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分析方法
一、某审计单位2006年12月31日库存商品明细账结存数量、2007年1月1日——18日收
要求:运用审计调节计算并完成上表。
二、宏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产成品——羊毛衫明细账结存数量(单位:件)如
要求:根据2006年1月15日的实际盘点结果,用调节法核实2005年12月31日结存数,并与原明细账结存数量核对,检查原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三、趋势分析
例题: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年初对X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07年度的经营形式、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07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相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二:X公司2007年度1至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要求:
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注册会计师拟实施分析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对资料二进行分析后,指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过程)。
四、比率分析
1、例题:M注册会计师审查V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项目时,确定营业收入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在实施具体实质性程序之前,M利用未审资料计算的2007年度毛利率为12.85%,经审计确认V公司未审利润表中列示的营业成本1800万元正确无误。假定M注册会计师对V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发表了无保留意见,V公司2006年度已审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分别为1600万元及1408万元。2007年,V公司的经营情况与上年相当。
要求:请指出M注册会计师是否应认可V公司2007年度营业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2、例题:(主观题素材)注册会计师A审查Y公司的投资业务时,确认Y公司2007年的投资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经营情况与以前各年相当。2006年及以前各年Y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0%。审计前,Y公司的资料显示其2007年度投资收益为200万元,利润总额为3200万元。经审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50万元,审计中没有发现Y公司存在高估营业收入的情况;要求:
请指出A注册会计师应如何依据这些信息确定对Y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领域:
3、X公司所属行业近三年来经营情况稳定上升,行业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为15%,X公司2005年度销售收入增长率与行业增长率持平。公司董事会制定的2006年度,预算目标要求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资料计算分析比率(保留一位小数)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将X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应收账款项目的哪两个认定作为重点审计认定,并指出X公司哪个项目的何种认定很可能存在特别风险。
五、账龄分析法
1.(资料)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5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5年度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单位:万元):
(1)坏账核算的会计政策: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项目附注: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05年年末余额16 553/52.77。
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篇:固定资产折旧审计方法适用性分析
本文是我们在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实务中的一些思考和归纳,一点经验和教训,愿和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一、初次年审折旧逐台测算法
使用范围:所有年审;上年未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年审;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已计算机化,因此可以逐台测算固定资产折旧。
主要思路:第一,根据各项固定资产合理的原值,规定的使用年限、残值率,计算出各项固定资产上年累计折旧,与企业上年实际累计折旧相比较,如有差额,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第二,根据各项固定资产合理的原值,规定的使用年限、残值率,计算出本各项固定资产应计折旧,与企业本年实际计提折旧相比较,如有差额,调整本成本或费用。
二、非初次年审折旧逐台测算法
使用范围:所有年审;上年已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年审,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已计算化,因此可以逐台测算固定资产折旧。
主要思路:根据各项固定资产合理的原值,规定的使用年限、残值率,计算出本各项固定资产应计折旧,与企业本年实际计提折旧相比较,如有差额,调整本成本或费用。
三、固定资产原值平均法
适用范围:所有年审;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未实行计算机化。
主要思路: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分类测算,对某一类固定资产,以前就有、本期继续使用的,用固定资产原值A×年折旧率D计算应计折旧。对本年N月新增的固定资产,其本年应计折旧为:固定资产本年折旧=年折旧率D×固定资产原值B×(12-N)/12.对本年M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其本年应计折旧为:固定资产本年折旧=年折旧率D×固定资产原值C×M/12=D×固定资产原值C×(M+12-12)/12=D×固定资产原值C×[12-(12-M)] /12=D×固定资产原值C-D×固定资产原值C×(12-M)/12.综上所述,对这类固定资产在全年应计折旧为:
