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的刘邦

时间:2019-05-13 07: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记》中的的刘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记》中的的刘邦》。

第一篇:《史记》中的的刘邦

诛秦灭项歌大风——《史记》中的的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史记》中最生动的历史人物,就艺术成就而言,刘邦形象比项羽形象写得还要好。

一、刘邦的出身与反秦起义前的经历

刘邦是沛县丰邑人。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刘邦兄弟三个,刘邦是行三。故称“刘季”。刘邦好大言,好与人开玩笑,好骂人,不论与谁说话都是“你爸爸”、“你老子”;刘邦为泗上亭长时送民工入咸阳见始皇出行的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例如刘邦斩蛇,老妇人夜哭的故事就非常生动:“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这种“造神”运动既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当时民众易于接受,并乐于为之传颂的。

二、刘邦从南路西进,经由开封、洛阳,南折经南阳入武关,大破秦军于峣关、蓝田后到达咸阳(前208年后九月----前206年10月,历时十三个月)。刘邦稳定关中秩序,深得秦民拥护,唯恐刘邦不当关中王。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来到咸阳城外东南方的霸上,刚刚杀了赵高,在位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高祖本纪》说:“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首先这接待子婴投降的做法就是有礼节,得人心的。几是接待帝王投降几乎都有这样一套程序。

刘邦稳定关中秩序:刘邦接受子婴投降后,“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1,表现了刘邦全军上下秋毫无犯的的纪律,是仁义之师;2,废除秦王朝的残暴法制,使人们有一种获得“解放”之感;3,让关中地区的原有官吏各就各位,继续维持好各地区各方面的秩序;4,让自己的部下跟着各地区的官吏到各地去进行宣传、安抚,讲清楚怀王的规定,以及今后自己施政方针。

请注意,全部《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倾心赞美、歌颂的文字,再没有超过这一段的了。在这里司马迁尽管没有忘掉顺手写一笔刘邦好酒好色的本性。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过多地纠缠道德层面,而是要看他在历史发展上起了什么作用。刘邦入关后进行了如此扎实、如此深入有效的群众工作,与项羽没有入关前先活埋了二十万关中子弟相比,鸿门宴上项羽还能杀得了刘邦吗?所以说“鸿门宴”只是一段生动的故事而已,不能把它当成真正的历史读。

三、刘邦在楚汉战争相持阶段的主要谋略与实践。(公元前205年4月--公元203年8月,共两年零五个月。)

(一)刘邦在荥阳、成皋主战场采取死死顶住,不让项羽再向西方跨进一步。

(二)刘邦在西线死死顶住的同时,而派部将联络河南东部的彭越,在项羽的后方开展游击战、运动战,拉着项羽来回跑,这样一方面减轻西线主战场的压力,二来使项羽在两头奔跑中逐渐疲惫、逐步削弱。

(三)刘邦派韩信扫荡项羽北侧的诸侯,逐渐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韩信第一年灭西魏与代国,第二年灭赵国与燕国;第三年灭齐国,并将项羽本人的西楚地盘占领几尽。

(四)刘邦派陆贾往做项羽部将九江王黥布的工作,使黥布由中立到改投刘邦。随后黥布利用他在今安徽中部一带的影响,帮着刘邦开辟了南部战线,从而对项羽构成战略上的四面包围。

(五)刘邦进行了根据地建设,命萧何侍太子在栎阳建立后方统帅部,总理后方,支援前方。“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又说:“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于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兴关内卒乘塞。”

(六)命陈平对项羽开展政治攻势,进行间谍工作,对项羽部将进行公化瓦解,收买利诱,跟着就是刺客。就是在陈平的工作下,大将锺离眜失去项羽信任,谋博士范增被项羽气死,大司马周殷投降了刘邦。

(七)两年零五个月的相持过程中,“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双方都有胜有败,但就总体而言,则是刘邦逐渐由弱变强,项羽由强亦弱的过程。

四:楚汉相持阶段有关刘邦的一些重要故事:

当刘邦与项羽对阵于广武山的二王城时,刘邦曾当面斥责的了项羽的十条大罪:“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当项羽提出要跟刘邦单人决斗时,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并说:“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与乃公挑战!”

