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豪情与柔情(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9:4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轼的豪情与柔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轼的豪情与柔情》。

第一篇:苏轼的豪情与柔情

苏轼的豪情与柔情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它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样样精通。人如其诗,诗如其画,画如其字,用在苏轼这位“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雄厚”的全才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因此我们对与他的印象以及常见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其实,总管它三百余首诗,属于豪放风格的只占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八九,诸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舒展了他柔情婉约的一面。

婉约和豪放本就是存在渗透吸收,兼容并包的现象。东坡各取其长,将轻柔美丽阳刚美融为一体,创造的这种深厚、高妙的韵致吸引了我们探究的眼光。

众所周知,苏轼是一个豪放派的词人,他的词豪放旷达,踌躇满志,但他的仕途却历尽坎坷,几经宦海沉浮。

在他文学登峰造极之时,却也是他遭受贬谪,流放外地之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如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受尽贬谪,其中,最严重和的两次便是在黄州,惠州。儋州。

王安石当政时,苏轼变法加重人民的赋税,从而进行反对以致被贬黄州,史称“乌台诗案”,“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好像是孤鸿,孤寂飘渺,惊起回头,怀抱幽恨,无奈落宿在寂寞荒凉的沙洲,即便如此他依然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后来王安石下台,保守派当政,重新回到政治中心的苏轼,在地方看到新法积极的一面,因而又反对司马光废除所有新法的行为,所以自然又收到保守派的排挤贬至惠州,于是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作。随后又流放儋州。

此时的他,早已年过半百,两鬓苍苍。再后来,宋哲宗亲政,扶植新法,哲宗虽然是苏轼的学生,但他并不喜欢苏轼。如此,苏轼的处境便是不言而喻,直到哲宗逝世,他也未回到政治中。

或许是家乡的豪壮秀丽的景色,孕育了东坡的壮志豪情,成就了他那波澜壮阔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东坡来到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上有小船可以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那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浪花翻滚不禁遥想千百年来的风流人物,激起一堆堆雪一样的浪花,如画般的江山一时间倾覆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公瑾,那时乔家小女初嫁归门,他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英姿飒爽,俊美绝伦,从容的谈笑间,曹操水军便已灰飞烟灭。身临此地,不禁浮想万千 可怜如此多愁善感,以至于过早生出白发。在这里我想: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何一个僻远的黄州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他为什么要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称作“乌台诗案”的案件中,为何当时批评苏轼的言论会不约而同的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周围的笔墨比的十分寒碜能把同时代的文化名人比的有些狼狈,引起小人们酸溜溜的记恨。比如何大正,比如张定,甚至还有沈括。

于是检举,逮捕,流放,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大师被捆绑起来通宵达旦的侮辱摧残好在还有侠义之人。杭州的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美好行迹在他入狱后公开做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狱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尽力照顾他的生活;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镇、张方平不怕受牵连写信给皇上说他在文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甚至太皇太后在病的奄奄一息时,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个人就够了。”终于,皇帝赦免了苏东坡,贬谪黄州。“捡进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许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终于,豪情发过了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幻一场,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明月吧。

“老夫聊发少年狂,”每当读到这首诗,我都会觉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油然而生,东坡通过对冬猎盛况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上阕写出猎场面的壮观,“锦貌貂裘,千骑卷平冈,”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文中一个“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发心中的一腔磊落之气,当时苏轼年四十,正值壮年,却以老夫自嘲,又以聊发和少年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流露出内心深处淤积的激愤情趣。

下阕借用典故,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便将自己欲向朝廷请缨杀敌为国的豪情跃然纸上,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鬓微霜,又何妨”。只要给我机会,我依然为笑傲沙场,但朝廷并无启用之心,留给他的只有悲愤和无奈。

