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08: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推荐)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10级化学二班

薛云

2010105122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课程设计,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反思”即专业反思,是指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自觉地、探究地深刻反思,从而使自己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之后,自身专业化水平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 “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我们。有时教师的反思不是发自内心的动机,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2、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旨在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具有幸福感的职业。同时重视教师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倡导成功体验,采用人文关怀等方式,调动教师的内驱力。帮助教师树立反思意识,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更高境界,倡导写反思随笔,稳定收获。

二、反思的内涵、种类与策略

1、反思的内涵

反思,就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论、假设的再认识与矫正,是一种有益再学习过程。反思的目的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思考、评判,努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完成教师个体关于教学的经验构建。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呢?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教学情景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仅仅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去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的” 的工具,而是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不断的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已有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经验,努力探求实现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

2、反思的种类

(1)事先而思,行而有序

教师课前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可谓“事先而思”。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没有主见的,一味地按照教参照本宣科,囿于他人的陈说定论,甚至将错就错,圆人所说。有的教师很少分析学情,很少研究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知识结构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情感需求的差异,很少让学生有“沟通前的准备”,因此就创设不出黑格尔所说的“情境”。黑格尔说:“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的表现。”(2)事中而思,行而不迷

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可谓“事中而思”。课堂提出并让学生们回答的问题,应当有层级,有梯度,更重要的是有弹性,有空间。有弹性是指问题不求答案的一律,不搞“1+1= 2”,不搞“天空是蓝蓝的而不是灰灰的”那一套。有空间是指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创造的空间。思维活动空间大,创造空间也就随之扩大。(3)事后而思,行而有得

教师还应当有“事后而思”,对于一堂课的得失成败要及时总结。每位教师总会有得有失,甚至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通过课后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客观描述,对事件过程的细致分析,使得教学经验理性化,系统化。对后期教学工作有极大的指导、借鉴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3、反思的策略

既然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那就不是简单想一想、写一写就能达成的。如何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逐步养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呢?我们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但不见得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教师的反思需要后天的培养与促进。无论把反思看作是活动与能力,还是思维方式与态度,仅靠学习和培训都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恰当策略来引导,借助于一定的行为方式来训练。我们探讨总结出以下几条策略:

(1)以问题引发反思

反思以问题为起点,教师通过设定一系列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思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感觉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反思问题。可以说,问题意识是影响反思的首要因素,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等情况,不断提出反思问题。

(2)同行交流反思

目前教师反思途径和方式一般是自己写反思日记,多属于自我内省。教师之间有一些教学问题的探讨,多是随机进行的。反思需要多途径获取信息,多角度审视,尤其是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的教学,可以与同伴交流,可以与专家交流,还可以与学生反馈交流。为此,我们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以研讨课为媒介,以“教学策略是否有效?”为共同的反思指向,通过开展听评课活动进行交流,研究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将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结合起来。我们要将反思渗透在课前备课、课上实施和课后讨论全程之中。(3)借助媒体反思

我们自己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往往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教学中如何给自己树立一面镜子,这是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最大动力。这面镜子就是自己的一节录像课(包括录音)——实践的镜子,邀请同事与自己反复观摩、记录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发现课堂上自己不容易察觉的细节,了解自己的语言是否准确、精炼、生动等等。同时也会明确哪些是值得积累经验,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完善,还可以纠正语病和习惯性动作。这也是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的研究视角,这种直观的反思胜过任何言语的说教。(4)程序参照策略

如何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首先,我们初步构建了这样的反思程序,供教师参考:

具体经验(情境)→ 审视评价→发现问题 → 分析归因 → 调整教学策略

也就是说,教学反思首先是从对具体教学情景的分析评价开始,从中发现具体问题,进而产生改变教育实践状况的需要,积极的自我归因,寻找进一步改进的策略措施,再次回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其有效性、可行性。成功了,形成经验,对已有教学经验进行重构;问题没有或没能全面解决,调整教学策略,再进入下一个循环,进一步探讨。

参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反思,抓好反思点是关键。抓反思点就是要捕捉教学现场发生的具体情境,尤其是教学细节,如教学的成功之处、遗憾之处,师生间的精彩对话等,原则上是其中一定蕴含着探讨价值,或成功经验,或疑难问题等,以此作为指向来反思。(5)撰写反思案例

如何把反思得以积累?就要坚持写反思笔记,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极大的指导、借鉴意义。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文本。如何让教师把自己所观、所感、所想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中,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作为参照是很有必要而且有效的。我们给教师提供的材料除了一些反思理论外,还结合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提供典型范例。比如,案例可以写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写他人的;可以写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也可以对遗憾之处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可以选取某个环节、可以对一节课,也可以对一个教学阶段进行反思;可就事论事,也可组成专题来写;可以夹叙夹议,也可采取事例、分析、对策这样的基本格式等等。

