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

时间:2019-05-13 08:5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

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一)学弈

1、译文:弈秋,是()的人。让弈秋(),其中一个人(),只听();(另)一个人,虽然(),却一心(),想拉()。虽然(),却不如()。说是()吗?说:()

2、孟子名(),字()。()时期()国人。是古代的()家、()育家。被称为(),与孔子合称为()。

3、本文道理:学习要(),不要()。

(二)两小儿辩日

1、译文:孔子到(),看见(),询问()。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而()。”一个小孩认为太阳(),而()。一个小孩子说:“太阳(),大得(),到了中午就(),这不是()?”另一个小孩说:“太阳(),等到了中午(),这不是()吗?”孔子不能()。两个小孩笑着说:“()”

2、孔子名()字(),()时()国人,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编为《()》,是著名的()家、()家、()家。

3、本文写了两个孩子的(),写了孔子的(),()。

第二课《匆匆》

1、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家。代表作有《 》、《 》。毛泽东曾称赞他的(),说他:一身(),宁可(),不领()。

2、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想: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慨和对()的无奈。

第三课《桃花心木》

1、林清玄是()最高产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 》、《 》、《 》等,他的名言有:()。

2、本文重点: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出一颗()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转化为巨大的(),()生长。

第四课《顶碗少年》

1、作者参考作者是(),当代作家。上学期曾学过《 》就是她的作品。

2、本文一共写了少年()次顶碗。少年成功的原因:主观:()客观:()

第五课《手指》

1、作者:()。浙江人。现代作家名(),字()。代表作有《 》。

2、本文中所讲五指的特点:它们各有不同的(),各具不同的(),各有(),各有()。五根手指如能(),成为一个(),那就根根(),根根有(),不再有什么()、()之分了。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1、作者老舍,原名(),字(),()人。被称为()家。代表作有:《 》《 》《 》等。

2、本文按()、()、()的顺序写,也是时间顺序。

第七课《藏戏》藏戏的鼻祖是()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本文介绍了()和()民居。

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

1、地域介绍:维吾尔人生活在(),()是我国最大的省,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2、总之和田的维吾尔人是()的。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1、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课文于一九四三年写于(),当时正值李大钊去世()周年,所以命名为《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于()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军阀()杀害。

2、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

3、本文体现李大钊的精神是:()

4、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

5、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第十一课《灯光》

1、作者是(),曾是随军记者。代表作有:《

》。

2、本文的线索是()和()

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

1、张思德:()年参加红军,曾参加过()。后来成为中央警备团的战士。()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县烧炭时,因()而牺牲,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一生只参加过张思德和()的追悼会。

2、议论文三要素为()、()、()论点是()。

3、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 1、()。2、()。3、为人民的利益,()。

4、本课重点:○1司马迁:西汉()家、()家、()家。代表作是《

》第一部()。○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或:()。于:()。泰山:比喻()。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本句的意思是:()。○

3、精兵简政:()。()提出来的。○

4、五湖四海:()。○

5、死得其所:()。

6、完全:()。○

7、彻底:()

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

1、作者是():著名()。诗作有《 》本文主要讲了周总理的()和()本文采用()手法。动作:()、()、()、()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柴》

1、安徒生:()作家。被称为()。代表作有:《 》《 》《 》《 》

2、本文要点。1、五次幻想:()、()、()、()、()。说明现实中她:()、()、()、()、()。也说明她渴望:()、()、()、()、()。

3、“飞到那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地方去了。”含义是:()。

4、两个幸福的含义:1是(),是幸福的;2她死了,()幸福了。

第十五课《凡卡》

1、作者:()国的()。本文写于()年,当时正是()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的生活。

2、本文讲法。○

1、围绕()和()来写的。○

2、乐表现在一、();

二、()和()。苦表现在()、()、()上。○

3、文章以()结尾,说明这不过是梦,()。

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1、关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物理学家,两次获得()奖。

2、本文主要讲了居里夫人的()和()

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1、神

五、神六升天。飞行员是:神五:()时间:()年1月15日神六:()、()时间:()年10月12日。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与()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的太空。

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第二自然段:从()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不断(),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2、文中举了()、()、()三个例子。、见微知著的含义是:()。第二十一课《我最好的老师》

1、让我们养成独立()和独立()的能力,同时具有()的能力。

2、终身受益的道理:不要迷信(),也不要迷信()阅读材料:1难忘的启蒙

1、作者:()教我们做()的人。2、四件事:()、()、()、()这四课的重点 2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终身不忘。3忘不了的笑声有哪些笑声:()、()、()

古诗词七步诗

1、译文 锅里(),是为了把(),留下()。豆秸(),豆子()。豆秸和豆子(),豆秸()呢?

