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协商策略[定稿]
政治协商策略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人民政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切实做好政治协商,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真正从遵循宪法精神,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深化对这一工作的认识,真正把政治协商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规则,作为科学决策的必经程序,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各级政协组织,如何搞好协商活动的具体组织和操作,则直接关系到这一首要职能的有效履行。我们根据政协章程,在实践中较好地把握了五个环节,使政治协商不断出现新的气象。
一、周密计划———不随意协商。政治协商要讲政治,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的放矢,早作方案。协商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协商,同谁协商,都要周密计划,及早安排。今年xx市政协拟在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上举行5次大的协商,涉及8个方面的内容,协商对象有党委、政府、检察院、人民法院及19个市直相关部门。早在2月份,中共xx市委就发文批转了xx市政协常委会全年工作要点,将几次协商活动的时间、内容,参与单位以一览表的形式,发至区县(市)、市直党政机关和民主党派,使之心中有数,早作准备,将其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计划,使协商活动在各自的全局工作中有安排、有位置,从而有效防止了临时性、随意性的低水平协商活动。
二、选新话题———不老调重弹。根据政协章程,政治协商具有丰富的内涵,广阔的空间。如果协商范围窄小,话题陈旧,就会说的枯躁无味,听的不感兴趣,双方都提不起精神,纯粹走一走过场。近两年,我们依据政协章程规定,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在紧扣“大政方针”、“重要问题”的前提下,拓宽领域,精选话题,力求与时俱进,在协商内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每次协商都形成会议纪要,重要的协商意见以主席会议建议案、常委会议建议案的形式提送市委、市政府,协商活动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充分准备———不仓促上阵。协商在会上,功夫在会外。每次协商前,我们都反复钻研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进行充分调查,集思广益,真正把一个方面的情况搞清楚弄明白。为协商职业教育、民办教育问题,我们不仅对本地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剖析,还由副主席带队上湖北,赴海南带着问题学习、考察。为搞好思想宣传工作的协商,我们先后到宣传文化部门、新闻媒体、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多次举行座谈会,上门走访各方面代表数十人次,还印发1000份问卷调查,由委员们分头下去,广泛征求机关干部、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的意见,然后综合分析,写成专题报告。“超期羁押”、“执行积案”问题,关系到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司法形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了搞好这个方面问题的协商,刘春林主席和几名副主席分别带领政协委员到基层法院、检察院、看守所调查、视察,走访有关当事人。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现状、成因,解决的措施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由于调查深入,准备充分,每次协商都很主动、很从容。发表意见都能切合实际,切中要害,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度,为协商对象所接受。
四、双向互动———不自娱自乐。政治协商的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提高政治文明的过程,需要协商双方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去年,我们以学习贯彻政协章程为契机,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统一战线理论,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并主动沟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使“协商于决策之前”原则不仅成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并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以前政协会议往往一厢情愿,很多时候是自己发言自己听,被委员们戏称为“自娱自乐”。现在这个问题得到较好地克服。书记、市长、常委、副市长和检、法两院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都主动和应邀同政协进行过重大问题的协商,并真心真意地听取和采纳政协意见。
五、注重效果———不一商了之。每次协商总得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欲达到一定的目的,决不能满足于走走过场,一商了之,否则就失去了政治协商的意义。我们就《加快xx市公共体系建议》、《发展职业教育问题》进行认真协商后,形成的主席建议案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程海波批示:“政协主席建议案,提之有据,议之有理,请市政府就此事专题研究,卫生部门、教育部门拿出具体方案,报市委、人大、政协研究审定。”为了防止协商意见一提了之,领导批示一批了之的现象,政协办公室和政协提案委加强了同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的联络沟通,建立了行动跟踪和意见反馈制度,推进参政议政成果的落实。在市委的关注下,政协的建议大都为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为了督促提案的办理落实,每年我们都选择一批办理难度较大的提案,由正副主席带领专委会同志和提案人深入到承办单位督办,有效提高了党政机关对政协意见的重视程度,促成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也大大激发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
第二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免费教育文稿网无需注册,免费下载,关注课件、试题、教案的打包下载和参考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思想政治》②必修“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题《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二、教材分析:
1、与原版本的相关内容对比: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这一框题内容涉及原版高三《思想政治》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四个框题的内容。教材对于知识点的要求有所变化,浓缩了知识,删减了内容,但仍有侧重,需要教师更广地延伸知识和学生更主动地自我学习。
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这 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本单元“三个制度一个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把握中国政党活动现象的知识依据。学习这部分知 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利于理解前边“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联系民主广泛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本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 关知识,也将为后边全面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了解政党制度的含义;掌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容;理解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运用和联系知识分析我国不能采取多党制的原因等。
能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归纳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
(2)、思维和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集体协作探究知识的过程。
(3)、思想和觉悟
全免费的数学教学资源网站 QQ 904007915 教师群号 46332927(小学)56954784(中学)
在 生活中思考生活。让学生明确这一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引导学生养成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通过运用 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分析方法来探究中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的区别,坚信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从反面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 优越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三、教法选用及学法指导:
1、教法选用:
多元课堂元素运用。遵循“多元教学—引导深入—思考提高”的设计思路,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等等。
2、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设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和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来自主组织知识,自主创设知识情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探究式引入:
在本节课引入新课时,我选用一则大家较为熟悉的生活材料,探究引入,拉近距离,建立师生融洽的课堂互动氛围。
