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

时间:2019-05-12 23:5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

第一篇: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

宁卫发〔2007〕57号

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各医疗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做好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现将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的通知》(甬卫发〔2007〕71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试用期备案工作是杜绝虚开试用期证明,严格医师资格准入考试的一项有效手段,请各单位人事部门高度重视,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及时通知上报。

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备案上报期限定为每年的12月31日前,备案部门为县卫生局医政科,提供材料以市卫生局文件规定为准。

三、备案对象为被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聘用的所有医学专业毕业生,包括正式工和临时工,但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前一年已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不需要备案。-1-

四、请各乡镇及时通知本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若未参加试用期备案者,次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将不予受理,责任由各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二○○七年七月二日

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

试用期备案管理的通知

甬卫发〔2007〕71号

各县(市)、区卫生局(文卫局、社管局),市级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规范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严格医师资格准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即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等类别,下同)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通知如下:

一、试用原则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聘用医学专业毕业生应遵循试用

期岗位与医学专业学历对口的原则,建立资格审查、考核评定、录用、登记备案工作机制,并有专人负责。凡拟用于医学专业岗位的人员,须具备相应的医学专业学历,不得试用无学历及非医学专业学历人员。

二、备案程序

(一)取得医学专业学历毕业生,被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聘用后,必须在每年的8月31日前,由聘用单位统一报具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政部门)审核,并履行登记备案手续。

(二)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需提交医学专业毕业生本人身份证、医学专业学历证书(含学位证书)、毕业生登记表原件、复印件各一份,经确认大中专毕业有效学历后,填写《医疗机构试用期医学专业毕业生备案名册》(附件1)一式两份,试用机构存档一份,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一份。

(三)试用期满一年并经考核合格(附件2),方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报名参加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未经备案或试用期时间未满一年、考核不合格及省卫生厅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终审不合格者,取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

三、试用管理

(一)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试用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视其所学专业为其安排在相关试用岗位和必要的轮转实习,并指定带教人员、安排试用期学习工作计划,建立试用期考

核制度,建立技术档案,纳入员工管理。

(二)试用期医学专业毕业生无处方权,应在具有执业资质的带教人员指导下从事相应的诊疗活动,不得独立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不得出具任何形式的医学证明文件和医学文书,不能独立值班。其所开具处方、书写病历、检查单、报告单等医学文书,均须由带教人员检查、审核及修改并签字生效。

四、其他

经我市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登记注册同意对外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其试用的非现役军人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采供血机构试用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参照执行。

附件:1.医疗机构试用期医学专业毕业生备案名册

2.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证明

二○○七年六月五日

第二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关于《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关于《成都市.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关于《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关于《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管理办法(试行)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

第一条 为减轻中小学生、婴幼儿因病、因伤住院的家庭经济负担,特在成都市推行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以下简称少儿住院互助金)。为了保障少儿住院互助金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规范少儿住院互助金征集、使用、支付、结算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少儿住院互助金遵循政府组织、互助自愿、以收定支、自求平衡的原则,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参加者缴费金额全部用于支付中小学生、婴幼儿因病、因伤住院及规定病种门诊所发生的部分医疗费用,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第三条 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居住证的中小学(含中专、技校、职校、特殊学校)、托幼机构在册学生,年龄满1个月以上的散居学龄前儿童,因病、因残疾未入学的少年儿童,均可自愿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

第四条 成立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由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信息办、市劳动保障局、市残联等部门组成,负责全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的统一管理。

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全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全市少儿住院互助金进行监督,贯彻落实管委会决定。

第五条 管委会办公室下设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统一管理,并负责以下工作:

(一)负责管理全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的日常工作,拟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全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管委会决定;

(二)负责统筹管理全市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汇总分析互助金的收支动态,并及时向管委会报告工作,提出工作建议;

(三)组织少儿住院互助金专家组专家,对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审核后提出的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进行鉴定;

(四)对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复查审核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结算报销资料;

(五)建立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信息系统;

(六)定期公布少儿住院互助金收支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审计及社会和广大家长的监督;

