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时间:2019-05-13 00: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第一篇: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乐亭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水

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6.5亿元,比2005年增长24.5亿元,年平均递增6.8%;农业增加值达57亿元,比2005年增长16亿元,年平均递增6.8%;

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果菜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十一五”时期,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果菜产量全面增加。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5万吨,比2005年增加2.7万吨,年均增长1.8%。蔬菜总产量达到247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加13万吨,年均增长1.1%。水果产量61万吨,比2005年增加2万吨,年均增长0.7%。

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县畜牧业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众多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生产效益不稳定,养殖户经历了严峻的挑战。为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畜牧主管部门和养殖户积极应对,立足资源优势,面对市场需求,稳定传统养殖,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推进养殖规模升级和养殖方式的转变。201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5563吨、20414吨、63096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25.5%、30.4%、8.5%。珍稀毛皮动物动物饲养量672.5万只,比2005年增长102.3%,毛皮动物养殖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1%。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奶牛养殖由以散养为主全部转变为规模养殖,生猪养殖也逐步向规模大户过渡。2010年全县建成了各类规模养殖场420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主要水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县渔业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41500吨,比2005年增长2.2%。水产养殖不断开拓新品种,突出发展精品养殖,养殖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渔业产量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所占比重为60%,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海水养殖面积达到30.6万亩,海水养殖产值达到8.6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65.8%。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产值比例更加协调。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54.1%上升到2010年的64.2%,提高10.1个百分点;牧业所占比重由23.2%下降到19.7%,下降了3.5个百分点;渔业所占比重由21.3%下降到15.1%。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7.9%。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县按照“东果、西菜、北林、南粮”的规划要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6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比200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44.5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3%,与2005年基本持平。棉花油料合计种植面积6.2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6%,比2005年下降约1.4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的目标,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着力抓好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县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良种补贴、高产创建、阳光工程培训、发放明白纸等为抓手,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种田水平,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

等关键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农业品牌建设提质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强化农业品牌的宣传和保护,以品牌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0年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40多个,“第一斗“牌大米入选世博会,欧意果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农产品知名度和规模外销量显著提升。全县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达到80%,实现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三、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十一五”时期,我县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加强。201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8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3万千瓦,增长了

1.2%。耕种机械、收获机械数量增加较快,农作物机播、机收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分别达到58.3万亩和21.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43%、15.9%,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6个和3.2个百分点。全县拥有机电井26250眼,比2005年增加628眼。高产稳产田面积达到81.1万亩,比2005年分别增加2.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106.8万亩,比2005年增加9.4万亩。设施果菜播种面积达到29.6万亩,比2005年增加7.4亩。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活力。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按照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全县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十一五”末,全县符合统计标准的农业龙头企业8家,专业市场2家,涉及蔬菜销售、净菜加工、气调保鲜、苗木繁育、水产品加工等10余个门类。全县订单生产面积5.5万亩,3万亩出口备案基地通过国家认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广泛普及,欧意金土公司“4+2”(龙企、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模式被省、市推广。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66.1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

回顾“十一五”,乐亭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乐亭各级各部门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推进农村改革的结果,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勇于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面临“十二五”,乐亭农业将继续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稳定。

第二篇: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依据《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此规划。

一、发展成就和环境条件

(1)“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是全市农业发展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为加快全市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5年市内生产总值为402亿元,较2000年增88.7%,年递增13.5%;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39亿元,较2000年增长54%,年递增9%;其中种植业、渔业产值达55.5亿元,较2000年增长54.4%,年递增率达9.1%。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粮油总产创历史记录。“十五”末累计产粮976.46万吨,较“九五”增长4.9%,平均年递增0.9%;平均单产274.3公斤,平均增长3%,年递增率为0.6%;其中: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02万吨,增长4.8%,创历史新高,全市农民人均有粮393公斤。“十五”累计油料总产32.69万吨,较“九五”增长80%,年递增12.5%。其中:2005年油料总产8.16万吨,增长42.2%。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粮经比由78.5:21.5提高到2005的59:41,粮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水果产量15.8万吨,增长192%;蚕茧产量7640吨,增长46.7%;蔬菜80万亩,产量111.84万吨,分别增长70%、增长87%;水产品产量29700吨,产值2.52亿元,分别增长39.2%、93.5%。

——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78元,增长42%,平均年递增7.3%。

——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市主要推广了9项重大农业科技推广措施,选育出曲辰系列、靖单系列、宣黄单系列等玉米新品种9个,靖粳系列、合靖系列等水稻新品种10个、靖麦系列小麦新品种2个,引进和选育农作物新品种21个,获农业科技成果奖50项,其中:省厅级30项、市级20项。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由“九五”末的70%提高到85%。农业科技培训上,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5103人,辐射带动5万多户农户;培训绿色证书人员12.17万人,提前五年实现每10户农民有一名持有绿色证书的致富能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市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24个,所有制涵盖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合作、联营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其中非公经济企业占90%。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有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2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共带动75万余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占总农户的60%。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明显提高。全市累计申报了4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4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1个有机食品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 2 基地认定证书的有45个、23个产品已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1个有机食品获日本AFAS认证证书。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农业机械总值达88463.8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77101.6万瓦特。拥有拖拉机2993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2492台, 机动脱粒机12551台;农用排灌机械8433台;联合收获机44台,机动割晒机173台。年机耕面积89万亩,机耙面积73万亩,机播面积4万亩,机收面积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43万亩,机械加工农产品437.69万吨,农机运输91928万吨公里。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成效明显。加强承包土地管理,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农村税务改革,取消农业税、除烤烟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审计监督和财务公开;指导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十一五”是我市农业发展重要机遇期

