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滋润童年
《阅读滋润童年》校本课程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创建儿童文学校园作为了学校的一项特色来打造,在座的各位也一直在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的来说儿童文学校园特色还没有彰显,书香校园氛围不浓、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还不够,离学校期待达成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造成滞后的客观原因有图书室藏书符合学生阅读的不多;学生借阅和图书管理不便;老师教学任务较多,精力不够;但我认为主观上的原因更多一些,主要是我们的认识还有误区、还有偏差,没有意识到积极开展儿童文学阅读这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而认为是学校在作秀和应付上级的检查之举。
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古人曾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步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境界。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人生的起步和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和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3、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造就人的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能影响人的一生,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忆一辈子,可以影响孩子的进一步的发展。”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知识面见识面就广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就学会了做人;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品行就端正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理解能力也就强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思维能力就活跃了;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了。
4、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彰显学校儿童文学校园特色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学校就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有不少学生从蔡家、齐家转入我校就读,改善后的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交通便利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家长选择我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校狠抓教学质量、学
校学习风气较好。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有内涵来支撑的,这个内涵我认为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办学特色就是打造学校的“名片”,社会、家长就是通过这张名片来认识和了解学校。我校推行儿童文学校园特色,就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符合了当代教育思潮和社会、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期许。我们要通过努力去打造好这张“名片”,形成一所办学思想好、学习风气浓,校园风貌佳、人民满意度高的学校。
二、推荐校本阅读课“大阅读课”的课型
(一)、“大阅读课”的课型
“阅读快餐课”: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手中的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提前一周民主选择,或教师精选适合学情的课外阅读篇目,用一节或两节课的时间完成赏析理解,完成练习,完成拓展,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找出比参考答案更好的答案或反思出解题的不足之处。这样对课外文本的处理可谓是短平快,就像吃快餐一样。教师教得畅快,学生学得美哉。
笔者在“阅读快餐课”上实践的“自学文章的要求”如下:
1.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包括常用字的正音、正字、释义以及基本字义、词义的辨析。
2.能找出感受最深的或能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或段落,筛选出文中的重要信息或材料。
3.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
言文的基本内容。
4.能感知作者的态度或观点,能分析文章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5.辨别各种文体,懂得各种文体的要素。
6.能理解关键性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在句中的作用。
7.能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思路,能分清段落、层次,并概括其大意,懂得文章是怎样承接、过渡、照应的。
8.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能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能分析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10.能分析关键句或关键段的作用,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作出赏析。
11.能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能利用有关资料自己解决疑难问题或能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能分析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
12.能概括文章的写作特色(如结构、选材、语言、内容、写法等方面)。
13.能联系文化背景对文章中心作出自己的评价。
14.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及特点鉴赏作品,能认识和分辨古代作品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因素。
15.能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生照此要求,就能自学解剖一篇文章了。
“名著阅读课”:主要包括名著导读课和名著反馈课。名著导读课是从宏观上对学生所阅读的名著进行引导,读出了什么,怎样读等。名著反馈课专门展示阅读结果及收获。
另外还有人物形象分析课、奇词佳句美段品析课、积累展示课、名著阅读检验课。“美文共享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刊登美文的报刊杂志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读后感,以达到思想换思想的效果。“读报课”:由师生民主商议选择适合的报纸进行阅读、摘抄、谈体会、结合现实生活现场评议等。
