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歌《梅兰芳》音乐形象塑造分析专题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戏歌《梅兰芳》音乐形象塑造分析
指导老师:nnn教授
作者姓名:nnn
研究方向:军旅声乐表演(民族唱法)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戏曲逐渐受到冷落,同时各种音乐形式开始兴起,并快速传播,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传统戏曲的唱腔等元素开始融入到通俗歌曲之中,使其具有了浓厚的戏曲风格,这就是“戏歌”。可以说戏歌是一种将戏曲唱腔与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它是运用戏曲的旋律和唱腔来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情感。梅兰芳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京剧大师,在京戏方面造诣很高,而以其名命名的歌曲《梅兰芳》是CCTV青年歌手大赛推出的一首非常优秀的戏歌,从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戏曲与当代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它在演唱技巧、美学追求等方面既有民族声乐的特点,同时也有明显的京戏痕迹。所以本次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声乐学习,对戏歌《梅兰芳》的音乐形象塑造进行全面分析,以作为本人在声乐学习道路上的阶段性收获。
一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戏歌《梅兰芳》进行分析,其研究的价值在于:第一,本文将对戏歌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整理,对其整体脉络有全局把握;第二,本文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本文是将京剧的演唱与通俗歌曲的演唱进行结合分析,以对戏歌《梅兰芳》的演唱、美学风格、音乐形象塑造等方面有更全面认识;第三,本次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对《梅兰芳》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戏歌,并且为戏歌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以提升其社会地位。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理论意义,自戏歌产生以来,对其研究并不算多,并且将传统京戏与当代流行歌曲结合,并联系实例从演唱、审美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更少,所以本次研究能够弥补这一方面的理论空白;第二,实际意义,对戏歌《梅兰芳》的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对戏歌的发展、特点等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了解到京剧艺术对于戏歌风格的形成以及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 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戏歌产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围绕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戏歌的研究: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有杨菁的《民族声乐中“戏歌融会”研究》、夏琳《“戏歌”漫谈》、吕芬《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戏歌”初探》、周伟娟《浅论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体——戏歌》、李楠,陈琛《戏歌创作奥秘初探》、王建华《面对“戏歌”的思考》、祖捷,刘旭光《中国戏歌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关于戏歌的演唱与特征的研究: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有孙重亮《“戏歌”的审美效应及社会功能》、郭建民,赵世兰《论中华民族歌剧“戏歌综合”理论的美学特征》、招霞《从《唱脸谱》看戏歌的艺术特色》、吕静《走近“戏歌”——兼谈戏歌的由来及艺术特征》、范琦《论“打开喉咙”在戏歌演唱中的重要性》、王利娟,刘伟《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演唱分析与处理》、徐晓璐《“戏与歌的创新”——探析京歌的艺术特征》。
第三,关于戏歌《梅兰芳》的研究: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谷涛《戏歌传承国粹、民再造傲梅——〈梅兰芳〉的演唱研究》、周晓雯《京戏戏歌〈梅兰芳〉的艺术处理》、秦玮蔚《戏歌传承国粹、民再造傲梅——歌曲〈梅兰芳〉的演唱分析》、张其萍《声乐作品〈梅兰芳〉演唱解读》、齐飞飞《梅兰芬芳 盛世华章——作曲家吴小平及其作品〈梅兰芳〉印象》、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
三、论文的研究设想、预期目的和写作提纲
本文的研究设想和预期目的是:第一,对戏歌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并对戏歌《梅兰芳》的创作与传播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能够对戏歌和作品《梅兰芳》有全面的了解;第二,结合传统京剧艺术的唱腔等对《梅兰芳》的演唱特点与美学追求进行分析,目的是要通过传统京剧与当代声乐唱法了解《梅兰芳》的演唱特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从京剧的发展与通俗歌曲的兴起来探讨戏歌的产生与发展,并且通过将两者行融合来分析著名戏歌《梅兰芳》的演唱特征、审美特征、形象塑造等,进一步弄清它的艺术风格,以及将《梅兰芳》放在整个中国戏歌的发展中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写 作 提 纲
戏歌《梅兰芳》音乐形象塑造分析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戏歌的产生与发展
(一)戏歌的概念
(二)戏歌的产生背景 1.传统戏曲失宠 2.通俗歌曲兴起 3.戏曲与声乐结合
第二章 戏歌《梅兰芳》的创作与发展
(一)戏歌《梅兰芳》简介
(二)戏歌《梅兰芳》的创作背景 第三章 戏歌《梅兰芳》的艺术特征
(一)演唱特征 1.装饰音的运用 2.拖腔的运用 3.韵律的运用 4.独特的唱腔
(二)表演特征 1.典型的人物形象 2.独特的舞台风格
第四章 京剧对戏歌《梅兰芳》的影响
(一)创作的影响
(二)演唱的影响
(三)舞台表演的影响
第五章 戏歌《梅兰芳》的历史意义
(一)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对当代民族声乐的重要启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四、论文写作进程及计划
2014年 10月—12月搜集资料,与导师取得联系并沟通 2015年1月—2月确定论文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3月20号 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2015年4月—5月根据开题报告撰写论文 2015年5月 修改初稿,并最终定稿 2015年6月中旬 准备学校毕业答辩
附录:文献索引 [1]杨菁.民族声乐中“戏歌融会”研究[D].河北大学,2013(12).[2]夏琳.“戏歌”漫谈[J].黄河之声,2010(03).[3]吕芬.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戏歌”初探[J].四川戏剧,2012(11).[4]周伟娟.浅论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体——戏歌[J].大舞台,2011(05).[5]李楠,陈琛.戏歌创作奥秘初探[J].广播歌选,2011(11).[6]王建华.面对“戏歌”的思考[J].当代戏剧,2002(09).[7]祖捷,刘旭光.中国戏歌的产生及发展[J].戏剧之家,2014(07).[8]郭丽微,李扬.戏曲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3(03).[9]朱黎光.中国戏歌写作研究[J].音乐创作,2009(05).[10]唐建刚.“戏歌是戏曲新品种”质疑[J].上海戏剧,1995(06).[11]杜晨晨.管窥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元素——以戏歌为例[J].通俗歌曲,2013(12).[12]孙重亮.“戏歌”的审美效应及社会功能[J].上海艺术家,1999(08).[13]郭建民,赵世兰.论中华民族歌剧“戏歌综合”理论的美学特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1).[14]招霞.从《唱脸谱》看戏歌的艺术特色[J].歌海,2008(11).[15]吕静.走近“戏歌”——兼谈戏歌的由来及艺术特征[J].戏文,2007(12).[16]范琦.论“打开喉咙”在戏歌演唱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09).[17]王利娟,刘伟.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演唱分析与处理[J].歌海,2013(01).[18]徐晓璐.“戏与歌的创新”——探析京歌的艺术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13(05).