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袁书凡
我的老师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白营一中附小
袁书凡
指导老师:张利敏
电话:*** “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我相信这首歌------《老师》大家都听过吧,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是使我们走向正确道路的指航标,使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人„„
在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老师,他们都把知识教给了我,交给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畅想,让我在充满哲理的话语中成长。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当了我们五年的班主任------于老师。
于老师三十出头,个子不算太高,每天总是笑眯眯的,让我们感觉很亲切。
记得刚上一年级时,我们班人最多,五十多个,正好,您接了我们班,当了我们的班主任。我们像一只只刚出巢的鸟儿,整天叽叽喳喳的,淘气得不得了,总不让您安宁。可于老师您从来不生气,包容着我们。
一、二年级,您教我们语文,还教三年级的英语,您的课最多,但您每次上课都会耐心地教我们,把拼音字母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变成我们的朋友。
到了三年级,您更忙了。没有老师给我们上英语课,您又当上了我们的英语老师。漫长的一年过去了,直到四年级,才有一位新来的英语老师教我们,终于使您的重担减轻了点。
记得五年级时,有一次作文课,您和我们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正当我们玩得高兴时,数学老师推门而入,把数学作业扔到了地上,斥责我们,批评我们作业写得不好。当时您和我们一样被吓呆了,等数学老师走后,您有回教室安慰我们,然后又和我们一起把作业本拾起来放到桌子上,又和我们玩起来。当时,我感觉您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呵护的滋味。
到了六年级,我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全乡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合并到另一所学校。我们都很伤心。您微笑着安慰我们,说等有空了,回来还会看到我的。
最近,学校流行写同学录,我的一位老朋友也买了同学录,填写“恩师语录”时,她找到您,结果您看着这本同学录,心疼地说:“买这东西太浪费钱了,用这钱还可以买本书看看,告诉以前的同学,不要花这钱买同学录了。”老师,您总是替我们着想,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伟大。”老师,您用您的行动证实了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二篇: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通用)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通用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1看了老法师《了凡四训》精彩讲述前五集,心灵震撼极大!原来,人皆有定命,但并非一成不变。得知自己的命数运数,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很满意,不想听从命运的安排,那么我们可以改造命运。只是,必须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确保行之有效。
具体怎样操作呢?我们不妨借鉴了凡先生的成功经验。
了凡先生童年丧父。母亲劝其学医,长大后行医,“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而且成为名医,也是他父亲的遗愿。所以在学龄期,他走的不是大众化的发展之道:上学读书,博取功名,而是另辟蹊径,当学徒,学医术。15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个孔姓老人,在慈云寺。老人道貌岸然,飘飘欲仙,对他说,你有做官的命,为什么不去读书呢?了凡于是告之原委。孔老便随其到家,对其母细述其通达好命,奉劝其读书,说是明年考中秀才,即可做官:县考14名,府考71名,提学考(即省考)第9名。于是他开始读私塾。第二年,16岁的他赴考了,果然考取秀才,三处名次完全相合,丝毫不差。可见,孔老是位功夫相当了得的命理专家。于是乎了凡请其为他掐算一生流年,吉凶祸福,得知自己官可至四川一位县长。只是在位3年半时,最好告老还乡,因为他享年53岁,10月14日丑时寿寝命终。命中无子。
然而,了凡先生后来高寿,功成名就,而且生一儿子,取名天赐。
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尊从了大师的教诲:佛氏之门,有求必应。只要你以真诚心反省忏悔改过,以实际行动去行善积德,那么,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只要你能改过自新,修善积功累德,就能超过命数。于是,他决定痛改恶习,充实德行,仁义道德、功名富贵双修,争取双丰收。每发心许愿一样,就积极做满3千善事,然后告知大师,大师就禀告佛菩萨,让他了却一桩心愿。如此,日复一日,不虚度每一天,不空许一个愿,终至趋吉避凶,事事圆满。
