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税局2010年税源管理一科收入分析
**国税局
税源管理一科2010年经济税源调查报告
收入核算科:
为全面了解税源管理一科2010年组织收入工作形势,切实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确保顺利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按照**号文件要求及我局工作部署,我科在与相关业务部门充分沟通、交流,搜集部分经济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辖区经济税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税收收入预计情况
2011年我科预计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增值税**万元企业所得税**万元消费税**万元,截止*月底,我科累计完成国内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消费税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企业所得税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个人利息所得税入库**万元,同比减收**万元,减幅**%。
二、经济税收运行采取的配套措施
为顺利实现首季“开门好”和上半年“双过半”,我科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深化两个系统应用增收入。深化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两个系统应用,严把数据采集关、评估分析关和实地调查关,开展系统应用讲评,严格日常考核,确保发现的征管疑点能够最终落实到税收收入的增加和征管质量的提高上来。二是严格控制新
欠,大力清缴陈欠,实现新欠与陈欠均达到零标准。三是加强税源管理与监控。按照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改进税源控管手段,加强税源的跟踪管理,提高源泉控管能力,形成全面、及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的普遍化、制度化。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逐户落实税源管理责任,切实做到税源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加强户籍管理,摸清纳税户底数,加大对注销户、非正常户的监控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和清理漏征漏管户,其实提高源头控管能力。强化重点税源监管,将年纳税额**万元以上的企业纳入重点税源管理,通过申报资料案头分析、定期巡查、实地核实等手段,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货币资金或资产变化等情况进行重点掌握、预测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确保重点税源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2010年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利弊因素
分企业情况见附件
第二篇:XX县国税局税源分析材料
XX县国税局
2011年税源分析座谈会材料
2011年,县国税局在县委、县政府及XX市国税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征管新模式改革为抓手,以开展“纳税服务提速年”活动为契机,加强税收征管,服务新增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征管质效。截止10月底,我局完成各项税收110875万元,同比增长53.3%,增收38530万元。地方级完成22603万元,同比增长57.7%,增收8270万元。税收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创下XX国税收入历史最高。
一、我县税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国税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税源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分析国税部门管辖的税源,个体工商户占总户数的80%,个体户当中还有52.4%的未达起征点户。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超过50万或80万)的企业仅占总户数的8%。全县税收收入过千万的企业仅有7户,500万-1000万的也只有7户。
(二)XX日产一家独大,经济税源结构不平衡。今年1-10月份,XX日产一家企业完成6.3亿元,占总收入110875万元的57%;在增收额方面,整体收入增收3.9亿元,而XX日产一家增收达2.2亿元,占到整体增收额的57.5%。由此可以看出XX日产公司一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县国税收入的增减变动。
(三)传统主导行业增速缓慢,房地产税收呈现萎缩态 1
势。我县的主导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燃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宏观调整政策(如北京的摇号购车等)的出台,势必会对我县的汽车行业造成影响,增速将逐渐放缓。如海马商务汽车1-10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额14.4亿元,同比下降7%。消费税完成680万元,同比下降72.6%。此外,我县的房地产行业也呈现出萎缩态势,1-10月份,房地产行业完成税收4874万元,同比下降18.5%,减收1108万元。究其原因,一是新增税源减少、老税源逐渐萎缩。根据规定,2009年起新增加的房地产企业不再归国税管理,同时原有的房地产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开发面积越来越少,有些已经完工或者接近尾声。如恒通置业今年1-10月入库税款622万元,而去年同期是1684万元。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二套房购买者银行按揭贷款比例的上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造成部分消费者形成的价格下降预期,对购房者有一定的压制作用,消费者持币观望,企业的销售和融资都将产生困难。
(四)管理信息来源渠道不多,信息不畅通。近几年来,国税部门虽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而且较之以前有了显著进步,但是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网络连通一直未能实现,甚至国税与地税部门之间的网络连通也未实现,信息来源仍停留在税务系统内部的分线交流上,信息来源渠道少,速度慢,数量小,无法满足税源管理的需要。
(五)税收效益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招商引资方面,很多项目为不产生税收效益的学校、党政机关单位等,一些项目看似投资很大,但是税收效益较小。在税源管理方面,一些企业在XX境内发生应税业务,但是并没有在XX纳税或分配税款,如个别房地产项目,在XX县境内建房但是并没有在XX纳税。
二、如何巩固老税源、培植新税源