[固定资产原值(A+C)+固定资产原值B×(12-N)/12-固定资产原值C×(12-M)/12 ]×年折旧率D 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运用此方法时,一定要向企业有关人员查询是否有一些已提足折旧,但仍在继续使用,因此还未进行清理的固定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虽然在账面上,但是应该停止计提折旧。如在折旧测试时没有询问核实上述情况,审计测算出来的折旧就会大于企业应该计提的折旧,结果区分不出是企业少提折旧还是审计人员计算有误。
四、累计折旧率法
适用条件:各种企业年审,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未实行计算机化。
主要思路:分类计算上年和本年的累计折旧率,根据本年累计折旧率和上年累计折旧率的差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应有年折旧率相比,判断该类固定资产本年折旧是否合理。
五、折旧差额法
适用范围:股份制改造审计;企业曾经评估调账且调账是法定有效的,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已计算机化,因此可以逐台测算固定资产折旧。[!--empirenews.page--] 这种方法又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一)评估调账在评估基准日
主要思路:第一,将企业固定资产明细账导入电子表格并对照评估报告,逐台核对企业是否严格将每台固定资产的原值定为评估重置值,将累计折旧定为评估重置值与评估值之差。或将企业固定资产评估结果输入电子表格,将每台固定资产的原值定为评估重置值,将累计折旧定为评估重置值与评估值之差。第二,将经上述第一步骤得出的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合计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核对,如有差额,一定要找出原因,将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账面数调整为上述第一步骤得出的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数。第三,以上述第一步骤得出的固定资产原值为基础逐年计算各年应计折旧额,如和企业各年计提的折旧有差别,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当年成本费用。
(二)评估调账在评估基准日之后,企业在调账日按以评估重置值为基础计算的评估基准日至调账日应计折旧加上评估折旧(评估重置值减评估值)作为调账日的累计折旧。
主要思路:第一,将企业调账日固定资产明细账导入电子表格并对照评估报告,逐台核对企业是否严格将每台固定资产的原值定为评估重置值,如不符,要将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进行调整以符合评估重置值。或将企业固定资产评估结果输入电子表格,将每台固定资产的原值定为评估重置值。第二,将评估调账日累计折旧定为评估重置值与评估值之差加上评估基准日至企业调账日企业应计提折旧,如和企业调账日账面累计折旧有差额,一定要找出原因进行调整。第二,将以上述第一步骤得出的固定资产原值为基础逐年计算调账日后各年应计折旧数,如和企业各年计提的折旧有差别,进行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当年成本费用。
(三)评估调账在评估基准日之后,但企业在调帐日未按以评估重置值为基础计算的评估基准日至调账日应计折旧加上评估折旧(评估重置值减评估值)作为调账日的累计折旧。
主要思路:因为企业虽然评估结果调了账,但累计折旧没有任何一年是正确的,因此从调账日后测算固定资产折旧少了一个正确的时点为基础,故不能用该种方法进行折旧测算,而是要用到下述的“累计折旧差额法”。
“折旧差额法”应注意事项:第一,一定要在调账日将企业账面的累计折旧和计算出来的累计折旧核对,如不相符,一定要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一致。因为“折旧法”只计算各年应计折旧,与企业各年实际计提折旧相比,差额调期初或当期。如在调账日未将企业账面累计折旧和审计人员计算出来的累计折旧进行核对相符,虽然调整了各年企业应计折旧数,也不能保证企业的累计折旧数是正确的。第二,在测算各年折旧前,一定要完成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审计,并逐项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原值、累计折旧和时间,以在计算固定资产年应计折旧额时考虑固定资产年内增减因素。
六、累计折旧差额法
适用范围:股份制改造审计;企业曾经评估调账且调账是法定有效的,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已计算机化,因此可以逐台测算固定资产折旧。[!--empirenews.page--] 主要思路:第一,将企业固定资产评估结果输入电子表格,将每台固定资产的原值定为评估重置值,将累计折旧定为评估重置值与评估值之差。第二,将经上述第一步骤得出的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基础逐年计算各年应计折旧数。第三,将评估基准日固定资产累积折旧逐年加上该年应计折旧数,得出各年累积折旧数。第四,如和企业各年累计折旧有差异,进行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当年成本费用。
应注意事项:运用此方法由于不需在调账日将企业账面累计折旧和审计人员计算出的累计折旧相比较并将企业账面累计折旧调整为审计人员计算出的累计折旧,故较“折旧差额法”简单。但是在运用此法时,一定要检查和查询清楚各年固定资产增减情况,使审计人员计算折旧的资产范围和时间与企业计提折旧的范围和时间一致,否则,虽然整个审计阶段累计折旧调整量是正确的,各年累计折旧调整量可能不合理。
七、倒轧法
适用范围:股份制改造审计;企业未曾经过评估调账或虽然经过了评估调账,但调账法定无效。
主要思路:第一,请评估师提供评估基准日的固定资产明细表,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折旧年限,残值率计算审计最后一个时点的累计折旧数。第二,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折旧年限、残值率,结合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情况,计算各审计应计折旧额。第三,用某年底的累计折旧额,减本年折旧额,加本年转出的折旧额,减本年转入的折旧额,得出本年初累计折旧额。第四,根据计算出来的累计折旧额和企业账面累计折旧额的差异,调整期初或本期。第五,将企业剥离的固定资产从电子表格中删去,剩下入围的固定资产各年累计折旧与剥离前固定资产各年累计折旧的差异作为各年剥离的累计折旧。
应注意的问题:这种方法主要优点是可以和资产评估师密切配合。对审计人员的好处是:资产评估师会对最后一个审计时点(也是评估基准日)的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详细地整合、归类、勘察并输入电子表格(或要求企业输入电子表格)。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未实行计算机化,上述工作对审计师就犹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从后往前逐年推算各年累计折旧和应计折旧。对评估人员的好处是: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测算如不依照评估的分类和明细,进行折旧调整后,评估人员在将审计人员对折旧的调整分配到具体的固定资产明细项目上去就会有困难。审计人员按评估师整理的固定资产明细进行入围资产折旧的测算,其结果评估师可以坐享其成,不用为分配调整折旧费神。
