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样例5)

时间:2019-05-15 14:2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

第一篇:六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

6-18 a.ks =

0.09 = D1 + g P0$3.60 + g $60.00

0.09 = 0.06 + g

g = 3%.b.Current EPS$5.400

Less:Dividends per share3.600

Retained earnings per share$1.800

Rate of return 0.090

Increase in EPS$0.162

Plus:Current EPS5.400

Next year’s EPS

Alternatively, EPS1 = EPS0(1 + g)= $5.40(1.03)= $5.562.6-19 a.After-tax cost of new debt:kd(10.4)= 5.4%.Cost of common equity:

Calculate g as follows:

With a financial calculator, input N = 9, PV =-3.90, PMT = 0, FV = 7.80, and then solve for I = 8.01%  8%.ks =

14.6%.b.WACC calculation:

After-taxWeighted ComponentWeightCost=Cost

Debt[0.09(1-T)]0.405.4%2.16%

Common equity(RE)0.6014.6%8.76%

(0.55)($7.80)D1$4.29 + g =+ 0.08 =+ 0.08 = 0.146 = P0$65.00$65.00

第二篇:一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

1-1MVA =(P0 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BV of equity

$130,000,000 = $60X  $500,000,000

$630,000,000 = $60X

X = 10,500,000 common shares.1-2First, determine the firm’s total operating capital:

Total operating capital = Net operating working capital  Net fixed assets

= $5,000,000  $37,000,000

= $42,000,000.Now, you can calculate the firm’s EVA:

EVA = EBIT(1  T)(WACC)(Total operating capital)

= $6,375,000(1  0.40)(0.085)($42,000,000)

= $3,825,000  $3,570,000

= $255,000.1-3 a.NOPAT = EBIT(1current liabilities

01

= $360,000,000$180,000,000 = $192,000,000.Net plantNet operatingc.Operating capital01 = and equipmentworking capital

= $250,000,000 + $210,000,000

= $460,000,000.Operating capital02 = $300,000,000 + $192,000,000

= $492,000,000.d.FCF = NOPAT($492,000,000-$460,000,000)= $58,000,000.

第三篇:财务管理基础小抄

1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销售额)。2可转换债券:有时简称为可转债,是指由公司发行并规定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可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普通股的债券。3内含报酬率(IRR):又称为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由于受市场容量或经济效益原因的影响,决策规划的未来生产经营规模小于正常生产经营能力而形成的差量,也可以理解为因临时转变经营方向而闲置的那部分生产经营能力。5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折扣期及现金折扣率等。

6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银行根据报价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7杠杆租赁:出租人只垫支购买资产所需现金的一部分(一般为20%~40%),其余部分则以该资产为担保向贷款人借资支付。8净现值(NPV):是指按投资者期望的报酬率或资金成本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9贴现法: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时偿还全部本金。10缺货成本:指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11售后租回:将资产卖给出租人,再将其租回使用。12股票: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东借以取得股利的一种证券。股票持有者即该公司的股东,对该公司财产有要要求权。13剩余股利政策:公司所获得的净利润首先用于满足投资的需要,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目标资本结构后,如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否同不派发股利。

14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确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并长期按此比率从净利润中支付股利。15获利指数(PI):又称为现值指数,是指按投资者期望的报酬率或资金成本计算的投产后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16股利宣告日:即企业将股利支付方案予以公告的日期。17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

18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暂时未被利用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最大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之差,属于生产经营的潜力。

单选

1财务关系: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2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3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销售额)。4内含报酬率(IRR):又称为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5存货的储存成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储存成本:指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

a.固定储存成本,与储存量的多少无直接关系,如仓库设备折旧费等。b变动储存成本,与储存量成正比关系,如存货资金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变质损失等。6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折扣期及现金折扣率等。

7影响公司股利分配的因素:法律因素 股东因素 公司因素 其他因素,债务合同限制通货膨胀

8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缺点:a优点: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长期最大化。b缺点;‘每年股利发放额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波动,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形象。