[19]谷涛.戏歌传承国粹、民再造傲梅——《梅兰芳》的演唱研究[J].音乐时空,2014(10).[20]周晓雯.京戏戏歌《梅兰芳》的艺术处理[J].戏剧之家,2014(10).[21]秦玮蔚.戏歌传承国粹、民再造傲梅——歌曲《梅兰芳》的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06).[22]张其萍.声乐作品《梅兰芳》演唱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11(04).[23]齐飞飞.梅兰芬芳 盛世华章——作曲家吴小平及其作品《梅兰芳》印象[J].剧影月刊,2006(11).[24]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25]秦玮蔚.戏歌传承国粹、民声再造傲梅[D].山东师范大学,2014.[26]王珏.论四代韩英扮演者艺术表演的传承及对中华民族歌剧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27]罗曼.试论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创作作品的演绎[D].武汉音乐学院,2010.[28]张其萍.声乐作品《梅兰芳》演唱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11.[29]杨姗姗.论大型情景交响音乐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角色的形象塑造[D].西南大学,2011.[30]曹明明.《木兰诗篇》中木兰的人物形象和演唱艺术处理[D].河北大学,2011.[31]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32]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33]陈洁.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南京艺术学院,2012.[34]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35]盛雯.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6]池浚.咏情、咏景、咏心——以音乐手法传情达意的梅兰芳唱念[J].音乐时空,2014,02:84-87.[37]居其宏.从“小草现象”到“一脉单传”——论王祖皆、张卓娅的歌剧音乐剧创作[J].艺术百家,2014,03:51-60.[38] 任玉萍.歌剧《迪多与伊尼》人物形象塑造分析[D].山东大学,2013.[39]万和荣.论歌剧《白毛女》的创生及其民族化风格的追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6.[40]董娜.威尔弟歌剧《游吟诗人》中莱奥诺拉的人物形象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7.[41]郭进怀.扬剧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42]原丽红.中国歌剧与戏曲音乐创演关系之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43]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44]何雨南.京剧京胡伴奏与流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45]郭秋燕.谈中国歌剧演唱的多元化现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3.[46]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47]周曼清.从小说到歌剧[D].湘潭大学,2012.[48]同飞.论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戏曲元素之沁润[D].陕西师范大学,2013.[49]邓雅娟.中国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12.[50]陈一铮.中华民族歌剧吸收戏曲元素的发展演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2.[51]陈佳.梅兰芳与康定斯基艺术表现性之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52]俞璇.幻想与现实—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三位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53]李馨.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D].河南大学,2009.[54]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55]尹明.歌剧《悲怆的黎明》女性人物角色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56]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42-148.[57]黄春媛.情与仇的心灵撞击——歌剧《弄臣》中吉尔达音乐形象的塑造及演唱探析[J].黄河之声,2011,08:12-15.[58]李力.关于中国歌剧中音乐形象塑造的几个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1.[59]熊露霞.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02.[60]齐飞飞.梅兰芬芳 盛世华章——作曲家吴小平及其作品《梅兰芳》印象[J].剧影月报,2006,06:41-42.[61]李芝艳.浅析莫扎特对人物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J].音乐大观,2014,07:123.[62]邹元江.“谁”“是”“梅兰芳”?[A].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8:15.[63]田志平.戏曲的语言体系——程式[A].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戏曲学院:,2009:31.[64]刘诗兵,吕超.赵丹表演艺术研讨会摘要[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56.[65]和宝堂.再为京剧号脉[A].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2005:19.[66]曾永义.论说“京剧流派艺术”之建构[J].中华戏曲,2009,01:101-144.[67]施旭升.一阴一阳之谓道——论梅兰芳的美学精神[A]..东方丛刊(1993年第2,3辑 总第六辑)[C].:,1993:13.[68]张庚.戏曲美学三题[J].文艺研究,1990,01:4-26.[69]高翔.“觉木隆”职业藏戏及唱腔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70]张仲年.剧坛华章——2005—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观摩谈[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7,02:110-120.[71]唐瑭.京剧《贵妃醉酒》唱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72]邓子娟.论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玉梅”音乐形象的塑造[D].西南大学,2012.[73]时菲菲.含蓄典雅 持中贵和——在比较中浅谈梅派表演的艺术特点[J].戏剧丛刊,2013,03:18-19.[74]胡京武.多角度谈电影《梅兰芳》的美术设计风格[J].电影文学,2013,19:140-141.[75]甘咏梅.传统戏曲与现代演唱艺术的结合[J].大舞台,2012,07:208-209.[76]刘祯.消长与共:中国戏曲理论学术与戏曲发展关系论纲[J].戏曲艺术,2007,03:76-83.[77]王省民.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戏曲演出——以梅兰芳1913-1926年来沪演出为考察对象[J].戏剧艺术,2009,06:92-98.[78]王艺蓓.歌剧戏曲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07.[79]刘连群.回归与面向新世纪——关于京剧新剧目的再思考[J].戏曲艺术,1997,03:6-11.[80]李崇祥.梅兰风骨[J].中国京剧,1997,02:18-20.[81]李添新.歌曲《梅兰芳》演唱漫谈[J].音乐大观,2014,02:135.[82]焦丽君.浅析“梅派”艺术的唱腔之美[J].科学中国人,2014,18:83+85.[83]孙嘉萍,刘晓强.“北方传统戏曲”在民族唱法教学中系统化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20:72-73.[84]田志平.三位一体:戏曲表演主体内涵剖析[J].戏曲艺术,2014,04:55-60.[85]龙壹,吴卫民.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中西交流——名家访谈之一[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03:1-11.[86]王琼.从《穆桂英挂帅》看梅兰芳晚年音乐表演[J].艺术评论,2010,12:83-85.[87]孙中.戏曲音乐形象思辨[J].戏曲研究,2001,01:73-82.[88]霍玉魁.浅谈中国传统戏曲的群众性、艺术性、国粹性[J].齐鲁艺苑,2001,01:41-42.[89]武兆鹏.式论戏曲音乐的现代化[J].黄河之声,2001,02:12-14.[90]刘云燕.现代京剧“样板戏”中旦角唱腔的音乐创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02:88-100.[91]刘云燕.京剧旦角唱腔发展中的两次高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03:47-51.