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垂青人生,怀旧与喜新并存
垂青人生,怀旧与喜新并存
——浅论梁实秋散文创作中的价值观倾向
中文092 贡卫吉 070911209 摘要:梁实秋的散文创作独具艺术魅力,以其独有的风格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散文取材于平常生活,从生活中体现其怀旧与喜新的价值观;散文中还充满了比较艺术,于古今中外的文化比较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梁实秋文学知识之渊博,更见其处世所具备的价值观。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不仅留给后代精美的文学财富,更有无穷的精神财富。关键词:梁实秋;散文;价值观;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鲁迅曾称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梁实秋自1927年开始散文创作,直至1987年病逝,辛勤耕耘六十年,硕果累累,有《骂人的艺术》、《雅舍小品》、《雅舍杂文》、《清华八年》、《西雅图杂记》、《白猫王子及其他》等等。梁实秋的散文创作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他以其独标一格的创作风格而成就显著,并影响广泛。本文拟对其散文创作中的价值观倾向进行探讨,并认为梁实秋散文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垂青人生,怀旧与喜新并存。
一、梁实秋散文创作中价值观的体现
梁实秋散文以其独有的创作风格及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广为流传。而其散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倾向更是发人深省、值得人们深思的——垂青人生,怀旧与喜新并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其散文创作中价值观的体现进行分析,一是于平常生活中怀旧喜新,二是于文化比较中怀旧喜新。
1.于平常生活中怀旧喜新
梁实秋的散文,多是取材于平常生活之中,或是生活琐事;或是所见所闻;亦或是人生经历,取材可以说甚为广泛,但都脱离不了生活实际,也许这也是其散文被广大读者所接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吧。
生活之中,能写之事实在太多,但是愿将其以散文的形式写出来的却是数之甚少,然而又能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得其乐、心向神往,并感悟颇深的便屈指可数了,梁实秋可谓当之无愧。王伟在谈到梁实秋的散文创作内容时说:“首先是贴近生活,表现人生人性百态,描画富有情趣的日常琐屑,表现了对生活艺术美的向往,流露着一种乐观、亲切、平和的情调。这部分内容在梁实秋散文中占相当大比重,谈的都是有关衣食住行用玩,林林总总,不厌其详细。”就好比《喝茶》一文,梁实秋在文中写道:“近有人回大陆,顺便探视我的旧居,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的心情,不禁黯然。”“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作者在文中还提及旧时造访友人喝茶的情形,可见梁实秋的怀旧情怀,无论怀乡亦或是怀友,在散文中都体现得淋【1】漓尽致,让读者稍加品味便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梁实秋写散文,并非旨在创作,而是于其中抒发自身情感,表达自身价值观。喝茶于现实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而作者能从中写出怀乡怀友情结,便是不易的,可见他对于旧事物存在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他认为并非是旧事物便该舍弃,他还有一篇专门写“旧”的散文,题目就叫做《旧》。在文中他说:“旧的东西大抵可爱,唯旧病不可复发。”“最可怕的是,倡言守旧,其实只是迷恋骸骨;唯新是骛,其实只是摭拾皮毛,那便是新旧之间两俱失之了。”在梁实秋看来,旧的事物是可取的,只是不可盲目取之,而新的东西呢?不是说因为怀旧就摈弃所有新事物,但也不是将其全部吸纳,也应当有所取有所舍。比如在《退休》一文中,梁实秋说:“理想的退休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作自己衷心所愿意作的事。”“退休不一定要远离尘嚣,遁迹山林,也无需大隐藏人海,杜门谢客——一个人真正退休之后,门前自然车马稀。如果已经退休的人而还偶然被认为有剩余价值,那就苦了。”虽然,退休这种风气是自古有之的,多数人却是不愿意退休的,除无法挣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退休之后是极其寂寞空虚的,整天无所事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生活十分枯燥。在这方面梁实秋却认为不然,他认为有的人八十岁依旧能投心于作画,所以即使退休也不会寻不着事可做。时代是发展的,不断更替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必然是激烈的。在如此有压力的社会中,梁实秋的思想还是进步的。退休并非就是坏事,它能将人引入另外一种境界,开始新的情操陶冶。
由以上可见,梁实秋的散文虽取自于平常生活,但不拘泥于狭隘的生活空间,他的思维是无限开放的。于生活中寻找值得留恋回味的事务,也于生活之中寻找值得我们追寻改造的新现象。
2.于文化比较中怀旧喜新
值得指出的是,梁实秋的散文有一大特色,便是旁征博引,随意挑选一篇散文,都会充斥着古今中外各类文人志士的话语或作品,梁实秋善将其进行比较以显文化差异,自然而然地,我们从中发现了他的价值取向。
孩子,自古以来都是值得争议的话题,无论是涉及哪一方面。毫不例外的,梁实秋便有一篇散文叫做《孩子》。文中他阐述道:“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古代有“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梁实秋以古今作为比较,谈对于“孝子”含义的看法,结果迥然不同。在现代社会里,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应孝他!孩子稍有不适,便有长辈把觉得应该被责备的人都责备一通的现象。长辈对孩子不严加管教,任其妄为,并认为“树大自直”,殊不知“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的现象比比皆是。梁实秋认为“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可见,对于今之“孝子”梁实秋是不敢苟同的,在“孩子”这个严肃的论题中,还是觉得遵从古道,施加管教的好,免得其在成长过程中“弯曲”而不能“自直”!