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导学案教师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导学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笔名萧勇、久远、叶扬、叶艇。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上海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一,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叶永烈自选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多部传记作品。作品曾在美美、英、法、日等多国出版或发表。其作品数十次获奖。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2、词语积累
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游于月亮中,看到一座宫府,题名为“广寒清虚之府”。后人于是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面目全非——形容相貌改变得很厉害,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
闷葫芦——课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声响不清脆的葫芦。可用来比喻难以猜测,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小巧玲珑——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悠然自得——生活闲散舒畅,自觉得意。
3、导入语
我们经常赞叹:世界真奇妙!是啊,世界本身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我们一次又一次为之惊叹。而世界的奇妙往往深藏不露,要掀开它的面纱,要靠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又往往离我们较远,要靠科普作品的宣传。
我们自降生到人世间之日起,已经对寒暖有了真切感受。隆冬时节,冻得发抖,我们会说:真冷!但我们不知道这“冷”会冷到什么程度,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现象。
让我们走近这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超低温现象”的“超”体现在哪里,有什么奇妙之处。明确:“超低温现象”的“超”体现在“冰雪不足以言冷”,北极和南极不算最冷,海王星也不算最冷,绝对零度是冷的极限——零下-273.16℃。零下一二百度,就叫超低温。
“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为许多物质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的“超低温”状态下会出现与它在常温下完全不同的性质。如某些金属在超低温状态下出现了电阻消失的超导现象。
2.“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有何实用性和发展前景?
明确:课文中介绍了超低温现象在钢铁工业、农业育种、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航、科研等方面的具体运用,还作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延续人的寿命以进行漫长的星际旅行的大胆设想。
3.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把这个奇妙的世界说明清楚的?说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逻辑顺序——人们对超低温的认识、探索、应用。说明的核心问题:超低温世界的探索。
全文以小标题分节,清晰地标示出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冰雪不足以言冷”引出话题,介绍“绝对零度”概念;“奇妙的现象”介绍超低温世界中有趣的奇特现象;“没有电阻的导线”重点介绍超低温中的超导现象;“广泛的应用”介绍超低温技术目前的一些具体应用;“诱人的幻想”则提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在星际旅行中延续人的寿命的设想。作者由一个基本概念入手引入“超低温”这话题,然后分别介绍现象及其应用,让读者较全面地认识了超低温研究这一科学研究领域。
4.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看看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其作用。
1、下定义:如“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对零度’”。
2、作诠释:如“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3、举例子:如“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中为了说明超导现象,作者首先举了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现象”的例子,接着又介绍了一个铅金属环在超低温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电流强度居然没有明显减弱的实验,用两个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超导现象中导电材料电阻消失的特性。
4、作比较:如“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5、列数字:如“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1/4损耗在输电线路上”。
6、打比方:如“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7、分类别:如“广泛的运用”一节从钢铁工业、农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分类说明“超低温”的作用。
5.根据课文内容,为一本简明科学词典撰写“超低温现象”条目,不超过两百字。
明确:据理论推算,自然界中的最低温度为-273.16℃,这一冷的极限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研究发现,在接近绝对零度的一个低温区域(一般指-150℃以下)中,许多物质显示出与常温下截然不同的特性,如铅会变得富于弹性,锡会变得易于粉碎,某些导电材料会出现超导性(即电阻消失或接近于零)。这个低温区域被称为超低温,物质在其中出现的奇特现象即是超低温现象。
【达标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相同一项是(C)
A.摄取
镊子
慑服
嗫嚅
蹑手蹑脚 B.膨胀
帐篷
帐目
怅然
为虎作伥 C.倔强
崛起
挖掘
诡谲
一蹶不振 D.暂时
錾刀
崭新
辗转
斩草除根 【C项都读“jué”;A项的“摄、慑”读“shè”,“镊、嗫、嗫”读 “niè”;B项的“胀、帐、账”读“zhàng”,“怅”读“chàng”,“伥”读“chāng”;D项的“暂、錾”读“zàn”,“崭、辗、斩”读“zhǎn”】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①然而,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②
采用这种办法锻炼种子,许多果树和庄稼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③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上去,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④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
