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至2010年理化生组工作总结
2009至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现对本学期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常规工作。本学期我组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进行了三次教案检查,四次作业检查,并坚持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了信息发布和理论学习,进行和检查了单元测试情况,通过常规工作的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听评课,本学期我组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
三、按照学校和连片教研片区的要求,组织参加了理化生操作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一人获得片区一等奖。
四、在校建过程中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实验室搬迁和重建工作。
五、开齐开足实验课,在各项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开足实验课,演示实验和学生试验的开出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充分发挥了学科自身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落实了课改精神。
六、积极看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实践水平。
在以后的工作重我们讲继续发扬团结进取,不畏困难的精 神,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作更大的贡献。
2009年12月29日
第二篇:数理化生组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数理化生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理化生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几年来,数理化生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每位教师每学年都在学校汇编论文一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县片际,校等各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参加县数学研讨论及教材,教法辅导.,还多次到兄弟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理化生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为了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我组老师积极参加课件的学习和制做。初步掌握了制作动画的基本技能.教研组的活动和工作促进了老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数理化生组教学质量..
第三篇:数理化生组教研工作总结
数理化生组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数理化生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理化生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
真撰写论文。几年来,数理化生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每位教师每学年都在学校汇编论文一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县片际,校等各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参加县数学研讨论及教材,教法辅导.,还多次到兄弟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
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理化生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为了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我组老师积极参加课件的学习和制做。初步掌握了制作动画的基本技能.教研组的活动和工作促进了老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数理化生组教学质量..
第四篇:化生组专题教研系列活动总结
生化组专题教研系列活动总结
一、专题教研活动的提出的背景
2006-2007学年化学竞赛结束后,我对参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反应,许多题没见过,实验题没做过。会考结束以后,通过询问,大部分学生对化学试卷中第十六题,探究鸡蛋壳的成分时,对提出的假设,考虑不全面,不严密,提出的假设不符合要求。影响了后面的答题,失分比较多。
2006-2007学年结束后,我们进行多次讨论,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大家认识到竞赛和会考试题的一些特点,逐步渗透了新课改的评价方式,学生存在的问题,反应出教学方式,已经对新课改的不适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我们今后教学方面必须要做到的。
二、专题教研活动的提出
2007-2008学年初,为了深入研究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和生物的教学方式,怎样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以改变实验教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有我提出,化生组全体成员通过,我们化生组这一年的活动,都围绕实验教学的探索,这一课题进行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专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收获 1.重视实验教学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我们组织进行了五次关于《化学实验论》学习,观看了特级教师程尧耀的课程实录《探究酸和碱的性质》,观看了特级教师肖华的课程实录《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深刻认识到:
(1)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2)探索性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探索性实验的特点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干扰或扰动研究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这种实验一般都具有试探的性质,因此也称之为试验。
(3)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化学教学中,这两种类型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安排,它们在化学教学中各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要重视。(4)化学实验问题的含义 所谓化学实验问题,就是化学实验主体在某个给定的化学实验中的当前状态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当前状态”是指实验主体目前已知的知识或理论;“目标状态”是指实验主体目前未知但准备去探索的新知识或新理论。因此,化学实验问题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化学实验问题是就某个给定的化学实验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具有现实性。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问题在当前都能被解决,只有那些具有向已知转化的可能性,并且成为人们当前迫切需要探索的未知问题,才能成为现实意义上的化学实验问题。
(5)认识了化学实验设计的多种方法。
还观看了生物课程实录《探究种子的结构》等。2.开展了探究性实验为内容的公开课和对比课的活动
有雷志老师上的初三化学公开课“探究空气的成分”; 有邵康老师上的初一生物公开课,《认识花的结构》; 有胡万成老师、张之峰老师、雷志老师和胡聚才老师上的初三化学对比课《识别生活中的酸和碱》。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认识到:(1)、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大大的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2)、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还要及时整理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问题,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3)、“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这是一堂成功的探究课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根据观察现象本身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切忌为了完成探究的所有环节,而及早地进入所谓的正题。在实施“科学探究型”教学时,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是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险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4)、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设和猜测,开阔学生思路。
