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和谐社会 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汇编)

时间:2019-05-13 08:1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和谐社会 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和谐社会 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

第一篇:论文《和谐社会 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建设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必然先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法制建设是其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只有在法制完善的社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开展与深化的,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臶;体现在法制上,就是我国立法与法制建设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向国民和全世界承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制政府的目标。此后,朝着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加快步伐:《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法制政府的框架更加清晰。

一、在新时期新阶段,立法既重效率,又重成果。

(一)、灾后重建有法可依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瞬间,大地痉挛,山崩地裂,中国进入“汶川时间”。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里氏8.0级地震灾害,整个国家进入了紧急状态。

面对无情灾难,依靠《突发时间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尚方宝剑”,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急速锤炼。抗震救灾,法治“引路”;灾后重建,法治“领跑”。有力、有序、有效、透明的抗震救灾工作,赢得了国民的信任,也被国际社会打了高分,面对更为繁复的灾后重建工作,国务院又一次选择了法治——用刚性的法规,更好的促进和规范灾后重建工作。

(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紧急出台

首部针对一个地方震后恢复重建的行政法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高效出台,在中国立法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也将在中国法制史上留下大写的一笔,这生动诠释了一个人民政府对13亿人民的理性承诺,标志着政府依法行政理念的深入,体现了政府行政水平的提高。

从法规条文看,这部高效的立法,也有着高质量: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损毁的重要公共设施的工程质量鉴定提出了明确要求;恢复重建规划要吸取专家参加,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意见;对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提出了特殊要求;严格的监管规定,等等,清晰界定了政府的任务和职责,彰显着法制的力量,体现着人文的关怀,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历史将会铭记这部特殊的条例。

2006年,我国正式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这两项紧急预案的出台,意味着突发性灾害一旦出现时,从国家到地方的各个行政层面,都能有利、有力、有效、有条不紊的加以应对。正是由于党和政府这些年来的早有所备,才有今日的科学、及时、有力的应对;即无论是多种军的调遣,社会多种资源的整合,国家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都做到了快速、有序和高效,以求把地震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把抢救生命的可能性提到最高程度。

二、立法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自2002年起历时五年七审的物权法制定过程,在民主立法和技术设计上,可以说是中国立法史上的立法标杆。物权法,上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下系民众切身利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将中国的物权法草案排在整个民法立法进程中最优先的位臵,而物权法草案迄今也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物权法的初审是在2002年12月的九届人大常委会上,十届人大常委会又经过6次审议。5年来,在一次次座谈、征求意见和修改的基础上,经过7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已就许多有争议的重大问题逐步达成共识。

7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各界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2部向全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早在五届全国人大期间,彭真委员长就提出要推进立法民主化,除非特殊情况,人大立法工作都要经过公议阶段。在对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行政诉讼法、合同法等10部法律征集意见之后,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是距离最近的一次成功的征集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收到的意见,对草案作出了多项修改。物权法草案的公布,使人们在密切关注并参与草案内容修改的同时,也关注公布法律草案这一推进民主进程的做法。

(一)、《物权法》的颁布施行完善了《民法》当中关于物权方面的法律 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物权法》,其中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物权法》是调整有形财产关系的法。”马克思主义者最高理想是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民法》的精髓就在于此。所以,《物权法》的颁布,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本质一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有利于遏制特权阶层的利益。“有恒产者有恒心”,《物权法》将提高公民的安全保障意识,对市场 经济正常运行起保驾护航作用。

物权法律制度是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而中国的物权法律制度正在建立和健全过程中。其中,宪法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民法通则规定了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担保法、土地管理法等单行法律,也从民事、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有关物权作了大量特别的补充性规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依据宪法原则,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物权法,对涉及物权制度的共性问题和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作出规定,不仅要界定物的归属,利用物的效用,还要保护权利人的物权。物权法应既为财产权利人提供激励,又为市场运行规范秩序。

(二)、在制定物权法时,坚持了依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突出了中国国情,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以宪法为依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体现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对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发展权利,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平等,是指权利主体在适用法律面前的平等,物权法涉及的是民事关系的物权主体的平等保护。也就是说,各种财产在民事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受平等保护。