(七)规范和简化结算报销程序,确保少儿住院互助金安全有效。

第六条 市和区(市)县红十字会负责组织、宣传和动员少儿家庭及中小学生、儿童自愿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用于少儿住院互助金。

第七条 市和区(市)县教育局负责少儿住院互助金以下工作:

(一)积极倡导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通过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动员中小学生、婴幼儿家长自愿为孩子交纳少儿住院互助金,并使其达到较高覆盖率;

(二)支持和督促学校红十字会组织、托幼机构收取在校、在园学生交纳的互助金,编造花名册、填写《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医疗证》(作为学生缴费凭证),并出具确认证明;

(三)督促学校负责核实本校学生生病住院期间出勤情况并向学生家长出具证明;

(四)帮助各学校建立健全红十字会组织。

第八条 市和区(市)县卫生局负责少儿住院互助金以下工作:

(一)负责对定点医疗单位的监督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二)组织少儿住院互助金专家组对经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审核提出需作进一步鉴定的事宜进行裁定;

(三)支持和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儿童健康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机构,收取、上缴非在校、在园儿童交纳的互助金。

第九条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积极组织实施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一)负责宣传和动员中小学生、婴幼儿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并组织开展各种公益宣传活动,使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深入人心;

(二)组织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收取非在校、在园少年儿童交纳的互助金,编造花名册,填写《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医疗证》(作为缴费凭证),并出具确认证明;

(三)支持、督促社区和村民委员会收取辖区内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交纳的互助金,编造花名册,填写《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医疗证》(作为学生缴费凭证),并出具确认证明。

第十条 各区(市)县应成立少儿住院互助金管委会,管委会在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统一管理,并负责以下工作:

(一)负责辖区内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工作的管理;

(二)负责辖区内少儿住院互助金征缴和上解工作;

(三)负责审核、结算、报销等具体业务工作;

(四)定期公布当地少儿住院互助金支付情况,接受社会和广大家长的监督。

第十一条 参加成都市少儿住院互助金交纳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学40元。以后可根据少儿住院互助金收支情况调整交费标准。

第十二条 少儿住院互助金实行每学收取,有效期限为每年的9月1日零时至次年的8月31日24时。收缴时间定为每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其他时间一律不办理收缴互助金手续(在缴费期以外时间出生的满月新生儿可在满月后的1个月内交费)。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册学生参加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的费用,通过学生就读学校、托幼机构收缴。

年龄满1个月以上的散居学龄前儿童(含在缴费期以外的时间出生的满月婴幼儿),凭户籍证或居住证在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儿童健康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机构,自愿缴费参加。

对城乡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子女,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需交纳的费用及住院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按照医疗救助相关政策,在民政部门申请适当补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可在享受以上政策的基础上向残联申请适当补助。

第十三条 学校、托幼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单位收取的互助金,必须全额存入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在指定银行开设的成都市少儿住院互助金专用账户。

解缴互助金的程序:由收费单位直接缴入所在地的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的“收入归集帐户”,并附缴费花名册及表格;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审核确认汇总后,统一将资金上解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专用帐户。

第十四条 少儿住院互助金支付因病、因伤住院治疗并符合少儿住院互助医疗范围,且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部分费用。

患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出院后的专科门诊治疗费用,接受肾移植前的透析费用和手术后的抗排异药物费用,可按规定由少儿住院互助金支付部分费用。

第十五条 中小学生、婴幼儿因第十四条规定发生的医疗费用的50%由家长自理,50%由少儿住院互助金按下列规定分级距支付: 级数医疗费用级距支付比例

11000元(含1000元)以下的部分60% 21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的部分70% 3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的部分80% 410000元以上的部分90% 在每一学内,少儿住院互助金支付的最高金额为每名中小学生、婴幼儿8万元。

第十六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属于少儿住院互助金补偿范围:

(一)挂号、伙食、陪伴和观察室、家庭病床、康复病床的费用;

(二)未在规定的医疗机构治疗的费用;

(三)在异地就医发生的费用;

(四)参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应当自理的费用;

