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
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作铺垫的关键年。榆次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央两个一号文件为指针,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是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区)之一。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地建设规模扩张,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化级次提升我们遵循区委“提升竞争力,再创新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蔬菜产业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6万亩(新建1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以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蔬菜生产连续12年夺得全省之冠,“魏榆”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上半年,全区蔬菜春播面积达到20.9万亩,总产量2.98亿公斤。红枣产业初具规模。全区红枣面积由2002年的8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30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形成南起乌金山镇、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红枣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产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进入丰产期,仅红枣一项收入可达到3.5亿元以上,年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新补植补种1.96万亩,嫁接酸枣230万株。奶牛养殖异军突起。以奶牛为代表的畜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16544吨,预计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将达到4万吨,总产值3.5亿元。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今年目标实现8000头。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填补了我国养殖羊驼的空白。我区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在全区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粱),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879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1%;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0.9万亩,增幅翻一番以上。
(二)围绕特色产业抓企业扩张,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华玉荣香椿、金贝植物、博瑞乳业、福大蔬菜、民信屠宰等5个建设工程还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1亿余元。红枣产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带动产业档次逐步升级,由单一种植向保鲜、加工、营销综合发展,全区各类枣业公司、企业、大户达到100多户,年加工、保鲜红枣100多万公斤,销售200多万公斤,出现了丰元、绿源、贵仁等红枣加工品牌。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逐年增强,如丰元公司从当初的年加工能力2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50万公斤,产品行销北京、上海、香港等15个省市,是“山西省AA级信用企业”,产品正在申报山西省驰名商标。绿源公司加工能力从3万公斤提高到20万公斤,在榆次及周边县市开了数家连锁店,在北京、天津等地也开了专营店。贵仁红枣基地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博瑞乳品公司是我区乳业生产的老字号,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产,但企业规模一直很小,2002年以来,借我区“万头奶牛”工程的东风,博瑞乳品公司迅速壮大,年加工鲜奶达到1800余吨,通过了IS
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QS食品安全认证。为应对乳品加工行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今年我区又新上了晋宏、晋佳等加工项目。山西榆次晋宏乳品厂,投资135万元引进温州全套生产线,设计产量1吨/小时,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榆次晋佳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预算总投资1020万元,建筑生产、消毒车间3300平方米,工程投产后,可生产3大系列、18个品种的鲜牛奶、饮料奶系列7560吨,带动农户饲养奶牛1000头,增加就业机会200个,目前工程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蔬菜产业培育了华玉荣香椿特色蔬菜加工、福大冷冻蔬菜等项目。华玉荣香椿、福大蔬菜2个建设工程均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2868万元。华玉荣香椿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香椿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无土栽培香椿种植基地也将在今年秋季建成,产品远销京、津、沪等大江南北,年产值达到3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84万元,新建保鲜库,续建加工车间,继续扩大规模,研制新产品。福大冷冻蔬菜公司由于资金问题,进展较缓。今年我区还引进了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生产、加工、销售干果、食用菌、速冻蔬菜等食品。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工程达效后,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三)科技园区建设迈开大步,高效农业后劲充足。我区重点扶持建设金贝植物园、中华羊驼养殖、金威航天育种项目和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发展高效农业。山西金贝植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苗木生产企业,金贝植物园为公司的苗木组培生产基地,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500余亩。该园区以“植物克隆”技术为专利产品,主要从事高档观赏型林木及普及型蔬菜、花卉、饲草和经济型绿化树苗的培育、推广,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苗木示范、经销为一体的公园式科技型现代化农业园区,被晋中市列为“双百项目工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强之一。中华羊驼养殖是国家农业部“948”科研引进项目,由山西阿帕克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主要从事羊驼的引进、试验、推广、普及工作。羊驼养殖开发填补了我国空白,促进榆次养殖业向生态型、特色型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航天育种是航天专家和农业遗传育种专家协作探索的育种新途径,是21世纪农业发展新领域。金威航天育种基地,占地1000亩,由山西金威航天育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460余万元建成,是以专业开发、试验示范、培育精品为特点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该基地主要是利用太空环境诱变技术、地面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各种粮食、蔬菜、花卉、苗木、瓜果种子。符合农业技术转变的发展方向,对改进我区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将为我区新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安排,为推动我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今年建设了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在北田镇张胡村建成150亩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红枣建成乌金山镇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300亩、北田镇杜堡中昌农业示范园区500亩、北田镇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100亩、长凝仙枣果品公司基地2000亩。养殖建成陈侃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扩建二期工程,新建10户;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是完善园区内的公共设施;演武蛋鸡养殖园区,今年重点是鸡舍的续建以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今年主要推广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长凝众旺肉羊养殖园区,今年推广的技术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乌金山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建设人工授精站。粮食,张庆玉米示范园区种植饲用玉米500亩。