①记“败笔”之处。即使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也难免会有失误之处。对疏漏之处及时进行回顾并作深刻的反思和剖析,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深层次的经验,教学就会渐趋完善,无疑是锦上添花。②记“亮点”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等,把这些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推陈出新。③记“智慧”之花。随着课堂内容的进展,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的交融,往往会因为某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迸发常常是不由自主、油然而生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实属遗憾。④记“再生”之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我们应当肯定学生,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源泉。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对课堂教学的得失便有了清醒的认识,通过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再进行拓宽教学思路,写出“再教设计”。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6)课例研究引领

作为反思的初始阶段,尽管反思的程序、方式方法提供给教师了,但教师个体独自完成有一定难度。况且,就每一步该怎样做,也的确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采取课例引领策略,发挥课题组优势,集体攻关。课后执教者先自我反思,之后,所有参与听课人员都要就本节课的“目标与策略”问题,对课加以分析,肯定成功、查找不足;可以是整节课、可以是某个环节。课题组成员有专家领导、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追求上进的年轻教师,都有着不同的工作背景和教学经历,优势互补,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课进行剖析,谈出自己的见解,提供好的经验做法或相关信息,对执教者、对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真正实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有机结合。

(7)实施成功激励

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人的激励作用是早已被证实的。因此,要注意引导教师在初步感受成功的积极体验中,强化反思意识,培养反思习惯和能力。实验教师积极承担研究课,参与讨论,撰写日记。我们利用校园网,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利用课题观摩活动、课题研讨会,交流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感受和体会。这些活动,一方面是参与者感悟、理解和运用反思的方法技术,学习反思,同时,也使参与者确实感受到反思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逐步形成这样的共识:要想取得教学上的进步,就要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教师内在心理机制被启动起来了。我们都及时把握时机,尽可能创造条件,巩固强化这种意识和行为,逐步使反思逐步恒定为教师自觉的意愿和行为,进而提高反思能力。

三、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2014.5前 论证、申报阶段

前一阶段我们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论证,搜集了相关资料信息,细化了课题的研究内容,确立了课题研究的详细步骤、实验的方法、及预期的目标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2014.06-2014.10 全面启动阶段

2012.9我参加了曲靖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会、研讨会,根据曲靖市的总课题实施的方案,我们制定了我们的子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2014.11-2014.7 研究实施阶段

高效课堂研究要紧密结合课题,上好“两课”,开展好两项活动。

1、上好研讨课。结合周公开课活动,每月推出一节精品课例作为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全部到堂听课,并录制下来反复观摩研讨。研讨不像日常评课一样面面俱到,重点围绕课题研究的当前任务或专题,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节研讨课要有书面提炼总结材料,形成具有普适性、科学性的理论成果。根据研讨成果,进一步修订完善163高效课堂模式。

2、上好展示课。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结合当前研究内容,推出一节展示课。每节展示课都要附“课例说明”印发给听课教师,阐述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体现的课题理念或理论假想、所要完成的探究目标,为听课人提供评课依据。

3、组织好集体研讨活动。除了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研讨,以专题研讨或案例剖析为主要形式,解决各种生成性问题,并形成材料。

4、开展好交流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课题研究调度交流会,互相交流课题研究的思路、做法、体会与收获等,提出困惑和问题,共同研究解决,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利用好“名课程团队工作室(曲靖教育网—威海市“四名工程”——名课程团队——高中——用户名wangshuxia 密码rsyz 发表日志)”,围绕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写出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分析、上课的教学智慧、听评课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作业的创新设计、学科课程开发、学生评价改革等典型案例和活动视频以及教学反思(心得)等,每人每月要提交一份,并发表评论。

(四)2014.10-2015.2 打造“精品”阶段

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总结与评估,提炼形成研究成果。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全面梳理,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更清、方向更明,实现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邀请专家诊断性调研指导,确定精品课例展示、经验交流等项目,打造出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五)2015.3-2015.5 总结提高阶段

整理研究过程的所有材料,归纳,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总结和论文。请专家与同仁指导研究材料,进行改进、完善,写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整理、提升课题研究成果。

四、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参与本课题的人员既有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同时又有一批拥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和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中青年教师。

2、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他们有着第一手教学资料,所有的教师都订阅了与生物教学相关的学科杂志,均可从杂志中获取当今生物课堂教学的前沿知识。

3、学校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便于大家互动交流。

4、“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成功结题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5、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课题研究规章制度,保障课题研究扎实推进,能够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五、预期研究成果

1、以公开课的形式请专家确立模式。

2、将实验教师及班级的成果全校推广。

3、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初步向某些刊物发表。

预计2014.5 完成,最终整理结题报告、撰写教研论文、形成一套优化的教学模式,推广研究成果(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录像课等。)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的个人素养,发展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教学效率定会有质的飞跃!