(五)因第三方造成伤害而发生的治疗费用中,依法应由第三者承担的部分;

(六)因参与违法活动造成伤残所发生的治疗费用。

第十七条 少儿住院互助金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申报准入程序,报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申报条件审核确定。

第十八条 各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用药目录》、《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目录》、《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用药补充目录》、《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诊疗补充目录》、《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大病门诊用药目录》,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规范治疗,并按照规定办理病人住院、出院、转诊和转院等手续。

第十九条 各定点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少儿住院互助金结算窗口。住院医疗费用原则上采用医院结算方式,出院时患者家长免交应由少儿住院互助金支付部分,该部分由医院向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申请结算。因特殊情况未能在医院结算的,可持相关资料到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结算。

第二十条 对应由少儿住院互助金支付的医疗费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定点医院每月汇总后上报所在地的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初审,经初审后上报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复核,复核后由区(市)县少儿互助金管理中心直接与辖区内定点医院结算。

对不应住院及不合理检查和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市和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有权追回。

第二十一条 对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发生争议时,由各级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专家组负责鉴定。经鉴定属不合理或非少儿医疗互助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市和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可拒绝支付;属医院责任的费用由医院承担;属参加人责任的费用(报销以外的)由参加人个人承担。

第二十二条 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的城乡低保户和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婴幼儿,发生应由患者家长自理部分的医疗费用,确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可按规定程序申请医疗救助。

第二十三条 少儿住院互助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若内少儿住院互助金发生超支,可由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申请开户银行垫付,次年在筹集的互助金中归还,也可由红十字会募集资金予以补充。少儿住院互助金有结余则结转下一使用。

少儿住院互助金利息收入计入互助金本金。

第二十四条 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少儿住院互助金专用帐户,实行专户存储。区(市)县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中心在国有商业银行分别设立少儿住院互助金“收入归集户”(收入过渡户)和少儿住院互助金“支出户”。

第二十五条 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由各级政府安排,不得从少儿住院互助金中提取。

第二十六条 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委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少儿住院互助金收支情况,接受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每两年召开一次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表彰会,对大力支持少儿住院互助金的社会力量和在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成都市少儿住院互助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本办法自2005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宁德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宁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推荐]

【发布单位】宁德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06-17 【生效日期】2008-06-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宁德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宁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卫生局等部门制订的《宁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六月十七日

宁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

市卫生局 市农办 市编办 市发改委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农业局 市审计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八年五月九日)

根据党的十七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的部署和2008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议精神,按照《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实际,特制订《宁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全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广大农民“病有所医”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逐步提高筹资水平,着力巩固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健全与完善符合农村实际要求的组织、筹资、基金使用、管理、监督等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扩大受益面,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基本要求

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必须达到的要求: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二是按照《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宁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建立规范的统筹补偿方案、基金管理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和监管办法、农村居民补偿结算制度、监督管理和公示制度等。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到位,以户为单位知晓率达100%,充分动员农村居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四是确保政府承诺的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基金管理规范,运行平稳安全。五是健全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卫生、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履行好部门职责,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六是整顿和规范农村卫生服务市场,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七是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配合,互相衔接,推广一站式服务。八是加强管理能力和信息化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有独立办公场所、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办公设备等。建立健全新农合管理信息数据系统,逐步实现定点医疗机构联网运行,做到网络信息实时传输和网上实时监控。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范运作,巩固提高的原则。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惠民工程,各县(市、区)要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基本要求,规范运作,巩固和完善制度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稳发展。

(二)坚持政府组织,群众自愿的原则。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县、乡、村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责任制,保证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科学合理设置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配备编制、人员。实事求是地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和主要做法,让农村居民知晓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健康风险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和民主参与监督意识。在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村居民(含大中小学、农垦系统、华侨农场、良种场、林场、各类开发区中属于农业人口的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按属地化原则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做好进城务工农民、被征地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在制度上不留空白。