(二)、“大阅读课”的实施
(一)课前的准备
1.了解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对于哪些书适合学生阅读做到心中有数。
2.按照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列出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
3.列出本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自由阅读书目。
4.进行课内外阅读活动的统筹安排。比如给学生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时间,以及应完成的阅读笔记量等。
5.给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室,对阅读室精心布置,让四面墙壁会说话,创设一种优雅的读书环境。
6.做好课前备课。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内容、阅读要求、阅读方式、交流方式等。要对学生的必读文章进行精读分析。由于这些文章来自课外,一般没有参考资料,因此把握不准的问题最好通过集体备课来
解决。
7.将阅读书籍(刊、报)准备到位,便于学生随到随读。一般每次大阅读要确定必读文章1-2篇,可以用统一的书籍(刊、报),也可印发阅读材料。
8.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准备。要适应大阅读课的特点,将教师角色调整为设计者、服务者、组织者、观察者、鼓励者、点拨者和主持人。
(二)“大阅读课”的安排“大阅读课”一般可分自主阅读和交流两个阶段。吸收是大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吸收要通过充足的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增强语感。交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同时在交流“碰撞”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分享阅读收获。两个阶段可按以下五步进行:
1.汇报交流课外阅读所得。
这是反馈交流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一种有效形式。可用“书海撷英”等方式,让学生把在课外读了什么好书、摘录了哪些精彩片段、有什么收获等向师生汇报。这样做既是对学生课外读书情况的检查,也能开阔师生的阅读视野。
2.提出新的阅读要求。
(1)指出必读书目、选读书目,也可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选取精读篇目。
(2)提出读书要求,阅读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理清学路。“学路”的实践模式为活动式“问题—解决”模式。它包
括两个环节:发现核心问题和解决相关问题。
发现核心问题,即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自主发现理解全文内容的核心问题。当然,起初是通过教师讲解怎样发现核心问题,后来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也不排除学生间、师生间讨论后发现,甚至学生都没发现时,教师将发现的核心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总之,核心问题的发现必须经过一个训练的过程。
核心问题的提出,要在整体感知、初步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材料,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文章的结构框架,了解文体特征。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既然称之为核心问题,就应与文章的每一段内容都有联系,真正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另外,所谓相关问题,也是与核心问题紧密相关的,这样问题的解决就不会散,避免了碎问碎答,使每篇文章的教与学成为一个整体,也达成了一堂课就是一篇美文的目标。
相关问题的确定可以文章情节、划分的部分为标准,也可以线索为标准。相关问题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它是核心问题的一个分支或一个方面。相关问题的解决侧重于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度赏析、文体特征的细致把握、作者情感的恰当分析、文章结构的微观探究、文章主旨的深层剖析、写作特点的全面把握,等等。具体来说,要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
品的内涵,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等等。总之,相关问题的解决是在核心问题提出即在“牵一发”的基础上“动全身”,达到“求甚解”的目的。
3.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时要安静,教师可适时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对只读不记或只抄不读的学生作个别提示。教师可以陪读,也要适时作圈画批注。教师要提供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动笔、标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叶圣陶语),比如,班上一位学生阅读效率高,是由于采用了“三读法”。先是“鸟瞰式读”,快速通读全篇,把握重点、确立中心;继之“鲸吞式读”,一字一句、一层一段地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从而把握全文;最后是“牛咀式读”,即通过引申、比较,不断消化,反复咀嚼,把文章中有益的东西真正学到手。该学生戏称此为“海陆空三读法”。后来,班中许多学生都采用了“三读法”,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创造了一些新的阅读方法。
4.学生交流。
(1)交流内容,可分为“美文共分享”和“感悟与质疑”两部分。具体流程为:
——送你一个好词
——送你一个好句
——送你一段好文
——向你推荐一篇好文章
——感悟随笔
——读书质疑
这种安排实际上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反馈、检查和强化。用“美文共分享”和“感悟与质疑”的说法,旨在不让学生感到教师在检查他们,而是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读书是一种享受的感受,向师生汇报就是与大家分享阅读收获。同时提倡学生读书要善于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前三项内容可让学生背着说,背不下来的也可读着说,最好都说明理由;第四项内容可让学生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和评价;最后两项内容可让学生谈联想与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质疑、争辩。
(2)交流形式,可先划分小组交流,再在班内交流。在班内交流可采取小组竞赛,评选“优胜小组”、“阅读精英”(综合优秀者)、“语言大师”(语言表达最佳者)、“阅读博士”(读书最多的)、“读书能手”(阅读最有深度的)、“最佳表演者”、“最佳演讲者”、“最佳赏析者”、“最佳积累者”、“最佳朗诵者”、“最佳质疑者”、“最佳辩手”、“最佳表演者”、“最佳合作者”、“个性理解者”、“学以致用者”等,激励学生人人发言。由于两节课连排时间较长,只读不交流,学生容易疲倦,因此在初中生的大阅读课上最好安排一些交流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5.总结评价。
