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德育方式 多渠道育人
创新德育方式 多渠道育人
关键词:创新 心育 以人为本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急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创新中求加强,在创新中求适应,在创新中求发展。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急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创新中求加强,在创新中求适应,在创新中求发展。中学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审视德育,走德育改革创新之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时代发展到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我们要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不断优化德育管理,逐步彰显自己的育人特色。下面我就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德育工作的理念
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德育工作必须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确立先进的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理念。
二、转变观念、理念创新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三、活化德育内容,形成特色化示范格局
分层次重点养成。近年来,我校根据年龄结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对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采取了分层次进行重点养成的措施。制定了《各年级分层次教育内容》和《***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养成教育考核标准》、《班级养成教育考核细则》等20多种养成制度,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按照知、情、意、行的养成规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期末对班级进行评估考核,对学生进行思想鉴定和行为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装入档案,作为评选“模范班集体”、“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
狠抓崇尚科学教育。学校将崇尚科学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七抓一活动”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七抓”即一抓机构,二抓制度,三抓计划安排,四抓课堂教学,五抓过程检查,六抓科学素质评价,七抓激励表彰。“一活动”即科学科技活动。
四、应重视心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当前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空虚,彷徨,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甚至出现病态心理。处于青春躁动期的中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尤其显得脆弱,有时甚至会出现极端的心理状态。所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是当前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心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开展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我们建设了心理咨询室,派出专人负责对来咨询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们也特别强调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要上好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课。我们还经常组织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赛课,以此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拓展渠道,形式创新
德育形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德育形成必须多样化,必须生动活泼,必须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理性的升华。
1、德育应从单向式向多向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单向式灌输,其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信息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德育必须变单向式灌输为多向式交流,如师生交流、同学间交流、各学科间交流。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在心灵和思想的撞击中,他们就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德育应从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校园层面的德育,称为平面式封闭性德育。我们不能总把学生放在“净土”或真空中,而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磨练。因此,现代德育追求开放性,力求实施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
3、德育应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德育若能唤起学生自我思考、自主选择,那才是真正成功的德育。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自助餐”,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改变过去教师“一人掌勺”的做法。
六、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主管理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三个管理”:
1、生活自主管理,2、学习自主管理,3、参与学校管理。学生通过参加自主管理活动,达到“两个自觉”“三个学会”:自觉认知、自觉控制、学会管理,学会做人的原则、学会处世的原则。
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培养文明、道德行为习惯。对中小学生来说,对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必要的,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智育发展水平,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道德教育,夯实他们学会做人的基础,而日常行为规范则是对中学生进行最起码做人道理的教育和要求。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强化教育。(1)要求具体,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比如对“出入校门”的要求:进出校门有礼慢慢走,对“出操”整队要求:挺胸齐步走,课间休息安静轻轻走,见到师长让路请先走,上学回家往返安全走等等。
(2)标准明确,训练到位,使学生规范行为不断得到深化。与老师见面行礼,口呼老师好,并双眼注视老师,只有姿势正确,动作到位,礼仪才合乎规范。课堂提问先举手,声音适度,不高亢,面带微笑,仪表合乎规范。为了训练到位,把姿势和动作分解,明确操作,反复训练,每部分到位为止,并逐渐成为习惯。再比如接受物品时要用双手来接,以表尊敬等等。
七、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让家长走进了学校,让学校走向了社会,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校,让社会了解学校。
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信息时代的教师继续教育》
2、《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第二篇:多渠道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随着这一任务的提出,党史工作者所担负的使命更加艰巨和伟大。县级党史部门在资政育人中的地位独特,作用重大,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史工作有没有坚定的基础。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县级党史工作如何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对于党史部门来说是个老问题,但又是一个新课题。
一、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必须搭建一个资政育人的平台。