(四)以工业化思路推动农业工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榆次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工作中,以工带农、以工兴农,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起了全省最好、全国较好的精品工业园区。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河南白象、江苏恒顺老陈醋、紫晨醋爽、成信油脂、古船面粉、绿叶食品、陈世家酿、强大饲料等8家企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群体,总投资3.7亿元,全部达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6亿元,年利税突破1.6亿元。如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达8万吨;古船面粉有国际一流的意大利生产设备,日处理小麦500吨,可生产不同等级20个品种规格的小麦粉,是山西境内最大的小麦粉加工企业,“古船牌”面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陈世家酿拥有先进的防沉淀过滤设备,年产5000吨醋,大大提升了我区酿醋生产水平;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江苏恒顺醋业和山西成信油脂,通过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民信屠宰有限公司是省政府定点屠宰企业,年屠宰生猪15万头以上,收入达到1个亿,利润800万元,是晋中市“双百”项目之一,对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我区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作用。今年又投资200万元,新建冷库和熟肉制品加工线,开设了三个冷鲜肉经销点,日销量在36吨以上,“泽榆”冷鲜肉已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打破了“双汇”对冷鲜肉市场的独家垄断局面。杂粮加工实现零的突破——德御公司小米产品已占领太原29家超市,今年又打入了天津23家超市。今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投资6万元,无偿为农户提供晋谷
29、晋谷21种子,发展谷子订单6000亩。上半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今年力争实现500万元。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拥有3条自动化饼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万余吨,公司在意大利“卡夫拉缇”配方的基础上研发的“开心食点”系列产品140多个品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月活动,重点检查农资产品生产企业、乡镇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和其它批零市场,通过环环相扣,实施全方位监管。区农业局与质监局稽查队深入城区农资销售市场、网点进行检查,与物价局联合对农资价格进行专项检查,有效地平抑了农资价格。区工商局也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对3家不符合“一主两辅”生产经营资格的,依法予以取缔。共对20个经销单位进行了化肥专项抽检,抽取样品17个,代表磷肥、复混肥总数量180吨,抽检了10个生产企业的9种牌号规格的化肥,其中7种牌号合格,2种牌号不合格。检查中发现当前农资主渠道销售市场货源充足,基本无假冒伪劣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市场建设发展缓慢。虽然我区在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上热情很高,但建设速度仍显缓慢,很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规划阶段。庞大的生产基地与较弱的市场建设之间的矛盾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大量蔬菜等农产品仍停留在原始堆积和马路地头销售的初级阶段,价格低,包装差,无品牌,集散、信息功能弱。尤其是综合性农业市场缺乏,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仍处于筹建阶段。二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围绕菜、枣、果、肉、蛋、奶的加工龙头企业滞后,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较弱。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福大蔬菜公司受资金短缺等制约因素,目前进展缓慢。乳制品加工企业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今年榆次开发区引进了古城奶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年,将对我区乳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强烈冲击。博瑞公司收购鲜奶的价格是0.7元/斤,而古城奶业的收购价格则是0.85元/斤,远高于我区的牛奶收购价格。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全区已有农民合作组织39个,会员3209名,但与我区30万亩红枣、34万亩蔬菜等基地规模相比,与全区26万农民群体相比,还显得作用微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程度还明显偏低。这也是我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市场化营销滞后、农产品质优价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自然灾害频发。我区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区常用耕地面积57.4万亩,水浇地24.2,只占到42。2%。亩均占有水资源185立方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型县区。水利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丘陵山区农民致富增收。干热风、连阴雨、霜冻、冰雹等灾害时有发生,设施农业还不很发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
三、“十一五”思路和举措农业“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现代生态农业(即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生态良性化、发展持续化)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调减粮油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有区位优势、适应大中城市和出口需要的禽畜、水果、蔬菜、干果等优质高效农业,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筑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目标,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强化措施,巩固提升原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加快富民兴榆新跨越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到2010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人,年均增长14.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5.75亿元,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1%。第一,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土地流转。应当承认,我区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因此,一方面,鼓励农民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蔬菜、红枣、畜牧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第二,以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只有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区将重点扶持现有的金贝、羊驼、金威航天育种等科技示范园区,在修文镇再上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要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为支撑,立足于本区蔬菜、干鲜果品、特色畜禽产品、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建立起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到2010年示范区面积达到6万亩。继续深化政府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把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转向社会化。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成易学、易用、易为农民所掌握的组合技术,积极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到2010年,农业专业协会的覆盖率要达到70%,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科技园区技术覆盖率达到80%。第三,加强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同样的钱,用在基础设施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通过市场来支持农业效果好得多。一方面要靠农民和农村集体自身的资金积累,区政府也量力而行,给予尽可能的支持,改善农业
第二篇: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
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
~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作铺垫的关键年。榆次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央两个一号文件为指针,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是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区)之一。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地建设规模扩张,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化级次提升
