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稽查大队“五个进一步”提升文明服务实效
稽查大队“五个进一步”提升文明服务实效
今年以来,稽查大队从服务环境、服务规范、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措施。为切实提高广大司乘人员对绕城高速的满意度。提出了“五个进一步”的工作要求:
一是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以“服务环境大整洁,文明
服务上水平”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做到设施设备完好,便民服务项目齐全,环境和谐优美,整体形象美观大方,确保为广大司乘营造“畅、洁、绿、美、安”的温馨流动驿站。二是窗口形象和文明服务进一步改善。稽查大队全体员工要以双向交流做好文明用语,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文明服务,时刻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全力打造绕城高速品牌形象。三是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稽查大队全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机构,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日常考核工作,从思想上提高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从一句问候做起,从一个微笑做起,从点滴开始,自觉形成“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中、文明在微笑中”的良好品质。四是员工综合素质、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加强员工知识培训,认真详细制定全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工作每月按时完成,每月都有提高。五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突出,精心打造稽查大队金字招牌。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弘扬追求卓越、争当第一的拼搏
精神。让文明服务意识在每位员工心中扎根,让司乘切身感受到关心、关怀、关爱一路同行。
王唯瑜
第二篇:“五个课堂”提升学习教育实效
尖山开设“五个课堂”提升学习教育实效本报讯(白玉洁)为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近日,尖山农场党委通过开设“干部夜校”、“支书培训”、“典型宣讲”、“党性教育”、“基层实践”等五个课堂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建立学习教育活动长效机制。
这个场通过邀请农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优秀党组织书记等群体在全场18个党支部中建立了“干部夜校”,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总局、管理局教育实践活动的决策部署,每周对全场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1次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现场随机抽取3-5名参训干部谈体会、讲心得,有效解决了学习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通过领导讲政策、专家讲理论、同行讲经验等方式,以《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等为主要教材,对全场各单位进行普遍轮训。并结合培训内容、对照先进典型,认真查找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机关、管理区、社区、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肯社会组织等8个领域选树一批践行群众路线先进典型,印编先进事迹材料,并下发到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手中;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前往周边农场廉政文化广场、廉政长廊等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党性党风廉政教育,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专题片;结合服务群众“五帮扶”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掌握群众方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第三篇:做到“五个必须”提升县级人大监督实效
做到“五个必须”提升县级人大监督实效
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就是监督,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如何使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是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1、会前必须加强培训。人大常委会要把强化会前培训作为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的有效抓手,常委会召开前,结合会议审议议题开展学习培训,为委员和代表依法审议讨论相关工作报告提供指导和参考,使大家在审议发言时做到有的放矢、抓住关键,提出既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又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有效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
2、调研必须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方法,作为提高视察检查工作水平、提高监督实效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议题内容,深入部门、街道、企业开展事前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开思路,广纳言路,听取民意,详细掌握第一手材料,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监督中发现问题的来源,查找发展中监督的热点问题,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党委决策,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提供参考。
3、审议必须议深议透。会议审议是人大监督不可缺少的程序和环节,是体现人大监督成果的关键所在,审议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监督的效果,为提高会议效率,要求发言要紧扣会议主题,不讲空话套话,不讲与会议议题无关的话。每次根据调研或检查所掌握的情况对政府及其部门报告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谈成绩实事求是,说问题不遮不掩,提建议切实可行。
4、工作报告必须票决。通过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实行投票表决的方式,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民主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对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坚持跟踪督办,要求“一府两院”在收到审议意见两个月后,向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有关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对审议意见回复不及时或整改不到位的,继续跟踪监督,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5、监督必须贯穿全程。事前监督有利于推动政府工作,保证工作顺利实施;事中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地实现整改;事后监督有利于跟踪督办,增强监督实效。在监督工作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各环节相互衔接,多措并举,发挥监督合力,以此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第四篇: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工作实效的探索与思考