2、作者:()之子,()之弟。

3、情感:()心情。鸟鸣涧

1、译文 夜晚,在()里,()轻轻地飘落。春天的()。月亮升起(),鸟儿在()鸣叫。涧:()。时:()。

2、作者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

1、译文 在()来到吴地,清晨,为你()。()我的情况,你就说,()。

2、作者思想:与友人(),表白自己(),保持()思想感情。

江畔独步寻花

1、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枝条。恋花的蝴蝶(),美丽的()。

2、作者思想感情(),()。

3、解题作者在江边(),()。

石灰吟

1、解题吟:()。是一首()诗。

2、译文()出来的石头,把()的事。即使(),也要把()在人间。

3、作者:():()代政治家、诗人。

4、思想感情:不怕(),不怕(),在人生道路上()思想感情

竹石

1、作者:(),()朝乾隆年间人,诗人、画家。又名(),擅长画竹。

2、解题。这是一首()诗。

3、译文。竹子(),它的根()。千种(),仍然(),任凭()。

4、作者思想。()、坚韧,不怕(),不畏任何()精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作者:(),人称(),又称为()。这首诗是他生平()。全诗突出一个()字,喜之狂。闻:()

2、译文 收复()传扬,刚刚(),涕泪()。再看(),胡乱地(),高兴()。在()饮酒。在春天(),我正好()。放舟(),顺流而下()。

3、作者思想:对()和()心情。

已亥杂诗

1、作者:(),()朝人。本诗是第二百二十首。写于()年而得名。

2、译文:只有(),才能()。社会(),朝野(),终究()。我劝(),不拘()。

3、作者思想。()。

浣溪沙

1、关于序:(),溪水西流。(寺、溪二字顶针)

2、译文:山脚下(),松林间的()。傍晚,()。谁说人老了,()?门前的(),不必到老了()。

3、作者思想。热爱生活,乐观旷达,感慨()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关于作者():北宋词人,代表作有《 》

2译文 水像(),山如()。要问()?去那()。才刚刚送走春天,()。要是到(),千万()。

3、思想:和友人()和()。

综合复习

《养花》

1、作者:()。选入小学课本的还有《 》《 》《 》

2、第五方面可分为()花、()花、()花三部分。

3、有 有,有 有,有 有,有 有,既须(),又长(),这就是()。生活是多么广阔作者:()写过《 》

狱中联欢作者:()、():他们是()的幸存者。选自《 》 四个节目是:()、()、()、()。重点写了()名碑荟萃本课重点:

1、碑林收藏了从()至()历代的作品。2、在()省()市。

3、东晋王羲之字特点是:薄酒清秀代表作是《 》 唐初欧阳询字特点是:骨气劲峭,法度严整。代表作《 》

盛唐颜真卿字特点是: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代表作《 》 盛唐柳公权字特点是:骨力遒劝,结构严谨。代表作《 》

琥珀

1、作者(2、两个动物:(苍蝇和蜘蛛了)国的作家()和())正好包在里面。价值是: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重点(含书后综合复习)

六年级下册每课重点

第一课

1文言文两则

(一)学弈

1、译文:弈秋,是()的人。让弈秋(),其中一个人(),只听();(另)一个人,虽然(),却一心(),想拉().虽然(),却不如().说是()吗?说:().