(三)坚持科学决策,求真务实的原则。综合分析上一基金运行基础上,统筹考虑基金收支情况,科学制订补偿方案,提高基金使用率,实现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实行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的县办县管形式,要在大病统筹为主的前提下,合理划出一部分基金,用于门诊统筹,适当扩大受益面。补偿方案的确定要统筹兼顾,各县(市、区)之间方案差别不宜过大,要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便利的原则。每一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享有公平公正受益的权利。基金管理严格实行办事公开制度,资金筹集与支出向群众公开,鼓励农民群众参与监督,接受法律、民主、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医疗服务监管,控制医疗费用;提高信息化水平,便民利民,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真正让农村居民方便、受益。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行政管理体系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监督等工作。健全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组织、指导、评价机制。

市本级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成立由县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代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有关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具体工作由有关职能科室承担。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顺利推进、平稳发展。

2、加强经办机构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人员编制由县(市、区)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中调剂解决,按程序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县(市、区)经办机构可在乡镇委托有关机构办理日常业务。

要按照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要求,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的权利、义务,规范管理行为,保障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均不得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管理、服务费用,确保所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包括利息收入)用于参合农村居民的医疗费补偿,切实保证农村居民最大受益。

3、加强制度建设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组重点做好跟踪指导、资料汇总、评估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工作,不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技术指导、评估分析与答疑,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二)建立筹资水平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

1、个人缴费。农村居民的缴费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提高。从2008年起,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从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由于今年农民个人缴费工作已经结束,2008年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仍按每人每年10元。2009年起农民个人缴费标准按每人每年20元。经济条件好、农民收入高的县(市、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提高缴费标准。

2、政府资助。从2008年起,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80元:省(含中央)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0元,县(市、区)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今后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级财政可适当增加资助,提高筹资总额。县(市、区)应将政府承诺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的资金全部按规定时间进入基金账户,统一管理。

(三)基金收缴与管理

1、管理方式。严格执行省财政厅等部门制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各县(市、区)要选择网点覆盖广、信誉高、服务好、优惠条件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作为县(市、区)基金代理银行,财政部门应当在代理银行设立独立的基金专用账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应与社保等基金专用账户分开)。所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全部纳入代理银行基金专户储存、管理。县级经办机构按月填写用款申请书,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材料审核无误后,应在规定时间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付到县级经办机构开设的支出户。经办机构负责审核兑付补偿。实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不得挤占挪用。一旦发现挪用挤占或贪污基金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处。

2、收缴方式。农村居民个人缴费及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单位、个人资助的资金,由乡镇政府组织收缴,及时缴存收入户,并与银行签订协议,明确收入户资金余额月末全部划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农垦系统、华侨农场、良种场、林场、各类开发区参合的农村居民缴费资金由单位统一收缴,集中向所在县(市、区)交纳。积极探索农民个人缴费方式,简化程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安全稳定的筹资机制。可在农村居民自愿参加并签约承诺的前提下,由收缴部门一次性代收;农村居民个人自愿,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可以由村民自治组织代为收缴农民的个人缴费,并及时缴存收入帐户。不论采取何种缴费方式,都必须向农村居民开具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专用票据,并及时、足额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含利息)存入财政专户。

建立政府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核查制度。各级财政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和资助标准核定后,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将本季度资金拨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当年省、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必须在当年第四季度第一个月内全部拨入基金专户。市、县(市、区)应足额落实承诺的政府资助资金。各县(市、区)不得弄虚作假,套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

(四)补偿标准和报帐方式

按照福建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完善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意见》的要求,做好我市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在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统一采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对住院和部分门诊重要病种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筹资总额扣除风险基金后,分别按住院统筹基金80%、门诊统筹基金20%设立,基金累计结余达到当年筹资总额10%的,按当年筹资总额分别设立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尽力保障、略有结余的原则,根据上一基金运行情况、当年筹资总额和参加新农合后农村居民就医需求增加等情况,科学合理适时地调整和完善补偿方案,确定住院统筹和门诊统筹补偿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提高基金使用率。今年要全面开展门诊统筹,最大限度提高参合农民的补偿水平和受益面。门诊统筹病种在省定的10种病种范围内选择、确定,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门诊统筹的范围。在同一筹资水平内各县(市、区)之间的补偿水平不宜差异过大。综合运用起付线、补偿比例和补偿范围等方法,引导病人就近到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采取倾斜措施,优先鼓励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就医。要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比例,引导农民选择安全、有效、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县(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无法诊治的特大病种,确需转到上级医疗机构住院的,经严格审查批准,其住院费用可以比照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予以补偿。

