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小编推荐]
《成功》(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成功》
【教学目标】
.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赅、焚、兀、晷。同时学习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
2.理解作者引用的典故和语句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时安排】一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渴望的,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创造机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季羡林先生的谆谆教诲吧。
二、作者简介
季羡林 1911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时注意以下要求:
(1)将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加上拼音。
(2)作者是怎样谈成功的?请找出作者的观点。
读完教师强调赅(ɡā&iexl;)、焚(fén)、兀(ù)、晷(guǐ)等字的读音和写法。同时让同学们明确作者的观点: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2把握观点,小组讨论,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1层(1):借助字典,诠释“成功”,引出论题。
第2层(2-4):用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成功=天资+勤奋+机遇。
第二部分(-10):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1层(-8):具体分析公式中的“天资”、“机遇”、“勤奋”三个因素。
第2层(9-10):强调勤奋是最根本的条,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所以学生们在列段落层次提纲时,也就理清了作者论证的思路。
四、细研文
提问: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独立思考)
归纳:作者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功”的解释说起,谈到成功之道,推出简洁明了的公式,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不拖沓,不啰唆。作为一代大学者,这样的开头使人觉得诚恳与平实。
2提问:作为学者,作者学识渊博善于旁征博引,找一找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作出解答。)
讨论并归纳:用“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说明“天资”是客观存在的,谁也否定不掉。用“学术界艺术界自命天才的人”说明自己的天资要实事求是一点好。引用“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及韩愈”的故事说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用自己亲身经历说明机遇有时很重要。用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还是说明勤奋的重要性。最后引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成功必经的三种境界的阐释,指出其疏漏,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这些事例,增强了的说服力。
(通过教师提问引领学生们注意: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应该选取大量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来说理。)
3提问: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机遇是不期而来,我们无能为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独立思考,也可和同桌商量。)
归纳:“无能为力”指的是无法改变,无法强求。天资由遗传因素决定,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天资低,就更要勤奋,因为勤能补拙。机遇是别人的,是不期而来的,但是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对人成功的影响,其实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作者说这两者的“无能为力”其实是为了突出“勤奋”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天资是由天来决定,但我们可以利用勤奋来弥补。完全可以寻找和创造机遇,怎么能说是无能为力呢?
(新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自己的评价。这一步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评价。)
4反复诵读王国维的“境界说”,领会其中的深意,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它在文中的作用。(同学们可以查阅工具书,然后小组讨论作答。)
讨论并归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在这里的意思是写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应高瞻远瞩,选定目标。这是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为了成功吃尽苦头,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伊”指的是自己的预期目标。为了成功吃再多的苦也不后悔。这是第二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是寻寻觅觅,经过千辛万苦,成功却悄然而至,令人欣喜无比。这是第三境。
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
(设计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了“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或是干事业。最后再次强化的中心论点。)
摘抄本文引用的古代学者治学的名言,外再收集一些,制成读书卡片。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写法举要
(请同学们互助合作,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结合实例逐一剖析。作者先谈“天资”问题,接着肯定勤奋的作用,然后说“机遇”。这样层层深入,旁征博引。
2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小题大做,要言不烦。
3以谈话的方式论述问题,举重若轻,却并不随便。
六、小结
本文阐述了成功与天资、勤奋、机遇的关系,指出勤奋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本文说理充分,逻辑紧密,语言准确,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七、布置作业
后练习一、二。
2对名言的理解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的理解:高瞻远瞩,选定目标。
季羡林的理解:预期
我的理解:。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的理解: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季羡林的理解:勤奋。
我的理解:。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的理解:豁然开朗,妙手偶得。
季羡林的理解:成功
我的理解:。
第二篇:《孟子》(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洛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学习运用对话方式进行说理或论辩; 2.了解文言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一些用法;
3.了解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和“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鱼我所欲也》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述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蹴cù(践踏)与yú(同欤)龠yuè(箫笛类)蹙cù(收紧)è(鼻梁)旄máo(古代有装饰的旗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以此游说齐、梁等国,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论和行动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性善论观点简介: 中国古代关于性善、性恶的学说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章太炎曾将儒家的有关学说归纳为五大派: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孟子主张性善,这是因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即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们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荀子主张性恶(他认为人的善念与善行都是伪装的。因为人生来就有名利之欲、饮食之欲、声色之欲,所以一切的辞让、忠信、礼义之理都不存在,表面上存在也都是装出来的);扬子(杨朱)主张善恶混有;漆雕开、世硕公孙、王充主张善恶因人而异,可分上、中、下三等。鱼我所欲也 解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⑵,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如果)这两种东西可能并有(我就)可得:同义兼:同时得到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选取生命大义
者也:语气词连用,相当于“也”
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⑶也。死亦我 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做苟且取得(的事)死亡 甚:超过,胜过甚于生者:名词性短语作宾语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第三篇:《浣溪沙》(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浣溪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晏殊的生平;
2、领会并赏析这两首词,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1、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感情。
2、准确背诵这两首词。[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晏殊(91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辞海》1989年版)
2、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读第一句用轻松的语调,第二句用沉思的口吻,第三句用疑问的语把留恋企盼之情传达出来,第四句用降调把无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第五句用怀疑思考的语气来读,第六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评论,示范,纠正,读到最好为止。)
3、诗词赏析
这首词蕴涵了哪些人生哲理?(学生分组讨论,体会,感悟)讨论明确: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虽惋惜留恋也无济于事,但翩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令人欣慰。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涵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会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事物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因此,在有所慰藉的同时又不觉感到一丝惆怅。
这两句将景物和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书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
(3)“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人生旅途中,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我们是否应像词人一样独自沉思一番,反省一番,憧憬一番呢?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
第四篇:沁园春雪(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诗句中的“妖娆”、“风骚”、“红妆素裹”、“一代天骄”等字词的意义; ⑶注重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
⑷学习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表意丰富的特点; ⑸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⑹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法、品读法、联想想像法、合作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人,领会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重点:
⑴理解诗句中的“妖娆”、“风骚”、“红妆素裹”、“一代天骄”等字词的意义; ⑶注重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
⑷学习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表意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⑴学习诵读、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⑵品味词中所蕴含的诗人对大好河山热情赞美之情,体验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胸怀。◆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美读诗词,感悟诗意
(一)教师示范朗读,思考问题:(老师朗读词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听读这首词,你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什么?
2.思考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并思考问题。
(三)听读完后,老师提问:
1.听读这首词,你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什么? 明确:豪迈,气热磅礴,充满激情,力量„„
(这种磅礴的气势,洋溢的激情和力量是毛泽东同志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中爆发并用文字抒发出来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2.介绍写作背景。
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3.思考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五篇:[苏教必修3]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 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现在: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