今年1-10月份,以我局通过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税收宣传服务企业政策需求、依法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对纳税人的培训面达到了82.1%,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款1.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认为可在如下几个方面来巩固老税源、培植新税源,壮大地方财力:
一是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落实增值税转型、成品油税费改革、车辆购置税调整政策;落实支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服务“三农”、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促进消费的优惠政策,增强经济主体活力;加强出口退税审批工作,做到应退尽退、应抵尽抵,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为企业提供公平法治环境。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将执法责任制考核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同时对在日常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发现的需要追究责任的事项要进行责任追究。深化税收执法检查工作,以正确执行政策、夯实征管基础、防范执法风险为主要内容,对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执法轨迹进行内外延伸检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适时组织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和重点执法检查,实施抽查复查。
三是优化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环境。继续落实局长联系点制度,开展“百日大走访”活动和“服务项目发展”国税快车活动。采取网上展评的方式,继续评选“纳税人满意的税官”。根据税收政策变化和纳税人需要,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方式,讲解宣传税法知识,提高纳税人办税水平。继续完善征管流程,简化办税程序,对新办、新迁入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一窗式”、“首席服务制”全程服务,使企业节省办事时间,提前形成税源。
三、2012年我县新的收入增长点
一是纺织行业、非金属矿物质行业和银行业的崛起。纺织业,主要是XX四棉纺织有限公司,该企业1-10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013万元,缴纳增值税287万元;非金属矿物质业主要是河南金石混泥土有限公司、河南华建商品混泥土有限公司、河南元升混泥土有限公司等企业。银行业中的XX信用合作联社、郑银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今年分别完成1900万元、908万元,明年随着经济社会和业务开拓的发展,也将会贡献更多的税收。
二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的扩大产能。该行业一直是我县国税收入的主导行业。随着XX日产产能的扩大,该行业税收也将呈现增长趋势。如日产今年全年目标产量为11.6万辆,按照日产方面提供的消息,2012年该公司将完成产能12.1万辆的目标,预计可实现税收6.6亿元,这也将为我们贡献一部分收入。
四、如何加强我县税源建设
我们认为加强税源管理,要树立“以管促收、管理前移、精细管理”理念,认真落实税源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切实达到税源管理的目的。具体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一)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税效率。继续推行“国税快车”服务项目发展活动,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税收跟踪服务,建立领导干部挂钩重点税源企业制度,通过设立首席服务专员、组建精英服务团队这一载体,专题推出全程管家式、联审联批式、个性订单式等服务措施,全过程为重点项目提供高效、快捷、廉价、廉洁的服务,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着力抓好政策贯彻落实调研、税源分析、纳税评估、征管重点难点等四个方面工作,打造全省最佳税收环境;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对口服务、上门服务,通过加强服务来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二)实行税源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专家+团队”管理。加大重点税源跟踪管理、动态询查力度,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核算、税负等情况,扭住全县收入的牛鼻子。二是对中小企业实行分行业管理。掌握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的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强化管理,实现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对零散税源实行源泉控管综合管理。对固定业户,要加强户籍管理,实行源泉控管。对集贸市场税收要加强部门配合,实施综合治理。对临时户要加强社会监控,健全防范体系。
(三)强化信息管税,提升征管针对性。深化数据增值应用,通过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实施税源清查,提高税源监控能力,提高税源管理实效。积极主动地开展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税收预警预测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做好与地税、工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比对、历史信息比对、地区间信息比对、行业间信息比对,进一步提高信息分析质量。健全出口退税预警分析机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出口骗税违法活动;推进房地产企业分类管理,强化对连续亏损及低零负申报、新办、关联等房地产企业的监控管理;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切实解决利用关联交易、资本弱化等方式避税问题。
(四)依托社会力量,建立税源管理社会化平台。加强与工商、国税、银行、公安、经贸委等部门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换各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重点交换注册登记、资格认定、资金流向、关联票证等信息,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建立和拓宽信息交换与互联互通渠道,推行例会制度,指定税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或相关人员负责日常联系协调工作,实现税源源头控管。同时,建立税源管理的激励机制,重点奖励提供重要线索的举报人员,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人人参与协税护税的税收法治环境。
第三篇:2008税源管理一科工作总结 Word 文档
2008税源管理一科工作总结