所以,我们不要做命运的奴隶,要做命运的主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为命运可以改变!净空法师说得好,破迷开悟,改恶从善,是不二法门。摒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愿为社会做贡献,为大众谋利益,就是行善积德,就是菩萨的心地,佛的行为。人生有限,宇宙空间无限,做好人好事无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谋利中,改正不良习气,博爱宽容,慈悲为怀,从善如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是改命的关键。我们身处三界天,举头三尺有神明。四界、五界……直至11界天的那些高级生命,都能看到我们人类的言行举止,如同我们能够清楚看到第一、二界的虫鸟在做什么一样。
每一天,我们起心动念就是加减乘除,动善念行善事,福德就会加一分;反之,则会减一分。出入不大则改变不大,脱离不了命数的摆布,但如果悬殊大,愿力大大超出了业力,那你就成了大善之人,厚德载物,命运已经拘束不了你,机缘一到,福报厚重,焉能不超越命数?反之,若作恶多端,业力远远超出了你应得的福报,得德不配位,甚至坏事干尽,成为大恶之人,那么功名富贵财利,来得快去得也快,天生再厚重的福,也会资不抵债,甚至于灾祸发生。天灾地劫,犹可免,自作孽,不可活。
利人,才能利己;损人,必定害己,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断恶从善,你的命是上好尊贵,则会锦上添花,若是中等,甚至不幸遭遇了下等命,我们岂能屈从命运的安排,只能挑战命运,转变命运。如此将修善改过落实在言行上,来求证转好命行鸿运,效果殊胜。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2《了凡四训》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立命修身以及处世改命的书籍。由心的领会到有关自我醒悟,一念之间的力量之大。读完这本书之后就认识了了凡先生,了凡先生用一生的教训以身为鉴告诫子孙后代和后世有缘人。
在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凡俗的眼界格局,会找人算命,大喜大悲,浑浑噩噩。一直活在从出生就已经被私人定制好的人生里,规规矩矩无可逾矩丝毫不差。久而久之也就认命了,无欲可求。就是宿命论里所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是多大的无奈和悲哀。幸好今生有幸得知了如何改命造命的方法。说到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推荐给我读这本书的老师,很幸运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懂得了这本书里所讲的人生奥秘。一生受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人生里的这第一笔巨大财富就是您给予的,心里怀着莫大的感恩!
第一章说的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这章说的是孔先生算定了了凡的一生,精确到哪一年参考,有多大的官职,命里有多少食粮,寿终为哪日,绝后代的凄凉人生。怀疑过无数次宿命论的真伪,但是待一件件丝毫不差的命运印证之后了凡彻底绝望,心灰意冷,连书也不看了,终日静坐无欲可想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后来慕名前往拜访了云谷禅师,这一年他35岁。云谷禅师扔给他一个蒲团静坐三日,结果一念不起。云谷禅师以为是个圣人结果只是一介凡夫。待了凡先生把多年的所有困扰都说给了云谷禅师,云谷禅师给了凡先生开示说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故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明命运完全是可以被自己创造和改变的,只要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就能感无不通。所以凡夫和圣人只有一个区别,凡夫有妄想,分别,执着最终就会被阴阳所束缚,也就有数了。而上乘圣人眼里一切皆是虚像,如梦幻泡影。只有真正把断恶修善落实了,自然也就改了命运的第一步了。
了凡先生谨记云谷大师的开示,因为意识到了所以立志求改过自新。开始改命期间了凡先生对待事物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醒悟,觉察,即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敢放肆起恶念,而是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敬天敬地。了凡先生第一次为求科第而发愿做三千件善事结果善未积满到第二年效果就显现了。本算定的科举考试第三名可他却考了第一名,同年又考上了举人。这些都是了凡先生命中本没有的功名,而且还提前考上了。后来了凡先生为了三千件善事的圆满可谓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所谓相由心生心生相,境随心转心转境,风水并非万能物,人心造命性改命。
随后了凡先生又发出第二个愿:求子,传宗接代。有了前车之鉴的了凡先生这次还是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果不其然,两年之后了凡先生就有了两个儿子,这时他47岁。真的是只要发出诚心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每天诚恳认真的记录功过,这次仅用了四年的时间把这三千件善事给做到圆满了。
这不是一切都改变了嘛。第三次又发了愿,希望考上进士。于是他的愿越发越大要做一万件善事。过了四年52岁的.了凡先生又不出所料的考上了进士,做了知县。足不出门又不出户的,一万件善事这次可真难倒了他。某天晚上梦见一位神仙提醒他说:你曾经为百姓做过减粮的好事情,就这一件事已经把一万件善事圆满了。合县减粮,万民受福。可见了凡先生本着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一行可当万善。了凡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69岁了,直到74岁寿终正寝。命里应该是53岁。真是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至精至邃之理啊!