失意中,他向往明月,却又充满对人世间的无限眷恋,无奈之中,只好借酒消愁。月圆之夜,坏想起自己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提笔写下了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苏氏兄弟情深似海,患难与共。他们政见独到,豁达乐观。一生处在新旧党派激烈斗争之际,各种纷争的多事之秋,政局动荡不安。他们既不肯苟合保守派守旧,又不赞成改革派的激进,加上更天丰点媚骨的秉性,注定了弟兄二人仕途坎坷莫测的峥嵘人生。但亘古不变的是兄弟情谊,苏氏兄弟手足之情堪为千古楷模。苏氏兄弟生活在深厚文学氛围的大家庭中,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孜孜苦读,从小沉浸在文学天地里,志同道合,相互激励,生死与共。《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在他们多难的人生中,每遇政治**,弟兄俩总是相互关照,甚至不惜自己丢掉高管俸禄,不惜抛弃帝城的舒适生活,远谪边城,以求兄弟相聚团员。在苏氏兄弟诗词之中,提到渑池的,写兄弟亲情的远不止一首,丙辰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古今中秋诗词的压卷之作,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倍受璀璨凌辱,“自度会死狱中”,他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中说“与君世世为兄弟,再接来世未了情”这是多么真挚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

在生死场上镇静自若,笑向刀斧丛中的英雄自古不乏其人,但在残酷的政治打击面前仍谈笑风生,畅怀高歌的文人却并不多,苏轼便是极特殊的一个。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由于他站到了反对派的一边,所以立即遭到了革新派的攻击,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定**》一词,便是它被贬后所作。

这首词上片主要写词人在绵绵春雨中的所见所感。“莫听穿林打叶生,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词人却毫不在意,并劝大家不要将其放在心上,是一种坦然面对风雨的态度。然后,将“竹杖”、“芒鞋”与代表身份地位的“马”做一比较,一个“轻”字显出对官场的漠视,“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透露处人到中年的沦桑阅历,几又及多轻视,几多豪气!任凭道路泥泞,衣衫尽湿,心声仍然充满“晴”意,放声高歌。

下片写的春雨出霁,夕阳晚晴,“料峭楚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此时词人已物我两忘,而对“微冷”时忽逢晚照暖身,本应欣喜,然而苏轼既不以风雨为忧,为不为晚晴而喜,继续自己的旅途,将一路的阴晴冷暖抛在身后,一种淡然的心境跃然。着应是经历坎坷波折,大起大落之后的平淡与坦然。

语意双关是这首豪放词的主要特点,表面上是写在路途中所遭遇的自然界的雨,实则暗指人在官场仕途中所遭遇的政治风雨,其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表现了词人无视官场**,宠辱皆忘的旷达情怀,而“归去,也无风雨也不晴”一句则是词人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愿望的生动体现。

潇洒走人生,不受外物的羁绊,遨游于无尽天地,有了庄子化蝶般的超凡脱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超然物外的人生信念,展现了处变不惊的洒脱和豁达。他的这种心境使他注定不会因失意而过度悲伤,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原乞儿,无论地位尊卑,苏子都一视同仁,他的毫无城府,使他历尽挫折也使他笑面人生。

苏轼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有一次在朝廷盛典中,在众大臣之前,他向一位道学家开玩笑,用一个文词将他刺痛,自己 后来不得不承担此事的后果,可是苏轼不会因事发怒,他不会记恨人,它总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在定**中苏轼在路途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的意外风雨与波折,而苏轼又在风雨中顿悟,看透人生的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过去,可见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苏轼的阔达乐观产生于深广的人生忧患,经历了解脱和追求两个层面的境界,苏轼思想体系中的儒道佛思想并存互补,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但他的最终目的还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深夜难眠游园中,恰见海棠花开,于是作“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柱照红妆”,心中怜爱这美丽的花,由此更能看出他不仅是一个豪壮的词人,更是一个爱生活有情调的性情中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个再铁骨铮铮的男儿,心中也会有那么一丝柔软,东坡亦是如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柔情似水的别样东坡。