[92]孟飞舟.“耿氏”之音 别有妙趣——解读戏曲音乐家耿玉卿[J].东方艺术,2013,S2:56-59.[93]罗云.试论戏曲程式在表演中的运用[J].东方艺术,2014,S2:103-108.[94]汪人元.论戏曲音乐的特殊逻辑——程式性[J].文艺研究,1987,01:94-101.[95]刘云燕.现代京剧“样板戏”中旦角唱腔音乐的创新[A].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2005:20.[96]李明正.京剧及京胡音乐美学理论浅探[J].中国京剧,2005,06:4-5.[97]冯光钰.音乐——戏曲现代戏之魂——兼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的评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4:5-10.[98]苏东花.梅兰芳戏曲影片创作简论[J].戏曲艺术,2008,03:74-78.[99]武兆鹏.戏曲音乐也要现代化[J].音乐世界,2001,12:60-62.[100]陈刚.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比较研究(上)[J].戏剧,2000,02:102-115.[101]施旭升.论戏曲的经典化及其当下境遇[J].中华艺术论丛,2010,00:99-114.[102]梁伯龙.试论新时期的戏剧表演艺术[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52.[103]毛康,林勇.如何用声音更生动的塑造人物形象——以江姐中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为例[J].青春岁月,2012,22:6-7.[104]姜孝萌.声乐演唱过程中的“虚”“实”解读[J].剧影月报,2014,06:120-121.[105]田维瑞.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J].学术问题研究,2008,02:99-104.[106]陈姗姗.2001-2013年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现状微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4.[107]栾波.京剧“包公戏”初探[D].中国戏曲学院,2014.[108]钟莹.论钢琴演奏的听觉联想[D].西南师范大学,2001.[109]林婕.歌剧《奥赛罗》中的黛丝德蒙娜和歌剧《伤逝》中的子君女性悲剧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D].厦门大学,2014.[110]李心怡.论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4.[111]庞钰洁.歌剧《刘胡兰》的艺术特征及其唱段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4.[112]谢懿真.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演唱分析[D].西南大学,2014.[113]丁隽.二胡艺术中情感与形象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114]尹美庆.两部经典喜歌剧中罗西娜的形象塑造与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3.[115]张聪慧.中国歌剧典型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08.[116]熊芬芬.论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形象的塑造[D].江西师范大学,2008.[117]牛明会.论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的人物形象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9.[118]田红粉.论威尔第歌剧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9.[119]张平平.歌剧《苍原》中娜仁高娃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艺术处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9.[120]贺梅春.女性主义视角下看普契尼笔下托斯卡音乐形象的塑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9.[121]俞璇.幻想与现实—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三位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122]张杰.论歌剧《江姐》中江姐的音乐形象塑造及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09.[123]李馨.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D].河南大学,2009.[124]金雷.歌剧《游吟诗人》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特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125]邓雅娟.中国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12.[126]樊思岑.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中桑图扎的形象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2.[127]徐欣.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女高音的音乐形象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2.[128]姜宇.歌剧《太阳雪》中“白雪梅”的形象塑造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2.[129]刘思佳.歌剧《阿依达》中两位“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130]徐可.“东方姑娘”[D].辽宁师范大学,2012.[131]许可.从子君重要唱段分析子君音乐形象的塑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9.[132]刘书妤.论轻歌剧《蝙蝠》中阿黛莉音乐形象的塑造[D].山东大学,2009.[133]李宗妮.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134]刘洋.歌剧《自由射手》民族特性及农民音乐形象塑造之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135]刘颖.作曲技法对音乐形象塑造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1.[136]王燕丽.论普契尼歌剧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D].山西大学,2011.[137]高南男.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与“托斯卡”音乐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138]阚志伟.追求自由爱情,歌唱人性解放[D].山东师范大学,2012.[139]王艺蓓.善恶灵魂的交织——论歌剧《弄臣》中黎戈莱托的音乐形象塑造[J].池州师专学报,2007,01:67-69.[140]铁英慧,左白柯,郭卫利.艺术歌曲《哈巴涅拉舞曲》的音乐形象塑造[J].山东社会科学,2012,S2:46-47.[141]韩丽.歌剧人物薇奥莱塔与巧巧桑形象塑造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142]王金萍.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形象塑造分析[D].河北大学,2007.[143]徐晓红.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144]秦超.论普契尼三部歌剧中的男主人公角色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0.[145]王璇.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女性音乐形象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146]徐定兴.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中唐卡洛音乐形象塑造与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1.[147]胡晓阳.浅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人物形象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1.[148]杨姗姗.论大型情景交响音乐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角色的形象塑造[D].西南大学,2011.[149]刘春英.歌剧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中江姐音乐形象塑造探析[J].黄河之声,2013,01:108-109.[150]缪昕,王欣然.外国文学名著人物形象塑造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5:7-8.[151]艾杏珍.浅析各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以《动物狂欢节》为例[J].大众文艺,2013,15:139-140.