各县(市、区)历年新农合基金累计结余(含风险基金)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的25%,其中当年结余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15%(含风险基金)。风险基金按当年筹资总额的3%提取,应留存在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累计规模保持在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0%以内,主要用于弥补基金非正常超支造成的基金临时周转困难等。动用风险基金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申请报批。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新农合结余基金(含风险基金),不得以结余的基金抵充下一政府承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资金及农村居民个人缴费。

农村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并垫付规定补偿资金,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及时审核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垫付资金,保证定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在审核医疗费用账目时,如发现定点医疗机构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兑付,已发生不应报销的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未建立之前,农村居民到县级以上(或县外)医疗机构就医,一般先自行垫付有关费用,再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相关规定及时审核、补偿兑付。有条件的地区可与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通过网络数据传输审核,先由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补偿资金,后与新农合经办机构结算。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建设。依照《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扩容的基础上,依托医保网络和设备平台,建立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操作平台,在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中心,以县为单位统筹进行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的结算,加快定点医疗机构与县级经办机构联网运行,实现网上审核补偿兑付、监管和信息传输,实现农民群众就医即时报销。要保证信息安全和根据工作需要共享信息资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资源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政府主管部门共享、检查新农合信息系统资源。

(五)监督机制

逐步建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监督为主,内部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体系。建立定期汇报、公示、举报、审计和通报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农村居民参与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1、监督机构。县(市、区)、乡镇可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由人大、相关部门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其中农村居民代表不低于总人数的20%,并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主要职责是负责定期检查、监督基金使用和管理以及新农合政策执行情况,每年至少2次;定期组织评估本县(市、区)实施办法。

2、监督措施。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布置,相关部门每年应对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新农合制度建设及资金到位、使用情况,通报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并向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定期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省、市领导小组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包括各级财政专项基金到位情况)、使用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向监督委员会、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汇报或通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要采取张榜公布、媒体发布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保障农村居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各乡镇、各建制村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收缴、支付情况作为乡镇政务、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至少每季度张榜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要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举报、投诉、查处制度,设立投诉电话,对于投诉事项,有关机构要及时给予答复。县级审计部门每年定期对本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要特别注重对各级财政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实行监督。市审计部门对县级不定期进行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并根据规定程序和情况公开审计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督促纠正。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及相关部门要自觉接受并配合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要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居民参合率是否保持基本稳定、农村居民缴费管理是否规范、各级财政补助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拨入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基金管理是否安全有效,基金运行是否规范、基金使用是否合理、经办机构是否健全、信息网络系统是否完善、农民就医结报是否及时方便、医疗服务费用是否有效控制、农村居民医疗负担是否有所减轻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整改,重点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责任追究制度,对资金不落实、到位不及时,挤占、拖欠、扣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和其他徇私舞弊的行为,以及经办机构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力、管理混乱等问题,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对贪污、浪费、挪用、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的案例要坚决曝光。构成犯罪行为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健全和完善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农村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医疗救助和补助政策,并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推广“一站式服务”。资助医疗救助和补助对象缴纳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应负担的资金,同时对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或补助。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或补助的作用,尽量减少基金结余。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缓解贫困农村居民“病有所医”的问题。

开展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试点,探索失地农民、外出务工农民等特殊群体参合或参保的有效衔接办法。处理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扶贫助残、孕产妇住院分娩、计划生育和医疗救助、补助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关系,做到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建立计划生育家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制度,对农村独女户和二女节育户个人缴费资金由政府统一补助。县(市、区)应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纳入基金的补偿范围,按同等的住院补偿比例予以补偿;要按照省政府《福建省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规定,将农村低保对象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六、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医药费用的监管