病人的痛苦。A.虽然
由于
考查
减轻
B.尽管
因为
考查
减少
C.虽然
因为
考察
减少
D.尽管
由于
考察
减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7月6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延安路、团结路看到,许多车辆停在马路上,被烧得面目全非,一些公交车也被砸得变了形。
B.一群面容沧桑的老人欢笑着坐在角落里,悠然自得地抽着烟。
C.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平日里闷葫芦似的黄毛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解析】选C。“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经过两年半以后,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金属环里的电流仍在流动,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减弱。
B.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放大的作用。
C.如果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地降低温度,却能够复活。
D.如果能够找到这种金属或合金的话,那将引起电力工业上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D(A 无主语。B “得到”与“作用”动宾搭配不当。C 在前一句“金鱼”前和后一句“快速地”后加“让”。)
5.下列几句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B)①“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对零度’”。②“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③“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
④“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⑤“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⑥“广泛的运用”一节从钢铁工业、农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分类说明“超低温”的作用。
A.作诠释
作比较
打比方
下定义
举例子
分类别 B.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分类别 C.下定义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作诠释 D.作诠释
下定义
作比较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8~10题。
神奇的极光
曹冲
在我国的古书《山海经》中有极光的记载。书中谈到北方有个神仙,形貌如一条红色的蛇,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它的名字叫烛龙。关于烛龙有如下一段描述:“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这里所指的烛龙,实际上就是极光。
极光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她又是北风等多种风和黄昏星等多颗星的母亲。极光还曾被说成是猎户星座的妻子。
极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天气现象,它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晾望夜空,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极光。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出光的话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作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
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还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有人还说,极光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以及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极光还可以影响到气候,影响生物学过程。当然,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
6、试概述极光形成的原理。
明确:①分布在地球周围的磁场(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②汇聚成电子束,⑨聚焦到地磁的极区大气层,④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便产生了极光。
7、简要分析下面两个语句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
(1)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2)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
明确:(1)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2)运用口语和比喻,通俗、形象地介绍了极光色彩的丰富和变幻,并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8、标题为什么要用“神奇”一词来修饰“极光”?
明确:①极光在中外文化中都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古代被蒙上神秘的色彩;②我们所看见的极光,常常是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变幻莫测的;③极光的来龙去脉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直至今天,极光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三、语言表达
9、请在“秋日”“追求”中任选一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三个句子的内容要有联系。
示例:春天有意,意染万木之葱绿; 春天有情,情钟水面之帆影; 春天有梦,梦孕秋日之硕果。
答案示例
①秋日有趣,趣在一鹤排云上九宵; 秋日有心,心念千山层林染红叶; 秋日有歌,歌唱九州人民享有盛世。
②追求有“道”,道在“己所不欲”勿施人; 追求有“方”,方在“衣带渐宽终不悔”; 追求有“境”。境在回首“灯火阑珊处”。
10、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
(1)《
》
(2)《
》
【答案示例】(1)《傅雷家书》——一位慈父的叮咛;(2)《泰戈尔诗选》——一串串珍珠缀成一弯新月,一只只小鸟唱出一片绿洲;(3)《红楼梦》——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
第二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案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想】