2008年以来,我科在税源管理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大力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取得了新的突破。年全年考核显示,税务登记率100%,申报率100%,入库率100%,滞纳金加收率100%,征管质量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在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征管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收入和管理进入良好循环轨道。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依法治税,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向税源管理质量要收入”的观念,克服短期行为和单纯追求收入目标的错误思想,坚持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实行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坚决摒弃“寅吃卯粮”的现象。
二、明确重点,强化责任,是提高税源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努力做细、做深、做实各项工作。
(一)狠抓征管资料建设
一是狠抓资料规范化。统一征管文书、申报表、会统报表和相关资料的填制和规范使用,日常档案科学分类编号,统一标准进盒,对以前不规范的档案资料及减免税备案资料进行补正。二是严格考核制度,保证资料管理系统化。制定了征管资料及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各环节的规范和要求并纳入考核,定期检查。
(二)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落实执法责任制,按照区局制定的刚则体系以事设岗,以岗定责,岗酬挂钩。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保障执法水平。二是加强执法权监督制约,落实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按月检查,季度考评;对减免税、财产损失和管理费等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批,严格实行二人以上调查、分级审核审批制度。
(三)强化申报管理
一是实行纳税申报备忘和提醒制度。在征期结束前两日,对未申报企业进行电话提醒催报。二是严格逾期申报催报催缴和处罚。对限期仍未缴纳的或通知申报仍拒不申报,依法采取措施,保持催报催缴率达到100%,全年加收滞纳金3.07万元。三是推行纳税评估制度。通过对企业申报数据逻辑性和真实性审核和评估,找出申报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要求企业重新申报或提供材料和理解,对严重的问题进行实地审核和检查。全年开展行业纳税评估两次,评估企业21户,撰写评估分析报告6份。
三、强化税源监控,注重税源分析,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是细化税源管理分类。根据征管范围、收入结构的实际,将税源管理分为监控、预测、综合、分析四大类。对重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微观监控,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二是丰富税源管理手段。科室建立了税源调研制度、税收分析制度和企业联络员制度。税收调研涵盖重点税源、行业税收管理和社会保险费等内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事实说话,以数字例证,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思索,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建立税收管理员驻厂制度。
四、优化服务,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始终以纳税人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坐机关、等咨询、个别指导”的被动式服务为“请进来、走出去、分类指导”的主动式、针对式服务。配合区局积极开展税企文明共建活动,参与区委区政府行风评议活动,定期组织召开税法培训会及新办企业办税辅导等,始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年举办规模型税法培训会3次.尽可能地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成本,减少征税成本,将管理执法和税收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通过不懈的努力,科室税收执法日趋规范,征管基础更加完善,征管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持续增长,从2006年到2008年,三年组织入库各类税收从1557万元增加到2350万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完成各类税收2350万,较2007年增长8.1%。为保障区级财政资金,支持示范区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安定大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在企业所得税管理方面,按照示范区国税局“转移主体、明确责任、做好服务、强化检查”的指导思想,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宣传和汇算清缴检查两方面,通过各片、组人员的大量工作,汇算清缴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提高和加强了企业的所得税的管理水平,全年征收企业所得税351万。
六,个人利息所得税管理方面,实行专人管理,强化考核,定期分析,落实任务。全年征收个人利息所得税475万。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虽然经过多年的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干部的素质较之前几年有很大提高,但我区税源范围有限,业务面较窄,目前大型企业、股份制上市公司、外资企业不规范,这就造成了干部的知识面局限于所涉及到的行业、税种和财务知识欠缺,加之多年来,科室的税务干部参加外地培训机会少,造成观念陈旧、思路狭窄、创新意识不强,距离现代税务管理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二、征收管理质量不是很高。自1999年全国税务系统开展管质量考核工作以来,尤其是今年把征管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以后,不仅改变了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唯一考核基层局业绩的传统做法,而且使征管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依法治税水平的提高,为近几年大幅度超额完成税收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日常的征管工作中仍依完成税收任务作为最终目标,当前无论是征管的质量还是税收执法的质量仍不高,有税不收和收过头税的现象仍然存在,税收执法还存在一定随意性。