当项羽埋伏的神箭手“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这对安定本方的军心是极其重要的。

当“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九)刘邦为麻痹项羽,提出以鸿沟为界,双方议和。项羽放回刘邦的父亲、妻子。(前203年九月)

五、刘邦破杀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乌江

刘邦接受张良建议,预先给韩信、彭越划出地盘,令其为自己利益而战,于是得以汇集各路大军,由韩信统一指挥,围困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城东五十里、灵璧县东南之沱河北岸)。

项羽大败后,突围逃到今安徽和县的长江边,地名叫乌江浦,被韩信的骑兵将领追上,经过最后的激战,项羽自杀,也许是被汉军所杀。时年三十一岁。刘邦将项羽埋葬在谷城,还为他切实的哭了一回。刘盼遂读《史记》批此曰:“此种心理,与十三妹闻年大将军死欲拔剑自杀同,老安猜透其理矣。”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2月,在今山东定陶县即皇帝位。

六、刘邦称帝后的制度建设

(一)建都。刘邦原想建都于洛阳,刘敬出面劝刘邦建都关中(长安)。刘邦的大臣们多反对,希望临近故乡;后来张良出面赞成刘敬,于是刘邦立即拍板定局

(二)制礼用儒。刘邦做了皇帝,就是开始制礼做乐。所以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人物,这个人叫叔孙通,名载,薛人(今山东省滕县人),秦汉之际的儒者。出身于儒生的叔孙通堪称为西汉初年造就的一位典型“君子儒”。他运用书本知识观察社会生活,运用书中智慧解决社会矛盾,制礼作乐,因时而兴,取得了极大成功。《叔孙通传》:“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叔孙通默默无闻;等刘邦称帝后他感到时机到了,对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于是给刘邦制订了一套礼乐制度。汉朝正式的尊儒虽然是在武帝时代,但从刘邦起,就已有了这种苗头儿。

七、刘邦打击割据势力,平定北方叛乱

刘邦杀韩信、彭越、黥布。一方面是韩信等人有自取被杀之情由。鸿沟之盟后,刘邦约好与韩信、彭越共同追击、合围项羽于固陵,而韩信、彭越抗命不听,致使项羽又回戈反击,大破刘邦。一直到张良出主意,让刘邦预先给韩信彭越划出地盘,他们才出兵灭掉了项羽。这样的臣子,没有任何一个主子能够容忍,他们的被翦除,只是时间而已。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韩信、彭越、黥布的本领太大,威望太高,刘邦无法忍受他们的威胁。故而总要找借口、强加罪名杀害他们,写彭越最清楚:有人劝彭越造反,彭越不听,彭越要杀一名部下,此人逃到刘邦诬告:“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至于黥布则完全无罪,是因为吕后杀死彭越,将彭越的肉煮成粥分给众人喝,黥布感到恐怖、害怕,于是干脆造反了。当黥布造反有消息传到长安,人们分析黥造反的原因时,《黥布传》写一位令尹说:“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韩信的问题写得恍忽迷离,说韩信想造反也是不参成立的,此事讲韩信时再详说。

刘邦、吕后的手段是极黑的,本来不想杀的人,说杀就是“夷灭宗族”

接着,刘邦又平定了韩王信、陈豨、卢绾在北方的叛乱。

八、刘邦称帝后,报恩报仇的故事

(一)刘邦封其大嫂之子为“羹颉侯”。因为当年其大嫂有粥不给刘邦喝,而故意用勺子挠得锅响。故而刘邦恨她一辈子,其父刘老头儿多次相劝,才封他儿子刘信做了这么一个奇特名字的侯。当时侯的领地一个县,为了报复他的嫂子,特地将一县名改称“羹颉”

(二)萧何是刘邦的老上司,对刘邦多方有恩,刘邦每次给县里出差时,朋友们给刘邦捐助盘缠,萧何总比别人多捐助两文钱,刘邦对此深记不忘,故封功臣为侯时特地多封给萧何两千户,以报昔日之恩。

(三)刘邦当年大败于彭城时,被项羽的部将丁公所追,刘邦实在跑不了啦,刘邦向他求饶,书上写的是刘邦说:“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就把刘邦放走了。后来刘邦称帝后,丁公来找刘邦请求给个官做。结果呢?刘邦不但不报恩,反而把丁公抓起来杀掉了,而且把他的尸体拉着示众,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後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这件事情很奇特,如何说丁公放走的了项羽的敌人该杀,那么项伯这个屡次出卖项羽的大内奸,该不该杀呢?估计事情的真相不会是这样。如果刘邦当时表现得太狼狈,让人过后一想起来就难堪的无地自容,那么,丁公就非死不可了。丁公万万不该来,因为他的出现就是对刘邦的莫大耻辱。