我们遵循区委“提升竞争力,再创新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
蔬菜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年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6万亩(新建1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以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蔬菜生产连续12年夺得全省之冠,“魏榆”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上半年,全区蔬菜春播面积达到20.9万亩,总产量2.98亿公斤。
红枣产业初具规模。全区红枣面积由2002年的8万亩,发展到~年的30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形成南起乌金山镇、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红枣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产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进入丰产期,仅红枣一项收入可达到3.5亿元以上,年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新补植补种1.96万亩,嫁接酸枣230万株。
奶牛养殖异军突起。以奶牛为代表的畜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16544吨,预计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将达到4万吨,总产值3.5亿元。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今年目标实现8000头。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填补了我国养殖羊驼的空白。
我区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在全区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粱),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879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1%;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0.9万亩,增幅翻一番以上。
(二)围绕特色产业抓企业扩张,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
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华玉荣香椿、金贝植物、博瑞乳业、福大蔬菜、民信屠宰等5个建设工程还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1亿余元。
红枣产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带动产业档次逐步升级,由单一种植向保鲜、加工、营销综合发展,全区各类枣业公司、企业、大户达到100多户,年加工、保鲜红枣100多万公斤,销售200多万公斤,出现了丰元、绿源、贵仁等红枣加工品牌。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逐年增强,如丰元公司从当初的年加工能力2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50万公斤,产品行销北京、上海、香港等15个省市,是“山西省AA级信用企业”,产品正在申报山西省驰名商标。绿源公司加工能力从3万公斤提高到20万公斤,在榆次及周边县市开了数家连锁店,在北京、天津等地也开了专营店。贵仁红枣基地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
博瑞乳品公司是我区乳业生产的老字号,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产,但企业规模一直很小,2002年以来,借我区“万头奶牛”工程的东风,博瑞乳品公司迅速壮大,年加工鲜奶达到1800余吨,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QS食品安全认证。为应对乳品加工行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今年我区又新上了晋宏、晋佳等加工项目。山西榆次晋宏乳品厂,投资135万元引进温州全套生产线,设计产量1吨/小时,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榆次晋佳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预算总投资1020万元,建筑生产、消毒车间3300平方米,工程投产后,可生产3大系列、18个品种的鲜牛奶、饮料奶系列7560吨,带动农户饲养奶牛1000头,增加就业机会200个,目前工程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蔬菜产业培育了华玉荣香椿特色蔬菜加工、福大冷冻蔬菜等项目。华玉荣香椿、福大蔬菜2个建设工程均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2868万元。华玉荣香椿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香椿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无土栽培香椿种植基地也将在今年秋季建成,产品远销京、津、沪等大江南北,年产值达到
3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84万元,新建保鲜库,续建加工车间,继续扩大规模,研制新产品。福大冷冻蔬菜公司由于资金问题,进展较缓。
今年我区还引进了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生产、加工、销售干果、食用菌、速冻蔬菜等食品。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工程达效后,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三)科技园区建设迈开大步,高效农业后劲充足。
我区重点扶持建设金贝植物园、中华羊驼养殖、金威航天育种项目和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发展高效农业。山西金贝植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苗木生产企业,金贝植物园为公司的苗木组培生产基地,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500余亩。该园区以“植物克卤技术为专利产品,主要从事高档观赏型林木及普及型蔬菜、花卉、饲草和经济型绿化树苗的培育、推广,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苗木示范、经销为一体的公园式科技型现代化农业园区,被晋中市列为“双百项目工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强之一。中华羊驼养殖是国家农业部“948”科研引进项目,由山西阿帕克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主要从事羊驼的引进、试验、推广、普及工作。羊驼养殖开发填补了我国空白,促进榆次养殖业向生态型、特色型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航天育种是航天专家和农业遗传育种专家协作探索的育种新途径,是21世纪农业发展新领域。金威航天育种基地,占地1000亩,由山西金威航天育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460余万元建成,是以专业开发、试验示范、培育精品为特点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该基地主要是利用太空环境诱变技术、地面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各种粮食、蔬菜、花卉、苗木、瓜果种子。符合农业技术转变的发展方向,对改进我区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将为我区新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安排,为推动我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今年建设了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在北田镇张胡村建成150亩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红枣建成乌金山镇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300亩、北田镇杜堡中昌农业示范园区500亩、北田镇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100亩、长凝仙枣果品公司基地2000亩。养殖建成陈侃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扩建二期工程,新建10户;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是完善园区内的公共设施;演武蛋鸡养殖园区,今年重点是鸡舍的续建以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今年主要推广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长凝众旺肉羊养殖园区,今年推广的技术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乌金山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建设人工授精站。粮食,张庆玉米示范园区种植饲用玉米500亩。