通过绩效考核和地区局之间的交互执法检查来看,在日常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征管质量不高,管理人员宣传、辅导不到位,征收管理台帐登记不及时、记录不全面、项目登记不全、问题不能通过征收管理及时反映出来;与规范执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被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已成为一般税务干部通病,在基层工作的税务干部思想上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基层税务机关就是执行机关,没有必要创新”,造成工作中不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考核而被动工作。从每年考核反映出的大部分问题来看,不是干部在执法中存在多大问题,而是突出表现在干部默守成轨,为了考核而考核,不能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现代化手段利用率低。目前我县现代化征管手段利用率低,现行征管软件主要运用于税款的征收方面,其他功能受到软件本身及运用等方面的限制几乎没有利用,造成信息传递利用率不高和数据不能完全共享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2009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保稳定、促增长为目的,绩效考核为内容全面提高对税源的预测准确性,掌握税源的增减变化,将税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为全面完成税收任务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外,最主要的是要将税收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紧紧结合起来,在组织收入方面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把税收任务完成的好坏体现在征管的水平和质量上。
二、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开展好工作作风建设年和法制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在人的素质一定的情况下,重在加强干部的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引导,提升征管质量。要保证正确执法,不仅要求每个税务干部能够正确、全面地掌握税收法规、相关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干部能够开拓性地、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倡导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之风,同时建议区局在目标考核项目上增加相应的激励内容,以此来调动广大税务干部的改革创新意识,大胆工作。针对基层单位在工作中体现出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建议以税源管理科为单位,阶段性地示范区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法规分类整理成供税务人员学习和纳税人宣传的辅导材料,如:办税事项提醒、纳税申报提醒和税收权益提醒等,作为各基层局税法宣传和规范征管之用,将工作作风建设和法制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共同营造一个法制、公平、效率的税收环境。
三、大兴税收调研之风,使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税收调研工作,是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改进和指导今后工作的通用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税务学会的作用,由税务学会牵头组织全体税务干部特别是科所级干部撰写征管方面的调研文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找寻工作的最佳方式,力争在税收调研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为构筑国税文化长廊做出应有的努力。
四、加强干部的后续教育工作,促进全员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要提高基层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必须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在这一点上本人认为税务系统应该借鉴财政机关管理会计人员的做法,由上一级对下一级税务干部进行系统的高一级层次的后续教育。后续教育的内容:一是以增强实用性为重点的专业性知识的学习,二是以增强前瞻性为重点的更新知识的学习,这是扭转县级税务机关人员整体素质现状的关键。除集中培训外,其他时间应采取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由各基层局自己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倡导、组织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竞赛活动,在工作中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征管手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基层税收征管水平,更好地为税收中心工作服务,促进地税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苍南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总结
苍南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总局、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精神,根据全省征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和2011年全市征管工作部署,按照《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国税函[2010]174号)和《温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温国税发[2010]21号),以及《温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温国税函[2011]45号)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充分结合本单位实际,科学分类税源,合理调整岗位职责,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税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领导
根据省市局工作要求,为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县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职能科室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苍南县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目标和实施步骤。基层单位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和详细的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工作。
二、工作总体情况