[152]王建新.作曲技法对音乐形象塑造的作用和影响探析——以舒曼的钢琴小品为例[J].音乐大观,2012,04:122-123.[153]侯高翔.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男中音的形象塑造分析[J].音乐大观,2012,12:31-32.[154]巫苏宁,杨曦.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音乐形象塑造[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04:50-53.[155]李韦璇.歌剧《阿里安娜》中阿里安娜音乐形象塑造与分析[J].北方音乐,2013,07:56.[156]郑春山,柳京淑.作曲技法在音乐形象塑造中的运用探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7:88.[157]王珂.红岩上红梅开——歌剧选段《红梅赞》中江姐音乐形象塑造探析[J].北方音乐,2014,08:55.[158]周曼清.从小说到歌剧[D].湘潭大学,2012.[159]林琦.二胡弦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160]李健.论斯仁那达米德音乐创作中的和声塑形[D].中央民族大学,2013.[161]杨佩侠.谈叙事歌曲《文成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D].山西大学,2013.[162]邓容.音乐剧《一路寻找》中女主角赵莹的音乐形象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3.[163]李璐妲.论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音乐与人物形象塑造[D].吉林艺术学院,2013.[164]彭梅.再谈民族歌剧《原野》的音乐形象塑造[J].作家,2010,12:253-254.[165]何卓.从歌剧《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看古诺笔下女高音音乐形象塑造的特点[J].北方音乐,2011,09:66-67.[166]龚斌.歌曲《黄河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167]田婧.卡门三首咏叹调演唱版本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68]刘刚.论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男中音的音乐形象[D].西安音乐学院,2008.[169]曾宪林.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音乐形象塑造[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S2:92-95.[170]钟秋红.浅论歌剧《江姐》中江姐音乐形象的塑造[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S2:99-100.[171]韩文艺.浅谈音乐形象与器乐教学[J].娘子关,2006,04:63.[172]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173]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174]伍艾.罗西娜的音乐形象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06.[175]周枫.二胡演奏中的内心体验与音乐形象的塑造[D].天津音乐学院,2006.[176]支东风.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7.[177]董娜.威尔弟歌剧《游吟诗人》中莱奥诺拉的人物形象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7.[178]牛占国.论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角色的形象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7.[179]张馨.试论中国扬琴作品的音乐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7.[180]陈琼.歌剧《黎戈莱托》中主题以及三个主要人物音乐解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5.[181]秦太明.论音乐形象的多维性[J].中国音乐,2006,04:182-186.[182]尹明.歌剧《悲怆的黎明》女性人物角色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183]黄洋波.试论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特征[J].中国音乐,2003,04:101-102+104.[184]何忠辉.歌曲创作中音乐形象的塑造[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74-76.[185]奚临临.费加罗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J].黄河之声,2009,05:116-117.[186]肖民.歌曲创作要塑造音乐形象[J].人民音乐,1963,05:9-11+18.[187]段学军,段晓军,刘华.论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音乐形象塑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41-144.[188]黄春媛.情与仇的心灵撞击——歌剧《弄臣》中吉尔达音乐形象的塑造及演唱探析[J].黄河之声,2011,08:12-15.[189]周芳.歌剧选段《万里春色满家园》的音乐形象塑造[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5,01:68-73.[190]张文文.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心理与音乐形象塑造[J].大舞台,2010,07:18.[191]王瑞.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主要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J].知识经济,2010,20:166.[192]高岐奎.清唱剧《长恨歌》的音乐形象塑造[J].大舞台,2014,10:127-128.[193]马志祥.比才歌剧《卡门》中男中音的音乐形象塑造——以埃斯卡米洛和他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为例[J].黄河之声,2014,17:68-69.[194]秦丽君.唱情、抒情才动情——谈“双枪老太婆”的音乐形象塑造[J].戏剧文学,2004,05:19-20.[195]戢祖义.浅论歌曲音乐形象的塑造及主题音调的创新[J].北方音乐,1995,04:24-26.[196]孙晓春.子君咏叹调的音乐形象与艺术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67-69.[197]顾耿中.论歌曲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146-150.[198]朱银华.即兴伴奏者如何准确塑造歌曲的音乐形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14-116.[199]刘洋.歌剧《魔弹射手》民族特性及农民音乐形象塑造之探究[J].戏剧之家,2014,11:104.[200]李力.关于中国歌剧中音乐形象塑造的几个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1.[201]王云雪.论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4.[202]曾宪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塑造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203]段超.谈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中的音乐形象塑造[D].中央音乐学院,2012.[204]王平.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D].中国音乐学院,2012.[205]鲁丽娜.歌剧《党的女儿》中玉梅的人物形象塑造[D].中国音乐学院,2012.[206]田世彬,余娇.国产动画角色形象外在美塑造途径[J].黑河学院学报,2014,01:81-84.[207]郝晓岑,钟秉枢.运动员国家文化使者形象的CIS战略分析与视觉表达塑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3:1-5+21.[208]陈晓.浅谈高校音乐语言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形象的塑造[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73-276.[209]唐雯.挪威民族音乐的特点浅析——以《培尔·金培》第一组曲朝景为例[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4,02:94-96.[210]王金海.普契尼《图兰朵》中柳儿形象的塑造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4,04:12-13.[211]李静.咏叹调《思儿》的音乐创作和形象塑造分析[J].大舞台,2014,06:151-152.[212]邓晓丽.舒伯特《冬之旅》钢琴演奏技巧分析[J].大舞台,2014,06:191-192.[213]孙先旭.歌剧片段《晴朗的一天》主人公形象的塑造[J].大舞台,2014,04:7-8.[214]吴蓉.浅析电影《红高粱》的民族音乐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14,07:140-141.