(四)以工业化思路推动农业工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榆次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工作中,以工带农、以工兴农,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起了全省最好、全国较好的精品工业园区。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河南白象、江苏恒顺老陈醋、紫晨醋爽、成信油脂、古船面粉、绿叶食品、陈世家酿、强大饲料等8家企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群体,总投资3.7亿元,全部达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6亿元,年利税突破1.6亿元。如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达8万吨;古船面粉有国际一流的意大利生产设备,日处理小麦500吨,可生产不同等级20个品种规格的小麦粉,是山西境内最大的小麦粉加工企业,“古船牌”面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陈世家酿拥有先进的防沉淀过滤设备,年产5000吨醋,大大提升了我区酿醋生产水平;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江苏恒顺醋业和山西成信油脂,通过采劝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民信屠宰有限公司是省政府定点屠宰企业,年屠宰生猪15万头以上,收入达到1个亿,利润800万元,是晋中市“双百”项目之一,对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我区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作用。今年又投资200万元,新建冷库和熟肉制品加工线,开设了三个冷鲜肉经销点,日销量在36吨以上,“泽榆”冷鲜肉已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打破了“双汇”对冷鲜肉市场的独家垄断局面。杂粮加工实现零的突破——德御公司小米产品已占领太原29家超市,今年又打入了天津23家超市。今年采劝公司+农户”的形式,投资6万元,无偿为农户提供晋谷
29、晋谷21种子,发展谷子订单6000亩。上半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今年力争实现500万元。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拥有3条自动化饼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万余吨,公司在意大利“卡夫拉缇”配方的基础上研发的“开心食点”系列产品140多个品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远销全国20多个盛市、自治区。在去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签订订单30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产量达到35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0%,计划占地80亩,总投资4000万元,新上6条流水生产线,投产后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可转化粮食2.5万吨,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怀仁醋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去年怀仁醋业协会的基础上,今年联合6家酿醋企业,组建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研发出最先进的灭菌新工艺,建设大型晒醋场,初步与北京的实力投资商杨军达成引资协议,力争年新增醋产量2万吨,形成8万吨的生产规模。
(五)建设五大体系,构建和完善农业服务平台,创优农业发展环境
我区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指
接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得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得农民分摊到一定的产后增值收益。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农民合作组织成员争取达到2万人。
第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蔬菜、红枣、畜牧、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坚持规模扩张,以量占市,以质取胜。到201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发展到12万亩,全部达到绿色蔬菜基地标准;红枣面积进一步扩张,达到35万亩;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鸡存栏180万只,出栏120万只,肉羊存栏30万只,出栏30万只,生猪存栏20万只,出栏30万只;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60个。在红枣发展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桃、扁桃等干果产业。以山西威特食品公司为龙头,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特色干果种植业,在丘陵乡镇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三年完成。
第六,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规划,争取今年10月底5个试点乡镇全部制定高标准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10年规划。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52%,提高到2010年的63%。
第七,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借鉴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的成功运作经验,引导博瑞公司、晋佳公司、晋宏公司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或者直接与古城乳业、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联合,将我区的乳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市场中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到2010年,全区围绕红枣、蔬菜、乳品等优势产业,形成产值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5个,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中型加工企业10个。
二○○五年七月十三日
第三篇: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
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作铺垫的关键年。榆次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央两个一号文件为指针,按照统筹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是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区)之一。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地建设规模扩张,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化级次提升
我们遵循区委“提升竞争力,再创新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
蔬菜产业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6万亩(新建1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以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蔬菜生产连续12年夺得全省之冠,“魏榆”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上半年,全区蔬菜春播面积达到20.9万亩,总产量2.98亿公斤。
红枣产业初具规模。全区红枣面积由2002年的8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30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形成南起乌金山镇、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红枣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产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进入丰产期,仅红枣一项收入可达到3.5亿元以上,年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新补植补种1.96万亩,嫁接酸枣230万株。
奶牛养殖异军突起。以奶牛为代表的畜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16544吨,预计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将达到4万吨,总产值3.5亿元。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今年目标实现8000头。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填补了我国养殖羊驼的空白。
我区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在全区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粱),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879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1%;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0.9万亩,增幅翻一番以上。
(二)围绕特色产业抓企业扩张,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
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华玉荣香椿、金贝植物、博瑞乳业、福大蔬菜、民信屠宰等5个建设工程还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1亿余元。
红枣产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带动产业档次逐步升级,由单一种植向保鲜、加工、营销综合发展,全区各类枣业公司、企业、大户达到100多户,年加工、保鲜红枣100多万公斤,销售200多万公斤,出现了丰元、绿源、贵仁等红枣加工品牌。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逐年增强,如丰元公司从当初的年加工能力2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50万公斤,产品行销北京、上海、香港等15个省市,是“山西省AA级信用企业”,产品正在申报山西省驰名商标。绿源公司加工能力从3万公斤提高到20万公斤,在榆次及周边县市开了数家连锁店,在北京、天津等地也开了专营店。贵仁红枣基地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