(一)科学分类税源,合理划分职责。苍南县局在龙港、钱库、金乡分局、管理二科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确定重点税源为2010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出口退税企业20强、民政福利企业等。重点税源以外的其他纳税人则作为一般税源管理。在按规模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本地产业结构、行业分布情况,对税源进行再分类。一是重点税源集中管理,制定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户管理引入风险管理机制。我县确定大企业集中到税源管理四科统一进行管理。二是一般税源分行业、分税种、分类别集约管理。加强对中小税源中的重点和特色行业管理,实行行业性风险监控,税源管理更趋精细化。按行业将商贸企业和工业企业分类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按税种将非增值税纳税人实行特定管理。三是个体及专业市场税收社会化管理。规范定税管理、实施阳光定税,注重加强对个体定额信息的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实施委托代征管理模式,初步解决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税收管理比较薄弱的问题。实现“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一般税源规范化管理,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税源管理新模式。
(二)优化人员配置。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涉税工作规程,减少审批流转环节,缩短办结时限,简并纳税人报送资料,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防范涉税风险,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及时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征管干部税收业务知识学习,切实做好对征管干部和税收管
理员队伍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学习研讨等,加强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征管干部和税收管理员队伍的业务水平。
(三)健全信息交换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供电部门协作,建立定期用电信息传递制度。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密切国、地税部门之间的协作。探索集约化、社会化税收管理思路,委托专业市场、街道办等代征税款,建立协税护税网络及社会化服务机制,降低征纳成本。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源管理的支撑作用。多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税源信息,加强信息的整理、存储和管理,确保信息质量;把纳税评估作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纳税人实施最有效的税源监控。充分应用行业税源监控模型,深化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提高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的效率和质量;要逐步建立税收风险识别、排序、任务下达、处置、反馈、考评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有效防范税收风险。运用行业评估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风险识别和排序,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和疑点,实现纳税评估从无差别的全面评估转变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从无标准的经验操作转变为有规范的精细评估,从不连贯的单一应用转变为有互动的综合评估。
三、取得成效
(一)税收收入持续增长
全县增值税入库100万元以上企业有123户,划入重点税源进行管理。2011税收收入54731万元,占增值税总额比重51.69%,与2010入库50202万元相比,增长9.02%。
(二)提升了工作质量
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分类管理,数据进一步集中,数据分析应用水平不断加强,使得税源监控更具针对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进一步优化了纳税服务
通过完善涉税流程,减少审批流转环节,缩短办结时限,简并纳税人报送资料等方法,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防范涉税风险,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及时贯彻落实。现总时限769个工作日,压缩了164个工作日,压缩比164/933=17.58%,获得了地方政府及纳税人的好评。
(四)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能力素质
2011共组织了3次税收管理员业务培训及考核,培养出一批管理上有思路、工作中有策略、应变动力强的专家型人才,充实了税源管理、纳税评估人才库。通过专业化的共性行业税收管理,税务干部不仅熟悉了企业的财务操作,而且对行业的一些生产经营规律、生产工艺等有了相当的了解,干部在税收管理和日常的监控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经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打破了原来的运作模式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习惯,推行之初肯定有一些阻力和困难,通过开展深入广泛的思想教育活动,使系统上下对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认识基本统一,及时从传统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认真贯彻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有力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对广大纳税人开展辅导培训、向地方党政领导以及社会方方面面进行汇报宣传,取得了广泛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二)优化岗位配置是前提。为有效缓解人力不足的困难,采取了合理搭配,一人多岗,并且按需实施针对性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了“以人定岗,以岗定责,岗岗有人,人人有责”的优化体系。
(三)强化数据管理是核心。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的税收数据是信息管税的根基所在,是进行税收分析的生命线,通过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标准及数据采集规范,加强前期数据质量整改,强化数据质量考核,健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等措施,确保了数据质量,保证评估分析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苍南县国家税务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分析