2、孟子名(),字().()时期()国人.是古代的()家、()育家。被称为(),与孔子合称为()。

3、本文道理:学习要(),不要()。

(二)两小儿辩日1、译文:孔子到(),看见(),询问()。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而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而()。一个小孩子说:“太阳(),大得(),到了中午就(),这不是()?”另一个小孩说:“太阳(),等到了中午(),这不是

()吗?”孔子不能()。两个小孩笑着说:“()”

2、孔子名()字(),()时()国人,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编为《()》,是著名的()家、()家、()家。

3、本文写了两个孩子的(),写了孔子的(),()。

第二课《匆匆》

(一)作者参考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家。代表作有《》、《》。毛泽东曾称赞他的(),说他:一身(),宁可(),不领()。

(二)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想: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慨和对()的无奈。

第三课《桃花心木》

(一)作者参考林清玄:()最高产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等,他的名言有:()

(二)本文重点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出一颗()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转化为巨大的(),()生长。

第四课《顶碗少年》

(一)作者参考作者:():当代作家。上学期曾学过《》就是她的作品。

(二)讲法参考问题:本文一共写了少年几次顶碗?(次)少年成功的原因:主观:()客观:()

第五课《手指》

(一)作者参考:

作者:()。浙江人。现代作家名(),字()。代表作有《》。

(二)讲法参考:问题:本文中所讲五指的特点:它们各有不同的(),各具不同的(),各有(),各有()。五根手指如能(),成为一个(),那就根根(),根根有(),不再有什么()、()之分了。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一)作者参考老舍:原名()字()。()人。被称为()家。代表作有:《》《》《》等。(二)本文按()、()、()的顺序,也是时间顺序。

第七课《藏戏》鼻祖是()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本文介绍了()和()民居。

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

(一)地域介绍:维吾尔人生活在(),()是我国最大的省,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二)总之和田的维吾尔人是()的。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写作背景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课文于一九四三年写于(),当时正值李大钊去世()周年,所以命名为《》。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于()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军阀()杀害。

(二)1、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2、本文体现李大钊的精神是:

()3、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4、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

第十一课《灯光》

(一)作者:(),曾是随军记者。代表作有:《》。

(二)本文重点:本文的线索是()和()

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

(一)写作背景张思德:()年参加红军,曾参加过()。后来成为中央警备团的战士。()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县烧炭时,因()而牺牲,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一生只参加过张思德和()的追悼会。

(二)关于议论文:分为()、()、()论点是()。

(三)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 1、()。2、()。3、为人民的利益,()。

(四)本课重点1、司马迁:西汉()家、()家、()家。代表作是《》第一部()。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或:()。于:()。泰山:比喻()。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本句的意思是:()。3、精兵简政:()。()提出来的。4、五湖四海:()。5、死得其所:()。

6、完全:()。7、彻底:()

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

(一)关于作者是():著名()。诗作有《》本文主要讲了周总理的()和()本文采用()手法。动作:()、()、()、()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柴》

(一)作者简介。安徒生:()作家。被称为()。代表作有:《》《》《》《》

(二)本文要点。1、五次。幻象到了:();();()、()、()。说明现实中她:()、()、()、()、()。也说明她渴望:()、()、()、()、()。

2、“飞到那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地方去了。”含义是:

()。

3、两个幸福的含义:1是(),是幸福的;2她死了,()幸福了。

第十五课《凡卡》

(一)作者:()国的()。本文写于()年,当时正是()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的生活。

(二)本文讲法。

1、围绕()和()来写的。

2、乐表现在一、();

二、()和()。

苦表现在()、()、()上。

3、文章以()结尾,说明这不过是梦,()。

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关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物理学家,两次获得()奖。

(二)本文主要讲了居里夫人的()和()

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神

五、神六升天。飞行员是:神五:()时间:()年1月10月15日

神六:()、()时间:()年10月12日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与()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的太空。

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第二自然段:从()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不断(),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文中举了()()()三个例子。、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第二十一课《我最好的老师》

1、让我们养成独立()和独立()的能力,同时具有()的能力。

2、终身受益的道理:不要迷信(),也不要迷信()

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作者:()1、教我们做()的人。

2、四件事:()、()、()、()

这四课的重点

二、课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终身不忘。

四课:忘不了的笑声

有哪些笑声:()、()、()

1、七步诗

一、译文

锅里(),是为了把(),留下()。豆秸(),豆子()。豆秸和豆子(),豆秸()呢?

