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英文论文)
Abstract
The topic for the culinary culture of the Western table manners ongoing comparison, so that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or their own future development to make adequate preparations.In this thesis, their food culture in the West as the background, analyzing China and Britain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ableware, seating arrangement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of four dining atmosphere, and the Word table view, which reveals cause food culture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Through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aper, can make people fully underst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focusing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thus enhancing peopl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Key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ning table manners
CONTENTS
CONTENTS..............................................2 1 Introduction............................................3 2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4 2.1 Differences in time to attend ,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ime is a diverse people , Westerners concept of time is a single person........................................4 2.2 Differences seating arrangements...................4 2.3 Tableware differences..............................5 2.4 Differences meal etiquette.........................5 3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8 3.1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ideas..8 3.2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objects 8 3.3 Different ways in Qinzhou food , cutlery and etiquette......................................................9 3.3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the Western diet.....10 Conclusion...............................................11 References...............................................12 Introduc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 by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so far from the two cultures.In China , no one party , no matter what the purpose , there will be a formality.Is everyone sitting around , sharing a seat;banquet use round table , which formally created a united, courtesy of interesting momentum.Delicacies on the table of people in the center , it is an object table of people appreciate the taste , but also a table of people 's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medium.People toast each dish to persuade each other to allow food, then good things before , reflects the mutual respect between people struggle to let virtue.Reflects the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ideological influence in this area for future generations , to facilitate collectiv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 which has been difficult to reform This mainly pasta and Western-oriented groups , details of table manners becomes more tedious and methodical.They are used in food Dining System , personal self sweep intraday dishes, soup bowl, regardless of others , each disturbance.Westerners also let voluntarily drink , brandy, whiskey , cocktails , like what drink , drink how much to drink , the individual will be respected , reflecting ideas and more reasonable diet.In summary, the Western etiquette ten million kinds , 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my table manners analysis methods.2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2.1 Differences in time to attend ,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ime is a diverse people , Westerners concept of time is a single person.Asked to do anything else, strict compliance with the schedule , which do what , so when attending dinner , this difference appears to be more prominent , in general , Chinese people are more inclined to time diversity mode ' late '.Often after a half an hour to reach the stipulated time , the owner seems to have already mentally prepared , usually arrange some other programs during this ' waiting ' time, such as playing cards , drinking tea, chat , so that some of the ' first ' guests spend their time.For this ' late ' phenomenon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become accustomed to not see it as a kind of contempt for the host to offer or
第二篇: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1届会计与审计(4)班 谢宇晴 学号:2011030271024
摘要:文化包括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餐饮文化就是我们每个人接触这种不同的切入点之一。东方与西方作为两个古老文化的存在体,自然而然的在餐饮之上也有其差异之处。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从而也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对象、方式、归属与性质方面产生了其独特之处。本文将研究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色及两者间的差异作为比较,并发表个人观点关于对此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评价
(一)中国餐饮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二)西方餐饮文化
东方餐饮有其独特之处,而西方国家也因特有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因而也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独特的饮食科学
西方的饮食科学内容十分丰富,但它的核心主要是独特的饮食思想和科学技术管理。在饮食思想上,由于西方哲学讲究实体与空虚的分离与对立,在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上形成了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注重明晰等特色,使得西方人在饮食科学上产生了独特的观念,即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使观,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适合人作为独立个体的需要,按照人体各部分对营养素的需要来均衡、恰当地搭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且通过对食物原料的烹饪加工,突显各种原料特有的美味,重在满足人的胜利需要。
2起伏的饮食历史
在西方国家,政治上长期分裂,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前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西方饮食烹饪历史呈现出板块式、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各主要国家的饮食烹饪在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古代,西方饮食发展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菜。意大利直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餐中历史最悠久的风味流派,也可以说是西餐的鼻祖。并且凭借着自身古朴的风格成为古代西餐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在近代,西方饮食发展中取得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的是法国菜。它深受意大利烹饪的影响,但极大地吸收意大利烹饪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有别于意大利的法国特色,成为17世纪到19世纪西餐的绝对统治者。在现代虽然意大利菜、法国菜仍然兴盛、繁荣,但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强烈震撼的却是英国菜和美国菜。它们或多或少地受到意大利菜和法国菜的影响,但最终与当地的固有特点有机结合,并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使传统的烹饪方式、烹饪工具发生质的变化,拥有了自己的烹饪风格,因此成为了西方饮食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中,美国菜更是在20世纪中叶时逐渐与意大利菜和法国菜抗衡而部分地成为西餐潮流的领导者,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贵。
