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土地法浅析、土地工作实务指导及相关吐槽
本文是我在工作之后,根据实践中遇到的土地相关问题总结出来的。请认真阅读“观看提示”,否则出现一切过敏、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临床不适症,我概不负责。观看提示:
1、本文暴露了很多社会阴暗面,不能理性探讨问题的五毛请直接关掉本页面;
2、黑字部分是正常规则下的操作方式,红字部分是潜规则+吐槽,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潜规则……;
3、土地工作可能距离我们大部分法学专业的同学比较遥远,估计80%的同学本科时压根就没选过这门课(反正我没选)。不过艺多不压身,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更何况这个神奇国度里,拆迁是围绕在你我身边的一个幽灵,说不定哪天你家就被强拆了呢。
正文
一、土地类型——根据《土地管理法》,三大分类
1、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2、建设用地(国有、集体两类,集体建设用地细分为:乡镇集体建设用地、村集体建设用地两小类)
3、未利用地(这个企业最喜欢,审批简单、有些项目甚至还有开垦奖励……)注:有人说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也是土地类型。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个分类法标准名称叫“土地使用权类型”,只有在土地权证上书写,其他地方用不到。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全国的——国土部报国务院批准 省一级的——报国务院批准
省会、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或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层报国务院 其他市、县的——层报省级
乡镇的——报至省级或省级授权的地市级
1、通常来说,一个规划可以用15年。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发展太快,3年就大变样,基本上一个规划能坚持一届班子就不错了。
2、一经报批不得随意修改。纯扯淡,原因看下面一条。
3、各级规划之间常有冲突,省级规划一般都很严格,到了市一级就开始天马行空,这届领导班子要是属于大拆大建上项目型的,市规划经常突破省规划,然后就是无尽的扯皮打架。
三、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1、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占多少垦多少(数量、质量相当),做不到的,要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专用。
2、这个跟土地征收挂钩:(1)基本农田;(2)非基本农田之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此三类地的征收都要报国务院审批。超级大红线,碰都不要碰,跟地方上办事只要用钱就能搞定了,跟国务院……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四、国有建设用地
1、为什么只谈国有建设用地?因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只能是集体内部使用(办乡镇企业、自建宅基地之类的)。各种开发商只能通过政府来接手农村集体的地,简要流程是:
政府向老百姓征地→→征来的地进入“农用地转用”程序→→土地转为国有之后,政府会挑选下列一个方式出手:
(1)政府将土地进行招拍挂,与竞价胜出者签订出让合同;(2)作价入股;(3)出租;(4)无偿划拨
2、国有建设用地来源有三大类
(1)城市的地都是国有的(支持文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没有土地补偿费,只有拆迁补偿费,主要是补偿的房屋被拆的损失,一拆拆出个百万富翁不是吹的)
(2)农村集体的地,不管是耕地还是建设用地,统统可以征收来,然后转成国有的(重点,下文细说)
(3)其他的地,只要不是农村集体的地就都是国有的
每种不同类型的地,在征收、审批方面都有些许的不同,细细说能说到明年,这里就挑选我最为熟悉的“能源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或单独选址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涉及农用地的土地(出让取得)”(含多重定语+补语的超级短语,每天读几遍,可以锻炼肺活量)来分析。
四、建设用地审批流程:
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这一环节中,土地部门要进行土地预审,缺少土地预审文件的可研在报批时是不被受理的。
2、报批、审批
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然后由市县政府来拟定《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简称“一书四方案”,层报至省级政府。
哇,有没有搞错,办事的动动嘴,政府跑断腿?法律规定的好贴心。——可惜,这只是立法者的一厢情愿。在这个伟大的国度,任何规则都可以被扭曲到连它妈都不认识。
通常的情形是:一书四方案由申请者花钱请政府的御用咨询公司来编写(至于这些公司与政府的关系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政府帮申请者层递文件,每到一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显其能吃拿卡要,不褪你一层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国土部门的。更为奇葩的是当审批通过的时候,批文是要逐级下发的,下发的过程中又是新一轮的吃拿卡要……作为申请者,你该做的就是追着政府屁股后面跟踪审批流程,该公关的公关、该办手续的办手续,顺利的话,一年之内能批下来;在此之前,如果申请者绷不住压力先行开工,等待的就只有大大的罚单一张。
实际上,一书四方案上报过程中包含了下面两个审批程序:(1)农用地转用审批