《江城子 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既有那种“山长水阔,梦魂杳杳,再相逢唯有来生”的悲切,又有生离死别的幽幽思愁。不同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洒脱,更区别于《念奴娇 大江东去》的磅礴,它是苏轼心头的朱砂痣,心上的白月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以词写悼亡的悲切劲上,东坡与纳兰容若极似,只是他比容若更达观,更懂得死者长矣矣,生者当乐天的道理,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总有重见的希望,而今却是隔着生死界线,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这几句词单刀直入,概括性极强,感人至深。世人多评定苏轼为豪放词派,其实子瞻的情词小令一样写得清灵疏秀,柔媚不让婉约派,风骨刚硬处,又胜其一江春水向东流,由不得人不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十年之后,他还记得王弗在小轩窗下对镜贴花黄的情形,在她坟前默认落泪,无处话凄凉。曾以为,我们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你离去,用死亡在我们中间划下一道不可逾越的银河,没有鹊桥暗渡,天上人间,此生此生不复见。这思念又岂是千里可以衡量?!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如果知道有一天,你会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使生活里的点滴都可勾起我对你的思念,我宁愿与你擦肩而过,让更适合的他给你更好的深情宽厚,也不愿让死亡把你我轻易割舍,得到过再失去,比从未得到过,更让人难过绝望。只是许多事,已无法重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王弗是一个安静谨慎的女子,自从与苏轼结发为夫妻,便如那缠绕指尖的发丝,将满心爱恋付于东坡,古时有一种礼仪,新婚夫妇各剪一缕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好像意味着两个人会相互扶持,一起慢慢由青春年少携手行至白发苍苍,可她却先行一步,徒留东坡在寂静之夜,梦回故乡,那与爱妻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熟悉。她的眸,她的容貌情态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分别十年,犹记得她的音容笑貌,深情一片,宛然可见。“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夫妻相见,没有久别重逢的卿卿我我,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诉说各自别后的种种,相忆相怜,又该从何说起呢?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了,这是把现实的感受融入梦境中,使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与上片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虚实结合,给人一种无以复加的哀伤。“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王弗病逝后,苏轼续娶,但仍在王弗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三万株松柏,以伴青冢。他对她心有牵念,年年不忘。他当日亲手栽下的松柏,风吹雨打十年,已然挺拔,松涛入耳,望你安眠地下。

为守而守,到最后,爱枯心死,还不如顺其自然,彼此倒能留三尺回旋之地相思。

读《江城子》,读破苏轼一片柔情。

确实幕后听言的王弗对他的帮助太大了,以至于王弗走后十年,东坡都难以忘怀对她的思念,绵绵不尽的哀思在深夜涌上心头,一片深情,情归于寂静无声,十年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的辛酸合着泪一滴滴积攒,一行行流淌,无语相对,柔肠寸断,梦境之中,仿佛曾经,真可谓柔情到此也断肠。

一曲蝶恋花,常常使苏轼涕泪俱下,或许是苍天不公,连深爱的他的朝云也先他而去,此后,苏轼终身不复听此词,她带走了苏轼最后的爱,也留给他永远的痛。

“三王相承,我唯行之”,这或是有意,亦或是偶然,但无论如何,苏子的这份深情都使人刻骨铭心,苏子的执着也毫不褪色,这位挫折面前永不屈服的铁骨男儿,这位屹立于中国诗词之巅的巨人,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对家国的悲叹,他的柔情也同样使人永生难忘。

第二篇:豪情诗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2.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7.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2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0.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31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3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3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泌园春·雪》

3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

37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

第三篇:苏轼与黄州

苏轼与黄州

一 序言

中国的 黄州,那里牵连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其实,黄州算不上繁华,甚至说的上萧条,颓败;因为这里有了苏轼的存在,它注定不是个简单的地方。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大作《苏东坡突围》里用非常诗意的笔触介绍了苏轼在黄州的境遇,内容十分精彩。黄州对应着中国文化中极其明丽的一部分。可以说,苏轼成了黄州最得意的鲜亮招牌。