这个平台,也就是:在认真学习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把本地党的历史认真征集、研究、编纂好。这是党史工作搞好资政育人的基础,本身也是资政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因为人们只有在有史可读的情况下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为此,县级党史部门要明确目标。
要在党史研究上下功夫。深化党史研究工作,既是党史部门的重要任务,又是党史资政育人的关键。县级党史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两大历史时期党史的整体研究和专题研究,从党的历史中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智慧。在撰写人物传记、回忆录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挖掘本地区党史资源的优势,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广泛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老红军,广发征集函,认真对待那些烟没在岁月风尘之中的往事,认真收集整理口碑资料,还原历史,教育后人;要注重在研究整理专题资料,编辑出版党史资料丛书上下功夫,尽快步入“征集一批、研究一批、储备一批、出版一批”的良性发展轨道,为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着眼于全局确定党史研究课题。不论是资政,还是育人,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党史研究课题上。有了课题,就有了目标,目标明确了,才有方向,才能凝聚人。县级党史工作应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资政课题、一项项具体的育人活动,把党史研究室的各项工作带动起来,把本地区的党史力量凝聚起来。中央党史研究室提出,要紧紧围绕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党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以及14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曾庆红同志提出的12个重大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水平。这些都是资政育人“立题”工作的努力方向。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还拟定了《资政研究选题建议》,从党的建设、党的执政方针和治国方略、党的经济建设思想与实践等四个方面,提出26个选题。这些都可作为各县级党史工作部门的参考选题,根据当地实际及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按照以史鉴今的要求,挖掘其蕴含的经验、教训和规律,给新的实践以启示。县级党史部门应在提高“资政”水平上下功夫,围绕本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选择一批有重大现实意义、历史上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的有价值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提高“资政”水平。例如,为了推动城区的发展,使改革少走弯路,党史部门可以编写历届党代会简介,并重点介绍一下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在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党政领导提供经验借鉴。也可以围绕城区的改造,为改革和发展献计献言。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城市管理中如何治理城市“牛皮癣”等提出对策。对“乱贴乱画”小广告产生的根源及治本之策提出独到的见解。通过这些围绕全局进行的专题研究,对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党史资政育人的途径提供经验借鉴。
二、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必须在宣传教育上有新的举措
党史宣传教育,是实现资政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县级党史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对党史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要加大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县级党史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写适合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等不同对象需要的多层次的党史读物和影视作品。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扩大党史的宣传教育。除进一步发挥书籍报刊、图片展览、知识竞赛、宣讲报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作用外,还应当重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在党史学习和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在宣传教育的工作中,要注重拓宽领域合作,较好的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在弘扬主旋律的大合奏中,奏出强音符。要通过与报社联手,在社区报栏辟出党史教育专栏,推出党史教育系列文章,系统介绍城区历史中的党史人物、党史事件,使广大群众从革命先辈为国为民、忘我牺牲的高尚情操中,受到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传统教育。要加强与电视台联手、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及城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推出系列访谈录,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要利用“六一”、“五四”、“清明”等节日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要与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强化“育人”功能上做文章,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纳入党史内容,坚持用党的历史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对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确保革命火炬代代相传,鲜红党旗高高飘扬。还要把党史知识编写成宣传手册,无偿地发放给基层的党员、干部,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潮。要通过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要积极开展丰富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要从资政育人的需要出发,增强针对性,注重有效性。要适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多提供一些资政育人研究成果。要适应党员干部、一般群众以及青少年对学习党史的不同需求,根据现代大众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丰富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要积极探索党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的有效途径,向广大干部群众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支柱是我们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县级党史部门应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用好宣传阵地,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光辉历史。积极开展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活动,把丰富的党史内容赋予生动活泼的形式推向社会。
三、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必须转变党史部门的职能。
以党史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党史工作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党史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适应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县级党史部门的职能必须有一个大转变。党史部门职能的转变,要求党史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必须有一个大提高。因此,党史部门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保证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党史部门的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队伍状况要与时俱进,使党史工作更好地为资政育人服务。