第二篇:大学生形象塑造
个人形系与礼仪
林学院080410114张家明 这个学期选修了《大学生形象塑造》这门课,收获之余也感悟到了许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刻地了解到个人形系对礼仪的影响。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世界日益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交活动渐渐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日益和谐的社会之中,越加应该注意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往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良好的沟通,个人形系首当其冲成为互相尊重彼此的文明形象的标志。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有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就是礼仪之族。从外在穿着到内在修养,都有传统的教育和理念,使文明礼仪传乘至今。
服装的流行与穿着的搭配每一年都不同,不过流行的元素都传乘着以往的理念,并且自古流传下来的文明礼仪,是无论大家热衷的形象怎样变换样式及流行风格,都不会随之而变的。这便是形象和礼仪之间的辩证关系:形象是对他人礼仪的的体现,形象的不断变化却不会带来传统礼仪的变化,但是礼仪的进步却是在不断影响人们的对形象的认识。于是,系统的学习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极其重要的准备工作。初识礼仪,是从生活中、课本中学到文明礼貌的语言、行为,然而最近,我们开始接触学习社交礼仪,让我知道,一个人外在的装束,也是一种文明礼仪,也是在交往中对他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现。现在,我们还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范围,还没有涉及到太多的社交礼仪商务礼仪。但是,我们要做一名具有文明礼仪形象的中国大学生,就应该从点滴做起。就像老师教我们的,我们时时刻刻要把自己当做一名独立的大人,我们是“先生”,我们的着装,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都是应该被规范的。当然,现代大学生的衣着要求已经几乎没有了,我们可以随意张扬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但是,我觉得这种个性应当被规范在礼仪之内。大学生不仅通过学习个人形象塑造的各种知识是自己有个良好的外表,还要有内在的修养反映在个人的气质上。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多读书。通过读书,懂得更多的文明礼仪,成为真正内外兼修的人。
现代人,应该传乘中国自古拥有的传统美德,从气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礼仪;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学会巧妙的搭配从服饰、发型到配饰等在外在的装饰自身的饰品,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文明礼仪人。
第三篇:秘书形象塑造
论秘书形象
----浅议当代秘书形象塑造
内容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普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对个人的求职、工作、晋升和社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职业秘书,企业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已经日益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秘书的协助,自己才能更有效地从事经营和管理。作为一种受人瞩目的职业,秘书毫无疑问是职业规范的表率,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企业形象,同时也对工作环境的人事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一位秘书的表现就能感觉得出其所在企业的品质特征,以及其上司的品质特征。因此,塑造其形象更是不可缺少。秘书的职业形象是指秘书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它是通过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反映出你的专业的态度、知识、技能等。同时,也是秘书与社会沟通、并使之接受的方法。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自信心。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秘书的必修课,秘书的职业形象是综合的,它包含众多内容,主要的有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
关键词:形象外在形象内在形象知识能力道德素养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普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对个人的求职、工作、晋升和社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象设计师建议,好的形象并不只是靠几件名牌衣服就可以建立,人们应该更多重视到一些细节上。职场形象决定职场命运在这个越来越眼球化的社会,一个人尤其是职场人士的形象将可能左右其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败。据著名形象设计公司英国CMB对300名金融公司决策人的调查显示,成功的形象塑造是获得高职位的关键。另一项调查显示,形象直接影响到收入水平,那些更有形象魅力的人收入通常比一般同事要高14%。知名形象设计师鞠瑾女士认为,职场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关键,但同时也需要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特别是在求职、工作、会议、商务谈判等重要活动场合,形象好坏将决定你的成败。以往,人们往往以为形象就只是指发型、衣着等外表的东西,实际上现代意义的形象是包括仪容(外貌)、仪表(服饰、职业气质)以及仪态(言谈举止)三方面,其中最为讲究的是形象与职业、地位的匹配。鞠瑾认为,一个人好的形象,不光是把自己打扮成多么美丽、英俊,最主要的是要做到自身发型服饰、气质、言谈举止与职业、场合、地位以及性格相吻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职业秘书,企业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已经日益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秘书的协助,自己才能更有效地从事经营和管理。作为一种受人瞩目的职业,秘书毫无疑问是职业规范的表率,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企业形象,同时也对工作环境的人事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一位秘书的表现就能感觉得出
其所在企业的品质特征,以及其上司的品质特征。因此,塑造其形象更是不可缺少。秘书的职业形象是指秘书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它是通过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反映出你的专业的态度、知识、技能等。同时,也是秘书与社会沟通、并使之接受的方法。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自信心。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秘书的必修课,秘书的职业形象是综合的,它包含众多内容,主要的有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外在形象有仪容、仪表、和仪态。仪容包括第一,整洁的发型,即头发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短适当,发型简单大方、朴素典雅。要勤洗发、勤理发,把头发梳理到位。男秘书头发以6厘米左右为佳,最长也不应该后及领口,前过额头;女秘书头发的长度则相对来说宽松一些,不过最好是不要长过肩部,或挡住眼睛。工作场合,则必须将长发扎起来。第二,清爽的面孔,不允许面部不干净、不卫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勤洗脸,不是自己的面部从在一丝一毫的汗渍、泪渍以及不洁之物。从事商务活动的男秘书不许蓄须,最好每天坚持剃一次胡须,绝对不可以胡子拉碴地上班或会面。还要注意经常检查和修剪鼻毛,最后还要注意去除口部的多余物,这是指口角周围沉积的唾液、飞沫、食物残渣和牙缝间的牙垢。要消除口腔异味,养成在参加商务活动前不吃生蒜、生葱和韭菜一类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的良好习惯。第三,干净的手部,必须勤洗手,常剪指甲,决不要留长指甲。第四,女秘书应适度化妆。工作岗位上宜施淡妆,白天的社交活动也应是淡妆。浓妆只适合晚上的娱乐性活动,如舞会等。在喜庆的场合化妆可以艳丽些,以烘托热烈的气氛;而在吊唁、丧礼的场合浓妆艳抹则是非常失礼的,此时只允许施淡妆。