第二章讲的是“如何修身改命”的《改过之法》。前提必须要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知道自己的过错才能加以改正,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错误都认识不到又何来立命修身改过之法呢?观其善而福之将至,观其不善而祸不单行。如果能做到心无杂念的心善,言善行善,那自身的福报就不远了。回归初心道法自然。
了凡先生告诉我们想要改过就要发3种心,第一羞耻之心。人之初,性本善。有了羞耻心且愿意从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这些改过的方法不一样,效果也是不同的。这样由心发出的善就会纯净至极最终就能闻得正法,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相。人生就是最好的修行。第二敬畏之心。对于世界上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满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皆有灵性。有了敬畏心只要想了因就肯定有果,这世间的因果就是这么如此循环往复。这期间还得自强不息才行。第三勇猛之心。勇猛精进,一定要当机斩立决,只要发现负能量的念想就一定不能纵容,姑息,要及时改正。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拯救一个沦为恶道的人,只有自己去修!一切改过皆是由心。
第三章讲的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积善之方》。这章讲的是关于善里面又分真假八对“有假有端,有曲有弯。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了凡先生还讲了明朝有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十个小故事,都同归于山善。凡是祖上积善的人后辈都是子孙兴旺显贵,家大业大福报无量。但是关于怎么去做善事这里面的学问也很深。我们做善事如果是为了别人的取悦报答,那本以为做的善其实非善,因为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名誉而非由心的真正行善,这种名不副实的伪善就显得不真诚就变成了处心积虑的恶。真正的善是不图名利难而能为才显得真诚可贵。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见类似的社会新闻有很多,年迈老人被救之后还故意讹钱,但是最终很多人还是不顾后果义无反顾的先救人。为什么?因为比起被误会欺诈相比之下我们更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尽自己力量的救助更让自己不遗憾不后悔。发诚心作善,不计较得失,不计较果报更不计较名利的去修善很难得。
了凡先生给我们总结出人的一生必须修的十条善行: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尊重尊长,爱惜物命。一个人的生活习气好了,整个家庭就会好。一个社会的风气好了国家也就更好了。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了凡四训》里面还牵扯到了儒道佛三家真谛,事实上儒道佛三家文化本质相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三教都是圣贤的教育,都是教人如何去探求生命的真谛,从容的生活成就圆满的人生,内外兼修其中世间的道理都是举一反三圆融互通的。
第四章《谦德之效》看一个人是否谦虚、是否虚心,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德的尺度。别林斯基说:“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年千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罢了。永垂不朽的只有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最根本的谦德之效。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再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懂得谦让的人,定然是个虚怀若谷的人,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气量。易经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证明天要让一个人发达的时候,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做任何自己喜欢或者想去做的事情永远都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想随时不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重建圆满人生。命运也就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这四篇古训我时刻铭记于心,就从今天开始自我实践。老子道德经里所讲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你究竟是上世还是中士又或者下士看自己的本领到底有多大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看完这本书也领悟了些皮毛,在这里立志时刻怀揣着敬畏,执着,专注,感恩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希望我们真正能用一辈子的时间活出三辈子的精彩。希望我们最终的人生观应了孔子的那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深到骨子里的自律,你就会与众不同!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3《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自述自己行善积德改命的方法,遗训后人。是说,虽然别人给他算过卦,似乎命中一切早注定,但是后来在佛门高僧云谷禅师的开导下,他开始积极修善,又使得命运有了新的改变、提升,可谓“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好结果。所以《了凡四训》作为修身立命的一个特别好的典范,一直为大家所推崇。
《华严经》云:“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亦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所以,我们的人生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在于:我们千万不要被命数所束缚。今生,无论是有病也好还是健康也好,贫困也好,富贵也好,都是上辈子种的因在今世结的果,但是只要我们现在好好修行,就会得到今生报或者是来世报,这对我们的心灵都是一个比较大的保证,因为人身难得,被命数所拘而无所作为,岂不可惜!