2、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中国实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西方国家的物权法或者财产法,属于私法范围,不存在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平等保护的问题。中国的物权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经验,确立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物权法律制度。当然,要借鉴国外物权法律制度中有益的东西,但绝不能照抄照搬。

3、坚持实事求是,重点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对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规定得比较具体化,强调可操作性;对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但现实中又需要的,规定得比较原则化,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实践留下发展空间;对缺乏实践经验、意见分歧大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进行补充修改。

4、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为之服务。立法中的传统继承和现实创新不是截然分开的,各国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因此,中国在担保物权制度立法上,既不能一味追求新潮,也不能过于保守,对于新的担保物权类型,应当坚持“成熟一项,制定一项”的稳妥原则。

三、立法更加贴近民生,关注民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者的权益。

(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旨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它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与世界综合水平比较而言,中国就目前来说,劳动成本低作为一种优势,在一定时期它当然是可以坚持的。但是从长久来看,劳动力成本低,绝不可能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国家的法宝。如果看看,国际上凡是有竞争力的国家,都是劳动力成本高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大幅度提高劳动力成本,而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是一个趋势。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它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提高我国的劳动成本,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劳动合同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

(二)《劳动合同法》出台的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甚至相当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因此,无论是从法律自身完善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规范和协调现实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都迫切要求在劳动关系建立伊始,就从源头上把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纳入更严格规范的法律框架之中,以更大力度矫正劳动关系的失衡失范,从根本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劳动合同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洽的良性状态。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部署。

(三)《劳动合同法》的重大意义

《劳动合同法》充分认识到当前局势,在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意义重大。

1、立法贴近民生,符合民情。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保障好人民的健康权利、安全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等生存权和发展权。饭碗对老百姓来讲,是天大的事情。劳动关系和谐健康,经济发展才能又快又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实现。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以前法律上对劳动关系的制约上的不足,符合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和呼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2、立法贴近当前实际,符合国情。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格局中,保持健康、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最大的和谐,和谐社会一定是广大劳动者正当利益真正得到实现的社会,也一定是劳动关系双方都能够共赢共荣的社会。没有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劳动合同法》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积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劳动合同法》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合同制度。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制度的确立,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 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已初步形成建立方式市场化、权利义务契约化、用工形式多样化、争议解决法制化的劳动关系格局。

《劳动合同法》旗臶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具体内容中加大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力度,这在目前劳动者权益还得不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和增强劳动者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随着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逐步实施,我国的法制建设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公平正义、奋发进取和劳有所得、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佟柔等主编:《民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3、梁慧星:《民法解释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理论热点面对面》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6、、邝少明,李秀华.和谐与利益[J].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

7、佟柔主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若干民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袁久红等.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

第二篇: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制征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确,没有了法律我们就无法正常的生活,于是,“普法”就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从小,爸爸妈妈就整天叮嘱我:“在路上要看红绿灯。”“走路要靠右行。”“在学校里要团结同学,和同学互相谦让。”、、、、、、、,于是,“法”这个字就像种子一样,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

慢慢的,我长大了,渐渐从报纸、杂志、书籍、网络上看到许多青少年违法的事:某地警方抓获了入室盗窃的犯罪团伙中全是未成年人,其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11岁;某地抢劫的犯罪团伙中,最小的只有8岁……这一个个数字是我痛心疾首,他们几乎和我们一样大呀!

不光是孩子,大人们违法的“光荣事迹”更多,比如说上周,我和同学一起回家,在红路灯处差不多被堵了15分钟,这都怪那些大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绿灯,刚要走,紧接着一辆汽车呼的以下蹿到对面,吓的我们魂飞魄散,就在我们被吓呆的时候,车子一辆接一辆的冲到对面,眼看又要红灯了,我们只能气的干跺脚。再比如说上上个星期,我们正骑着车在非机动车道上好好的走着,一辆超速的车从我们旁边经过,差点把最外面的同学碰倒,如果她倒了,那我们就得玩一次“多米诺”了。除此之外,还有的人随意把车停在路边,导致我们没有地方可走,只能在机动车道上,非常危险。还有的人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急刹车,导致我们“追尾”,就像昨天,一辆突然刹车,一个小男孩就撞了上去,车主下来把那个小男孩骂了一顿,弄得小男孩满脸通红。如果这些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普及法律,人人有责。“法”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它会在我心中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法”永远在我心中!