课文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相信大部分学生能够读懂课文,理解其主要内容。教学中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些拓展探究,如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超低温研究的最新资料,了解其在作者本文写作之后这段时间里的新进展,以此进一步阐发课文中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液态氦的“超流现象”有无进一步的研究成果?超低温技术的应用有何新发展?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及自己掌握的其他资料展开想象,编写科幻故事。
【教学方法】自读 讨论 探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我们经常赞叹:世界真奇妙!是啊,世界本身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我们一次又一次为之惊叹。而世界的奇妙往往深藏不露,要掀开它的面纱,要靠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又往往离我们较远,要靠科普作品的宣传。
我们自降生到人世间之日起,我们已经对寒暖有了真切感受。隆冬时节,冻得发抖,我们会说:真冷!但我们不知道这“冷”会冷到什么程度,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现象。
让我们走近这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补充词语解释
【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游于月中,看到一座宫府,题名为“广寒清虚之府”。后人因称月宫为“广寒宫”。
【面目全非】形容相貌改变得很厉害,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
【闷葫芦】课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声响不清脆的葫芦。可用来比喻难以猜测,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小巧玲珑】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悠然自得】悠然:闲散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欢畅。生活闲散舒畅,自觉得意。
2、感知文本内容
课文分节写作,用小标题标示各节内容重点。
第一节“冰雪不足以言冷”旨在引出话题,从人们常用“冰冷”两字来形容冷谈起,谈到南极、北极,谈到“广寒宫”,谈到远离太阳的海王星,谈到人们对冷的种种猜测,最后介绍“绝对零度”概念。
第二节“奇妙的现象”介绍超低温世界中的奇特现象:“液态空气”及鲜花、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中的变异;水银、铅、锡、铜等金属物质在超低温世界中的性状变化;在超低温世界中的液态氦所呈现的“超流现象”,等等。
第三节“没有电阻的导线”介绍超低温世界中的超导现象:由科学家最初从水银发现“超导现象”谈起,谈到用铅做超导实验,谈到人们发现更多具有超导现象的金属与合金,还谈到超导现象在当代的一些应用。
第四节“广泛的应用”介绍超低温技术在目前的一些具体应用:在钢铁工业上用超低温处理钢铁制品,在农业上用超低温来锻炼种子,在液态空气工业上把空气中不同气体分开,在医学上用超低温技术保存药品和制成冷刀,在宇宙航行中用超低温技术检验设备,在科学研究中为人们提供帮助,等等。
第五节“诱人的幻想”提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在星际旅行中延续人的寿命的设想:从生物学家拿金鱼做“生命冷藏”实验谈起,谈到人们对延长动物和人寿命的办法的种种探索,进而设想未来人类在星际旅行中延续寿命的前景。
【思路探微】
课文由介绍“绝对零度”的概念入手,引出“超低温”的话题,然后,就这个话题谈了超低温世界中的种种奇妙现象和人们对这些奇妙现象的探究,介绍了超低温技术在目前的一些具体应用,并进一步提出用“生命冷藏”技术实现宇宙旅行的诱人幻想,引导读者较全面浏览了超低温研究这一科学技术领域。
3、画出结构简图
冰雪不足以言冷
探究最低温度 南极还不算最冷 引出话题
广寒宫名副其实
海王星亦非最冷
液态空气的奇妙
罗列奇妙现象 各种金属的奇妙 进入话题
超流现象的奇妙
超导现象的应用
列举种种应用 各行各业的应用 延伸话题
生命冷藏的前景
4、筛选关键信息
课文的标题是“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课文介绍了种种超低温现象,这“超低温现象”的“超”体现在哪儿?
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在,许多物质在超低温状态下会出现它在常温下完全不同的性质。如:“液态空气”及鲜花、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中的变异;水银、铅、锡、铜等金属物质在超低温世界中的性状变化;在超低温世界中的液态氦所呈现的“超流现象”;许多金属和合金在超低温中的“超导现象”,等等。
【领悟内涵】
课文介绍了超低温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是超低温,在超低温状态下产生了哪些奇妙现象,着重介绍超低温技术的应用及其前景。
第二课时
5、开阔视野 深入探究
①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a、超低温世界存在着许多奇妙现象及其应用
b、超低温世界是怎样形成的c、超低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前景
d、超低温世界
②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a、从概念到形象的逻辑顺序
b、从形成到发展的时间顺序
c、化抽象为具体的逻辑顺序
d、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
③ 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那些?
6、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①精湛的写作技巧
超低温是一般人无法接触的世界,存在着许多超出人们常识的奇妙现象。作者正好抓住这点做文章,从人们常识出发引出超乎人们常识的奇妙现象,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使得文章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比如文章开头一节,从“冰冷”二字入手,先点出“冰雪不足以言冷”,然后一步一步说出南极北极、月亮背面、海王星这些一处比一处冷的地方,吸引读者思考“冷”的课题,先让读者朝温度可以无止无尽地低下去的方面猜测,这样层层铺垫之后,才指出冷有极限,推出“绝对零度”这一陌生概念,让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吸取新知识的满足感。
又如最后一节,作者首先介绍了一个挑战人们常识的有趣实验:把金鱼放到超低温的液态空气中即已变得硬邦邦的了,经过10—15秒之后放回温水之中,它却居然复活了。由此入手,作者把“生命冷藏”这一不容易说清楚的话题表达得浅显易懂,让读者理解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冷藏生命来解决星际旅行难题的可能性。
②清晰的篇章条理
这篇文章条理很清晰,分节写作,每小节一个小标题,标示内容重点,也显示内容的递进关系。
全文内容安排属层进式,表现为:从探究最低温度入手,引出超低温世界的话题;继而多方面展示超低温世界的奇妙景象,进入话题,然后从多角度展现超低温技术应用的情景,拓展话题。层层递进,步骤井然。
各章节的内容安排,有层进式,也有并列式。第一节探究最低温度,用了层进式;第二节介绍超低温世界的种种奇妙现象,用并列式;第三节介绍超导现象及其应用,则用层进式;第四节又用并列式介绍超低温技术的应用;第五节则用层进式展示星际旅行的诱人前景。各种结构形式的交错使用,做到了各尽其妙,而又富于变化。
【点击写作知识】