二 流放的文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的祖父苏序,身强体壮,生性豪爽,喜欢饮酒(这一点在苏轼身上便没有得到体现)。其父苏洵,是个有着古怪脾性的人,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曾经屡试落第,后奋发图强,考取了功名;其弟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和苏轼及其父苏洵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地位非常显赫。苏轼的母亲虽然没有苏氏父子三人那么有名望和才学,但是却对苏轼小时侯进行了严格的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轼今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苏轼未来的成就铺垫了一条小道。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参加了礼部考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后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当时他受到欧阳修的极高赞赏,说“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又“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欧阳修说的没错,苏轼做到了,而且做的十分出色,可见,文人之间隐约的默契非同一般。自从苏轼入仕以后,仕途却便不平平坦坦;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坚定地站在了欧阳修、韩琦等人这边,反对新法。结果,惨遭变法派的诬蔑弹劾,为了避开险境,苏轼请求离开朝廷,力求在外能够寻求安身之地。不久,便任杭州通判,既而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变法派穷追不舍,指责苏轼借诗词讥讽朝政,遂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乎以莫须有的罪名锒铛入狱,他的政治对手李定甚至罗列了他四大该杀的理由。狱中,面对唠唠叨叨的狱卒恶狠狠的辱骂和摧残,他的精神和肉体都深受迫害,本以为会在狱中终其一生,于是写下了“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样绝望的绝命诗,最后还是此案的始作俑者王安石开口说话,才得以从轻发落。解脱牢狱之灾后,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伟人终究是伟人,生活如果太平坦了,就很难构成一种冲击世界的人格品质。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佐证:苏轼与司马光就免役法存废问题发生争执,接着又与程颐、程颢发生了“洛蜀党争”,争的不可开交,最终苏轼获准出知杭州,此事才得以终结。其实,苏轼便不知道,后来有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当中,而托这场政治风暴的“福”,他被一贬再贬,竟然被贬到了偏远的海南。事过境迁,元符三年,徽宗继位,苏轼遇赦北还,结果在反还朝廷途中,病逝于常州。

三 黄州绝唱

在受到小人的尖锐攻击和毫无根据的诬陷后,苏轼被一贬再贬。元丰三年,苏轼带着儿子苏迈离开了阴暗的朝廷,来到谪居地黄州。开始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新的爆发点。流放苏轼是朝廷自身内部官员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必然结果,是恶意的,又是符合政治逻辑的;但朝廷上下的衮衮诸公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带有深刻的恶意性质的流放,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灿烂可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光从文学上讲,朝廷流放苏轼在不期然而然下为中国文化做了非常要好的事情,如若从人道上讲,这种流放下文学又是血腥的,残酷的,缺乏道义的!文学和道义,构成了黄州的文化矛盾冲突与对撞的交织点.

诚然,苏轼的文学成就覆盖了许许多多的方面,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就连书画都有其推不开的一席之地。中国的词史,有了苏轼的高贵和可爱气质,才多了一份开阔;有了苏轼的才情,才多了一些坦然的从容步伐。当然,本文着重要阐述的是苏轼在黄州吐纳的文化气象。黄州和苏轼在文学上的壮丽对话,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里都充满了离奇的幻想、勃郁的喷发,这种奇妙的碰撞,不是灵光一现,而是在大自然中交织成的最激动人心的永恒共鸣。似乎冥冥中,有神灵的相助。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说的真是太好了。苏轼在黄州赤壁之上,面对着浩浩大江,脚下是壁立的崖岩,顿时热血滚烫,一张一合,吞吐出万丈豪情:[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之一,开篇便非常不俗,格调高昂,意境开阔。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气度非凡,统领全文,仿佛一口气就能吞没掉一切是是非非,接着借景抒情,感慨古人,喟然叹息。经过这么久的忙忙碌碌,这么多的曲曲折折,苏轼不会不知道他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面对此番此景,面对着古人曾经徘徊过俯仰过的地方,他终于发出了对现实、对人生的内心真情吐露。人生是多么的短暂,那些扰乱人性的功名利禄何尝不是人生的羁绊呢?为什么不早点走出这种无休无止的自我戕害?人生多一些放达,少一些烦忧,心胸开阔,有容乃大。那么这个世界多么美好!也许苏轼天生就是个乐天派,或许过去的伤痕累累让他对一切都能拿的起放的下。豪放对于苏轼来说,已经成了他的代名词。当然,这是有根据的。以前的北宋词人大多擅长于作“花间”词一类的艳词,往往题材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苏轼那不拘一格的才情,完全不受理这种社会性圭臬,开创性地拓长了词的抒写空间和表达意境。上面的豪放词便是一例。当时有些人视豪放词为异端,此词一出,便被伶人拿着和柳永的慢词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调侃归调侃,但是豪放词还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文学家,这就已经足够了。北宋的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又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这些评价是很客观的,丝毫没有带一点偏袒之意。

