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寄1
班主任寄语:
进入百天冲刺最紧要的时刻,有些同学却感觉越学越迷茫,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一般高考复习有三个心理阶段:第一阶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阶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阶段是不知道自己知道。没有人在真正“复习完了”以后才去参加高考,我们要大破定局论,反驳缩水论,相信自己潜能无限,相信倒计时100天,我们还有100分可得!
向合理的个人备考计划、策略要一分。
向回忆式复习要一分。回忆靠联想,联想靠理解。回忆式复习思维量大,记忆效果好,在回忆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整理知识,使之网络化,可有效避免“过眼而未入脑”的现象发生。
向新旧题目的比较要一分。寻找新旧题目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建立定势思维;分离个性,老题做出新意,在比较中做新题。向发散思维要一分。多进行发散思维,如构思重力加速度的测定方法,长度的测量等,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向重视中档题要一分。对很多同学来说要敢于、善于“舍得”,拿下80%的分数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
向多看些优秀例题要一分。这些题目的思路是丰富我们解题经验的速成大法。
向“习题定理”要一分。理科中一些半成品的结论在最后的这段时间汇总、整合、应用,将有效减轻题目起始阶段的运算压力,大大提高做题速度。
向背诵要一分。最后的100天,背诵下来的东西已经能够带到高考,这是一个强化记忆的关键时期。
向各科里面最弱的部分要一分。在当今强势项目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针对各科存在的弱点部分,加强训练,重点突破,这最后的一搏,必然会给高考成绩涂上重重的一笔。
向规范要一分。我们这里所说的规范主要包括:思维过程符合学科特点、涂卡准确、书写规整、草稿纸的使用有章法、尽量用学科语言,答案适度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等。
向合理的生活健体习惯要一分。清明的思维,寓于健全的身体。坚持天天锻炼不动摇,不容易得病,少生烦恼,心理素质也好。同学们,一分,看似很小,却包含着大学问;一分,看似很小,却意味着全省上千个名次,高考也许PK的就是这一分。愿我们通过挖掘、积累这每一个小小的“一分”,夺取09年高考的辉煌胜利。
第二篇:班主任寄语词
班主任寄语词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主题队会,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场少先队主题活动,因为你们即将告别少先队员时代,奔向共青团的队伍,在同学们丰富的活动之余,我深深感受到了你们蓬勃的力量,也体会到了你们突飞猛进的变化。
回想六年前,你们纯真的面庞,期待的眼神,稚嫩的模样,经过六年小学生活的历练,如今,你们有了自信的姿态,流畅的表达,沉稳的表现,你们能歌善舞、能说会道,无论站在小到方寸的座位上还是面对数百人的大礼堂,你们都无所畏惧,敢于展示你们的成长,这一切是母校六年来所培育的结果。
六年中,同学们就像一只蜕变的蚕蛹,有过束缚,有过挣扎,有过成长的恐惧,但同时,你们正在积蓄力量,为了有一天能突破蛹壳,让自己振翅高飞,体会千年磨一剑的快乐,感受空中划过的一道道美丽。其间,我们拼搏在年复一年的各种测试中,拼搏在一场场的各项竞技活动中,接受过同学的挑战,老师的考核,曾经,你们真的有过疲惫,但走过来的你们,会发现苦过方知甜的甜,累过方知,六年来,如果你累过,苦过,拼搏过,奋争过,那么今天你一定会在毕业前幸福过。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感恩活动举办的如此精彩,你们付出了精力,付出了真爱,所以你们也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同学们雷呜般的掌声。
今天,我们在这里用我们特有的方式向学校告别,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活动,也是一种表白,对同学,对老师,对父母,对母校感恩的表白,你们要在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伴、对老师、对社会,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一个人只有知恩,感恩,惜恩,这个人才会倍受社会接受,一个人如果在知恩,感恩,惜恩的基础上,懂得报恩,这个人不仅倍受社会接纳,社会还会还他的人生更精彩,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表白感恩,这是我们优秀的起点,相信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迎来更优秀的明天。同学们,母校的老师很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一路欢乐一路歌,健康快乐地、踏踏实实地走好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站。更希望你们的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广。所以,毕业后的你们要勇敢面对脚下未走完的路,你们又处一个新的“零起跑线”了,不要停下来。最后,我代表毕业班的各位老师及其他两位班主任老师,送同学们几句毕业寄语: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材,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练;同时,正因为海汇聚了千山万水,才能掀起洪波巨澜;正因为积累起一点一滴,海水才永不枯竭。孩子们,去博览群书吧,长大后你们在更高一级的学校努力拼搏,一定会拥有非凡的成就,祝福你们,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累了,还可以回母校,老师依然爱你们,如果你们想付出了,可以为母校的弟弟妹妹们献爱心!二小是同学们的摇篮,是同学们成长的阶梯,二小的老师永远是你们温馨的家。
第三篇:初三毕业典礼班主任寄的语
亲爱的同学们:
是缘分,让我们在初三七班相识相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在初三七班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
近乎一年的相处,你们的点点滴滴,时常萦绕我的脑海。
不能忘记,报名时你们或兴奋或紧张,或幼稚烂漫或沉稳忧郁的表情;不能忘记,课堂上你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不能忘记,课外活动时你们天真灿烂的欢声笑语;不能忘记,考场上你们苦思冥想、奋笔疾书的神态;不能忘记,犯错误后你们羞怯后悔痛下决心的语言;不能忘记,各种评比中,你们空前团结一致对外的参与热情;不能忘记,家长会上你们自信大方彬彬有礼的举止……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脑海中的这些“不能忘记”将慢慢疏淡,但是,就眼下而言,这些“不能忘记”却使我常常由衷地喜欢着你们。