写科学小品,在内容方面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在语言方面要做到通俗、生动。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某种现象,你要把这一现象告诉别人,必须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个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几个事物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写事理说明文,先要把事物的现象说出来,要说得简明、扼要,紧扣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写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写时要做到清楚、明白,力求通俗,要抓住关键,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③恰当的说明手法
1.举例子
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举了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现象”的例子和铅金属环在超低温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电流强度居然没有明显变弱的例子,说明超导现象。这两个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超导现象中导电材料电阻消失的特性。
2.作比较
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拿利用超导现象制成的“冷子管”跟电子管和半导体晶体管比较,生动地说明前者体积小、用电省、性能灵敏等优点。
又如在“诱人的幻想”一节,叙述科学家拿金鱼做实验时的两种情况作比较:让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到100多摄氏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让它降低温度,却能够复活。这就清楚地说明了“生命冷藏”的条件要求。
3.下定义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指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16°c,叫做‘绝对零度’”;在“奇妙的现象”一节,指出“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在同一节还指出“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这三个地方运用下定义说明手法,准确说明概念,让读者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
4.作诠释
如在“冰雪不足以以言冷”一节,指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16°c,叫做‘绝对零度’”,给“绝对零度”下了定义之后,又加以诠释:“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这句话对前面所下的定义作了补充,让读者获得更加具体、详细的认识。
5.列数据
文中各小节都用到这种说明手法。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列举冰雪、南极北极、月亮背面和海王星的气温,用准确的数据引读者步步探究话题。
④准确而风趣的语言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说:“在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最冷要冷到-160°c,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寒宫’。”这儿用双关手法,借“广寒”一词的意义,既准确而又有风趣地指出,这儿已经寒得很有程度了,但还不算最冷,更冷的还在后头。
又如在“奇妙的现象”一节,这样描述氦在超低温下的奇妙现现象:“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c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这儿用拟 人手法描述液态氦的异常现象,给读者送去的是既准确而又奇妙的信息。
再如在“诱人的幻想”一节,描述科学家用金鱼做“生命冷藏”实验时,是这样描写金鱼的复活景象:“金鱼竟然复活,摆动着它那轻纱般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读者读了之后,必定会心一笑。
7、知识反馈
①、阅读课文,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绝对零度”已经是冷的极限,也是人们目前得到的最低温度,即零下273。16 ℃。
b、鲜花、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发生奇妙的现象,鲜花变脆,鸡蛋石蜡会射出荧光。
c、所有的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都会变得面目全非,形状、质地、韧性等都会发生改变。
d、液态氦的“超流现象”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
②、液态氦的“超流现象”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下列推断有误的的一项是:
a、目前的理论绝大多数都是从常温现实世界的现象中得到的,因而很难解释超低温下出现的现象。
b、因为“超流现象” 只是个别现象,根据从现象到理论的一般形成规律,目前还无法确定一种正确的科学判断。
c、“超流现象” 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尽管目前无法给予其正确的理论解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最终会得到合理有据的科学理论的解释。
d、因为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滞后于科学的观察与发现,现有的科学理论还无法解释这种新发现的“超流现象”。
③、文章在谈到金属在超低温状态下有超导性能,并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铌”,理由是:
a、铌在超低温状态下的超导性能比其它金属都要高。
b、铌在—263。94 ℃ 的时候就显示出超导性能,而其它金属则需要在更低温度下才能显示超导性能。
c、金属在超低温状态下大多都有超导性能,但铌超导时本身消耗的温度比其它金属消耗的温度高。
d、在超低温状态下,以铌作为输电线路所损耗的电能要比以其它金属作为输电线路所损耗的电能少得多。
④、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用金鱼成功地实验了“生命冷藏”,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的寿命的延长将不再是神话。b、“生命冷藏” 的原理已经被生物学家所破解,也就解决了通过“生命冷藏”来延长人类寿命的最关键的技术问题。
c、利用“生命冷藏”促使人类能够进行宇宙探测只是超低温技术在未来应用的一个方面,更诱人的前景还很多。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d、人们不断地探寻着超低温世界的奥秘,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奥妙造福于人类。
8、课后作业:
(背景:一位被冷冻万年的宇航员考察完银河系外的星球后回到地球。)