纳税服务已经成为国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完善现有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纳税服务工作实效,是各级国税机关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拓展纳税服务内涵
(一)深化对纳税服务概念的认识。纳税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过去开展的纳税服务一般是从狭义概念上出发的,即税务部门为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指导和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而在纳税人办税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基于这种认识,就难免造成对纳税服务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造成纳税服务主体和内容的脱节,不利于纳税服务水平的提升。今后应倡导广义的纳税服务,建立健全保护纳税人权益的机制和措施,涵盖优化税制、完善税政、健全征管、降低纳税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各个方面。通过提高对纳税服务广义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国税部门在纳税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是针对纳税人“一前两后”(税务登记前、税务登记后、税务登记注销后)的需求提供的全程服务,并与时俱进地丰富完善服务内容。
(二)深化对纳税服务理念的认识。在以往的实践中,国税部门逐步树立起了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尊重、规范、效率、简便、沟通、发展”的服务远景目标,有效地指导纳税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国税干部对理念和服务远景的认知度不高,不能正确处理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关系、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为此,应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纳税服务理念之我见”讨论活动、“我做一天纳税人”换位活动等,强化干部职工服务理念的养成,真正将纳税人放在“服务对象”的位置,以优质服务推进依法科学管理。
(三)深化对纳税服务广度的认识。目前纳税服务工作大多集中在“纳税”过程中的服务,全程服务模式尚未形成。应当适当开展“前置服务”和“后续服务”,在搞好纳税全过程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与工商、地税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对新开业户及时靠上服务,保证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建账的过程中不会因不了解政策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同时将纳税服务向后延伸到每一项涉税事项办结后的效果跟踪反馈环节,实行“持续沟通、终身服务”。
二、立足纳税人需求,完善纳税服务模式
目前各级国税机关办税服务网络、模式等已趋成熟,为纳税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人性化、贴心式的服务还较为缺乏,国税机关有时站在自身工作创新的角度,灌输性地向纳税人提供一些服务,难免出现纳税服务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改善这种状况,应从细节入手,让纳税服务更人性化,更加贴近纳税人的实际需求。
(一)注重了解纳税人的真实需求,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税企座谈会、纳税服务问卷调查等渠道,了解纳税人的真实服务需求,尽可能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如结合纳税人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提升,为纳税人量身打造“科技化纳税服务”,建立“网上税务局”,设立“网上办税服务厅”,形成“业务通办、前台审批、免填表单、核查后置”的“税收业务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模式;针对外向型企业回收单证不及时的实际,设立专门的服务热线和通道,提高出口退税效率;借鉴银行部门ATM机的做法,在办税服务厅等安装自助办税终端,让纳税人24小时无需到服务窗口即可自行办结各类涉税事项等。
(二)注重从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纳税人提供贴心式服务。纳税人所需要的纳税服务不仅仅是公平公正,还包括涉及其切身利益的一些事项,这就要求国税机关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节俭的贴心式服务。为此,应当在办税服务厅实体化、整合服务资源的基础上,注重从细节出发,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如实行“一次进户、各税通查”制度,减少对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统筹基层征管查力量,优化办税流程,让纳税人“进一道门、找一个窗口、办一切事项”,实现办税业务在前台集中、文书资料在内部流转、涉税信息在全局共享;对部分纳税人纳税评估采用“网上约谈”的方式,借助即时通讯工具,既不耽误企业生产经营,又能提高税源管理质量;根据实际推行“同城通办”业务,让纳税人办税更加简便、成本更加低廉;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导税区、自助区、办税区、休息区、维权区、银行经收处等,提供全方位贴心式服务。
(三)注重构建与纳税人沟通交流的平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把倾听纳税人诉求,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作为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征纳无障碍沟通交流机制。利用征求意见箱、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以及现代互联网络平面交互优势,为纳税人表达利益诉求构建畅通的建言渠道。如,在国税门户网站上设立“局长信箱”、“纳税人之家”等栏目,开展“局长在线访谈”活动,使纳税人可随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建言献策、表达利益诉求。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立热线短信服务平台,使热线不仅能够提供申报纳税提醒、政策公告、税务公开等服务,还使纳税人能够通过拨打热线或发送短信进行纳税举报、服务投诉。建立纳税人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征纳和谐。
三、深化工作开展,理顺纳税服务制度
(一)授权不推责,在共担责任的前提下,一切以纳税人为中心。对一些出于分解责任考虑的规定和流程,应实行“授权不推责”的办法,在共担责任的前提下授权管理部门直接处理,减少不必要、可有可无的流转环节,提高办税效率。同时,对于因压缩流转环节出现的责任空缺,应实行“责任连带”,避免因环节缩减而出现的责任真空。对审批类项目办理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压缩,初审、复审、核查等环节都在办税服务厅办理,解决纳税人多头找、多头跑的问题。同时,实行“精表简政”,对纳税人报送的表格资料及各种行政审批、资格认定项目进行清理,为纳税人节省办税时间和办税成本。
(二)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优先为纳税人提供服务。对于当前综合征管软件的部分涉税业务与现行政策不衔接的问题,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就应优先为纳税人提供高效服务。如对于个体工商户定额审批权限问题,征管软件要求所有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都需流转县局局长岗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意义不大,县局局长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个体户的具体经营情况,这样不但起不到制约的作用,反而影响了纳税服务的工作效率。为此,应采用先审批、后走访的办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批分量报送相关负责人审批,不合适的及时调整。