3众多的饮食品种
西方是一个多国家、多民族的区域,历史悠久。从地域来看,由于自然条件、物产、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同,西方各国形成了众多的风味流派,其中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英国菜、美国菜等。这些著名的风味大菜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史、精湛的烹饪技艺,甚至还有种种优美动人的传说或典故。而在各个国家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
地方风味菜,并且大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不同的烹饪艺术风格。
(三)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根据中国与西方国家饮食特点可以看出:饮食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这些饮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在饮食中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究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至于色、香、味如何是次一等要求。中国的五味烹调追求味美,营养方面不够注重,例如某些油炸食品会导致营养破坏。2用餐方式及餐具的差异
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西方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热情,客人与主人间没那么客气,而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 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3饮食结构不同
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4餐饮礼仪的差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
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对中西文化的思考与总结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两者各有千秋,单说历史,西餐自然无法和中餐相比。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不必说。但是很多历史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先进的,今天则可能是落后的。比如就现在的生活节奏来讲中餐做起来远不如来个汉堡方便、快捷。从卫生的角度看,中餐的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中既要有传统的中餐,也要有一些西式的食品。文化差异就动与静,需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饮食只是单纯的“味”天下,而中国人却最终没有改,西方人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饮食有何不足。在西方一些哲学家观点认为,没有镜子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而,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没有找到一面可以找到自己不足的镜子。西方饮食文化有何不足?很简单,从肉类煮八成熟就能看出,八成熟的肉类的确实含有比较多的营养,但是,从健康的角度看,他们缺少卫生的眼光,肉类的细菌没能得以杀除,在保证美味、营养的条件下还必须有健康。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保证个人健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传承文化。
饮食文化不是历史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是从古代到现代在蒸煮实践中得到的。饮食文化不是属于个人的,也不是属于某个集体的,它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历史的累积物及文化的见证。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2] 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李曦,中国饮食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篇: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伦理、颜色、礼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究其根源,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关键词 丧葬文化 中西文化 差异
不言而喻,每一个民族身上都带有自己的文化,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无论中方还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还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从中美传统的丧葬礼仪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差异。
一、丧葬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宗教文化不同
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从它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明代小说《金瓶梅》中所描绘的李瓶儿葬礼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等等;但其中又杂以众多佛、道习俗,如请阴阳生批书、置七星板、钉长命钉等是道教习俗;而念倒头经、做七七斋则是佛教习俗。更为有趣的是做七七斋时,首七由和尚念经,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经,四七为喇嘛念经,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由女尼诵经,真是鱼龙混杂,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宗教信仰文化。
2、伦理文化不同
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置之而塞于天地,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不仅是人们德行的根本: “民之本教曰孝”,而且总括
一切德行,所有的具体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现,因此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观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致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乃至家族名誉。丧葬礼仪中的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地突现出来。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3.颜色文化不同
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而中国则采用白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因此,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西方国家白色则用于与丧葬完不同气氛的新人的婚礼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纱,寓意纯情圣洁。现在随着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颜色观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人们接受、引进异质文化,从而更加丰富充实本土文化的内容。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圣洁;以前在中国却是孝服的颜色,可现在,青年人拍婚纱照,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也不再有人会大惊失色。红色在西方人传统观念中是与血腥、淫秽联系起来的,可现在他们身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装时,同样的喜盈满面。可以预言,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交互叠合。
4.礼物文化不同
赠送礼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礼物交换与赠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根据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礼等)礼物具有了社会功能。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在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时期,社会文明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对人为操作的崇尚。他们心目中早早就建立起了这样一个信念:生活中没有什么会先天赋予,一切必须靠人为的进取和造就。人应该努力去揭示世界真相。他们作为个体的人在环境面前是自主的,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能独立影响环境。他们的主创精神使“个人本位”思想得以产生而巩固。中华文化发生的初原期,农业生产劳动始终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世世代代以农为主的民族,客观上便生活于对自然给定性的绝对依赖中,在内心深处相信惟有自然的给予才能给人带来幸福,因此对天意的顺从居主导地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信奉的经典。作为个体的人面对环境是不自主的,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无法独立影响环境,只能凭借给定的关联安身立命。传统文化中强大的宿命论色彩明显与这种观念一脉相承,这也为迷信提供了有效基础。伦理人际关系走向极端,忠孝礼义、三从四德均展示了天人合一思想上的中华文化的负面因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参考文献:
[1] http://
[2] 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王才勇.中西语境中的文化述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四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推荐本文
-----------------