请以“考察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教师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怎样做到备课和教学设计紧贴培养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发展?这就要从学生的实际与教案的实用性出发,抓好备课和教学设计,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实用性和追求课堂最佳效果是教案设计的原则,这就要求要摒弃繁琐的过程和过多、过细的课堂活动形式。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以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价值所在,真正发挥其功能。以教师的“引”为动力,把读思议、演练创的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得到身心发展。本节课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与交流,实现对学习内容深层次的探究,思想情感的升华,在合作中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理解与探究还做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努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迁移探究能力。
第三篇:第六单元 16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叶永烈
第六单元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叶永烈
①叶永烈(1940—),浙江温州人,当代作家。著有《穿甲克衫的人》《在“机器人城”》等。
词 语
[1] 铃铛:방울.[2] 闷(mân)葫芦:比喻不爱说话的人。[3] 截断:打断;拦住。[4] 损耗:损失消耗。
[6] 骚动:秩序紊乱;**。[7] 硬邦邦:形容坚硬结实。
[8] 悠然自得:形容安闲舒适的样子。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自己感到舒适。[9] 胀裂:膨胀而裂开。人 之 初 吴仕龙
②[翩跹(xiān)]形容轻快地跳舞。④[诡谲(juã)]奇异多变。
词 语
[1] 昙(tán)花:花的一种,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2] 既定:已经决定。[3] 胚胎:배태.[4] 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5]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沓:多而重复。[6] 头昏目眩(xuàn):头脑迷糊,眼睛模糊不清。眩:眼花。[7] 拳打脚踢:用拳头打,用脚踢。形容打得凶狠。
[8] 舒坦:舒服。[9] 爽口:清爽可口。[10] 快悦:高兴而愉快。[12] 凄厉:凄凉而尖锐。[11] 萦(yíng)回:回旋往复;曲折环绕。萦:围绕;缠绕。[13]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14] 蜷曲:弯曲。[15] 潮头壁立:冲击的潮水像墙壁一样高高立起来,形容潮水凶猛。
[16] 万马奔腾:无数马匹奔跑,跳跃。形容声势浩大,气魄雄伟进展迅速等情状。[17] 推搡(sǎng):推来推去。搡:猛推。[18] 拉拽(zhuài):拉。拽:拉。[19] 椎(chuí)心:捶打胸膛。形容非常痛苦。椎:捶。
[20] 惨烈:十分凄惨。[25] 昏厥:의식을 잃다,졸도하다.[21] 半途而废:比喻做事中断,不能坚持到底。途,道路。废:停止。[22]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23] 继而:副词,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24] 空洞:形容房屋、场地等很空,没有人或没有东西。
[26] 彻骨:透到骨头里。比喻程度极深。[27] 贴心贴肝:最亲近;最知己。寂静的春天 [美] 雷切尔·卡森
雷切尔·卡森(1907—1964),又译蕾切尔·卡逊。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引发了环境保护运动。﹡词 语 [1] 恶性循环:악순환.[2] 不可逆转:指自然规律无法倒转。[3] 骨骼(gã):골격.[4] 连锁反应:연쇄반응.[5] 生成:形成。[6] 栖居:거주하다,살다.[7] 稳健:稳而有力。[8] 即令:连词,即使。[9] 源源不断:继续不断。[10] 逾(yú):超过;越过。[11] 滞留:停留不动。[12] 螺旋:라선.[13] 发端:开始;开端。
△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美] 曼 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
①[权衡取舍]考虑、衡量要或不要。权:秤砣。衡:秤杆。权衡:比较,衡量。取舍:选择。
第七单元
江南的古镇 杨国民
杨国民(1957-),江苏江阴人,无锡日报社记者,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②[缱(qiǎn)绻(quǎn)]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③[吊脚楼]水上房屋。④[引宕(dàng)]不受任何拘束地牵引着。①[一脉弱水]一条浅浅的河流。凡水道由于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交通的,古人往往认为水弱不能胜舟,故称“弱水”。
②[墨客]글쓰는 사람,문인.③[商贾(gǔ)贩卒]商贾,商人的总称。贩卒,贩卖货物的小商人。
④[豗豗(huī)]轰响。这里形容喧闹。⑤[精研邃思]思考、研究非常精深。⑥[楔(xiē)入]用楔状物插入。⑦[霓(ní)虹灯]네온등.词 语
[1]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
[2] 柔婉:柔和而婉转。[3] 勾织:用钩编织而成。[4] 人文:人类社会里的各种文化现象。[5] 依逐:依恋并追逐。[6] 融凝:融合凝结。[7] 简约:简略。
[8] 一波三折:本文指事情进行中阻碍曲折很多。波,水纹。折,曲折。[9] 抽绎:引出头绪。[10] 一帧(zhēn):量词,幅(用于字画等)。[11] 墨韵:创作出的画、书法或画所体现的韵味。
[12] 驿(yì)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13] 拉纤: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20]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14] 舒张:心脏或血管等的肌肉组织由紧张状态变为松弛状态。[15] 蓄养:积蓄培养。[16] 消蚀:消耗损伤。[17] 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泛指容貌。
[18] 戈壁瀚海:沙漠。瀚海,沙漠。[19] 负载:짐을 지다,맡다,감당하다.[21] 貌不惊人: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22] 莘莘(shēn)学子:众多的读书人。莘莘,众多的样子。
[23] 市井:街市。[24] 煌煌:形容明亮。[25] 轶(yì)闻: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26]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27] 炫煌:辉煌。[28] 溉(gài)育:灌溉培育。[29] 毗连:连接。
藏龙卧虎 尼亚加拉瀑布抒情
刘长春(当代作家)
②[琮(cïng)琮珵(chēng)珵]形容玉石撞击的声音,也形容水石相击的声音。③[枫栌(lù)]指枫树和黄栌树。①[裙裾(jū)]치마자락.②[巴山夜雨]语出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采撷(xiã)红豆]语出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撷:摘下;取下。
④[蛟(jiāo)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词 语
[1] 鸟瞰:从高处往下看。
