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刘邦
一个英雄的失败和一个流氓团伙的胜利
前言--楚汉之争,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一.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出身高贵,武艺超群;刘邦出身平民,市井流氓。然而,刘邦一飞冲天,成功坐上天子宝座,统领中原;项羽命丧乌江,含恨一吻江湖泪,以死维护了一个英雄的高贵和尊严。其间或多或少有些许为项羽鸣冤叫屈的情绪,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奈何谁都无能为力。
不过,一位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却输给了一个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小混混刘小,也许逝去的项羽至今都还没想通究竟为什么当皇帝的不是我项羽,而是一个曾经让我瞧不起的市井无赖。所以,乌江边上,项羽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感慨万千,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刘邦可能自己也疑惑不解,吾以布衣提三尺之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可我们不能把一切就这么着全都归于不可测不可知的天意。期间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两人的不同性格„„
二.团队的配合
人们在论及刘邦的胜利时,一定会说刘邦的用人和入秦后的约法三章。在论及项羽的失败时,也一定会讲到项羽的不能用人和入秦之后的坑杀二十万降卒。其结论是刘邦拯民于水火,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无论是登上皇帝宝座的刘邦,还是宝座下面的天下百姓,就都皆大欢喜了。剩下的,就是庆幸幸亏没有让那个残暴和不得人心的项羽做皇帝,不然这天下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还在项羽的水火中泡着烧着。
项羽个人能力超群,有着超常的人格魅力,一个屡战屡胜,却在垓下一败涂地。夜色暗了下来,四面都是楚歌,他饮尽杯中之酒,起身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个身经百战的英雄在即将失败的时候,痛心的不是他的功亏一篑,不是功败垂成。而是他的美人和骏马,这样的儿女情长怎么能夺得天下。在垓下被围,拒绝老翁的过江东的好意,怪罪天要亡彼,自己无任何过错,是时运不好。这样不会检讨自己的人又有何能力成功,真正的成功者,就是能不断反省自己的人。鸿门宴上,项羽的个人荣誉重于楚的集体利益,乘人之危搞暗杀,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非英雄所为,维护了项羽的个人形象和他的决策权,不杀刘邦就是牺牲集体利益以服从项羽的个人利益,对整个集体而言,就是不公正。
英雄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志,也因此缺乏合作和协调能力,在以楚为名的队伍中,是只有项羽一个超级英雄的。将士用命,所有人的奋勇拼杀取得的战绩都只能被笼罩和淹没于项羽个人巨大的光环之下。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项羽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以为致使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流氓是只有当流氓结成团伙是才能形成势力。流氓团伙的头目,通常会有比英雄更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决策和判断上更能听取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这与流氓的个人能力欠缺有关,刘邦屡战屡败,只能虚心听取意见。在以汉为名的队伍里,是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一大批著名的将军和谋士,汉军将士奋战都能得到各自的光荣。
刘邦虽然一无所能,却又无所不能。他也不是一点本事也没有。亲生父亲被项羽放在案板要挟刘邦快点投降,不然烧死刘邦父亲。刘邦却说:“当年你我在怀王手下结拜兄弟,所以我父亲也就是你父亲,如今你硬是要杀死你父亲还煮了,清别忘了分你兄弟我一杯肉汤”。或许,这是大逆不道的,但是,他只有这两种选择。要么投降,自己的远大抱负毁在父亲手里;要么反抗,父亲性命不保。对于整个团伙而言,是以集体利益为第一的,刘邦置个人形象和人格于不顾,虽然会为天下人所不耻,却一定会赢得整个团伙的信任和尊重。刘邦的说下都有哪些人呢?贵族的张良,游士的陈平,县吏的萧何,屠狗的樊哙,拉车的娄敬,强盗的彭越,吹鼓的周勃„„他都一视同仁,充分合理得分配任务。张良会出谋划策,做了谋士;萧何会管家,做了丞相;张良会打仗,做了大将军„„