加大我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市发改委会同卫生、财政等部门组织实施“省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深化县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探索建立城市支援农村卫生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积极推广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度;要根据全省统一的新农合基本诊疗和用药目录等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定点医疗机构目录范围外医药费用超过规定比例的,当年医疗机构评价不合格,并且延期参加医院的等级评审。农村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范、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具体的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以及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测指标评价体系,定期考核、评估。

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要立足于为民、便民、利民,转变观念,端正医风;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严格控制参合农村居民就医不可报销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卫生部门要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制订和完善诊疗规范,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保证农村居民医疗安全、经济、有效。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价格监督,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控制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村居民医药费用负担。

七、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要目标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重大任务的重要措施抓好落实,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组织好各方力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作用,加强政策指导,切实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要注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机构编制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牵头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建设,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筹集和监管,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农业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协助对筹资的管理,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民政部门、老区办要做好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重点优抚对象及革命“五老”人员医疗补助工作,主动衔接、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处理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系,明确权责,避免出现“空白区”或“重叠区”,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配合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与补助等工作的衔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规范农村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渠道,做好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供应工作,保障农村居民用上安全、有效药品;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贮存和使用行为。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新员工试用期管理规范

新员工试用(见习)期管理规范

1.目的:规范新员工试用期管理,为新员工指导与考核提供依据;引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公 司企业文化,促使员工的发展同公司的目标有效结合。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处于试用期或见习期的新员工及其指导人(师傅)。3.名词解释

3.1 试用(见习)期: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表现,时间一般为一至三个月。3.1.1 试用期主要针对从社会招聘的新员工。

3.1.2 见习期主要针对从大专院校招聘的应届毕业生。3.1.3 公司内部调动员工试用期为一个月。

3.2 转正:指新员工试用期满,达到岗位要求,并按时向人力资源部提交转正材料后,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4.指导人指导与考核

4.1 公司对新员工实行指导人(师傅)指导与考核的管理办法。4.2 指导人确定原则:

4.2.1 指导人应是部门经理、店长或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品行兼优的骨干员工。4.2.2 为保证指导效果,指导人最多允许同时指导3 人。4.3 指导内容:

4.3.1 引导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部门业务流程以及相关业务接口人。

4.3.2 根据公司《新员工培训工作指引书》,与新员工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新员工的日常和阶段工作,以完成公司培养目标。

4.2.3 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期同新员工进行面谈,根据新员工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表现,及时总结成绩与不足,并给予适时的鼓励或指导。

4.2.4第一个月试用期满,对新员工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新员工本人和人力资源部,以便其提高和改进。4.3 对指导人(师傅)考核:

4.3.1 考核人:指导结束后,指导人的直接上级通过与指导人和新员工的面谈,了解指导人对新员工的指导情况,对指导人工作进行考评。

4.3.2 考核内容:指导人的直接上级从不同方面对指导人的指导内容进行考察。4.3.2.1 是否给与新员工适时的指导和足够的关心。4.3.2.2 是否坚持与新员工进行阶段性的面谈。4.3.2.3 是否按期填写并提交新员工转正材料。4.3.2.4 新员工对指导人的评价。4.3.3 考核等级:

4.3.3.1 优秀:各项指导工作都非常到位,表现出色。4.3.3.1 良好:各项指导工作大部分很到位,表现良好。4.3.3.1 一般:基本上进行了指导工作。

4.3.3.1 有待提高:指导工作有待改进与提高。4.3.4 考核结果:

4.3.4.1 指导结束后,指导人应在新员工转正表中填写对新员工的评价。

4.3.4.2 部门总经理应在季度或绩效考评中考虑指导人的指导业绩,对其绩效考核等级进行向上或向下的适当调整。5.新员工考核 5.1 首月考核

5.1.1 考核项目:见附件《新员工培训工作指引书》

5.1.2 考核方法:新工店店经理、指导人根据新员工在本岗位的表现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对《新员工培训工作指引书》所列各项要求打分,对各项指标分值相加汇总。5.1.3 考核结果:新员工的首月试用期成绩低于80分者,将停止试用。

