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合集)

时间:2019-05-15 15: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

第一篇:农村信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

xx年3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xx市农村信用社选择了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模式,在人行、银监部门、省联社的精心指导下,在xx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紧紧围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及“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的”改革目标,抓住清产核资、清理历史包袱、增资扩股等改革重点和转换机制的难点,于xx年1月顺利完成了统一法人组建工作中准备、筹建和开业阶段的各项主要工作。从总体上看,这次改革符合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的要求,是符合xx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达到了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现将改革的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改革的总体情况

按照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人行、银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地方政府的帮助下,xx联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改革的各项进程,先后顺利完成了领导小组的成立、方案办法的制定、清产核资、账务核算及合并、增资扩股等统一法人改革的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 “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拟订、清产核资、增资扩股、账务合并及核算等工作的开展,完成原农村信用社委托办理的各项工作,组织完成统一法人的联社申报合并等各项具体工作。二是统一了全市信合职工的思想认识,及时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办法、财务核算及账务合并办法、专项清理历史包袱办法、增资扩股办法、宣传实施办法等,为具体实施统一法人改革做好准备。三是全市21个信用社分别召开了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形成了合并协议,并上报联社。四是全市信用社开展了清产核资、专项清理历史包袱、账务核算及合并工作,联社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信用社的资产进行了认定,并形成了清产核资报告、专项清收历史包袱报告和报表。资产认定结果为:截止xx年3月底,账面资产总额xx万元,其中各项贷款总额xx万元,存贷比例xx%,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比例为xx%;账面负债总额xx万元,其中各项存款xx万元;账面所有者权益xx万元,其中股本金xx万元,资本充足率达xx%。历史包袱的结果为:截止xx年3月末,已核销呆账贷款认定为xx万元,已置换不良贷款认定为xx万元,已置换历年亏损xx万元。五是联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形成了和信用社合并法人的决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并按要求,向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报告、增资扩股方案,并得到了认可。六是统一组织了统一法人改革的宣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增资扩股的工作。全市信用社遵循清股彻底,扩股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原股金进行了1:1的保本清退或按新入股起点补足差额作为新入股金,股金募集面向全市农村社员、中小企业、返乡创业人员、自然人、信用社职工及经营管理者。截止xx年3月31日,共有入股社员xx户,股本金xx万元。按股权性质分,资格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投资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股金的结构符合章程有关规定。七是在上级指导下,按照《章程》及有关要求拟定了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的推选办法和选举办法,并按照法定程序,在入股社员中选举产生了39名非职工社员代表和12名职工社员代表。在xx年11月21日,召开了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一法人改革筹建工作报告、章程、授权授信办法等,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期间,理事会、监事会分别选举出了新的理事长、监事长,理事会聘任了新的联社主任、副主任,组建起了新的领导班子。会后,联社向xx银监局申报了合并法人的请示,报送了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报告等申报工作。至此,联社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的整个工作。八是按照监管部门和上级联社的要求,联社对章程、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的推选及选举办法及其议事规则等进行了规范,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得到了认定。并在省联社、人民银行xx支行、银监局xx监管办的帮助指导下,完善了专项央行票据申请的相关手续,通过努力工作达到了申请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的条件,并于2005年9月1日在人民银行xx支行签订了专项央行票据发行的协议书,正式获得了xx万元的专项央行票据。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的要求,xx联社在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支农服务、风险防范和处置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xx联社不断调整思维,通过主动汇报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了解,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适应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与地方政府形成了“帮助与被帮助、支持与被支持”的良性发展关系。这样,不仅实现了“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在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不断发展”的“双赢”,还确保了xx联社作为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中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有效解决了以往“政企不分,行社隶属”条件下形成的依附性地位,真正转换为了符合市场规则的独立市场主体。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增资扩股工作,xx联社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并针对xx市域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在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造成制约机制、监督机制不力弊端和防止大股东过分追求投资回报而削弱对“三农”服务宗旨的基础上,选择了统一法人体制,在股权上设置了投资股和资格股,面向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募集股金。按股金来源和归属分,自然人xx户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法人xx户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1.64%;按入股对象分,农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种养大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1.08%,个体工商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22.02%,企业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职工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其他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19.12%。本次募集股本金中单个自然人、单个法人、内部员工入股分别占股金总额的4.2‰、0.47%、6.10%,均控制在规定的比例之内。由于股权的优化和真正“资本化”的投资股的引入,基本解决了“谁出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产权制度的改革工作,xx联社准备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的要求,在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建立起真正的股份制金融企业。

在扶持政策方面:

1、地方政府:xx市政府成立了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xx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结合清产核资情况,帮助农村信用社狠抓清收盘活,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经营环境。

2、税收政策:xx年至xx年期间,国家全额减免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税率由5%降至此3%;地方政府已要求地税部门减征信用社xx年至xx年营业税xx万元;国家财政对我市信用社1xx年至xx年期间的保值储蓄贴补息实行了补贴,已到账xx万元。另已到账股金分红补贴xx万元。