①政策环境: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央出台“两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意义重大;三是全市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创新了发展思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有利于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发挥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提供有利保证;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六是全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在项目配套、税收优惠、流动资金贷款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 3 经营发展,为全市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四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名特优新优势农产品的竞争;五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竞争,加快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③社会环境:一是广大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三是全社会已形成关心、支持、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科技环境:一是全市拥有综合素质较强的科研队伍,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了保障;二是农科推广体系逐步健全,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四是一大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全面 4 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农业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到2010年,种植业、渔业总产值达74亿元,年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其中:粮油种子27亿元、薯类17亿元、茧丝绸5亿元、蔬菜水产花卉22亿元、水果3亿元。全市粮食播种710万亩,粮食总产达210万吨。其中:水稻80万亩,总产36.7万吨;玉米210万亩,产量81万吨;马铃薯220万亩,产鲜薯330万吨;油料70万亩,产量10万吨;蔬菜100万亩(含复种),产量200万吨,产值18亿元(商品蔬菜基地50万亩,产量120万吨);水产品产量3.2万吨,实现渔业产值3亿元;花卉:鲜切花0.3万亩,盆花30万盆,药用花卉15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桑园20万亩,年产鲜茧1.6万吨;水果30万亩,产量11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263900万瓦特,拖拉机45000台,农机作业收入9.2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农业排灌上,农田栽种作物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0%以上,旱地水浇作物灌溉保证率达到40%;在科技覆盖率上,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结构调整上,有45%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作物,实现粮经比例的合理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发展。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个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个;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提高,5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劳务产业基本形成。全市户均转移输出一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突破140万人,年均新增6万人;年均培训20万人;农民转移就业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加100元,到2010年达到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以上。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使之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显著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种子粮油产业

宣威、会泽、富源、罗平、马龙等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旱粮为主,条件好的地方搞好玉米制种、繁种;坝区主要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和玉米、水稻制种、繁种。

1、优质水稻布局。2010年,全市优质稻发展到60万亩以上,占水稻的75%以上,产量达到29万吨,产值6亿元。以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重点,建成3个生产规模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陆良15万亩、麒麟11万亩、沾益10万亩。中部的陆良、麒麟、沾益坝区以优质粳稻为主;南部的师宗、罗平、富源的部分低热河谷区以发展优质杂交水稻为主。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优质水稻良种繁种区。

2、优质专用饲料玉米布局。2010年,全市种植优质专用饲料玉米180万亩,占玉米的85%以上,产量达73万吨,产值10亿元。以北部的宣威、6 会泽,沾益、南部的富源、罗平、马龙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专用饲料玉米为主,建成4个种植规模25万亩以上的基地县。其中:宣威60万亩、会泽25万亩、富源25万亩、罗平25万亩。会泽、宣威、陆良、罗平、麒麟为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区。

3、优质“双低”油菜。到2010年双低油菜种植达到60万亩以上,占油料的85%以上,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2.7亿元。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油菜籽芥酸酸、硫苷含量达标率在95%以上,深加工比例达70%以上。把曲靖建成全省最大的植物食用油生产基地。

4、优质杂粮。到2010年优质啤酒饲料大麦种植达到50万亩以上,占大麦的85%以上;产量达到8万吨,产值1.3亿元。建成三个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啤酒大麦基地县,其中沾益15万亩、马龙13万亩、宣威12万亩;优质豆类以麒麟、陆良、宣威、富源、师宗为主;优质小杂粮(荞麦)以会泽、马龙、沾益为主。

——薯类产业

2010年,全市优质马铃薯种植190万亩,占马铃薯的90%(其中:大春薯160万亩,秋冬薯30万亩);产鲜薯300万吨,产值15亿元;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达到17%以上;平均单产1580公斤/亩;商品率达到60%以上。大春马铃薯以宣威、会泽、富源、沾益、马龙为主,发展加工型马铃薯;秋冬马铃薯以陆良、宣威、师宗、富源、会泽部分条件较好的坝区、低热河谷槽区为主,发展菜用型马铃薯。种植魔芋15万亩,总产鲜芋3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特色魔芋以富源为重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带动宣威、罗平、会泽、沾益发展。

——茧丝绸产业

2010年,全市桑园达20万亩,年产鲜茧1600万公斤,蚕茧农业产值达3.2亿元。充分利用“东蚕西移”的机遇,通过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提升茧丝质量和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在陆良、麒麟、沾益、师宗四县(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蔬菜水产花卉产业