(5)、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切忌走极端,忽视学生对知识地掌握。
(6)、为检测其效果,我们对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在掌握知识方面,91%的学生感受到通过新教材实验模式学习,更有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②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87%的学生都喜欢上新教材下的实验化学课。调查表明,新教材下的实验教学模式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3.开展了化学自制实验装置展。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增强我校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求实、创新和谐校园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和谐、健康、积极、善纳等素质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体验到做化学实验的乐趣。
4.开展了初一年级家庭小实验展览活动。
在初一年级利用节假日进行家庭小实验,然后把做好的无土栽培和动、植物标本拿来,进行了展览活动。
家庭小实验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科学探究功能的扩大。它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积极作用。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内容,生物课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生物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另外还可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扩大科学探究的功能。课外实验活动以组织参观、进行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自己身边,生物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的情感。新教材下的科学探究教学是寓科学方法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体现,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四、专题教研活动进一步的反思。
1.专题教研活动对开发教材,探究教材和全面研究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
2.把专题系列活动,得到的经验和收获即时地运用到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其它活动来纠错,促进活动质量的逐步提高。
第五篇:物化生组赛讲课的情况总结
物化生组赛讲课的情况总结
物化生组
李春燕
越秀中学第二届“课改杯”推进课赛讲活动圆满结束了。回顾这次教学活动的举行,无论是从开始准备,还是活动开展以及打分评比,全组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该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物化生组全体教师教改信心,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改该真正落到了实处。下面就我组教师在这次赛课中的成功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全体参与
大家可以从听课情况看到,这次我组教师的课,从设计到实施教学,教师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了: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学习而会的内容绝对不讲,凡是学生能够通过生生讨论解决的问题绝对不讲,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的知识道理绝对不讲。
在曲老师的课上,电功率概念的建立,是学生通过在老师给出的物理生活情景基础上进行相互讨论论形成的,例题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掌握的;范老师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通过教材上图片观察对比找到了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自主学习完成了教学任务;李老师的课上,老师有目的地精心设计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让同学们在边完成反应方程式的同时,边思考反应是否能够进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类型的反应,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层层深入归纳,在归纳之中又发现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得到自己要掌握的知识,并在发现中激活了创造性学习的创新思维;而张老师她充分重视课堂时间资源,发挥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优势,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心情下观看视频,在影像视频欣赏中轻松学到了水的电解知识;柏老师种子萌发一课,教师充分为同学们创造了实验探究的资源条件,并为初一低年级同学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同学们结合实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引导同学们通过对比探究了解了种子发芽的适宜环境和条件;我的课,则是通过演示实验现象观察基础上,让同学解决我设计的一些和前知有关却又不同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形成电现象与前面声、光、热不同,建立新概念,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学习抽象问题的物理方法——类比法。所有这些都充分现了老师注重同学们学习兴趣,发动同学自主学习;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相信同学,大胆放手发动学生充分参与思考探究,促就合作学习;注重为同学制造表现机会,然他们体会成功快乐,渲染比学赶帮超氛围,激发全体参与。
二、更加注意分层教学,注重让每一位同学得到个性张扬
在这次赛课中,分层教学思想更加突出,教师们为了关注每一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为自主学习树立信心,增加动力,老师在备课和实施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为不同同学量身设置不同层次问题,让他们都相应的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发展的需求,激发学习勇气:例如老师们提问难度较小的问题时都是选择学习入门慢一些的同学,小测试的设置也不是要求“一视同仁”,对于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发言更加激励肯定„这使学生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三、更加体现学科特点,并注意善于归纳提升与迁移,形成能力
物化生同属科学学科,新课程目标要求,科学教学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次赛课老师充分实践了这一理念。这表现于概念的建立不再是课本选刻或老师杜撰,而是让同学们从具体现象或情境中提炼描述形成,如电功率、带电荷的授课;规律以及科学实施的认知也填鸭式传授,而是靠归纳或探究过程形成的,如生物的分类、盐的性质、种子发芽的授课;老师们都特别注意过程教学,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彰显学科魅力。
在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突破上,老师备课充分,落实具体。每当学生产生思维偏差,或有认知模糊不清时老师总能做到有效追问是同学学得更透更准确,每当学生产生思维障碍时老师总能及时地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同学顺利突破障碍建立信心。另外,老师在教学中都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方法教学,如我的类比法教学范老师的对比教学法、李永峰的归纳发现法、张亚琴的口诀记忆法等,老师教给学生如何渔鱼,使他们学会方法的同时提升能力。
所有这些,让我深深体会到,教改已经是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我们自己,发展就是可喜的,为此我们高兴。但是,这次赛课中我们和别组相比,也有严重不足:在设计同学们展示的呈现样式不够多样化,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评价方式不尽科学,不能更好激发学习斗志,老师表达重复话语还存较多„总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教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了可爱的学生,继续努力吧。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