3、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亏损挂账。

4、银监部门:继续支持组建后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提高和扩大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服务领域。

在转换机制方面:xx联社坚持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了经营机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制度。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社员代表、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选举办法,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等,进一步明确了“三会”及“三会”成员各自的“责权利”。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制定了授权授信办法、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办法、用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会”成员参与经营的意识明显得以加强,关心、支持信用社发展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有效地促进了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

在支农服务方面:xx联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并根据“三农”内涵、外延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地创新支农服务手段,大力支持“三农”。在支农服务方面,不仅坚持了“小额农贷”、“信用工程创建”等为“三农”服务的传统信贷支持“载体”,还制定了小额农贷延伸管理办法。同时,为了确保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在51名社员代表成员中,农户代表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代表,其构成为:一般农户代表xx名,占xx%;个体工商户社员代表8名,占15%;农村种养大户社员代表x人,占x%;其他自然人社员代表5人,占11%;企业法人代表4人,占8%;员工社员代表12人,占23%。这些农户代表,通过行使代表权、理事权、监事权等进行呼吁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了信用社的服务宗旨。至xx年12月末,全市累放各项贷款xx万元,较同期多投放xx万元,余额达到 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xx万元,农贷占比xx%。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上的资金需要。

在风险防范方面:xx联社按照增强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将不良贷款发生率纳入了信用社主任、信贷员的年度考核之中,实行硬考核。同时,xx联社还积极鼓励全体员工清收不良贷款、活化非生息资产,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此,我们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考核办法、不良贷款清收竞赛办法、资本金补充制度、资本金经营预算制度、新增亏损处置制度等办法,从而有效降低风险资产和防范风险。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办法,我市的不良贷款发生率、不良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绝对额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截止xx年12月,全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xx年底前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xx年当年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xx年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净压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双呆”贷款xx万元。全市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占比xx%,较年初下降了xx个百分点为信用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的主要体会和评价

(一)、新的服务宗旨适应了农村信用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城乡经济日趋协调发展的今天,“三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营大户、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民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信用社如果仍盯住传统的“三农”进行服务,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会丢失大量的客户,也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更不能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转变成为社员、为“三农”、为市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服务,进一步扩大了业务服务范围,开创了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占领城镇,服务城乡,支持市域经济求发展”的新局面,为拓展业务市场,实现业务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开辟了新的天地,不仅符合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为建立真正的股份制现代金融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国家扶持政策是信用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助推剂。

长期以来,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包袱,有自身经营原因造成的,也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信用社的努力是远远不行的,只有通过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来消化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损失,通过自身发展来解决经营性因素造成的损失,才有利于激发农村信用社创造利益、增大盈余的驱动力,弥补经营管理中造成的损失。因此,国家对信用社的优惠扶持政策无疑是助推信用社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管理体制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地方党政的关系。

本次改革,国务院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省级政府打造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心,也进一步坚定了地方党政对农村信用社的关心和重视。改革中,xx市委市政府主动为信用社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在政府工作会议中,xx市委市政府提到信用社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工作中,xx市委市政府主动帮助农村信用社开拓市场,寻找黄金客户,介入优势行业,并要求税务、工商等各部门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开展各项工作。在地方党政的关心支持下,xx联社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贷款市场份额不仅继续稳居xx各金融机构之首,其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

(四)、从法人治理结构看,建立起了基本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首先,“三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三会”人员不再全是信用社系统内的,而绝大部分是外部人,由以前的“内部人”控制转变为“内外合作、协调共事、相互制衡、各尽其责”的法人治理结构,其责、权、利的界定更加明确。其次,“三会”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这在改革后召开的几次会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因为社员代表、理事、监事绝大部分是外部的,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企业老板、个体工商户、种养殖业主、农民等,他们都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在参会议事,大家十分关心、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开会时,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用心议事发言的多了,只带“耳朵”听的少了;慎重表态的多了,“随大流”举手的少了;提建议意见的多了,“一切照办”的少了。同时,广大入股农户更加关心信用社的发展了,呈现出“三多”现象:关心信用社经营状况的多了,为信用社介绍存贷款业务的多了,主动归还或帮助清收贷款的多了。从而使信用社的民主管理不再是一句空话了,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信用社的具体经营管理中。

(五)、从运行机制看,建立了符合实际的经营机制,强化了约束机制。

统一法人后,联社的经营职能加重了,管理的责任加大了。为此,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强化约束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经营机制上,实现了“两个转变”:变信用社自主经营为由联社授权经营,变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网点简易核算、统一考核、奖惩挂钩。在约束机制方面,首先是突出了“三会“的职能作用,强化了外部和内部投资人对经营管理的监督;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了经营职权、管理权限、岗位约束、职责监督等一系列内控管理制度,目前,xx联社已修订了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制度,制定了授权授信、费用预算等32个新的管理办法,使信用社的内外约束得到了加强,经营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从取得的效果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双丰收。