衣着仪表是个性的表征,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格调,显示自己的职业和职位。秘书也是如此,正式场合应着整洁得体大方优雅的职业装。秘书的打扮可以说是公司形象的风向标,客户来拜访,先见到的不是老板而是秘书。身为秘书、特别助理,应记得随时保持得体的美丽形象,不要怕比老板穿得庄重。每个老板的穿着品味不同,可是心态却是一致的:希望自己的秘书外表典雅庄重,在外人面前很有面子。所以说工作再怎么努力,行程再怎么匆忙,也要从容利落;抽屉里可以放些简单的化妆品、梳子与镜子,以备不时之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对企业秘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老板对秘书的要求是工作高效率,能创造价值。”专业人士董先生认为,“干秘书这一行,重视仪表美,并不为了到舞台上表演,也不是要人家钟情于你,而是要树立秘书这个角色的美好形象,更有利于为领导服务,有利于开展工作。”秘书人员的外在形象美主要是仪表美、气质美,秘书应该保持一个较为完美的外观形象,给公众以良好的喜爱的感觉。
仪态就是要培养谦虚而恭敬落落大方的态度,谦虚是指正确地看待自己,也正确地看待别人。不过高估计自己,不过低估计别人,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欣赏和学习。恭敬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诚恳待人,和蔼热情,不骄横。谦虚而恭敬的态度往往是一个人的神态、语言、动作和行为的综合表现。
1、表情。表情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眼神和微笑。它们可以表现出对对方的欣赏、理解和欢迎。特别在与人交谈时,眼神要能显示你在倾听对方的谈话,因为每个人都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如果你用眼神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的人”无形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和信心,使对方感到你能理解他、尊重他,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从而产
生愿意同你交往。同样微笑能使生疏变为亲密,真诚的微笑能造成互相信任和亲切友好的气氛。
2、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注意行为举止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手势和行立坐态都能表现出谦虚而恭敬的态度。秘书经常与总经理出现于各种场合,更应注意礼节。在社交场合要主动、大方地与对方接触、递送名片、自我介绍。让对方尽快了解自己,言谈中注意语言的文雅与委婉,说话方式轻松自如,语速不急不徐,落落大方。
3、牢记别人的姓名,称呼恰当亲切。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姓名特别在意,如果记得对方的姓名,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莫大的好感。即使忘记了对方的姓名,也要委婉地“套”出或不动声色地处理。,切忌直白对方“记不起了”或“我忘记了”等让对方难堪。秘书人员要使自己的形象美,就得做到行为美。而行为美要靠平时的自我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注意纠正越轨行为,凡事掌握“度”,克制过激情绪和“一时冲动”,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纪律、制度和社会道德、风俗人情的范围之内,做现代文明社会的“四有”新人。
秘书的内在形象也就是内在素养是秘书形象的重中之中,包括很多方面,但主要的有如下几点:第一,知识能力素质,随着秘书活动领域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秘书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秘书人员有广泛的兴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使秘书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一个优秀的秘书首先应有主导的兴趣,也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只朋了主导的兴趣才能统驭其它的兴趣,有效地发挥作用。秘书人员应把运用语言的兴趣和对本部门专业知识及管理状况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主导兴趣;其次,秘书还应有持久的兴趣。凡事见异思迁,喜新厌旧,那不是兴趣而是好奇;秘书工作者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产生扭持久的兴趣,才能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恒心,取得应的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秘书人员知识要求越来越高,秘书人才逐渐向“复合型”通才方向发展,其知识体系趋于庞大和复杂。秘书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更新知识结构。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秘书必备的本领和基本功,是秘书人员思维飞向更高的“翅膀”,也是秘书人员成长过程中的“阶梯”。目前,秘书人员必须更加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注重结合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和总结,正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二是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秘书必须通晓各种业务、熟悉各种经营活动和发展战略,及时收集、处理各种市场信息;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信息;国际国内工艺水平、经济动向信息等。必须通晓行政、财务、统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然会带来秘书工作行政型弱化而商务型加强的新情况。中国即将进入wto,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精通国际性法规、惯例。三是相关知识。秘书工作涉及面广,不论哪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些。因此,在日常工作和工作闲暇时博闻强记,尽可能掌握、熟悉专业以外的有关知识,如法律、公共关系、文学、艺术、数理、统计、科学方法等。熟悉法律常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第二,道德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良好的道德会令人自然展示优雅得体的举止仪态,表现谦虚恭敬的态度。
1、公正客观。要公正地评价他人,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评说他人,也不用自己的好恶要求他人。在处事中,不能感情用事,要以是非标准而不能以职务的高低论曲直,提批评、建议要出于“公心”,帮助他人要出于“诚心”。
2、忠诚守信。要忠诚老实,办事恪守原则,忠于承诺,能办的事要千方百计办,不能办的事要向对方说明情由以得到他人的谅解。
3、摆正站位。秘书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与不同身份的人交往处事中,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能超越权限,既要积极地配合工作,又不能干预领导的决策和下属或其它部门的工作。