中小企业税源管理分析
2012-08-14 15:55黄美玲
近几年,惠农区经济税收保持了快速增长,2008年-2011年7月份仅国税累计完成税收收入35.87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达到40.07%。惠农区国税局税源主要集中在年纳税1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占该地区税收比重分别达到83.31%,中小企业税收比重仅为8.33%。中小企业在税收比重虽然较小,但其具有点多面广,相对重点企业管理具有较分散、难掌控、不规范的特点,从税源质量管理要求出发,中小税源管理的状况如何,往往体现了一个地区税源质量的真实情况。为了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税源状况,加强中小企业税源管理,现就我局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2011年1-7月份税源情况分析如下:
一、中小企业管户基本情况
截至到2011年7月底,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1312户,同比增长11.49%,增加135户,其中一般纳税人516户(不含个体),同比增长14.67%,增加66户,小规模纳税人796户,同比增长9.52%,增加69户。中小企业管户占我局企业管户的比重为96.26%。按经济类型情况:国有经济48 户,集体经济62户,股份制经济219户,私营经济967户,外资经济11户,其他企业4户,其中:私营经济企业类型比重达到73.70%,是中小企业主要构成。具体情况图一。
图一惠农区国税局中小税源企业管户情况比重图
二、中小企业的税源概况
2011年1-7月份,中小税源企业入库税收收入9163万元,同比增长14.59 %,增收1167万元,税收收入占全局税收的比重为13.44%,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从户籍和税收增长变化情况看,新增中小企业税收拉动了税收增长。
(一)中小企业收入构成状况
1、所有制构成情况: 2011年7月底,惠农区国税局共有515户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缴纳了税款,缴纳户数占全部中小企业户数的39.25%。各种类型企业税款缴纳情况见下表: 表1
中小企业所有制类型及收入分布构成情况统计表
项目
集体经济 国有独资 股份制经济 国有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户数 6 2 68 7 428 4
户数比重 1.17 0.39 13.20 1.36 83.11 0.78
入库税收(万元)
44.4 36.5 3043.8 113.5 5846 79
收入比重 0.48 0.40 33.22 1.24 63.80 0.86
合计 515 100.00 9163.2 10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税收以私营企业为主,占据了中小企业税收的半壁江山,其次是股份制经济。
2、中小企业行业结构清况: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99个行业中占47个,主要行业税收分布见下表: 表二
中小企业主要行业税收分布状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煤炭开采和洗选 非金属矿物制品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炼焦
农副食品加工 金属制品 印刷业和记录 批发业 零售业 其他行业
总计
图二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局中小企业税收收入62.26%集中在制造业,2011年1-7月份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了48.52%,是整个中小企业税收收入的主力军。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炼焦业的税收收入又占有绝对地位,入库税收收入占全部制造业收入的97.46%。
3、中小企业各税种收入分布状况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增值税仍是主体税种,1-7月份共入库8152万元,占中小企业税收收入的88.97%,企业所得税占11%,消费税和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所占比例极小。(二)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辖区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良好,生产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带动税收收入大幅增长。
本年税收 1191 1146 1937 1008 549 45 10 44 1106 811 1316 9163
去年同期 468 1162 854 999 172 35 101 134 1933 1249 892 7999
增减额 723-16 1083 9 377 10-91-90-827-438 424 1164
同比(%)154.49-1.38 126.81 0.90 219.19 28.57-90.10-67.16-42.78-35.07 47.53 14.5
51-6月份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31.67亿元,同比增长12.8%;1-6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19.1%,由于辖区经济稳定增长,带动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二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大力加强专项检查、专案检查和群众举报案件查处工作,推行稽查人员能级管理,切实发挥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作用。2011年前7个月,共安排检查纳税人10户,共查补税款32万元,入库32万。
三是继续加大对脱水蔬菜企业的管理。从企业生产流程出发,把好企业原材料抵扣、生产耗料、产品库存主要关口,完成了对辖区17户脱水蔬菜企业的增值税纳税评估。共调增增值税应税收入265.4万元,补记增值税44.4万元,转出进项税额9.1万元。通过评估提升了行业整体税负1倍以上。
四是加强征管,提高税源管理质量。通过征管“六率”目标考核,中小企业2011年前7个月未发生新欠税金。通过以上措施,惠农区国税局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13.15%提高到今年的13.44%。在9163万元的中小企业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增长了11.21%,增收822万元,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了53.74%,增收352万元,中小税源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这两大税种。