第三篇:和谐社会孝道先行

和谐社会孝道先行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是过去历史的总结,又是现实实践的先导。涵盖了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作品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的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的“和谐”思想紧密相连。经历代思想家的倡导、统治者的推行和广大群众的实践,“孝”成为我国古今社会道德规范的普遍原则。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精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样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延用到今天,就是全民推崇的“和谐”理念。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对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和延续。

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的今天,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传统的“和谐”理念上升到时代的高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和满足,意义深远。

从伦理的角度讲,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到处充满着仁爱、洋溢着温情的内外协调、上下一致的美好状态。按照《大学》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逻辑关系,我国古代关于和谐的提法大致包括自身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归结为一点,即个人“和谐”意识的锻炼。个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理应自觉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规则、践行公共意志,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践行道德修养的起点——孝道做起。

“百善孝为先,家和国昌盛。”“孝”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家庭和睦又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和现代社会的构建和维护具有支柱性的作用。

孝文化是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基石

根据文字可考的史料,“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就字体结构来看,“孝”即是“子尊老”。孔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母子女关系和家庭单位的形成,作为人类社会属性的孝意识就已经产生,表现为原始低级的纯粹的血亲和谐。西周时期,“孝”形成为社会普遍的伦理观念。自西周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和民间口头文学,如《诗经》、《礼记》、《论语》、《孟子》、《孝经》等古代经典,《孝子图》、《孝友传》、《孝女传》、《二十四孝》等专门记述孝子事迹的典籍,以及汉代颁布的《孝廉法》和各朝代关于孝的法律条文。至此,孝伦理渐成系统,逐渐形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伦理模式,成为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稳定器。

首先,“孝”能提升个人修养,以实现“自身和谐”。《易经·坤卦·文言》中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所谓自身和谐,实质上就是要求个人素养修炼到一定水平,能做到“上不欺天,下不害物,内心平和中正,自立立他,自觉觉他”,达到“君子”的境界。作为“君子”,“仁”、“义”、“礼”、“智”、“诚”、“信”、“忠”、“恕”等都是必备的素质,而这些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孝”的外化,“孝”是实现这些素养的根本。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意思即是说,“孝”是个人德行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很好地践行社会的规范。在儒家那里,孝被放到个人修养的首要地位,正如孟子所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懂得孝敬,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资格,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所以,孝行、孝义和孝道的培养,对于个人修养和成长至关重要。只有首先学会如何行孝,才会知道该如何做人,才能实现“自身和谐”。

其次,“孝”能维持家庭和睦,以实现“家庭和谐”。孝文化强大的社会稳定作用首先表现在以孝侍亲,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上。以“善事父母”为基本含义的“孝”,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孝”的内涵又不仅限于此。对于家庭伦理的“孝”,孔子认为除了要从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从精神上敬爱他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于具体的孝德行为,孔子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等。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孝敬是全方位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思想与行动的融合。在以家庭、家族群体为本位的中国古代,父与子、兄与弟、长与幼、夫与妇等家庭关系,以“孝”为纽带形成了和谐对应的上下、尊卑的人伦关系,维护着家庭关系的稳定。

再次,“孝”能促进社会稳定,以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孝”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睦幸福,构成整个社会和谐安定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孝文化倡导的“侍亲睦邻”,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孔子在《论语》中讲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把“孝”的范围从爱父母延伸扩大到爱人、爱众,以至忠君、爱国。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孝道观,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推广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可见,推己及人、由家及世,“孝”可以促进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为人伦和谐提供了依据。孝文化在我国古代是“人治”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孔子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他认为,持之以恒地强化孝道,可以弱化人们的犯罪意识,约束人们的违法行为,维持社会的和平安定。以上所有这些这无疑都是对“孝”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作用的肯定。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受这种传统孝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中华民族养成了温顺、礼让、仁慈、谦逊、博爱、和衷共济和爱好和平的性格,在其伦理规范的生活中,人们乐于自身的孝德义行、家庭的和睦幸福、社会的安宁祥和,反对尔虞我诈、战争连年、动荡不安,渴望社会和谐。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之 间良好社会关系的维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孝文化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文化血脉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是其中绵延最长、包容最广、内涵最深、最具渗透力和融通力的文化系统,它的内容包括了仁、义、礼、信、诚、敬、恭、俭、让、慈、爱、宽、和等诸多美德范畴;它的行为涉及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扶危济贫、文明礼貌、爱国爱民、积极向上等诸种善行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具有极强的道德教化和精神激励作用,长期以来,它是塑造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的重要源泉。