第三篇:创新德育方式落实素质教育
努力拓宽教育渠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汉寿县素质教育德育实践工作经验
汉寿县教育局秉承素质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努力拓宽教育渠道,在稳步推进新课改的同时,精心打造平台,提供活动载体,帮助学生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劳动生活和户外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反过来,学生在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生活体验、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又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二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注重主题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抓好主题教育。我们注重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准确把握德育内容,更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德育上的作用。各学校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道德、公民意识及廉洁文化等内容的熏陶和教育。譬如,廉洁文化方面,我们编发了《青少年廉洁文化简明读本》,注重正面引导,科学设臵内容,力求通俗易懂,保证开课时间。汉寿一中全国优秀教师易化祥,每期举办专刊,精心组织教学;毛家滩中心学校以“学科渗透悟廉政、经典诗文颂廉政”,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深受教育。
二是在课外活动中抓好主题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坚持“寓教于乐”,把德育内容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成长。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利用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以及“学雷锋,树新风”等各种主题,组织学生参观中共汉寿县委第一任书记詹乐贫等烈士的陵园、参观与敌斗争、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家帅孟奇的纪念馆,了解和学习革命先烈和老一辈革命家信仰的坚定、爱国的情怀和无私无畏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编印校本教材,开展故事讲评、自办报刊、撰写心得、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懂得感恩、文明礼仪、理想前途、热心助人、自信自强等教育延伸到课外,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2010年,汉寿参加“经典诵读”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县的关工委工作和廉洁文化建设成为全省先进典型。
三是在常规德育中抓好主题教育。我们组织各学校以校园网站、宣传橱窗、国旗讲话、班团活动等为平台和载体,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常规的德育工作。如该县毛家滩中心学校开展的“校园是我家——绿化、美化校园”主题活动,罐头嘴中心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活动,南岳路实验学校开展的“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主题教育,小处着眼,以廉入心,不断增强学生的廉洁意识;汉寿一中等学校利用网络优势,设立德育专栏,开通了“廉洁文苑”、“格言故事”、“廉洁自律典范”等栏目,学生喜闻乐见,育人效果明显。2009年荣获省纪委、省教育厅授予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二、建好实践基地,培养自立能力
目前,我县有省级示范的劳动实践场所罐头嘴基地,市级示范劳动实践场所有大南湖、罐头嘴、月明潭、周文庙四所中心学校基地。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全面推动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
一是优化环境打基础。我们从2009年开始筹建基地,在全面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党政部门支持,2009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汉教办函
[2009]104号),2010年国土局对刘家坝基地顺利颁发了国土使用证。努力解决各种遗留问题,仅2010年,我们到基地调研了四次,召开了包括国土局、镇政府,教育局、龙阳中心校以及当地村组干部的座谈会两次,了解情况,调解分歧。
二是加强管建活队伍。主动外出学习取经,为开拓视野,借签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我们两次到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素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大力加强队伍培训,我们年初制定了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指导和管理能力,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工作考核,做到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发现难点,帮助破解,对勤工俭学基地出现侵占、荒芜、流失现象的学校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三是因地制宜树特色。按照“巩固和开拓并举,生存和发展并重”的思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渔则渔,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山区学校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退耕还林;湖区学校则认真做好水产养殖。譬如,我县军山铺乡中心学校属于山区学校,利用地理优势开辟了58亩山地培育苗林,取得良好的效益;酉港镇中心学校地处西湖垸,开发了几十亩优质鱼塘,并进行合理利用,在鱼池堤坝上栽种苏丹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届初三的学生都要进行养鱼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是科学管理显实效。学生参与常态化,有的学校把基地划分到班级管理,在专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耕地、育苗、施肥、锄草;有的学校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到基地开展果树栽培、嫁接,学习家禽、家畜的饲养。通过这些劳动实践,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动手能力,不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夫子”了。实际收益最大化,我县月明潭中心学校38亩劳动实践基地引进了葡萄、板栗等经济作物;岩汪湖镇中心学校、崔家桥乡中心校的养猪场,常年存栏百余头,收入近10万元;罐头咀镇中心校的菜园可以满足学校食堂的蔬菜供应,年收益4万元。这些收益主要用于改善条件和帮困助学。譬如,罐头嘴镇中心学校用了近20万元投入合格学校建设;岩汪湖镇中心学校自筹资金修建了龙门桥,改建了校门;崔家桥中学投入8万元进行校道硬化;酉港镇中心学校投入12万元装备教育设施;罐头嘴镇中心学校每年拿出近5万元用于扶贫助学。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拿出一定比例的勤工俭学收入用于奖学助学。
三、强化拓展训练,锻造个性品质
培养和具备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毅勇敢的个性品质在节奏快、分工细、竞争强、难以预知因素多的现代社会里,对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极为重要,对处于心智发育时期的学生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户外拓展训练所具有的这些功用,我们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是选准合作对象,打好物质基础。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于2010年上半年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训练基地,基地占地数百亩,拥有完备的训练设施和安保体系,项目也十分齐全,高空项目有断桥
