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品-教学教案
知识技能
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比较说明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属性,却一不可;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商品经济意识,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商品概念的教学建议:对于商品的概念,学生容易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相混淆。对此,教师应该把握两点:
(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只有有了人的劳动才有价值,人们才会有了交换的尺度。
(二)、商品还必须是用于交换的。没有交换就不能进行比较,也无法体现出人的劳动的意义。对于这个概念教师可以用书上的图形来说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并说明原因。使学生能够将商品与其它各种物品、劳动产品相区别。
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一)、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二)、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三、关于商品的价值。
(一)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二)要说明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三)要讲清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四、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一)、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四)、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五)、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五、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六、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一)、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二)、作为商品,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三)、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商品,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商品。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值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商品的目的是因为商品对自己有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值。
七、教学重点、难点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的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以后教学的基础。对此,应该把握两点: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就不是劳动产品,当然也有例外,但这不能否定商品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教师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书上的图,还可以以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出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及非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表格如下:
比较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商品
其他非劳动产品 区别
1、商品用于交换
2、商品有价值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不用于交换
2、没有价值
3、劳动产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范畴
1、商品是劳动产品
2、商品用于交换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不是劳动产品
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物品是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
1、二者都是劳动产品
2、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 主要讲清楚两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商品经济,而末期却出现了商品经济。例如: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经过上面的分析学生不难理解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出现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讲明,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
(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2、关于商品的价值。
(1)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
第二篇:商品教案
《商品的基本属性》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方面:识记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的概念。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明确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力方面:通过对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对使用价值的和价值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觉悟方面:增强商品质量意识,认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性。教学重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教学难点 :
商品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按照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规律,设疑引思,以教师讲解为主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经济。我先来复习一下。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很牢固的。那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讲的那个小故事吗?甲部落的首领偶然的和乙部落首领相遇,偶然的他们两个就用一头牛和300斤大米进行了交换,这个时候商品产生了。那我们的故事还没讲完。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一个他们为什么要交换呢?二是他们为什么能够交换呢?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一下商品的基本属性。[讲授新课]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师〕我们都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不是供商品的所有者使用的,而是要通过交换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一件劳动产品要想实现交换,它首先就必须得有用,得能够满足别人的某种需要。没有用处的东西,是不能够用于交换的。所以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一个基本属性,对于这个属性我要强调几点:
第一、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板书〉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去交换商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商品对自己是否有用。没有用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去交换的。所以商品要想实现交换就必须得有用——即有使用价值。第二、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比如说:煤能够满足人们取暖、做饭的需要,而蔬菜可以满足人们吃饭的需要┈┈煤、蔬菜是不同的商品,那么他们满足的也是人们不同的需求,即它们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第三、同一种商品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手机,这样一种商品,具有很多的功能,接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上网、娱乐、摄相、甚至有的手机还可以看电视。同样是一种商品,它就可以满足人们许多不同的需求,即手机这一种商品就有很多不同的使用价值。
到此,我们就应该能够回答我们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了:商品为什么需要交换呢?〔生〕因为甲部落的牛和乙部落的大米都有使用价值,但是牛和大米的使用价值不同,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所以甲乙需要交换。
〔师〕答的真好,同学们为他的精彩回答喝彩。
牛和大米满足的是两个不同部落的人的不同的需求,原由是两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造成的。为什么它们的使用价值不同呢?这是由这两种商品自身的物质构成和其化学成分决定的,而这些都属于物质自身的自然的属性。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师]下面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商品有使用价值,那其他的劳动产品,其他的物品有没有使用价值?请举例说。
[生]有,比如说阳光、空气,比如说自产自消的粮食。这些都不是商品,但他们也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也都有使用价值。
[师]对,这也就是说,使用价值的属性不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但必须要有。即使用价值是商品必有非特有的属性。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甲的牛为什么要和乙的大米相交换了。接下来我们考虑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1头牛能够和300斤大米相交换呢?如果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次交换,就是1头牛=300斤大米。它们相等肯定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那么,到底那些“共同的东西”使它们相等了呢?