刚才赵育松女士针对自己从小事做起来而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我十分随喜赞叹,但也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谈自己读《了凡四训》的体会:我觉得如果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是要修心。而关于修心,我想给大家谈12个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不怨人:我们要经常反省,找自己的毛病。善施舍、能忍辱就能了人间债。
第二不生气: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着住气火才能修有所成。
第三要认错:学他人的优点是“聚灵”,找他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而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认识自己的错误则能生智慧水,要随方就圆,才能上善若水。
第四,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佛家的四大:地、水、火、风,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有对应之处。
第五,三界,我们讲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这和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有相通之处的。
第六,三性,人有天性,禀性和习性,我们要想做一个身体健康人,就必须要去习性,化秉性,圆满天性。
第七,三命,有说法是:人都有天命,宿命和阴命。人之性与天命是相关的,什么是天命?道义就是天命,命好全在自己,根本不在算命,我们只要有为众人的心,不是只有为自己的心,这种心本身就是人间的天堂。
第八,性与命,无论修命不修性,还是修性不修命,这都是修行的一个病态。性、命双修才很重要。
还有第九四大界、第十道,第十一立命,第十二化性等等。
我所讲的以上十二点是学了《了凡四训》以后又看了一本书:王凤仪的《言行录》,讲如何修身养性的,而觉得可以和《了凡四训》结合起来,结果就让我个人非常受益。
最后,以《了凡四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与大家共勉: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请记住:我命在我不在天,谢谢大家!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4《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方”、“谦德之效”。文章虽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反躬内省,及时发现弊病,极力改过,赢得新的生命;因为谦虚,我们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成长。
《了凡四训》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细细研读会对我们的自身修养大有帮助。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5了凡先生告诉儿子袁天启命是可以改的,但命要怎样改呢?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趋吉避凶,避祸纳福”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既然懂得行善来改命,那为什么不是马上积极行善而是先要改过呢?了凡先生告诉我们其实行善的第一步就是改过。改过的根本:由心改过。只有从心改过,方能有效的行善。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过不能及时的改正,虽然修善,善中夹杂着恶,善不纯,功难显,命难改。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可见改过的重要性,同时了凡先生提出了改过必要的三要素对我颇有触动,即第一要发耻心,知耻才能正在从心里正视改过的必要性;第二要发畏心,敬畏才真正地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去改过;第三要发勇心,改过需要勇气,我们常常不改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另外了凡先生提出改过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从事上改,即把毛病找出来一一改正;第二层从理上改,即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自然会加以改正;第三层从心上改,即人有不好的思想所以才会发展成千万过错,一个人如果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这样犯错的次数也会大大降低,从而改过之举就成了没必要的了。
了凡先生所提点的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90后,我常常误把缺点错误当作自我的个性,也时常呐喊“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即使犯了错,也只是趋于表面的改过,而从未发过三心,未真正意识到改过对自我命运的重要性,佛说的因果报应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犯下的错,种下的恶根,已经在悄然无息地修改着我们命运的轨迹,杂草不除,我们命运的那片庄家地又怎能迎来大丰收呢?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6命运,在几百年前的人看来,只能在它身下颤栗,却从未想过去扼住他的咽喉。然而,当时真的有一位“逆天改命”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他,便是袁了凡。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算定命数。刚开始他还有动摇,而后来直接放弃了挣扎,让一切以“预定”好的程序进行。后来,他在南京的国子监读书时,遇到云谷禅师的点化,端正了心态。此后,他多行善事,严于律己,最终也打破了命运的牢笼。
这就是书中第一训的内容。在接下来的三训中,了凡告诫子孙要谦虚谨慎、“虚己待人”,举了许多实例并现身说法——总而言之,便是告诫自己的子孙要行善积德。