英雄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志,也因此缺乏合作和协调能力,在以楚为名的队伍中,是只有项羽一个超级英雄的。将士用命,所有人的奋勇拼杀取得的战绩都只能被笼罩和淹没于项羽个人巨大的光环之下。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项羽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以为致使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胜败的关键
很显然,项羽以德聚人,用人也一定是要以德为首的,更象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为道德而战斗,很象是一个靠信念和理想支撑起来的政团;刘邦却是以利聚人,用人是以能力为首要,道德人格是可以不计较的,是以利益为驱动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则更象是一个聚在一起为了打劫和分赃而组织起来的黑社会团伙。流氓结成团伙不是出于感情和理想信念,而是出于利益的目的,靠一个团体形成力量,实施的是黑社会和盗寇式的管理原则,以团伙的整体利益和完成任务为第一,分赃和奖惩必须公平,严格实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公平正义。
对于刘邦的人格和品质,即使是在最为推崇刘邦的时候,也只是言其拯民于水火,而不推崇其人品。只是后人,奇怪于一个人品低下的人竟然完成了一个空前伟大的事业,觉得似乎不合情理。如果肯定刘邦事业的伟大,也就应该肯定其人格的伟大,这,是人们愿意看到的,可惜,这并不是事实。如果要人们接受项羽的失败,就必定要找出其人品上的缺陷和失败。这是大家能够接受的。
刘邦的胜利,虽非全靠侥幸和运气,有其必然。
可项羽的失败,亦绝非全是因为自身原因,亦有其偶然。
分封,也非项羽份内事,项羽挟威势强行包办,弄得怨声载道。于是,项羽就从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了反面。对此,项羽本人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以为自己既然在军事上有一套,其它方面估计也差不了。耐人寻味的是,时过两千年,项羽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仍可以大行其道。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某些领域的成功人士,情不自禁地要对各种事物指点江山。那么,项羽同时代的人默认了他的自负就不足为奇了。但事实让天下及项羽本人大失所望。如果项羽当时不去争夺支配权,他肯定不会迅即覆灭。或许应了老子的一句话,“知止可以不殆”。可惜,项羽及其它情形相类者当时绝不会有这份自觉。人类注定要在错误中成长。最后,项羽蔑视知识或代表了一定的中国社会情绪。
总结:生活犹如战争,处处都是战场。当一个人不能运用好身边的有力因素,哪怕个人能力再强,知识再渊博,胜败无可确定,成功不一定就在身边。
第二篇: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
从无业游民到一国之君
——浅议汉太祖刘邦的成败一生
班级:物流管理
学号:2010115125 姓名:刘柳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汜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宋·苏辙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他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他的一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和一场又一场明争暗斗,他从一个连亲生父亲都不太看好的无业游民,击败一个又一个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劲敌,成为了平定天下的一国之君,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统治史中的典范,毛泽东称他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易中天评他仅靠一句“且为之奈何”就取得了天下。他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古今多少帝王都奉为榜样竞相效仿的领导模范。从当代领导学的角度分析,刘邦具备了当今很多领导人都难以同时兼备的成功的领导能力,比如授权与集权的统一、治乱与治平的统一、抓心与放心的统一等等,可以说,刘邦的一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学官方教材,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领导理念的精髓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在此,本文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对刘邦一生成败简要分析,其中难免浅陋偏颇之处,恭望导师不吝雅正。