博瑞乳品公司是我区乳业生产的老字号,从
第四篇: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工作计划
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作铺垫的关键年,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工作计划。榆次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央两个一号文件为指针,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是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区)之一。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地建设规模扩张,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化级次提升我们遵循区委“提升竞争力,再创新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蔬菜产业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6万亩(新建1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以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蔬菜生产连续12年夺得全省之冠,“魏榆”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上半年,全区蔬菜春播面积达到20.9万亩,总产量2.98亿公斤。红枣产业初具规模。全区红枣面积由2002年的8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30万亩,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形成南起乌金山镇、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红枣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产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进入丰产期,仅红枣一项收入可达到3.5亿元以上,年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新补植补种1.96万亩,嫁接酸枣230万株。奶牛养殖异军突起。以奶牛为代表的畜牧养殖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16544吨,预计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将达到4万吨,总产值3.5亿元。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今年目标实现8000头。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填补了我国养殖羊驼的空白。我区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在全区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粱),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879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1%;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0.9万亩,增幅翻一番以上。
(二)围绕特色产业抓企业扩张,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华玉荣香椿、金贝植物、博瑞乳业、福大蔬菜、民信屠宰等5个建设工程还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1亿余元。红枣产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带动产业档次逐步升级,由单一种植向保鲜、加工、营销综合发展,全区各类枣业公司、企业、大户达到100多户,年加工、保鲜红枣100多万公斤,销售200多万公斤,出现了丰元、绿源、贵仁等红枣加工品牌。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逐年增强,如丰元公司从当初的年加工能力2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50万公斤,产品行销北京、上海、香港等15个省市,是“山西省AA级信用企业”,产品正在申报山西省驰名商标。绿源公司加工能力从3万公斤提高到20万公斤,在榆次及周边县市开了数家连锁店,在北京、天津等地也开了专营店。贵仁红枣基地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博瑞乳品公司是我区乳业生产的老字号,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产,但企业规模一直很小,2002年以来,借我区“万头奶牛”工程的东风,博瑞乳品公司迅速壮大,年加工鲜奶达到1800余吨,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QS食品安全认证。为应对乳品加工行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今年我区又新上了晋宏、晋佳等加工项目。山西榆次晋宏乳品厂,投资135万元引进温州全套生产线,设计产量1吨/小时,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榆次晋佳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预算总投资1020万元,建筑生产、消毒车间3300平方米,工程投产后,可生产3大系列、18个品种的鲜牛奶、饮料奶系列7560吨,带动农户饲养奶牛1000头,增加就业机会200个,目前工程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蔬菜产业培育了华玉荣香椿特色蔬菜加工、福大冷冻蔬菜等项目。华玉荣香椿、福大蔬菜2个建设工程均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2868万元。华玉荣香椿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香椿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无土栽培香椿种植基地也将在今年秋季建成,产品远销京、津、沪等大江南北,年产值达到3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84万元,新建保鲜库,续建加工车间,继续扩大规模,研制新产品。福大冷冻蔬菜公司由于资金问题,进展较缓。今年我区还引进了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生产、加工、销售干果、食用菌、速冻蔬菜等食品。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工程达效后,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三)科技园区建设迈开大步,高效农业后劲充足。我区重点扶持建设金贝植物园、中华羊驼养殖、金威航天育种项目和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发展高效农业。山西金贝植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苗木生产企业,金贝植物园为公司的苗木组培生产基地,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500余亩。该园区以“植物克隆”技术为专利产品,主要从事高档观赏型林木及普及型蔬菜、花卉、饲草和经济型绿化树苗的培育、推广,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苗木示范、经销为一体的公园式科技型现代化农业园区,被晋中市列为“双百项目工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强之一。中华羊驼养殖是国家农业部“948”科研引进项目,由山西阿帕克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主要从事羊驼的引进、试验、推广、普及工作。羊驼养殖开发填补了我国空白,促进榆次养殖业向生态型、特色型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航天育种是航天专家和农业遗传育种专家协作探索的育种新途径,是21世纪农业发展新领域。金威航天育种基地,占地1000亩,由山西金威航天育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460余万元建成,是以专业开发、试验示范、培育精品为特点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该基地主要是利用太空环境诱变技术、地面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各种粮食、蔬菜、花卉、苗木、瓜果种子。符合农业技术转变的发展方向,对改进我区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将为我区新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安排,为推动我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今年建设了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在北田镇张胡村建成150亩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红枣建成乌金山镇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300亩、北田镇杜堡中昌农业示范园区500亩、北田镇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100亩、长凝仙枣果品公司基地2000亩。养殖建成陈侃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扩建二期工程,新建10户;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是完善园区内的公共设施;演武蛋鸡养殖园区,今年重点是鸡舍的续建以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今年主要推广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长凝众旺肉羊养殖园区,今年推广的技术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乌金山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建设人工授精站。粮食,张庆玉米示范园区种植饲用玉米500亩。