1、蔬菜。到2010年商品蔬菜(含水生蔬菜)50万亩(不含复种),蔬菜产量160万吨,产值16亿元。规模化生产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商品率达85%以上。坚持无公害发展方向,重点组织实施好“5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好10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以宣威、师宗、马龙、沾益为重点);5万亩浅水藕生产基地等三个基地建设。蔬菜生产以中部的麒麟、陆良、沾益,南部的师宗,北部的宣威为重点,其中把麒麟、陆良建成三个规模上10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其中:陆良浅水藕基地3.5万亩、麒麟浅水藕基地1.5万亩)。

2、食用菌。2010年,建成生产规模达15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双抱蘑菇、珍稀、反季节食用菌栽培,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食用菌生产以马龙、陆良、宣威、师宗为重点,其中:马龙65万平方米、陆良35万平方米、师宗30万平方米、宣威20万平方米。

3、优质生姜。2010年,种植生姜18万亩,总产30万吨,产值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提纯小黄姜品种品质,以小黄姜的开发和低硫姜的生产加工为重点,抓好脱毒姜种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生 8 物所的合作,采用生姜组培,解决姜瘟病及病毒病的防治难题。主要布局在罗平、师宗、富源、宣威、会泽,重点以罗平小黄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4、渔业发展。2010年,水产品产量3.2万吨,产值3.2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0%,渔民人均收入7000元。加强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和水产品种苗基地建设;执行国家渔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渔业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和开发渔业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水产品品质的提高。重点以麒麟、陆良、沾益坝子池塘养殖为主,发展库区养殖、江河特色鱼类养殖和扶持山区、半山区稻田养鱼。

6、鲜切花、盆花及药用花卉。鲜切花、盆花以麒麟、沾益为主,发展出口创汇型高档鲜切花品种和盆花品种;药用花卉以沾益、马龙、会泽为主,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农民增收快的新型药用花卉品种。

——水果产业

到2010年,水果种植35万亩,产量达15万吨,优质果品率提高到70%,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东盟为市场,建立一批温带早熟特色水果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出口基地,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采后加工保鲜、分级包装水平,改造一批老林果基地,新建一批优质水果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推进水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质梨和鲜食桃,布局在会泽、陆良、麒麟、师宗;优质早熟苹果布局在陆良、沾益、麒麟等县(区);石榴、猕猴桃布局在会泽。

四、主要发展措施

9(1)明确职责,发挥优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全市农业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机)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认真抓好“万元增收”计划的落实,切实帮助基层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基础建设是保证。主要围绕40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节约灌溉水,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坝区以治旱治涝为主,积极开展田间沟渠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山区以治旱治坡为主,突出坡改梯、平整土地,加深耕作层,培肥地力。加大新型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实施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渔业行政执法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保护防疫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水平。

(3)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粮食品质和优质粮所占的比重,做优做强粮食作物。主要抓好四大粮食作物生产:一是 10 玉米优质化生产,走优质专用加工饲料玉米区域化和流通市场化的路子;二是水稻以发展优质粳稻为重点,扩大杂交优质稻种植;三是马铃薯以发展加工型和菜用型脱毒薯为重点的区域化种植;四是大麦以优质啤饲大麦为发展重点。把粮食生产、转化、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化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与发展畜牧业和其它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统一的原则,做大做强马铃薯、蔬菜水产、蚕桑、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和培育魔芋、生姜、万寿菊、花卉、水果、食用菌等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建设“双六”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扩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措施来抓,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大豆、油菜等特色作物和冬闲田养殖。

(5)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加快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引进和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现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一次。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力争把曲靖建设成为引领云南良种发展的龙头,西南重要的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基地和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2、加速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一是调整农业研发推广的方向 11 与重点。重点在配方施肥、土壤耕作层保护、培肥地力、节水灌溉、播种质量、密度及作物中耕管理、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农机化示范工程和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物保护工程上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二是以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配套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和应用。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及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五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建设项目,完善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加强蚕桑、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开发力度,提高品质和效益。一是对新建桑园、果园要采取高标准、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栽培管理方法;二是加大中低产蚕园、果园改造速度,不断增强竞争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和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总体生产水平。

4、开展好特色水产品的引进开发、土著鱼研究开发、稻田养鱼、精养高产养等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1、强化标准化生产。按照24个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严格实施,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安全标识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突出抓好对农药、兽药、渔药残留和饲料的安全卫生监测,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以省级检测中心为依托,由市县组成,到2010年建成1个市级、9个县级、50个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

3、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1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后,实现农产品产量提高10—15%,优质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0—30%。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率分别达到30%、5%和0.5%。

(7)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

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按层次规划市场类别,围绕名特优商品基地建设,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网络。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科技资源,解决目前农业部门在产前、产中服务多而产后服务少的被动局面,做到 “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8)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

一是要抓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二是要提高耕地利用率;三是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四是要抓好田间灌溉节水;五是要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用化肥;六是要科学合理使用良种;七是要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

(9)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不断创新农机发展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全市六大主导农业产业 13 发展,加大农机研究推广力度,把重点放在主要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上来;加大对购买农业机械的投入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作业水平,使农机使用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力度,维护农机作业秩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10)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带动功能。加大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双六”工程建设,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做好做亮。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选出几个有市场占有率、有影响、有前景的品牌进行培养,促进品牌向名牌、省内名牌、国内外名牌转化。从科技支撑、市场、政策等环节着力推进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绿色和安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引导、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11)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壮大劳务产业