一是信用社的社会认同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明显增强。改革期间,我们增资扩股募集新股金时,在事先没有作大面积宣传的情况下,信用社增资扩股的信息一经披露,广大农户、投资者入股十分踊跃,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募足了xx万元股金。在募股结束后,仍有投资者想通过说情、托人等方式要求入股,现在一些已入股的社员还表示当初入得太少了,希望能再增加入股金额。二是员工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改革后,员工不仅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更是投资者,与信用社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了,自觉性也明显提高了。三是降低了信用社的管理成本。改革后,信用社的人、财、物的流动性明显增强,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浪费,减少了原来的多层管理费用,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仅“三会”会议费用支出一项,据粗略测算,改革后每年就可以节约xx万元左右。四是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发展。自xx年3月改革到现在,全市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xx年12月末,全辖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同比多增xx万元,完成省联社年度任务xx万元的xx%,是近四年净增额最多的年份,市场份额位居全市机构前列。全辖实现业务总收入xx万元,同比增收xx万元,增长幅度为xx%,在提足各项拨备的前提下,全辖实现盈余xx万元,同比扭亏增盈xx万元,一举甩掉了自行社分家以来连年亏损的帽子,从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未清退的老股金问题。统一法人改革后,信用社未清退的社员股金余额xx万元,原因:一是由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一时无法清退;二是部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有很深的感情,不愿意退掉老股金,又无力补足差额达到新〈章程〉规定的入股起点。加上信用社受到原〈章程〉“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规定的约束,使清退股金进退两难;三是由于老股金面广、额小,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全面清退任务。

二是国家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对盈余信用社不予补给保值储蓄贴补,兑付专项央行票据的条件对于像xx联社这样资产质量很差、不良贷款占比高的信用社过高了,不切合实际。这些都可能打击经营管理效益不好的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二、几点建议:

一是对于未清退的老股金,可否转为新的社员股,享受社员股东权利,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清退或补足差额转为新股金。

二是对国家出台扶持信用社的优惠政策,保值储蓄贴补无论是亏损信用社或者是盈利信用社都应该由财政补给信用社。

三是国家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特对农村信用社定向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用以置换其不良贷款和历年挂账亏损,从而增强信用社的发展后劲。但在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的条件上应不搞一刀切,应根据不良贷款占比的实际水平合理确定下降幅度。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

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

xx年3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xx市农村信用社选择了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模式,在人行、银监部门、省联社的精心指导下,在xx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紧紧围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及“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的”改革目标,抓住清产核资、清理历史包袱、增资扩股等改革重点和转换机制的难点,于xx年1月顺利完成了统一法人组建工作中准备、筹建和开业阶段的各项主要工作。从总体上看,这次改革符合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的要求,是符合xx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达到了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现将改革的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改革的总体情况

按照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人行、银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地方政府的帮助下,xx联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改革的各项进程,先后顺利完成了领导小组的成立、方案办法的制定、清产核资、账务核算及合并、增资扩股等统一法人改革的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 “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拟订、清产核资、增资扩股、账务合并及核算等工作的开展,完成原农村信用社委托办理的各项工作,组织完成统一法人的联社申报合并等各项具体工作。二是统一了全市信合职工的思想认识,及时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办法、财务核算及账务合并办法、专项清理历史包袱办法、增资扩股办法、宣传实施办法等,为具体实施统一法人改革做好准备。三是全市21个信用社分别召开了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形成了合并协议,并上报联社。四是全市信用社开展了清产核资、专项清理历史包袱、账务核算及合并工作,联社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信用社的资产进行了认定,并形成了清产核资报告、专项清收历史包袱报告和报表。资产认定结果为:截止xx年3月底,账面资产总额xx万元,其中各项贷款总额xx万元,存贷比例xx%,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比例为xx%;账面负债总额xx万元,其中各项存款xx万元;账面所有者权益xx万元,其中股本金xx万元,资本充足率达xx%。历史包袱的结果为:截止xx年3月末,已核销呆账贷款认定为xx万元,已置换不良贷款认定为xx万元,已置换历年亏损xx万元。五是联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形成了和信用社合并法人的决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并按要求,向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报告、增资扩股方案,并得到了认可。六是统一组织了统一法人改革的宣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增资扩股的工作。全市信用社遵循清股彻底,扩股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原股金进行了1:1的保本清退或按新入股起点补足差额作为新入股金,股金募集面向全市农村社员、中小企业、返乡创业人员、自然人、信用社职工及经营管理者。截止xx年x月31日,共有入股社员xx户,股本金xx万元。按股权性质分,资格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投资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股金的结构符合章程有关规定。七是在上级指导下,按照《章程》及有关要求拟定了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的推选办法和选举办法,并按照法定程序,在入股社员中选举产生了xx名非职工社员代表和xx名职工社员代表。在xx年11月21日,召开了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一法人改革筹建工作报告、章程、授权授信办法等,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期间,理事会、监事会分别选举出了新的理事长、监事长,理事会聘任了新的联社主任、副主任,组建起了新的领导班子。会后,联社向xx银监局申报了合并法人的请示,报送了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报告等申报工作。至此,联社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的整个工作。八是按照监管部门和上级联社的要求,联社对章程、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的推选及选举办法及其议事规则等进行了规范,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得到了认定。并在省联社、人民银行xx支行、银监局xx监管办的帮助指导下,完善了专项央行票据申请的相关手续,通过努力工作达到了申请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的条件,并于xx年9月1日在人民银行xx支行签订了专项央行票据发行的协议书,正式获得了xx万元的专项央行票据。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xx]15号)的要求,xx联社在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支农服务、风险防范和处置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xx联社不断调整思维,通过主动汇报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了解,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适应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与地方政府形成了“帮助与被帮助、支持与被支持”的良性发展关系。这样,不仅实现了“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在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不断发展”的“双赢”,还确保了xx联社作为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中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有效解决了以往“政企不分,行社隶属”条件下形成的依附性地位,真正转换为了符合市场规则的独立市场主体。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增资扩股工作,xx联社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并针对xx市域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在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造成制约机制、监督机制不力弊端和防止大股东过分追求投资回报而削弱对“三农”服务宗旨的基础上,选择了统一法人体制,在股权上设置了投资股和资格股,面向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募集股金。按股金来源和归属分,自然人xx户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98.36%,法人xx户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按入股对象分,农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种养大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个体工商户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企业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职工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其他入股xx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xx%。本次募集股本金中单个自然人、单个法人、内部员工入股分别占股金总额的xx‰、xx%、xx%,均控制在规定的比例之内。由于股权的优化和真正“资本化”的投资股的引入,基本解决了“谁出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产权制度的改革工作,xx联社准备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的要求,在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建立起真正的股份制金融企业。