[生]好象很难找出它们相同的东西,从两件商品的量上看,数量不等、重量不等、体积也不等。
[师]是不是它们的使用价值相同呢?显然不是,如果使用价值相同的话,那就没有必要交换了。到底是什么相等呢? 咱们来细细的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这两件都是商品,这是相同点。是商品就一定是劳动产品,一定会耗费人类的劳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考虑他们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不同的量,那这两件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共同的属性——劳动产品。那么它们被生产出来时所耗费的人类的劳动就是可以比较,是相等的。但是,我们知道劳动和劳动是不一样的,养牛和生产大米的劳动,从具体的劳动形式上看是不能比较的。如果我们再抽去具体的劳动形式就只剩下“劳动”了,这种劳动不是具体的某种劳动,而是没有差别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也就是说,不管是养牛还是生产大米,虽然具体的劳动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生产的过程中都要耗费一定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在这一点上它们的劳动是没有差别的。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是商品的第二个属性。到这里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刚才我们所讲的回答一下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呢?
[生]1头牛能够和300斤大米相交换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人类所耗费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相等的。
[师]对,也就是说它们的价值相等。之所以它们能够相交换,正是因为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东西”。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说:我生产了一支圆珠笔,你们生产了一台电脑,我想用我的圆珠笔换你们生产的电脑,你们愿意和我交换吗? [生]不愿意。[师]为什么啊? [生]不划算。
[师]是啊,为什么感觉不划算呢?不正是因为,生产圆珠笔和生产电脑所耗费的劳动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劳动就是那个无差别的劳动,即它们的价值不相等。
[师]我们可以看出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这个商品的基本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师]是不是所有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形成价值呢?比如说,自家园子里种的自己吃的蔬菜,它们有价值吗?[生]有,有食用价值。
[师]可是“食用价值”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区分平时我们所说的“价值”和经济学上所说的“价值”之间的区别。尽管自己种的蔬菜有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也有人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这些产品没有用于交换。自己消费的时候也就不会考虑其中到底凝结了多少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有当它用于交换的时候,才去考虑它的价值的大小。可见价值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或者说是商品的本质的属性。即:是商品就一定有价值,有价值也一定是商品。
[师]商品的价值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看一下我手中的圆珠笔,哪位同学能够看出它的价值有多大呢?它里边凝结了多少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呢?它的价值从商品自身我们是看不出来的。那么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比如:1头牛和300斤大米相交换是由于价值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1头牛=300斤大米。等式两端的商品在交换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等号右边的商品是等号左边的商品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它们的位置是不能颠倒的。这就是我们下边要讲的另一个问题: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二者成正比例的关系。
[师]经过上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的属性,也叫商品的二因素。那么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概括的说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这是因为①作为商品,它的价值是离不开使用价值的,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实现的基础。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用于交换,不能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不是商品也就没有价值。
②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一件东西如果没有价值就肯定不是商品,即使它有很好的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够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生产者想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消费者如果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要支付商品的价值。[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基本属性,即商品的二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学完这一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判断商品的方法。本课的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希望同学们课下做一些练习,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更好理解和巩固。[课堂巩固] 判断: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正确)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错)
3.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正确)
[板书设计 ] 使用价值:含义(自然的属性,必有非特有的属性)
对立商品的基本属性
关系
统一 价值
含义(本质、社会属性)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
第三篇: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课题: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前言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现象,懂得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经济常识的责任心和信心。
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提高辩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难点:商品和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完整地理解商品经济的含义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框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
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通常有着这样几类东西,一种是陈放在商店里的物品、一种是放在家里的物品、还有一种东西是我们大家都能享受到但却不用花一分钱的东西。我们把这三类物品称之为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那什么样的东西能叫做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呢?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好,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我们的新一课--【板书】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在讲正式内容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做《麦琪的礼物》。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他们非常的恩爱。妻子有着一头漂亮的秀发,丈夫是个很能干的工人。这一年他们打算送给对方一个特别的圣诞节礼物。妻子想着丈夫一直以来都有一块缺了表带的手表,不如送表带给丈夫吧;而丈夫想着妻子整天辛苦做家务,一头漂亮的秀发从来没有装扮过,应该送一个好看的发卡给妻子。到了圣诞节,苦于夫妻两人经济困难,妻子最后剪断自己的长发将其变卖给丈夫买了表带;而丈夫把手表变卖给妻子买回来了发卡。
同学们,故事的内容尽管让人伤感,但我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却能发现一个事实,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需要我们花钱去购买。不论是昂贵的房屋还是汽车、又或是书包还是课本都需要用货币进行购买。我们说,这些通过买卖进行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那么什么样的物品才能称之为商品呢?