九、刘邦死后留下的两个麻烦:匈奴问题与大小老婆之间的尖锐矛盾

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的四月二十五,享年六十二岁。刘邦是在讨伐黥布“叛乱”的时候中了一箭,大概是射中了要害部位。所以在回京经过故乡沛县,在乡亲们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他在演唱他自己写作的《大风歌》,在演唱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时候,就让人感觉到,其中尽管也有豪气,但同时也带有思前想后的悲凉之音。在回到长安,吕后向他问起他身后的朝廷大事安置时,他告诉吕后“萧何之后曹参可,曹参之后王陵可”;但“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云云,甚他也就没的可说了。

(二)刘邦给他的后人留下的麻烦主要有二,其一是他打败韩王信时,脑瓜一热,急躁冒进地想趁势一举消灭匈奴人,结果被匈奴人包围在平城,直到逼着他订立和亲条约,从此向匈奴年年进贡才放他出来。这个问题一直苦恼着汉王朝此后的六十多年。另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他宠爱戚夫人,以致于差点废掉吕后,从而种下的大小老婆之间的尖锐矛盾。这个问题严重影响朝廷政局的变化,所以在刘邦一死、尸骨未寒的时刻,一场残酷的凶杀、迫害,与一场无比剧烈的权位之争就已经展开了。

十、结束语

司马迁在对比着写刘邦与项羽的时候,其同情更多的是在项羽一方,有不少故意出刘邦洋相的地方:如写刘邦的好酒好色、流氓习气、骂骂咧咧、粗话满口,以及怯懦自私,战场屡被项羽打败,而且败得非常惨等等。但司马迁写刘邦的优长之处也是极其用力、使人过目不忘的:如刘邦入秦后所实行的一系列得民心的政策;如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所表现的许多关系全局的宏伟决策,即使是在彭城惨败之后也不失时宜地进行巩固后方与建设根据地的一连串措施;尤其是在任用贤才、驾御贤才方面所表现的特殊能力,更是令人叫绝,韩信在对敌作战上可谓百战百胜,但一到刘邦面前简直就成了“少不更事”的的孩童,一任刘邦摆布;刘邦从谏如流,在改变个人看法、收回错误指示的时候有如条件反射一样快捷,这在接受张良意见撤消封建六国后代为王的问题上、在如何处置韩信擅自称王的问题上,都表现得绝顶聪明;刘邦在坚持个人意见,造成军事上的重大失败时,对于提过反对意见者公开认错,对之表彰、封赏,与其他帝王犯有错误死不认账、文过饰非的做法,形成强烈的反照。宋代苏轼曾高度评价刘邦的这种品格,说刘邦这种公开承认错误的做法“何尝累高祖之知人?适足明圣人之无我。”项羽绝不是刘邦的对手,在历史上数以万计的杰出人物中刘邦是极为少有的既有突出的政治天才,又具有极其生动的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

第二篇:《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笔下的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血肉丰满,神形毕现,淋漓尽致,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以大环境(历史背景、人物经历、主要事件等)作烘托背景,做到有详有略,紧扣人物性格特征,层层揭示成败原因,最终水到渠成。

一、外在性格与内在心理比较

在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中,文章之始这样刻画项羽 的外在形象:“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仅这么一句,就给读者一个孔武有力的高大形象,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戏台上的古代武将。他的暴戾是喜欢 用“坑”或“烧”的办法来对待下层人士或自己所憎恶的东西,使自己失去人心,由义军变为被诸侯讨伐于垓下的“逆贼”。暴戾而无谋,最终的归宿是自刎。然而项羽又是善良的,最讲情面的。一方面是刚毅勇武,一方面是百转柔肠;一方面是温和仁慈,彬彬有礼,一方面是凶狠残暴、杀人如麻。他嫉恶如仇,不惜大肆杀戮,却又极易被别人的顺遂、依附所影响,其脆弱的感情之门极易被虚假的亲敬所攻破,进而表现为错位的 仁爱和荒唐的姑息。

刘邦的心理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豁达大度,却又暗藏心机。他的性格受到他远大抱负的驱动,在长期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经受磨砺,不断优化,从而促成了他一生的事业。起初,刘邦外向豁达的性格中包含着粗疏散漫的一面。他年轻时整日蛰居乡里,四处游荡,好酒色。但是在参加起义之后,“军事斗争的刀光剑影,政治斗争的尔虞我诈,迫使刘邦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刘邦克服了自己的欲望,采取了一系列笼络秦民、收买人心的措施。可见刘邦在起义后逐步抛弃了自己性格中散漫不羁的成分,朝着成热稳健的方向发展。