9股票股利的相关含义:股票股利公司以增发股票作为股利支付方式 10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筹集资金 11补偿性余额的相关计算:补偿性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12融资租赁的基本含义:融资租赁决策是企业决定拥有某项固定资产之后的筹资决策,其核心问题是”租赁融资还是借款购买”一般来说,当租赁的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时,可以选择租赁融资

14企业资本成本率的计算:资本成本率是指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资本成本率=年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年用资费用/筹资数额(1—筹资费用率)15项目投资的具体含义: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建设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16企业具体筹资方式渠道有哪些:a筹资渠道:政府财政资本 银行信贷资本 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 其他法人资本 民间资本 企业内部资本企业内部资本国外及我国港澳台资本b筹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 发行股票 留用利润 发行债券 商业本票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 租赁筹资

多选

1企业的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的具体表现形式:a相关成本:增量成本 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 付现成本 重置成本 专属成本 加工成本 可分成本 可延缓成本 可避免成本b无关成本:沉没成本 共同成本 联合成本 不可延缓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

2原始点投资的具体含义:原始投资(初始投资),指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 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a建设投资,指在建设期内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的投资。b流动资金投资,又称垫支流动资金或营运资金投资

3短期借款的利息支付方式有哪些:利随本清法(收款法):贴现法 加息法 4优先股东的含义及优先权的表现:a含义:优先股票简称优先股,是股份公司依法发行的具有一定优先权的股票是一种特殊的权益形式。从法律上讲企业对优先股不承担法定的还本义务,是企业自有资金的一部分。b优先权:在分配利润和剩余财产等方面具有优先权,优先权的体现、优先分配固定的股利。

5所有者与债权人财务矛盾的表现形式及解决措施

表现形式:(1)债权人的目标与股东目标的差异a.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其目标是安全收回到期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b.股东通过经营者借入资金,目标是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2)股东通过经营者侵害债权人利益的常用方法:a不经债权人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b未征得现有债权人的同意,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降低。措施:a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如规定借款用途、限制股利政策、限制融资政策等。b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

6计算个别资本成本时考虑所得税影响的哪几种方法:(1)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2)债券资本成本率

7缺货损失的具体表现形式: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失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应包括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誉损失);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代购采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紧急额外购入的开支会大于正常采购的开资)缺货成本用TCs表示

8延长信用期限的优缺点:优点:销售额增加;缺点:应收账款 收账费用 坏账损失增加 9股票股利优缺点:优点:a使股票的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b以较低的价格向市场传达利好信号c有利于保持公司的流动性

10会导致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计息方式有哪些:a银行按照名义借款额的一定百分比保留补偿性余额b贴现法c加息法

11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留用利润资本成本率的测算方法与普通股基本相同,只是不考虑筹资费用。12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a优点:筹资速度快;成本较低;借款弹性大;可发挥财务杠杆作用。b缺点: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 筹资数量有限。

13投资回收期 投资利润率的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ic为投资者对该项目所期望获得的报酬率,或资本成本。一个备选方案时:NPV≥0,项目具备财务可行性。NPV<0,项目不具备财务可行性。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项目选择时,应选用NPV是正值的最大者。

14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a成本分析模式其中: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

b存货模式(鲍莫模式)Tc—相关总成本;Q—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K—机会成本率;T—一个周期内的现金总需求量;F—每次转换成本 15剩余股利政策的含义:公司所获得的净利润首先用于满足投资的需要,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目标资本结构后,如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否同不派发股利。

判断题

4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

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机会成本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月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

5现金净流量的含义:是指项目计算期内由每期现金流入量与同期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6投资利润率的含义:是指平均每年税后利润与项目投资总额之比。7资本成本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8项目计算期的含义: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全部时间。

9企业收账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对过期较短的顾客,不过多的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稍长的顾客,可措辞婉转的写信催款;对过期较长的顾客,频繁地信件催款并催询;对过期很长的顾客,可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

11经济订货批量的含义: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这个批量叫做经济订货批量或经济批量。

12资本成本的含义:资本成本(也称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

13现金持有成本中机会成本的含义: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

14存货变动储存成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储成本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5股票股利具体含义:是公司以发动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16一鸟在手理论含义:资本利得好像林中之鸟,现金股利好像在手之鸟,股利愿取得确定的股利收益,而不愿将同等的资金放置未来价值不确定的投资上。