总结学生阅读、交流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评价要具体准确,情真意切,要激发学生自信。
以上“大阅读课”的设计实施,是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般程序。当然,“教无定法”,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都按这样的程序组织阅读,只要有利于学生积累、感悟、丰富语言、陶冶情操,各种方法都可以探索尝试。
三、学校为打造儿童文学校园将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继续加大投入,进行儿童文学校园文化建设,让每面墙壁会说话;通过学生捐赠和学校购买等方式补充部分图书满足学生阅读需要。
2、确定每年的5月和11月为我校的“阅读滋润童年”读书竞赛活动月,每周开展一个读书活动如经典诵读大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课本剧表演大赛、辩论赛等,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3、确保校本阅读课有序开展。校本阅读课不得挪作他用,确保学生阅读时间。任课教师要有备课,自编好校本教材,学校期末将开展校本教材评优,并给予一定奖励。
4、每年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教学竞赛和研讨,总结好的模式和经验。
2011-3-31
第二篇: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滋润童年
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滋润童年——建设“诗文化特色学校”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惟有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回归自己的传统,才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返本开新”是所有民族文化发展的普遍道路。为了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不同程序地了解并熟悉我们的传统经典。而“四书五经”、蒙书等传统经典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因此,作为中国人,要从小接受一定的经典教育,“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通过读诵经典,规范言行,修身养性,明德开慧,培养人格,在潜移默化中承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民族精神。
近年来,尹庄小学以“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个性育人才”为办学宗旨,积极创建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学校的办学,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
为使学校逐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学校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学校从优化环境入手,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2009年我校优化了图书室的软硬件装备,加大投入建设图书室,购买图书,创建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阅读建设的“重镇”;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绘制了精美的校园文化长廊,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书香:建设班级星级书架、学生绘画壁、师生书法墙,在操场周围的围墙上创设寓言、古诗图文墙,阅读廊亭等。
其次,学校从强化师资入手,以教师发展引领阅读。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另外钻研业务,以“教学沙龙”、网络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三是开展活动,坚持小型多样。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组织班级诵读比赛,及时评价;每周五红领巾广播时间由大队辅导员协调安排1~2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情况;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还将诵读内容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利于下午大课间引领孩子们在玩中乐、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学校从引领学生入手,让阅读与学生终身为伴。学校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更健康。开展每日晨背、每周开设阅读课、周五阅读盘点、周末大阅读、读书汇报会、读书日、“书香伴我行”班队活动、“诗韵飘香”、“名著诵读”等竞赛活动。开发校本课程促进阅读,使特色走向常态。用考评机制激励学生阅读,建立星级背诵卡,评选书香班级,评选阅读之星。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经典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宝藏。在经典的世界里,没有古今的隔阂,没有空间的距离,我们希望睿智的古典精髓,在我校开展的以“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滋润童年”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中,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为学生成就经典人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使我校成为经典诵读教育的特色学校。
第三篇:书香浸润校园 经典滋润童年
书香浸润校园 经典滋润童年
书香浸润校园
经典滋润童年 ——泽国小学经典诵读特色建设报告
温岭市泽国镇中心小学座落于泽国复兴路260号,创办于民国十年(1921)。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余人,教职工总数为107人。学校为全国经典诗文诵读重点实验学校、浙江省活动课程研究会实验学校(基地)、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台州市经验基本现代化学校。多年来,学校以“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个性育人才”为办学宗旨,积极创建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学校的办学,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规划运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自2000年开始,泽国小学把经典诵读建设列为学校的特色,2004年由教代会审议通过,纳入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之中。
为使学校逐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学校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学校从优化环境入手,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优化图书室的软硬件装备,加大投入建设图书室,购买图书,创建电子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阅读建设的“重镇”;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书香:建设班级星级书架、学生绘画壁、师生书法墙,在操场周围的围墙上创设寓言、古诗图文墙,建设阅读广场、阅读廊亭等。