第二篇: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申请的课题《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我校领导、全体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确立的。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选此课题的意义

效益是课堂的永恒追求,任何课堂教学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四川省著名的教育专家肖成全教授认为,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目前我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心理,课堂教学墨守成规,缺少创新意识,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中常常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经调查我们发现,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备课走形式,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备课变成了抄教案,抄来的教案虽然工工整整,但是缺少实用价值,这样的教案只能应付教案检查;有些教师把备课变成了背课,虽然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班级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地域决定了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果千篇一律照抄,照讲,那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教学过程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进度,抢时间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忙得不亦乐乎。从形式上看,似乎环节紧凑,内容完整,可实际上该让学生充分阅读的,教师只是一带而过;该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流于了形式;该让学生思考的,教师匆匆给出了答案。这样的课堂保证了教学时间,完成了教学进度,但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过程,形式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缺少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又怎能让学生真正的得到发展?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课题组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主要从有效的教学过程这一层面进行研究。我们在研究实践中将就有效创设情境、有效提问、有效组织教学、有效评价、有效练习设计进行分类研究,形成有指导意义、可操作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3、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时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关于形象思维,有的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这本没有优劣之分,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感受、认知,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5、“最近发展区”原理。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四、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1、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2、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3、有效教学策略:在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使学生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课堂教学不再是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探究、互动、生成、提高、发展的过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走出从前教师教学低效,学生厌学的沼泽区,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内容:

(1)有效创设情境。(2)有效提问。(3)有效组织教学。(4)有效课堂评价。(5)有效练习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找准实验的有效切入点,使课题研究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合学生的发展。

(3)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方法、过程进行归纳,肯定实验成果,撰写相关的论文。

(4)检测对比法:通过检测,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存在的差异,归纳出实验取得的成效。

(5)案例研究法:通过公开课、研究课,探求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最优化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七、研究对象及课题组成员 研究对象:峻德一校1---6年级学生 课题负责人:崔才 课题组组长:吕殿波

课题组成员:佟利昱、冯长民、刘龙起、苗雪梅、许伟燕、秦晓丽、常冠荣、梁迎梅、史学兰、魏红媛、高凡江、李梅、徐晓燕、杨香华、徐子清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拟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3月):课题申报立项阶段 调查研究,分析现状,选择课题。第二阶段(2012年4月):课题准备阶段

(1)查找有关的资料(图书、报刊资料、相关的网络信息),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国内教师在有效教学方面的经验。

(2)学习有关理论,理解课题的意义,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3)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综合,制定本课题的具体实验研究方案,以保证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2012年5月——2014年6月):课题实施阶段(1)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与教师、学生进行座谈。(2)分析现状。以调查与问卷为依据,分析目前课堂教学的弊端。(3)寻找“对策”。研究“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的特点”,并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提出有关“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过程”的策略。

(4)“对策”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把“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过程”的策略。在实践中进行运转,验证其可行性。

(5)充实,调整,完善。不断总结和提高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经验,推行不同层次方法研究,探索并实践于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课题总结。(1)进行课题实验总结,撰写论文、结题报告。(2)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3)举行课题实验的结题和鉴定活动。

九、完成此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申报本课题,并在研究时间、硬件等方面予以保证。

2、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人员保障

课题研究人员是一线中青年教师,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于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教研能力,这是完成该项课题的人力条件。

4、制度保障

学校有健全的教育科研制度和机制,无论在提供实验班级和实验经费上,都会对本课题组给予足够的保证。学校上下已经形成了浓烈的教研气氛,有利于本课题组如期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这是完成该项课题的保障条件。

5、物力保障

学校有计划安排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课题研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以保证课题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十、预期成果:

在有效教学的探索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教学理论来指导实施。只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才能从本质上清淅地把握教学,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使得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目标付诸实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实施主体就是教师,这个改革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本课题侧重于教师“教”的行为,着重探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谢谢!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预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临淄区实验小学 赵秀峰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终身收益。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有些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践和研究,但是很多预习都是流于形式,效果自然不敢恭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没有时间预习或预习不充分就进入课文学习。这样学生没有对教材文本进行投入,学生不了解、不熟悉所要学习的有关知识内容,缺少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零起点教学,这必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被动,缺乏自主探究的信心和能力,教学效率低下。