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驾舟再次来到赤壁,这次是在山脚下。舟,诗人,美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那浩然的呤唱,也正是这次畅游,终于有了以山水为题材的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这篇散文游记,文采斐然,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构造能力和表达技巧。统观全文,处处闪现着苏轼独到的智慧眼光,以及他那气势恢弘的宇宙人生观。这里,有个明确的特定环境,徐徐清风,淼淼烟波,载着苇叶似的轻舟,飘飘忽忽,嬉戏在万倾波浪中。这里,是远离朝廷的自由之地,什么建功立业,什么富贵荣禄,什么忧国忧民,都已与自身毫无瓜葛;朝廷的争权夺利,相互厮杀,相互倾轧,都已与我毫不相干。我在此处享受着个体灵魂的安宁,东看看,西瞧瞧,不妨再挥洒一下情怀,惬意地畅谈宇宙和人生,纵然挫折和逆境的打击又如何。想想,苏轼是被朝廷流放至此的,从此文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他那份坦荡,那份旷达,那份执著的强烈信念;他的意志没有消沉,更没有消退,而是在达观的人生信条中找寻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从哲性中来,又潇洒地回归到哲性中去。这就是苏轼!

不可否认的是,黄州提供了苏轼浩荡才情的海量倾泻,特别是他那飘飘洒洒的诗情。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但是,不止于此,苏轼的书画也凭借这片承受着苦难的流放者之地,得到了骤然的凝练和升华。苏轼曾在《书论》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书也。”可见,书法的审美情趣与人性有着很自然的对应之处,并且和人紧紧联系在一个致密的空间里。所以说,窥探一个人的书法书写技巧和表达形式,可以进一步探寻他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无疑,苏轼在黄州的书画手迹将会为后人打开一个探寻其精神状态的缺口。

苏轼传世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分早、中、晚三个时期。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苏轼在黄州写的上品《黄州寒食诗帖》,其内容哀怨凄凉,点点滴滴都吐露着苏轼人生的失意,仕途的颠簸,以及官场的无奈;此帖字型温润,笔圆韵胜,格调高昂,状态万千,给人目不暇接之感。细细研磨,便从中可以看出此帖尊法度而不拘格的特点,这是和苏轼的人格非常吻合的。有人曾评价书法说,东晋的冷峻,唐代的严谨,五代的衰靡;可是,苏轼的到来,来得正是时候,他手执神笔,轻轻一挥,挥就了另一番气象,另一种境界,独创了烂漫的新书风。苏轼书法在宋代流传深广,雄视百代,影响了宋代几乎整个书法生态系统。有时候,人往往在得意之时,并不把真情留注在书的篇页之间,反而会在失意之时,会完完全全在纸张里进行真情的大吐露。还有就是苏轼在作画上的可人成就也是像摸像样、推陈出新。凭借自己继往开来的天才资质,他潇潇洒洒的舞动画笔,画笔与纸张接触的间隙,沉淀着从从容容的精神气度,一点一划,一撇一捺,一种气象便巍然耸立,跃然于纸上。他画墨竹师承绘画大家文同,但却便不循规蹈矩地完全继承吞咽,不注重吸收后的吐纳,而是在继承熟练以后,把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气度嵌入其中,形成了别然不同的异彩。更有趣的是苏轼在前人的深厚基础上,创造性地撕开了薄暮遮掩的另一种绘画境界,这就是“士人画”。苏轼左手提着墨竹,右手握着士人画,稳稳当当地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漫漫长路。他,真行!