(四)以工业化思路推动农业工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榆次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工作中,以工带农、以工兴农,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起了全省最好、全国较好的精品工业园区。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河南白象、江苏恒顺老陈醋、紫晨醋爽、成信油脂、古船面粉、绿叶食品、陈世家酿、强大饲料等8家企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群体,总投资3.7亿元,全部达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6亿元,年利税突破1.6亿元。如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达8万吨;古船面粉有国际一流的意大利生产设备,日处理小麦500吨,可生产不同等级20个品种规格的小麦粉,是山西境内最大的小麦粉加工企业,“古船牌”面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陈世家酿拥有先进的防沉淀过滤设备,年产5000吨醋,大大提升了我区酿醋生产水平;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江苏恒顺醋业和山西成信油脂,通过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民信屠宰有限公司是省政府定点屠宰企业,年屠宰生猪15万头以上,收入达到1个亿,利润800万元,是晋中市“双百”项目之一,对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我区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作用。今年又投资200万元,新建冷库和熟肉制品加工线,开设了三个冷鲜肉经销点,日销量在36吨以上,“泽榆”冷鲜肉已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打破了“双汇”对冷鲜肉市场的独家垄断局面。杂粮加工实现零的突破——德御公司小米产品已占领太原29家超市,今年又打入了天津23家超市。今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投资6万元,无偿为农户提供晋谷
29、晋谷21种子,发展谷子订单6000亩。上半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今年力争实现500万元。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拥有3条自动化饼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万余吨,公司在意大利“卡夫拉缇”配方的基础上研发的“开心食点”系列产品140多个品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去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签订订单30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产量达到35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0%,计划占地80亩,总投资4000万元,新上6条流水生产线,投产后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可转化粮食2.5万吨,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怀仁醋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去年怀仁醋业协会的基础上,今年联合6家酿醋企业,组建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研发出最先进的灭菌新工艺,建设大型晒醋场,初步与北京的实力投资商杨军达成引资协议,力争年新增醋产量2万吨,形成8万吨的生产规模,工作计划范文《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工作计划》。
(五)建设五大体系,构建和完善农业服务平台,创优农业发展环境我区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指导,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构建农业服务网络,创优农业发展的“软环境”:
1、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抓三点:一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截至2004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我区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在原有基础上,新认证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使全区认证面积达到35万亩,占到全区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71.8%。项目总投资30万元,涉及9个乡镇、113个村、15个品种,示范推广农业病虫害物理防治、农药残留检测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二是继续加大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博瑞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使全区绿色认证企业总数达到8家。丰元枣业目前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三是继续抓好标准化生产规程的推广应用。我区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的标准化生产规程。红枣在去年制定规程的基础上,今年先在10家大户中推广,推广面积4500亩。水果在已认证1700亩无公害平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5万亩无公害果园建设。《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紧张制定中,预计年内制定出全区统一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进一步规范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
2、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从市场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营销体系入手。一是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没有市场,产业规模就不可能进一步扩张。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经过努力,目前进展顺利。市场选址在原榆次区苗圃,一期工程占地43亩。郭家堡乡在东外环投资630万元建设近万平方米的粮油批发市场,吸纳60余户经营户入驻。张庆乡演武禽蛋交易市场也在积极酝酿之中。庄子乡计划筹建庄子牛羊交易市场和紫坑瓜果交易市场。东阳镇新上农机销售市场项目、晋中市农化种籽综合批发市场项目。投资80万元,占地7500平方米的什贴葵花市场已基本完工,并组建了葵花服务中心。东阳蔬菜批发市场投资90万元,建设500平米冷库5座,配备先进的制冷设备,可满足批发市场需求。市场通过改制吸纳11名销售大户,启动了无公害检测设备,进一步使蔬菜市场成为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规模较大的蔬菜销售市场,上半年批销量达到4000万公斤左右。二是指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随着我区农业产业化推进中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据农经部门统计,围绕蔬菜、红枣、奶牛养殖、醋业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已达39个,会员3209名。今年年初,在榆次供销社、120余名农民经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区农民经纪人协会也正式成立并启动运行。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通过生产资料公司晋中分公司招聘农资代理员(农资经纪人)96名,规范了农资经纪人队伍。面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我区今年力求高标准规范9个,规范发展30个,总规模达到8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将为我区农业产业化推进甚至产业化龙头崛起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三是完善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去年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今年我区投资570万元,建设普家乐超市6000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10个农村连锁超市、10个村级农资服务站,初步形成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目前已有6个连锁超市、15个乡村农资便民服务站投入运营。
3、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出发,我们积极推广“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建设,实施“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出台了《2005年榆次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册(单)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关注信息、运用信息的良好氛围。结合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在修文镇东长寿村、庄子乡庄子村搞了2次大型的信息宣传培训活动。三月份,与晋中市农业局联合开展了为期10天的“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郭家堡乡南关村每户补贴500元鼓励农民电脑上网。截止6月底,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20名农村信息员向农业部进行了资格申报认证。乌金山镇海底岭村、施家洼村和北田镇张胡村等电视上网示范村建设正在实施中。