2、学生不会预习,缺少预习的方法。很多学生只是读读课文,或从身边辅助资料中抄一些段意、句子含义、中心思想等,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动脑的不良习惯。

3、教师对学生缺少必要的预习指导。首先是教师的要求太笼统,仅仅是一句“晚上回家预习第()课”,没有针对性,缺少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不知所措,再者是对预习缺少相应的评价,对预习任务完成不好的学生没有检查和落实的措施,导致部分自觉性差的孩子不预习或预习效果差,更加导致了两极分化现象。最后,很多教师对预习的指导“一刀切”,没有照顾到年级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以及课文类型的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正在实施的“一还五环节”课堂模式构建中第一环节确定为“预习反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和疑惑走进课堂。我们认为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非常重要,提高预习的效率就是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研究目标:

1、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探索适合不同年级的预习能力培养模式。

2、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探索适合不同文体的预习能力培养模式。

3、引导学生学会语文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内容:

1、指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主动预习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课文读通顺、认过生字、能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出批注、能通过工具书或上网查阅等获取相关的课外资料,这样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一至五年级每级部选择两个实验班,分年级、分文体探索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1).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歌及科普文章,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预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体,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预习方法上也会有所错差别,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

(2).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这样即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3、设计检查预习反馈表格,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项目,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或认、或读、或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让评价多元化并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阶段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形成阶段(2008年3月-~2008年12月)。

认真学习和领会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完成对课题的论证与构建;撰写论证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研究策略。召开开题会,收集相关资料,各年级设计反馈表格,建立其它研究档案并正式开题研究实验。

第二阶段:深入实验与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按照研究与实验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本阶段的重点是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分年级、分文体建立预习指导的模式。(本阶段具体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预习方法研究: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等。

2、预习内容研究:预习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应设计哪些作业引导学生具体预习。

4、预习内容检测研究:教师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之后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5、预习方法指导研究。)请专家指导,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积累过程性研究材料。课题组规范课题管理,不断总结升华,潜心深化出新,保证课题研究与实验如期结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在实验与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创立的模式,对课题研究与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研究与实验总报告,进行专家鉴定和课题验收。

四、研究方法:

本实验实践性较强,所以我们打算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资料检索法:从相关书籍或网络上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不断为自己的实验注入新鲜的能量。

2、实验研究法:用理论指导实践,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实践并及时反思调整。

3、个案研究法:观察优秀生成功的经验做法,论证后加以推广;观察后进生在实验中的转变。教师要积累相关的课例材料,并要对所观察学生的情况及时反思、撰写教育随笔,积累相关资料。

4、实验总结法:对实验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查找问题,逐步完善所创建的模式,最后形成小学语文预习培养模式和此实验的结题报告。

五、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设计比较适用的各年级预习反馈表格、教师指导预习方面的成功课例及经验随笔。

最终成果:形成小学语文各种文体的预习指导模式、小学语文各学段的预习指导模式,撰写出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六、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课题指导:

王景涛(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2、成员分工:

赵秀峰:负责课题开展的管理工作,课题论证及开题报告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撰写。

郭爱华:具体组织课题的开展,制定阶段计划、撰写阶段总结、汇总教师案例及随笔。

徐德梅:设计相关实验表格、汇总相关实验经验。

高江波、邢红伟、刘玉芳、许金花、谢丽、王芙蓉、郭树珍、徐爱学:收集过程性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七、课题研究的机制保障:

1、研究基础:

我校于2007年开始进行“一还五环节”课堂教学建模活动,其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自主预习”,而且在各学科都有所渗透,语文学科还特别开展了以“如何指导学生预习”为主题的校本研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研课题的实验工作,积极争取机会让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为实验注入鲜活的信息和灵感。这些都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物质保障:

学校现代化设施配套齐全,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网络畅通,实现网络化平台管理,便于实验材料的整理和交流。

学校课题实验经费充足,能及时按需拨发。

3、实验教师素质:

我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为区级教学能手或学校骨干教师,既有年轻人的活力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我们有些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些多次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和随笔,还多次辅导学生发表习作。这是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

我们课题组中的多人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些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多次获得各级实验先进集体,有些还在实验研究之中,对课题研究我们不仅有热情而且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

第四篇:农村初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在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课题,是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规划课题(课题批准编号:教教科—JKGH—148)。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初中古诗词教学包括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及适当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自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积极构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互动平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及价值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共收录古诗词百余首,在语文中招考试中占举足轻重地位(古诗词默写8分,诗词赏析4分,约占基础知识与阅读总分的17%),因此,大多数语文教师意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

1、农村教师课业负担重,无暇或疏于学习,文化素养先天不足;

