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

时间:2019-05-15 13:5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

第一篇: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

(未经同意 请勿转载)

调 查 与 思 考

第十六期(总第268期)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研 究 室 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基金会

━━━━━━━━━━━━━━━━━━━━━━━━━━━━━━━

━━

2005-7-11

按:今年以来,欧盟、美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频频祭起特保和特限的大旗,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纺织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一“寒流”对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绍兴所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正当各界对绍兴县的发展前景心存忧虑之际,绍兴县却在风兮雨兮、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下,在阵痛中求嬗变,以凤凰涅磐的勇气,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停步,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保持了工业生产和投资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有鉴于此,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来到了绍兴,召集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实地走访了数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以探求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道路之真谛。

困难之中求突破,结构调整不停步

——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

绍兴县是我国纺织业集聚地之一,去年以来,面对国际纺织品市场的风云变幻,绍兴县按照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今年上半年全省普遍面临制造业投资大幅回落、企业效益滑坡的形势下,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8.4%,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8%。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6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其中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23.5%。三是外贸出口增势依然强劲。1-6月,全县自营出口同比增长16.9%,其中加工贸易同比增长100%,占出口总额的9.7%,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四是工业企业效益逐步回升。1-6月,全县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184分,比一季度上升7.66分,全县实现工业利润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一季度减缓14.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减缓15.1个百分点。

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调整产业结构 绍兴县上半年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得益于近年来坚定不移地推进纺织产业升级,坚持不懈地发展非纺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方面,立足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另一方面,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发展非纺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绍兴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纺织业”为支柱,“新型材料、石油化工、汽车配件、纺织机械、金银饰品、皮塑橡胶、金属加工、化工医药、电子电器、酿酒食品”等十大非纺产业快速发展的 “一主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县大力开展“结构升级攻坚年”活动,产业结构升级明显加快。1-5月,非纺业的增量投入大大超过了纺织业,新立项和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多。塑料薄膜业同比增长124.6%,金银饰品增长31.7%,以钢结构为主体的新型建材增长24.6%,黄酒产品增长22.9%,汽车配件增长18.9%。通过投资拉动,绍兴县的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工业产值中纺织业与非纺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底的76.4:23.6,调整为今年上半年的73.4:26.6,工业投资中纺织业与非纺产业的比重为41.5:58.5,非纺产业的新增投资已明显超过纺织业。可以说,绍兴县在充分把握市场环境,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走出了富有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路。

(一)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实行差异化竞争。绍兴县不少企业清醒地意识到同类产品低价恶性竞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主动实行错位竞争,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如光宇集团投入巨资,建立超厚、超薄玻璃生产线,发展玻璃深加工,避开全国浮法玻璃供求失衡的局面;赐富集团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纺织和部分聚酯设备,进军塑料薄膜和生物医药行业;金腾针织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在其产品中增加数码功能,不仅提高了附加值,而且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纺织产业中,传统的织造开始向天然纤维、无纺、绣花等发展;化纤业正在向工业丝、玻璃丝、特种丝方向发展。全县新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今年1-6月,全县产品创新率达到33%,比去年底上升0.8个百分点,实现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40.48亿元,同比增长29.2%。

(二)延伸产业链,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近年来,绍兴县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开始出现了产业链向两头延伸的趋势。一是充分利用下游产业的规模优势,投资原材料或资源性产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如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紧紧抓住周边市场对聚酯的主要原料PTA的巨大需求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市场机遇,投资PTA项目,一期60万吨PTA项目已经正式投产,产品全部供应周边的化纤企业,到2008年预计可达到300万吨的产能,成为亚洲最大的PTA生产企业,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光宇集团到青海投资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纯碱,一期项目已投入16亿元,计划分三期共投入80亿元,产能270万吨,大大降低了玻璃生产的原材料成本,也增强了对整个行业的控制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纺织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服装行业,加快向产业链下游拓展。近年来,全县的服装行业发展势头很好,今年1-5月投入37226万元,增长156.8%,产量增长24.9%,产值增长31.6%,绍兴县“恨布不成衣”的局面将会有明显改变。

(三)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绍兴县许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能效,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绍兴天圣纺织集团坚持走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之路,不增加一分建设用地,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通过人才引进和研发合作,将原有的1006台无梭织机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生产出了家纺、休闲、超细纤维灯芯绒等功能性面料,倍受市场青睐;同时,能够屏蔽电磁波、可以吸温排汗、可降解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等新型高端面料也即将投入市场;集团还准确把握羊绒产品的市场前景,通过在原料供应地参股开发畜牧业稳定原材料的供给,今年投资3个亿上羊绒纺项目,生产高档的羊绒产品,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从今年一季度开始,高附加值的新品面料出口已经占到公司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利润占到50%。绍兴轮胎模具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制开发出了子午线汽车轮胎精密模具,该产品属国际第一只此类精密子午线汽车轮胎模具,被美国、欧盟等国所广泛认可,其价格比普通模具每套要高出1-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四)创新引资方式,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绍兴县把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通过以民引外、民外对接、外资并购、强强合作等方式,花大力气引进与产业关联度大、产业升级推动力强的外资项目和产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拓展产品国际市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非纺项目投资稳定增长。1-6月,新批“唯声科技”、“精功太阳能技术”、“波磊涂料”等15个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非纺项目,非纺项目合同利用外资8770万美元,占总量的46%,占比高出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二是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6月总投资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新批项目有19个(含1个增资项目),占总数的85%,其中,“华宇纸业”总投资9882万美元,合同外资3000万美元,是绍兴县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三是引资方式不断创新。在当前纺织产业结构单