每一年,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都是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定的。这批建设用地必须在规划内,按照程序由县级政府开始层报至作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为止。
这个报批点是个大槛,因为规划是硬性的,每年能转多少地是有限额的。在各省国土厅那边,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哎呀,我们今年的指标都用光了,你们慢慢等吧,后年差不多有希望……”(2)征地审批
审批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
3、拿批文
拿到的批文名称是《建设项目用地批准书》。一个建设项目要拿好多好多的许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开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产权证》等等。《建设项目用地批准书》是重中之重,所以绝对不可以得罪国土部门。其实规划委也超牛叉,最软的应该是住建委……
注:这里有个中国社会主义小特色,规划委、国土部门、住建委,如果你是搞建设项目的,这仨单位绝对能让你崩溃。所以只要你能顺顺利利弄清这三个单位的关系以及跑一个建设项目需要怎么“跑部”,多了不说,保年薪15万的底线还是很轻松的。(有心者请去翻看《城乡规划法》,万万不要找错,不是已经废止的《城市规划法》)。
五、征地全攻略
需要注明一点,“
四、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和“
五、征地全攻略”之间并无绝对的时间先后关系,很多时候,两项工作是分别行动、穿插进行。
1、征地方案公告
这个是征地开始时必备的一个步骤。公告的作用就是告诉老百姓,你家是否在被征的范围内,收拾细软准备搬家吧。
在一些地方,征地工作是很难进行的,也难怪,谁乐意老搬家呢?乡级政府一般都是这么处理:贴公告、拍照片存档、趁半夜把公告撕下来、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公告期满。所以老百姓还不知道自己家在征收范围内的时候,补偿方案就贴出来了!还没弄清补偿方案是否合理的时候,推土机就开到家门口了!
2、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这个是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贴出这份公告,用以听取被征地组织与农民意见的。理论上,集体组织和农民可以对这份方案提出意见。当然实践中,你提你的,我拆我的,因为法律明文规定——《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这他妈什么破法律!)
3、征地补偿与土地出让金
征地补偿是个超级复杂的问题,从整个土地法体系来看,关于补偿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意见等文件多达十余部,可是依然是笔糊涂账,不深入研究,绝对能让人风中凌乱。(1)征地补偿费用:
①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②安置补助费——分情况,需要统一安置的,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到个人;
③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归所有者个人;
(2)应当由政府从未来得到的出让金中支出的,但是很多政府都让项目申请人提前掏腰包的:
①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 ②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③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 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⑤耕地开垦费(或有); ⑥前期土地开发费用;
⑦土地出让业务费——邪恶的名字,初期让我一度以为这是法律规定的公然给政府的“辛苦费”,结果查阅会计目录才知道,这是多么正经的一个收费项目,主要包括公告费、评估费、招拍挂代理费等; 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⑨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征地补偿费”这一项应当由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但可以由建设用地申请者“提前预缴”;除此之外,由法律明文规定,其他费用都应由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
根据标题透露的信息,你懂的,我们的政府肯定不会按常理出牌。正常情况下,要等到征地完成、土地出让结束后才能拿到土地出让金,征地征个三年五载的太常见了,没准上届政府开始征地,下届政府才能拿到土地出让金。老子在任上跑腿办事,让下届孙子得便宜?坚决不行!于是各种不符合规范的《土地征收补偿合同》(由政府与项目申请者签订)纷纷出炉,形式各异、用词纷乱、科目重叠,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拿钱——都拿出来先交给我,待到真正缴纳出让金的时候,多退(多要是可能的,退是基本不可能的)少补(也不太可能,因为一般都多要)就可以了。
4、政府与农民签订补偿协议
这个协议很重要,是上报国土部门的组件中必备文件,没有这个文件基本上这次上报就折了。
协议的基本内容不多,但是有几句话是必须出现的:“本人已自愿领到土地征收补偿费XX万元,以后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均不再对被征土地提出任何要求。”拿到这份协议,被征地的农民是哭是笑我不知道,政府的同志们肯定是笑哈哈。为这一份承诺,要牺牲多少脑细胞、体力、甚至是鲜血?国土部门的执法人员已经成为军人、记者之外第三大高危行业人群了。不信?看近期的两个链接:(1)http://news.qq.com/a/20120510/000761.htm 云南巧家爆炸案,国土局公务员被炸死;
(2)http://
5、开始拆吧!