在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大幅度的调整和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等文化理念和思想资源精华,发挥孝文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将孝道中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扩展到社会,使之形成一种科学的、美好的道德理念,即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心和事业上的责任感,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风气,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弘扬孝文化精华可以陶冶人性,增强个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其次,弘扬孝文化精华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孝亲意识,强化赡养观念,促进家庭和谐;再次,弘扬孝文化精华可以提升全国人民的基本道德素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最后,弘扬孝文化精华,由家及国,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团结和谐。

孝道文化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渊源,因而,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个人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是孝意识和孝行为的意义所在。今天,若人人都能保持“孝”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把孝的传统发扬光大,人人都怀有爱人之心,则必然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和”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就会祥和安定,趋于和谐。

对孝与不孝的现实思考

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准老年人约占20%。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至5倍。据陕西省老龄办对7个市、13个区县50例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典型案例的分析,他杀的13起,占26%;自杀的37起,占74%。在他杀者中,儿子杀害父母、孙子杀害爷爷、儿媳杀害公婆的占92%。在自杀者中,因赡养纠纷、生活窘困而自杀的占40%,因久病不愈、缺少应有照料而自杀的占38%。因受子女冷落、悲观绝望而自杀的占27%,因再婚受阻、精神受挫而自杀的占8%。读罢这组数据,不能不让人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前景堪忧。为家庭、子女奔波劳碌一辈子最后却落个无人赡养,甚或被子女谋杀的境地,在沿袭了几千年“父慈子孝”孝道观的传统孝文化大国,却出现了如此高比率的老年人自杀现象,这无疑是挡在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

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孝道是伦理,更是常理。事亲行孝乃为人子女之责任和义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现在因不孝而引起的养老问题非常不容乐观,给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诸多困难。众所周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称,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可见,中国养老问题形势在现在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将十分严峻。孝顺父母之心,理应始终如一。然而,现在有些人,父母生前不懂得孝敬,等死后却大办丧事,大肆铺张,更有一些有权有势者甚至肆无忌惮地圈地筑坟,修筑“豪华坟墓”,以显示其能“光宗耀祖”。这是完全违背中国传统孝道宗旨的做法,是对传统孝文化的歪曲和亵渎。从以上列举的数字和现象来看,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端正孝道观念、树立行孝意识、弘扬孝文化都是非常必要的。

孝是培养和实践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措施之一,当代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弘扬孝文化精华,不仅仅是改良现今仍然存在的不孝父母、嫌弃老人的不良社会风气,更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发掘孝文化内涵,发展孝文化表现形式,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就憧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充满温情和和谐氛围的理想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从道德的起点——“孝悌”开始,通过从“亲亲”开始,上对君王尽忠,下在朋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扩大到“爱人爱众”,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如今,在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对下一代孝文化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的问题。目前,许多家庭都是“421”结构,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宠爱娇纵成风,致使许多孩子长大后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长辈对于女没有原则的溺爱,不注重甚至没有孝文化教育,是导致以杨丽娟为代表的悲剧产生的根源。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基,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前,要营造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弘扬传统孝文化中的合理思想、倡导全社会的“孝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第四篇:依法制企,普法先行(普法征文)

依法制企,普法先行

法律是一种手段,用于约束人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工具,用于维护人的权利。在人类社会,如果人人都随心所欲地去做爱做的事情,这个社会必定混乱无序,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正常的运转,因此有了法律的诞生,正是因为这些法律的规定,我们才能生活得如此融洽、和谐。普法教育工作,是一个国家实现依法治国、一个企业依法治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从1986年至2010年,已顺利实施了五个全民普法的五年规划。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年,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就要在总结好“五五”普法工作开展经验的同时,做好“六五”普法的推进工作。

