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眼里的鲁迅
毛泽东眼里的鲁迅
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〇年一月)
1957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罗稷南先生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这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大胆的假设题,具有潜在的威胁性。不料毛主席对此却十分认真,深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一个近乎悬念的寻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先生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
摘自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第二篇:我眼里的鲁迅
我眼里的鲁迅
初次与鲁迅邂逅,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也就是看见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的时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生命里有了鲁迅这个词。
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断断续续的会出现一些他文章,于是我们开始被动的去读他的文章。读他的文章,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的语病,一点也不通,实在无法阅读。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不愿意去读他的文章的,更谈不上喜欢他的文章了。但是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因为它是课本课文,必须要学习的,也就要读懂鲁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想法,传递什么思想。很不幸的是我们很难读懂其中的含义,然后老师就一段一句一词的给我们讲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下开始慢慢对他有所认识了。而后,由于强烈的好奇,我尝试去读一些其他的作品,去读他的《野草》、去读他的《朝花夕拾》、去读他的一些杂文,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对他有了些认识。到了大学,选了孙晓忠老师的《鲁迅与当代中国》,通过孙老师对鲁迅的一些分析之后,就更增加了我想要深入去了解鲁迅的想法。
还记得,曾经的我,迷恋巴金那过人的真挚,屠格涅夫那精致的忧伤,冰心那欲语又停留的柔婉,三毛那浪迹天涯的寂寞,席慕容那韵随情发的优美,普希金那夺人心魂的热烈。然而现在,我却喜欢上了以前并不了解的鲁迅,因为他优美的散文,因为他尖锐的杂文,因为他幽默的语言,也因为他的良知,也因为他的执着,因为他的孤独。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看过了事态的苍凉,读过了事件的辛酸,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每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会产生一大批英雄,都会有一大批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而鲁迅就是那个时候的英雄,他就是那个关注百姓的人,就是那个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人。对于那个遭受列强瓜分、封建统治还未褪去的年代,鲁迅认为是因为是国人身体上的弱,才会让列强欺压。所以他决定想通过医学强壮国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于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他弃医从文,拿起了他的笔,用文字去揭露丑陋的社会,用文字去唤醒麻木灵魂。
鲁迅从以“鲁迅”为笔名写下中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这些为中国文化留下了一大笔宝贵财富,也给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
他的很多作品中的人物,我们都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到原型,他的目光集中在社会最底层,正如他自己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他的作品,并不会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也不是那种只具有观赏性的感觉。只要你慢慢的品读,你会从字里行间中看到那颗关注民族命运的心他的作品中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面对恶的社会现实,黑暗的封建礼教,幸灾乐祸而又无同情心的人们,注定了这些人最终都只有走向悲惨的结局。鲁迅对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有的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太尖锐刻薄,其实不然,他的作品是深刻的。唯有这种深刻,才显其犀利,凝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唯有这种深刻,才见其揭露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时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唯有这种深刻,才能写出“如匕首,如投枪”式的文章直刺敌人的心脏;唯有这种深刻,才会使他拥有血荐轩辕的满腔热血,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正因其深刻,才会在其文中显怒目金刚式的大爱大憎!
正如有人评价的一样,鲁迅先生的笔投枪,是匕首,他用它去刺向社会那阴暗的一角,刺到反动派的痛处,用它揭露人性的丑陋,他不顾那些黑暗势力对他的威胁,依旧抨击着那个社会,“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就是毛泽东给他的评价。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杂文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散文集抒情、叙述、议论于一体,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作了一生的战士,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
正因为鲁迅轩昂不屈,才招来更多的忌恨与敌视,遭遇更多的明枪暗箭,成为众矢之的;才难以从他那里找到丝毫的奴颜与媚骨;才能在万马齐喑的世界里树起一座丰碑,成为中国的脊梁!才能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里,撑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旗奋力呐喊,铸就不屈的民族魂!
但是,现在我们感到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为在今天,孔乙己们复活了,“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阿Q们复活了,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也复活了。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所以鲁迅会遭到排斥,鲁迅的“生存”遇到了挑战。没了鲁迅的今天,人们会在开心笑声中忘却了现实的不公和苦痛,但也会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鲁迅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昏迷着的人们已经听不见他的怒吼,已经看不见他的悲愤。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越来越麻木和奴性化的人们。一天一天的,在像木偶一样的进化着。堕落着。
历史是一面抽象的镜子,当我们用带有时代偏见的狡黠去回望那些悠长模糊的过往,也许谁都有权对它们提出种种尖刻犀利的怀疑,或者是大胆的假设。只是,我们有多少把握自己真正地了解了他。
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最近30年来,我们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开始走向富,裕,但是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国民的精神变得麻木了,社会道德开始走上滑坡路,一切以市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一切向钱看,于是才会发生许多与道德挂钩的社会问题。如“小悦悦事件”、搀扶老人被诬陷、”地沟油“、”瘦肉精“等等很多问题。所有的这些现象表明,需要鲁迅这样的人来唤醒国民,来唤醒社会良知,来优化道德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这点看,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
这个社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许多人拿着百姓的钱去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但很少为百姓做实事,甚至做一些让百姓感到心寒的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鲁迅笔下的那种人:“中国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哪怕是为独夫作家谱的正史都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耀„„”
我们应该要学会鲁迅看问题的思维,去看待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看到它们的本质。如果每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知识分子都能领悟到鲁迅思想的价值,中国社会就真正进步了。只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没有完成,鲁迅的价值是永存的。
鲁迅不是伟大而是伟岸,他是中国人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鲁迅不是神明而是精灵,他是中国人的高尚品质的结晶,是中国人的灵魂的坐标。
也是因为如此,鲁迅也有彷徨,也有寂寞,也有孤独,也有愤懑,也有灰心,也有苦痛,也有悲悯,也有无奈,也有固执,也有浪漫,也有沉寂,也有空泛,也有困顿,也有激动乃至偏激,也有失望乃至绝望。