六、征地补偿问题的补充(其实是我还没有吐槽够)
1、林地、草地的征收补偿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物产丰富的另一面就是他妈的事儿多。由于我所在的公司经常是深入到荒郊野外,征地的时候征到林地、草地几乎是常态,跟林业部门和草业(不是脏话……)部门打交道也是家常便饭。林地、草地的征收工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从它们身上,你更能读懂中国。
拿比较复杂的征林举个栗子:
正常情况下,应当由林业部门负责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此费专款专户专用,谁敢打它的主意就要当心坐大牢)、林木补偿费(此费直接交给林权所有者)、林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两项跟普通征地是一样的,但一般由林业局分发)。征林、补偿完毕后,林业部门出具证明给国土部门,之后的工作跟普通征地就没有区别的。
但是(又来……)!地方上的机构强弱对比非常明显,如果细致的观察它们,你会觉得你身处斗兽场:法律法规基本失灵,弱肉强食、强权即真理,一切都遵循着丛林法则。如果一个县是林业大县,那么林业局一般会秉章办事,认真走程序;如果一个县是个普通县,那么国土部门铁定是绝对强势的,林业部门能不能参与征林工作都是个问号;如果一个县发展经济完全是运动式的,经常“一阵风”,那么国土局和林业局都会玩儿蛋去,县政府(或直属发改办公室)将直接披挂上阵与申请者签合同。按照道理来说,林业部门和国土部门都是双重领导体制,垂直性更强一点;但是在中国县域政治环境下,有时候连国家权力都会失灵,更别提法律了。
2、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这是两个极为拗口的名字,是国土资源部从2005年开始以规章形式向全国推行的一个东西。简单说来,就是为了解决“同地不同价、同村不同偿”问题,国家说各地方政府都给我划出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如上文所说,征地补偿费里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三大类;这个综合地价里只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另行计算支付给个人。上面的意思是好的,下面办的也还算可以,各省都下发到各地级市去按照本市标准测量、制定地价。但是有个问题:各省之间对于地价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比如西南某省,林地上的林木产值都已经包含在地价中了,这让林业部门情何以堪啊!?除了收一个森林植被恢复费外,完完全全的清水衙门啊!而东北某省,林地上的林木产值另行计算,所谓综合地价是纯纯的“裸地”价格。一个国家框架下,地价都不一样,简直是坑爹啊!