我市劳务产业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一是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成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自觉愿望和行动;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依托培训基地多渠道培训 14 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用工需求,做到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三是建立劳务基地,壮大劳务产业队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门路和渠道;四是大力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以劳动就业服务组织为主渠道,每个县(市)区再培育发展1-2个社会力量兴办、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中介组织,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需要;五是做好维权服务。这是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稳得住、能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各职能部门在转移输出前要简化手续,搞好培训。转移后,要跟踪服务,协调各方解决农民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发挥政府驻外机构的作用,把他们逐步建成农民工之家,还要采取政策支持的办法,组织在职干部带队搞好农民工管理服务。

(12)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提高土地承包纠纷调处能力。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二是改革农村统计报表体系,建立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台帐。以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为基础,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三是以农村财务“双代管电算化”试点和全面推广为契机,全面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四是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六是继续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严厉打击制 15 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产品、农资产品和农机产品市场安全。

“十一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眼光,牢牢地把握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发展机遇,正确运用有利条件和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化解不利因素,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三篇: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前四年,我市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壮大财政实力,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生财,依法聚财,科学用财,高效理财,砍掉了“落后尾巴”。

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连年实现财政平衡。

“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市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7.0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 19.71亿元,年均增长29.2%,提前两年实现了翻番。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的最后一年,按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预计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0%。“十一五”时期,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总量将超81.59亿元(06年9.27亿元,07年12.16亿元,08年15.75亿元,09年19.71亿元,10年预计为24.70亿元),年均增长28.4%,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顺利跨过年收入超十亿元和二十亿元的门槛,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实现了跳跃式增长,改变了我市地方财政一般收入总量全省排名最后的局面。

2、优化财政支出,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由2005年的20.0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3.21亿元,年均增长27.7%,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和突出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有力保证了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一是坚决保障了工资的正常发放。“十一五”期间,市财政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保证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从未出现拖欠,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不断加大了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力度。在此期间,继续巩固落实“两个确保”,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2005年低保对象71813人,低保支出2302万元,2009年低保对象达100752人,低保支出达9551万元;2005年至2010年10月底,共实现低保支出36297万元。三是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2005年至2009年,我市财政共投入农村资金

万元,年递增 %,广大农民普遍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四是争取资金成效显著。2005年至2009年,全市共争取各类专项资金 万元,其中转移支付 万元,较“十五”期间增长 倍,极大地缓解了我市财政支出困难。

3、深化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一是改进部门预算编制软件,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至2010年6月20日止,全市纳入部门预算试点单位共708个(其中市直171个);二是配合开展财政“省直管县”工作,及时组织人员科学测算数据,提出切合我市发展实际的意见,为全面推开“省直管县”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三是继续完善全市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规范资金拨付操作流程,建立“回访制度”,把资金拨付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反馈工作有机结合,避免财政资金违规支出;四是继续推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市级实现执收执罚单位全面推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建设,推行收费现场刷卡,并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继续做好县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上线准备工作;五是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模式,继续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核实,实施固定资产“电子卡片”动态管理,为科学编制预算和规范部门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六是推进“金财工程”(一期)纵向网项目建设,全市编制县(市、区)全部按时保质完成了纵向网联接工作,为实现省、市、县财政业务信息共建共享奠定基础;七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实时在线预算监督”系统功能,加强人大和审计对财政预算监督,进一步构建完善财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八是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工作。整理编印《汕尾市财政支出工作手册》,完成市直25个重点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批复工作。聘请专家人员和委托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对汕尾渔港避风塘北岸中段建设工程、陆

丰硫铁矿废水处理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等23个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重点评价,并全面开展县级财政部门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有效强化和提高了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

4、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一是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努力探索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新模式,挖掘非税收入新亮点;二是继续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和加强对财政性专项资金检查监督,进一步规范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程序,完善全市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三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促进财政系统廉政建设;四是与市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对全市中央新增投资工程项目进行检查监督;五是加强工程预(结)算审核和政府采购监管。

5、我市财政仍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吃饭与发展(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近年来增人较多、上级增资政策连续出台,支出增幅较大,加之维持社会稳定和保证法定支出达标等吃掉相当一部分财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十分紧张,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第二,财源建设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不高,互

补性不强,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扶持发展了一些重点财源项目,但这些财源项目对财政的贡献水平仍然很低,财政运行的基础在近期内仍然处于脆弱的阶段。第三、地方政府性债务包袱沉重。截止2009年底,全市累计负债近33亿元,相当于我市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68倍。

“十一五”时期虽然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实现了跳跃式增长,但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还很小,占全省的比例还很低,2009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比例仅为 0.54%。2009年我市非税比例为36.54%,比全省14.22%高出个22.32百分点,为全省倒数第二,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质量有待提高。