毕业在即,分别在即,此时此刻,作为老师,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出于对你们的关爱,出于师长的责任,我想再叮嘱你们几句。第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你们充满朝气,你们活力四射,你们正处在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希望你们一定要珍惜,第二,永远不要失去上进心。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他的生活就会过得充实,他的人生就会有意义,他就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第三句,正视挫折和失败。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失败,你们一定要经得起,受得住。好事往往多磨,百炼才能成钢。
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以最诚挚的心意,用最吉祥的语言祝福你们,梦想成真。
第四篇:寄母亲
母亲„„
——写在中秋即将到来之际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快到了,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这样的节日没有陪伴父母一起度过。
前几天打电话回家,闲话家常了之后,母亲问我中秋是否回家,我告诉她这次不回去了。电话那头是瞬间的沉默,“嗯„好。”母亲理解我的难处,“那记得自己给自己过好中秋,前些日子晒了些你爱吃的酸枣,等你过年的时候回家吃„„”挂了电话之后,我的泪水流下来了。
我常常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深深的自责——二十多岁的人了,却还是靠父母来过活。事业没有,学业也平平;不能陪伴父母身边,却还要父母担心牵挂。或许,即使这样,我依旧可以继续这样的日子,因为求学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但我却不能让自己不内疚,而最让我深感歉意的人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拥有三个孩子的女人,三个孩子,带给母亲的,至今为止,每一个都是沉重的生活负担。母亲是从来没有认真给自己过过生日的,她只知道每年在我们三姐弟生日的那天都要煮上一碗热乎乎的鸡蛋面;母亲也基本上没给自己买过新衣服,她只知道每年的春节要给我们三姐弟准备新衣裳——她一直在细致地操持着我们这个家,却从未细致地为自己着想过。
记得初三那年,父亲因伤住院,母亲一个人里里外外照料了大半年,在我和弟弟妹妹感到生活的负担突然压下来的时候,在我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是母亲用她柔弱的身子为我们扛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我想母亲是从不相信命运的,因为她总是在和生活的挫折做着最艰辛,最顽强的斗争。
异地求学的日子,很难见到母亲。暑假回家,知道母亲的风湿病又犯了。我劝母亲多吃一点好的,少做一些事情,她总是不愿,我知道她是舍不得那点钱,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弟弟妹妹的学业,母亲总是这样虐待自己的身子,忽视自己的健康,却还一直担心自己儿女是否吃好,穿好。
回想过去,母亲为我做的事情数不胜数,而我真正为母亲做的却微乎其微。是母亲,用她的青春,换来了我的成长。如今,无情的岁月漂白母亲的鬓发,留给她的是一脸深浅不一的沟壑,和风霜摧残后瘦弱,多病的身子。当我们越来越健壮的时候,母亲却在时光的蹂躏中越来越瘦小。当我们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母亲却在岁月的洗礼中越来越苍老…..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母亲,如果说您的白发是女儿今生欠下的债,那么现在的我还无力偿还,除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一无所有。但我仍旧很想对您说:“母亲,谢谢您!”
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时,祝愿我的父母节日快乐,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节日快乐。
第五篇:寄中秋
寄中秋
引用教育学朱浩老师的一句口头禅,“有一件事特别有意思”,我发现只要逢上过年过节,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这个家中的常客是无论如何不会遭不受待见的,相反,家里人只要听到我有说不打算回家,那是要被骂的,最后还得乖乖回家。虽然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因为我离家近,但是,我也有静下心来想过,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学习或工作或家庭的原因而导致我们和一整家人团聚的时间也逐渐锐减,家里只有日渐年迈的父亲母亲,或者留下翘首以盼父母回家的留守儿童。前两天看到微博上一封封关于中秋祝愿的帖子,什么“爸爸妈妈,对不起这个中秋又不能回家陪您二老过节了,我保证明年一定回。希望你们中秋节快乐。永远爱您们的女儿!”“爸妈,今年中秋我不回了。希望你们中秋快乐!”……我当时看了一部分,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很讽刺,父母期望在团圆日盼来难得的团圆的希望被化作了泡影,希望的种子都被掐死了,又哪来的笑靥如花?中秋夜,天上月圆,人间人团圆。其实,话说回来,这责任又哪能悉数归罪到子女身上呢?有哪个子女愿意饱尝那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苦楚?哪个游子不懂“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恨?父母的要求并不高,尤其是越发苍老的他们,他们希望自己时刻牵挂的子女能留点时间常陪他们唠唠家常,听他们回忆我们幼时的调皮捣蛋的时光,和他们一起吃他们煮的饭菜然后感叹还是家里的东西吃着有感觉……我有注意到我妈和旁边与她年龄差不多大或再大一些的婶婶们,他们对那些怀旧歌曲越发触景伤情,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我就有看到她们在我们面前泪流满面的。不是我们作子女的不牵挂父母和家里,更不是家中的人的要求过分无理,人在江湖漂,也是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啊。古来有忠孝不能两全,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今有事业家庭不能两顾,学习玩乐不能双收,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当然也不例外。曾经有同学笑话我在黄石待这么多年难道还没待够吗?怎么报大学还要在黄石,我说,“我想随时回家”!如今,大三了,明天就又是一年的中秋了,我事实上手头上还是有很多活的,可是我跟家里人说,我要回家,他们说等我!大四的学生,一部分离校实习去了,当然因为工作原因回不了家;一部分准备考研,在争分夺妙备战,为了学业,自然也只能在心底祝福家人中秋快乐。所幸今年,我在大三,我还可以大大咧咧回家,说,我要回家,让我妈给我做好吃的,回家和我侄子耍…能回家的都回家的,大三的我们,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哪实习?以后的中秋我们又都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思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