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直谏译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9:2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魏征直谏译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魏征直谏译文》。

第一篇:魏征直谏译文

十三、魏征直谏(译文)

长乐公主就要出嫁了,皇上因为公主是皇后亲生的,特别宠爱她,(就)命令有关部门送几倍于(前朝)永嘉长公主(的嫁妆给她)。魏征进谏说:“以前汉明帝要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命令只给楚王、淮阳王的一半封地。如今送几倍于长公主的嫁妆给公主,恐怕和汉明帝的想法不一样吧!”皇上同意他的话,到后宫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臣妾多次听到陛下赞扬、器重魏征,不明白原因,今天看到他用礼数来抑制您长乐公主的宠爱,才知道他是(忠心于)国家社稷的大臣。臣妾(虽)与陛下结发为夫妻,(但还是)屈服于礼数,情义深重。每当有话说必(先)看您的脸色,还不敢轻易的冒犯您的威严,何况人家臣子(关系)疏远,却能像这样直言,陛下不可以不听了。”(皇后)于是派人请来魏征,赏赐他四百匹丝绸、五百匹绢,并对他说:“(我)听说你很正直,今天看到了,所以给你赏赐。你应该保持这份正直的品性,不要改变啊!”(有一次)皇上退朝后生气地说:(我)今天非杀了这个乡巴佬(不可)!皇后问皇上(要杀)谁。皇上说“魏征每次(都)在朝堂上顶撞我!”皇后退下,(不一会)穿着(皇后的)朝服站在内庭,皇上很吃惊,问她原因。皇后说;“我听说皇上圣明大臣正直,如今魏征(如此)正直,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啊。所以我在这里恭贺皇上。” 皇上才高兴。

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燮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燮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明智之人任用人,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 战国 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编辑本段 注释

①: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之孙,战国初期哲学家。卫侯:卫国国君。②: 将:率领。乘(shèng):古代马车的单位名称。一车四马为一乘。③: 赋:收税。④: 鸡子:鸡蛋。⑤: 弗:不。

⑥: 圣人:明智之人。官人:用人.官,任用

⑦: 杞(qǐ):树名,即杞柳.梓(zǐ):树名.连抱:合抱 ⑧: 爪牙:指猛将。

⑨: 干城:保卫国家。干,盾牌,引申为保卫。城:城郭 ⑩: 再拜:连拜两次。表示尊敬。谨受:虚心接受

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孔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

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孔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这样?”孔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第二篇:读《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读《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读孙绍振教授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之前,我对这位我并不熟悉的作者曾以上网“百度之”作了初步的了解。很有意思地发现,这虽是一本针砭中学语文教学的书,其作者孙绍振却并非是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百科名片上他的身份是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中国文艺理论协会副会长。再看他的生平简介,除开主编过初中语文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再无其他与中学语文教学有关的经历。读完本书的自序我不由得惊叹,一个大学教授怎会将中学教学里的陋习弊病看得如此明晰,将应试教育重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的痛苦感受得如此透彻!待读完全书,更是为孙教授精辟独到的见解、幽默风趣的语气和细致深刻的剖析深深折服。我想,这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绝大多数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奋斗多年的教师们,乃至苦读多年即将走向教育岗位的我们,都已在因循多年的模式里形成了习惯性教学思维,也就是在本书中被批判的,使语文教学沦为纯粹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的教学思维。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还没有教学经验的师范生来说,“沿袭”是最为稳妥、最为安全的一种接受方式,倘若跳出前人的模式,且不说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尚未可知,首先在自己心理的一关便是过不去的。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真正敢于将自我心中的独创性思维付诸教学实践的人少之又少,当然,大家都有一颗负责的心,害怕自己还不够丰厚的知识积淀和不够成熟的教学水平会误导了学生,按以往固定的模式教学,至少路子不会偏,这是对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这种害怕,就使自己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说到: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孙绍振教授将这句话引用为“炮轰新编中学语文课本”一节之序,便是这个道理。孙教授对由来已久的字、词、句意义分析和划分段落并分析段落大意这两项教学步骤尤其深恶痛绝,他认为,事物没有绝对的界限,对于文章来说更是如此,一篇文章往往具有多种划分标准的可能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却以一种标准的划分扼杀了学生的思想,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满堂灌”,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麻木沉默地听。“在课堂上无谓的消耗时间,无非是把僵化的东西说成是天经地义的。这对于青少年实在是一种精神浪费。”对于一个正是从这种语文教学定式中经历过来的人,我对孙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

