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陷阱读后感
《统计陷阱》读后感
放寒假前,经学长的介绍,特地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统计陷阱》在假期里读,看完之后的感触到真不少,而且总想着什么时候写一点读后心得之类的东西,无奈,因为惰性,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迟。这次还得感谢学校这个次机会,让我终于可以完成早该结束的任务了。
先来谈谈写这本书的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尊崇统计风,太多的人都乐意,也轻易的相信了那些统计数据,原因很简单,大多数的统计数据都可以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一个企业可以让员工看出今年的效益,同样的数据,换一种统计方法,也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不景气,这就是为什么太多的公司,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都习惯用统计的方法来传达自己的意思。介于这个背景之下,美国作家达莱尔·哈夫以一个经验老道,且退休的窃贼的身份,用回忆录的形式,在本书的前八章讲述了常用的一些行骗手段,在第九章总结了前面所列出的所有方法,而在最后一章中,教人们如何识破统计数据中的陷阱,告诫人们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看待一个数据,从而不做一个被数据玩弄于手的玩偶。本书中列举出的,常用统计手段大致可分为:利用内在有偏样本,选出不同的平均数,隐藏总要的数据,忽略必要的误差,滥用统计图形,采用不完整匹配的资料以及误解相关关系等。当读完这本书时,回过头在,如果你用书中的衡量标准来看任何一组数据,都会发现其中的不可行性,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质疑的,那么不禁会有两种念头:其一,为什么统计着要这样做,公布这样的数据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无非是利益所趋,商家,政府乃至所有人都想隐藏掉那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数据,公诸于世的无非是想博得同情或者获得荣耀。其二,这个世上不就没有可以相信的数据,因为没哟绝对的正确,那么我们是否就因此而否定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呢?显然不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数据,正确的从数据中拿去自己需要的,不可全信,但不意味着一点也都不可信。
在这里,我重点来谈谈:内在有偏样本,选取不同平均数,采用不完整匹配的资料以及误解相关关系这几种“行骗手段”。首先说说内在有偏样本,我用原文中的一个例子来解释这种方法的意思:
“1924级的耶鲁毕业生平均年收入有25111美元。”《时代》杂志在评论纽约《太 阳报》的某篇报道时曾经指出。
乍眼一看,感觉耶鲁大学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学校,那里面的毕业生都有高质量的就业率。在感叹之余,细细想想,你会发现有两点可以之处:第一,如此的精确;第二,竟然如此的大。那么,这个精确地个位的收入是如何得出来的呢?除非是在保证没有外快的情况下,只靠工资条生活的人,他的工资才是有可能精确地个位的,那么现实并非如此,越是成功的人,他的工资来源越是不那么单一。
我们都知道,只要样本足够大,并且具有代表性,在多数情况下,样本的信息可以很好地代表总体。但如果条件不满足,抽样的结果比一个臆想的结果好不到哪儿去——除了会形成一种十分科学精确的虚假印象意外,这种方法分本不值得推荐。然而,令人悲伤的事实是,在我们看到的或自以为知道的事物中,充斥着许多从类似的样本,即有偏的或过小的或两者都满足的样本中得出的结论。耶鲁大学的收入同样也是一个样本,但恰恰这个因为是有太多的偏差的。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谁可以掌握25年后所以存活的1924届耶鲁大学生的收入情况。此外,在你可以联系得到的人中,能接受问卷调查的人数是屈指可数的。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的问卷调查,5%~10%的回收率就已是相当可观的了,在加上调查内容的不同,这个比例还是会有出入的,但决定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最重要的,并非所有接受
问卷调查的人都是可以说实话的。尤其是在工资这种很敏感的话题上。试想想一个税务局的人员来调查你的收入情况,你会如实回答吗?我想未必,多数人都会尽可能的说的小一点,毕竟说的多了,可能意味着要多交一点税呢。再有,和同学聚会是,看见被人都在侃侃而谈,你非但不会如实回答自己的工资数,因为虚荣心,多多少少都会夸大一点。这些都是合乎常理,同样也是无法避免的。而对于那些从名校毕业,但现状落魄的人,肯定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实际情况。那么,不难看出,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收入情况,它仅仅代表了1924届中可以联系得到的人中的愿意站出来说出自己输入的那些特殊人群。因为调查的对象本来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偏向性,这是导致其最终结果失败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同样用一个例子来谈谈对平均数的选取。