在扶持政策方面:

1、地方政府:xx市政府成立了xx市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xx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结合清产核资情况,帮助农村信用社狠抓清收盘活,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经营环境。

2、税收政策:xx年至xx年期间,国家全额减免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税率由x%降至此xx%;地方政府已要求地税部门减征信用社xx年至xx年营业税xx万元;国家财政对我市信用社xx年至xx年期间的保值储蓄贴补息实行了补贴,已到账xx万元。另已到账股金分红补贴xx万元。

3、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亏损挂账。

4、银监部门:继续支持组建后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提高和扩大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服务领域。

在转换机制方面:xx联社坚持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了经营机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制度。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社员代表、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选举办法,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等,进一步明确了“三会”及“三会”成员各自的“责权利”。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制定了授权授信办法、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办法、用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会”成员参与经营的意识明显得以加强,关心、支持信用社发展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有效地促进了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

在支农服务方面:xx联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并根据“三农”内涵、外延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地创新支农服务手段,大力支持“三农”。在支农服务方面,不仅坚持了“小额农贷”、“信用工程创建”等为“三农”服务的传统信贷支持“载体”,还制定了小额农贷延伸管理办法。同时,为了确保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在xx名社员代表成员中,农户代表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代表,其构成为:一般农户代表xx名,占xx%;个体工商户社员代表xx名,占x%;农村种养大户社员代表xx人,占xx%;其他自然人社员代表xx人,占xx%;企业法人代表xx人,占x%;员工社员代表xx人,占23%。这些农户代表,通过行使代表权、理事权、监事权等进行呼吁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了信用社的服务宗旨。至xx年12月末,全市累放各项贷款xx万元,较同期多投放xx万元,余额达到 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xx万元,农贷占比xx%。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上的资金需要。

在风险防范方面:xx联社按照增强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将不良贷款发生率纳入了信用社主任、信贷员的考核之中,实行硬考核。同时,xx联社还积极鼓励全体员工清收不良贷款、活化非生息资产,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此,我们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考核办法、不良贷款清收竞赛办法、资本金补充制度、资本金经营预算制度、新增亏损处置制度等办法,从而有效降低风险资产和防范风险。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办法,我市的不良贷款发生率、不良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绝对额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截止xx年12月,全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xx年底前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xx年当年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xx年形成的不良贷款xx万元。净压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双呆”贷款xx万元。全市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占比xx%,较年初下降了xx个百分点为信用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的主要体会和评价

一、新的服务宗旨适应了农村信用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城乡经济日趋协调发展的今天,“三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营大户、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民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信用社如果仍盯住传统的“三农”进行服务,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会丢失大量的客户,也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更不能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转变成为社员、为“三农”、为市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服务,进一步扩大了业务服务范围,开创了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占领城镇,服务城乡,支持市域经济求发展”的新局面,为拓展业务市场,实现业务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开辟了新的天地,不仅符合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为建立真正的股份制现代金融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国家扶持政策是信用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助推剂。

长期以来,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包袱,有自身经营原因造成的,也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信用社的努力是远远不行的,只有通过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来消化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损失,通过自身发展来解决经营性因素造成的损失,才有利于激发农村信用社创造利益、增大盈余的驱动力,弥补经营管理中造成的损失。因此,国家对信用社的优惠扶持政策无疑是助推信用社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管理体制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地方党政的关系。