既然不采用死板的按段落划分分析的方式,那怎样去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情感脉络呢?对此,孙教授首先提出了“分析”的真正意义。

“从思想方法上来说,什么叫做分析?分析就是把本来统一的,水乳交融的,天衣无缝的东西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

孙教授在本书的自序中说道:“„„一切经典作品,都是完整的、天衣无缝的,以形式和内容的水乳交融的统一为特点的。而要分析则要从统一的作品中提出问题来,问题不是摆在表面上的,而是在文章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深处的,这就是难度的所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许多浪费时间的纠缠(如段落大意的划分和字词句的孤立解释)都是由于没有从文章深部提出矛盾,而不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分析问题。”

这正是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而具体怎样提出问题、再怎样作解决问题的分析呢?对于这一点,孙教授在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通过还原和比较进入分析”中做了具体阐释。他将操作步骤分为以下几点:

1、证明和证伪。主要是针对议论文的写作和理解来说,提倡爱因斯坦所倡导的“两面神”思维方法,亦即总是把事物放在正反两面中检验,通过正例肯定论点,通过反例发展论点。

2、应该这样写和不应该那样写。弄清为什么作者不该那样写,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写。在本书中举了托尔斯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在监狱中探望玛丝诺娃一段的原稿和定稿为例,明白为什么采用修改后的定稿而不采用原稿,才能体会定稿在这一段描写中的妙处。

3、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就比如诗中描写的爱情都是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美好情感。而小说这么写却会流于平庸枯燥,毫无看点。本书中具体取白居易赞颂永恒不变爱情的《长恨歌》和鲁迅曾构想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被出卖的爱情”为例。

4、艺术感觉的“还原”。要求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用自己的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本书中举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例中“千里江陵一日还”中不实之处,来推理李白流放“中道遇赦”,急于回家见到妻儿的心情。

5、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情感逻辑不像理性逻辑那样统一,它可以自相矛盾。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分析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正如严羽所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要抓住情感逻辑,则必须舍弃理性逻辑。本书取《三国演义》中关公放走曹操这一情节,展示了人物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

6、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提出将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区分开来,再求超越日常审美价值的优势。本书以《红楼梦》中薛宝钗这一形象为例,她的为人处世很有实用价值,在人事关系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她并非恶人,但因她对人没有强烈的感情,缺少了一种审美价值,所以是“丑”的,由此引申到真善美的既统一又矛盾的错位。

7、历史的还原和比较。不管对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科学的评价,光是从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只有把它们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氛围中去。尤其强调通过历史前后比较,发现文学作品内容、形式上对比之前的突破。本书以《西厢记》中表现爱情双方内在的曲折和痛苦对比之前诗化完美爱情的超越来体现历史比较下文学作品的进步。

8、流派的还原和比较。一切审美语境都不但与形式(文类)而且与流派分不开。要真正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奥秘,必须分析其流派的艺术特征。本书取中学课本入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为例。前者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抒情相当潇洒优雅;而后者则符合象征派“以丑为美”的原则,把本来很强烈的情绪提炼成一种统一的情绪。这就是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了。当无法回答艺术本身的问题时,只有还原到艺术形象的流派的分析和比较中去才有希望。

9、风格的还原和比较。要在相近风格的作家作品中找出个人独创性下的不同点,特别提出,要真正抓住作品的特点,就要把作者作为一个个人,和他所属的阶层区别开来;把作者一般的个性和一时一事的感兴区别开来。本书中取王小波为例,他与钱钟书、舒婷的散文都是幽默的,而王小波独创的特点在于智性和幽默交融,把思辨和幽默,正理和歪理,结合得相当独特。在这样的比较下,就将“幽默”大风格之下王小波的个人特点,精致地比较、分析了出来。

这些具体的步骤又可以抽象概括为两点:第一,对于个别的作品,主要是从艺术形象还原,抓住还原出来的原生感性现象与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第二,避免孤立地分析问题,尽可能把作品放在可比较的语境中,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提出问题。孤立地面对作品,由于缺乏可比性,是无从分析的。

掌握了“分析”的方法,接下来就回到这个问题了:如何在一篇文章中,不走分段落的老套路,来分析文章的层次?