二、“十二五”工作展望

参照汕尾市“砍尾纲要”发展目标,汕尾市财政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基本目标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3%。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涵养和培植支柱财源。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源泉。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的持续增收,要靠源源不断的项目落户汕尾,要靠强势有力的企业发挥效益。从经济增长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来看,工业是税收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我们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 的“四推进一保持”的要求,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的一批关系汕尾发展全局的重特大项目,如深汕特别合作区、陆丰核电、海丰华润电厂、红海湾电厂3.4号机组建设,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特别要加大对各类生产性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重大生产性项目,培育和发展高利税主导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企业上规模、增效益,从而不断增加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收入,不断提升全市财政收入的质量和稳定性。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国家商业银行贷款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的税源;要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精神,力争推动一批临港项目早日投产达产,产生新的效益。

2、继续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兴财源。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所利用的资源主要在本地,流动性较低,其提供的营业税是地方级财政的固定收入。要充分发挥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集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大力扶持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旅游、展会、物流、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引进一些税收贡献率和附加值较高的服务性行业,巩固

壮大地方财源,增加地方收入。鼓励发展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支持本地产品打开市场,以提高三产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地方级财政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运用税收政策,强化征管,不断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一是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动态,吃透政策,积极应对,灵活运作,努力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二是加强部门

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与公安、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配合,积极探索完善出租房屋的房产税征管、车船使用税的代征、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征管等,努力形成征管合力。三是坚持税费并重,加强社保费、堤围防护费、教育费附加等规费征管,严格税费优惠或减免。四是加强税务稽查,推进税收征管精细化、税收执法规范化,切实防范和打击偷逃税行为,提高税务稽查的震慑力,坚决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五是加强免抵调库收入管理。国税要在外贸出口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免抵调库收入。各地党政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检查指导,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增加出口量,争取更多的免抵调额度。六是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其他税源,特别是要想办法引进一些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到我市落户,以弥补自身税源的不足。

4、加大对政府资源的开发和处置力度,增加财政可支配收入。

要加大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政府资源和部分特种行业的管理,要重点做好土地的规划、储备和拍卖,继续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公开拍卖工作,加强对土、沙、石、停车场、广告牌等政府资源的管理和拍卖工作,不断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同时,要充分利用省的各项扶持政策,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确保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有效增长,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加强领导,齐抓共管,认真落实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

各县(市、区)、各乡镇领导要高度重视财税工作,把财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方面,要继续落实《汕尾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方案》、《汕尾市镇(乡)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完善财政激励机制配套措施,进一步调动各级抓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一系列抓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主要领导要亲抓,分管领导要专抓,其他领导要分工抓,要实行层层包干,落实责任制。各级协税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履行职责,本身有缴税任务的,要全额按期缴交税收,需要协调征收工作的,要做到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加强对各纳税单位的跟

踪、检查、督促,协助抓好税收征管工作。特别是公、检、法、司和审计部门更要发挥职能作用,为税收征管保驾护航。

6、强化增收节支,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增收节支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应松懈。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增收节支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涵义。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千方百计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确保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各地要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形势,及时了解财政运行的新情况,对减收增支因素分析透彻,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态,结合汕尾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做,可花可不花的钱不花,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为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腾出财力空间,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推进改革、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的事。

7、强化财政监督,建立长效监控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舆论监督的自觉性,推进依法理财。要继续完善财政支出实时监管体系,推动财政管理阳光运行;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严防会计信息失真行为;要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

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益;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和拨付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做到专项资金申报要有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有考核评价,评价以后要逐步完善问责制,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要加大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和惩防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长效监控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运作。

第四篇: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的,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由于都市农业得益于城市相对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支持,加之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最先进的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发展“创汇农业”到发展“三高农业”,进而快步走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道路。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使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促使农业向着更复杂、更独特、更富有都市气息的多目标、多功能系统转变。虽然我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经营主体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了由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转变为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由大田加简易设施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厂化、园区化的生产方式;由“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为“公司+科研+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十五”期间,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我市农业逐渐形成了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花卉 五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比重较大(见图1-1)。

2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2年4月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特别是2005年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明确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深圳市农业产业化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实现了农业生产体系创新。通过调整,我市农业生产摆脱了比较效益低下的传统结构,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水产、水果和花卉为支柱,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二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我市农业企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企业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基本形式,涌现了一批如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集团有限公司、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果菜贸易公司、旭联海洋生物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公司、永桦农产品有限公司、科普特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龙达实业有限公司、寰通农产品有限公司、园林集团、源兴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现了农业投入机制创新。全市农业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已经形成: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大型工商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领域;三是个体私营企业独资、入股参与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的也逐年增多; 四是出现了外引内联跨区域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的良好态势。四是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式创新。全市农业企业以生产基地为依托,根据香港市场和本地需求调整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创汇型农业商品生产。五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创新。深圳较早地

根据深圳和香港两个市场对鲜活产品的需求,在企业中实行了内外贸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形式,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联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六是实现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总营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家级中心批发市场。