第四篇:六单元分析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分析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千姿百态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生存伙伴,有了他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本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它们是郑振铎的散文《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人类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存轨迹。

本单元在选文时既照顾到了古今中外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又考虑到了体裁的多样性(小说、散文、诗歌、科学小品)。而且从文章的题材上也力求丰富多彩。古今中外描写动物的文章非常多,其中不乏名家名篇,但这些文章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题材:

一、西方的纯粹的动物小品,它们从科学的猜度比较客观地描述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比如,七年级上册选编的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本单元选编的布封的《马》等;

二、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文章,它们一般不会脱离环境,单纯地描摹一种动物,项是将这种动物放在人类社会中去体察它的处境和遭遇。比如郑振铎的《猫》等;

三、借物喻人的文章,它们往往把人类对某种现象的批判、对某种精神的崇敬寄托到某种动物身上,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折射人生的思考,比如,牛汉的《华南虎》、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等。

本单元力求囊括这三种题材的文章,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教学这个单元,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教学重点。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斑羚飞渡》中斑羚群面临绝境所表现出的无助,正可以让人类反思自己对生命的践踏。启发学生从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靠人类的智慧可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如布封的《马》,通过对两种生存状态下马的特点的比照,再一次将人与动物的矛盾关系摆到我们面前:

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生命是相通的,在动物身上也可以曲折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憧憬寄托在动物行为的描写之中,或者说,作者善于从动物身上找到人类高尚品质或卑劣的品性的参照物,以动物为镜子,反观人类的言行。

二、知识和能力方面。1.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本单元的课文词汇丰富,对动物的描写精当、传神,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及时积累、总结,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2.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本单元课文的风格不同,体裁多样,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比如,对于《珍珠鸟》《华南虎》这种以情感取胜的散文、诗歌,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思想走向;对于《狼》这样简易的文言文,应强调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而对于《马》这种有一定说明性的文章,则应该引导学生把握马的品格特征。一反复诵读课文,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

三、过程和方法方面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课时安排:计划12课时

《猫》2课时

《斑羚飞渡》2课时

《华南虎》1课时

《马》1课时

《狼》2课时

作文2课时

综合性学习2课时

第五篇:六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单元概述:

第六单元共3篇文章,《广玉兰》、《夹竹桃》是状物散文,一篇是古诗,写了四种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身上蕴藏的高贵品质。作者咏物,正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怀啊!因此,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在教学状物的课文时要注意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同时,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创设情境,为文本语言的品味为服务,让学生多读并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相应的段落。

3、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6、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7、诵读与欣赏《马诗》,学会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诵读。课时安排:

广玉兰 2课时

夹竹桃 3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 1课时

练习六 2课时

18、广玉兰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给课文分段,理清脉络。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小组合作学习。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难点:正确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过程:

一、课前观察、积累知识

课前组织学生认识广玉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广玉兰的花、叶,让他们去“看”、“摸”、“闻”。了解它们的特点,强化创新意识,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学好课文做准备。

二、再现情境,激发兴趣

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再投影出玉兰花、叶片实物图,引导学生回忆亲眼见过的广玉兰,说说它的花的特点,叶子的特点及广玉兰的生长特点。

三、初读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欣赏课文内容。

(二)提出自学要求:放声读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明确学习任务:

(1)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2)读通课文。

(3)讨论画出的词语,小组交流、讨论理解词义

2、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1)认一认:涵 蕊 凋(2)理解部分词语。孕育:怀孕、生育。内涵:本课指花的特点。

质感:事物的本质给人外观上的感觉。

(四)教师再次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后提问:你最喜欢读哪一自然段,为什么?全班交流。

四、理清脉络。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广玉兰的?可分为几段?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第二段(2——5)第三段(6)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3、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教学难点: 理解广玉兰的美和它旺盛的生命力。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广玉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广玉兰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过渡: 广玉兰给你们留下了这么美好的印象,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美丽的广玉兰,一起去细细的欣赏一番。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2到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够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细细品读。(学生自主学习)二、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数世同堂”“生生不息”是什么意思?(一代一代的繁衍,不停息)那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仔细想一想。