【板书】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我们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于千岛湖湖水。平时我们要花上几块钱才能买到一瓶的农夫山泉,对于居住在湖边的村民来说却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喝到湖水,这是为什么?村民喝到的“农夫山泉”是商品吗?【同学发言】
原因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要购买才能喝到农夫山泉,就在于我们所购买到的农夫山泉水是源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山泉。同村民喝到的泉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许同学们会问,挑水喝的村民也花费了自己的劳动,他挑上的水就不是商品吗?我们说,商品的形成必须要构成两个因素。
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二、他必须用于交换即要有买卖的实质。村民挑的水尽管也源自于千岛湖湖水,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但只要村民不将其变卖,那这就不能称之为商品。就如同故事《麦琪的礼物》中妻子的长发一样,在没有剪断之前,长发尽管要花费时间去呵护,但如果不用于交换,即使是再美丽的长发也一文不值,不能称之为商品。
由此可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设问】既然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接下来请同学们请根据商品的定义判断以下问题,一、故事《麦琪的礼物》妻子的长发在未变卖之前是不是商品?
二、妻子的长发拿去变卖时,长发是商品吗?
三、夫妻两人每天所享受到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如果不是它又应该叫做什么?【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妻子的长发在未变卖之前尽管付出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只能称作劳动产品。而当妻子把长发拿去变卖,实现交换这个过程后,长发由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夫妻两人每天所享受到的阳光、空气尽管没有花一分钱,尽管这些都非常有用,但因为不是人类通过劳动获得,因此这些应叫做物品非劳动产品。
由此我们发现,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在于:商品、劳动产品都具有有用性,但商品用于交换,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商品同非劳动产品的区别就在于商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而非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在一般情况下不用于交换。于是,我们发现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即物品包含劳动产品包含商品。如课本P6左下图所展示的。
【板书】商品经济的含义
【设问】之前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并了解了商品同劳动产品、物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那老师想让大家思考一下,商品是不是从人类一出现就有的呢?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商品经济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通过课前同学们的预习,我们来试着总结一下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板书)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板书)
A.在原始社会的很长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农业部落和畜牧部落之间把公有的多余产品进行交换。不过,此时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没有产生。
C.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劳动效率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后,生产资料出由原来公社所有逐渐变为个体家庭私有。于是,私有制应运而生。
这时,商品生产就不仅在原始公社之间进行,而且在原始公社内部开始盛行。手工业者拿出自己生产的剩余手工业品,同农业生产者交换粮食,同畜牧业者交换肉类、毛皮,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是真正的商品生产。有了商品生产,必然有商品交换,于是商品经济问世了。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板书】
由于商品经济的产品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因此请同学们务必注意这三者间的区别:首先,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相互让渡买卖商品的行为。需指出的是:出现在原始部落间、由部落首领出面进行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最初的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出现以后经常出现的商品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板书)
(教师讲解)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只能生产某种或某些产品。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要求和他人交换劳动产品。私有制表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大家共有。这样,一方要获得另一方的产品,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因此,商品经济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教师设疑)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我们知道了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你能推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吗?
3.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
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划分第7页第3段粗体字)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划分第7页第3段)
因为有了社会分工,不同提生产者各自生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同时又都需要别人的产品,所以 才需要互相交换。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要求交换的范围越广,次数越频繁,商品经济就越发达。因此,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需要。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划分)
由于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谁也不能无偿地取得对方的产品,只能通过自愿互利的平等交换,才能获得自己的产品。可见,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使商品交换成为必须。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社会分工、私有制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
课后思考题:
元旦前夕,同学们互赠礼品,李明同学把自己动手制作的礼品送给同学,王力同学从商店买来礼品送给同学,你们说这两种礼品都是商品吗?