再如谈到餐桌礼仪的方面,梁实秋则将中外置于一起进行比较,“餐桌礼仪,中西都有一套”,外国的餐桌上,家长口中念念有词,而孩子在那里做鬼脸的甚为平常,这在中国是不被允许的,认为这是犯上的;而在外国人们喝汤时是不允许发出吮吸声的,在中国却有人认为喝汤吮吸是对汤的一种赞美。对此,梁实秋在《吃相》一文中则认为“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各国习俗不同,又何必定死规则呢?俗话说“衣食住行”,这都是生活最基本元素,而衣居榜首。对于衣裳,梁实秋见解更是独到。清朝末期,便有西装引进中国,国人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的穿法,然而,梁实秋在散文《衣裳》中却说:“俨然像是个绅士,猛然一看,国籍都要发生问题。”可见,引进新文化元素固然是好,但也必须穿出个样儿,省得令人晕头转向。要将西装穿出个样儿,是需要技术的,而这又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然而,与中国的四季衣裳相比,西装又显得不堪一提了。梁实秋这样说,如果他在死后还能对出版书籍有所选择,他会选择一本时装杂志,看他死后一世纪中妇女的装束是如何的,他认为“妇女装束能告诉我未来的人文,胜过于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及学者。”对于衣裳,梁实秋是不甚了解的,然而对其的认识,却又是如此的深刻,我想,这仅是因为他具有一双探索的眼睛,对于生活之中出现的文化新元素总能及时发现并付诸探索。
从诸多实例中我们发现,梁实秋散文中的比较艺术甚浓,而它对梁实秋价值观倾向的表现是极具意义的,于比较中凸现主题,这便是比较艺术的功用所在。张小玲在《梁实秋散文的文化品味》一文中写道:“在新与旧的对比中,梁实秋也抒发了对于旧事物所蕴含丰厚内容【2】文化欣赏情趣。”既不盲目趋新,亦不片面从旧,无论新旧,以吸取有益为原则,这便是梁实秋于散文之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价值观。
二、梁实秋散文创作价值观倾向综述
学者高旭东在《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一书中认为,梁实秋是穿着西装的“孔夫子”,他以西方的古典精神与中国的儒家精神沟通,以西方的浪漫主义与中国的道家理念沟通,从而建立了一个中西沟通比较的架构。五四时期的梁实秋是反对将文学分为新旧的,他倡导以健康的尺度来评判中西文化。梁实秋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主要是他在清华的八年里,他接触了许多的外国文学,他念旧与喜新并存的价值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奠定了基础。
梁实秋价值观的体现主要在他的散文中。高旭东也说:“念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梁实秋几乎有半数的散文小品都是念旧之作,他的好友、旧交、文坛故人、亡妻,都
【3】[P223]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的笔下。”确是如此,梁实秋的散文中写念旧之作甚多,如《雅舍》、《雅舍谈吃》等等,《雅舍谈吃》虽然表明了梁实秋喜欢美食,但它也在“吃”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雅舍谈吃》意在吃外,他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对故土的思念。再说梁实秋的喜新,在论及诗歌时,梁实秋曾经说过,中国的诗源远流长,但和西洋文学比起来却没有几篇是能让人肃然起敬的,他觉得中国优于西方的东西太少。所以他的散文中表现出来的对西方文化也是占相当重的笔墨的,但他对于西方文化并非全盘吸收,而是健康地引进。例如《孩子》一文中他便认为西方的教育方式自是有独到的一面,然而却是无法任由孩子发展的。梁实秋在散文中对西方文化的评论多是选用比较手法,中西比较取其适。再如他在写《哈佛的嬉皮少年》时,文中尽是古怪少年,行为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梁实秋在文中用“怵目惊心”一词来概括所见,可见“嬉皮”的程度。然而,梁实秋对此现象并未予以批评,并认为这是“文明的发展一直在进行”而出现得现象。可见对于文化新元素,梁实秋并非全盘否定,他是与时俱进的,念旧的同时也喜新。
怀旧,并非仅是指梁实秋对故土、故人的怀念,还包括他对中国传统旧文化精华的吸取,他认为将传统文化遗弃是不可取的行为;喜新,也非单指梁实秋对西方文化的汲取,还包括对文化新元素。正如梁实秋所说,“文明的发展一直在进行”,新元素也不断地被挖掘出来,我们对此并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必须与时俱进,在接受传统文化灌输的同时,学习新文化,拓宽视野。垂青人生,怀旧与喜新并存,这就是梁实秋散文创作中所展示的价值观。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梁实秋的价值观于我们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漫漫人生路,如果缺乏怀旧与喜新并存的价值观,我们是无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所以,梁实秋留给我们后代的不只有精美的散文创作,更有无穷的精神财富。注释:
【1】王伟.雅致地表现雅致的人生——略谈梁实秋散文创作[J].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2,(02):11 【2】张小玲.梁实秋散文的文化品味[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01):103 【3】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王伟.雅致地表现雅致的人生——略谈梁实秋散文创作[J].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2,(02):11 [2] 张小玲.梁实秋散文的文化品味[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01):103 [3] 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4] 李玲.乐生旷达 优雅风趣——梁实秋散文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0):8 [5] 许祖华.梁实秋散文风格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12):10 [6] 洪燕.坦露人格 书写情趣——论梁实秋散文[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12):41
第二篇:“收获”与“困惑”并存
“收获”与“困惑”并存