从总体说来,刘邦的性格中优点的部分是勇敢、豁达,缺点是粗疏散漫。向好的方向发展是豁达大度,敢作敢为,乐观 向上,善于结交。显然,刘邦的远大抱负驱动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严酷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锻炼和他身边智能之士的影响,迫使他由粗疏变为严密,由散漫变为有心机,使自己的性格不断优化,表现了独特的性格魅力。这些性格因素促使刘邦赢得了很好的机遇,并且得到了诸多贤才良将的辅助,增强了自己控制局势、把握机会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从一个不起眼的泗水亭长成长为一代帝王。

二、政治、军事才能比较

杀宋义和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军事才能大放光彩,此时项梁已死,项羽脱颖而出。杀宋义,使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他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以高昂的斗志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向十倍于己的秦军发起了进攻。他俘秦将斩秦卒,九战九胜,摧毁了秦军主力。赫赫战功中,项羽是年轻英武、勇气超群的,是霸气十足的征服者的形象。应该说,项羽破釜沉舟、勇破章邯的壮举是功不可没的。

但这卓著的战绩却无法弥补他政治手段的幼稚。一是函谷关的两次“大怒”是其由军事斗争为主到政治斗争为主的转折时期,也是他由鼎盛到败亡的转折,由完整庞大的军事业绩到残缺低劣的政治业绩的转换。这两个“大怒”,一方面表现了项羽的豪勇,另一方面也表现项羽缺乏谋略。后来的分封诸侯、杀义帝、逼反齐人,都说明其政治心理的幼稚,被项羽分封的诸王,多忙于维持自己的地位,并不真正服从项羽的领导,没有受封的人,更是心怀怨恨,刚刚一个月就互相攻杀起来。对“得天下”没有全盘考虑,在政治斗争中,他的表现往往是被动的、情绪化的。他的英雄气概,缺乏雄才伟略做基础。

汉高祖刘邦以谋略胜,得天下。那么他的形象则不可能用“纠纠武夫”表现。“仁而爱人,喜施”六个字,就把刘、项性格的 截然不同表露得淋漓尽致;一个是宽厚畅达的,一个是彪悍易怒的;一个以仁交人,一个以力服人。两者作比,项羽的政治才能远逊于刘邦;而刘邦的军事才能又逊于项羽。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反秦,得楚人之心,六国人之心,故能率领六国诸侯军推翻暴秦。但在胜利的同时,他所过之处无不残灭,逐渐失去人心,特别是秦人对他的怨恨。刘邦与他不一样,既不扰秦人,也不增加秦人的负担,原任官职的照旧,连降王子婴也保护起来。对于暴秦的苛政峻刑尽除去,只与秦父老约法三章。两相对比,一仁一暴就极其明显。凡此种种,不单说明刘邦治军有方,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代君王的雄才伟略,于“治”,是用了“方法论”来解决问题、平缓矛盾。再后来与项羽兵戎相见,更表现出他对项羽性格的了解,于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是逃跑,或是反间,或是激将,或是诈取„„处处击中项羽要害,以细腻胜粗犷,以智慧胜鲁莽,以众智胜寡断。

三、文化修养比较

初始阶段,刘邦、项羽所处的层次几近相当,而且都有惊人言词。二者文化水平都不高。然而二人后来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其所处环境和接触的人存在着差异。项羽因与秦有家仇,从小就受到叔父项梁的管教。而且项梁略有指挥才能,所以在其战死之前,项羽并没有得到独立应付社会的机会,对社会上奸诈、丑恶的一面可谓“知之甚少”,这就为他以后悲剧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刘邦呢?虽然看起来德性不佳,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却是积极的、主动的、有独立思考的。做泗水亭长是他自己的选择,在声色、酒水与小吏朋友们的薰染下,他的社会经验无疑比项羽要丰富得多,所以敢大肆赊酒喝、敢不持一钱却假报进款目。可见他不仅熟识社会的林林总总,还谙熟其中技法。从朋友那里赚好处,是他使用的最娴熟的技法之一:开始是萧何,再是曹参、樊哙,对他的举荐与“保”。可见这里刘邦注重的是对人的关系的运用,是通过感情联络来换取忠实友谊的。