“数世同堂”在文中怎么理解?(在文中指在同一棵树上有各种形态的广玉兰)

2、细细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生交流)

3、在这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中,你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先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吧

4、学生交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相机点拨。

5、引读:因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所以,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6、新的生命正在繁衍,一代一代永不灭绝,这就叫——生生不息(板书)对这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有了形象的了解后,相信读好它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四人一小组分工合作读,一会儿比比看哪组读得最好。

7、指名读,师生互评

8、在刚才的阅读中,大家都显得那样投入,这些优美的文字,如果能变成自己的语言,不就更好了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态试着背背看。

9、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第一句我来,下面的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背,最后一句一起来,好吗?(配乐)

过渡:你们深情并貌的诵读让老师眼前也仿佛出现了各种形态的广玉兰,含羞待放的鲜嫩可爱,刚刚绽放的清香四溢,盛开的洁白柔嫩,凋谢的还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更是一棵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树。让我们走进这株美丽的树,看看在绿油油的叶丛中的广玉兰又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在绿油油的叶丛中的广玉兰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洁净、高雅)(多媒体展示课件)(板书)

2、从哪些语句看出它洁净、高雅的特点的?“我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 a 这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花瓣的?

b广玉兰花瓣的色彩和质感是什么样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质感呢?有点玉琢冰雕,多媒体展示,看一下玉琢冰雕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和广玉兰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c 广玉兰具有独特的美,白中泛青,柔中寓刚,富有弹性,广玉兰美得连作者也“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了”,但我们可以通过深情并貌的朗读来表达对它的赞美!能读好吗?自由读——指名——齐读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秋冬时节„„” 过渡:你还能从哪些语句看出广玉兰的叶子也很有生命力的?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A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板书)B “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怎么理解? C 你能读好它吗?

2、广玉兰的叶片从外形上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就有一张广玉兰的叶片,你能看着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咱们再来看看书上怎么写的吧。

3、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记住这张充满生机的绿叶吧!五 总结

1、广玉兰的确美(指板书)作者在绿油油的丛林中散步,总会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密集油亮的叶片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2、刚才听了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老师都沉浸在美的境界中了,你们呢?喜欢广玉兰吗?

3、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赞美,把我们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六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幽香

18、广玉兰 洁净 高雅

生生不息(旺盛的生命力)终年不败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夹竹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把握中心句。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课前准备: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投影,指名朗读。(2)正音,齐读。

平舌音:簪、参、差; 翘舌音:乍; 前鼻音:簪、参、冠、缤; 后鼻音:荇、棠、奉; 多音字:参、差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本课指夹竹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朵可以与之相比。

三、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2,朗读第l自然段,完成练习:

(1)夹竹桃不是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_____________。(2)练习用“不是„„也不是„„却是„„”说话。

3.为什么说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组织学生讨论。

4.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认识文章的中心句。(这句话既能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又是文章内容的总括)

四、指导书写

1.提示注意点。

榆:右边“人”要罩住下面的部分。冠:“元”的竖弯钩要包住“寸”。菊:“勺”的横折钩要包住“米”。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四、五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

二、自读课文:

1、看了这些图片,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

6、过渡:咱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许多幻想。

1、自主学习:(出示要求)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你站在它下面„„” 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②请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③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你顿时恍惚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④齐读。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①(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指名读。②自由练习朗读,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③可以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④配乐齐读。尝试背诵,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配乐背诵。

4、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看图,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展开幻想,仿照句式说话。先自己想,再分小组交流。汇报。

5、再次背诵。

四、总结:

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朗读第1、6自然段,弄清课文“总一分一总”的结构。3.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夹竹桃是作者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5自然段):分写夹竹桃开花时的景象,花期之长以及作者产生的想象和幻想。第三段(第6自然段):总结课文,点明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