孙绍振教授提出,以“找关节点”来取代传统的段落大意分析。所谓“关节点”,就是全文中比较关键的语句,也就是矛盾的端倪。其特点是,先把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变化过程作阶段的划分,然后从其间的联系,全面地把握其特点。要害是把思想、情感作为一个发展、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曲折转化的临界点,就是关节点。孙教授对此这样说:“文章最为重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的目标是内在深层的内涵。犹如以刀切瓜,全面分析和一点突破相辅相成。文章的矛盾隐藏于整体的统一性之中,但是,矛盾的端倪,在局部上可能是突出的。”

抓到了这一个突出的“关节点”,就是初步的成功了。而关节点不是孤立的,它的生命在于和其他类似的关节点的联系。找到多个关节点的联系,就不难找到其思绪的来龙去脉,其逻辑联系。

就《背影》而言,由叙述父亲买橘子背影的一段往上往下细读,不难发现,在此前后几个关节点组成的情感的脉络。

1、原来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2、(他)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迂。

3、(父亲买橘子)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了,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眼泪又下来了。

4、(读父亲的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衣,黑布马褂的背影。

找出了这几个关节点,全文的情感脉络,基本上可以掌握了,完全不必在段落的划分上斤斤计较。

有了多个关节点,就可以看出文章的思绪不是一个静止的、僵化的、固定的平面。这种方法,与被动的划分的最大的不同在于,迫使学生追随作者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化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

孙教授提出的以关节点和思路发展的层次分析法,和段落大意的划分,在思想方法上是大不相同的。第一,它以文章的整体为目标,但是不拘泥于文章的全部,而是从中找出转折的关节,思绪的脉络,观念(关键词)的发展和深化。第二,它所注重的既不是简单的划分,也不完全是笼统的直觉。而是在抓住一个初始的观念、关键词,找出它和它派生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看它在一定条件下,发展,转化,深化,甚至走向反面(如《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中的“自信”转为“他信”)。就我而言,在读到孙先生这本著作之前,脑海中所根深蒂固的分析课文的方式,还是我中学时代所接触到的段落划分与段落大意。即便依旧记得当时对这种方式的抵触和厌烦,却依旧想不出怎样去打破这样的好似积重难返的僵局。可以说这种“关节点”分析法就像一盏为我指路的明灯,一支强有力的胳臂,将我从创新无望的深沼中拉了出来,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地重新审视阅读了无数遍却依旧从中找不出新名堂的语文课本,重新走上一条从僵化的、枯燥的工具性教学中解放出来,带着感受人文之美的心去从事语文教学的道路。

孙绍振教授在书中提出有关教学改革的另外一点也令我感受颇深。在我中学时期,很多老师讲解作品都采用的社会学的方法,讲解完课文的字词、分段、表现手法之后,总会在中心思想和情感倾向上给课文一个“升华”,那就是将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与时政联系起来。这样的方法,也在我脑海中树立了一个坚不可摧的观念,那就是一篇文章,无论写人写景写物,只要在其中蕴含了深刻政治思想,强烈的政治感情,那便是一篇有价值,有意义的好文章。用如今的一个热词来形容就是: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建国初期及之后,这样的“高大上”却发展成“假大空”。于是有人说,最好的散文还是在民国时期,那时的散文家们,将国家动荡,忧国忧民之心恰到好处地融进如画一般的散文中,而不是赤裸裸地表白呼号。对此我之前竟也从未有过疑虑,就如《荷塘月色》一文,我还记得分析完朱自清先生美妙的写景之词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在“四一二”大屠杀之后,知识分子不知何去何从的苦闷之情。不知是该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继续苟且生存,还是投身共产党的革命。产生了不知“哪里去”的“惶惶然”。

而孙绍振教授指出,满足于把政治社会的形势和作者的心灵之间的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这并没有涉及矛盾,而是停留在表现对象和文学作品的统一性上。光是寻求作品社会意义是不够的,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深刻的方法。

对这篇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孙教授这样解释:这篇散文的矛盾中心是“自由”,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要传达的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哲学的自由,也不是实用的自由,而是一种伦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因为远离了妻儿,远离了沉重的家庭负担而生的,是一种暂时的心灵的解脱。

为了证实这一说法,孙教授以及他的学生对写《荷塘月色》那段时间,朱自清先生的个人处境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调查,并举出大量的论据,来证实这一说法。

且不说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与否,不说朱自清先生究竟是出于政治环境还是个人困境而生出这篇《荷塘月色》。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这一观点,推翻了几十年来语文教学中的陈词滥调,能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受不是吗?这两项说法,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就是值得分析的地方,比让学生感受“高大上”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况且,谁规定优秀的散文必须和民族、社会、国家联系起来?纯粹的个人感情抒发难道就不值得被肯定吗?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对学生自我的创作也是一种误导。