3、为什么政府和各部门都争抢着与申请者签订合同? 这是本吐槽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了,为什么有些地方上的政府和下属有权部门都争先恐后地与项目申请者签订补偿合同呢?原因相当简单:钱。
在我的地盘上开发项目,你敢不经过我的手?想不想混了?来,跟我签了这份合同,把征地补偿的所有费用加价10%全先打到我的账户上,由我来分发。至于分发的过程是否公平合理,这个就要看政府和有权部门的良心了:不黑的只要那10%的辛苦费,手黑的就直接贪污本该分发到老百姓手中的那点卖地钱。反正项目申请者是不会理会这些的,一是政府黑但至少不会拿钱不办事;二是征地工作确实阻力极大,政府不出面基本镇不住。
有人说我危言耸听,各位亲,前些日子在广东那个村子闹得沸沸扬扬直接惊动党中央的“乌X事件”就是因为村委会分配补偿款不均造成的。而且,那块地,是我所在的集团公司征的……
总结
中国的土地法和土地工作,是一笔大烂账,从法律制定缺位,到实践工作的扭曲,无不让人心寒。民众的朴素观念中,地就是我的,你来拿走我的地,我吃什么?某些业务素质比较低的政府官员的观念中,地是国家的,老百姓是没地的,所以征收起来毫不手软(见此链接,http://news.qq.com/a/20120525/000781_1.htm云南巧家爆炸案后,当地官员的说法)。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误想法:从新中国建立后,土地就国有了,是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后,才有了农村集体土地。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实际上,1949年至1979年,我们国家从来没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将农民的地收归国有,即便是公社时代,也没有!那时候全靠自觉交地,哪用得着法律强制(估计法律在当权者心中就是渣)?1979年,公社解体了,但是地回不来了!变成农村集体所有了!这就是我们农民失去地权的过程,失的糊里糊涂、不清不楚。孟子说过:人无恒产,则无恒心。我一直不相信,在一个城市人没有地权、农村人依然没有地权的国度里,人民会有怎样的政治觉悟。西南某省有些农户甚至失地三、四次,到最后连搭个窝棚都是奢望。奉劝当权者,不管是左右之争也好,顶层设计也罢,请先管好土地问题,理顺土地法律体系、还地权于人民,莫让明末李、张之祸重演。
第二篇:10句吐槽英语口语:这工作我不干了
10句吐槽英语口语:这工作我不干了
1.I'm sick of it.我受够了。
2.That does it!
得了,不干了。
3.I can’t take it anymore.我受不了了!
4.Give me a break.饶了我吧。
5.I've had enough of it.我受够了。
6.This is too much.这太过分了。
7.I am fed up with your poor work habits.你的工作习惯太差劲,我受够了!
8.I can't stand that.我受不了了。
9.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你以为你是谁?
10.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你到底在做什么?资料来源:美联英语学习网
第三篇: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
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糟粕
中国“孝”的起源可以追溯得很远,大约从史前文明就开始了。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的《二十四孝》之首便讲述了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孝感动天”的故事,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然而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禅让了帝位。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从这则故事便可以说明中国子女孝敬父母恪守孝道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组成元素而形成的,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稳定,而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也自然就成为了所有关系的集结点,因此“孝”逐渐被统治阶级用来愚弄百姓,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工具,失去了其原有的天然色彩。中国子女尽孝从民间走向社会,从家庭上升到国家,从行为凝结成文化,据可靠文献能证明的,大约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则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理应是人自然的天性,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将“孝”纲常化、政治化,孝道逐渐扭曲,并出现了假孝、愚孝、以孝换官及以孝沽名等丑恶现象,孝文化的内容也掺含了大量的
糟粕。《二十四孝》虽然记载了不少让人感动不已的孝子故事,有利于促进社会孝道传统的宏扬和发展,使子女能够尽心赡养父母,但是其间也不乏孝过其头的不合理行为,这给子女尽孝蒙上了一层愚蠢的色彩,应该划入迷信和封建糟粕的范畴。
鲁迅先生曾写文大力批判过《二十四孝图》中的孝子们,说:“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这句话足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寒心,因为古往今来一直提倡和宣扬的美德竟然是这样一种愚蠢的行为,鲁迅先生是受过优良教育的知识份子,可以分辨出这种孝行为的恶毒,可是大多的平民百姓却是视若信条,这无疑是更让鲁迅先生痛心的地方。
与鲁迅先生一样,《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人深恶痛绝,想破口开骂的故事便是“戏彩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戏彩娱亲”中 70岁的老莱子孝敬父母美食倒也是个孝子,但何至于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这不仅不能算孝,还有点不肖丢其父母脸的味道。“郭巨埋儿”中郭巨担心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想埋掉孩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的事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居然也可以列入孝史之中!粮食不够,可以开源节流,也用不着为了不减少母亲的口粮而杀死亲子啊!除了让人感到愚蠢外,不能用什么心情来面对这样的事,愚蠢的不紧紧是故事中的人物,更是这样一种居于道德之首的孝文化。
正是基于孝道在理论上出现了极端化、专制化,在实践上体现为愚昧化,到了近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孝道,但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以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软弱性,往往又出现徘徊和对旧的礼教传统的复古。到了现代,五四运动前后一批自由主义思想家,对封建家族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孝道存在的社会基础动摇了。但是孝敬父母是人的一种天性美德,孝不应该被抛弃,应该摈弃的是那些孝文化中的糟粕和迷信成分。