书中杂合了当时的释、儒、道等思想,也被后来许多人当做教子的首选之书。不过书中提倡行善的目的是能“积德”——也就是你的未来或你后代的利益。这本身就失去了行善最初的含义——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稳定。但是在“人心不古”的明、清两代,这些观念也只能套上利益的外衣,力求能达到之前的效果。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对未来会有一种预见性的想法,也就是自我预言。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就趋向于这种想法产生的结果。这也是宗教中布道者常用的方法,让你产生自我预言,增强对那个宗教的虔诚性——无论是什么宗教,无论在哪个地方。这也是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
但是,了凡敢于向当时认为几乎不可动摇的“命运”发起挑战,冲破命运的束缚。这本来就是精神可嘉的。只不过他的著作在时代思想的影响下,会略带有迷信色彩。
而我们在阅读这一类书籍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回有所收获。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7我读了《了凡四训》白话文一书,颇有感受。《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传授给后代看的的一本家书。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不差分毫的算定,认为今生前世既然已经成为定数,无需迷茫,但同时也没有了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说来简单,“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说得多好,人只要起心动念,就有命运,极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长,他的命算不来。极恶的人,多半是过去生修大富大贵,因为造恶把福折损了,虽折还有余福。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指完全被命运捆住的人,即‘听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仅懂得了命运可以改变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同时还认识了“佛教”是一种至善圆满的教育。本书也渗透了很多做人的哲理,使人心胸宽阔,遇事豁达。我希望自己能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要发脾气时要告诉自己,忍住!对待别人能宽容。全面的看待问题,保持平常心。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别人。最后,还要不断的补充知识,充实自己。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读这本书,并按照古圣贤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孩子,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繁荣富强。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8《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了凡四训》的四训分别为:《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第一章立命之学:说的是命由天定,但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
第二章改过之法:从心理,环境,方法三个方面讲述如何改过,心理上要有羞耻心、恐惧心和勇气;环境上要有身边好友亲人的时时提醒,以及鬼神的暗中监督;方法上改变动机最重要,改变信念次之,实在不行就强制改变行为。
第三章积善之方:首先通过十个小故事让我们理解善恶的特性,包括真假、端曲,半满,真假,大小是非等,然后提出实践性很强的十个行动建议: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尊长;十、爱惜物命。
第四章谦德之效:说的是几个关于谦虚、谨慎、立志、分享的故事。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9《了凡四训》里面讲,拥有千金财富的人物必然本身就是千金的人物。于是,愈发郁闷。看来本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轻于鸿毛的,如果能变得重于泰山?被印祖推崇的《了凡四训》告诉了我们命运前定的真相,可是又告诉了可以改变命运的方法:行善积德。问题是,这样的标准还是世俗化的标准:有儿子,中进士,当高官,发大财。
可是,这些对于佛教徒来说不是不重要的徒增烦恼之物么?世尊舍国弃家而求人生真谛,说明这些并不是他所求的目标,这些也不能作为标准吧。而且若把这些作为修佛的目标还是有分别心,修的是有为法呀,这应该不是四谛所宣扬的吧。也许,是我阅读和理解错了,袁先生和印祖的本意只是告诉后人命运是有的,但是一定可以改变的,而且即使是富贵功名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修善行和发愿改变的。但是,本人认为不能太过执著于本书的教诲,因为这些毕竟属于有为法,也是根源于贪嗔痴念的,对钱财和权力的追求源于贪,对生儿子的追求源于痴,而这些都是不能断烦恼的。但是,下一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可能凭自力永远也断不了这些。于是,即使修有为法也是修行了一些,毕竟比没有修行要好。这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和选择呀。
生命是要重量还是数量,我觉得自己命里没有数量,嗬嗬,只能选择重量啦。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10这个星期我读完了《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得告诫书,书中,了凡先生以毕生的学问和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不要被命运束缚,命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