4、畜牧防疫体系建设。我区总投资113万元,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总建筑面积1506平方米。目前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已竣工。修文兽医站524平方米,在全省都是一流。张庆畜牧兽医中心站预计7月完工。在5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乡镇疫情测报点,村级防疫员队伍健全率达到了100%,形成完整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通过畜牧防疫体系建设,我区动物防疫整体能力明显增强,去年有效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今年春季又成功狙击了亚洲Ⅰ型口蹄疫传入我区。
5、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农资打假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合行动,集中整顿农资市场。3月10日至4月10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活动,重点检查农资产品生产企业、乡镇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和其它批零市场,通过环环相扣,实施全方位监管。区农业局与质监局稽查队深入城区农资销售市场、网点进行检查,与物价局联合对农资价格进行专项检查,有效地平抑了农资价格。区工商局也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对3家不符合“一主两辅”生产经营资格的,依法予以取缔。共对20个经销单位进行了化肥专项抽检,抽取样品17个,代表磷肥、复混肥总数量180吨,抽检了10个生产企业的9种牌号规格的化肥,其中7种牌号合格,2种牌号不合格。检查中发现当前农资主渠道销售市场货源充足,基本无假冒伪劣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市场建设发展缓慢。虽然我区在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上热情很高,但建设速度仍显缓慢,很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规划阶段。庞大的生产基地与较弱的市场建设之间的矛盾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大量蔬菜等农产品仍停留在原始堆积和马路地头销售的初级阶段,价格低,包装差,无品牌,集散、信息功能弱。尤其是综合性农业市场缺乏,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仍处于筹建阶段。二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围绕菜、枣、果、肉、蛋、奶的加工龙头企业滞后,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较弱。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福大蔬菜公司受资金短缺等制约因素,目前进展缓慢。乳制品加工企业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今年榆次开发区引进了古城奶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年,将对我区乳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强烈冲击。博瑞公司收购鲜奶的价格是0.7元/斤,而古城奶业的收购价格则是0.85元/斤,远高于我区的牛奶收购价格。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全区已有农民合作组织39个,会员3209名,但与我区30万亩红枣、34万亩蔬菜等基地规模相比,与全区26万农民群体相比,还显得作用微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程度还明显偏低。这也是我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市场化营销滞后、农产品质优价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自然灾害频发。我区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区常用耕地面积57.4万亩,水浇地24.2,只占到42。2%。亩均占有水资源185立方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型县区。水利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丘陵山区农民致富增收。干热风、连阴雨、霜冻、冰雹等灾害时有发生,设施农业还不很发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
三、“十一五”思路和举措农业“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现代生态农业(即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生态良性化、发展持续化)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调减粮油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有区位优势、适应大中城市和出口需要的禽畜、水果、蔬菜、干果等优质高效农业,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筑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目标,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强化措施,巩固提升原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加快富民兴榆新跨越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到2010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人,年均增长14.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5.75亿元,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1%。第一,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土地流转。应当承认,我区超小型的农户经营规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因此,一方面,鼓励农民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蔬菜、红枣、畜牧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第二,以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只有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区将重点扶持现有的金贝、羊驼、金威航天育种等科技示范园区,在修文镇再上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要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为支撑,立足于本区蔬菜、干鲜果品、特色畜禽产品、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建立起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到2010年示范区面积达到6万亩。继续深化政府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把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转向社会化。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成易学、易用、易为农民所掌握的组合技术,积极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到2010年,农业专业协会的覆盖率要达到70%,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科技园区技术覆盖率达到80%。第三,加强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同样的钱,用在基础设施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通过市场来支持农业效果好得多。一方面要靠农民和农村集体自身的资金积累,区政府也量力而行,给予尽可能的支持,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改造现有的中低产田。在目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38.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29万亩的基础上,到2010年前将剩余12.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全部发展为节水灌溉面积,其中高标准管灌加闸管灌9.5万亩,喷灌2.5万亩,滴灌涌泉灌等0.96万亩。第四,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的建设。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显著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太小,这与其它产业有着显著的不同。而“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在我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必须通过市场组织的发育,通过产业化的链条,通过各种新型的合作社等农民自己的组织,将农户与市场更好地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得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得农民分摊到一定的产后增值收益。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农民合作组织成员争取达到2万人。第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蔬菜、红枣、畜牧、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坚持规模扩张,以量占市,以质取胜。