学校从强化师资入手,以教师发展引领阅读。强师资即强学校,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号召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对其中的教育类书,并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要求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学校从引领学生入手,让阅读与学生终身为伴。学校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更健康。开展每日晨背、每周开设阅读课、周五阅读盘点、周末大阅读、读书汇报会、读书日、读书节、“书香伴我行”班队活动、“诗韵飘香”、“名著阅读”等竞赛活动。开发校本课程促进阅读,使特色走向常态。用考评机制激励学生阅读,建立星级背诵卡,评选书香班级,评选阅读之星。
学校加强艺术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规范发展学生艺术社团,经常性、自主性地开展活动,特长得到发展。继续发挥书法、美术、声乐、舞蹈、雏鹰电视台等社团的示范作用,为其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社团中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在艺术中熏陶、在艺术中审美。【课题引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为了搞好经典诵读的特色建设,学校用课题引领支撑,申报立项了《用阅读引领师生精神成长》的省规课题、台州市重点课题,确保特色建设有效开展。
“用阅读引领师生精神成长”,让教育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经典是构筑我们精神世界的基本材料,精神成长需要用经典的雨露来浇灌;师生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共同获得精神的成长,让教师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发展,让学生在书的世界中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洗礼。
为了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我们把“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定位为:具有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让经典诵读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养成一种阅读的好习惯甚至成为一种风气,以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将“用阅读引领成长”的教育思想,凝聚为全校每一位教师的共识,并真正体现在学校建设与管理中,体现在班级的特色发展中,体现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里;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涵养健全人格。
用课题引领经典诵读的建设,探索出城镇小学营造“书香校园”的实施途径和有效方法,研究如何培养师生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全校师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读写,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读书逐步成为师生的一项乐趣。探究在阅读中教师共同成长:促进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吸收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同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人文品牌学校。
课题研究分块开展实践研究,并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坚持一月开一次课题组例会,对课题研究进行每月小结。根据课题方案安排,经常性开展相关活动,注重活动后的效果分析,使研究工作落到实处。鼓励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学随笔、论文,及时积累课题实践和理论资料。经常邀请专家对课题的各项研究作指导或进行诊断,确保课题有序、有效进行。目前,课题研究中期成果在全市推广,结题工作正在进行。课题有效地支撑着学校的经典诵读建设。【创新活动】 草树知春不思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我们不断创新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以书激趣,以书培智,以书养性,以书育人。
不断创新活动,让教师读书成为习惯。我们努力将学校逐步成为教师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建设教师精神家园,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建立教师读书会、举办教师读书论坛、开设网上读书博客平台、举办读书研讨会、请专家谈阅读…… 着力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教师队伍。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学校学校开展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活动,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不断创新活动,让学生读书成为习惯。我们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开展了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活动。搭建了阅读成长平台,形成了“人人读好书,班班飘书香”的格局。“童话节”、“作家校园行”、“人物专访”等主题阅读活动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精神生活。每年4月份的“读书节”、10月份的“诗歌节”精彩纷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亮点。中午开放的“红领巾书吧”、晨间定期播放的“蓝月亮”童诗朗诵,人手一册的《童诗大家读》,让学生们大显身手的“童心?童诗”小报设计比赛,“畅想童年” 原创儿童诗比赛,“诗文诵读小能手”考级等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我的诵读记录簿”记录着学生每周对诗文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并将诗文中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内化。学生在“诗文诵读大赛”、“个性诵读展示”等一次次活动中积累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德。“寻找最幸福的学生”活动给读书节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活动要求各班寻找身边同学中一位由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学生。