3科技型农业不断发展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农业已逐渐萎缩,深圳农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是,我市农业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高科技型的种子种苗工程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级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龙岗区坪山碧岭建立了研发中心,开展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研究;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立了市超级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创世纪公司在坪地高桥建立了国内首个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研发中心,其研发成果(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在我国黄河流域等产棉区广泛推广,同时推广到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深圳市农科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深圳建立了太空育种基地,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的花卉种子已升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禽流感植物可饲性疫苗研究;此外,“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已建成了光明维生种苗工厂等。高科技型种子种苗已逐渐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亮点产业。

4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都市农业发展道路,投资建设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98亿元,建成了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名优水果生产和畜牧业三个现代化功能区。经过五年建设,深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已成为集农业现代化生产、科技研究与推广、科普教育及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此外,深圳河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科普特大鹏高新农业园区建设已开始启动。

5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始终坚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构筑全国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向生产、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建设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三个交易平台,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网络化”的发展战略,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

2001年,深圳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几年来,按照农业部试点工作的要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为基础,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为突破口,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确立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绿色深圳的战略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林业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具有深圳特色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民心,全社会对林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得到明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平方米。

2.4.1 优势

区位优势: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地处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深圳背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群,在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人口达二千多万,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完善,由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盐田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深圳和香港的距离。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我市鲜活产品出口带来极大方便,形成了发展创汇农业的巨大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陆海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滨海旅游业。经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市、区和街道政府的财力和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提高,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

市场优势: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早的引进市场机制,为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口岸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市农产品市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三栖口岸体系,拥有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连续十多年居全国同行榜首的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及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较发达的批发市场体系,进出口贸易额较大,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

土地流转优势:我市各区已完成了农村城市化,实现了从农民变居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转变,土地所有权属性的转变,为土地流转和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优化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园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政策、机制优势:我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机制相对灵活,有利于都市农业的发展。劣势

农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由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我市农业土地资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严重制约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下滑

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城市和工业废水排入水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虽然有关部门在绿化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农用地自身环境仍然相当脆弱,加上土地资源紧缺,林业用地受到侵蚀,出现森林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步降低、森林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当前,我市都市农业生产正在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提高,对从业人员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市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相应地带动深圳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劳动者多为外来工,业务水平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难于适应都市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

农产品流通体系

市场是连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为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需要按照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建设,有效调控。

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市场;对区域专业化生产显著,规模比较大的区域,建设、完善相应产品的产地集散市场;扶持流通企业和大户;配套农产品流通中心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造畅顺的农产品流通机制,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真正形成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产业化、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

网上流通: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和交易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科技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为我市农业企业、专业户提供网上交流、贸易平台。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体系

在政策措施上,应制定具体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活动,对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动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实质性的奖励,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推广服务氛围。同时,政府在财政资金上,对维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给予大力的支持与保障。

在硬件建设上,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建设良好的硬件平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设施。

在人才体系上,引进、构建一支具备现代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团队,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

在农业产学研合作上,充分利用市属院校、科研机构的农业与生物科研力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按照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形成多节点、网络化、分布式的农业科研模式。

建设市级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启动农业科技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全市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成果转化工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用生物、信息和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组织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重大农业标准化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联合攻关,大力研究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的保鲜、贮运、深加工技术,从而促进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提高全市农产品的竞争力。

建立市、区二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基地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先进技术的适应性改进与技术组装配套,可为带动大范围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深圳市各区、街道,同时涉及到农业、发改、国土、规划、财政、城管、水务、环保、旅游、科技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以指导协调全市都市农业发展。为此建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各涉农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

农林渔业局负责全市都市农业的规划制订、工作协调、政策措施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组织实施;发改局负责将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安排一批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财政局具体负责都市农业发展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都市农业建设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平衡和资金安排;水务局做好都市农业的水利规划及实施工作;环保局对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对农业的污染进行检测,对都市农业园区、基地的土壤、水源进行检验、检测,治理和保护其生态环境;旅游局配合农林渔业局开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工作;科技局对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扶持。

(三)增加投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

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圳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

变化,二、三产业占了经济的绝大部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日益完善,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稳步发展。目前现代化进程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为非农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农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对工业、城市发展提出了反哺的要求。从财力上看,我市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

多予,就是要逐步完善政府、外资、企业、个体“四轮齐转”的农业投入体系,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少取,要尽量减轻农业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负担;放活,对于我市农业来说,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建议政府采取灵活机动的机制和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动力和活力。

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

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深圳设立。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地区,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会,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这个城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深圳率先出台了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2010年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增速分别达到30%、24.2%和29.3%。未来五年,深圳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面发展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

显著

“十一五”期间,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农民就业增收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四大能力,做强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着力打造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有机联结的全产业链,极大提升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新疆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截至“十一五”末,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725家,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898万亩,带动畜禽饲养量1845万头(只),累计带动农户257万户,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551家、571万亩、509万头(只)和113万户。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1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3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4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61%、247%和123%。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25家,10亿元以上企业9家。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带动农户11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6.93%。308家龙头企业通过HACCP体系认证、ISO9000体系认证。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目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注册商标已达1万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等7个商标品牌已达500余件。仅2010年新增品牌名牌就达88个,增幅20.8%,增量为历史之最,庄子开拓红花系列、西尔丹辣椒酱、红帆番茄红素被评为了中国驰名商标。