5.2 试用期为3个月的新员工,进入第二、三月份后的考核与合同期员工相同。6.新员工转正报批流程

6.1 准备材料:新员工试用期满,部门认为其符合岗位要求,新员工与指导人需准备以下材料:

6.1.1《新员工培训工作指引书》 6.1.2《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

6.1.3《江苏首佳房地产中介有限公司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表》

6.2 以上材料填写完毕后,统一由人力资源部对其材料进行审核汇总,交总经理(或授权人)审核认可。

6.3总经理签字后,由人力资源部通知新员工转正结果,并择期召开转正会议。6.4其他情况:

6.4.1 提前转正:如果新员工在试用(见习)期表现突出,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提出提前转正要求并填写《提前转正申请》、连同本人《试用期工作总结》、《新员工培训工作指引书》、《江苏首佳房地产中介有限公司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表》一起报人力资源部。

6.4.2 提前转正的条件:新员工在试用(见习)期基本独立操作完成业绩售房2套,或基本独立操作完成业绩售房1套和租房2套

6.4.3终止试用或岗位调整:若新员工在试用(见习)期不符合岗位要求,人力资源部可对其岗位进行调整或终止试用。

6.4.4决定对新员工停止试用时,需按照公司离岗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7.责任权限

7.1 人力资源部:

7.1.1 制定公司级新员工指导与考核业务方面的制度,并对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7.1.2 对于转正材料填写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有权要求部门重新整理、修改,对于因此而造成试用人员转正延期的情况,责任由部门自己承担。

7.1.3 按期审核、汇总转正材料,为新员工办理转正手续,对于因人力资源部工作原因而造成拖延新员工转正时间的情况,责任由人力资源部承担。7.2 用人部门:

7.2.1 可以根据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部门的实施细则。

7.2.2 有权按期检查、督促本部门指导人实施指导工作并按期填写转正申报材料。7.2.3 有责任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报送转正材料,同时审核材料填写的完整、正确性。7.2.4 因用人部门原因而造成试用人员不能及时报全转正材料、办理转正手续的,责任由用人部门承担。

7.3 指导人与新员工:

7.3.1 指导人有责任对新员工实施指导,并按时填写转正材料。7.3.2 新员工有责任按时填写并提交转正材料。

7.3.3 因指导人或新员工本人原因而造成试用(见习)人员不能及时报全转正材料、办理转正手续的,责任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8.解释权限:本规定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9.施行时间: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关于漯河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85

【发布单位】漯河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01-09 【生效日期】2008-01-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关于漯河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驻漯有关单位:

市卫生局制定的《漯河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一月九日

漯河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市卫生局二○○八年一月九日)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消除麻疹是我国政府继消灭脊髓灰质炎之后制定的又一重大疾病防治策略,特别是《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一类疫苗免费使用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政府的信誉得到了提高。但预防接种补助经费未及时到位,接种人员劳务补助得不到保证,挫伤了接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麻疹基础免疫接种率下降,出现了较大的免疫空白,导致我市麻疹疫情于2007年处于高发态势。疫情分析显示,2004年麻疹发病率为0.79/10万,2005年7.75/10万,2006年3.62/10万,2007年为8.90/10万。发病主要集中于10岁以下年龄组儿童,3~5月份为发病高峰,部分县区疫情有明显高发趋势,且不断出现局部暴发。基于这种形势,拟在2008年1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对10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麻疹强化免疫,使所有适龄人群,包括免疫空白人群和累积的易感人群得到免疫接种,提高人群整体免疫水平,控制麻疹暴发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更好地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为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打好坚实基础。

二、实施时间、范围和目标人群

(一)活动时间

接种时间统一为2008年1月10日-25日,各县区必须按照《漯河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时间安排要求开展工作。

(二)实施范围

全市5个县区和经济开发区所辖的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居委会)。各县区根据本地情况,在本辖区内统一组织,同时开展。整个活动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于2008年1月底之前完成。