刘邦从一个小吏开始起义,最终消灭群雄,吞并天下。善于用人可以说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项羽继承祖业,拥兵百万,骁勇善战,最后却落得自刎乌江的结局,用人不善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刘邦曾不无得意地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刘、项二人的斗争史实际上就是二人网罗人才、驾驭人才的斗智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即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他的思想观念、性格特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一定的环境形成一定的性格,而一定的性格又决定一定的命运。项羽之 败印证了这一真理:性格即命运。

性格与机遇往往决定人的成败,在客观机遇相同的情况下,怎祥利用良好心态来争取和创造更大更有利的条件,刘邦与项羽的形象和个性心理比较正好说明这个问题,引申于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意义无不大同小异。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W],中华书局 1959.2.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M],中华书局 1959.3.吴汝煜.史记论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79.4.彭兆崎.史记通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5.吴夏平.项羽败因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6.许智银.刘邦的成功与他的多重性格[J].洛阳师范学院学 报,1998,(6).7.苏兴,苏铁戈.读《史记•项羽本纪》三题[J].史学集刊,2000,(3).

第三篇:读《史记》——刘邦项羽有感

读《史记》——刘邦项羽有感

一本《史记》,一部经典,道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真正内涵。当年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再一次在我们眼前展现得淋

漓尽致,称王称帝也好,英雄末路也罢,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经典和传奇。

秦朝暴政,百姓“苦秦苛法久矣”,一时间豪杰蜂起,争夺天下。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楚汉之争素来为世人感叹,两人的性格特点也是鲜明清晰。同样面对秦始皇的风光无限,刘邦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而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则显示出了他远大的抱负与决心。刘邦却只是一种仰慕和渴求。刘邦处世圆滑,善于随机应变。从去吕公府中实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到鸿门宴中与项伯约为婚姻,嘱咐项伯要替自己在项王面前说好话,皆可验证。刘邦不仅处世圆滑,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人才,礼贤纳士,这也是他最终能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郦食其见刘邦“使两女子洗足“,便不拜,并趁机劝谏,刘邦谦虚道歉,立刻采纳郦生的意见。同样,他的谋士张良是他的心腹,他事事都会问”且为之奈何“,足以可见他确是一个善用人才的伯乐。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也很重视把握民心的重要性。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宽容待他,使之为相,又与秦国百姓约法三章,百姓献飨军士,刘邦客气不受,这些都使他民心归向,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比刘邦,项羽就明显不如他做得到位。项羽虽出身楚国贵族,从小“学习万人敌”,但他却有勇无谋。鸿门宴本是个了结刘邦的好机会,但他因项伯,刘邦等再三说明刘邦并不敢背德,心中犹豫,不能当机立断,一时心中产生仁念,不能杀了沛公,最后却为自己留下了无尽的悲哀。项羽还输在他的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上,刘邦礼贤纳士,他却不肯听从范增的话,而以自己的鼠目寸光判断是非,是远远不够的。项羽最大的劣势就是他不得民心,他入咸阳屠烧宫室,所过无不残破,使得秦人大失望,而秦人对沛公的约法三章则大喜,这样明显的对比,使得项羽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种子。他甚至到临死前仍不悔悟,面对汉军四面楚歌,他也只能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泣数行下。面对汉军的数重包围,竟对他的骑兵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服输不服气,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他的悲剧不是偶然,之前的所做所为都为他的悲剧埋下了因,他的果自然就是“败寇”。

《史记》的经典传奇,绝非只是楚汉之争的战火烽烟,一代代的英雄人物的一生都在《史记》中得以重现,细细品读,我们会重新认识一代英雄,更深地理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内涵底蕴。

第四篇:史记导读—项羽刘邦之我见

项羽刘邦之我见

楚汉之争,这个千年来为人们老生常谈的政治斗争,在经老师讲授和自己阅读之后,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为人王者,必有其与众不同之处。欲成其事,其时,其地,其人,皆应有之,不可偏废。下面简述一些我的观点。

一、远见卓识

君王正主具有这项技能应是自然,观刘邦、项羽,亦不难看出。只是二者所占高度不同,所处境界不同罢了。相遇往往经别人提醒方能见到,刘邦却不全如此。而我想强调的,不单单只是看领导者,也应将目光转向人民大众。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霸王别姬”的女主角——虞姬。她和项羽的诀别演绎千年之久。然而,当时难道就只有着一条路吗?难道不能把虞姬放了吗?难道就不能和她归隐山林,为她写卸甲归田?虞姬之死所反映的现实可以说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我看来,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试问,如果虞姬不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没有附歌霸王,没有自刎,她会有机会活吗?结果应该是否定的,没得选择,即使项羽不杀她,其部下也定不能让她活着离开军营为外人所辱。