三、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局中小企业虽然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征管质量大幅提高,但是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零负申报率比例依然很高。截至到2011年7月底,我局中小企业平均零负申报率为31.55%,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但中小税源企业零负申报率占全局平均零负申报率的比重为48.03%,同比增长0.72个百分点。造成我局零负申报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证后工业企业尚处在筹建期,筹建期内持续零、负申报。二是破产、关停企业因欠税或其他的手续未办结,不能做注销办理,长期零申报。三是具有出口资格的企业,抵扣的出口应退进项税额较多,形成零、负申报。四是季节性停产如脱水蔬菜行业每年生产季节是6-11月,在其余的月份,企业零负申报率相对较高。五是享受征前减免的免税农产品等企业因素。六是经营非增值税项目、企业经营不善及其他原因形成的零负申报。
(二)税收征管力量薄弱。一是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目前我局共有税收管理员31名,占全局总人数的32.98 %,人均管户181户,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多、科技化管理手段应用水平低,加之自身素质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开展深层次的如纳税评估等税收管理活动。二是管理方式单一。中小企业增值税主要采取查账征收方式,核定征收、定率征收的方式几乎没有。三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亏损面较大,户均纳税额低。2009年申报亏损企业共有235户,其中中小税源企业216户,2010年申报亏损企业共有263户,其中中小税源企业253户。1至7月,233户中小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1008万元, 占中小企业所得税管户33.05%,剔除减免税企业本年入库的应退未退所得税后,户均缴纳企业所得税3.08万元。
(三)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多是私有制企业,企业的变化和波动性较强,生产经营多不够规范,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准确,依法纳税意识淡薄。企业多半没有专职会计,常常是一个会计负责三四家企业,纳税申报质量不高,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加强中小企业税源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一)税收征管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强化户籍管理,把小规模纳税人作为管理重点,将分片管理和分类管理结合起来,责任到人,杜绝漏征漏管。二是贯彻落实“四位一体”的良性控互动机制,建立纳税评估互动机制,重点做好选案、制定评估模型、约谈、实地核查等工作,利用占有的大量信息,认真开展分析比对。三要加强税源管理,认真落实税源管理制度和定期巡察制度,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加大对漏征漏管的清理检查工作,对连续零负申报或税负明显偏低的纳税人及时开展核查工作,切实提高税源质量。四要加强对小煤窑开采和煤炭经营户的管理,实地核查和约谈,掌握企业的开采经营情况,采取以产定销、分开采点核定征收。对煤炭经营采取定额管理,制定出该行业的管理办法。五是加强发票的日常管理。强化各种发票的协查比对和监控,堵塞税收漏洞,进一步完善普通发票检查方法,采取逆向检查并不定期到纳税人经营地点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其开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核查,特别是商贸企业、家具行业。
(二)做好税收政策的管理
1、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对所得税企业一要实行分类征收管理方式,对一类企业实行查帐征收,二类企业实行定率征收,三类企业采取定期定额征收管理的办法,制定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以解决部分企业长期亏损、零负申报的问题。二要强化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通过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判断,切实提高征管水平。
三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查账水平,随时掌握企业弥补亏损的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四要加强所得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2、加强福利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对于福利企业一是对残疾人比例进行审核,二是企业资格认定,三是确定哪些应退,那些不能退。对于综合利用企业一要严查企业资格认定情况,二要检查企业三废搀兑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3、严格减免税审批程序、权限、时限.对企业上报的减免税申请,税政科要积极会同分局加以核实,属于政策范围内的,尽快落实到位,上报到局减免税领导小组予以审批。(三)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联席会议等制度,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随时掌握区域内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要将税源管理工作作为国税机关内部征收、管理、稽查等各部门共同责任的工作加以落实,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部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税源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管理。
三是税务稽查部门要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中小企业检查的范围和检查的力度,在确保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进行专项和普遍检查,以查促管,对纳税评估中发现存在重大疑点的,稽查部门要及时进行跟踪检查,以点带面,确保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增强中小企业管理力量。
当前的管理工作,尤其新征管模式以“信息化加专业化”为方向,提出管理局应作为开展纳税评估的主体,落实到个人,就要求管理员不仅要懂税收、通法律,会财务、擅于统计分析,还要精通计算机的应用。而目前中小企业管理科管理人员的现状与此相差甚远,充分发挥每个管理员的优势,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质量,一是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员搭配上注意新老结合,配备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以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二是分类施教,强化人员培训,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培训,灌输终身学习思想,促使税务人员自我加压,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五)实行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强考核,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