[2] 万古不息:千年万代,永不停息。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息:停息。[3] 尘世:佛教徒或道教徒指现实世界,跟他们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对。[4] 匹练:한 필의 흰 명주.[5] 揣度:估量;推测。[6] 糅(rïu):混杂。
[7] 曲尽其妙:将事物的精妙处都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形容表现的技巧很高明。[8] 凝脂:凝固了的油脂,比喻洁白细嫩的皮肤。
[9]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欢乐。也作“消魂”。
[10] 琼楼玉宇:用玉建成的楼台房舍。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形容堂皇精美的建 筑物。琼:美玉。宇:房檐,泛指房屋。
[11] 高处不胜寒:居在高处难以承受那里的风寒。用来比喻位高权重的人,难以交到知 心的朋友,倍感孤独寒冷。[12] 衷肠:出自内心的话。
[13]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雷霆:暴雷,霹雳。比喻威力。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约等于当时的三十斤。
[14] 接踵(zhǒng)而至: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来到。踵:脚后跟。[15]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保护。形容达官显贵外出时的排场。[16] 夕晖:석양(빛).[17]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18]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作“百折不挠”。21 像山那样思考
[美] 奥尔多·利奥波德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著有《野生动物管理》等。
②[嗥(háo)叫]号叫(多指豺狼等)。
⑤[嘠啦]象声词,石头等移动时发出来的声音。③[饿殍(piǎo)]饿死的人。这里指饿死的鹿。
﹡词 语
[1] 悲鸣:悲哀地叫。[2] 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3] 兆头:预兆。징조,징후.[4] 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5] 驮(tuï)用背部承受物体的重量。[6] 嘶鸣:(骡、马等)大声叫。[7] 云杉(shān)가문비나무.[8] 湍(tuān)急:水势急。
[9] 喜气洋洋:脸上露出欢喜、得意的表情。形容高兴的样子。洋洋:得意的样子。也 作“喜气扬扬”、“喜气冲冲”。
[10] 手痒:손이 가렵다,손이 근질근질 하다.[11] 艾蒿(hāo):쑥.[12]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내포.△ 巩乃斯的马 周 涛
周涛(1946—),山西潞城县人,当代作家。著有《神山》《野马集》等。
②[安贫知命]安于贫穷的境遇,承认这是命中注定的。
③[畸(jī)形]기형적이다.④[黑色幽默]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文学以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荒谬的环境与人之间的不协调,以变形、放大、扭曲的手法把这种不协调表现得荒诞不经、滑稽可笑。这个词引申到生活中,意指变态滑稽。
⑤[龇(zī)牙]이발을 드러내다,입을 헤벌쭉하다.⑥[“老马”]指中国现代诗人臧克家1932年发表的诗作《老马》中的形象。
③[脖颈(gěng)]脖子的后部。也叫脖颈子。
④[鬃(zōng)毛]马、猪等颈上的长毛。⑥[牝(pìn)]鸟兽的雌性,与牡相对。①[笼盖]像笼子似的盖在上面。④[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⑤[蓦(mî)然]不经心地;猛然。⑥[高亢(kàng)]高而洪亮。⑦[风萧萧兮易水寒]出自《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刺秦王出发前所唱的悲壮的歌。
⑧[倏(shū)忽]很快地;忽然。
⑨[淋漓尽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说话、写文章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淋漓:畅快的样子。尽致:达到极点。
⑩[悲怆(chuàng)苍劲(jìng)]悲伤有力。②[骐(qí)骥]青黑色的骏马。
①[《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著。肖洛霍夫获1965诺贝尔文学奖。①[叱咤(zhà)风云]怒喝一声,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或威力极大。叱咤:怒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 秦 观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风华正茂 蓬发垢面 一枝独秀 竞相开放 浮想联翩 天子骄子 汗流浃背
自艾自怜
望眼欲穿
痴心妄想
入不敷出
雍容华贵 姹紫嫣红 姗姗来迟 徒有虚名 国色天香 倾国倾城 顶礼膜拜 惊心动魄 安之若素 不虚此行 无所不为 以逸待劳 四面楚歌 如临大敌 扭捏作态 口无遮拦 文化底蕴 捉襟见肘 矫揉造作 相形见绌 不堪入目 无所适从 皈依佛门 一针见血 独具风格 一介儒生 称兄道弟 血气方刚 五花八门
水泄不通
蔼然仁者
春风化雨
萧然物外
一笑置之
座无虚席 点石成金
顺理成章
日新月异
兼容并包
论资排辈
名副其实
百家争鸣
救亡图存
不言而喻
弄虚作假
天真烂漫
纨绔子弟
初生之犊
狗眼看人 狗头军师 獐头鼠目 绞尽脑汁 心花怒放 狗尾续貂 狼心狗肺 庖丁解牛 兔死狗烹 巾帼英雄
五雷轰顶 彬彬有礼 休戚相关 接踵而来 悠然自得 昙花一现 头昏目眩
拳打脚踢 纷至沓来 潮头壁立 半途而废 贴心贴肝 恶性循环 源源不断 行云流水 一波三折 颠沛流离 戈壁瀚海 貌不惊人 莘莘学子 名人轶事 巴山夜雨 采撷红豆 万古不息 曲尽其妙 琼楼玉宇 雷霆万钧 接踵而至 前呼后拥 百折不回 喜气洋洋
安贫知命 龇牙咧嘴 蓦然回首 悲怆苍劲 叱咤风云
第四篇: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教师用
《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幻灯片):
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2、走近作者谈家桢。(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介绍。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解放后兼任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3、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繁衍()
胚胎()
濒临()蟾蜍()
免疫()
细胞()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繁殖、衍生,使其逐渐增多、增广
濒临:紧靠,临近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强,无所不能。