还有一个例子,在得知垓下之围,项羽被农夫引向绝路时,我不禁在想,那个农夫为何这样做?也许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应该是——农夫明白眼前的人是项羽(当时他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若让项羽执掌国家大权一定会给人民带来灾难。他性格暴戾不说,还武断专横,个人主义极强。以一己之愿定都;仅因粮草不足或一丝不信任,动则坑杀几十万降军;对于说自己坏话的人更是动之以极刑。要知道,他可是天下头号新闻人物啊,一言一行均会被人民记在心里。由此观之,农夫也具远见卓识。农夫尚且如此,更何况那天下的贤人志士,哪个愿意助他,做那费力不讨好,与天下人为敌的事呢?他的统治风格,又何尝不像是一个听不进忠言的暴君呢?天下人久战疲乏,盼望统一,他却妄图回复战国时期分裂状态下的中国。这更是与民心背道而驰。如果说项羽的做法违背了民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那么刘邦却恰恰在为统一天下而不懈努力。刘邦支持开辟北方战场,在楚汉对峙时期,向国人展示的是治国有为的一面。他的“远见”于人民的“卓识”达成共识,因而成为民心所向。自古所谓幸或不幸,有多少不是人民决定的呢?

二、刚柔并包

在项羽披荆斩棘做武装斗争的时候,刘邦却在发动团队的力量,做各种游说劝降。在他的带领下,每张政治牌都打得那样漂亮——拉拢黥布、离间范增等等,在现在看来也是精绝一笔。刘邦在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合理地进行军事打击。他的“亲民”与“仁义”为后世所效仿。他的“约法三章”为后人所认可,这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当时,确实催化了刘氏集团的成长和项氏集团的消亡。

三、王者多元

“勤学多问怎么办”一直以来是刘邦的“座右铭”。他向信陵君等人学到的东西值得他一生受用。他愿意接受众人的劝谏,又逢事不乏自己的见解,这种批判式的学习方式我们至今仍在提倡。他手下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有“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的萧何;有“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在集团的各个领域都有高手把持,不可谓不妙。至于项羽,从小就轻视学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以为力能扛鼎便可淫威天下,终以自食其果。

四、情商至上

项羽最常见,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表情是什么?对,是怒。这其实是情商低的显著表现。他不听劝谏,为人嘲讽的时候将谏客活煮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再看刘邦,对于最后一役——垓下之围,由于韩信、彭越的失信,导致汉军大败,他从张良之计,非但不责难,还对其封王封地承诺与之公天下,最终完成大计。再向后推一段时间看三国。同项羽很像的一个人物便是张飞,他们都胸无城府,喜怒形于色。在关于温酒斩华雄那一回,一时嘴快将心中所想吐露出来,险些招来横祸,由此观之,刘备之自持、刘邦之自律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是多么重要。

五、海纳百川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刘邦广纳天下之士,识时务,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不计前嫌;而项王在向北攻齐时,因黥布推脱不往,只派部将率几千人前往,便怨恨之。二者较之,孰优孰劣,可知矣。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更何况一国之君。不仅如此,刘邦虚怀纳谏,潜心学习,在斗争中不断成长。项羽却太过依赖自己的武力,其他方面稍有精进,其远虑之不足,曾不若一十三岁小童,童且之屠城之弊将使往后众城难降,他却没有虑及,可悲乎。再看垓下之围一役,他不愿卷土重来那是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这也是他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个人如果不能面对自己,又何以能君临天下呢?是所谓能成大事者须有三量——容人之量、容事之量和容己之量。

在这阶段的学习中,我明白在看待历史时,应客观而具有一定高度,不能人云亦云。在做人方面,项羽的确有很多让人敬佩的地方,但是在历史方面,我们更应该肯定刘邦。因为刘氏集团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了二百多年的和平统一,对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刘邦的“成功学”至今值得我们去学习,而楚汉的故事,也将随着《史记》等著作的流传而放出人文、理性和历史的光辉。

第五篇:史记中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原创)

内容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等再现了项羽和刘邦之间波谲云诡的斗争,塑造了有悲剧英雄情怀的西楚霸王项羽和终成一代伟业皇帝刘邦两个生动形象。出身低微,无赖狡诈的刘邦战胜了所向披靡勇猛无双的项羽,这是由双方不同的性格,人心向背的程度和不同的斗争策略上决定的。刘邦的豁达从容,从谏如流,收取民心和舆论宣传都为他最终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性格 部署 人心 策略 成败