一、刘邦的生平大事
刘邦于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年少时的刘邦性格豪爽,却不喜读书,为人豁达,却不喜农事,被其父训斥为“无赖”,周边邻里的大人们都认为他胸无大志,不是经商的材料,也不能干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孩子没什么前途了。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
刘邦初入社会,最初欲投奔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可是等到他去投奔的时候,魏无忌已经死了,后来他又改投无忌生前门客张耳,可是不久张耳又成了秦的通缉犯。刘邦早年可谓不顺。
再后来,就是比较家喻户晓的部分了,刘邦先是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管辖十里以内的小官,类似于现在的村长或组长),而后仅凭个人魅力空手套白狼,娶到吕家千金吕雉,再之后在押送徭役途中顺势而变,放人开溜。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率军攻占陈州(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此时刘邦把握形势,充分利用了沛县令欲随大流造反的心理,以及县令与百姓平日的隔阂,在城外鼓动城内平民暴动,不费一兵一卒杀掉县令。刘邦被百姓推举为沛公,以沛县为根据地,举起反秦大旗。当然这其中也难免被渲染一些充满封建迷信个人崇拜的色彩,比如腿上的七十二痣,赤帝之子斩大蛇等,这是封建时代平民百姓想要称王称帝必须创造出来的条件,有些类似于今日我们常讲的“背景”。而此时的刘邦已经有48岁了。与此同时,楚国贵族后代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的苏州市)起兵,兵力很快近万,直至发展成为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最强势力,最终成就了刘邦的君王霸业。
刘邦起事后,立即开始攻略周边郡县,在这前前后后攻城掠地的过程中,刘邦虽算不上节节胜利,但是战果还是比较可观,最重要的是不仅仅完成了兵力、资金的原始积累,更是把人脉、人心笼络得结结实实,直至先后遇上了辅佐霸业的几位大才——张良、彭越、郦食其、韩信等。
后来在攻打丰的过程中,刘邦主动求助于项羽叔父项梁,借兵借将攻下丰,并成为项梁手下一员大将。随后项梁、项羽在范增建议下,召集诸侯,立楚怀王。在这之后,刘邦与项羽曾有过一段并肩作战的经历,破秦军,屠城阳,直至项梁战死,刘项分兵退驻。随后,楚怀王分别给刘项二人封侯,至此,刘项在地位上基本平等了。
此后,刘邦在张良等的辅佐之下,不断扩大战果,壮大势力,突破重重难关,直至与秦主力决战于蓝田,大破秦军后,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接收玉玺和咸阳。刘邦入主咸阳后也自鸣得意过,以“关中王”自居。面对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也产生了享乐的念头。樊哙劝他,他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于是,刘邦将军队撤至灞上。达灞上后,便召集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一律废除了其他的秦朝苛刻法制,这使他得到民心支持。
在这之后,就是家喻户晓、名留古今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上,刘邦能全身而退,除了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刘邦的冷静与沉着。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其中刘邦封为汉王,而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却是最高统帅。刘邦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表示再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十一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名为楚怀王发丧,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籍,拉开了4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随后,刘邦抓住战机,趁项羽陷于齐地,攻占彭城,但却又犯了享乐的戒,大肆喝酒庆祝,被项羽重重打了一记耳光子,反楚联盟损兵数十万,刘邦就带着几十骑兵逃走。在这之后,刘邦不断采纳贤士良策,离间项羽和范增,为自己消除一个又一个险情,在胜利中壮大,在壮大中胜利,直至与西楚订盟,东西分界。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又下令全力追击楚军。