飞越、空中单杠、巨人梯等10个,低空项目有毕业墙、飞行转轮、人猿泰山等10个,另有5个水上项目,30多个情景项目,30多个体验项目。教育内容集国防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生存能力培养于一体,是目前湖南省企事业团队建设和青少年素质拓展的大型基地。鉴于该基地完备的设施和丰富的经验,县教育局联合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成立汉寿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2011年3月正式挂牌。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活动高效。组织领导得力,县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并组织精干力量外出学习取经,回来认真摸底,对全县开展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反复论证。局里高度重视,制订下发了指导意见(汉教发„2011‟2号),确保工作常抓不懈。各学校的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学校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学校配合有力,全县各学校都按照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配套方案,明确人员职责,规范收取费用,坚持骨干带队、老师跟班,按年级稳步实施。同时,坚决不搞一刀切,不搞一阵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宣传到位,学生乐意,家长支持,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免收费用。为了确保活动质量和安全,我们还注重优化教练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和管理,不仅对教练履职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随即检查,还开展了学生评教练、学校评基地、家长评学校活动,并坚持开展学生体验征文活动,对优秀作品认真评奖,以便加强信息反馈,深化活动实效。活动开展至今,没有一起上访或安全事件发生,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在98%以上。
三是训练效果显著,社会满意度高。到目前,该基地累计培训学生8000余人。参训师生纷纷反映,翻越求生墙活动侧重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镭射岛野战用仿真的装备和逼真的情景,唤醒我们返归童真、享受童趣,还可以激发参加者的责任感、自信心,培养独立能力、领导才能、顾全大局等优秀品质;高空绳索、断桥,攀岩等项目,对训练学生挑战自我、勇于超越、敢于攀登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也都有积极的作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学校常规教育很好的补充。老师和家长评价,调皮的孩子变得富有纪律,娇气的学生变得自立勇敢,自卑的学生找到了自信,阴郁的孩子露出了笑容,找到了在班级上的归属感。目前,我县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素质教育基地发展格局,整个基地以原夹堤农校为中心,以刘家坝渔场、原围堤湖机耕队为学农基地,以县烈士公园、帅孟奇同志纪念馆、县湿地保护区、清水湖拓展实训基地为特色教育场所。我们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县教育局每年都被市局评为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先进单位,相关经验在2011年全国勤工俭学会议上进行了推介,湖南省教育台对活动情况进行了报道,还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关注,并以《风景这边更好》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今后,我们将以更新的思路、更好的管理、更强的实效,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优秀人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第四篇:坚持德育为首 创新育人途径
坚持德育为首
创新育人途径
冷集镇小学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对德育的基本定位。我们冷集镇小学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保证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健康成长。
一、注重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
德育教育环境的好坏,决定德育教育的成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社会生活条件所发生的变化,德育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因此,我校从抓德育文化建设入手,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先后大量投入资金,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确立了“和谐、合作、文明、创新”的办学理念和“文明、勤奋、活泼、创优”的校训,教室外走廊上悬挂名人名言和名人画像,兴建大型文化墙、标准化运动场,完备的体育设施,确保校园文化沿着健康身上的轨道向前发展,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品质。
其次,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学习场所,它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实现班级文化的影响力,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能唤起班级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各班利用教室内黑板报、艺术角作为德育宣传的主阵地,既能充分展示学生个人才华,又活跃班级文化,同时,结合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特点,小组文化不可忽视。每个小组有精炼的组名,响亮的组训,这样加强了组内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也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活动的小天地。
第三,突出少队文化建设。学校少先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少先队活动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少先队活动在德育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坚持每周一的升国旗制度。在升旗仪式上要求少先队员、旗手和鼓号队统一着装,遵守升旗仪式要求,使之感受到升旗时的庄严;国旗下讲话以当前的国家大事、历史事件、节日习俗、名人故事等内容为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升旗手每周轮换一次,选各中队先进典型人物担任,并介绍他们的事迹,为学生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二是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站每天早晨和中午在学生上课前播15分钟,重点播放来自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和国家大事,起到鼓励和教育学生作用。三是利用红领巾监督岗强化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红领巾监督岗由少先大队部排班,每天由各中队轮换执行,具体负责当天各中队队员的文明行为表现,监督情况每天一记载,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先进中队评选依据之一。
二、改进育人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一是将德育贯穿各科教学之中。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挖掘德育渗透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有意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语文教学是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德育教育统一,利用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感染、陶冶作用。数学教学重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精细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科学课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要求教师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力,以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是将德育贯穿各项活动之中。活动是德育的主要方式,学生的良好品德都是在各项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而且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如学校每月拟定一个德育主题,各中队围绕每月主题,以故事、朗读、歌舞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接受教育。