以顶尖的道德素质和职业修养赢取人心所谓的道德素质与职业修养,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各行各业都有特殊的职业道德。鉴于秘书工作的从属性、服务性、事务性、繁琐性、艰苦性等特点,决定了秘书必须拥有较高的人格,恪守职业道德。首先,秘书应当热爱自身工作,甘于平凡。秘书岗位十分重要,但秘书人员不处于社会活动的前沿陈地,通常默默无闻。所以,秘书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性质,轻名薄利,甘当无名英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其次,秘书应当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秘书接近领导,常常出面替领导办各种事情,故人们常把他们看成机关的代表,领导的代言人。他们本身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往影响到单位或领导的声誉。因此,秘书必须宽厚谦和。对上固然要尊敬请教,对下切莫盛气凌人。第三,秘书应当养成严守机密的习惯。秘书经常接触和掌握机密。因此,常有人向他们打探消息,他们甚至成为敌方对手窃取资料情报的主要对象。而秘书经常与各种人打交道,出入各种大大小小场合。这就要求秘书人员随时提高警觉,加强保密观念,养成保密习惯。第四,秘书需要有坚定的立场。秘书的一切言行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能含糊,要立场坚定,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其领导其部门。第五,秘书必须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作为秘书人员,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秘书人员只有达到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站稳立场,才能正确理解各项方针政策并把它们贯彻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第六,秘书必须自尊自重,克己奉公。秘书的官职虽不大,但权力比较大,用权比较方便,用权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多。近年来秘书利用工作之便大肆损公肥私之类的事件不断见之于报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秘书要自尊自重,不能以自己的特殊地位谋取私利,处理各种问题也不能搀杂私心,更不能擅用领导名义办各种私事,搞不正之风。在廉政建设中,秘书也要发挥重要作用,经常提醒领导,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第三,就是做为一个合格的秘书所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了,这包括很多具体的方方面面。秘书必须拥有善于做好各项秘书工作的能力,作为新时期的秘书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具备文“武”双全的能力。秘书的工作性质就要求秘书不但要能说会做,能得心应手处理本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要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为领导提供所需求的工作信息,协调处理好本单位的内外事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秘书,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秘书的“看家本领”,它包括书面的表达能力和口头的表达能力两个方面。秘书人员虽然很少去演说,但却要经常“说话”。一般说来,领导的讲话精神上出自于领导,但必须形成在秘书工作之中。因此,秘书必须要能充分领悟领导的思想,并将其形成为书面语言。这主要考验的是秘书的写作能力,秘书不仅要写得好,还要写得快,要求能及时迅速的反映出领导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上传下达、汇报情况、接待来访等情况之下,这些时候就要求秘书讲究说话艺术,说话时要清楚明白,注意分寸。
(二)组织协调能力秘书的组织协调作用主要是由秘书的辅助性决定的。领导的任务是制定决策并指挥其他人员统一行动已实现决策,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秘书对各种工作的组织和各种关系的协调。组织协调工作做得好,结果是一加一大于二,事半功倍;做得不好则事倍功半。秘书处在领导和其部属之间的一个枢纽位置,上下、左右、内外各种关系的沟通,虽不能说百分之百,但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秘书这个中间环节。因此,秘书必须要有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这项工作中,服务性、事务性、填补性为主要特点,秘书的主要工作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一个切实实行的平台,其任务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方便而不是干扰甚至代替领导决策。因此,秘书的工作首先是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全面、有效的信息,其次要提供可行的预选方案,并将领导的决策最终形成文字,以利施行。作为秘书人员,当先有辅助领导进行决策的能力,同时也要准确地把握工作范围,巧妙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组织协调好日常工作,做到上通下达信息灵通。
(三)操作能力秘书活动具有强烈的事务性特征,办实事成了秘书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特别是现在,主要决策者主要是集中精力研究带关键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而把务实的一些琐碎工作都交给了秘书部门。因此,秘书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能力。操作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综合而成的,包括理解和领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在日常工作中,秘书需要思维敏捷,行动干练,办事果断,全面做好办公室日常管理、通讯、接待、督察、信息、保密、印信、值班安排等各种工作。应该说,秘书工作是一种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性的职业种类。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秘书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要求秘书掌握多种专业化的事务工作技能,提高对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其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设备的运用,声像信息设备的运用和通迅网络设备的运用以及计算机的运用等。
(四)交际能力秘书部门是沟通上下左右的枢纽部门,秘书每天都要接触各种人,与他们相处。秘书只有善于交际,才使人容易接近,也容易被人信赖,办事的成功率才高。所以秘书必须要处理好与领导、与同事、与下属之间的各种关系。秘书需要有才能,但不必有心计。坦诚待人,谦虚谨慎,便是赢得尊重与赏识的最佳途径。
(五)心理承受能力秘书应付日常工作一般说来当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秘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能及时妥善的解决突发事件。因此,秘书必须要有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处之泰然,要求做到宠辱不惊。诱惑当前,危难当头,正是秘书施展其才华的大好机会。而此时的秘书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敏捷的思维和准确地判断能力及时果断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总之,最为一个企业经理的秘书或秘书部门,必须首先拥有良好的品质与较强的能力,才能在辅助领导决策、当好高参,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成为领导的贴心人;才能在帮助领导协调好各种关系,把秘书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好做活;才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之间得心应手;也才可能使秘书在今后可能从事的各个工作领域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市场经济下,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不断涌现,对秘书的需求急剧的增加,但是做一个合格的好秘书还是很难的,要想使自己在这个职业中长久的生存下去,首先还是从自己的形象开始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吧!