二、作者:

()之子,()之弟。

三、情感:()心情。2、鸟鸣涧

一、译文

夜晚,在()里,()轻轻地飘落。春天的()。月亮升起(),鸟儿在()鸣叫。

涧:()。时:()。

二、作者情感()。3、芙蓉楼送辛渐

一、译文

在()来到吴地,清晨,为你()。()我的情况,你就说,()。

二、作者思想:

与友人(),表白自己(),保持()思想感情。

4、江畔独步寻花

一、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枝条。

恋花的蝴蝶(),美丽的()。

二、作者思想感情(),()。

三、解题作者在江边(),()。5、石灰吟

一、解题

吟:()。是一首()诗。

二、译文

()出来的石头,把()的事。即

使(),也要把()在人间。

三、作者:():()代政治家、诗人。

四、思想感情:

不怕(),不怕(),在人生道路上()思想感情

6、竹石

一、作者:()()朝乾隆年间人,诗人、画家。又名(),擅长画竹。

二、解题。

这是一首()诗。

三、译文。

竹子(),它的根()。千种(),仍然

(),任凭()。

四、作者思想。()、坚韧,不怕(),不畏任何()精神。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作者:(),人称(),又称为()。这首诗是他生平()。

全诗突出一个()字,喜之狂。闻:()

二、译文

收复()传扬,刚刚(),涕泪

()。

再看(),胡乱地(),高兴

()。

在()饮酒。在春天(),我正好

()。

放舟(),顺流而下().

三、作者思想:对()和()心情。

8、已亥杂诗

一、作者:(),()朝人。本诗是第二百二十首。写于()年而得名。

二、译文:只有(),才能()。社会(),朝野(),终究()。我劝(),不拘()。

三、作者思想。()。

9、浣溪沙

一、关于序:(),溪水西流。(寺、溪二字顶针)

二、译文:山脚下(),松林间的()。傍晚,()。谁说人老了,()?门前的(),不必到老了()。

三、作者思想。

热爱生活,乐观旷达,感慨()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关于作者():北宋词人,代表作有《》

二、译文水像(),山如()。要问()?去那()。才刚刚送走春天,()。要是到(),千万()。

三、思想:和友人()和()。

综合复习

1《养花》

一、作者:()。选入小学课本的还有《》《》《》

二、第五方面可分为()花、()花、()花三部分。

三、有 有,有 有,有 有,有 有,既须(),又长(),这就是()。

这三课的重点

2、生活是多么广阔作者:()写过《》

4、狱中联欢作者:()、():他们是()的幸存者。选自《》 四个节目是:()、()、()、()。重点写了()5、名碑荟萃本课重点:1、碑林收藏了从()至()历代的作品。

2、在()省()市。

3、东晋王羲之字特点是:薄酒清秀代表作是《》

唐初欧阳询字特点是:骨气劲峭,法度严整。代表作《》

盛唐颜真卿字特点是: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代表作《》 盛唐柳公权字特点是:骨力遒劝,结构严谨。代表作《》

6琥珀

一、作者()国的作家()

二、要点两个动物:()和()正好包在里面。价值是: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1.文言文两则

1.《学奕》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奕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3.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重要意义。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不知是树,人也是一样,再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6.北京的春节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夕阳、大年初

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终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 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

(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3.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

(1)①我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2)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

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3)①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②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亲夜里回来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体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2)局势越来越严重„„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李大钊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体现了他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的精神。(3)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父亲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

表现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李大钊遭受了苦刑;“平静”说明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表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护。(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信心,所以在极端困难、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伤为力量。12.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9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3.解释词语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情微不足道。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本文指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本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炉,是因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他看到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她十分饥饿,渴望得到食物;最后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飞走,远离寒冷、饥饿、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动,是因为作家巧妙的表达方法: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4.写出下面两段话的理解。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2)他曾经多么幸福,跟着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曾经”指的是火柴擦燃后的幻想。前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后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过吃不饱,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负三方面写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爷爷守岁的情景和过圣诞节的情景。3.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

(1)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2)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课 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2.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3.理解句子:

(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2)他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个句子采用“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4.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1)答:“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美丽的含义: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人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 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2.课文的写作思路是: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理解句子。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2)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好处: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复习题

1.文言文两则

1.《学奕》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奕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