——北京尚益生孝文化传播学院
第四篇:公务员吐槽工作分配:3个闲成猪 2个累成狗
公务员吐槽工作分配:3个闲成猪 2个累成狗 时政新闻中国青年报2014-01-24 06:40
我要分享
697
“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这是一段在网络上盛传的公务员自白。
这番诉苦引起了不少青年基层公务员的共鸣,可随之而来的也有大批网友的质疑。这些苦水被看成是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表现。更有甚者,公务员和贪腐被简单地画上了等号。
在不同群体的描述中,公务员的形象被各自推向极端。但不管在舆论的哪一头,这个职业看起来都不怎么正常。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公务员回归正常呢?
福利并轨
“我收入低。”
“但你福利高啊!”
这样的对话不止一次出现在公务员与非公务员之间的对话中。福利高,隐形收入多似乎已经是公务员群体的标签。
这样的情况在2013年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中央八项规定。用一位受访青年基层公务员的话来说:“中央是八项规定,到了省里就是十项规定,到了市这一级,就是二十项规定了。”
层层加码的严令之下,中秋的月饼没了,过节费没了,年货礼包也没了。连过年的贺卡台历,也应中央纪委的要求一并没了踪影。
“过不下去了”,是2013年来不少基层公务员念叨最多的话。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所谓的“过不下去”,是把过去潜在的问题显性化了。“政策收紧是要改变过去的恶习陋习。”许耀桐说,“公职人员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么多的福利。”
在公务员享受的诸多特殊福利中,养老金双轨制是最被老百姓所诟病的。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可以达到80%(指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工作工资的比例——记者注),高于一般退休群体。
除了不公平的质疑,养老金的双轨制还有制约公务员流动的嫌疑。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刘旭涛说,公务员的养老金由财政支出,辞职以后不能“跟人走”。这意味着,一旦辞职,公务员所放弃的是多年来养老金的积累,这也让不少体制内的人对辞职下海望而却步。
薪酬由谁来定
不少青年基层公务员在网络上抱怨最多的是工资太低。买房还贷,养儿育女,每一项对年轻公务员们都是甩不掉的大包袱。
由此,要求上涨薪水的呼声不绝于耳。“嫌钱少?赶快辞职,有的是人愿意干。”与呼声相对的是许多民众的不屑一顾。
对此,刘旭涛觉得,与其判断公务员的薪水是高还是低,不如改变公务员薪酬的决定机制。“按道理,政府是管家,人民是主人,管家自己给自己定薪水显然不合适。”刘旭涛建议,公务员薪水的决定权应该回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手中。
他认为,关于公务员薪水高低,网上的许多比较都显得太过简单粗暴。“现在取样调查经常就拿出一个平均数来,但整个社会的平均薪水受很多因素影响。我认为应该是和中等企业的薪资水平比较。”刘旭涛进一步解释说,“同为工作10年的研究生,在机关与在中等企业薪水,各种福利加在一起来比较,这样才有意义。”
薪水是高是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刘旭涛的看法是,只要决策过程合理公开,结果就容易被接受。
按照这样的机制,刘旭涛相信,公务员的薪酬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准,“主人给管家的工资低了会影响工作的质量,的确有调整的需要也可以上涨。”
精简队伍
精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被认为是薪资调整的前提。
至2012年,全国公务员总数已经达到了708.9万人。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消息,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务员人数连续4年增加。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消极怠工是民众对公务员队伍最为诟病的几点。有公务员在网上发帖称:在机关里,每天8小时满负荷工作的人几乎找不到,绝大多数人有1/3的时间用于工作就足够了,把县里的机构和人员砍一半,也不会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比之前运转得更好。
这在网上遭到了不少青年公务员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公务员队伍的冗余体现在内部工作分配不均。同在一个办公室,新来的年轻人通常担负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一些年长的同事则悠闲地喝茶、上网。同一个办公室里,“三个闲成猪,两个累成狗”,是不少地方和部门冗员充斥的生动写照。
“毫无疑问,我国的公务员队伍有精简的空间。”许耀桐认为,新的科技工具可以承担起许多原有的工作。同时,政府还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不一定什
么事都要自己干,很多时候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机构反而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许耀桐说。人员精简之后,公务员薪水是涨是降才有了合理的基础。
区分类别才能更专业
收入待遇之外,让机关里的年轻人们最害怕的是一眼能看到头的发展空间。有青年基层公务员在网络上发帖自白说:“六七年过去了,只有极个别同龄人年轻有为、善于沟通得到了提拔;也有些人能力平庸,但踏实工作,一心等待提拔;只有少数人决然离开,更多的人留下来消耗生命。”
“县镇的基层公务员混到科处级就不错了。”刘旭涛表示,这样的晋升速度确实有些缓慢。
此外,终日文件来文件去的生活也让年轻人在机关里的日子变得沉闷。
晋升无望,工作无趣,“毫无职业成就感”,一名公务员在网上这样总结道。武汉大学政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系主任李和中表示,公务员发展存在天花板效应,大部分人到了一定的级别就难以继续上升。
李和中认为,把职务和级别分开是应对天花板效应的一项措施。即公务员按一定标准上升级别,级别决定薪水,同时级别与职务无关。据李和中介绍,这一做法在一些地区已经试行。
许耀桐比较了国外的公职人员制度后也表示:“国外公职人员一般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由选举任命。数量更多的是事务官,他们负责具体政策的执行,有专门的职级,根据工作年限和考核会累进职级。”
事实上,类似的划分在我国同样存在。2006年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把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但此后,并没有出台不同类别的职级晋升的配套细则,这意味着公务员职位分类没有得到落实。