——践行“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建瓯市第一小学 林文新
去年,我们学校首先在五年级推广了“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学习培训,“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思想也已经广泛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这种“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小组互助,教师点拨——课堂检测——反馈小结”的教学模式中,我有收获,也有困惑。
一、我的收获
1、“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有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也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地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只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在现实里,学生在学校时每天除了上课和参加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外(现在一味强调安全,根本谈不上课外活动),几乎没有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放学后,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难以顾及小孩的学习,学生能完成老师家庭作业便认为当天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就是好孩子了,即使能预习的往往都是走马观花,效果很低。至于那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学习效果就更差了。
为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设计了“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卡。有了这种预习卡,学生的预习效果就大大提高了。因为,他要是不好好预习的话,第二天上课他跟同学谈论时,就拿不出东西,只能坐在那里干瞪眼,心里就会难受。而对于学习态度好的学生,他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可以通过和同学探讨,和老师交流 1
来确定自己的预习效果,获取快感,真可谓“共学相长”。
这样,学生通过提前一天自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填写“预习卡”),在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参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就能有利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先学后教,自主互助”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这一实质。如“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小组互助,教师点拨”等环节,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表态发言,说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思。在广泛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比较中见真假,比较中见优劣,比较中求进步,很好地体现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3、“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不是注重给学生知识,而是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金块,不如给别人点石成金的点金术。
比如学生要完成老师提出的一个学习目标,他要通过“自己学习——小组议论——全班探讨——老师小结”这四个学习环节。表面上看,老师上课的时间少了,其实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教师更多的时间备课和更多的教育智慧。也正因为这样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小组里群策群力,探索知识克服困难,使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此外,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他们需要通过“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等环节,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模式,有利
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
4、“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有利于问题的暴露。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疑问,这比以前老师问“有问题吗?”,许多学生没有回应要好得多。况且,在学习小组内,那些内向的孩子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样就更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在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其实是充当了编剧、导演、演员、裁判等多重角色。比如,教师如何理解教材, 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 如何设置能足够吊起学生胃口的问题, 如何在课堂上和学生打成一片,此种等等,教师必须得狠下一番工夫。还有,教师在在学生辩得精彩绝伦的时候淡化自己, 在学生迷茫不知去向时又适时出现,给予指正、点拨, 使他们恍然大悟„„这样,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我的困惑
在实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在这里谈谈,与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该如何解决?