一个老板为了炫耀自己公司的福利有多好,就在招聘部门公布了这样的一个信息:本公司的全体员工的平均收入是5700美元。
听上去挺不错的。可是你得自习想想,这里的平均到底是什么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是众数还是中位数?作为应聘的你,更希望的这个平均是众数吧,因为这样以来,公司总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700美元,而任何一个公司的基层人员往往是最多的,那么就意味着即使你是普通员工,也可以拿到这个丰厚的薪水。可现实并非如此,通常这里的均数都是算术平均数,因为全体员工中,包含了老板,经理等高层人士,同样也包括了基层员工。可是当高层的工资数高达上万,甚至几十万,而基层的员工拿着不到两千甚至不足一千的收入时,照样可以平均到五六千的收入。
所以,在以后的阅读中,尤其是对这种带有平均感念的统计数据中,不禁的要反问一句,它到底是什么平均数,不然,你将得到会与你的想法大径相同。
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不完整的匹配资料这种手段。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去年飞机失事造成的人员死亡比1910年多”,这是否意味着现在乘飞机要比过去危险?我们都知道,在现阶段的这个社会中,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比上个世纪中整整一百年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难道就因此要否定社会的进步吗?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匹配显然是不对的。看看历史,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了,能乘坐飞机的的人数有多少,而现阶段,在这样大的一个基数下,我们不妨做个简单是算术,用每年死亡的人数除以每年的客流量,那么你将会发现,现阶段的死亡比率将会小的可以忽略。而太多的人们总喜欢用比较多额手段来评判事物的好坏,可遗憾的是用错误的参考对象;来作比较。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在这里也不一一列举,只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对于比较性的统计数据中,在被统计数据所震惊的同时,想想他们的对比是否在同一个标准,所采用的对象是否具有比较的意义。
接下来的这种“行骗手段”是我们在生活中最难察觉,恰恰是最被“骗子们”惯用的一种手法。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在这里先介绍一种统计学中的一个经典谬误:如果B紧跟着A出现,那么A一定导致了B的发生。举一个简单例子:有两块准时的时钟,当a到某一整点时刻是,时钟b就会敲响。那么是否b钟的敲响是否取决于a钟是否走到该整点时刻呢?显然不是的。
我们只能称之为是一种联合变动。而联合变动一种普遍形式是存在其真实性的,但无法区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收入与拥有的股票之间便是这种相关。你拥有越多的钱,便能买更多的股票;同时,你手头的股票越多,又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认为一个因素引起另一个因素是不全面的。
最具有戏剧性的相关是所有变量相互间没有任何影响,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例如:抽烟和学习成绩的问题。
有人曾经费尽周折以探求是否抽烟者的大学成绩比不吸烟者的差,结果的确如此。这着实让一些人高兴,从此,他们多次使用这个结论。往通往好成绩的道路上存在着放弃抽烟的痛苦。进步使用该结论,还有这样合理的推断:抽烟使人的头脑变笨。当抽烟与低分同时出
现时,人们得到了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抽烟导致低分。难道就不能是相反的解释吗?也许低分促使学生不喝酒而变得爱抽烟。这种说法与前一种一样能得到证据很好的支撑。只是它不能够满足宣传人员的要求。
最后,和大家共同分享一则我最喜欢的统计案例。
《纽约时报》在报道一条来自印第安纳波利斯城的美联社新闻时,在偷换基数问题 上犯了错误。
今天,经济危机已大为缓解。属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建筑贸易工会的管子工、泥水匠、木工、油漆工和其他工种的工人享受了5%的工资提升,这是去年冬天工资下降20%的四分之一补偿。表面上很合理——但是请注意,减少是以原有工资为基数计算的,而增加却使用了较小的基数,即削减后的收入。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假设数据来进行检验。为简单起见,假设原有收入为1美元,减少20%,即为80美分,而在80美分的基础上增加5%仅提高了4美分,它是原来减少量20美分的五分之一,而非四分之一。和许多看起来似乎正确的错误一样,这个错误通过巧妙的夸张,使事情看上去更美妙了。
这种偷换概念是最难察觉得到的,同时是欺骗手段最高明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假设去年一夸脱牛奶值20美分,一条面包5美分。今年牛奶 的价格降至10美分,而面包的价格升至l0美分。现在你想证明什么呢?物价指数上升?物价指数下降?或者根本没有变化?