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三、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列数字)(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做比较)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研读第一部分: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C、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D、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A、(1)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B、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C、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
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D、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克隆技术当然也有发展,今天一起来继续往下了解,想想看克隆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研读第二部分
1、分组自学(出示幻灯片)
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克隆的成果展示:(1)、中国科学院克隆试验:1979年春,克隆鲫鱼(举例子、列数字)(鱼类)(2)、英国克隆试验:1960-1962年,克隆爪蟾
(两栖类)
中国童第周:1978年,黑斑蛙
中国科学家异种鱼研究:人工克隆新鱼种——鲤鲫鱼(作比较)(3)、美国和瑞士试验:克隆鼠(哺乳类)
3、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
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二是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体现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二)、研读第三、四部分 :
1、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温馨提示】
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2、“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明确: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3、克隆技术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从几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明确: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科学进步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人类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可以是某个器官坏死的人因替换了新的器官而免受许多痛苦,这就是给人类带来的“喜”。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如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就违背了人类生命的伦理,以此大多数人就对此持反对意见,这就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悲”的一面。
三、推敲语言:
思考: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出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现这些的语句。明确:(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
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3厘米长的鲫鱼。(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4)、经过几百次黑灰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5)、经过247次失败以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吸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我们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要汲取营养。
四、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第五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导学案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3.培养资料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锻炼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说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指导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
(一)、古今战争知多少 以下三项活动任选其一。通过讨论,可以使我们对战争有一个初步的认 在书店、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杀害我国同胞,是非正义的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消灭敌人,是民族自卫,是正义战争。请就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谁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3 邓小平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界范围内仍时时燃起战争的硝烟。请你关注近几年媒体有关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反恐战争等)的报道,了解主要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记住过去,珍惜今天。请从下面三项中选择一项,开展活动。在你的家乡附近,也许就有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班上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寻访战争遗址。事前查找资料,访问当地老人,了解情况;考察中拍摄资料,做好记录;考察结束后写一篇日记,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触。如果有条件,了解一下你周围有哪些健在的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军、老志愿军等革命老人,或登门拜访,或请他们来学校,听听他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班上开一个故事会,讲一讲王二小、张自忠、赵一曼、杨靖宇、牡丹江八女兵、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的故事,看谁讲得生动感人。
(三)、文艺作品与战争
以下两个问题任选一题,开一个主题班会。1 你也许看过一些表现战争的文学、影视作品,那惨烈的战斗场面,那勇敢的英雄形象,可能使你对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讲一讲你记得的一个故事。