1、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各学习小组出现了一些不均衡的现象,怎么办?
为了保证学习小组的均衡性,我们几位老师颇下了一番工夫:首先成立八个学习小组,并任命八个学习小组长。然后按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家庭情况等把全班剩下的42(扣除8个小组长)个同学分为4个类别。接着由8个学习小组长抽签,先抽出挑选第一类别学生的顺序签(相当于好生),每个小组长每次只能抽一个学生。抽完第一类别学生后,再依次抽挑选第二、三、四类别学生的顺序签。同时,要求小组长在挑选学生时,要兼顾男生和女生,并特别强调,老师有权根据各小组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即使这样,一个学习校组内的优生差生多少不一,不均衡还是存在。原因有二:一是小组长在挑选组员时,很多是本着“情感因素”来挑选的;二是即使有些小组长挑
选比较理智,会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去进行挑选,但是不确定性总是存在的。比如老师事先的分组就有不合理的地方。
这样,在评价环节就产生了分歧,因为对学生的评价是按组内学生情况来进行评价的。比如,有一次,魏博涵同学(慢生)主动站起来背书,我就给他们小组加分,其他组的同学就不服气,说:“我们小组的同学读得更好为什么不能加分?”造成表面看是偏向的现象。毕竟学生是有差异的,如何才能分组合理?
2、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乱堂的现象时有存在,怎么办? 小组内互助交流过程中产生疑问的问题,有的小组已经解决的,而有的的小组还没有解决。这期间已经解决了问题的小组该怎么办?还有,要是自己小组的问题解决不了,是否可以采取组际交流?要是可以的话,这样就有下位的,到其他小组去请教,造成纪律乱,课堂秩序不好控制,怎么办?
3、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怎么理解“集体讲解,教师小结”?
通过互助交流之后,大部分学生解决不了的题目作为集体讲解,这时是师讲还是生讲?怎样把握这个尺度?要求老师讲解不超过15倒20分钟,最好是少讲,又有的说不要学生讲代替老师讲,那么究竟该如何掌握何时讲、讲多少?