三是将德育贯穿常规管理之中。小学生正处于幼稚、可塑性强的时期,这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常规管理可以从行为上强化德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制度来进行常规管理,强化常规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学生在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时,不仅应知道怎样做,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根本上认识制度的重要性。因学校常规管理落实,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时刻遵纪守法,严以律己,逐步把外来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习惯,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围绕育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我校在德育教育主题上突出育人功能,做到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目标层次化,使学校德育教育蔚然成风形成特色。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学校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每年开展多次大型主题活动。如四月份,举行清明节扫墓活动,为缅怀革命烈士,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私献身精神,让学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例,为烈士们献花圈、花环,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五月份和六月份,为纪念“五一”劳动节和“六一”儿童节,举行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十月份,为庆祝“十一”国庆节,举行唱红歌比赛;十二月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学校举办法制讲座。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了综合素质,丰富了课余生活。
二是到社区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对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冷集镇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社区领导、学校校长、大队辅导员等带领下,对冷集敬老院老人开展“红领巾向孤寡老人送温暧”活动。少先队员们用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给老人买慰问品、购买贺卡,对老人们表示了慰问。此外,在敬老院,有的同学们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叠被,说说话,捶捶背,揉揉肩„„在活动中老人们倍感家庭的温暖,敬老院里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用爱心温暖了老人们的心,用实践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颂歌。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意义,同时看到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是老人们的笑容,激发了同学们心中奉献社会的那份激情,懂得了用实际行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从中懂得了应该对抚养自己成长的父母以及关爱自己的人学会感恩。
三是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学校将思想教育与规范养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各班中开展站好队、走好路、做好操、跳好校园集体舞活动,让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学校制定统一学习计划,并且将学习《规范》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班队会时间集中学习,通过观看爱国
主义影视片,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守纪律,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活动中每位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存入学校德育档案。
四、开展德育研究,创新育人途径
德育是艺术,讲究方法、方式,不同的方法、手段会形成不同德育效果。在工作中,我校针对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德育研究,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丰富特色德育内容。
一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校成立课题组,进行立项研究。两年来,我校在市级立项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该课题已经通过市级验收结题,为我校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探索出了基本的思路。与此同时,今年春季我们针对理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薄弱的问题,有教研组长牵头,成立了“情感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研究”课题组,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是着力探讨“家教教育和谐”。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增强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正面影响力和对孩子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我校每学期开家长会,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家长明确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由于我校家长会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所以家长们普遍认为家长学校工作扎实,及时传授科学的家教知识,提高了家教水平。特别是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长学校传经送宝,有利于家长指导孩子健康成长,有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增强了教育的实效。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创办“师长心连心”小报,搭建师长交流平台。这份小报每月一期,主要内容为:学校阶段德育要点及实施要求,优秀的育子案例,班级活动介绍,家长心声。目的是使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给予积极的配合,促进家校教育和谐。“家校教育和谐”的做法,很受家长欢迎,促进了交流,提高了德育效果,提升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精心育人 德育为先
精心育人 德育为先
——
新罗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自荐材料
龙岩市松涛小学现有教学班56个,学生3160名,教师145人。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精心育人,德育为先”的策略,以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不断拓展我校的德育工作内容,积极改进德育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切实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将日常培养与开展活动、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相结合,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方案,通过榜样带人、情景育人、活动引人、爱心动人及科学的德育工作管理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少年军(警)校示范校”,“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福建省“标准化学校”,市、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等殊荣。
一、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紧紧围绕着“教育的三个面向”,全面理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和影响。而校园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在构建道德体系,以感性的形式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情感化、艺术化地融合到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美的、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实现人格修养的提升。