“在大学,很多教授拿的比系主任多就是这个道理。”刘旭涛表示,机关管理岗位仍然吸引了太多的人,“完善不同类别的公职人员的发展途径,公务员就不需要挤着去做领导,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能体现价值。”
第五篇:物价局领导干部工作实务与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手册
物价局领导干部工作实务与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手册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册
光盘数:0
定价:990元
优惠价:46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价格行政执法评议工作依据与考核点分析
第—章 价格管理与行政执法
第二章 市场价格的形成与行政执法标准
第三章 价格构成分析与行政指导
第四章 价格体系管理工作标准
第五章 市场竞争行政执法与价格决策
第六章 食品、饮料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七章 纺织品、服装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八章 金属及金属制品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九章 石油、化工产品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章 非金属制品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一章 机电设备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二章 电机、电器设备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三章 企业定价条件与价格行政执法
第十四章 企业定价的目标和程序监督
第十五章 企业定价策略监管
第十六章 企业定价方法监管
第十七章 价格形式行政执法监管
第十八章 进出口商品国内价格监管
第十九章 价恪决策与价格行政评议
第二篇 物价监测行政工作执法与规范标准
第—章 价格监测行政执法工作概述
第二章 价格监测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价格监测制度体系
第四章 价格监测工作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第五章 价格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第六章 价格监测的市场调查
第七章 价格监测数据和动态情况分析
第八章 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第九章 价格异常波动的监测预警
第十章 价格监测与价格信息发布
第十一章 价格监测质量管理标准
第十二章 居民消费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三章 农产品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四章 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五章 房地产与汽车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六章 价格监测信息网络
第三篇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工作程序要点
第—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主体及行政职能
第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的目的第三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人事行政及公务员制度
第四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领导者
第五章 物份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决策
第六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执行
第七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公共关系
第八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绩效
第九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责任
第十章 物份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监督
第十一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法制
第四篇 物价管理工作人员行政评议与管理考核制度
第—章 物价管理人员行政评议与管理
第二章 物价执法评议与公务员范围
第三章 物价执法公务员管理考核
第四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奖励制度
第五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
第六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
第七章 物价管理人员义务与权利分析
第八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惩戒制度
第九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申诉制度
第十章 物价管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与行政法律责任分析
第五篇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侵权案件办理程序规范
第—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法律制度
第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行为的理论
第三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立法
第四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许可
第五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处罚
第六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强制
第七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与行政程序
第八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复议
第九章 物价行政法与行政赔偿
第十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
第十一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证据
第十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程序
第六篇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侵权责任分析