在之后的场场战役中,刘邦优势逐渐明显,至垓下之战,刘邦在良将贤士的建议下,采取诱敌深入、分隔围歼,并唱响四面楚歌,击溃楚军,把项羽打得乌江自刎,还拉上虞姬殉情。
公元前202年,刘邦大业终成,兑现先前的诺言,给韩信、彭越等封王。这几个诸侯王联合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随后又顺水推舟,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在山东定陶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即皇帝位后,初都洛阳,一个月后迁栎阳,不久正式定都长安,开基肇始,史称西汉。
称帝后,刘邦首要大事就是给功臣名将论功封赏,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人是对新政权的最大威胁。分封他们,多少是在心不甘情不愿之下,不得不作的决定。称帝前,为了让大家团结一心,尽职尽忠,刘邦经常用“与人共分天下”的策略来争取大家的支持。称帝后,时局变了,天下太平,皇权统一,这时自然不能再来谈与人共有天下、分享政权了,所以,刘邦必须想办法收回“与人共分天下”的诺言。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计谋,刘邦把实力强大的几个异姓诸侯王逐个消灭,平定叛乱,治罪萧何,集中皇权。到平定英布叛乱中箭,病情逐渐加重。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后葬于长陵,终年六十二岁,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二、刘邦一生的三成一败
刘邦一生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诸多典范,虽然他也有明显的缺点和弱点,比如喜欢安逸享乐,但他优秀的领导能力几乎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君王,而后来者能居其上的也寥寥无几。本文结合刘邦生平大事,运用当代领导学的观点分析归纳,将其一生成败归结为三成一败:
(一)决策正确与知人善任兼具
毛泽东曾说过:领导者的职责,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这句话非常精辟,准确地概括了成功领导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一是在宏观决策和方向上要走在团队所有人的前面,如大船的舵手般始终牢牢掌控好航向,做一个有大智慧的决策者;二是要知人善任,这里的知人善任,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知人,即能够从茫茫人海中敏锐地发现人才,并挖掘出他最有价值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还能科学合理地任用人才,好钢用到刀刃上,把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别放到最适合各自的岗位上,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个人魅力影响,乃至共同愿景和充分授权等诸多人才管理和使用的不同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出每个人才的团队价值,最终使整个团队的所有人才形成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共同目标的迫切完成愿望,使得所领导的团队1+1>2,使得每名追随者都把领导、团队的目标达成视作个人目标达成的先决,以贡献自身的方式发挥最大力量。
综观刘邦一生,他在这两个方面无疑做到了几近完美的兼备。对于刘邦知人善任的评论和剖析几乎尽人皆知,这里不再赘述,刘邦在人才发掘、任用、管理和培养上,可谓是心机重重而不外露,心思缜密而显宽厚,对待不同的被领导者,刘邦甚至能做到灵活改变领导风格,在指导型、参与型、成就激励型之间灵活运用,兼而取之。然而,当代对于刘邦的评论,有一种倾向,过度关注了刘邦知人善任的方面,而轻视甚至忽视了刘邦的决策水平。有人说,刘邦个人能力不及项羽,智谋不高,武力更平庸,仅仅靠着“且为之奈何”,通过运用好一个又一个贤臣名将,而取得大业。殊不知,刘邦若果真没有宏观方略上的长期正确,没有大政方针上的牢牢把持,他即使打下了天下,也没有坐天下的命,早就被反掉了。
