句(以拟人、移情)描写落花随风飘向夕阳,表现落花飘飞之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同情与感伤。【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颔联从不同角度写落花的具体情状。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下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对“斜晖”的点染,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中,显示出诗人的伤感和悲哀。

三、5.BE

6.①颈联采用比喻手法,写司马相如像残断的草梗被梁王和武帝弃置不用,寄寓了诗人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②尾联采用对比手法,仅留的“一简书”与其泰山顶封禅被奉为至宝对比鲜明,表现了司马相如的过人之才,隐含了作者对他未尽其才的遗憾。③颈、尾两联再行对比,彰显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与死后的表面繁荣,诗人的怨愤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本题要求简要赏析诗歌后两联,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颈联中“弃之如断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司马相如像残断的草梗被梁王和武帝弃置不用,表达诗人对其处境的同情。尾联“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意思是司马相如仅留的“一简书”被帝王用于泰山顶封禅,被奉为至宝。生前的落寞与死后的表面繁荣,前后命运形成对比,也暗含作者内心的不平和怨愤之情。

下载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如何用

    写作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如何用? 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用墨线勾描物像而洋白菜颜色的一种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白描画法多用于画人物。这可分为两派,一派出......

    李清照词读后感

    读李清照词有感四年级 祁艳云 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 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她独创了易安体,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词人,她的词寄托着她的情......

    李清照词3首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⑤。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⑦。 醉花阴 李......

    李清照词 (精选五篇)

    1~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 2、 理解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写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

    浅论白描在陶渊明和李清照诗词中的运用

    浅论白描在陶渊明和李清照诗词中的运用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郭静(1101010025)内容摘要:白描手法—— 一种于平淡中寄寓深意,于单纯中尽显风采的写作技法,它凭借其质朴无华、简单凝......

    高考诗歌白描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及练习(DOC)

    高考诗歌白描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及练习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

    高中语文诗歌白描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及练习

    高中语文诗歌白描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及练习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