这本书包含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方”四训。这里主要说了,了凡先生自幼丧父,母亲让他弃学从医,学医可以养生,也可以救人,了凡先生听从了母亲的意见。有一天,他去慈云寺遇到了一位老者,姓孔,云南人,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孔先生告诉了凡先生命里为官,并告诉他“你县考可以考第十四名,府考可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可以考第九名。”
第二年了凡先生赶考,结果孔先生的话都一一应验。孔先生还告诉了凡先生,他以后是个大官,五十三岁那年因病而终,可惜没有孩子。了凡先生相信了孔先生的话。知道自己五十三岁就要死了,所以了凡先生也无所求,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圣人,哪里没有过错的呢?了凡先生决定从今天起改掉过错,每日行善。了他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做官时,减免税负,关心百姓疾苦,是百姓敬重的好官。最后了凡先生不但有儿子,而且还活到了七十四岁。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说乐于助人,好施舍的人,这样才能把坏的命运变成好的命运。了凡先生告诫后人要有善心、德心、孝心。
袁了凡《了凡四训》读后感11《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在69岁时所著,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是如何多行善事,最终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袁了凡先生在年轻时,曾有以为大师帮其算命,只能活到53岁,做官做到现在的县长级别,而且膝下无子女。随着袁了凡先生的人生轨迹,每一步都跟大师算的一模一样,袁了凡先生深信不疑,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命运,认为他的一生就这样了。但后来他又遇一位大师的指点,从而明白了修善断恶,改变自己原定的命运,最后活到了74岁,官位也晋升到了进士,还得了两个儿子。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即“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袁了凡先生刚开始觉得自己的人生命运和第一位大师算的一样,觉得命已天定,从此听天由命,然后到后来受到第二位大师的指点,在生活中多行善事,立断恶念,得到了不一样的命运。
改过之法。即先改过,再积善。改过的结果就是避灾避祸,不改过,修的善也会大打折扣,积的善和福也会漏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了错事要有羞耻心,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敬畏之心,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积善之方。要做到与人为善、劝人为善、敬重尊长、爱惜生命等,多行善事,福泽绵延。《易经》也说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谦德之效。这就告诫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谦卑的心,遇人遇事都要谦卑,不可骄傲自满。
第三篇:4月24日春游感想 袁凡雅妈妈
幼儿园春游感言
4月24日,阳光明媚,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莘松四季苑幼儿园组织春游亲子活动。对于大二班的小朋友来说,也是在幼儿园阶段最后一次的春游亲子活动了。
通过这次的亲子活动,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成长,也深深感受到了幼儿园老师们为孩子们所付出的心血。我们对幼儿园老师们充满了敬佩和感谢,同时也感谢幼儿园给了我们家长这么好的机会,能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上大巴车开开心心地出发了,车上大家都仔细听导游讲解了游玩安排,并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绝活----成语接龙,欢声笑语不断。一会儿功夫就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上海红星美凯龙2050-2500体验馆,座落红星美凯龙商场五、六楼,利用目前世界上一流站的电子技术,以及更新的声、光、影像技术,将未来50年和500年以后人类的生活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首次亮相的“360度球体映像馆”,让你完全置身于具有震撼力的映像中,画面场景栩栩如生。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共青森林公园,在公园里老师组织孩子和家长共同玩解锁的游戏,这么多大家长,这么多小朋友聚在一起,一起玩游戏,一起分享食物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游戏过程中让家长知道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多么的开心,并让孩子了解了植物,了解季节的变化,花儿为什么开放。
通过这次春游活动,使我们做家长的深有感触,一直以来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去顾好孩子的培养。幼儿园领导及老师们,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接受全面培养教育,呕心沥血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组织这次活动。目的是为了孩子在实践中,接触新鲜事物,发挥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这些美好的回忆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因此您们不怕苦累肩负风险和责任,组织了这次春游亲子活动,让我们家长与孩子感情增进,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顺利圆满完成了这次活动。孩子开心的笑容也深深的记在家长的心中。
最后,我想对培育孩子而付出辛劳和汗水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你们辛苦了!祝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天天开心,健康每一天!