刘邦刚刚起事时,单凭个人魅力娶吕雉,得到吕家支持;杀沛县令时,放书箭入城,鼓动百姓诛县令。这些都是刘邦未得到贤士之前,凭借自身智力办到的事,足以看出他不缺乏具体办事的智谋。此后,他正确估计自身实力,该投奔时投奔,该低头时低头,该仁厚时仁厚,该狠心时狠心,很多重大决策,他心里早有定数,而故意装傻装糊涂,询问部下,自己的主意并不挑明,正是参与型、鼓励型领导特质,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领导精髓,这足以看出他不缺乏成霸业的大智谋。而平定天下后,废除酷律、解除徭役、休养生息、力促教育、推行孔儒、和亲匈奴、强化皇权、政治改革,这一系列重大国策,正体现了刘邦的战略思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不仅仅不是一个只会收“为之奈何”的笨人,确是兼具决策和用人两大智慧的稀有领导。
(二)治乱与治平的兼具
领导学研究方法中的权变方法强调,情境或是环境的变换,对于领导关系、领导效果和团队整体表现的影响是巨大,如果环境变换而领导风格、领导模式不能及时变换,就要通过换领导来解决问题,否则领导关系及领导效果就会直线下降,团队岌岌可危。这在历史上的实例为数不少,其中一种情况最为突出:即战时需要铁血领导(独裁型),平时不需要铁血领导(民主型)。很多战时或特殊时期的成功领导,在战后或特殊时期结束后往往惨淡收场,比如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究其原因,就在于随着条件的变化,所需要的领导和被证明是有效的领导者行为都要发生变化。
战时或特殊时期能解决问题、实现领导关系最优化、领导团队取得胜利的领导人,其领导风格及模式往往很适宜战时的环境特点、追随者特质、任务时间要求及追随者的心理状况,而他若在战后不作改变,把这些领导风格及模式原封不动沿用下去,必然造成惨淡失败,因为战后情境一变,其他的要素也相应改变了。
刘邦在这一点上,虽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其大智慧仍不能不被称道。在打天下时,他常常采用与人“共分天下”的愿景激励追随者,并提出自己的长远主张——建立一个比先前政权都要更加合理、人性化、稳定和具有安全感的新政权,使得每一个追随者都有足够的理由产生情感共鸣和目标共享,追随者的工作热情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而一旦打下天下,刘邦非常警醒地认识到开国功臣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因为刘邦心里最清楚,所谓“共分天下”,无论当时是真心还是假意,现在看来,那就是纯粹的忽悠,而听信了这些愿景的追随者,在天下平定后必然希望自己当初奋斗拼搏的愿景能够实现,希望自己能分到应得的一杯羹。对于这一点,刘邦必然会采取措施,因为汉朝毕竟是姓刘的。
首先是分封异姓诸侯王,在不动声色中,安抚了几个掌握重兵的功臣,为之后逐一消灭争取了时空上的优势。随后,通过地方郡守、县令监视和牵制,慢慢控制并削弱诸侯王的影响力。进而,通过培植自家亲信,运用计谋手段,逐个灭掉异姓诸侯王,用同姓诸侯王取而代之,顺利实现了皇权巩固。在整个过程中,刘邦的领导风格和模式转变基本上不露声色,不露马脚,自然而然,仿佛是已经写好的剧本。
(三)高智商与高情商的兼具
一个人要成功,智商因素只占20%,出身、环境、机遇等占20%,情商占60%。对于领导者来说,情商就更加重要。自古以来,智商不高,而情商突出的优秀领导人并不少,而刘邦作为高智商与高情商兼具的领导人,其情商对其事业成功的贡献程度占了更多的部分。
刘邦的高智商具体表现在他的决策正确和机智敏锐上,前面有所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刘邦的超高情商。可以说,如果正常人的情商值为100,那么刘邦的情商智值至少达到了180以上。刘邦的成功,一大部分都归结于他超高的情商,包括对自我的准确评估与把握、对自我情绪的管理、与他人发展关系的能力、为他人赋予灵感的能力、影响力、沟通效果、组建团队与加强合作等方面。
有一些具体事例,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刘邦的高情商。刘邦在沛县起初仅仅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或组长,却能在短短几年里和沛县的各级各类官员混熟玩好,落得个好口碑好人缘,其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再有,吕氏迁至沛县大摆筵席时,刘邦官职卑微身无分文,就敢说自己贺礼一万钱,进入筵席,还主动坐在上席,并通过调戏那些有名望的贵人,成功抬高自身身价,单凭一张嘴,博得吕氏青睐,还将女儿嫁与他,这其中的自我情绪管理、自信树立、影响力、沟通效果的强大不言而喻,换做一般人,连这种胆识都没有,更别说实践这些成功了。
刘邦与项羽对峙霸上,项羽绑了刘邦的父亲,威胁他若不投降就煮了他爹,吃他的肉。项羽本以为此计可以击溃刘邦,至少能煞其锐气,却没料到刘邦完全抑制住了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表露出一种超然和坚定,刘邦当时说:“你我共同背负楚怀王之命讨秦,就是兄弟,那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现在你要煮了你的父亲,那煮好了记得给兄弟分碗汤,分块肉。”这样的回答让项羽无计可施,最终扇了自己耳光子,而刘邦的机智善辩、高超的自控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再有,刘邦平定英布叛乱时,胸部中箭,他当即反应神速,弯腰捂着自己的脚,大喝道:“臭小子,你射中了老子的脚趾头!”这种近乎变态的临场应变能力,决定了刘邦是一个高智商、高情商兼备的领导人的素质基础,成就千古霸业,自然不在话下。