2、因循守旧,以讲代读在,繁琐讲解,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以练代读,本末倒置,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下降;

4、急功近利,纯粹为了考试而学习,功利心太强;

5、重鉴赏技巧的灌输,轻自主感悟,课堂缺乏学生参与。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这样的教学不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主体地位缺失。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就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因此,探索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的方法策略,应该是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古诗词的课堂教学理论,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破解古诗词的教学困难,力求为我校语文教师创造古诗词教学的展示、学习交流平台。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我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发掘一批教学新秀,以点带面,浓厚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氛围,推动我校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积累、丰富古诗词知识。

四、研究内容

1、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剖析,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实施的途径,使每位教师课堂教学都具有独特的方法和亮点,构建切合实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搜集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通过研究、比对,发现古诗词命题趋向,考察与教学的关系影响,探讨古诗词考查的合理有效形式。

3、研究有利于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各种活动形式。

4、逐步建立诵读——品悟——鉴赏,可操作的指导性阅读体系。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学习,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他人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发放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寻找该课题研究的着力点。

3、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最佳途径,构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为语文课程实施提供古诗词教学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

4、活动激趣法。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营造更加宽阔的学习古诗词天地。通过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与爱好。

5、经验总结法。在探究中反思,在实践中创新,要真行动,真思考,从研究过程中发现最原始的个性化材料,从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切近处进行教学设计,努力使自己总结出来的研究成果真实、鲜活、可行、有效。

六、课题研究步骤和阶段目标

1、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2年2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并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初步掌握课题的研究发展动向,填写课题申报表。课题立项后,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具体研究计划,召开课题开题会议,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目前学校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2、研究阶段(201年3月——2017年7月)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课题课题研究工作。立足课堂,开展古诗词教学优质课赛讲,通过听评课活动积极探索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探讨,向课外延伸;开展经典诵读,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积累;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相关论文,同时要加强课题研究的宣传工作。

3、结题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1月)

召开结题总结会,总结研究过程,梳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汇编结题材料并填写课题结题申请书申请鉴定。

七、预期成果

1、构建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

2、构建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并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3、通过行动研究,交流科研论文、、教学案例、课件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最终形成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八、开展本课题研究条件: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基础班级安装有班班通电子白板,集体备课室都配备有电脑,教师网络学习热情高涨。我们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学校每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主题及中心发言人,而且要有详细的材料,并在教导处存档,这也便于我们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查阅借鉴,逐步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年富力强均在一线教学,都参加过教科研培训,为我们完成本课题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本课题的参与成员都是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课题负责人曲永峰、组员安家敏、倪娟都是中学一级教师,分别担任七、八、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平时的教学工作认真踏实,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探讨教学疑难问题,撰写论文。安家敏教师主持的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正在全校推广,为本次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撰写的《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获市级论文二等奖。负责人曲永峰、组员安家敏都参与过省市级类似课题的研究,有丰富的经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第五篇: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三、课题的界定(对关键词和题目的说明)

1、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实施一定的教学方法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即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按照有效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学的评价策略。

四、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的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普通中学,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多数的普通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普通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应我校特色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理论、方法以及行动策略。研究中充分体现行动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过程研究与形成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反思法等。

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论坛、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个案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或某一教学片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经验反思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观摩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优质教学的规律。

七、研究步骤及进度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召开全员参与的动员大会。

2、第一阶段: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的原因,各教研组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善课题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工作。硧定教师研究的子课题。

3、第二阶段:教师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撰写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案例分析,上研究课,集体观摩,集体评价、讨论,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切磋,部分教师把课堂实践的经验逐步上升提炼为有效教学论文。

4、第三阶段:理论与实踐的有效结合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成果。教师撰写论文。

5、第四阶段:对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统计、研究分析,征集论文,课例。反思,影像,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验收,做好推广工作。

(二)目前进度

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课题参研人员相互听评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

八、研究成果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一)课题成果形式:

1、课题报告,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2、教育教学的典型个案

3、教学实践中的公开课、教案及课件

4、师生的心得体会

5、课堂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适用范围: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教学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2、课题研究小组

下载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润安公学物理组 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存在着台阶:......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本课题《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研究》于2010年12月27日向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申报立项,......

    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推荐5篇)

    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

    《小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佛山市"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小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 许贤苏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课题提出的背景......

    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郴州市苏园中学数学课题组 一、 问题的提出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开题报告 巫溪中学高2015级语文课题组 一、 课题名称及其性质类型 名称: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性质类型:本课题为巫溪县中学詹祖凰老师......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我省中小学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

    校本课程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选题背景 1、新课程改革指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