(三)接种对象

所有1998年1月10日至2007年5月1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无论既往有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麻疹患病史,无论本地或外来儿童都是接种对象,都要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四)特殊人群管理

在此次活动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在强化免疫期间,各地应专门安排一定时间突击开展对流动儿童的接种。

三、指标要求

全市以县区为单位,8月龄-10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

四、保障措施及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活动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市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孙运锋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安清跃、市卫生局局长陈炳坤任副组长,卫生、教育、财政、公安等部门分管副职任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明阳、市疾控中心主任姬铁闯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区政府要充分认识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组织实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接种经费落实到位,确保目标人群及时接种,使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全面按期完成。

卫生部门负责强化免疫活动方案的制定、接种人员的培训、接种对象的摸底、接种实施、督导评估及工作总结。

财政部门负责保证强化免疫工作经费、疫苗经费、接种补助费的落实。

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小学和托幼机构接种对象的摸底登记、接种场地提供、宣传动员、宣传材料发放,配合医务人员搞好接种。

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广电、社区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治安保障、流动人口摸底、疫苗质量监督、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社会宣传动员等工作。

疾控机构具体负责强化免疫活动的技术指导、疫苗的调运和发放,并做好各种资料的汇总上报,承担常规免疫职责的接种门诊具体负责接种对象的摸底登记、宣传和接种工作。

(二)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

要逐级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接种人员的培训,使各级接种人员充分理解强化免疫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强化免疫的技术要求和具体工作方法,切实保障强化免疫工作顺利进行。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强化免疫对象的确定、安全注射、接种登记和接种率统计、宣传发动等方面。

(三)强化督导检查

市、县区都要抽调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强化免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宣传动员、人员培训、疫苗供应及现场接种等工作。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市政府并通报有关部门。

(四)接种要求

1.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

2.接种禁忌症:患有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或对鸡蛋等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3.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要严格掌握禁忌症,避免空腹接种。

(2)接种免疫球蛋白者和1个月之内接种过其它减毒活疫苗的儿童,推迟1个月接种。

(3)开启安瓿前应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安瓿标签不清、有裂纹、容量不足和存在摇不散的凝块等现象,一律不得使用,统一上交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处理。开启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液接触到疫苗。

(4)在各接种点应备有急救药品,在接种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严重的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如发现接种反应时,应及时妥善处理,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疫苗冷链运转及供应要求

一定要严格按照冷链管理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接种单位要根据各级的冷藏能力及工作进度,合理安排疫苗的供应发放进度,保证疫苗质量。

(六)实施现场接种

本次强化免疫实行属地管理。为保证接种质量,接种方式采取定点接种,即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的接种应在校(园)内选择符合预防接种条件的场所进行定点接种,并配备应急处理异常反应的人员和药品。全市预防接种门诊都要设立接种点,每个接种点要至少配备3名工作人员(现场组织员、接种员、记录员各1名)。对流动和散居儿童就近在接种点接种,对未到场接种的接种对象要耐心、反复地引导和动员;对未登记的接种对象要及时进行补登和接种;对居住分散的农村接种对象和经反复动员仍未实施接种的,可采取入户接种的方式进行接种。

(七)注意安全注射,确保安全接种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要作好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的监督检查、登记回收和正确消毒毁型处理。对于报告的接种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查,妥善处理。

(八)加强麻疹强化免疫卡、证、册的接种登记工作

本次接种的7岁以下儿童要记入接种卡、证,其它年龄组儿童要登记在册。本次接种不作为基础与加强免疫的针次,本次接种完成后,间隔一个月仍按原免疫程序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同时做好接种率的统计报告和接种率监测。各接种门诊应于完成现场接种后及时统计接种登记表,并逐级上报。具体上报时间:接种单位于2008年2月20日前上报县疾控中心,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乡级报告后1周内完成统计汇总和工作总结并上报市级疾控中心。各级上报的接种率数字必须真实,严禁为完成任务而虚报数字。

附件:1.漯河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登记表(略)

2.漯河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统计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医学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备案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