黄州,一个地图上的小地方,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地方,一个荒草凄迷,鸦鹊翔集的地方,却怎么样也抹不掉在中国文化史光辉灿烂的一页,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巨人和它作了一次开天辟地的对话,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亲密接触和文化突围。苏轼,黄州,一个人名,一个地名,没有谁会想到他们会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谁会想到他们牵连着整个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他们呐喊一声,天地都在震动!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知识份子。他有放肆的才情,神州大地处处留音;他很自私,把人间的酸甜苦辣都享尽了,为了自己,也为了那拥挤的贫苦百姓。他,算得上一个很有责任心的文化良知!

若是按照苏轼的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作个定论的话,可以这样说,文人,真累!参考文献:《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

第四篇:苏轼与端午

苏轼与端午

一、端午与屈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二、苏轼与屈原

苏轼少年时代就喜爱屈原,熟读其作品。到了青年时代更为崇拜。苏轼以屈原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有《屈原塔》诗一首和《屈原庙赋》一篇。

据清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这两篇作品是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苏轼服母丧期满后,再度赴京途中所写的。它们虽然是作者年轻时(24岁)的作品,但已经可以见到他对屈原有深刻的认识。《屈原塔》和《屈原庙赋》都是以屈原的“死”作为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下笔。

这一年苏轼随父苏洵取长江水道北赴京师。在湖北有一遗宫即屈原的故居,在屈原死后被改建为庙,立像祭祀,但历史的风尘已把此时的屈原庙吹变得荒废不堪。苏轼见此景感伤至极,心中多年的偶像,一个伟大的身影,一段历史的悲剧,一幕幕浮现眼前。在含泪祭扫屈原庙后,他满怀深情创作出名篇《屈原庙赋》,此作成为苏轼三十多篇辞赋作品中,堪称赋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乎中浦。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屈原庙赋》不是简单表达“粉丝”对偶像的崇拜之情,全文与屈原的灵魂对话,把偶像悲壮惨烈的一生和崇高的爱国激情完整地渗透在如泣如诉的笔墨之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年轻才子对历史伟人的心驰神往和对屈原高风亮节的由衷赞叹。

也是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也是在随父苏洵取长江水道北赴京途中,路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然建有一座屈原塔,苏轼惊异之余挥笔写下了五言古诗——《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屈原塔》一诗是一首端午节缅怀屈原的风俗诗。“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则是对这一节日的描述: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据说在这之前,粽子只是一种夏令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人们才把纪念屈原附会上去,并流传至今。

作者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从某种意义上说,《屈原塔》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苏轼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屈原的“忠贞之死”,千百年来并不是人人都欣赏。在苏轼以前,就有一些学者反对屈原投江,其中汉代的扬雄是代表人物。扬雄在《反离骚·序》里认为:君子得不到适当时机就应该如龙蛇一样暂时蛰伏起来,遇不遇到适当的时机是命中注定,何必沉江自尽?苏轼对扬雄的论调坚决驳斥。苏轼在《屈原庙赋》中详细解释了屈原自寻短见的主要原因,有力反驳了扬雄的看法,同时更用屈原的“忠贞之死”来和扬雄作对比,极大地讽刺扬雄于汉亡后不能守节改事王莽的新朝。此举千百年来令学界大为赞赏,认为苏轼对屈原的崇拜,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达到一种思想精神的至高境界,是人生意义的一种追寻。

苏轼虽自身才华横溢,但从年少时起,一直到人生的晚年,对屈原的崇拜如陈年的老酒愈久愈烈。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赞叹屈原的《离骚》。苏轼说“《离骚》价值极高,足与日月争光可也”。

最能体现苏轼对偶像“狂热”赞美的,要算明人蒋之翘在《七十二家评楚辞》中所引的一段话,苏轼曰:“楚辞前无古,后无今。”又曰:“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苏轼认为楚辞是空前绝后的杰作,在亘古以来万千作家中,只有屈原一人令自己感到绝对无法相比。苏轼的一生教过许多学生,他经常说:只要熟读《诗经》和《离骚》,作诗的一切技巧和精神就都掌握了。不仅要求学生熟读《离骚》,他自己在暮年之际仍常读《离骚》,忘情其中。此时的老人是在用一生的感悟来品味先哲,追寻境界,崇拜偶像。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屈原)、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的确,不论东坡如何自愧弗如,在后人眼中,他这个“粉丝”已达到了和偶像同样的高度。他将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使词具有“旷”的精髓。而东坡平生最大的功业,绝非他自嘲的“黄州、惠州、儋州”,而是无论境遇如何,都不曾迷失自我。所以,在学问和德性上,“粉丝”与偶像皆为后人景仰的对象,这是否可以成为当代“粉丝”学习的榜样?