项羽和刘邦是楚汉相争的两大主角。项羽霸气逼人,锐不可当,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军队精锐。刘邦出身低微,流氓习气,游手好闲,狡诈无赖。但刘邦却打败了项羽,使项羽无可奈何自刎乌江,刘邦因此成就伟业,开创大汉王朝。

一、不同的性格

项羽出身贵族,自小受到叔父项梁的严加管教。但他“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说明他学习缺乏耐心,眼高手低。项梁教育他:“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而项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说明他没有恒心,意志力不强。虽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但是他暴戾残忍而没有谋略,志向高远但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且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项羽在战场上刚毅勇武,对待敌人凶狠残暴。对待身边的人温和仁慈。对待爱人柔肠百结,所以才有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然而他在感情上单纯浅显,容易被欺骗和背叛利用。由于一直被叔父管教,缺乏独立性,没有面对险恶社会的经验,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贵族文化培养出他诚信守义、光明磊落的品质,面对狡诈多端,无赖流氓一样的刘邦,没有办法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于是多次被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承诺,他认为对刘邦已是背信弃义,心理上有不能跨越的障碍。所以在鸿门宴上一时不忍,放过了刘邦。当抓住刘邦老父之时,被刘邦的无赖行径花言巧语所蒙骗,又释放了刘邦的家人。项羽刚愎自用,盲目自大,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谏,于是失去了很切实的建议和珍贵的人才,使原来的人才济济,全都叛逃归于敌手。

刘邦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年轻时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但从不妄自菲薄,而是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他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规范,收敛自己的性情,以提高个人修养,力图改变自己散漫无能的一面。“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一种很坚强的意志力和决心。除此之外,他拥有超乎寻常的自信和进取心,即使出身卑微,才干平庸,同样发愤图强。他还有一种冒险家的精神,敢于运用各种人才。刘邦看起来不拘小节,而且情感外化,这也是他工于心计的一个表现。这种假象可以让人感到刘邦轻浮浅层,容易被信服。他为人豁达,从谏如流,因此吸引了大量人才出谋划策。他的工于心计表现在在项羽欲烹刘邦老父时,无赖地要分一杯羹,令项羽大为吃惊。刘邦的斗争之路并非坦途,经常遇到艰难险阻,与项羽的悲剧英雄观不同,刘邦锲而不舍,积极进取,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凭借自己和背后团队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这不得不说是乐观主义的正面力量。

史记中有很经典的一段描写,生动地描写出两个人的性格特点。秦始皇出游,两个人都亲眼看到,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而刘邦则道,大丈夫应如是。二人都流露出了想要成就帝王伟业的心情,但项羽为人豪爽,毫无心计,透露出其野心和霸气,所以直言想要取代帝王之位。而刘邦隐藏心思,曲折委婉地道出理想,以羡慕仰望之心韬光养晦。

二、人心向背的程度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一个领导者,善于收拢人才,取得民心是制胜关键。人才可以弥补领导者的个人缺陷,集思广益。取得民心,可以得到广泛的群众基础。

项羽行军打仗是一流的水平,但是却忽略了掌握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民心所向,一定要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秦末社会混乱,民生凋敝。项羽的反秦斗争是得到人们支持的。然而在胜利的同时,他残忍暴虐,四处烧杀,坑杀秦卒二十余万,入关后不但杀掉子婴,甚至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经过之处无不残灭,逐渐失去人心。他为人刚愎自用而且心胸狭窄,不能真诚地对待人才,也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这就无法收束人才的心。项羽性格上的直率简单和政治上的幼稚浅显在战争中渐渐地表现出来。虽然可以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是不能安定人心,采取稳定百姓的措施,也就无法得到群众基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再强的军事实力,再尖锐的部队,也无法取得胜利。