一、产能相对过剩及行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积极实施印染行业的“嫁接并购”;紧盯国际大财团、大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以及纺织科技研发企业,加大引进工作力度,优化引资结构;转变引资观念,实行“以贸引资”,鼓励企业在与跨国公司贸易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技术合作、管理合作。

二、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取得的明显成效,既得益于宏观调控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所带来的“倒逼机制”,也与绍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强化服务,努力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密不可分。正是通过市场 “倒逼”和政府“正拉”的双向互动,增强了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一)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全社会的发展氛围,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十分的关键。绍兴县委、县政府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发展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绍兴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上下要注意防止走入“一讲科学发展观就放松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讲统筹发展就不注重发展速度”的思想认识误区。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和氛围之下,全县上下从政府到企业,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围绕加快绍兴县发展,主攻结构升级,推进经济转型,努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了共识和合力。

(二)强化服务和引导,使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企业自觉行为。企业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主体,但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也十分关键。绍兴县通过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强化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引导和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出台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引导企业优化投资结构,按照投资导向目录的要求,选择50个结构升级重点项目,实施县领导定点联系制度,保障电力、土地、资金优先供应,通过协调督促,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20亿元,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提高工业增长质量。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优化面向企业的科技服务。县政府组织企业与名院大所开展纺织机械、纺织印染等专项科技对接活动,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围绕加快“面料创新”和推进“染整革命”,确定四大类20余项共性技术,积极实施技术攻关活动;开展创新典型示范服务,制订出台了《2005年十佳科技创新企业考核办法》,积极开展创新企业创评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三是积极构筑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按“扶一家、带千家”的思路,制订出台了《2005年度绍兴县轻纺科技中心建设财政扶持考核实施细则》,扶持推进轻纺科技中心二次创业,引导“中心”建立健全了6个研发中心和4个服务中心,不断开发纺织新材料、新面料、新技术、新工艺,积极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扶持绍兴纺织业ASP公共服务平台的滚动发展和应用拓展,目前已经建成4区(服务区、展示区、商贸区、互动区)和4库(软件库、信息库、资料库、专家库),可为区域内的轻纺企业提供低成本、全方位的专业纺织信息、技术、商务和管理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盘活存量,努力缓解要素制约。绍兴县委、县政府在资源要素制约日益严重的环境下,努力盘活存量,千方百计缓解要素制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土地上,通过标准厂房建设来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存量,出台了《关于鼓励标准厂房建设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工业项目用地“双控”指标;通过规费、土地出让金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翻建、新建多层厂房,鼓励“零土地技改”和“零土地招商”,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电力上,加强有序用电,充分运用经济杠杆挖掘电力资源,加快热电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煤炭供应,政府牵头组织在外县建立煤炭基地,支持现有热电企业挖掘发电。在资金上,坚持一保流动资金、二保在建工程、三争戴帽资金、四争信贷置换,加强银企协作,努力缓解融资难问题;加强直接融资,扶持更多的企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全县上下大力开展节约资源、节能降耗活动,结合生态省建设,积极推广节地、节电、节水等实用技术和方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要素资源的集约利用。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电耗不断降低,1-6月,万元工业产值电耗为505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四)以开发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绍兴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开发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大项目进滨海,好项目靠柯桥,小项目搞集聚”的原则,努力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优质要素向开发区集聚,着力将滨海工业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PTA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薄膜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推进柯桥开发区的服装生产基地建设,努力使开发区成为绍兴县非纺拓展、纺织提升的主战场。今年以来,开发区已经成为绍兴县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在工业投资方面,今年1-6月,在全县的总投入中,二大开发区发挥了主导作用,滨海工业区投入占全县的49.7%,柯桥开发区投入占全县的16.3%,合计共占全县工业总投资的66%。在工业总产值方面,1-6月,滨海、柯桥两大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70.6%和34.1%,经济总量占全县的权重为33.1%,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在利用外资方面,1-6月两大开发区完成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占全县总量的95%和72%。