总之,我们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并存的,“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如此。坚信,只要我们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扬长避短,不断总结经验,就能逐步完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练,自主地发现,精巧地提问,做到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合作。这样,就能把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这一愿望落到实处,就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即培养和提高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篇:学习与快乐并存(范文模版)
学习与快乐并存,成长与进步同行
哈拉道口学区中学
赵慧颖
炎炎夏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不忘给自己的头脑充电,因此,整个暑假我过得充实、快乐。我有幸拜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这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所写的一部专著。他在书中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书中他对学校、教师、课程的深刻阐述,给了我震撼与反思: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怎样的教师才是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以下是我对书中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感想:
一、教育改革应该从每一间教室和每一节课堂教学开始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阐述到:“可以说没有哪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的这一阐述,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是改变课堂教学,实实在在解决课堂里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到每个教室里去,他还提到“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态度,看他们是否在持续的学习”,这种对教学的评价方式,让我懂得教学中绝对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搞形式主义,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教学,应该以“投入专注”为要求,而不仅仅以热闹为目的,要让孩子投入专注、持续地学习,而不能只是引发的学生的兴奋。
二、教学中要真实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每个教师需要追求并达到的目标。但是,教师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改革上。曾几何时,认为只有学生发言热烈的课堂才能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差不多已经成了我们错误的共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否是思考后的结果,惧怕课上的冷场,都曾是自己课堂上的真实写照。正象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教学必须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就是要考虑教师、教材、同伴和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考虑孩子的经验,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抛接球”活动。那些“仅仅是白热化的发言竞争,学生表面活跃地不断叫着‘是的’、‘是的’,高高地举手的教室”和“那些空气沉闷、学生的身体坐得笔直笔直的教室”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同样是硬邦邦、干巴巴的关系而构成的教室。
从书中我认识到,要想真正体现出学生主体性,首先教师应能很好地用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语言,包括身体所发出的无声语言,感受学生在课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动,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从而共同走向创造性的学习。其次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的在教室里构筑一种让学生有“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构建学生间、师生间一种相互交往、共同成长的关系。再有就是教师应做到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家长及教师能够息息相通。书中最令我触动的是作者在结束语中的一句话:“学生需要的是能从容平和地、安心地学习的学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确规定、热热闹闹的学校。”
三、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先生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四、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有时候我们虽然“恩、恩”地点着头,热心地听着学生的发言,但其实是希望,可以听到学生的意见和我自己考虑的是一致的。或者到大部分学生发言完毕之后就总结一句“你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们其实并不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我们往往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某些学生的发言,以至未能与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佐藤学先生采用自己多年观察和参与的教学改革的案例,让我看到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呈现出课程改革中的艰辛和努力。