首先选择去年作为基期,也就是说,以去年的价格为100%。既然牛奶的价格降了一半(即50%),并且面包的价格是去年的2倍(即200%),将50%与200%进行平均得125%,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价格上涨了25%。
用另一种方法试试,以今年的价格为基期。去年牛奶的价格是今年的200%,而面包的价格是今年的50%,平均数又是125%,也就是说,去年的价格比今年的高25%,今年的价格下降了。
如果你想证明价格没有发生变化,试试使用几何平均数,这时你可以随意选择基期。几何平均数不同于算术平均数,或均值;但它也是合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计算3个数的几何平均数,只需将3个数相乘,开3次方根;4个数的几何平均数,开4次方根;两个数的则开平方根,以此类推。事实是,如果不去考虑它的数学基础。统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艺术。许多控制甚至扭曲都是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行的。统计工作者经常要在许多方法中主观地选择一种方法以描述事实。在商业活动中,统计工作者不大可能选择不利于己的方法,就像撰稿人在描述赞助商的产品时,不会使用“易碎、价格低贱”的字眼,而会说“轻便、经济、实惠”。即使是学术界,学者也有自己的偏好(可能是无意识的)。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大家,在报纸、杂志和书籍中看到统计材料、结论以及数据时,应该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再接受它们。有时候,更仔细的一瞥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真相。而武断地拒绝统计方法也是因噎废食,不值得提倡。
第二篇:统计陷阱读后感
由于知识,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普通人在面对行业精英专门设计的陷阱总是无法防备.就像普通美国民众无法理解华尔街“金融天才”搞的次级抵押贷款的潜在风险一样...恩,不光是普通人,就连中石油这样的顶级上市公司,在顶级ceo的带领下也会中套,油价顶点超高价大笔收购国外油田例如TYK之类的...信息欺骗有很多种,而利用统计数字来进行欺骗可能是比较普遍的了,就像马克吐温说的,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这本书就是揭露说明专家们的欺骗行为的.比如报社为了吸引眼球,如何发布关于名牌大学毕业生高收入的报道,政府部门如何利用同样的原始数据,算出不同的统计结果,房地产为了卖房子,如何统计出小区业主的超高收入,一般人如何误读智商测验的一般统计结论,大公司的销售和市场部门如何用图形上的视觉欺骗来提高统计数字给人的感官效果,广告商如何用不匹配数据对大众进行误导....接着,在罗列了种种利用统计欺骗的手段后,书里描述了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告诉我们在面对统计数字的时候,如何去理解和评估那些数据,如何揭穿有意或无意的统计骗局.这本书的特色就是案例非常多,用案例的好处是比较容易能理解,缺点就是有的时候比较罗嗦,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书里还要花个几千字去描述他...好比那个经典的二维图形欺骗案例...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段是介绍平均工资偏高的案例,不过有些地方用词太学术了:“当数据的分布呈现正偏态时,均值往往偏离一般水平。。收入分布是典型的正偏态分布,这样一来,平均工资偏高就十分正常了。。"囧。。这有优点像概率统计课程了。。这个还不如我的解释通俗易懂:
假如有10个穷人工资是1块,1个富人工资是12块”,算术平均数的算法,就是22块除以11人,平均工资是2块。。这个结果明显高于普通人“平均”工资.所以统计局平时说的大家平均工资有2k了,其实一般人是没有2k的,大家感觉偏高了,可是统计局可以言之确凿的说,这确实是某种统计方法算出来的还有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我记得是平方平均数,计算方法是平方数相加后取平均,再开根号,用上面的例子就是(10+12*12)/11=14,14开根号就是 3.7块.还有一种统计数值,调和平均数(將数值个数除以数值倒数的总和)算出来是1
我发现最夸张的是几何平均数算出来是11。。
恩,然后情况就来了,类似上面10个穷人1块,1个富人12块的统计状况,统计局会决定用哪种算法,算普通人平均工资就会往高的算,就拿那个算术平均数2块来算吧,要不平方平均数3.7块。。然后碰到垄断部门工资算法的时候,他会拿出调和平均数算法,说,你看,大约是1块,都很低么。。穷得很,很阳光吧。。
还有一种统计,我看到过照片,也很牛,是个调查问卷,选择是满意和比较满意。。然后统计局会说,大约40%的人满意,大约50%的人比较满意。。
书里讲到统计为什么会撒谎,原因之一是被调查的人是撒谎的,比如问你是不是刷牙你不好意思说你不刷。。这个正如经济普查浙江地区很多人隐瞒财产一样...还有原因之一是