应该注意的是,评估师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是按照机器设备、电子设备、房屋建筑物、管道沟漕进行的,而审计师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明细往往要按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房屋建筑物、非生产用设备等分类来披露。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对审计师的不利因素是还要将评估师整理出的明细表重分类汇总。
第三篇:效益审计中的问题分析方法
效益审计中的问题分析方法
——2007年第二期审计研究报告介绍
2003年以来,积极开展效益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效益审计是一种以不重复方式进行的独立检查和评价。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相比,效益审计涉及的审计范围广泛,审计内容丰富,需要大量的分析和判断,因而必须运用更多的检查和评价方法。在效益审计中,审计方法是决定一个审计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效益审计方法,是指为实现效益审计目标,审计主体达之于审计客体的媒介,即实施效益审计所采用的各种手段、途径、步骤和方式等。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目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我国审计人员在效益审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现有的效益审计方法仍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当前,在我国的效益审计实践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难题是,在确定了审计项目后,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我们认为,在制定效益审计方案时,“问题分析方法”十分有用。关于问题分析方法,在英国审计署的《绩效审计手册》(2003年版)中,有一些简单的介绍,此外,2003年,英国审计署还专门出版了一个使用手册,即《使用者指南——问题分析和碰头会方法》,对问题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有资料显示,在国外,有许多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实践中运用了问题分析方法,不过,有的国家称之为问题树分析方法。在我国,2005年3月出版的《英国绩效审计》一书,把这种问题分析方法,介绍给了我国的广大读者。追根溯源,问题分析方法在理论和方法上直接来源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而且与哲学的认识论有一定的联系。为了使我国广大审计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问题分析方法,在本课题中,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对我国效益审计的发展有所裨益。
本课题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一、什么是问题分析方法;
二、如何界定问题;
三、如何分析问题;
四、制定审计方案、收集和分析证据、提出报告;
五、简要评论。(作者: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崔孟修)
第四篇:审计方法(定稿)
第五章审计方法
第一节审计方法的意义及选用的原则
一、审计方法的意义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搜集审计证据采用的技术和手段的总称。
二、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
(一)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相适应
(二)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
(三)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
(四)应与审计方式或审计工作的地点相适应
第二节审计的一般方法
一、顺查法与逆查法
(一)顺查法。又叫正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比较混乱,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采用顺查法较为宜。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二)逆查法。又叫倒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反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优点是可以节省审计的时间和人力,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成本。其缺点是采用此法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审计工作。
二、详查法与抽样法
(一)详查法。又称详细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
(二)抽样法。又称抽样审计,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审查,借以推断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的一种方法,进而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审计的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缺点是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样本选择不当,就会使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结论,审计风险较大。
常用的样本选取方法有任意选样、判断选样和随机选样等方法。
随机选样的方法又可具体划分为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随机选样、分组随机选样和整群随机选样。
(1)简单随机选样包括编号选样法和随机数表法。
(2)系统随机选样也称等距随机选样。
(3)分组随机选样也称分层随机选样。
(4)整群随机选样也称整体随机选样。此方法先将总体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群,而后运用等距随机选样等方法,按群抽取样本项目。
第三节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检查。检查是审计人员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
(一)会计记录和书面文件的审阅