读完此书,让我对新课程的改革充满了信心,面对挑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要学会聆听,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个体,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享受改革所带来的乐趣。最后,就让我以该书最最本质的阐述来表达我的收获,那就是“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愿我们也能学习佐藤学先生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教学改革,以取得实质性的成长。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起码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四篇:荣誉与责任并存
荣誉与责任并存—黄龙县城关工商所
黄龙县城关工商所位于黄龙县城,辖石堡、红石崖一镇一乡,及两个社区、20个行政村,辖区面积520平方公里,人口1.82万人。全所现有干部9人。我所内设1个综合服务厅和2个监管执法中队,担负着辖区内一千多户个体工商户和110户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城关工商所先后被省市团委、妇联、纠风办、和省市县工商局授予“文明单位”、“先进集体”、“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五好工商所”、“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光荣称号,同时还有5名同志分别获得市、县青年岗位能手、服务标兵、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2011年我所在镇党委、政府组织的“三述,三评”活动中获免评单位,并在2012年2月23日举行的石堡镇经济工作会议上,黄龙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荣获了2011“先进站所”的荣誉称号。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3起,其中一般案件65起,简易案件38起。在办案中,我所执法人员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启用说理式文书。同时,认真学习案件办理应用软件,有效地推进案件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完善,案件录入率100%,录入的及时性、完整性、正确率也得到不断提高。
在荣誉面前,我所全体职工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局势下,作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的我们更要鼓足干劲,决心在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服务辖区经济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提高认识,争创先进,努力建设一支切实服务于发展、服务于群众的基层工商队伍,履行好“窗口单位”服务为民的光荣职责,为黄龙经济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第五篇:《花样年华》影评:怀旧与现实
《花样年华》影评:怀旧与现实 巧合的出现总会有预兆的伴随,电影《花样年华》里,在纷繁的旗袍下,优雅的提琴声中,一切都好像在窄小的巷道中蓄积着,等待某个时刻的悄然绽放。而那片刻的繁华下,却有着被隐藏于心的落寞,焦急地渴求情感沟通,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周遭的一切,从房间到街角、从办公室到廊道,浓艳的怀旧感下是对现实的徘徊与辗转,而那离散的落寞,也像雨中一圈一圈的涟漪在路灯下逐渐荡漾开来。
大概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所以主人公苏丽珍和周慕云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暧昧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下变得扑朔迷离。看似繁华,影片中苏丽珍二十三套不同样式不断变换的旗袍在精致的妆容下,有了所属的那个年代别样的痕迹,而苏慕云考究的西装,一丝不苟的发型亦显得庄重而深邃。正是有了不曾言说的落寞与阴暗,才使得竭力掩饰内心苦楚的他们有了心灵上的契合.玄学派诗人邓恩在诗作《告别词.节哀》中写道:“因此我们两个灵魂是一体,虽然我必须离去。分别,只是延展,就像黄金被捶打成薄片。”这种思想通过理性的思维和缜密的推理来表达,并不是常见的抒情性语言,诗中亦提及“但我们经过提炼的爱情,它是什么连我们自己也一无所知,我们既然彼此信赖,心心相印,对眼,唇,手,就漠然视之”。这个意象暗示着他们的爱情不同于世俗爱情的精神化过程,如同炼金术士从污浊的泥土中提炼出不含杂质的纯金。那么在《花样年华》中这种绰约的感情正是由于它的不明晰而更显意蕴深长。没有直白的誓言,也无粉饰过度的表情或动作,却只是一个刚刚好。不能忽视的另一点是苏丽珍和周慕云此时都已不是自由的两个人,他们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婚姻的制约,小资,美好,街灯,小巷,任其怎样令人留恋,也不属于两个不自由的人和一份有约束感的爱情,花样的年华,实实凸显了最糟糕的爱情。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世间大抵有两种浪漫的情感,一种是相濡以沫,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便应毫不犹豫地选择与其相濡以沫,错的时间遇见的那个人只能被迫选择相忘于江湖,可以归结于宿命,但究其根基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自然而然。正如叔本华所说:“人生来就是一种痛苦,只是个痛苦的承担者,在不断满足欲求和追求中,寻求更新的痛苦,而一切幸福只是幻觉,当这一幻觉消失的时候,又要以百倍的痛苦来弥补之前所有享受的幸福。”从这个角度看,《花样年华》中苏丽珍和周慕云之间的情愫是悲哀的,由最初的不相识到发现自己的另一半出轨,其对象又为对方的另一半,这种近在咫尺的处于同一屋檐下的矛盾由心底的绝望渐渐衍生出对对方的依赖与试图倾诉的欲望,而当情渐深,意渐浓的辗转时刻,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又制止着她向前,她害怕蜚短流长,担心被人看穿,甚至不敢与周慕云同撑一把雨伞回到住处。暗淡狭小的弄堂两个身影擦肩而过,意味深长的一瞥,却要装作毫不在意,即使彼此纷乱的心境像极了窗外滂沱的大雨。