调查的量不够多,分布不够平均等,这些都影响到实际的统计数据,比如最近hz号称gdp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就连我寝室那博士都信以为真,不过我看到那篇文章深处有一行字-不包含流动人口。。hz自己宣称流动人口是有400w,常驻600w,gdp价值是无法区分流动人口还是常驻人口的,假设1个人创造了1k的gdp价值,按照hz这个算法,就是(400+600)/600=1.6,也就是文字上动动手脚,人均gdp就被他算到了 1.6k。。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是视觉欺骗的案例,这个我看到销售做ppt显示销售量时经常用,其实只是1:2的增长关系,他画了个图,图像长宽都是1:2的话,面积就是1:4,这样你的视觉就会告诉你这两者区别远比1:2大。。
书上讲了许多广告商欺骗的例子,比如“对著名医生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27%的医生抽的是xx牌子的香烟”。。其实这个数据是虚构的,不过放个数字一般人就会感觉到很可信了。。
还有就是上市公司的报表了,恩,都很狡猾,比如书里讲到,如果每天早上99块买来1个东西,100块卖掉,那只有1%的销售收益率,不过1年下来,他赚了 365块,成本只有100。。这样他对外宣称很穷,赚的很少,其实通过各种名目的数据转换,隐瞒了很多利润。。
第三篇:心理学的陷阱读后感
心理学的陷阱——左右你一生的心理学 王华夏
一、社交心理学(一)短缺原理
短缺原理认为“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它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全面的影响,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
看了这个原理,我想起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商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比如:买衣服时,你正和卖主砍价,相持不下,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人看了看你手里的衣服,说很想要这件衣服且不划价,你害怕失去就要到手的东西,于是不再砍价,付完钱就走。可实际上,他们是一伙的。看来,商家很聪明,我们顾客也要变聪明,懂些心理知识。(二)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认知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避免用先入为主的思维去判断一个人,不要仅凭第一印象,这样会产生偏差,一旦认人不慎会给自己带来很大伤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明白人都是受首因效应影响的,因而要时刻注意第一次与人相处时的言谈举止,衣着容貌,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心理学家指出第一次遇到某人时前4分钟格外关键。卡耐基提出成为社交宠儿的方法:对比人真心实意的感兴趣,努力学会为别人提供帮助,不惜花费时间、精力、诚心诚意的为别人设想和做事情,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另有西班牙心理学家阿维亚指出,第一印象主要来自于动作、姿态、外表、目光和表情等非口头语言。
阿维亚指出,初次见面就讲述私人生活或个人问题、搬弄是非或批评他人、只谈论自己、过于活泼或好开玩笑、举止莽撞冒失、自己高谈阔论却不给对方说话机会、认为自己永远有理或目空一切,都会给人留下坏印象。
有清楚的自我认识,能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比如注意自己的表情是否僵硬、笑容是否令人不快;注意自身形象与个人卫生;交谈时适当保持沉默或改变说话语调;寻找自己与对方的共同话题等。能活跃谈话气氛。当然,没人能够给所有的人都留下好印象,因此,要结识那些值得交的人。(三)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成为“新颖效应”。
一般心理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四)记住名字
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所有名字的总和还要感兴趣。社会是复杂的,和人打交道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记住别人的名字并在适当的时候叫出他,也是需要我们把握的一项和人交往的技巧。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基本的礼貌,我们会因记住对方名字而获得别人的好感,而且有时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何记住别人的名字,看看卡耐基的技巧:
1.确保自己确实听清楚了对方的名字,若没有,就说:“抱歉,我没有听清楚。”
2.若碰到不常见的名字,为对方名字的写法。
3.在谈话的时候,把对方的名字重复几遍,试着把心里把它跟那个人的特征、表情和一般容貌记载一起。
4.若对方是一个重要的人,就把那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聚精会神地仔细的瞧着,深深地留下印象。