尤其是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我们设立明确的可操作的一系列激励机制,深受学生、家长、老师的欢迎。“阅读之星”表彰制度:每学期两次表彰在阅读中表现较好与进步较快的学生,并授以“阅读之星”的荣誉称号。“阅读之星”购书制度:学校从“阅读之星”中,产生一定数量的阅读标兵,不仅给以必要的表彰,而且还组织这些学生,由校长带队,到书店去,为学校购置书籍。这样做一是让学生可以购回他们自己想看爱看的书目,更是在学校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与书籍走得更近,更易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场”。班级阅读激励制度:班级为单位通过“阅读反馈卡”、“星级背诵卡”的建立实施对学生的大阅读进行了考评的尝试。【经典诵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为了给师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将读书活动进行到底,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在学生中组织班级读书会,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各班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给学生搭建“缘文会友”的舞台,让学生在读书会上交流读书的心得,畅谈读书的体会,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他们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学校“读书节”。在读书节中,举行了读书小报展评、读书征文评比、儿童文学家报告会、“阅读童书、亲近文学”教学研讨、书香论坛、学生阅读考级等活动。
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关注点有组织地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在“神六上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六年级的老师就及时结合时事开展以“关注神六,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科技节”主题阅读活动;在敬爱的巴金老人辞世之时,五年级段开展了“走进巴金|”的主题阅读活动;在三八节到来之际,四年级段就结合学校三月份的“感恩教育主题”开展了“歌唱母亲”为主题的感受亲情,歌颂母爱的专题阅读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三年级段举行了“童话节”主题阅读活动,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基础上,安排了“读童话”、“画童话”、“写童话”、“演童话”、“送童话”等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童话故事更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尤其是“送童话”的活动,由三年级学生代表组成的“童话故事团”每天轮流到一、二年级各班讲童话故事,将此项活动的影响辐射到低年级;邀请高年级学生、老师甚至家长讲述他们的“童话情结”,使校园里掀起了更狂热的阅读童话的热潮。
学校非常重视读物的推荐和导读工作,在2——5年级段根据学生阅读热点每月编印一本供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的“导读”刊物。各年级都有自己的刊名,如二年级的《小星星》,三年级的《蒲公英》,刊内包括“我的收藏”、“共读时空”、“我的涂鸦”等栏目。导读刊物为学生的阅读导航,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学校编印《阅读考级手册》,手册规定各等级的名称、考核内容、时间、方式、评价等,是学生的阅读考级指南。由各班班主任全面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考级,并印制精美的阅读考级证书,使“考级”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
【诵读研讨】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为了搞好经典诵读的特色建设,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语文拓展型课程《诗文诵读》。《诗文诵读》共有六册,每年级一册。诗文诵读由浅入深,第一册分“童谣儿歌、古诗、晨读对韵”三个章节,收入了104首浅近的诗歌;第六册则分“古诗、古文、诗经、幼学琼林”几个章节,收入了107则文章(节选)。全书共收入667首(篇)经典的诗文。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编李振村为《诗文诵读》作序,鼓励学生从小养成努力与中外古今的伟大人物对话,阅读他们的作品,从这些先哲前贤身上吸取思想和智慧。
我们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感悟到,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学校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设立“阅读课”和“美读时光”的同时,每学期都有计划地举行阅读研讨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阅读课程的实效性拓展。
教导处利用各种途径,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在中午设立半小时的快乐阅读课,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采蜜集、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必读书目、做好读书笔记,与课内联系起来,使课内课外相映成趣。
精彩课堂、全新探索。在阅读研讨中,学校开设名师阅读课欣赏和本校教师诵读课点评的两个层次研讨。去年的诵读教研会,该校张雪萍老师执教了读物推介《中国神话》,蒋巧平老师执教了班级读书会《在旅游中成长》。今年的诵读课研讨会上,该校张珂羽老师的绘本诵读《老鼠牙医——地搜头》和张丽红老师的读书交流会《青铜葵花》带给与会老师很多启发,“用诵读温暖儿童的心灵,也温暖我们自己”。通过诵读教学研讨,教师们认识到,在诵读指导中,一是重视语感的优化,促进语言素质的提高。其二是指导读书方法的掌握,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其三是帮助学生接受书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提高。其四是指导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科学素质的提高。其五是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其六是让学生在知识世界的熏陶下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习精神的提高。
名师诵读课欣赏活动,也举行了两次。全国经典诗文教学观摩课一等奖获得者朱文君老师,两次来到泽国小学,为老师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名师展示课《两小儿辩日》和《蜀鄙二僧》的示范课。朱老师从多种朗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基础上对诵读文本的重新加工改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演、练,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使得作者、学生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得到交融。培养其诵读能力、审美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在经典诵读的建设中,泽国小学以“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为重要途径,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经典诵读的特色性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家校联姻】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几年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诵读活动的倡议书》,泽国小学结合经典诵读特色建设,认真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着手部署家校联姻的读书活动,推动特色经典诵读的建设。