第四篇:塑造老师形象
学习《提升职业素养 塑造优秀教师形象》 的心得体会
经过下午两个小时的学习,听杨教授《提升职业素养 塑造优秀教师形象》的精彩讲座,颇有感想,让我更加认识到教育工作不是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通过今天的讲座知道优秀教师是需要什么样的内在品质以及外在形象,因此自己在这一方面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缩短这一段差异,自己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抽点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本次讲座不仅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主要的是真真正正的理解了做一名优秀老师的本质含义,因此我觉得要想做一名有职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作为一个老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内在表现还是外在形式,都是学生学习的模板。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也就是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富有爱心的举动、民主管理班级的作风,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同时这也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深深的体验到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当好学生的楷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经过一年以来班主任的工作,从中也有很多的感悟。不仅仅要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学习、生活,做师生关系,并且还要学会跟学生做朋友,谈心,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另外还需要跟学生做到“以心换心”。虽然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我还是相信水滴石穿,从细小处关心他们,我想就可以将他们“戳穿”,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其次,做学习型教师,争成学生的学习榜样。老师的知识肯定是比学生丰富,但是在班级管理方面,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人,也是一个学生,因此老师必须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又都是处于比较叛逆的青春期,常常会在思想或者是行为上做出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想要说服他们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但学生也并不一定会听,因此,掌握学生的心里变化以及跟他们沟通的时候的方式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来学校主要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虽然我不是这个专业的老师,但是我想学习是相通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会跟他们交流我们的学习经验,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给彼此一点借鉴,大家从中有所收益。因此也跟有些同学成为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经过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实验,班级管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今天,很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懂得了爱是教师爱岗敬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事业才能成就事业,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获得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优秀的教师形象
第五篇:浅谈医务人员形象塑造
浅谈医务人员形象塑造
医务人员形象包括:医疗质量形象、技术水平形象、服务态度形象、医德医风形象;塑造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需要几方面的努力:职业精神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态度强化、服务艺术提高。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医院能否做到和谐发展,不仅事关社会职能的履行,同样事关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务人员作为医院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要素,重视对医务人员个体化、多层次需求的研究与管理,是新形势下树立医务人员良好形象营造和谐医院不可欠缺的重要一环。
形象,本意是指某个事物的形状、样式,是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外部表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内涵更加丰富了,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潜在的神韵,也当成形象的内涵。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形象,指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即医务人员在社会和病员心目中的总体印象。使社会公众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评价并形成总体印象的因素很多。如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医疗技术、仪表仪容、医德医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等方面。总之,医务人员在社会公众造成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塑造良好的医务人员的形象要从许多方面努力的。而医务人员形象是个综合性的因素,塑造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是个系统的工程。
塑造医务人员形象虽然包括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贯穿这诸多因素的本质和核心是医务人员的信誉。
医务人员的信誉就是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威信和影响力,实际上就是医务人员在社会公众和病员心目中的地位。这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问题。医务人员的信誉就是取信于民的问题,取信于“人”的问题。因此,树立或塑造医务人员信誉的本质就是建立医务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问题。
医务人员的信誉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由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信誉、技术水平信誉、服务态度信誉、医德医风信誉等四者所构成。四种信誉,就是四种形象:医疗质量形象、技术水平形象、服务态度
形象、医德医风形象。
医务人员的形象要素
1、医疗质量形象
这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关键要素。医院的中心工作是医疗,医疗质量不但关系病人的生命,医疗质量也是医院的生命,是病员就诊的首选条件。其对策是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医疗质量。
所谓医疗质量形象(医疗形象)是由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来创造的。它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的情况;医院各种医疗质量指标;完善的诊疗常规、制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或有关权威部门对医院工作的评价和认证等。
2、技术水平形象
这是构建和谐医院的核心要素。技术水平形象反映了医务人员技术实力和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先进设备的合理使用;技术操作的熟练与准确的程度;诊断的正确率与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彻底性;各种检查科学性、合理性、正确性和可信性;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和价廉等。
3、服务态度形象
这是构建和谐医院的第一要素。再好的医疗质量,如果没有好的服务质量,其医疗质量也难以维持和提高。公众对医院服务形象最敏感的就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其次是方便患者就医的各种服务措施和服务项目。我们的服务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认真负责还是草率应付,是亲近还是疏远,是欢迎还是厌恶,是细心耐心还是粗心大意,这都是服务态度上的问题。
4、医德医风形象
这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重中之重。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形象的基础和主体。技术、服务和质量等要素都能相对独立地通过医德医风反映,它好比物化了的产品形象被公众直接认知。因此,医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外,仪表、举止、精神面貌等亦构成医务人员形象要素。
医务人员的形象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医院是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直接提
供者,医务人员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形象。如果医务人员的形象好,他们的努力工作将吸引更多的病源来医院就诊;如果医务人员的形象不好,将直接损害医院的利益。
医务人员的形象对于和谐医院而言至关重要的。医务人员不但需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全新的服务理念,还要用亲情和爱心全方位、全流程地为患者提供超出其期望的服务。
1、职业精神教育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树立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提供医务人员的素质保证。医务人员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荣誉的教育,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观念灌输给医务人员,使其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德风范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践行的医疗活动道德行为。一个关心患者、贴近患者、倾听患者诉说,以言行表明是患者的“亲人”的医务人员,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才能为建立医务人员的良好整体形象打下基础。
2、专业技能培训
医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强弱是医疗质量高低的直接反映,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而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新技术、新业务也是衡量医务人员水平的标志。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包括医疗技术与心理治疗。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对业务要精益求精,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不但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还要学习医疗领域中的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知识层面,丰富知识积累,并运用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技术解决患者心理障碍,辅助临床治疗。
3、服务态度强化
医疗服务意识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思想、服务观念的问题,这是内在的,服务态度则是外在的,它直接反映我们医务人员的服务形象。医务人员要获得良好的形象,在创造高水平的医疗质量的同时,还是创造优质的服务。做到患者至上,服务为先,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以病人为中心,在规范作为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尽可能的方便。良好的服务,对树立医务人员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4、服务艺术提高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疗服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医疗服务艺术集中表现在医疗服务行为美和医疗服务的语言美两个方面。医务人员通过服务工作,表现出“白衣天使”的美好神韵和“健康卫士”的气度。做到仪表端庄,严谨认真,以自己的服务行为,取得患者的信任,成为患者的朋友,聆听患者的倾诉,为患者排忧解难。“言为心声”。医务人员美好的语言是医务人员心灵美的反映。医圣希波克拉蒂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疗: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言能治病,也能致病。在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今天,医务人员讲究语言艺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总之,树立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