5.做什么都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哦!(五)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是指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的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意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讲:名片效应对于陌生之间的交往非常管用,他可以消除他人的防范心理,可以缓解他人的矛盾心情,能够帮助你减少信息传播上的障碍,形成传授两者情投意合的沟通氛围。
恰当的使用名片效应,有利于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但我们也需有所准备:首先,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的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六)赞美效应
赞美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的期待。赞美的原则:
1.赞美要有根据,有板有眼。2.赞美要有度,要真诚自然。
3.赞美要尽可能有新意。人们都会“喜新厌旧”,陈词滥调的赞美,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而新颖的赞美,会让人回味无穷。
4.尽量多在背后赞美别人,这些话语总会传到他的耳中。(七)留面子效应
在想别人提出自己的真正请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大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之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较小的要求,别人答应自己可能性的要求就会增加。这种效应的产生主要是 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的大要求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到别人,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愿望,会感到一点内疚。这时为了恢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良好形象,也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便欣然接受了第二个小一点的要求。
当然,我们不能用这个原理去利用别人,须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是否能让对方接受自己要求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合理程度。(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是由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及精力有限造成的。
这种现象使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出错,因此,我们应避免: 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2.要全面的看待他人。
3.深入到群体中去,多与人交流沟通。
第四篇:《创新中的经典陷阱》读后感
《创新中的经典陷阱》读后感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就像新鲜的血液,不断的注入公司,给公司带来活力和生机。可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创新,即没有绕过本文中作者所说的创新中的经典陷阱,新血液很可能危害公司,阻碍公司发展。
那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同扼杀创新的因素相对抗。
作者为我们分析了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剬变化,创新的类型也有很大不同,但是,每一次创新浪潮几乎都遇到相同的困境。这些困境多数源于两种需求之间的中途:以方面要确保现有业务能够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这是当下成功的短剑;另一方面又要支持新的创意,因为新创意对未来的成功可能会起着关键性作用。
创新陷阱归纳为以下四点
战略错误:目标太高,视野太窄。他们往往关注创新在短期内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很多实质上很优秀并很可能在以后为公司创造巨大收益的创新。而且,很多企业对创新要达到的效果太高,觉得创新就是万能,就能使公司的业绩翻番。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很可能为创新部门带来很大的压力而导致创新受阻。
解决措施就是:扩大搜寻范围,拓宽眼界。如果一项创新战略中包含了渐进式创新和持续改进的创新,那么就有助于全公司员工解放思想,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变化,继而接受突破性变革。
流程错误:控制过严。就是对创新严加控制的冲动——将用于现有业务的那套规划,预算和评估方法照搬于创新流程。创新流程中天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难免会走些弯路或者出现意想不到的转向。对不确定事件如果硬性要求它以固定方式或者流程来走,势必停滞最终萎靡,创新业就此失败。