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重要意义。

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不知是树,人也是一样,再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6.北京的春节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夕阳、大年初

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7.*藏戏

《藏戏》开头运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它的作用是强调藏戏的三个特点,强烈表达作者对藏戏艺术魅力的惊叹。文章还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内容

介绍节日习俗

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表达顺序

时间

事物不同方面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比喻、反问、象征、夸张语言风格

自然、朴实、京味浓郁

丰富多样、生动传神、具有文学色彩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主楼。

9.*和田的维吾尔

《和田的维吾尔》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用是突出了维吾尔的豪气与乐观,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文章出现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反问。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终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 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

(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

(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

(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3.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

(1)①我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2)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

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3)①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②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亲夜里回来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体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2)局势越来越严重„„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李大钊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体现了他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的精神。(3)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父亲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

表现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李大钊遭受了苦刑;“平静”说明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表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护。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信心,所以在极端困难、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伤为力量。

12.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9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3.解释词语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情微不足道。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本文指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本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炉,是因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他看到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她十分饥饿,渴望得到食物;最后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飞走,远离寒冷、饥饿、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动,是因为作家巧妙的表达方法: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

4.写出下面两段话的理解。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2)他曾经多么幸福,跟着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经”指的是火柴擦燃后的幻想。前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后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2.本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过吃不饱,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负三方面写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爷爷守岁的情景和过圣诞节的情景。3.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

(1)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2)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课

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2.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

3.理解句子:

(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2)他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用“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4.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1)答:“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美丽的含义: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人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 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2.课文的写作思路是: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理解句子。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2)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好处: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人教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一、按照顺序写出本册书每一课的标题。

二、下列课题的作者分别是

《匆匆》

《背景的春节》

《十六年前的回忆》

《卖火柴的小女孩》

《凡卡》

《鲁宾孙漂流记》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为人民服务》

三、本册书的议论文分别是哪几篇?写出篇目

四、按照要求默写本册书背诵的古代诗词,写出其中一首即可

送别诗:

写景诗:

咏物诗:

抒情诗:

五、默写出本册书各个单元的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2.《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辩论理由:一儿曰: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六、背诵课文默写:

1.《学弈》中两人学习时的表现:其一人3.《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七、填表

课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

一夜的工作

人物人物精神

跨越百年的美丽

八、填表

课题学弈

两小儿辩日匆匆

桃花心木

顶碗少年手指

九、填表

北京的春节

事件题感悟的人生哲理 特点藏戏

各具特色的民居

和田的维吾尔

十、填空:

1.《跨越百年的美丽》主人公是(),她是()国人。她一生取得的成就有:(),在她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最突出的写法是(),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事例:一是()。二是(),三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3.《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最后小女孩惨死在街头,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4.《凡卡》一课运用了()叙的方法,不仅写凡卡写信的过程,还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苦难以及和爷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表现凡卡渴望爷爷带他离开的心情。

5.《匆匆》一课第一段的排比句默写出来:(); 第二段的比喻句:(),第三段中有个排比句是().6《.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李大钊先生的几件事分别是:。

7.《为人民服务》是()同志在纪念()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章第一层讲到我们党和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层讲正确对待生与死,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等方面论述,内容丰富,一气呵成。

下载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每课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méi guī tǎn tè fù shuì kuì jiù kuí wǔ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划上横线。(3分) 执著(zhu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知识点归纳总复习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小语室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编排文言文的意图:人教版小语实验教......

    六年级语文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复习题按要求写句子。1.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国际博览会金奖。缩句2.蔺相如不动声色地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3.不讲卫生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内容复习题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内容复习题一 一、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嫉妒/妒忌祈祷/崎岖浑身解数/善解人意 ...... B.角逐/角落参差/人参......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句子复习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重点句子复习题 《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内容复习题四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内容复习题四 1.默写诗文名句(9分)(每空l分)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不满东南,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④春潮带......

    六年级语文每课一练《长江之歌》

    制卷人:谷志德 审核人:杨红梅 时间:2014年二月 安东学校 六年级语文 每课一练 《长江之歌》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rǔ zhīwǎn jiù dàng dí chãn’āi qìgài......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1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2.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绘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