第—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侵权
第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责任法
物价局领导干部工作实务与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手册
物价局领导干部工作实务与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手册
物价局领导干部工作实务与选拔、任用、考核指导手册
第一篇 价格行政执法评议工作依据与考核点分析
第—章 价格管理与行政执法
第二章 市场价格的形成与行政执法标准
第三章 价格构成分析与行政指导
第四章 价格体系管理工作标准
第五章 市场竞争行政执法与价格决策
第六章 食品、饮料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七章 纺织品、服装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八章 金属及金属制品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九章 石油、化工产品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章 非金属制品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一章 机电设备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二章 电机、电器设备价格行政执法评议与考核点分析 第十三章 企业定价条件与价格行政执法
第十四章 企业定价的目标和程序监督
第十五章 企业定价策略监管
第十六章 企业定价方法监管
第十七章 价格形式行政执法监管
第十八章 进出口商品国内价格监管
第十九章 价恪决策与价格行政评议
第二篇 物价监测行政工作执法与规范标准
第—章 价格监测行政执法工作概述
第二章 价格监测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价格监测制度体系
第四章 价格监测工作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第五章 价格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第六章 价格监测的市场调查
第七章 价格监测数据和动态情况分析
第八章 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第九章 价格异常波动的监测预警
第十章 价格监测与价格信息发布
第十一章 价格监测质量管理标准
第十二章 居民消费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三章 农产品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四章 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五章 房地产与汽车价格监测执法工作标准
第十六章 价格监测信息网络
第三篇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工作程序要点
第—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主体及行政职能
第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的目的第三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人事行政及公务员制度
第四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领导者
第五章 物份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决策
第六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执行
第七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公共关系
第八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绩效
第九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责任
第十章 物份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监督
第十一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法制
第四篇 物价管理工作人员行政评议与管理考核制度
第—章 物价管理人员行政评议与管理
第二章 物价执法评议与公务员范围
第三章 物价执法公务员管理考核
第四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奖励制度
第五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
第六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
第七章 物价管理人员义务与权利分析
第八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惩戒制度
第九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公务员申诉制度
第十章 物价管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与行政法律责任分析
第五篇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侵权案件办理程序规范
第—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法律制度
第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行为的理论
第三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立法
第四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许可
第五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处罚
第六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强制
第七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与行政程序
第八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复议
第九章 物价行政法与行政赔偿
第十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
第十一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证据
第十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程序
第六篇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侵权责任分析
第—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侵权
第二章 物价行政执法评议与行政责任法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册
光盘数:0
定价:990元
优惠价:460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