第四篇:商品包装教案
商品包装教案
课题:商品包装
课时:4课时
2014-8-22 教学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学习关于礼品包装的基本知识
技能训练目标:能够完成简单的长方形商品包装 德育教育目标:渗透职业人员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重难点: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长方形的包装
教具:多媒体,教材,长方形包装物,报纸,双面胶,小刀等 教学环节设计: 一 新课引入
播放视频,引入新课
一、礼品包装概述
礼品常常被称为传递情谊的使者,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交易活动的增多和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不仅需要多种样式的礼品来表达心意,同时更希望把礼品包装得更加新颖,漂亮有个性,以增加礼尚往来的敬重之情,因此礼品包装已经成为创意性很强的制作工艺,并且发展为备受商家青睐的新兴行业,许多商场都设置了专业的礼品包装服务,一件普通的礼品让包装师一打扮,就变得漂漂亮亮了。虽然礼品的包装样式多姿多彩,若细分可以发现他们都是由包装纸,缎带和花结巧妙组成的,要想获得整体的完美,必须先把每个部分做好。
二、长方形礼盒包装
1. 常用包装工具
包装纸、缎带、剪刀、美工刀、双面胶、固体胶、透明胶、直尺、订书机等 2. 长方形礼盒基本包装
(1)裁纸 通常要根据包装物的大小确定包装纸的长和宽。首先量纸宽的方法是把盒的长度加两个盒高然后再减去2厘米。量盒的长度时将纸围绕着礼盒一周然后加约3厘米。
(2)包装 首先把纸折进1厘米,在表面贴上双面胶,把盒面朝下放在纸张的中间,把两边的纸张提起来包裹住礼盒,带胶的纸边要紧贴礼盒,把纸拉紧粘合。然后再包两头,先把两边的纸网里折,再把上面的纸网下纸,把下面的纸网上折,再在上下折边的交点处,将纸网里折,把折边压实,用胶水粘紧固定即可。(3)整理 这部分主要是将我们的包装纸压实贴紧,可以加上缎带或者是花结,让包装物看上去更加美观。
三、做花结
做花结,首先要选择缎带,不同质地的缎带各有特点,使用时要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1. 缎带
(1)布质缎带:用棉纱织成,多为纯净的单色,质地柔软,色彩光亮,优美华贵。(2)丝质缎带:是用人造丝编织而成,色彩丰富优雅,其中一些有亮丽的金属光泽。(3)纱织缎带:质地通透轻盈,色彩淡雅。纱织缎带有厚薄之分,厚的挺括,薄的朦胧。(4)塑料缎带:质地挺括,富有弹性,花色繁多,防潮性好。2 .做蝴蝶结
(1)根据自己的包装物,做出四个大小相等的花瓣,花瓣用订书机或者是双面胶固定,然后两两一组,组合成两个八字形花瓣,再将八字形花瓣相结合组成蝴蝶结。
(2)为了增加其美观,我们还要做两根长短不一的飘带,用订书机固定,但是要成一定角度。在飘带的尾部剪出燕尾,用剪刀的刀背轻轻刮飘带,让它显得飘逸,最后用双面胶将飘带粘贴到蝴蝶结上面。
四、包装练习
1.选择正确的包装物 2.能够运用正确的包装方法 3.包装物美观紧实,新颖大方
练习题: 一 单选题: 长方形包装第一步是()A 裁纸
B 包装
C 整理
D 粘花 根据包装物确定包装纸的大小时,量纸宽的方法是()
A 盒长加两个盒高减去1厘米
B 盒长加两个盒高加上1厘米
C 盒长加两个盒高减去2厘米
D 盒长加两个盒高加上2厘米 3 确定包装纸长度的方法是()
A 将纸围绕着礼盒一周然后加约1厘米
B 将纸围绕着礼盒一周然后加约2厘米
C 将纸围绕着礼盒一周然后加约3厘米
D 将纸围绕着礼盒一周然后加约4厘米
二 判断题 布置缎带是用人造丝编织而成,色彩丰富优雅,其中一些有亮丽的金属光泽。()2为了增加蝴蝶结的美观,我们还要做两根长短相同的飘带。
()
三 实作题
要求:运用正确的包装方法完成长方形礼盒的包装,要求包装精美贴实,美观大方 时间:8分钟
第五篇:商品包装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2分钟)
同学们,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那么同样一件商品从出产到消费者手中也需要包装来包裹,同学们知道“买椟还珠”的故事吗?说明古代人就知道用“精椟配美珠”的神奇包装来取悦买者,精美的包装能起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五章内容商品的包装。第二环节 新授课
提问:同学们,商品为何需要包装呢?有什么作用?