到201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发展到12万亩,全部达到绿色蔬菜基地标准;红枣面积进一步扩张,达到35万亩;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鸡存栏180万只,出栏120万只,肉羊存栏30万只,出栏30万只,生猪存栏20万只,出栏30万只;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60个。在红枣发展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桃、扁桃等干果产业。以山西威特食品公司为龙头,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特色干果种植业,在丘陵乡镇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三年完成。第六,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规划,争取今年10月底5个试点乡镇全部制定高标准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10年规划。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52%,提高到2010年的63%。第七,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借鉴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的成功运作经验,引导博瑞公司、晋佳公司、晋宏公司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或者直接与古城乳业、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联合,将我区的乳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市场中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到2010年,全区围绕红枣、蔬菜、乳品等优势产业,形成产值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5个,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中型加工企业10个。二○○五年七月十三日本★文摘★自教育文摘wWW.EduzHai.nEt 区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思路和举措
第五篇:XX区办事处“十一五”发展思路
XX区一元街办事处“十一五”发展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第一个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五个统筹”的发展规划,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步实现现代化,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的发展规划。因此,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实现我街经济的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抓住和利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科学把握一元的功能定位,突出抓好民营经济、特色经济,积极打造新型工业及新兴服务业态,促进我街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原则: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主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构造和谐繁荣的新街道。
(3)协调发展原则。一是在保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和结构优化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街为主导,构造都市型经济特色。二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社会保障等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事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三是在履行好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四是在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搭建人与环境的可持继发展的空间框架。
(4)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国家“先编规划、后审项目”的新要求,在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总体规划的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突出重点,将专项规划做深做实,将重大项目的安排实施列入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引。
(5)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增加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使规划编制成为一个发扬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大力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
三、发展思路: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我街实际,围绕“一道、两街、四条路、八幢楼”的总体思路,抓好特色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初步设想:
一、“一道”即沿江大道。进一步丰富沿江休闲娱乐业的内涵,加快“武汉外滩国际友人俱乐部”的策划筹建工作。一元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来是XX区文化核心,文化资源多,如:酒吧,咖啡厅,酒店,旅行社,卡拉OK,洗浴中心,时装,美发店,电影院,天主教堂等;该地区曾是武汉的租界区,具有浓郁的西方情调,是租界建筑保存最完好和建筑群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沿江大道有全国最长的外滩,能在充分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的同时,去体验武汉大都市的美丽景色。在此地区开办外滩国际友人俱部不仅会为外籍人士带来亲切舒适的感觉,众多的服务企业还可为俱乐部外藉会员提供一流的一站式服务,借以吸引更多的外籍朋友来汉投资。
二、“两街”即胜利街、洞庭街。营造“两街”良好的人文居环境,借助一元片以旧整旧及两平方公里改建创优,大力抓好沿线商贸业的发展,提升一元地区文化品位和地区形象。胜利街、洞庭街历史建筑距今都在50年以上,一元片旧城改造东起三阳路,西至江汉路,北起解放大道,南至沿江大道,占地面积2.82平方公里,共有房屋7965栋,总建筑面积5618716平方米。历史优秀建筑232栋,建筑总面积251526平方米,其中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35处(国家级4处,省市级31处),另外还有不少独具“大汉口”近代特色的时弄式建筑和商业老街建筑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实现旧城风貌与现代建设为一体的构想,根据武汉市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通过整旧复旧的方式,把优秀历史建筑较集中的一元地区建成与上海“新天地”相媲美的景观商务区,拟将采取三种方式改造:一是保护式维修:二是保护式改建:三是保护式整治。
三、“四路”即蔡锷路、车站路、洞庭小路、黎黄陂路,利用市场运作的现有基础,创办特色路街,同时通过政府部门职能,为企业营造出“放手、放胆、放开、放心”的发展氛围,求得区域总体实力的不断增强。
蔡锷路,北接中山大道,南连武汉外滩和俄罗斯城,东与黎黄浦路平行,西与三阳路上三阳广场相连,处于武汉外滩段的中部,交通便利,市场发达,商贾云集,人气旺盛,地理位置独特,其全长公340米,在这段路两边分别建有已经开业的三星级睛川华润大酒店和正在装修即将开业的准五星新世经大酒店,路尾即是有百年历史的四星级名店江汉饭店,云集三家高档次涉外酒店我市也是少有,同时集中了大量的百年历史欧美建筑,这一切为我街拟议创建“欧陆商贸规范一条街”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八幢楼”即高层楼宇包括鑫源、新源、怡东、扶轮、运珍、妇联、永胜和华侨大厦。要着重抓好业态结构调整,指导提供优惠租售,简化有关手续,制定和实施吸引总部入驻有效措施,让更多法人注册我街,彻底打破所有制、行业、隶属关系的限制,借用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资料,抓好跟踪服务,坚持动态管理力度,力突实现区域资源、技术、人才等生产优势的互补,使一元街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我区的金融中心。
五、澳门路延伸地带的改造。
澳门路延伸地带即沿江大道至中山大道的三阳路地段的西南面属我街辖区,全长约357米,中间夹有胜利街交通要道约20米宽。共有门面38个,经营面积约7730平方米,最大经营门面面积为1500平方米,最小经营门面面积10平方米。主要权属各单位,民房甚微,。经营单位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均等。主要经营有液压器件、电动车、休闲屋、美容、副食,整个路段与对面的四唯辖区街面照应,小商品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状况,主要是解决绿化、亮点和整体划一的立面整治问题,如:在中山大道的拐角处建一片绿化带,拆除三阳路中学围墙违章门面,改建透视墙等,另在中山大道与三阳路十字路口南端规划筹建高层楼宇,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十一五”时期是我街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但同时,我街也面临着区域竞争加剧、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要求全面进步的挑战和压力,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我街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项工作责任重,时间紧,涉及面广,影响大,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狠抓落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我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XX区人民政府一元街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