“泛粉丝”时代,对“腕儿”的追星无可厚非,只想强调一点:“粉丝”是否应跃升自己的档次,多注重精神的向往,多增加思想的交流,多探寻知音的境界,多积淀文化的品格。穿越时空与古贤对话,“对接”精神让理想传承,生命进程成为崇拜过程,这一点,苏轼做得够铁杆、够酷炫,堪称“粉丝王”。

三、苏轼与端午

苏轼端午二词勾勒出北宋端午民俗画卷。

元丰四年(1081)五月初五,苏轼应黄州徐君猷宴游,作《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调充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太守。在定州,四月以讽斥先朝罪名贬知英州。未至贬所,八月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十月二日到达贬所,时詹范守惠州。苏迈、苏迨归宜兴,苏过与朝云同行。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五月四日,苏轼作《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记录了北宋惠州的端午民俗,女人们都要用兰花香草来沐浴,然后用彩线臂缠,以期祛病除灾。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是一幅多么美丽而热闹的民俗画面。

第五篇:与苏轼相遇

与苏轼相遇

2030的一天我接到上级指示,奉命前往北宋去采访苏轼。

来到北宋刚好是八月中秋,没走多远便望见有一位长须老人在皎皎的月光下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真当我疑惑是何人在此作诗?那人便转过头来,我惊讶极了,这不就是苏轼,苏老前辈吗?我赶紧迎了上去。

“莫非前辈就是苏东坡,苏老前辈”他道:“苏东坡只是我的称号罢了!小弟是?”“小弟字健磊,从千里之外,能闻前辈盛名,千里迢迢,来访于此”“哦,有劳有劳”

我与苏轼很快谈到了一块。“前辈乃千古圣人,所作所为无人不赞扬。”苏轼平淡的说:“天下哪有什么圣人,我只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罢了。”我恭敬的说道:“前辈此言差异,您的诗句句文理可佳,广为世人传诵,书法,绘画均匀突出。你做官更是两袖清风,人人称赞。如此之人天下能有几何?”苏轼叹息:“事是以前,李定等人故意把我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他们以我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将我被捕下狱,出狱后许多人将我视为肉中刺,眼中钉,哎叫我如何是好”……

说着说着,已近凌晨,我与苏轼依依惜别:“今日能与前辈相遇,小弟三生有幸,现已是凌晨,我不久留,如果有机会我定与前辈,畅谈多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载苏轼的豪情与柔情(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轼的豪情与柔情(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柔情怎么造句五篇

    柔情拼音【注音】: rou qing柔情解释【意思】:温柔的感情。柔情造句:1、我的心里充满了柔情。2、同时内心深处的柔情以及浪漫给予了她丰富的想象力,使她的创作及表演欣赏起来有......

    豪情诗句(大全五篇)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

    苏轼词与辛弃疾词比较

    在我国诗歌史上,堪与唐诗宋词争雄斗胜的宋词,就其内容和风格,题材和形式而言,传统上分为婉约词和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的两大词家。苏、辛的词,豪迈雄放,气象宏大,......

    演讲与口才 苏轼

    前面,我在英语课上给大家讲过一个我心目中的英雄,1900.那么,今天在这里呢,我想说的是另一位在我心中无可取缔的人物——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

    陆游诗的壮志与柔情(合集5篇)

    陆游诗的壮志与柔情 朱净容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9级教育班 20091103818) 指导教师 石海光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伟大诗人陆游的部分诗歌的赏析,展示了陆游诗歌精湛多......

    苏轼

    说不尽的苏轼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评论苏轼说:“他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苏轼在世时已经文名满天下。李......

    苏轼(模版)

    苏轼 1.苏轼的妻子: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