近三年,我校在校容校貌上做了很大地改善,新修了塑胶操场,在校道上树立名人名言标语牌,挤出资金改造校大门建设校园文化墙。我们还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下一步要筹措资金,建设图书墙。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条件,全方位美化校园。同时还在学生中开展“我为校园贡献美”广告语征集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来,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条标语都育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二、以活动为载体,使德育教育贯穿日常教学工作始终。
(一)重视过程,强化管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实” 为让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狠抓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围绕《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通过知识竞赛、故事演讲、板报小报、观看红领巾电视、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的特色做法是把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细分为每个时期的分目标,以专项整顿的形式,对诸如课间操、买零食、卫生保持、集会纪律、课前准备、排路队等养成教育要求进行分项教育训练,利用每天课间操结束时,由下年段行政、段长及值日教师对整个年段的培养教育情况进行点评小结,并指出努力方向。这样分散目标,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达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同时,结合“三项评比”,每天小结,一周总结并在国旗下讲话中公布评比结果。通过反复强调,反复训练,反复检查,反复落实,使学生行为习惯得到有效养成。
(二)拓展空间,创新形式,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活” 体验是道德成长的基础,开展体验教育是解决学生知行脱节的有效途径。我们把体验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狠抓落实,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每参加一次德育实践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三年来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2008年我校开展“学英雄少年,做社区好儿童”社区主题教育,号召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品德,掌握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成为家庭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区的好儿童。当“
5、12”汶川大地震,举国悲痛之时,我校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时刻关注着地震灾情,并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全校师生奉献爱心,踊跃捐款,全校共募集善款22万6千多元,总数居全市中小学之首,不仅如此,我校还号召少先队员利用书信形式,鼓励灾区队员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开展“感受改革开放30年成果”主题活动,通过征文、演讲、小记者访问、“小眼睛看世界”摄影展等实践体验活动,感受祖国改革开放成果,激发爱国热情。2009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我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班级德育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我校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的思想情怀。2010年开展“知荣辱 树新风 展形象”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各种体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知荣明耻。开展“让生命充满爱”大型演讲活动,邀请著名演讲家邹越教授到我校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自强自立”为主题的演讲,使学生在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同时,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把学生责任意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其学习动力空前高涨;加强学生道德观、荣辱观,学会自强自立,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开展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三红精神”活动,通过讲故事、唱红歌,诵读经典诗文等形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特别是“我们的节日——清明”的主题活动,我校组织少先队员在天马山上开展主题队会,被龙岩电视台制作成专题节目,在省、市电视台播放,收到很好社会效果。
(三)发掘优势,彰显特色,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亮” 我们十分重视挖掘地方资源,立足乡土,彰显特色,结合新课改精神,将零散、随意的德育活动变精、细、系列、特色。我校作为一所市属小学,周边驻地部队较多,龙岩军分区、武警支队、美丽溪部队等部队子女都在我校就读,我校长期得到驻地部队关心与支持。借此优势,我校多年坚持与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参观部队营房,参观高炮训练基地,开展军事化训练等,教育效果显著,我校光荣地被评为龙岩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是我校德育活动又一亮点。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在社区活动的时间充裕,我校积极争取社区支持,与北龙社区联手建立第一个“家校教育基地”,继而又建立了松涛社区家校教育基地,利用这一平台,聘请社区五老人员、社区干部、辖区单位领导为教育基地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利用夏令营,开展走红军路、服务社区活动;利用春节等节日,组织社区少先队员前往干休所、福利院等开展慰问活动。市委文明办、新罗区文明办对这一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还在北龙社区召开现场会对典型经验进行推广。
三、实施“凝聚工程”,形成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合力
1、加强组织建设
定期召开党员学习会,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吸纳思想上进、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工加入党组织,充实党组织队伍。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学校工会组织好“三八”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老人节等活动,密切关注与教职工生活相关的问题。学校每学年初,利用各中队通过民主推荐、队员自荐、队员投票、队员表决的形式组成了一支得力的少先队员干部队伍,各中队也同样组织成立了一支得力的中队干部队伍。对干部还实行了轮换制,真正做到了队员自我管理。建立“督导评比制”,委派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校园督导,负责学生的两操、卫生、纪律等方面的督导检查。
2、利用名师效应,抓好典型引路
坚持每周一的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经常找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做典型交流,使一些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方法,能够迅速在全校推广。也为青年教师迅速适应工作找到了一条捷径。龙岩市教育局命名“龙岩市小学数学邱巧珍名师工作室”,挂牌在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许多教师塑造了名师形象。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我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例会,认真组织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通过理论学习、队会观摩、以会代训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几年来,德育工作始终是我校的首要工作,也是我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好”少年的根本保证。通过务实创新的德育实践,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创新思路,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放的观念,更具实效的工作,不断开创高品味、高质量、科学规范、个性鲜明的松涛德育工作新格局,让德育之花在每一个松涛学子的心中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