刘邦出身平民,最能了解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于是着重于收买人心。刘邦入关,不扰秦人,婉言拒绝秦人的慰劳品,对于子婴也多加保护。他与秦父老约法三章,不滥杀无辜,于是得到了秦人的拥护。刘邦求贤若渴,用人不疑,他大胆任用韩信,为自己带来很大的裨益。在默默无闻时期,刘邦就结交了不少酒肉朋友,擅长与人打交道,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注重对人际关系的运用,通过感情联络获取忠实友谊。刘邦知人善任,善于根据情势揣摩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比如他与项伯约为婚姻,后来在鸿门宴上就得到保护。他麾下人才济济,为之忠诚效命,奉献一生。刘邦曾经对大臣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败,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创建汉朝霸业归因于他任用了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人才,能够谦虚地肯定他们的才能,理解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体现出刘邦是一位深谙用人艺术的杰出领导者。刘邦非常了解三杰,张良有谋划才能,萧何有管理组织才能,韩信有统帅千军克敌制胜才能。正是因为他能够了解人才的特点,才能够扬长避短,综合力量。刘邦的周围始终有一个智囊团和一批追随者,为他更好地决策、谋划贏得了更多时间和更大空间。

三、策略上的区别

项羽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勇猛无敌,歼敌无数。破釜沉舟彰显了他万夫莫敌的勇气,巨鹿之战创造了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攻城略地灭暴秦,“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在征战过程中,也渐渐养成了独断专行的性格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霸权作风。他的战争壮举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也无法弥补他政治手段上失误。函谷关大怒是他由盛转衰的转折,由庞大的军事业绩到残缺低劣的政治业绩的转换。在政治斗争中,他的表现是很被动的。在著名的鸿门宴上,他大施妇人之仁,放走了刘邦,失去了大好的机会,暴露了他被动的局面。项羽的失败过分依赖军事理论,虽“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实则把自己推向风头浪尖,也无形中造成了他与楚怀王之间的君臣隔阂。项羽不顾民心,以坑杀和屠城的行为恣意地展示自己的残忍和毁灭性。在宣传方面几乎无所作为,没有做任何的舆论准备,对百姓关心的秩序安定生活等问题也没有任何回应。刘邦老谋深算,油滑狡诈,在军事实力较弱的初期,韬光养晦,避开锋芒,用争取民心的政治手段弥补军事上的差距,获得牢固的后方根据地。在势力稍强之时,逐步扩张,乘其不备直捣后方,采用张良计拉拢韩信、彭越出兵援助,最终大败项羽于四面楚歌的垓下。先进入关中占得先机,接受了樊哙、张良的劝谏,“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既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又获取了民心。在舆论宣传上,刘邦也做足了功夫。利用楚怀王打击项羽,树立他宽厚仁爱的政治形象,以争取民心。在强大而有效地宣传攻势之下,刘邦借义帝之死大做文章,有利地打击了项羽。在宣传战上占据了主动,让项羽成为众矢之的。在采纳、利用幕僚资源的过程中屡次获胜,数次化险为夷,不断发展壮大,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他利用资源、广泛纳谏的个性品质。

项羽无疑是一个英雄,他的军事能力首屈一指,是个英勇的将领。但因为他性格上的缺陷,不能做到人心向背和政治宣传,所以并不具备帝王之才。刘邦为人并不光明磊落,但是善于攻心,从谏如流,而且豁达宽容,具有帝王的风度和谋略。

参考文献:

[1] 艳齐.《史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7.[2] 娄性诚.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J].黔东南民族师范学报,2004.(5):33-34 [3] 王娟.从“流氓”到“天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1).[4] 杨宁宁.在“义”的视域下看项羽的道德错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 2008.

下载《史记》中的的刘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记》中的的刘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读刘邦(推荐)

    《重读刘邦》读后感 景德镇市第一小学李丽英 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汉高祖刘邦了。 刘邦是个无赖,除了吃喝嫖赌,好像会的也不太多,就是爱交朋友,著......

    刘邦项羽[范文模版]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

    论文-刘邦

    一个英雄的失败和一个流氓团伙的胜利 前言--楚汉之争,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一.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出身高贵,武艺超群;刘邦出身平民,市井流氓......

    浅谈《史记》中理想人物[推荐]

    盛晓涵 浅谈《史记》中理想人物 在《史记》选读中可以看到第一篇就是司马迁的其人其事,司马迁采用汉初学者常用的问答形式,以问答结构全篇,一方面使问题显豁、醒目,另一方面也使......

    史记中的成语[最终定稿]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古典诗歌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赏析

    俯仰皆成文章 褒贬自有春秋 ——古典诗歌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赏析 一、自唱歌谣,原是异曲同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自写) 彭菊花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

    刘邦性格分析

    一、出身 刘邦完全出身平民,世代耕种,毫无背景可言。父亲叫刘太公(即刘大爷),母亲叫刘媪(即刘大妈),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刘邦这个时候叫刘季(即刘老三或刘老四,之所以有个“或”,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