诵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该校将诵读引向家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书香家庭氛围,进一步推动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学校知道,教师以诵读引领学生,不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
为了让家庭飘溢书香,进一步激励孩子“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让学生养成诵读习惯,他们向家长发出倡议:在世界读书日前后,每个家庭开展“亲子共读?家家书香”活动。活动包括:父母为孩子讲一个自己小时候喜欢的故事;孩子为父母诵几首经典的诗文,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父母和孩子各读一本书,同谈读后感。学校每学期还举办学生家庭书架评比,举办“我的书房秀”摄影比赛和展览;他们还依托家长学校,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建设亲子书房,创建“书香家庭”特色活动;他们还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诗文香六
一、书香进家园”文艺演出活动,向家长宣传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努力使家长也养成诵读习惯,促使家长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邀请了全国著名教育记者李振村等名家到校为一千名家长报告,让经典点亮孩子们生命的灯。报告会让家长们懂得,读书,是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热爱读书的家长,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如今,我校的学生家长们把书籍作为孩子们的生日礼物、新年贺岁礼品已成了时尚;假日,家长们陪着孩子逛书店,到书店淘宝已成了首选。
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我校积极倡导每个家庭成为书香家庭,父母与孩子共读,以文学熏陶孩子的审美情趣,丰厚孩子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精神成长】: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几年来,我校通过“经典诵读特色建设”工程,使诸多亮点进行科学的融合,引领师生精神成长,有力推进学校建设,使之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示范性城镇小学。
校园吟诗写诗的氛围越来越浓。学生不少能熟练诵读上百首诗词。许多同学因诵读诗词,走上了童诗创作之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就被学校浓厚的诗词气氛所陶醉。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也写了不少童诗。笔者在学校出版的学生童诗集《蒲公英》中,发现同学们的创作大多围绕美好的事物,有感而发。诗香飘溢,书香满园。大家读着自己的想象美妙、文字鲜活的诗歌,诗意不断,浪漫无限。整个校园沉浸在浓郁的童诗天地里,沉浸在五彩的情思里,沉浸在芬芳的诗香里。诗文诵读活动为学生开创了五彩的诵读天地。孩子们走进了中华古典诗文,走进了与语文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诵读世界。在每一节课前的吟诵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民族志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在孩子与诗文的对话之中融入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师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各班开辟了“千古美文”专栏,孩子们在参与寻找美文过程中,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又一次感受到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爱国灵魂,中华民族那种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美德在学生心灵深处叠加。全校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家里都有图书架或图书橱,平均每位同学有藏书60多册。由于爱读书,同学们的兴趣广泛,知识丰富,近三年来有450余人次在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教师的读书成为习惯,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教师们乐意参加的“文化讲坛”,就是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一个平台。精心策划的“文化讲坛”,邀请名家来“文化讲坛”讲座。积极为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构建精神家园。
几年来,学校营造诵读环境,熏陶人格情操诵读诗文作品,积淀人文修养,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肯定。众多专家亲临指导:著名教育专家、李振村来校两次考察时激动地连用三个“想不到”来称赞——“想不到一个农村学校在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想不到小学生竟能有几百首诗的积累,想不到你们竟能坚持这么长时间,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创特理念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办学特色。”现在,学校已是全国经典诗文诵读重点实验学校,经验已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校还在全国亲近母语论坛年会上作典型发言,不少学校慕名而来参观学习。今年下半年,学校又要参加全国经典诗文诵读示范学校的评比验收。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更浓”。展望未来,我校的经典诵读将有更大的发展。在今后的三年中,将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挖掘经典中的“育人”内涵,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长期熏陶,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使学校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我们将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一如既往,为培养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新生代不断努力,再创辉煌!