这就不得不提到孙教授那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震动语文界的《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孙教授炮轰的矛头尤其指向语文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部分。首先是,作文所占分数太低,作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中学生文学素养和水平的项目,在全卷一百五十分里却只占了六十分;其次,作文命题的肤浅化、片面化、以及相当明显的政治和道德教化的倾向性,都大大限制了考生思维和情感的发挥,使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天真烂漫的愚蠢”,说着大片流传于世、烂熟于心的空话、套话,以迎合考官,求得一个稳妥的分数。

这一点,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不知这几年的高考作文是不是有些微改变,反正在我高考那一年,也就是三年前,我依旧是装着一肚子老师精心挑选给我们的“好词好句好论据”上考场,用四十分钟写完一篇毫无个性、过后毫无印象的“三段式”、最后估计评到了五十分的议论文。还记得刚进高中时,语文老师也曾提倡过一段时间的自由写作,不限文体,不限字数,甚至不限思想倾向。那是的语文老师是个挺有才气的小老头,给我们出的作文题也是花样百出又意蕴深厚,非常适合灵感自由地发挥。我记得其中一篇便是命题“以荷为衣”,取自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那时我们刚刚学习了课本中的《离骚》选段,这样不设限制的作文写起来是相当顺手而且开心的。在那段时间,我们一个班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高二,我们便被强制灌输“标准议论文”的写作方式,还记得那时我的转变相当痛苦,每次月考的语文作文分数都在及格线下,当时的语文老师,一个刚从毕业不久的年轻姑娘常常将我唤道办公室,指着我的试卷惋惜道:“你的文笔还不错,可惜你把议论文写成散文了,不仅架构没有,对题目的理解也是错的。”

到后来,我经过长久的训练,终于能流利地写出一篇格式标准,而且与参考答案中题解相一致的议论文,可是笔下再也流淌不出多漂亮的文字,多独到的思想。

我看孙教授在其《炮轰》文中说,作文训练和考试最基本的目的是,让青年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的头脑复杂而丰富,而不是把他们弄得简单而幼稚。真正优秀的命题,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诱导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多方面深刻地思考;第二,冲破流行的套话,回到自身的个性,找到自我,讲出自己的话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而低水平的考题则是迫使学生不动脑筋,讲一些不经过自己经验检验和理性分析的套话。

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对于孙教授以上的观点,我再赞同不过。可是高考作文喊改革喊了那么多年,到我这一届,依旧没有多大的起色。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不敢多动脑筋,那对于高考来说是危险的标新立异。毕竟,高考的重要程度和评价标准摆在那里,能在固定标准内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除了有能力还要有运气,这无异于一场巨大的赌博。所以,就连不忍看到学生深受其荼毒的教师们,也不得不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训练他们写出一篇稳妥的考场作文。

基于此,我对未来怎样教学生写作文,还是十分迷惘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一定会鼓励学生勇敢跳出约定俗成的套话、抛开那些迫使人放弃思考的流行话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情,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再用自己的嘴表达出来。就如孙教授所提倡的“贴近生活不如贴近自我”。

“与其说贴近生活,不如说贴近自我。或者说得保险一点,贴近生活,离不开贴近自我。当然也可以说,要真正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贴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作文中,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所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你去写一写,去挖一挖的。„„其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感觉都有不一样的成分,由感觉触发、调动起来的回忆、想象、经验和思想只有那些不一样的才是宝贵的。要把相同的感觉说出来,很容易,因为可以借用流行的、权威的、现成的语言,可是要把独特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要从现成的流行的语言中突围出来,那可不是很容易的。这难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观念上的,以为越是用熟了的越保险;其实这很可能是用自己舌头唱别人的歌。第二,越是用熟了的越是有一种自动化的力量,不用动什么脑筋,就冒出来了。要把作文写好,就要想尽办法把不动脑筋就冒出来的那些现成话排除掉,努力把自己特有的感受找出来。”

这些观点,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会传达给我的学生。当然,是提倡他们畅所欲言,而不是肆意妄言。对于低俗的、恶趣味的、品位低下的话语,还是要坚决遏止。孙教授在《炮轰》一文中,对诗歌鉴赏一题的“炮轰”,也是十分发人深省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诗歌鉴赏曾以客观题的形态出现过,这是我们这一代未经历过的,可光看孙教授在文中的分析,便觉得整个命题和解答都荒谬至极。本来,“诗无达估”,可高考题却将诗歌鉴赏的答案标准化,这正如孙教授所说“暴露了出题者相当主观而且狭隘的思想”。这个状况到现在有所好转,至少标准的客观题改为主观的表达,可标准答案中的“关键词”,还是或多或少地限制着考生的思维。对于诗歌这一种特殊的问题,其思想和感情的隐含性、多元化,岂是寥寥几个“关键词就能给定义了的?