在猝不及防的爱情里,往往充满了犹疑忐忑的不确定和欲言又止的矜持,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有三种绝望的,第一种是不知道有自我,奋斗了很久,却不知道在追求什么,以至庸庸碌碌过完一生;第二种是不愿意有自我,发现了自我,却不愿意做真实的自己,以至自欺欺人度过一生;第三种是不能够有自我,发现了自我,也想实现自我,却带着遗憾过完一生。《花样年华》在开始和临近结尾的时候分别用字幕点明了故事起始于1962年,完结于1966年,在这五年里,世界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丽珍和周慕云从上海来到香港躲避战乱,而作为战后出现的文学流派,存在主义在20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间不断扩大着影响,它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往往是对立且分离的,作为无助,孤独的个体,往往充斥着绝望与遗憾。《花样年华》中展露的恰巧是这种忧伤的遗憾,片中有一段周慕云与顾先生的大段对白“你知不知道,从前的人,要是心里有了秘密,不想
别人知道,你知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出去。”像是在倾诉,却又是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当思念满溢时,决绝与果敢在道德面前的艰难取舍最终成为无法挽回的遗憾。
一方面,苏丽珍和周慕云双方都不愿意有自我,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反抗内心的选择时,只好一度选择躲避对方,即使在那一句“再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的誓言面前。另一方面,他们亦不能够有自我,恰如存在主义中无法摆脱的走向绝望的宿命,即使发现了自我,也想实现自我,却不得不带着遗憾过完一生。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说:“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不得不说苏丽珍和周慕云所处的环境是一座难以攻破的城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西方文明和东方传统同时渗透交融,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交错编织成一张森严的网,制约、束缚着人的自由和本能,尽管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各自的婚姻中已经名存实亡,但是传统思想使他们迫使自己分别成为规规矩矩的正人君子和本分贞淑的贤妻良母,于是他们被困在无爱的围城里忍受着背叛者给他们的苦痛。他们试图反抗,于是接近彼此,而此时狭窄逼仄的过道更显出这种渴求的急迫,然后当他们真的有机会冲破这种束缚时,她只是低声说道:“所以真的不能走错一步”,遗憾的情怀便适时地表露无遗。
繁华的另一半往往是苍凉。彼时的香港有着各种各样的印记,繁华的大都市作为文明的象征,既充满着诱人的魅力,又常常让人感觉到对新现象的无所适从,当这种矛盾蔓延,便更滋长了都市人内心深处总也挥散不去的落寞之感,而当《花样年华》中一大群互不相关的人生活在同一时空里,孤独感、局外感、陌生感便成为了都市人共有的精神状态,拥挤昏暗的房间、办公室餐厅好像在暗示人内心的封闭与焦虑,而门、窗、墙等具有分隔线条的物象则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感。苏丽珍多次婉拒房东的晚餐邀请,周慕云也不会向朋友吐露心声,只是偷偷地把自己的秘密灌输在了柬埔寨神庙的树洞里。也许是现实过于虚假,又或许这只是坚守自己心灵的一种方式而已,他们都不愿轻易让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对外两人永远是客气、恭谦、有分寸,他们看似坚强,体面,实则懦弱,胆小,面对生活的失意,苏丽珍用立起的高领,周慕云用衬衫的硬领强撑着华丽的表象,只为遮掩内心的脆弱和无助。所谓“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正因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最敏感,所以对自己而言,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其实是最暴露的,最微小的事情也是最明显的。《花样年华》中的苏丽珍总是害怕别人看出她与周慕云关系的不同寻常,最后却发现只是自己吓自己罢了,等到房东提醒她“年轻人,出去散散心是可以的,不过得有分寸”的时候,她的内心是不无错乱的,正如她的贴身长衫,像一把道德尺度,没有丝毫放松,时刻提醒着她言行谨慎,不可跨越雷池半步。
人常说:“哀莫大于心死”,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其实哀莫大于心不死,心怀希望并非总是好事,很多时候,正是那些痴心妄想和错误的期盼,将人引向无边的黑暗。当苏丽珍一次次提着饭盒去买面,沿着晦暗、狭小的小巷拾阶而下,昏暗的墙上映出她修长的身影,她内心的彷徨、无助与孤独便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也许她在等待有人拯救她于这样错综难熬的处境,亟于找寻一个出口,于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希望便指引她走向了处于同样困顿中的周慕云,开启了不属于她们的爱情劫。
冷静的伤感弥漫在影片的每个角落,怀旧的气息在现实的包裹下更显其色,孤独与痛苦反复煎熬着二人的精神世界,两情即使相悦,也不得不承受传统与道德的束缚,后来的苏丽珍趁着旧房东移民国外的时机索性把曾经居住过的房子长期租了下来,为的是珍存那段情感的记忆。而周慕云选择把自己的秘密说给树洞听,亦是想让心底的回忆不惨杂质地永久保存,就像一杯浓厚的香茶沁人心脾。而留声机也成为了影片中不容忽视的意象,它除了记录声音,还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记录情感,它不断播放着50、60年代的老唱片、不断吟唱着周旋的《花样年华》,不断重复着奇妙的爵士乐,无限的怅惘在翻滚的回忆中获得重生,有些
话语说不出口,留声机的声音便恰如其分地想起,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影片中的怀旧意识是60年代的香港和30年代的上海交叠形成的,怀旧与现实错落有致,摄人心魄之余又留下暗淡的惆怅,蓦然拾起,才发现时光不在。
如果落寞只是一时兴起,定不会心生留恋;如果心不曾流浪远方,便不会选择轻易栖息,氤氲的空气、狭窄的巷道伴随着不断流转的时光,只剩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遗憾,而那如花美眷,也在飞舞的眼圈、含蓄哀婉的氛围中变成了一场忽明忽暗的传说,最终留下的,是相见恨晚的花样年华。(文 孙幻)
观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