在“五五”普法期间,XXXX积极依照XXXX各项部署及宣传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普法工作,公司成立了普法办公室,公司XXXX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对员工发放了《劳动合同法》,鼓励员工充实法律知识,并利用公司内部网络等共享受平台,加强公司内部及员工之间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分享,通过一系列普法工作,公司领导及公司员工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公司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得到了提升,有力推动了公司依法治企工作的开展,为公司进一步经营发

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是回望公司5年来的普法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普法工作的开展上缺乏主动性和计划性;普法基础资料收集、监督检查等方面有待加强;法律工作机构建设、普法经费预算管理等方面还存在欠缺等。在“六五”普法启动之年,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XXXX深入开展普法工作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开展,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快速、和谐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治企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公司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应推进领导班子成员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健全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等。

三、在公司尝试引入企业法律顾问。公司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是法制建设基础性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包含着丰富的法律专业内容,从法律知识的宣传学习到法制实践,都需要法律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因此公司可尝试引入法律顾问,这对公司内部运行机制的健全,日常经营中审理合同、提示风险、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员工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的法律顾问资格考核认证,培养

精通法律的员工,将精通法律的员工配置到管理、生产环节,保证依法治企的落实效果。

四、加强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法律教育。要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可结合公司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培训,在职能部门及生产部门管理层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

五、建立合理的依法治企机制,把依法治企思想深入到各项管理制度中,使每一项管理制度都具有法律的精神,进一步制定公司的生产制度、经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纳税制度、用工制度等管理制度,在公司管理流程中,合理发挥依法治企的作用,不论公司的哪种行为,都要做到合法有效,不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受到相应的追究,真正体现出法律疏而不漏的效能。

六、充实公司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在“五五”普法期间,公司组织学习《劳动合同法》、《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在“六五”普法期间,还可加大对《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政策的各项规定。

七、采取多样的宣传形式,除在公司内部局域网开放法制宣传栏外,还可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客观

需要,在XXXX的统一领导下,XXXX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途径,一定能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知识和企业依法行政能,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法治环境而努力。

第五篇:法制征文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将来我不当国家主席了,谁当也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毛泽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中共中央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办法。五年后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少奇通知想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做了若干说明,对新阿发的意义做了精辟的论述。大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在这个法制时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素养的标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上明确的将“爱国守法”放在首位,遵纪守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法律这个来进行调节,可以说,法律就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要是缺少了这一味调味剂,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够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这就是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废除旧法和对旧法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辩证规律。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法制”被确定被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经济停滞和落后,同时也导致“特权”的急剧膨胀。“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之后,从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最终被叶利钦窃国期间,其法制建设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人治”色彩,法制的原则无力对权力进行制约,社会主义的民主在前苏联被葬送掉。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法制建设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的法制粗略模式或宏观轮廓予以确立,并形成了基本格局。随之,1957年“反右运动”,停止了继续完善新法制模式的努力,从而宣告了法制大转换的结束,接踵而来的是法制近十年的停滞和大滑坡。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十年法制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才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以多样化的法律价值、法律的主导性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为特征的党的法治观。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制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认真贯彻法律道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为法治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院:国际高等技术学院

姓名:马雅玲 班级:国电专1002班 学号:201038930229 电话:***

下载论文《和谐社会 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和谐社会 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模版]

    文章标题: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建设美......

    矿山整治法制先行

    矿山整治法制先行 作者:卢秋群 为维护全县矿山良好秩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南丹县司法局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的工作思路......

    风险防范,法制先行

    风险防范,法制先行普法宣传教育是提高员工法律素质、推进依法合规经营方略实施、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正值“六五”......

    和谐社会论文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摘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结合“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

    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的提出 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意义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 和谐社会......

    法制征文

    法制征文 法制、法治社会的标志:不存在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 即:法制、法治的社会没有社会弊病。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封建社会帝皇制......

    法制征文

    法制在身边 其实法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在学校里,在家庭里,在社会上,甚至遍布每一个角落。 字典上解释“法”为: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