(二)发展特点

1、在工作重点上,向市场开拓转移。新疆把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农村经济工作重点转移的着力点,有效探索和总结了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农产品营销十大模式,大力开展品牌名牌创建活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组织保障、行政推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产品市场开拓系统化配套保障措施。

2、在资源配置上,向科学有序方向转变。一是结合优势区域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许多地方形成了产业链和优势企业群体,在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同时,围绕自治区棉花、粮食、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做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增强了基地发展活力。二是地区特色开始形成。一些地州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优势产业带。如伊犁形成了以巩留县、伊宁县、霍城县和新源县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产业带,以霍城县和霍尔果斯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巴州形成了以库尔勒市为中心的香梨产业带,以轮台县为中心的杏产业带,以若羌、且末为中心的红枣产业带。

3、在经营领域上,呈现出发散性的发展态势。一是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开始向科研、推广、服务等专业化经营探索;二是由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范围,向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经营方面发展,“十一五”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3174家,畜牧业1849家,林特产业1389家,水产业61家;三是由生产领域内的经营活动,向配送、流通、消费等领域延伸。

4、在经营组织上,由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转向多类型经营主体带动。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龙头企业这一主体已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丰富,涌现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村能人和营销大户。“十一五”末,新疆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1186个,中介组织带动型984个,农村经济人3031个,专业大户2194个。产业化组织投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导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5、在企农利益联结方式上,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一是利益联结机制多样化。“十一五”期间,利益联结机制趋于多样化,主要有市场交易型、订单型、股份制型、纵向一体化型,农企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有合作方式按利益返还形式、股份合作按股份分红形式等。2010年11%左右的产业化组织通过合作、股份等方式带动农户,通过利润返还、按股分红方式,不仅使农民获得最低保护价收购,还获得生产流通领域利润。二是中介组织有大的发展。新疆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工作来抓。“十一五”末,新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674个,辐射带动农户30万户,入社农户增收20%以上。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和问题

(一)发展成效

1、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开拓市场已成为新疆各级党政、农口各部门推进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为首要任务,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为重点,采取整体推介、展示展销、交易洽谈、产销对接等方式,举办和组织参加了近30个的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洽谈会,参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1.2万多家(次),涉及47类、2700多种农副产品,展会签约金额累计超过650亿元,其中,两届北京展销会、两届上海展销会、一届广州展销会,签约金额超过500亿元。新疆优质特色农副产品所到之地都引起轰动,展会场面异常火爆,商家青睐、市民赞誉、媒体认可。同时,通过一系列展会,充分展现了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大幅提高了新疆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力带动了农牧民持续增收。

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层次提升。坚持优化农业布局,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外向型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发展。粮食生产连续跨越再上新台阶,2010年总产达1171万吨,均创历史新高;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总产达248万吨,价格上涨,效益显著提高;林果业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林果面积突破17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0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以反季节瓜果、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万亩,果蔬产能超过400万吨;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红辣椒、甜菜、打瓜、啤酒花、枸杞、红花、油葵、亚麻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品做成大产业,以冷水鱼养殖为主的水产品产量突破10万吨。

3、带农增收能力增强。坚持抓好调优结构支撑增收、科技兴农节本增效增收、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助推增收、支农强农政策惠农增收、农产品营销加工促增收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历史性新突破。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600元,较上年增加700多元。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增收10.9亿元,比2005年增加6.3亿元,增长了1.7倍。

4、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 8891家,实现总产值734.2亿元,增加值149.7亿元,利润总额22.33亿元,上缴税金15.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率达21%,其中规模企业1078家,实现增加值134.2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总量的90%。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26万人,劳动报酬31.98亿元,农产品原料采购支出565.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加工能力不断的提升,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更加显著。

5、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自建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校合作,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技术开发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企

业中有194家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3个,企业研发人员达2600余人,年均研发投入近4亿元。

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区建成国家级标准示范县6个,有16个县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面积达到620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88家,绿色食品产品达到204个,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16家,有机食品64个。在全区农业产业化组织中获得“三品”认证的产品440个,基地种植面积1724万亩,占产业化组织带动基地种植面积的57%。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与龙头企业产能扩张不相适应。主导产业虽然基地建设规模面积较大、数量多,但符合绿色、无公害、有机的标准化基地较少。与此同时,龙头企业产能扩张较快,基地建设水平不能及时跟进,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忽视基地建设,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

2、农业产业化链条短,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转换增值空间有限。目前,新疆大多数县域的农产品还处于原料出售或初级产品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后续农产品加工很少,而且包装手段及标准化程度仍较落后,致使农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特色农产品后续增值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农产品加工率只有25%-4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10%左右。

3、企业资金匮乏,融资难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拥有金融系统信用等级A级370家,A级以下289家。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差的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日趋突出,致使企业资金不足,束缚了一些有市场、有特色、有前景、有订单的企业发展。

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与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并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数量少,综合实力弱,产业推动力量不足。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只有9家,仅占2.8%,农民专业合作社3674个,辐射带动农户30万户,仅占全疆农户的12%。经营组织实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的提升。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主要以松散型居多,紧密型的少,各主体之间主要是简单的购销关系,形成稳定购销关系的主体少,在各种利益联结中,仅11%采取合作、股份合作方式。农户获得利润返还的数量还不多,难以真正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收益。