袁凡雅妈妈
2014年4月24日
第四篇:袁书堂墓碑祭词
祭
词
庚寅仲春,万物向上;光北大地,麦肥豆香。
节逢清明,情思蔓长;至爱亲朋,结伴还乡。
齐聚袁冲,红色土壤;祭拜先烈,袁公书堂。自幼耕读,门第书香;年少启蒙,诗经礼尚。戊戌变法,提倡改良;康梁二士,遂为偶像。辛亥革命,首义枪响;幡然猛醒,慨然涉江。白云黄鹤,警官学堂;实业救国,兴业办厂。弱肉强食,南柯一场;拯民救国,路在何方?五四运动,风涌大江;赤旗世界,共产思想。结识董陈,心胸敞亮;投身革命,不再彷徨。誉在江南,红色县长;奉命鄂北,发展武装。红色饭店,迎来送往;弥足经费,薯叶当粮。创办民校,典地腾房;课徒授学,宣传主张。组建卫队,攻打顽姜;星火之势,鄂北曙光。酝酿暴动,五县即响;功亏一篑,血染信仰。壮志未酬,斗志昂扬;未尽事业,后人承当。革命家庭,缤纷群芳;坚白之志,一鸣皋阳。觉农忠武,英年华膏;袁氏姐妹,蓓蕾绽放。女杰溥之,妇运滥饧;盖棺定论,喜忧亦党。
才女震之,博学多长;旷世之恋,动地感苍。长女熙之,围城筹粮;辗转南北,百年无恙。侄女暄之,意志坚强;园丁终身,培育栋梁。红色家族,前浪后浪;信仰执着,万古流芳。故土袁冲,历经沧桑;地覆天翻,欣欣向上。集镇繁荣,文卫工商;新村建设,农家小康。图谋远景,福祉一方;打造特色,开掘积藏。科学发展,再创辉煌;告慰烈士,坚持信仰。继续前行,步伐铿锵;老区新姿,日月同光。任重道远,山高水长;把酒再聚,壮歌长响。
第五篇:科普书读后感——周逸凡
我看了《发现已知的宇宙世界》,书中讲述了神秘的宇宙,银河系和外星系,人类的太空探索、外星人与UFO等,看过之后,我非常激动,就像进入了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科普书读后感——周逸凡。
我知道了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终了,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我还知道了旋转的黑洞叫克尔黑洞,宇宙中还存在着地外文明,在古代中国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通过对月球和太阳周期性运动的研究创立了历法,读后感《科普书读后感——周逸凡》。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原来天王星是躺着旋转的,真是太神奇了。当流星雨每小时天顶流量超过1000时就形成了“流星暴”,英仙座的流星雨竟是五彩缤纷的。
浩翰无穷的世界随着时间的变迁留下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在这个充满谜团的世界上,有许多知识是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要我们永无休止去探索。
来吧!让我们一起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