四、坚持内外结合,健全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一)建立流程服务问责制,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目前基层国税部门纳税服务机构设置尚未到位,纳税服务分管、实施单位分离,全员服务模式尚未形成,纳税服务内部考核还存在障碍。应结合纳税服务工作流程,强化服务过程的考核,对纳税人申办的限时办结涉税事宜,对各环节完成质量和效率进行督导评价。在受理、核查、审批等岗位打破行政机构界限,设立考核督导机构,对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的流程实行全程督导考核,确保受理及时、流转顺畅,同时对办理环节实行质量监控,随时查看、询问纳税人的满意度,抽查工作情况,确保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普遍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电子评价器、投票箱等,但纳税人投票的积极性不高、投票的结果利用率也不高。为此,应建立星级评价体系,积极引导纳税人参与投票,每月或每季度评选出受欢迎、满意度高的星级办税人员,星级与相关待遇挂钩,从根本上提升办税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把监督与评价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入第三方评价,聘请纳税服务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座谈走访等形式,搜集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倾听意见和建议。聘请专业、权威的中介调查公司,围绕纳税人所想、所需以及纳税服务工作中各个环节,定期开展服务调查,并提供评价报告,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科学、公正、严谨,便于以评价结果为导向,随时整改工作中的不足,推进纳税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五篇:搭建“五个平台” 提升服务能力
搭建“五个平台”
提升服务能力
一、2013年的工作成绩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实现形式,与时俱进打造“五个平台”,提升为基层联社和成员企业的服务能力,取得较好效果。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搭建政策交流平台,强化政策宣传和解读,助推各地联社和成员企业的改革
一是办好《联社动态》,以此为窗口传达、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解读国家的相关法规,解答成员企业的咨询,开辟专栏介绍各地改革的动态和经验教训,为成员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二是抓好全国总社有关决议、意见的贯彻实施,2013年重点是传达贯彻全国总社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妥善处理好集体资产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指导3个地级市和17个县、区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深入解读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探讨深化改革的实现形式,维护集体企业及其员工的合法权益。例如,高州市以贯彻全国总社通知精神为契机,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制定集体企业改革与破产、清盘解散职工补偿安置实施办法,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统筹解决职工权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广受基层好评。三是建立与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交流机制。2013年,省联社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先后与阳江、惠州、深圳等6个市、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商讨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的措施,协调处理各地在深化改革中涉及的集体资产权益问题,有效维护了联社组织的相对稳定和资产权益不受侵犯。四是开设网络政策信箱,为成员企业及职工开辟一站式的政策、信息咨询服务。2013年省联社开通网络信箱以来,先后受理基层联社各类政策咨询42件,成员企业职工各类政策咨询 27件(次),回复率达到100%,办结率达到56%。例如,2013年省联社接受惠阳县集体企业员工关于企业清算后剩余资产分配问题的咨询,及时向主管部门和企业员工提供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指导企业依法依规运作,规避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搭建对标管理平台,通过引领各地联社对标管理充分发挥属地指导改革和发展的主导作用
2013年,省联社通过组织对标管理搭建指导平台,花大力气指导各市抓好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省联社先后组织参与第二批改革试点的九个地级市,与第一批改革试点先行的七个地级市对接,指导和协调市与市、县与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标管理,鼓励企业树立标杆、学习先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积极探索和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实现形式。2013年,全省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局,列入计划的300家集体企业如期启动改革方案,其中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和资源优化组合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企业25家,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放开搞活的企业79家,通过处置剩余资产有效安置职工实现退市企业的196家。广州市联社巩固和发展第一批改革试点的成果,以打造广州市二轻集体经济总部为新目标组织实施了市属二轻集体资产的重组整合,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幅均达到 20%以上。汕头市潮安区以广州、阳江、江门市联社为标杆,结合实际制订第二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其中纳入地方政府改革方案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3家,由联社主导转换经营机制的企业4家,由企业结合实际实施内部改制的企业8家,从而基本完成全区正常营运的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为以混合经济为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三)搭建联合发展平台,通过引导跨地区、跨所有制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促进企业共同发展
根据全国总社的倡导,2013年省联社将搭建联合发展平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发挥上传下达和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和协助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鼓励集体产权流动和多种经济形式的融合,引入战略合作者,助推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广东实施“三旧”改造的政策为契机,省联社先后组织了广州、江门、阳江、肇庆、珠海、茂名等七个市联社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对接,探索共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联合招商引资的可行性,取得初步成效。珠海市斗门区联社通过联合开发,推进了海珠实业公司、斗门家具厂、机电排灌管理总站三块旧工业区的“三旧”改造。项目完成后,联社资产总额、经营收入和利润可望实现翻番。高州市联社通过跨地区的经济联合,为三家关停企业引入新的战略合作者,有效盘活了企业残存资产,在妥善保障员工权益的同时,每年为联社增收30万元。