读完《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给我的感受,不仅是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获得了具体方法的受益匪浅,我想,更多是一种心灵的震荡。我看到了当下语文教学工具化倾向仍然严重和人文化难以实际把握的现状、语文教改的步履维艰、和教师团体中“顽固派”力量的庞大;也意识到自己离做一个真正合格的、称职的语文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取一句孙中山先生的老话作结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一本语言幽默活泼而理论深刻警醒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愿与君共勉,在不远的将来同为我们深爱的母语的教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篇:魏征名言

魏征名言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5、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9、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第四篇:《魏征直言进谏》读后感

读《魏征直言进谏》有感

暑假里我借了一本《上下五千年》的书。这本书中介绍了我国远古时期和中古时期的历史。从书中我知道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勇尝百草》、《大禹治水》……等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么多的故事,我都一一细读体会。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魏征直言进谏》。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公元626年,唐太宗派人征兵。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兵。可是魏征进谏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了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兽,也会捉到兽,但是到了明年就无兽可捉了。您的做法与这种做法有什么两样呢?”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地说:“我过去总认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计划国家大事,才知道是我的错。”于是就废除了这个诏书。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唐太宗有勇于纳谏的勇气感到高兴,他不愧是一代明君。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魏征为了国家兴亡,敢于直谏太宗的那种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看到唐太宗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之力国政的身影;看到了唐朝的人们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我们的国家不也如此吗?全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都在献计献策。国家总理李克强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辞辛劳、呕心沥血地为国家、为人民工作。国家经济繁荣了,科技发达了,国势强盛了,综合国力增强了…… 《魏征直言进谏》让我懂得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勇气。以后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只要对班级、对同学、对人民有利的事,我们都要敢于进谏,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永久不衰。

教师评语:

小作者由《魏征直言进谏》中看到了魏征直言进谏的勇气,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态度。并联想到了我国的人民为了国家繁荣也在献计献策。全文文笔流畅,感受深刻。结尾点明文章中心,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个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好孩子。

第五篇:关于魏征名言

关于魏征名言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魏征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魏征名言1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7、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8、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9、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0、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

关于魏征名言2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地洼下,经典语句,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5、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6、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7、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9、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

10、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11、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2、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

13、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14、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15、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1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17、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8、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19、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1、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美。

2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3、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为灾。

24、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心为心。

25、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8、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9、天下安危,唯在为政善恶。

30、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31、居安思危,处乱思治。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33、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34、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关于魏征名言3

1、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2、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心为心。

3、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4、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

5、地洼下,经典语句,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6、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8、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9、,处乱思治。

10、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1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1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5、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16、天下安危,唯在为政善恶。

17、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8、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9、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6、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为灾。

27、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28、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29、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美。

30、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31、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

3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3、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3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载魏征直谏译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魏征直谏译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魏征选美的故事

    大唐贞观年间,一次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两厢站立,大唐天子李世民端坐龙椅,只听太监高声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语毕,兵部尚书侯君集急忙出班,执笏奏道:“万岁,如今四海升平,国泰......

    译文

    12.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学起来简单就贵在是否去学,这就如同学习读书一般。世上的人不管是愚昧还是智慧的,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广......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第六届中日校长论坛”开幕致辞 国と国とが相互理解を一層深める上で、人々の往来と交流はきわめて重要であり、同じアジアの隣国同士である日本と中国は、古来......

    译文

    译文 常羊向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了解射箭的道理吗?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麋(mí)鹿从楚王的右边......

    如何做一个好秘书(结合魏征来说)

    如何做一个好秘书 什么是秘书?按照词典的说法是:“掌管文档、安排事务并协助机构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但我认为这仅仅只是初级秘书的含义,要做一名好秘书,要走的......

    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故事

    魏征简介: (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后移居内黄。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

    邀请信(译文)

    Invitation Letter Dear Father and Mother, How time flies. It has been two years since we went back to visit you last time. We miss you badly. Now, our life......

    《将进酒》译文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