2007年10月
第四篇:阅读滋润童年 特色成就教育(精选)
阅读滋润童年
特色成就教育
-----道虎璧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道虎璧中心小学校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阅读滋润童年
特色成就教育
-----道虎璧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确定“阅读滋润童年
特色成就教育”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以人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培养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而多年来,我校也一直本着“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全体教师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我校地处城乡接合处,学生来源复杂,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我校具有一支思想上进、文化水平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可要适应未来的教育改革及发展需要,还必须转变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有人曾提出: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竞争,办学特色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将成为学校生命延续的命脉。
因此,我校基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特色学校的创建精神及要求,最后确定了把“阅读滋润童年
特色成就教育”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全体教师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将以办学特色为载体,以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乐园,尽快地形成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了建设和谐校园,快乐校园,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长,学生有才艺,促进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三、目的任务:
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团结进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依托特色,抓住关键,让学校亮起来。以规范为基石,张扬师生个性,让学校强起来。提炼办学理念,创造学校文化,让学校活起来。创建一所和谐,快乐,有鲜活生命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
四、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李锁银 成员:田锐、任玲芳、张建华、王春娥、任香芬、牛俊姿、邓蓉蓉、侯海琴
五、活动组织形式:
学生全员参与,阅读经典文学。教师引领,加强过程管理,师生体验活动的快乐,使师生阅读经典文学成为一种习惯。
六、活动的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
2、校长带领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小学特色学校建设与研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3、讨论制定创建“特色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4、确定每年3月10日为我校的读书节。
5、通过专题讲座,广泛向全校学生宣传创建“特色校园”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活动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活动的开展和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创建阶段:
从现在开始,到2012年1月,将近一月的时间,全面规划,扎实落实,稳步推进,在一至六年级开始进行“沐浴书海、香溢校园”特色创建活动,争取达到全部学生都能积极经典文学,将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创建特色校园活动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有机进行,要突出过程管理。
1、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开展“沐浴书海、香溢校园”特色校园活动的宣传,以提高师生的认识。
2、学校规定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为阅读时间,教师利用阅读时间,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文学,这要形成一项制度。让师生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始终重视这一活动,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利用语文课指点学生掌握读书方法。
3、每班根据班级的阅读目标确定本班的阅读口号。
4、语文老师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文化特点的中华经典文章,制定本班的阅读计划,以保证特色校园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学校定期开展读书活动比赛,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活动等。
6、开展创建“特色学校”系列教育活动。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只有活动,师生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思想升华,行为校正。
(1)全校开展“课前诵读一首古典诗词活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或以男女生为单位。
(2)三至六年级开展每班每天一个人的“一分钟演讲活动“,演讲时要脱稿演讲,各班每天将演讲稿收集整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写演讲稿,把自己读书,生活的感受写出来,说出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
(3)每月开展“诵读之星的评选活动”。本活动要贯彻到创建“特色学校”全过程,意在让每位老师、学生都能将“沐浴书海 香溢校园”看作是自我知识积累和提高自我修养的一种有益的活动
(三)反馈、总结阶段:
活动的信息反馈和不断总结,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活动的开展。
1、总结经验。
①各班主任每周回顾活动的过程,总结经验,在每周例会上交流。②学期末全面总结经验教训。③制定下一年的活动方案。
2、表彰先进。表彰“诵读经典之星”、“诵读古诗词之星、“诵读优秀班级”等。