(四)一败——“其实不是仁君”
从古至今,对于刘邦的历史功绩评价,主流上都集中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发展经济、降低税率、完善礼仪、力促教育、推崇孔儒、和亲匈奴,以及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等方面。从这些表象看,刘邦既可以称为一代霸主,更能称为一代圣君、仁君、贤君。然而,他的这些战略和国策,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一部分是谋士提出来的,无论怎么制定的,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巩固汉室刘家的皇权统治。制定并执行的这些政策,大多是在当时客观的物质环境下,所能采取的最优选择,若后世据此把刘邦真诚地奉为仁君,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不了解,更是对于霸主刘邦本人的不尊重。后世总结楚汉成败时,常说残暴是造成项羽失败的重要因素。而项羽残暴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杀降。其坑秦降卒、坑齐降卒,杀秦王子婴及秦国宗室,尽失人心。但刘邦的杀降杀俘就很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严重。早在反秦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协同作战时,就有过共同屠城的记录。如屠城阳。因为当时有项羽在,或可将此罪行记到项羽的账上。但刘邦入秦时屠武关(《秦始皇本纪》),就不能由项羽本分担了。当时战争的酷烈,使得获胜一方在经过艰苦拼杀后,往往做出极其残暴的举动,即屠城。但刘邦的问题不出在屠城上,而是在有计划地杀害降将方面。
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被汉军俘获的一方势力人物为数相当不少。如魏王豹、赵王歇、代王陈余、代相国夏说、雍王章邯、齐王田广、塞王司马欣、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均属被俘。然而除郑昌不详其所终外,其余均留下死于非命的记载。有的是被俘后,再被公开处死,暴尸街头;有的是被俘后,很快不明不白地就死了,或是死于“恶疾”,或是死于意外。这种杀害的性质虽然比较隐晦,但还是很残忍的,曾经的一方诸侯放弃抵抗,主动降汉,结果投降以后又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仔细想想,刘邦也有一些令人不寒而栗之处。刘邦的杀降,就像他在其他方面的大政方针一样,是极富有计划性和实效性的,为了汉室江山的稳定,他会一步一步地按照计划暗地里搞死一个又一个降俘,关键是——他还不让被杀的人知道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
综观来看,刘邦的杀降更像是一种出于为了江山社稷安定的深谋远虑,而项羽的杀降则很具有滥杀无辜的施暴狂意味。于是,刘邦的杀降常常消除了后患,而项羽的杀降,则激起了更大的反抗。
三、结语——从刘邦看领导的最高境界
刘邦的一生就像一个奥斯卡影帝,按照着中国传统领导学官方正版教科书的剧本所指导的内容,严谨地饰演着自身的角色,一个平民出身伟大皇帝,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从一个正确走向另一个正确,而这部教学剧的编剧和导演,正是恢弘的历史本身。从刘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领导的最高境界永远都不是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或风格,而是务实地考虑到情境、任务、被领导者成熟度、资源质量和数量、时空条件等综合因素,在成熟的领导风格和特质中巧妙变换,形成的最适合当下的领导风格或模式。万变不离其宗,领导人、领导存在的意义就是团体在领导人的领导下,比没有领导人的领导时,体现出更多更多的效率和成就,产生更多开创性的结果和突破,如果背离这一条准则,领导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第三篇:重读刘邦(推荐)
《重读刘邦》读后感
景德镇市第一小学李丽英 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汉高祖刘邦了。
刘邦是个无赖,除了吃喝嫖赌,好像会的也不太多,就是爱交朋友,著名的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就是那个时候结交的狐朋狗友。这说明,位子决定脑袋。在小小县城里,像萧何这样的大才子,还不是当个普普通通的小吏?但就是他辅佐了刘邦,开创了大汉天朝。还有韩信,刘邦认识他的时候,他仅仅是在项羽帐外手拿着戟看门的人,被张良相中后,指挥千军万马,打败项羽。我想,当时项羽打死也不会相信,他军中一个小小的看门人竟然有如此大才,并且是要了他老命的大才。