(四)搭建权益保障平台,通过上下联动维护集体企业的合法资产权益和员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重点是向全省推广普及广州市联社设立管区统一经营管理退出企业剩余资产、统筹解决员工安置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管区为平台维护集体企业资产权益和员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目前已经有60%的市县全面或部分实施了管区模式,绝大部分管区集体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员工权益基本上得到保障,其中广州市、江门市、肇庆、高州等市管区通过有效营运,已经将不良资产“变废为宝”,成为二轻集体经济的再生基地。江门市联社2013年通过资产营运,全年实现资产收益1876万元,下属电镀厂、纸箱厂、不锈钢器皿厂、自行车零件厂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实施升级改造,展观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五)搭建行业协会平台,借助行业协会提升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关注、支持力度
省联社坚持“联社搭台、协会唱戏”,在省的层面重点支持各专业协会开展活动,提升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地方则通过行业协会这一平台,扶持和支持优势行业、特色产品和企业集群的发展,活跃地方经济、打造城市名片,在造福地方、服务行业的同时,带动联社直属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经过悉心培育,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服装服饰协会、家具协会、家电商会等协会、商会,基本确立了在行业中的龙头位置,所主办的工艺品博览会、广东时装周、大学生时装周、广东国际家具博览会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省家电商会与慧聪网联合打造中国慧聪家电城和中国家电知名品牌馆,努力构建中国家电国际采购中心。广州、佛山、江门、肇庆、汕头、潮州等市联社则通过行业协会的辐射、彰显了联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作用,反过来也赢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进了联社的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江门市联社以工艺美术协会为平台,创新联社为地方、为企业服务的形式,201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江门)工艺美术精品文化博览会、台山玉雕创作大赛、江门市学生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大赛、侨乡工艺美术大讲堂、世宝杯珠宝首饰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江门的支柱行业、工艺美术品作为江门城市名片的重要位置,在振兴地方经济的同时,带动了联社直属经济的快速发展。
过去的一年,广东省联社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省联社职能转换后,指导成员企业改革和发展以属地为主,为基层和企业服务的方式有待调整和创新;二是各地目前正常营运的联社只占六成左右,经费不足、人手紧缺且日趋老化,制约了联社作用的发挥,一些地区管理已出现断层;三是成员企业困难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员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的压力巨大。
二、2014年的工作部署
新的一年,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根据全国总社的工作部署,将继续在筑牢“五个平台”上狠下功夫,提升为基层联社和成员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开创联社工作的新局面。主要采取以下五个措施。
(一)以推进各级联社新一轮机构改革为重点,加强联社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增添联社组织的发展活力
主要思路是因势利导,加强对联社改革的分类指导。需要联社继续发挥辅助管理作用的地区,以江门、茂名、肇庆三市为示范,明确市、县、区联社的法人定位,落实联社机构的职责、编制和人员经费,在机构改革中强化联社的管理性和服务性。属地集体企业改革、调整基本完成的地区,则以广州市、阳江市为示范,以强化经济性为重点推进联社自身的转型,发展社有经济,壮大经济实力,通过经济辐射服务于新形式的合作经济事业。
(二)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交流平台,更好地为基层、为企业服务
2014年省联社将筹措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网络系统和自动化办公体系的升级改造,在政策交流平台应用OA软件,加快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构建远程办公平台,加强与各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协商和合作。逐步建立联社系统的信息交流和处理体系、数据统计体系、网上公文处理体系、维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等,进一步提高联社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三)以推进对标管理为重点,继续指导各地级市抓好全省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在促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方面的主体作用
2014年省联社将继续牵头组织做好第二批改革试点地区与第一批改革先行地区的对接工作,协调在对标管理中的合作关系,协助各地做好改革试点的分类指导工作,总结交流各地在改革中经验教训,确保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下半年,参照全省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省联社将会同相关市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改革试点中期成果剖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向地方提出改革建议,协助试点企业解决改革中出观的实际问题,通过以点带面,力争在2015年全面完成全省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
(四)以推进管区资源优化整合为重点,巩固和完善集体企业员工权益保障平台,逐步将现有管区建设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再生基地
重点是向全省推介广州、江门两市管区模式改革的经验,在统一营运退出企业剩余资产的情况下,进一步实施资源整合,通过资本营运将被抵押的资产盘活,捆绑债权债务,统筹解决员工的安置和补充社保问题。借助城市改造、“三旧”改造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逐步完成现有管区由“守业人”向“创业人”转变的角色置换。
(五)以充分发挥联社上承政府、下联企业的传统优势为重点,强化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以协会为平台为活跃地方经济服务,进一步彰显新时期联社组织的价值和作用
省联社将进一步发挥协会办公室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整合协会资源和联社系统资源开展活动,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带动联社直属经济的振兴。建立健全协会例会制度,定期召集各专业协会商讨共同发展的大计,总结交流协会拓展业务的经验和做法,协调解决内部关系问题。通过协会平台,指导各地发掘地缘优势,打造优势行业、特色产业、集聚产区和中心市场,发展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商贸集群,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