3、提出深化活动的措施。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活动健康的发展。
七、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特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形成学校重视→教师指导→学生快乐→师生共同提高的活动网络。
(二)制定规划,制度保障。
首先制定《2011年至2013年创建“特色学校”活动规划和实施方案》,然后制定《道虎璧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活动细则》,目的在于确立活动标准,规范活动行为,量化活动效果。最后,把全过程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纳入教师月考核。
(三)校长、教师、班干部齐抓共管。学校上下形成一个学校校长领导、教师具体分工、班干部积极配合行动的齐抓共管体制,使活动既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又突出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显著效果。
(四)建立起学校与家庭联系网络。定期进行家长学校上课,在家长学校上,把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向家长展示活动成果,以达到创建“特色学校”的更高层意义上的效能。
道虎璧中心小学
2011.12
第五篇:用书籍滋润孩子的童年
用书籍滋润孩子的童年
摘 要 人们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阅读获得。课外阅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读物选择 阅读方式 阅读体验 阅读氛围
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的阅读获得,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以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一、课外读物的选择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一)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心理需求是由个体差异的,有一些孩子的情感比较细腻,稍大一些又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因此,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描写青少年爱情心理的作品也未尝不可,比如《少年维特的烦恼》、《猫狗之恋》等,阅读这些作品不是鼓励孩子们早恋,恰恰相反,她的积极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尚需求。
更多的时尚图书是有其充分的流行因素的,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等。对待这种时尚阅读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一要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如果我们有
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那么,正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孩子能够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的。二要积极的引领这种时尚,如我在一本资料上看到一位香港的小学老师,她能亲自为学生朗诵《哈利•波特》片断,能和学生一起穿上带有“哈利•波特”标志的衣服,招摇过市地去观看电影《哈利•波特》。
(三)引导孩子读经典名著,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话,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才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
二、课外阅读的方式
有了好书、孩子们感兴趣的书,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孩子们应该怎样读书?2002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这样说,理想的阅读方式就是能推动持续阅读的方式。
(一)开放性。
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以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们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如果翻动了书本的三页,还不能吸引住孩子的目光,那就不能责怪孩子,那只能是书本身的问题了。如果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你会发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就算你想阻断也是阻断不了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上中会又那么几个躲在书桌后面的“冒险”的阅读者。比较折衷的办法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相结合。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二)轻负担。
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时常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显性行为,当然也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干涉行为。同时,我们还往往把课外阅读视为“课内阅读”的补充,视作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其实这是鼠目寸光,是狭隘的功利主义。于是,就有许多关于教孩子读书的书,比如教材和教辅;老师们也有许多教孩子们读书的技巧,比如如何读懂一个词、一句话,如何去回答一篇文章通常可能会有的提问等,总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有关方法和技巧的东西。但是几乎没有人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当然课外阅读并不排斥阅读后的表现,当然这得先问问孩子们是否愿意,是否有这样的冲动和兴趣。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然可以让孩子们写写读后感,做做摘录;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甚至可以组织表演,参加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观摩课的香港启思小学的黄锦燕老师说,在她来南京的时候,她的学生正在阅读《三国演义》,并且购置了一套三国服饰,准备在班级中上演香港版的《三国演义》。这就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教育宽阔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满足孩子的兴趣,在学学、玩玩、练练中培育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