但,鲁迅永远是鲁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就是臧克家所说的那个人,用自己不朽的文字,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尽管这个孤独的背影已经渐渐的走远了,尽管这个一生阴暗背影已经模糊了,但是那个“民族魂”留下了,不只是存在于他的年代,也会传到以后去。
第三篇:鲁迅眼里的美
“鲁迅眼里的美”
时间:2010-04-02 地点:二教105 主讲人:孙郁 4月2日晚7点,北京大学法学院 “品味人文·聚焦社会”系列讲座迎来了第二场。这次,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来到北京大学,为同学们做题为“鲁迅眼里的美”的演讲。
“鲁迅喜爱充满生命张力的美术作品,对于恬淡的、静美的东西,他是排斥的。”孙郁先生从不久前的日本琉球之行讲起,那里有很多鲁迅的粉丝——由于琉球曾在二战中受到很大创伤,人们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民族氛围之中,这和鲁迅长期生活的专制制度是相同的,所以他们更能理解鲁迅的审美角度。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深谙世间的疾苦和惨淡,他选择面对社会现实的残酷,而没有逃避。反映在美学上,就是热衷那些直面残酷现实、不回避、喊出生命最强音的作品。比如印象派的塞尚、梵高,罗丹的雕塑,还有来自民间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质朴的、表现出原始生命野性的作品。他喜欢中国汉代画像砖,收藏了上千件的南阳汉画像,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一种阳刚之气和质朴的力量感。
鲁迅还喜欢忧郁的美。对比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家,鲁迅的作品给人感觉明显的灰暗,甚至有人认为鲁迅的美学观是“病态的”。孙郁先生说,这是因为鲁迅面对社会心理充满绝望和迷茫,他不知道路应该怎样走,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可他又希望从失败和悲哀中走出,因此他在绝望中呐喊。正如孙郁先生曾在书中写道的:“鲁迅就是这样
第四篇:毛泽东鲁迅诗词名句集锦
毛泽东、鲁迅诗词名句集锦
辑录:房立平审核:王文标 2010-1-13
一、毛泽东诗词名句集锦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2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冬天》)
2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2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5.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2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二、鲁迅诗词名句集锦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9、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鲁迅《自题小像》
第五篇: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是我们大家认为我们最了解的中国作家, 从中学时代起, 教科书就把我们带入他的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心灵中留下了作者的形象, 然而时间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变得复杂。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探索鲁迅先生更多的文章,不再是以前易懂且略带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亦或是《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开始读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鲁迅先生其人其事也开始渐渐为我们所知。于是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如何的。
我觉得提到鲁迅先生不得不提到鲁迅精神,早在1937年,即鲁迅逝世一周年,毛主席在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演时就总结过鲁迅先生身上不灭的民族精神有三个,首先是政治的远见,由于中国现代各种思潮本身的政治性,由于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裂的激化,使得斗争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政治内容,并且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必然成为被时代播弄的糊涂虫。鲁迅先生最突出的特点——他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清醒,正是他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意识和不断提高的政治觉悟才获得的。其次是斗争精神,并且表现在鲁迅先生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会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再次是牺牲精神,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最后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向世人塑造和展现的他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引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因为主席的评价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并且我深刻的感受得到主席对鲁迅先生在逆境中所显示的反抗意识和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的钦佩。无疑,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很高的,不管现在关于鲁迅先生有多少论争,我始终觉得主席的评价是正确的方向,鲁迅先生为塑造顽强不亢的民族魂做出了一个文人所能做的一切,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和先驱者, 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杂文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而且他的文学作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 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 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 璀璨华美的文采, 鲁迅先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 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 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能征服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能征服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具有新时代仍能传承的证明么,无论如何,我是很钦佩鲁迅先生的。
因为鲁迅先生涉猎的文学体裁很广泛,而我还未能把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细细品味,所以只能凭借我所读过的来谈谈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在其文章中被称为奴隶、下等人、卑贱者、被吃者)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并表现了他本人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中国下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这在其作品《阿Q正传》、《药》、《祝福》中均有体现。例如浑浑噩噩的小混混阿Q鼠目寸光、盲目跟风;孱弱可怜的小栓被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丧命而不知;善良懦弱的祥林嫂得不到解救竟求助于迷信的无知而悲惨的一生等等。
鲁迅先生还关注“国民性”问题,它像一条红线一样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著作,是“鲁迅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就《阿Q正传》而言,这部作品以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对国民性的反思推向极致。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充满了病态、荒诞、畸形和丑陋,中国民众中的确有很多阿Q式的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人物。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鲁迅先生创作一系列剖析国民性弱点的作品,是还丑以丑的本来面目,其目的是通过民族的自我反省实现民族的自我拯救。鲁迅先生还是深刻的自我剖析者,自剖意识是驱使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大内驱力之一。在小说、散文、杂文等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中,无不活跃着鲁迅先生自己的身影,倾诉着他自己的声音,甚至带有自我传记性的特征。这表现在叙述方法上,在《呐喊》、《仿徨》两部作品中,不难发现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参与故事并作为故事中的人物而出现的叙事模式,从数量上来说占了总数的近一半以上。其中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故乡》、《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由此看来,这种以“我” 作为叙述者参与故事并作为故事中的人物出现的“我—叙述”模式,在鲁迅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可以说是鲁迅非常喜爱的一种叙事模式。在我眼里的鲁迅先生是先进民族精神的化身,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拨开迷雾现真实的革命雄风,是拯救愚钝懵懂的国民于水火之中的良药。我钦佩鲁迅先生,也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