本次改革,国务院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省级政府打造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心,也进一步坚定了地方党政对农村信用社的关心和重视。改革中,xx市委市政府主动为信用社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在政府工作会议中,xx市委市政府提到信用社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工作中,xx市委市政府主动帮助农村信用社开拓市场,寻找黄金客户,介入优势行业,并要求税务、工商等各部门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开展各项工作。在地方党政的关心支持下,xx联社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贷款市场份额不仅继续稳居xx各金融机构之首,其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

四、从法人治理结构看,建立起了基本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首先,“三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三会”人员不再全是信用社系统内的,而绝大部分是外部人,由以前的“内部人”控制转变为“内外合作、协调共事、相互制衡、各尽其责”的法人治理结构,其责、权、利的界定更加明确。其次,“三会”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这在改革后召开的几次会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因为社员代表、理事、监事绝大部分是外部的,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企业老板、个体工商户、种养殖业主、农民等,他们都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在参会议事,大家十分关心、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开会时,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用心议事发言的多了,只带“耳朵”听的少了;慎重表态的多了,“随大流”举手的少了;提建议意见的多了,“一切照办”的少了。同时,广大入股农户更加关心信用社的发展了,呈现出“三多”现象:关心信用社经营状况的多了,为信用社介绍存贷款业务的多了,主动归还或帮助清收贷款的多了。从而使信用社的民主管理不再是一句空话了,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信用社的具体经营管理中。

五、从运行机制看,建立了符合实际的经营机制,强化了约束机制。

统一法人后,联社的经营职能加重了,管理的责任加大了。为此,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强化约束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经营机制上,实现了“两个转变”:变信用社自主经营为由联社授权经营,变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网点简易核算、统一考核、奖惩挂钩。在约束机制方面,首先是突出了“三会“的职能作用,强化了外部和内部投资人对经营管理的监督;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了经营职权、管理权限、岗位约束、职责监督等一系列内控管理制度,目前,xx联社已修订了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制度,制定了授权授信、费用预算等32个新的管理办法,使信用社的内外约束得到了加强,经营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从取得的效果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双丰收。

一是信用社的社会认同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明显增强。改革期间,我们增资扩股募集新股金时,在事先没有作大面积宣传的情况下,信用社增资扩股的信息一经披露,广大农户、投资者入股十分踊跃,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募足了xx万元股金。在募股结束后,仍有投资者想通过说情、托人等方式要求入股,现在一些已入股的社员还表示当初入得太少了,希望能再增加入股金额。二是员工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改革后,员工不仅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更是投资者,与信用社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了,自觉性也明显提高了。三是降低了信用社的管理成本。改革后,信用社的人、财、物的流动性明显增强,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浪费,减少了原来的多层管理费用,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仅“三会”会议费用支出一项,据粗略测算,改革后每年就可以节约xx万元左右。四是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发展。自xx年3月改革到现在,全市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xx年12月末,全辖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同比多增xx万元,完成省联社任务xx万元的xx%,是近四年净增额最多的年份,市场份额位居全市机构前列。全辖实现业务总收入xx万元,同比增收xx万元,增长幅度为xx%,在提足各项拨备的前提下,全辖实现盈余xx万元,同比扭亏增盈xx万元,一举甩掉了自行社分家以来连年亏损的帽子,从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未清退的老股金问题。统一法人改革后,信用社未清退的社员股金余额xx万元,原因:一是由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一时无法清退;

二是部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有很深的感情,不愿意退掉老股金,又无力补足差额达到新〈章程〉规定的入股起点。加上信用社受到原〈章程〉“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规定的约束,使清退股金进退两难;

三是由于老股金面广、额小,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全面清退任务。

四是国家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对盈余信用社不予补给保值储蓄贴补,兑付专项央行票据的条件对于像xx联社这样资产质量很差、不良贷款占比高的信用社过高了,不切合实际。这些都可能打击经营管理效益不好的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二、几点建议:

一是对于未清退的老股金,可否转为新的社员股,享受社员股东权利,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清退或补足差额转为新股金。

二是对国家出台扶持信用社的优惠政策,保值储蓄贴补无论是亏损信用社或者是盈利信用社都应该由财政补给信用社。

三是国家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特对农村信用社定向发行专项央行票据,用以置换其不良贷款和历年挂账亏损,从而增强信用社的发展后劲。但在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的条件上应不搞一刀切,应根据不良贷款占比的实际水平合理确定下降幅度。

第三篇:农村信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在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风险也将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经营成果、乃至生存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管理对策。

关键词:小额信贷 风险补偿 风险管理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起步较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及发展农村经济发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小额贷款投向结构单一等问题,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发展过程还面临着多种风险。

1.借款人风险

借款人风险是信贷经营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风险,是贷款在使用环节上面临的风险,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力度不够深入,使得部分农户认识模糊,信用意识比较淡薄,法律观念不强,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且农民容易相互攀比,若有人有拖欠的行为,就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效仿,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发生恶意逃废债行为,从而导致违约率大幅增加。