☆谈一谈某一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评一评作品的得失。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了解它们,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就以下两项内容进行探究,展开交流。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
☆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
(四)、铸剑为犁应有日铸剑为犁在下面几个话题中选择一个展开讨论。“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 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五)、单元作文设计与导练:
以“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为话题,写作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主题自定;(4)字数不得少于600个,诗歌不得少于20行。
写作导引:
远离战争,期盼和平,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主流。人民要过上幸福的生活,最痛恨的就是战争。然而,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战争就在时时刻刻地在打破人们的幸福迷梦。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的发展史。我们从有关的资料上,知道了很多有关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的事实,可是我们缺少的是反思,一战二战的阴霾还没有完全从人们的心头散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相继发生。我们不是惧怕战争,但是我们更爱和平,我们也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和平,勇敢地去迎接战争,我们有和一切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战争话题的写作,可以从战争对人类的危害角度来写,写成议论文;也可以从正面歌颂为捍卫人类和平事业而英勇献身精神的角度来写,写成散文;还可以写成诗歌,赞扬和平的美好,号召人类都起来反对战争,远离战争,我们期盼世界早日铸剑为犁。范文展播
(一)我诅咒战争
我非常喜欢和平鸽,因为我看到了它们就像是看到了和平。它们把和平的希望带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使我的心顿时亮堂了起来,同时在那片美好的心田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
通过那扇窗口,我看到了广阔的蓝天,天上飞满了传递和平信息的和平鸽,把关爱和思念带向全国各地,使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像点了暖炉一样温暖、惬意。也让世界各国到处都开着象征和平的鲜花,世界上的一切都呼唤着和平的美好。
猛然一声枪响,打破了和平的宁静。战争开始了,顿时,天上乌云密布,一声又一声的巨响,威胁着一朵又一朵娇嫩的和平之花。鸟儿们被炮弹炸起的烟火熏着,被一颗颗无情的弹片打得遍体鳞伤。此时,小孩子的哭声、人们的呼喊声,与万灵的叫声交织成一片。它们渴望和平呀!
可是,子弹与炮火是无情的,它们残酷无情地剥夺着无数平民的生命。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开战?我们要和平,让战争滚蛋吧!”
所有的人都在企求着。可是,发动战争的国家的领导人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开战,不把人民的生命当一回事啊。只要飞机暂时停下来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幅悲惨的画面:昔日美丽的城市变得惨不忍睹。好多的人抱着死去的亲人失声痛哭;有些老人则在一边祈祷战争快结束。就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地方,却让战争变成了人间地狱。
和平鸽飞走了,我的心中也有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世界人民需要和平,停止战争吧,让和平永驻人间吧!
特色点评:本文是一篇想像作文。文章以诅咒战争为题,正文以大量篇幅描写一场战争的场景,虽说作者对战争的残酷性缺少更深刻的理解,但也基本上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可见作者对于战争有一定层面的认识。文字基本通畅,表达感情的方法虽然还显不足,但也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他日后的成长必然也大有益处。
(二)放飞和平(诗)
和平,一个让人感到多么亲切而温馨的字眼,一个让世界所有的儿童、妇女、老人,都迫切盼望与渴求的天使之光。
和平,她给人类光明与幸福,可是,在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仍然难以实现。
面对流血与死亡,面对军舰与导弹,和平啊,你距离他们还有多远?
愿和平之光早日来到他们中间!
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鸽子,折断了飞翔的双翅?
受伤的鸽子啊,在天空低飞盘旋,哀号。
和平之鸽,快快养好伤,翻飞在蔚蓝色的天空,向人们播撒幸福的种子!
特色点评:
这首小诗以满腔的热情歌颂和平、呼唤和平,谴责战争罪恶。文句虽稚气未脱,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令人读罢心情甚是沉重。作者说得多好,在当今一些地方,仍然还有战争,还有动荡,还有流血事件,还有恐怖事件,那些地方的人民饱受战火的煎熬,他们不堪其苦,和平对于他们而言,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小诗寓情于事,主题鲜明,描写、抒情,颇有诗意。写作参考资料
1、有关战争的格言与名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孙子)
兵民为胜利之本。(毛泽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子)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
兵者,诡道也。(孙子)
勇敢的士兵是城市最好的防卫前塔。(希腊阿斯凯奥斯)
2、有关战争的成语典故
破釜沉舟、南征北战、硝烟弥漫、长驱直入、坚苦卓绝、战火纷飞、声东击西、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用兵如神、四面楚歌、全民皆兵、马革裹尸、纸上谈兵、也其不意,攻敌不备、有勇无谋、坚壁清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运筹帷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有关战争的诗词
唐王昌龄《出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维《少年行》(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宋陆游《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有关战争的歌曲歌词
《大刀进行曲》(麦新词)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八路军军歌》(公木词)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嗨!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钢刀插在敌胸膛,钢刀插在敌胸膛。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人民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