1、会计凭证的审阅。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以审阅原始凭证为重点。
2、账簿的审阅。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
3、报表的审阅。审阅报表应以审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重点。
4、其他记录的审阅。例如:产品出厂证、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合同协议等。
(二)会计记录的核对。
1、账表核对。是指以报表项目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查证报表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核对时,一般以账簿记录核对报表项目。
2、账账核对。是指以各种有关的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
3、账证核对。是指以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记录同记账凭证相核对。一般说来,账账核对结果如属正常,可以不再进行账证核对。
4、账实核对。是指以明细账记录与实物相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
二、监盘。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盘点的方式有突击盘点和通知盘点。突击盘点适用于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的盘点。通知盘点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和其他财产物资等的盘点。
三、观察。观察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相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四、查询及函证。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问。
五、计算。计算的内容包括凭证中的小计和合计数、账簿中小计、合计和余额数,报表中的合计、总计和比率数,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结果等。特别是对账簿中的承前和续后的合计数,必须重算,以防记账人员假造数字进行舞弊。
六、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
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有绝对数的比较分析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各种审计方法之间及其与审计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篇:答案——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
1.华天会计师事务所李明和李豪注册会计师在对大华公司2008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期末账户余额及各类交易和事项可能存在下列导致重大错报的情况:
(1)在销售交易中(针对主营业务收入),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2)期末存货的盘点可能存在较大的差错。(3)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计算可能存在较大的差错。(4)可能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5)长期借款中可能有一部分年内将要到期。
3.注册会计师拟从Y公司2008年的“应付票据备查簿”中抽取若干笔应付票据业务进行审查。Y公司2008“应付票据备查账簿”显示,共有300笔应付票据业务。
[要求]:(1)假定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预计差错发生率为0.25%,可靠程度为95%,精确度上限为5%,请查表确定要抽取的样本数量?(2)注册会计师拟准备采用系统选样法抽出样本进行检查。假如确定的随机起点为第7笔,请判断抽取的前5笔应付票据业务分别是哪几笔?(3)假如对样本进行审查后,确定样本误差为0,请对总体情况做出审计结论?
【答案】:(1)100;(2)抽样间隔:300/100=3;(3)有95%的把握,确信全部应付票据业务的差错率不超过3%
4.审计人员对S公司200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查阅被审计单位所编制的应收帐款明细表发现,在2008年底,有应收AA公司帐款的借方余额40万元。该款项是2006年以前S公司向AA公司销售产品的货款。[要求]:(1)请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2)如准备进一步审查该款项,可运用哪些审计方法? 【答案】:(1)可能的问题有:①业务有纠纷,故AA公司拒付货款;②AA公司故意拖欠,占用S公司的资金;③可能是S公司记帐错误或虚构收入或转移挪用资金。(2)要查明事实真相,应该进一步进行审查。方法是询问、函证、及检查业务发生的有关记录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若是纠纷,双方协商解决;若是故意拖欠,应尽快归还欠款;若是记帐错误、虚构收入或转移挪用资金,则应及时加以更正,后者考虑扩大审计测试范围。
5.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W公司2008的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取得了2008年12月31日的应收帐款明细表,并于2009年1月14日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A注册会计师将与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要求]:(1)、如果询证函的回函结果表明双方记录有差异,一般会有哪些原因?
【答案】:(1)双方的记录的时间不一致;一方或双方的记帐错误;被审计单位舞弊等。
(2)对于情况一,应检查W公司2009年1月份的存货入库单、存货明细帐及存货盘点表,以证实货物是否已经退回,并确认退回货物的具体日期。对于情况二,应检查2009年1月份W公司的收款凭证及银行存款日记帐,索取开户银行对帐单,向银行函证,确认核实该笔款项是否收到。对于情况三,应核实询证函地址与W公司关于客户档案的地址是否一致,如一致,说明W公司的客户档案中的地址有误,无法再按此地址函证,应采取替代程序,如检查与销售有关的文件,包括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副本及货运文件等,以证实产品确已发出;如函件地址与W公司客户档案中的地址不一致,则有可能是函件地址差错,可再按正确地址再次发函询证。
6.被审计单位ABC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如下所示,已知ABC公司2008年的5%.既然公司2008年的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通常应维持大致相当的销售毛利率水平。下一步应重点审查X产品。询问被审单位毛利率变动的原因,并进一步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