2.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自身在办理贷款业务时,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引起贷款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农村信用社的部分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可能因为对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经验不足、一时疏忽、制度不健全、分析判断不准等原因而使信贷资金蒙受损失。

3.经营环境风险

经营环境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或借款人经营状况都没有问题,但借款人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障,但是农业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市场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势产业,贷款投向结构单一,加上农民对市场的把握不准,信息不灵,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脆弱,一旦

农业受灾,农业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甚至使部分小额信贷难以收回。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显,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信用环境较差、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发展。

1.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未能与时俱进

信贷人员过分地、片面地追求业务的发展,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盈利水平的匹配,忽视信贷风险的管理,在经营管理的全流程中贯彻信贷风险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充分,片面的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可能会造成逃避承担风险,降低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不利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长期健康发展。

2.动态监测不力,疏于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贷款档案不全,对于一些诸如个人品质、经济收入、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内容、经营能力等重要的资信内容基本没有记录,不能全面反映农户真实的情况借款户的基本情况、贷款真实用途不能及时掌握,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信息变化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更新,造成信用档案记录与农户信息的不对称,形成隐性风险。

3.风险补偿机制不够完善

风险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但并不能消除,风险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将风险控制在金融机构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风险补偿机制是信贷机构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最后保障。我国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呆坏账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等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因此,提高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十分必要,在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和法制宣传

信贷风险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纽带和辐射功能,以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建立风险管理体制的基础。为此,一方面,要全面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从主观上引导信贷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信贷人员要精通信贷业务、熟识贷款操作规程,防范操作性风险,此外,还要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激励信贷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信贷管理与服务水平,主动营销、自我约束、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为农村小额贷款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减小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2.注重贷后管理,建立全程化的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过程全程化,就是要将风险管理要贯穿小额信贷业务的全过程,每个环节均要设置监控点,不留盲点,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审计稽核、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注重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是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强化贷款的跟踪监督检查,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管理目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贷后要深入贷款农户进行贷款复查,对贷款农户的项目执行进行跟踪控制和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保证贷款风险的全程监管。

3.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信息系统,实施差别化管理

不同地域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农村信用社应根据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信息系统,将小额信贷纳入个人征信体系,实行农户信用档案及经营咨询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让农户个人信用得到规范,及时、准确、真实地搜集农户信息,根据不同农户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实施不同的风险管理对策。

4.健全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化解机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主要用于农业领域,而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资源、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加大了小额信贷的风险,为此,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从而降

低风险、减少损失:一是通过向社会保险机构转嫁风险,即借款人申请小额贷款得到批准后,由保险公司按照贷款金额、期限和农户的信用等级,按照不同的保率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保费,并承担归还到期贷款与逾期贷款的责任,从而保证小额贷款资金的安全,使小额贷款的风险通过投保转嫁给了保险公司;二是鉴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项目兼顾扶持“三农”和商业性经营的双重功能,建立全新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建立小额贷款补偿基金,用于解决政策性目标与营利性目标不完全兼容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防止贷款风险对业务经营中的冲击,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后之利弊分析

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后之利弊分析

摘要:统一法人改革后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业务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较改制前呈现出明显的跨跃,但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改革和运行不可能一帆风顺。文章就县级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统一法人 改革 利弊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4-192-02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不少地方农村信用社实行了以县(市)联社为统一法人的治理结构。初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约的治理架构。统一法人改革后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卸掉了历史包袱,焕发出勃勃生机,业务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较改革前呈现出明显的跨跌。但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改革和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就县级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供管理层参考和借鉴。

一、统一法人改革后取得可喜成效

经过统一法人改革,县(市)农村信用联社在业务和管理等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取得突出成效。以山西省忻州市辖区历史包袱较重的某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例,具体表现为:

1、业务发展规模稳居区域“鳌头”,资金实力进一步壮大。截至2008年9月底,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454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16712万元,占到辖区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9.14%、35.26%,业务规模稳居区域“鳌头”;与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前2007年10月底相比,存款市场份额增加1.66个百分点,贷款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市场占有份额减少0.94个百分点,业务发展稳健。资金实力进一步壮大。

2、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实行县联社统一法人核算后。整合了经营资金,提高了贷款限额,有力地支持了优质中小企业的大额贷款需求,社会影响力得到明显提高,推进了增资扩股工作,资本实力稳步增强。截至2008年9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全总额达到6429万元,资本充足率达到4.37%,比改制前提高了1.25个百分点。

3、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截至2008年9月末,全县农信社不良贷款奈额为5383万元。较改制前减少654万元,降低10.83%;占贷款总量的比重为4.61%,较改制前下降1.29个百分,最。贷款存量的优化加上贷款增量的扩大。尤其是统一法人改革后加强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减少了原先基层法人社的各种摊派和费用,经营成本明显降低,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9月末实现盈余2674万元,较改制前增加盈余834万元。