4.画出文中描写几幅图景的文字,仔细品味,体验衬托和想象的妙处。(1)雪火相容图。

(2)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3)月光下的夹竹桃。

二、指导背诵

1.熟读课文。2.指导方法。3.学生试背。

三、感情朗读,完成练习

1.回答文后问题。2.课后完成背诵。板书设计:

19、夹竹桃

可贵的韧性

爱 夹竹桃

产生许多联想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6.小结并尝试背诵。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背诵《墨梅》。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梅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突出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难点:凭借诗歌内容,感受梅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突出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一、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1)教师范读。(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A.指名试读。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D.进一步理解。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A.指名试读。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D.进一步理解。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二、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6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教学重难点:通过调查,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调查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学会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诵读。

3、写好钢笔自。

教学重点:学习诗歌理解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并积累运用。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学会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诵读。教学重点:学习诗歌理解含义。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并积累运用。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一、教学第一题

(1)要求学生自渎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所写的特点。(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3)学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答案。

(4)师生共同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要求学生说出四季各自还有哪些特征。(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教学里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让学生仿照写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的句子。

(3)指明学生读自己所写的句子。

(4)全班评议,看谁写的优美,有生机。

(5)教师鼓励学生课外多练习,多观察,多写这样的句子。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谈话: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要求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成语。(4)师生汇总大家所说的成语并分类。

(5)教师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1.审题。

(1)指明读题。

(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读诗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怎么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4)指明回答上面问题。

(5)师生归纳: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地奔驰呢?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功,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3.练习。

(1)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读、抽背。4.反馈。

(1)指名诵读。(2)集体齐背。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掌握字的结构。

2、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抓住主题进行交流。教法:讲解、提问、板书 学法:讨论、交流、思考 教学过程: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文字,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广玉兰》。(2)引导学生读帖。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 格式。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的字。(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标题“与××对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对话,是今天人们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同学们参与社会、了解生活的桥梁。(板书:与××对话)(2)指明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教师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对话主题、对话的内容与同桌互相说说。

(2)要求学生对话时提出问题,注意沟通技巧,会用礼貌用语,明确自己的对话身份。3.练习。

(1)分组练习对话。

(2)推荐一组上台练习对话。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参与对话的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2)教师点评。

附:关于四季的成语:

1.形容春天的成语:

(1)风和日丽(2)草长莺飞(3)春光明媚(4)春寒料峭(5)春暖花开(6)春色满园(7)春色恼人(8)春意盎然(9)花香鸟语(10)惠风和畅(11)流水桃花(12)莺歌燕舞(13)桃红柳绿(14)姹紫嫣红

2.形容夏天的成语:

(1)火伞高张(2)赤日炎炎(3)炎天暑月(4)赤时当空(5)骄阳四火(6)暑气蒸人(7)燋金烁石

3.形容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秋风萧瑟

4.形容冬天的成语:

(1)橙黄橘绿(2)白雪皑皑(3)冰天雪地(4)风号雪舞

(5)风雪交加(6)固阴冱寒(7)寒气逼人(8)千里冰封

(9)朔风凛冽(10)天寒地冻(11)雪虐风饕 参考答案: 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天寒地冻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六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单元财务管理基础 沈洪涛版本(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1、财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 2、财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财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 1、项目法人应按规定设置独立的会计管理机构,配备负责人......

    村级财务管理沈村镇模式浅析范文合集

    村级财务管理沈村镇模式浅析 汪恭礼 在十几年的农村工作中发现,村支两委班子之间矛盾、村干部之间猜疑的焦点是村级财务,农民对村干部不满而上访的焦点也有不少是村级财务,所以......

    沈桥小学党支部基础档案目录

    沈桥小学党支部基础档案目录 一、 党支部委员会记录簿 二、 党支部大会记录簿 三、 党支部学习记录簿 四、 理论学习培训记录簿 五、 党支部活动记录簿 六、 流动党员管理登......

    12册六单元教案

    你,浪花的一滴水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中注意引领学生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单元评价检测(六)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3分)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能谤讥于市朝 ..使人称谢 (......

    六上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第一组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

    六上三单元(★)

    第九课《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

    九上第六单元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研修 曹王教委李强高玉连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专题(史传文学)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