5、农业产业化发展区域不平衡与结构趋同现象并存。南北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差距大,制约了全疆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全区772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近三分之二分布于北疆,东疆和南疆分布少;在31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南疆三地州只有49家,仅占全区的15.3%。

区域间生产结构趋同现象较严重,加之绿洲之间的封闭分散性,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常常会形成争原料、争资金、争市场的恶性竞争局面,不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形成和产业化整体实力、水平的提高。

6、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服务、监督和引导作用发挥不够。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税收政策突破不大,资金短缺,龙头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金融服务滞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管理并没有完全理顺,农业产业化按行业、部门多头领导、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有限资金不能最有效发挥作用。

三、做法和经验

(一)行政高位推动。“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一是加强机构建设。2007年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自治区

乡镇企业局,同时加挂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和农产品加工局牌子,并要求各地州参照自治区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目前新疆基本形成上下衔接、政令畅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二是科学规划。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统筹思考,是我们掌握工作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新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2007年成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后,就先后制定了《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北疆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规划》、《南疆特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规划》等七个规划及实施细则。2010年,又组织编写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十二五”发展规划》等6个规划。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十一五”期间新疆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2007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局成立后即设立5000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资金,连续5年累计2.5亿元规模支持龙头企业发展。2009年专项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基础建设。从2010年新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副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新疆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培育和保护工作。二是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多次会同自治区财政等部门开展农产品加工财税政策专项调研,草拟并上报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建议,推动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据初步估算,仅此一项政策的落实,每年可为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减税近两亿元。同时为保证财税政策的贯彻实施,制定了《自治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实施办法》。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努力破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国开行、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密切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银企恳谈会,推荐重点企业贷款需求项目365个,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止2010年末,三家银行支持我区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54.2亿元。

(三)多措并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开展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评选。自200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评选,到2010年已评选选出9个农业产业化优秀县(市)和30个先进县(市),共给予了330万元的奖励。开展评选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活动提高了各地县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县(市)一级组织机构的完善,同时也对进一步促进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十一五”期间,新疆一直把建立和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作为农业产业化中心工作来抓,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推进工作。2007年在伊犁地区召开了自治区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现场经验交流会;2008年,根据新疆实际,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选定新疆麦趣尔集团、哈密长河公司和和田阳光沙漠玫瑰公司三家企业开展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试点 ; 2009年,为总结推广以试点企业为主的企农利益联结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和田地区召开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座谈会,推出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责任公司以“二次返利”为核心的“公司﹢协会﹢农户”联结模式等好典型、好模式。并将这些典型经验编成《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典型经验汇编》,发至各地州、各龙头企业进行交流和推广。三是加强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管理。“十一五”期间,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7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

(四)围绕六大产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积聚发展。围绕自治区粮油、棉花、畜牧、林果、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具备一定基础的六大主导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

则,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要素,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等方式,培育壮大了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园区,推动龙头企业集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构建一批产业链长,精深加工水平高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增强集群竞争优势。目前新疆初步形成了六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即以新疆泰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优质棉花加工企业群;以天山面粉集团、康尤美粮油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企业群;以伊犁巴口香、泰昆集团为代表的畜牧加工企业群;以新疆果业集团、拓普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林果加工企业群;以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红帆生物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以北园春集团、吐鲁番盛达商贸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市场流通型企业群。此外南疆三地州也涌现出南达乳业、阿布丹食品、富江果业等一批新兴企业,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做出巨大贡献。龙头企业形成的规模效应,扩张了新疆农业产业化的集聚优势,竞争优势,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外销平台与品牌建设并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顺应现代农业重点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的阶段变化,新疆迅速启动外销平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外销平台建设,利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着力打造三大外销平台,辐射华北、华东、华南及港澳台市场,引导企业、经销商在该区域的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分销渠道、营销网络,辐射全国中、高端市场;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充分发挥17个边境口岸优势,积极探索农产品出口,开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市场,2010年主要农产品实现出口交货值9.39亿美元,同比增长45.5%,展示了新疆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因势利导,强势推进品牌建设。2010年,新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国名牌产品楼兰枣业带动了若羌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直接提升当地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和田地区皮亚勒玛乡通过培育“皮亚曼”品牌,带动了当地石榴产业发展,石榴收入占到该乡人均收入7139元的71%,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00元。

下载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广局十一五工作回顾

    文广新局十一五工作总结 2006年以来的五年,是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县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省市文化部门的帮助指导和关心支持下,以......

    十一五档案工作回顾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馆,新疆生产......

    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

    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作铺垫的......

    XX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文5篇]

    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是完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切实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

    安远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共5篇)

    安远县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时......

    鄂尔多斯市“十一五”水利工作回顾[精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服务民生 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鄂尔多斯市“十一五”水利工作回顾及“十二五”水利总体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全市水利工作深入贯彻......

    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以及2011年度和十二五

    新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以及2011年度和“十二五”期间的工作展望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验收成果的一年。我局在县委、......

    我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情况

    今天下午,山东省“两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黄三角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