4、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三会”协调运作模式进一步确立。按照统一法人体制和“三会”制度的规范要求。“三会”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构架基本形成,“三会”中社员和企业法人的比重得到提高,个人股额度大幅提高,广泛性和群众性增加。

5、适应改革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及初步建立,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统一法人后的县级联社,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一级法人核算体制的内部管理制度。内部管理逐渐加强。县级联社对分支机构实行“授权经营,分级核算”的方式,实行以授权委托书或以授权文件的形式下达分支机构经营权限。理顺了管理层次,减少了管理环节,有利于联社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统一法人改革后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社员代表大会作用。社员代表候选人按职工、非职工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的持股比例分别提名。由于受持股比例的限制,股权过于分散,股东过于弱小,导致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出现投资人无法负责的状况。况且,基层信用社的投资主体大部分是农民。农民入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信用社的信贷支持,缺乏行使股东权力的意识,致使作为投资者代表、最高权力机构的社员代表大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仍以忻州市某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例,从股东户数上看,法人、职工、非职工自然人占比分别为0.75%、17.19%和82.06%。其中,法人持有资格股17万元,投资股21万元;职工持有资格股48万元,投资股828万元;非职工自然人持有资格股3248万元,投资股934万元。人数众多的非职工自然人的股权分散,入股金额小:且持资格股多、投资股少,股份的稳定性差,与农村信用社利益关联度不大。导致治理结构的基础薄弱。

2、领导层来源过于狭窄。民主监督缺乏约束力。一般地,信用联社的理事长、监事长和主任、副主任全部从信用社系统产生。根据规定,理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金融工作6年以上或从事相关经济工作10年以上的从业资格(其中从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人选基本上局限在信用社范围。信用社领导人员的产生实行核准制,基本上是先由有关部门内定、后进行社员民主选举的逆程序方式产生。股东民主监督缺乏约束力,领导层经营管理行为难以对所有股东负责,难以维护广大所有者的根本利益。

3、“三会一层”及“三长”权责不够细化。其决策权与经营权界定模糊。目前农村信用社机制转轨处于磨合期,各联社虽然都建立了“三会”制度,各自权力和义务在章程和议事规则中已经明确,但都比较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处理好相互关系,确实很难把握。运行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权限界定不清、权责不够明确现象。

4、法人自主经营受到行业管理干预,基层经营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根据改革制度设计目标。县(市)农村信用联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对其上级行业管理部门具有资本控制权,而其上级行业管理部门对其具有指导、服务、监督的功能。但由于各方对多级法人体制下治理机制的“自治”本质缺乏统一认识,现行监管规定对行业管理部门的约束制度缺失以及基层社及其社员依法维权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省、市级行业管理部门对县(市)联社采取的基本上是一竿子到底的统管模式,不仅管监督,而且还统管县(市)联社的干部任免、经营计划、财务审批和工资审批,经营管理层自主经营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

5、收入分配上回归平均主义倾向。在统一法人制“统一”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上平均主义重新抬头,从信用社职工的角度来看,统一法人制以前不同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不同收入差距较大,但在统一法人制完成以后,基层信用社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分配上的差异也随之减小,部分职工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6、信息披露缺乏强制性。在金融监管不到住、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很难充分,信息不对称,导致股东及其利益相关者难以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7、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不够彻底。实行统一法人改革后的联社再次与全体员工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有的联社还将个别部门的管理职

位拿出来进行竞聘,但仍然没有解决“进口不宽、出口不畅”的老问题,引进人才的决定权依然由上级统筹安排,竞聘也仅仅是个别联社的个别职位,尚未形成制度全面铺开,改革后的薪酬改革制度也仅仅是拉开了联社管理层与中层干部、与普通员工的差距,同级别员工中按劳、按绩分配机制与真正的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几点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发挥资本的约束作用。建立良性的增资扩股机制,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适当提高八股起点金额和最高股金限额,弱化内部人控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条件成熟时,应大胆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规范控制权和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要加强对社员的培训与指导,提高社员代表、理事和监事的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其组织程度和活动频率,拓宽出资人维护自身权利的渠道。

2、改革高管人员聘用制度。实行一级法人后,要按现代企业制度,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分离的前提下,对经理人员的聘用由代表大会或理事会按市场原则选聘,扩大选择范围,进行横向的、纵向的人才交流,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真正选拔出水平高、能力强、职业道德优的能代表社员利益的高管人员。

3、明确职责定位,处理好理事长、主任、监事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理事长应在发展目标、经营方向、市场定位、机制塑造上多花心血;主任应按照股东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确定的目标、方向,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将总体规划分解成看得见的步骤,将远景目标细化成摸得着的计划。监事长要对理事会的决策、经营层的执行实施监督,使“三长”之间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关系,做到既不越位,也不错位,更不缺位。