三、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启示与借鉴 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经验和做法,对不少地区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善于分析和把握宏观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离不开政府在宏观决策中的导向作用。政府要善于把握市场形势、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宏观经济环境,整合全球领域的咨询力量,就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经营模式、资本运营与转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预测,为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绍兴县委、县政府针对纺织行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因势利导把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一方面,认清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认为 “纺织业不是夕阳产业,也不是朝阳产业,而是一个永恒的产业”,实施控量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做精做优纺织业,实现从规模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坚定不移地促进纺织产业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着眼于长远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以项目的突破为抓手,大力发展以核心企业为代表的PTA、玻璃建材、塑料薄膜、汽车配件、纺织机械、金银饰品、食品加工等非纺支柱产业,坚持不懈地提高非纺产业发展比重。应该说,绍兴县的这种既立足于自身优势产业,又积极开拓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路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二)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终取决于企业主体作用的切实发挥,各级政府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敢于开拓创新,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绍兴县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贸易争端频发、资源要素趋紧的宏观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全县上下良好精神状态和发展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沉着应对、积极引导,突出结构升级,精心策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导向,连续进行有力度、有深度的重点报道,解疑释惑、鼓劲造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增强发展信心,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及时总结推广企业在结构升级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因此,各地应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在新的形势下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发展是硬道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支持和鼓励。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历亲为,多讲发展,多讲升级,多搞调研,与企业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全社会要紧扣发展主题,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理解企业家、宽容企业家、学习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发展升温。

(三)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政府引导和服务的能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要素制约日益严重,既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倒逼机制”,也是对政府提升引导和服务能力的一个考验。绍兴县在新的环境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用好用足资源存量,千方百计拓展增量,积极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通过鼓励企业降低绿化率、老厂改建、厂房加层和留白闲置地新建等,努力缓解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就是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办法。各地政府应努力转变观念,适应新的环境和政策要求,围绕发展目标,创新方式方法,克难攻坚,积极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在技术、资本、市场、资源等诸多方面,广泛开展信息引导和协调服务,形成有效的促进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结构调整的推动力量。

(四)扎实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当好企业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服务企业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重要体现,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服务职能有效发挥,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更要强化政府的服务。绍兴县在落实“企业服务年”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厂,服务引导促发展”活动,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亲历亲为,带动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形成“政企互动、部门联动、县镇齐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注重“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相结合,既提供要素保障、科技服务、项目推进、财政支持、贴息奖励等有形服务,又进行思路引导、经验总结推介、精神激励、产业和技术信息发布等无形服务,真正将“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到了实处。各地应认真落实、扎实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善于学习和运用企业理念,要像企业研究市场的需求那样来研究企业的服务需求,像企业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那样来不断的满足企业的服务需求。服务的态度、服务的水平、服务的能力,应当成为考核各级政府、各政府的工作业绩和公务员德才素质的重要标准。

发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领导,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领导,省直各单位,各市、县(市、区)主要领导,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

━━━━━━━━━━━━━━━━━━━━━━━━━━━━━━━

━━

编辑:谢妙娟 签发:施利民

第二篇: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 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山西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该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三篇: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

主讲人赵桂华

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指出了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主线: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同时,又明确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要求。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二、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第四篇: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

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

第五篇: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 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2、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山西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该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为了加快山西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实现调产“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省政府以培育“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在企业申报、部门审核、银行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于2000年11月编制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省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亿元。省级扶持资金由省政府从省级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按现有的资金管理渠道,主要从基建、技改煤炭和财政预算资金中筹措。2000年6亿元资金的筹措渠道是省经贸委安排25亿元,支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计委安排1亿元,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煤炭局安排25亿元,支持煤炭洗选加工和清洁能源及相关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长基金中安排0.5亿元,用于支持动态调整的省重点调产项目。“361”工业调产计划以不锈钢、电解铝、高技术机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特色纺织品、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浓度化肥、煤炭深加工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等l0大类优势产品为重点,具有标志性的里点项目有50万吨不锈钢、4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高浓度化肥、2000万吨机焦、5000吨高性能磁材、55万吨“绿色”液体洗涤剂等。全部36个项目均已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投资基本落实,产业规模突出商场前景趋好,企业实行改制,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61亿元,上市募集13.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配股资金6.1亿元,利用外资3.5亿元,企业自筹18.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5.7亿元,利润25.6亿元、税金11.3亿元。并推进全省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山西优势产品上规模、是水平、上档次,培育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

下载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绍兴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浏阳二中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2003中央经济世作会议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三方面措施:第一,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

    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

    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对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2-19信息来源: 淮南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市,是依托煤炭工业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上以煤......

    金融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精选五篇)

    金融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关发祥(731700) 【现实问题】 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近两年我国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一些新特点,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呈现趋势性放缓,经济转型的动力增强,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美......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重点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重点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最终定稿]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 七点启示 1、注意吸取新的发展理念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例如,零排放、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等,不仅成为国际上新型的企业经营观念,而且逐步演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