刘邦一开始也不会认为自己能当皇帝,史书上写的那么神乎,说他妈一怀孕就知道是龙种,其实是在迎合胜利者。那个时候谁敢说自己的孩子是龙种,要与当今皇帝争天下?那不找死嘛!但刘邦从小就有不凡的梦想,总是守着人数他大腿根内侧72颗黑痣,来说明他的命是老天眷顾的。且不说这动作是多么的恶心,但一直坚持梦想,并且努力的去实现,这点是成功者永远不变的特点。
刘邦会用人,所以,他麾下有那么多的良才,也就是用了这么多的良才,他整个团队的实力大增,并且实现了霸业。我记得当年在制药厂的时候,营销经理给我们做培训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当区域经理,既要有霸气,也要有匪气,这好像说的就是刘邦。刘邦有霸气,否则无法成就霸业,但他同时也有很多匪气,即利用知识分子,又侮辱知识分子,让清高的知识分子无法清高。他遇到自命不凡的,先来个下马威,然后再启用,这就是管理之道。
刘邦当皇帝也是逼出来的,他也没想到自己能当皇帝,下一个时
间段自己的命是否在还属于未知呢,还怎么当皇帝?他当皇帝的野心是一个一个胜利所累积成的。所以,很多做大事的人不会考虑太多,有了详实的计划,勇敢的往前冲就够了。做大事的野心就在一个一个小小的胜利中形成,原来不敢想的事情也敢做了。尽人事听天命,别把后路布置大多。
刘邦是个公认的无赖。人家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他的膝下啥也没有。所以,他扑通一下跪下来与项羽结拜为兄弟,又扑通跪在他结拜兄弟面前表述忠心。这不能说刘邦懦弱,只是他的政治权谋而已。当他被弓箭射中之后,他为了稳定军心,忍着剧痛指挥若定,“每临大事有静气”,足以表现他的英雄气概。
李清照曾经写词来缅怀项羽,说项羽是个大英雄,但是仔细想想,项羽杀人如麻,简直是个恶贯满盈的屠夫,而刘邦是个不忍涂炭生灵的贤君。老天给了刘邦天下也是公平的。
刘邦给我了一个启示,就是做好计划后要大胆的去做,不要考虑太周全,因为老天如何安排自己那是老天的事情,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胆的往前走,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第二,做事必须能容人,能用人,只有身边有更多的能人,事情才能做好。
第四篇:刘邦项羽[范文模版]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慨悲歌。
刘邦与项羽,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然而,刘邦为什么最终战胜了项羽?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在央定在打江山时的那一刻,刘邦、项羽所各自选择的结果。刘邦与项羽在年少时,几乎都可以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头。刘邦根本不读书,也不肯参加一般的劳动,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氏家族世世为将,却项羽是学文武都无成就。可见一斑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此是两人视野广狭之分。(这句引《秦汉一统山河》)
两人性格也有很大分别,刘邦生性洒脱,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项羽一喝,人马辟易,不怒自思。项羽个性,韩信曾有过一番评论:项羽发怒的时候,“千人皆废”,但他不能用人,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又有另一面,有时待人很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言语呕呕”,有时还很有同情心,给疾病的人分饮食,但是对有功应封的人却又拿不定主意,这只是妇人之仁,这段话收录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而没有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明司马迁认为这段话更能能表现韩信的性格,这段话虽不可尽以为信,但还是归纳出项羽“感性大千理性”的特性,项羽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与几次绝好除去刘邦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鸿门寡”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刘邦此人善于把握机会,并能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刘邦手下猛将如云。刘邦自己也说:“吾可用人杰。而项羽却中反间计,气死了谋士范增,失之左膀右臂,项羽危矣!