一、商品包装的功能
(一)保护功能
保护商品是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
每一件商品,从企业生产出来后,到最后被消费者购买需要经过多次的装卸、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储运过程中容易受到冲击、挤压、震动、碰撞,都会对商品的安全构成威胁,使商品受到损害。
1、保护商品不受机械伤害
2、保护商品不受环境损害
3、保护商品不受人为损害
如泡沫、气泡垫、防震包装——呈现实物
(二)容纳的功能
[举例] 我们在购买牛奶和奶粉等商品时,它一定会有包装的,这是因为它本身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依靠包装的容纳才能进行运输和销售。
1、容纳使商品形成一定的商品形态
2、容纳能保证商品卫生
3、容纳能节省贮运空间
例:气态、液态、粉未及零散物品没有包装是无法运输和销售的,像大米都用编织袋,如冰激凌的盒装或者甜筒一样。
(三)便利的功能
[讲解] 产品生来就是要流通的,一种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要经历无数次的运输、搬运、仓储等环节,这就要求产品的包装适应这一过程。所以包装还要给装卸或者顾客带来方便。
1、方便装卸运输
2、方便贮存保管
3、方便商品经营
一鸣真鲜奶包装改良用袋装,并且袋口直接有吸管便于消费者引用
(四)促销的功能 提问:同学们平时购买东西会不会受包装的诱惑而购买的呢?因此,我们说包装是产品的“无声的推销员”。
促销在消费领悟中起着引导和刺激消费者购买的作用。这是商品包装的主要功能。提问:我们了解了包装的功能,请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见过包装有哪些类型的?哪里见过呢?可以根据形状也可以根据材料来说 教师总结:木箱、纸箱、麻袋、塑料袋、瓶罐类
二、那么商品包装分类方法众多,人们习惯把包装分为两大类:即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顾名思义运输,主要起到保护运输、装载、贮存的作用,那么常用的运输包装形式有哪些,可以根据形状来分:
1、箱型包装
(主要有纸箱和木箱)1)、纸箱:瓦楞纸制成 提问,有何特点?
答重量轻,易于折叠;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容易开启 像纸箱应用于一些电器等,我们经常在沃尔玛的仓库旁边看到被压制了的瓦楞纸 2)、木箱:以木板为原料制成的
特点:耐压、体积大,可重复使用,笨重,开启不便,占地面积大 应用于如大型仪器或者是一些陶瓷会装在木箱里
2、桶型包装
同学们看到的桶形运输包装有哪些? 最常见是金属桶和塑料桶
1、金属桶:坚固耐用、防渗漏、防腐蚀
如铁桶装汽油等液体
2、塑料桶有何特点:质地轻、不易破碎、耐腐蚀 看幻灯片猜测到应用到哪里吗?答:主要盛化工产品
3、袋型包装:主要有麻袋、布袋、纸袋
麻袋:可以装沙、咖啡或者草药、杂粮等,在抗洪救灾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沙袋就是用麻袋装的
布袋:用棉布制成,用来盛装粉状、颗粒状,通常现在的环保袋都是布袋
4、集合包装:把若干单件组合成一件大包装。以适应港口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1、集装袋:
可广泛用于化工、水泥、粮谷等
2、集装箱:用钢材等制作的容器,我们在港口经常看到装载货物的集装箱
便于机械和自动化装卸,常用于铁路、公路等运输
3、托盘组合包装:
平面式托盘可以让铲车进行铲叉,搬运、叉车、起重机,装卸 《课堂练习》:
三、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见到最多的会是以销售包装为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常见的销售包装,我之前让同学们收集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包装,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学习它们分别为什么包装。提问:
1、销售包装的特点是什么? 常见的销售包装款式:
1)悬挂式包装:多用于日常用品,特别是便于悬挂于超市 2)透明、开窗式包装
多用于高级服装、内衣、工艺品等,便于消费者观察,易引起消费购买兴趣,盒面上配有精美图案,突出商品特色,例如玩具,衬衫等 3)配套包装和组合包装
配套包装是指相互配合的物品组合一起便于消费者购买,同学们收集的物品中有配套包装吗?平时应用于化妆品、文教用品、床上用品。
组合包装是将集中不同品种的商品组合,增加消费者购买的数量。4)分散包装 5)礼品包装
提升德育目标:大家回顾买椟还珠的故事,这个寓言故事启示不能舍本取末,只重外表不重质量,也同样告诉我们商品不能过度包装,所以现在很多市场上的包装都是可以重复利用,如糖果盒中的纸巾盒,如沃尔玛超市的环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