解决措施就是:提高规划和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保留一部分资金、为一些意料之外的商机建立特别基金;摆脱某些公司规定的限制;当一支创新团队遭遇意外的障碍并需要对其模式重新思考时,公司应当给予其反省的时间。总之,给予灵活机动、因地制宜的处理,是公司对待创新活动的关键。
结构错误:联系过松,分拆过急。创新领域和主流领域之间的联系过松的话,往往会导致创新部门关起们来自行其是,公司从整理上往往会错失创新的大好机会。当创新涉及其他行业的专长或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时,公司也更有可能错过或扼杀创新。当一个新创意出现时,成熟组织的管理者对其本质可能不甚了解,而且还会感到对自己构成了威胁。这样容易使公司内部产生冲突,最终恶化为阶级斗争。
解决措施就是:加强创新者和主流业务之间的联系。除了放宽可能扼杀创新的政策规定,公司也要在创新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之间加强联系。创新者和主流业务经理之间的建设性对话应该定期开展。创新团队应该将外部沟通作为自己职责的一部分,同时高层领导人也要召集对话,鼓励大家互敬互重,而不是彼此敌视和对抗。
技能错误:领导力太弱,沟通太差。高管往往觉得在创新部门里,技术最重要,因此更愿意聘请最优秀的技术人员而不是领导人才做主管。殊不知,会处理技术问题却不一定会处理人员沟通问题,无论是内部沟通还是内部与外部的沟通。没有很好的内部沟通可能使工作不衔接,影响工作进度;没有很好的于外部的沟通可能使创新不能被外界接受。解决措施就是:重视领导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为创新者营造合作性气氛。作者为我们举了威廉斯-索诺马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为我们传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无论是员工之间的还是员工与上司的。
第五篇:薪酬陷阱
薪酬陷阱:求职业要小心啊
找工作不是难事,找到一份合适自己又喜欢的工作就是难上加难了,而找到一份自己喜欢而工资又高的简直就比登天还难了,所以大家总是在不断地寻找高工资的工作,而企业似乎也抓住了求职者的一个意向,也变的聪明起来。
薪水原来是求职招聘中最没有悬念的东西,一是一,二是二,明码标价,但往往最没有悬念的东西也开始出现“玄机”,一些企业开始在数字上玩起了游戏,原本2000元的岗位,非得写2000~5000元,甚至有企业开出2000~15000元的薪水,求职者到底是相信前面一个数字,还是相信后面一个数字呢?
区间派表现:1600~5000元/月,2000~15000元/月。一家投资公司在人才市场招聘客户专员,月薪从1600~5000元,工资跨度超过3000元,环顾这家公司其他岗位,赫然发现行政文员和商务文员的工资才2000元和2200元。另一家美容学院招美容师(2500~6000元),美容导师(3500~8000元),化妆讲师(4000~10000元),工资跨度分别是3500元、4500元、6000元。最夸张的是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招聘电话文员(2000~10000元),商务代表(2000~15000元),工资跨度分别为8000元、13000元。
提醒:对于像1600~5000元这样大跨度的薪水,你是相信前者,还是相信后者?在上面这家投资公司工作的李小姐表示,客户专员其
实就是销售,她自己就是客户专员,上个月只拿到2000元,只有少数人可以拿到后面一个数字。而拿到高薪需要努力、天分与人脉等因素,因此,薪水“看低不看高”对求职者是最现实的。
太极派表现:“面议”、“从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竞争力的薪酬”。招聘市场上玩“太极”的企业很多,玩法就是使用一些模糊化语言来形容薪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薪水面议”、“待遇从优”,还有些企业既想说明自己的薪水高,又忌讳说出具体的数字,于是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竞争力的薪酬”等字眼。
提醒:没有标明薪酬,意味着求职招聘双方有一个“谈薪”过程。对于基层员工,企业往往制定有统一的薪酬标准,往上一套就可以了。但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薪酬还是有不少谈判的空间,应聘者只有知道整个行业的薪酬水平,才能把自己的身价“拿捏准”。
画饼派表现:“月薪上万”、“百万年薪不是梦”。在人才市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招聘客户专员(3000~数万元),储备干部(3000~数万元),部门经理(5000~数万元)。而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招聘海报写着“百万年薪的机遇”。
提醒:诸如这样打着“月薪过万”、“年薪百万”旗号的,虽然不多见,但对于想“快速致富”的求职者,无疑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只是要小心,饼画得很大,但终究是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