4、完善县(市)联社法人治理机制。确保县(市)联社自主经营。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法人社各自的职责定位,正确处理行业管理与基层联社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规章规范行业管理部门的服务、指导和协调等职能,使其工作重点逐步向提供政策指导、智力支持、行业维权、业务培训、风险控制、合规审计和监督的方向转变。建议要及时出台《合作金融法》,为县(市)联社自主经营提供法制保障。

5、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广泛吸纳贤才,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才队伍,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上,实行竞聘、试聘制。明确考核、考察程序,实行公示制,引入责任追究制度,严把“入口”;同时试行末住淘汰制,疏通“出口”。将职工“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打破正式工与临时工的身份界线。二是推进绩效考核改革,建立起以经营目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经营目标的完成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切实落卖信息披露制度。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定期披露财务信息、风险管理、法人治理结构、重大事项等信息,特别是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准备金状况、盈亏状况、财务费用支出等关键性指标,强化外部约束机制。

责编:小青

第五篇:统一法人是必然选择?[农信社]

文章标题:统一法人是必然选择?[农信社]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务院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和银监会关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产权改革的重点要放在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上”的具体要求,结合敦煌市信用联社的实际,笔者认为,当

前规模小、实力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应坚持走县(市)联社统一法人改革的路子。

西部地区农信社改革为县(市)一级法人模式符合客观实际

分析敦煌市的实际可以看出,一是地方经济发展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到2003年,全市13.4万人人□中,农业人□达9.7万人,占总人□的71.9%;工农业总产值13.38亿元中,农业总产值11.63亿元,占总产值86.9%,属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市。二是农信社支持的重点是“三农”。敦煌市衣信社存款仅占全市金融总量的12%,但却投放了占全市金融机构29%的贷款,在2003年末5.2亿元的贷款余额中,“三农”贷款余额达到42697万元,占比82%。而且,这种信贷投放结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三是群众人股求得信贷支持的期望值高,而参与农信社管理的能力弱、期望值低。全社2003年底股本金余额只有669万元,其中员工股就占到了280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41.8%,员工股人均1.4万元,社员股只有388.9万元,户均不到150元,在历年扩股中,群众只入资格股,且关心的主要是能否优先贷款,而不是股息分红,对农信社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兴趣不大。该联社近年的盈利水平平均每年只有90余万元,利润率只有0.15%,很难提高回报率,造成大额股扩充困难。四是“统一法人”可灵活调度使用信贷资金。敦煌市信用联社下辖的14个基层信用社中,2003年末存款比例最低的为55%,最高的达160%,联社统一法人后,可灵活调度使用资金,使信贷资金发挥最佳效益。同时还能避免单社最大一户或10户贷款比例过高的现象。五是集中使用呆账准备金,核销大额坏账贷款。在14个基层社中,呆账贷款最少的社为0.6万元,占比为0.1%,最高的却达802万元,占比为19.2%。联社统一法人后,可集中使用呆账准备金核销坏账贷款。六是1998年信用社按合作制进行规范改造后,信用社员工以外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社会职务变动频繁,基层社“三会”已形同虚设,不能正常开展工作,行使职权。西部信用社规模较小,基层社的业务经营事实上已直接接受联社领导。

建立符合西部地区农信社实际的法人治理结构

县(市)联社统一法人后,按照《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中设计的县(市)联社设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的要求,遵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西部地区农信社可以把内部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为将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职能合并,建立决策监督委员会,向社员代表大会负责,集决策监督为一体,行使决策监督职责,设理事长一名,为法定代表人,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建立县联社经营管理委员会,向决策监督委员会负责,受决策监督委员会委托,行使对信用社的日常经营管理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决策监督委员会聘任,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决策监督委员会对经营管理委员会实施监督,实行决策监督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为防止理事长“一言堂”和“内部人控制”,解决内部监督制约问题,决策监督委员会的决策事项可实现票决机制。这种新“三会”模式既符合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又符合西部地区农信社县(市)级联社人员少、管理跨度小的特征,更主要是不违背改革原则和目的,减少了管理环节和管理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内耗,提高了议决事效率和工作效率,不失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现实模式选择。

《统一法人是必然选择?[农信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统一法人是必然选择?[农信社]。

下载农村信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社统一法人改革汇报材料(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一法人是必然选择?[农信社]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务院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和银监会关于“中西部地区的......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汇报

    关于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 告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4月20日)2005年8月,某县被省、市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后,某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

    农村信社如何贯彻落实“三法一指引”

    农村信社如何贯彻落实“三法一指引”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银监会先后发布并实施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

    统一法人授权经营检查方案

    统一法人授权经营检查方案 一、检查目的 对各级分支机构辖内授权经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摸底,理清目前授权经营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查找授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镇农村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镇农村综合改革汇报材料小池镇地处九江长江大桥头,辖43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2万人,农业户数18792户,耕地面积79450.8亩,人均收入5868元,社会总产值......

    x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统一法人)社员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定稿)

    根据《xxx县(市)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章程》的有关规定,每届社员代表任期为三年;社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或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为保证会议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本社社......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在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

    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制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制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促进某某区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制工作,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根据国务院15号文件和国家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关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