当然,刘邦也有见奸几次差点便误入歧途,甚至死里逃生。但刘邦毕
竟目光长远,采纳了正确的意见,范增曾对项羽分析:沛公居山东时,贫
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宰,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克服
了致命的缺点,向目标更近一步了。
刘邦甚至民心,入王关中时,便实施“约法三章”,不复秦朝暴政,无为而治,这也是汉朝初期推行的“无为政策”,这是后话次不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项羽确实会打仗,把“巨鹿”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项羽引兵渡河作战,渡了河,把船都弄沉了,甚至只留下三天粮食,别的东西都被烧了,以示决心。这点倒是似凯撒。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悲壮情怀,相信刘邦是没有的。但这只是将军的勇猛,坐在龙椅上的人只需任用这种所向披靡的将军,而无需自己也去像他这样冲锋陷阵。项羽起事以来,一直用杀人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早已痛恨秦朝杀人的暴政,自是民心所向宽厚的刘邦了。
项羽越战越孤立,到骇下之战,已是四面楚歌。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二十六骑了。当然即使被汉军几十追杀,西楚霸王一行人仍是杀得勇猛,锐不可挡。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愧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确实死得英雄。只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明明不如自己的刘邦”,高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骇下,项羽带着从者八百余人突围,本是可以逃脱,但当他们在阴陵迷路的时候,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对他说:“左?”他们向左走,左边是大泽,再也没办法快速逃脱了,时间不允许,汉军又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
不管如何,这段历史终已成为过去,关于项羽当时是否该渡乌江,回江东,东山再起?后人有不少说法。
唐朝杜牧经过安徽乌江亭,题了一首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
江东干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联系当时亡国之势,也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相比而言,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诗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边君王卷土来?
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心所背的项羽啊,即使过了江东,在意志消沉,百姓不愿战火再起的时局下,如何不输?!
但毕竟,项羽确是一代霸王,一个气盖世的英雄!
第五篇:《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自写)
彭菊花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乌江率领24人与刘邦百万大军决一死战,自杀而亡。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十分为项羽感到惋惜——凭项羽的实力,本来可以大胜刘邦,成为一代霸主,可是他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就是项羽心太软了,他原本可以在准备万分齐全的“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当时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项羽的,非常识时务的把关中王的位置让了出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先进入关中,本应该是你项羽先进入关中。”然后又说起当初他和项羽一起起义的事。项羽听了刘邦的回忆,相信刘邦不会和他争夺天下,一时心软,放了刘邦。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会在他与齐军对战之时偷袭自己,毫无准备地展开了他与刘邦的对战。
第二就是项羽不善于发现人才,刚愎自用。原本韩信是投奔项羽而来,可是项羽一点都没有关注,没发现韩信是个大人才,只给他当了个守门官。韩信三番五次劝告他,他都置之不理。最后韩信放弃项羽,被迫投奔了刘邦。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之下成了大将军,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杀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天下霸主。
要是项羽能早点明白这两点,一定能打败刘邦,统一天下,一改历史。可惜他致死还是没有明白。同样,在我的教学管理之路上也时刻要牢记不能犯这两个错误。
第一、班级管理不能心太软,班级常规要狠抓。由于我担任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生年级小,刚上岗位的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经常性会“有法不依”。因此孩子在低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后习惯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心太软,要“严”。
严肃纪律,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有好的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班级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班级公约,公约要设计到各个方面(比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出勤等),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次学生要按章办事,班级管理无制度不行,还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因此在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惩措施来保证班级工作的运行。
第二,班级管理中善于发现人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我记得上次一个信基督的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咬的位置不同,所以有了差异。我想,除了咬掉的部分是缺点,那剩下的部分应该都是优点,但因为我们总是太过于关注知识文化这块,所以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就这样,我们教师总是在犯项羽犯的这个大毛病,没有发现人才,物尽其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平时没关注到的某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或者在美术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某个孩子的自我整理习惯特别突出,或者某个孩子特别会关心别人„„在发现以后,我们的艺术节有了节目,我们的班级图书角有了管理人员,我们班级的卫生角也有了负责人„„作为他们的老师,你轻松了,因为每块都有孩子去管理了;作为班级的一员,他在他喜欢的那块领域成了主角,有了成就感;这样,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班级荣誉感强了,班级凝聚力强了,你所带的班级更优秀了。因此,学会在班级里发现不同的人才,能让你在班级管理上轻松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