[摘要]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4-53-02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几个因素促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强烈愿望,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对象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
(一)西方人关注营养与生存
英美人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以为它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
(二)中国人追求美味和享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在中国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家庭宴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和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可以说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一)西方人崇尚自由,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饮食文化中明显体现出“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纵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二)中国人向往和谐,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当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其称为“珠联璧合”。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他们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甚至可由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国烹调中,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同样是“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最常用的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式。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烹饪时不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对身体不利。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综上,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金正昆:《商务礼仪》。
第五篇:从莲花落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大年三十》看中西文化差异
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保守、传统的代名词,而西方文化就是奔放、现代的化身。因而不少人便把中国文化归结为落后文化,西方文化则为先进文化。其实不然,中西文化的不同,主要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罢了。而这表现方式的差异,主要还得归结为不同地域人的生活习性差异,但并无优劣之分。
莲花落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说唱并重的绍兴地方曲艺,一种草根艺术。其唱词多为信口编造、通俗易懂,演唱也没有固定基调,只寻求生动活泼,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绍兴莲花落”在庐陵文化中还占有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它在2006年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莲花落《大年三十》的开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开始过春节,置办的年货也主要是年糕、粽子,米酒,鱼干,腊肠,酱鸡、酱鸭酱肉等酱货,而西方,他们的圣诞节则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他们准备的食物也和我们的大相径庭。他们准备的大多是火鸡、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布丁、甜点以及圣诞红酒等等。这也是中西方人生活习性、居住的环境以及文化造成的。
中国人为什么吃这些食物作为过年的象征呢?这还得从中国的悠远的历史说起。据说,最早的年糕是用于祭祀的,到后来才渐渐成为春节应景的食品。“年糕”寄托着我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希望的憧憬,希望“年年高”。而另外一种“过年吃年糕”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以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大将伍子胥预感到必有后患。因此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在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说:“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的话,争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每当逢年过节,苏州百姓都会做年糕,以此纪念伍子胥。渐渐地,过年吃年糕的习俗便风靡全国各地。但是,为什么有些地方过年要包粽子呢?很多人都觉得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的习俗。其实不然。“粽子”的“粽”谐音是“宗”,有着传宗接代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壮大,蔓延子嗣,人丁兴旺,这样整个家族便可兴盛不衰。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地把控着我们现代,尽管大家都不太明白吃这些食物是什么原因,但大家都会自觉地去做。
那为什么西方人把火鸡作为圣诞晚餐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呢?据说火鸡是美洲的特产。当时大量的欧洲移民刚抵达美洲,还保持着吃烤鹅的习惯。可是他们还没有在美洲大陆上摸索出养鹅的方法,于是就开始吃火鸡了。让他们吃惊的是,美洲的火鸡比他们欧洲的鹅好吃多了。于是烤火鸡就成了美国人的大菜,在重要节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至于为什么圣诞节西方人要吃烟熏火腿,而不吃普通的火腿,则得从圣诞老人说起。大家都知道,圣诞老人是从烟囱里爬进来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因而西方人觉得,他们吃的火腿也应该带有烟熏味,就好像是圣诞老人送来的一样。
在《大年三十》中,大家也应该都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而这春联一般都是用蘸有黑墨汁的毛笔写在红纸上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红色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喜庆色。但西方人的“春节”则不同。他们会用“圣诞色”(即红、绿、白三种颜色)来点缀、装饰他们的“春节”。红色的主要是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则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是用砍伐来的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的。树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会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都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在这对比之下,大家也不难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多大了。白色在中国可谓是一种很被人忌讳的颜色,中国人都认为白色是不祥之兆,特别是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是不容许出现的,而西方人则觉得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很是推崇。
在《大年三十》中,我们应该还关注到了这么一个情节:数十个小孩子在学堂学习。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国的孩子学得大多是四书五经;而西方的孩子则是通过请家庭教师来学习的。他们主要学的还是如何弹奏乐器,或是让老师给孩子讲《圣经》里的故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对孩子都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但西方则更注重乐器的教授。而在中国古代,先生在对小孩子四书五经的教授过程中,尽管知道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但是他们相信:只要孩子们读的是好书,今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的增多,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先生们会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其中的句子,然后学生就会摇头晃脑、似懂非懂地跟读。而在西方,教师则注重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思,让他们领悟到其中包含的做人道理。这也是中西方古代教育的一个差异。
在大年三十这一整天发生的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中西方人性格的差异。故事中,苏先生在吃“偷”来的番薯的时候说道,大年三十这一天,不该说是“吃番薯啊吃番薯”,这样容易被人知道自己偷了人家的东西,这样很容易让自己丢面子。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硬是把“番薯”叫做“蹄胖”,还和苏师母互相称赞“蹄胖”膘肥肉厚扑鼻香,十分美味。直到后来林嫂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带着吉儿,为苏先生家送来了年夜饭。苏先生苏师母仍想隐瞒自己“偷”番薯的事情,觉得有失面子。从这个情节我们看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读书人,十分重视面子问题。觉得面子就是自己的一切,不能让自己丢脸。同时,我们也明白,中国人也是十分团结的民族,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当看到邻居有困难时,大部分的人还是十分愿意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这也就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但若这换做是在西方,他们的做法应该会大不一样吧。大家都知道,西方人比较直率,他们喜欢把事情都说得很清楚,不会因为面子问题而隐瞒事情真相。这也是中西方的差别之一。
从《大年三十》苏先生在偷番薯前,面对内心的愧疚与不安,向土地公公“寻求”意见的情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我们将“神”奉为至尊地位,敬畏神灵,可是西方则不一样了,他们是把耶稣奉为至尊地位,一切请示耶稣。总之,就单从《大年三十》这个角度看,中西方的文化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虽然不能简单地判定哪个好哪个坏,但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文化习俗。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尽管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不该崇洋媚外,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