‚ 《美国两大饮料公司与两大政党》—‘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是美国的两大饮料公司。他们要想在软饮料垄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尽力扩展事业,就 不得不攀附‚政治大户‛,反过来,‚政治大户‛也非常需要尽量多的财神爷的支持。于是‚可口可乐‛成为了与民主党关系密切的饮料,‚百事可乐‛成为了与共 和党关系密切的饮料。在二战期间,食糖货源紧缺时,‚可口可乐‛公司被政府定为优先供应原料的企业,美国
政府还给公司拨款建造了64个装瓶工厂。而‚百事可乐‛在共和党执政期间,成为在苏联举行的美国商品展览会的惟一的美国软饮料的代表,从而畅销当时的苏联。‛
在学生读完材料并饶有兴趣谈论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从材料中得知美国是怎样的一种政党制度形式?(轮流执政)两家公司为什么要和政党相联系?(经济利益)政党和企业之间有何共同利益,都是代表谁的利益?(资产阶级)两党如果不轮流执政,会造成什么结果?(利益不平衡,引发激烈斗争。)我们国家需要这样做么?”等问题。
引 起学生探究问题所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予点拨,最后峰回路转地引出结果“不需要!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比资 本主义国家优越。”好!乘胜追击:“那么,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又具有那些优越性?那究竟怎样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进入下一环节。
2、研究协作 创设情境:
本框内容涉及旧版本四个框题的知识要点,要学好本框,得了解清楚其知识体系,要抓住要害,有所侧重地展开。在新课改背景下,我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和“小组探究学习法”,提出问题后分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实行怎样的政党制度?
(2)我国具有那些民主党派?他们是什么性质的政治团体?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制度的地位和每一项内容)
(4)试试联系生活中的政党活动现象来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5)从比较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为什么不能采用西方的多党制?
注意:对于问题,如果只是阅读而不思考和分析综合,也是不容易得出答案的,需要教师参与其中,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共同获得知识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疑惑,引入下一环节。
3、汇报结果 释疑解惑:
学生将其在分组探究中的收获,进行汇报小结。教师在认真听取汇报后,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主要有:
(1)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学生主要是对“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只是政治领导,而不是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产生疑问。我选择一道辨析题来解释,即:当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这是将当对国家的三种领导方式与其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混淆了。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一种大政方针和方向性的政治领导。而如果是思想指导,那么意味着各民 主党派也遵照共产党的信仰、纲领和路线建党等,这是有违政党的特征“具有自己的纲领”的。如果又是组织领导,那么各民主党派的一些人事任免,成员组成和机 构设置等都得由共产党安排,也是不行的。
(2)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有 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让民主党派来执政?”,对于这个问题,是本框题的难点。我采用三方面突破。一方面,区分认识。这是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多党合 作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而这种主张是多党轮流执政。中国能不能呢?引发谈论。另一方面,摆出道理。首先,以孙中山的话语“中国照搬外国的多党制和议会 制,不但是学不好的,反而学坏了。”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学生联系近代史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实践。另外,再次启发学生联系前 苏联的历史经历和我国如今面临的国际形势来分析。此外,再来目前共产党党员人数和各民主党派人数的数据表的对比作为佐证。第三方面,挑明实质。系统地从基 本经济制度、国家性质、这种主张的实质和后果上阐述对问题的认识。
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使问题认识的更加深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找寻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观点,进入下一环节。
4、归纳总结:
政 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关系、政治基 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主要具有三个优越性。而中国决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合作制,原因表现在四 个方面。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学生回忆,并注意最后点出重点和要求学生思索的难点。
至此本节课教学内容基本结束,为检验和巩固教学目标的成效,我们也在教学中参加一些配套题目。,5、训练反馈:
第一部分:课堂演练。采用材料分析题来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后思考与讨论。
如: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何异同?
四、板书设计(略)
第三篇:健全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报告指出要通过政协组织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重新考察人民政协的发展历史,审视人民政协的基本结构,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民主和团结是人民政治协商的两在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的方式进行政治监督。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最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度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要牢牢把握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继续扎实有效地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成果。从这一制度的源头上讲,人民政协的制度基础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及各种进步力量的政治协商和民主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展示了民主协商在其产生、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新的国家政权是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产生的,通过协商民主而建政。可以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民主协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运行规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多党在政治制度意义上合作的唯一载体,是我国社会各党派各方面就国家政治、经济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重要平台。
在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国这样超大型、长历史、后发型的社会相适合,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界别设置、构成方式、运行机制和组织特点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界别设置,为社会各界充分表达其利益,就重大政治问题广泛协商提供了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社会都由多个具体利益群体组成。因此,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等34个界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由于各个界别的代表都体现了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因此,以不同界别构成为组织特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在客观上集中了中国社会的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海内外各个方面的代表和优秀人才,体现了社会各界别和各方面的意见要求,为社会各界充分表达其利益,就重大政治问题广泛协商提高了制度保障。
第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场所,是各个政党开展政治对话、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
政党是汇集不同政治意见、表达不同利益要求的重要形式与工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明显的适应中国现代化所要求的政党关系结构的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是这一政党制度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的各种国家机构中,只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民主党派才可以本党派的组织名义提出建议、提案和发言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这种合作性政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这种合作性的政党结构既能发挥不断扩大政治参与的功能,融合各阶层利益,又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为社会政治参与提供制度化的组织、程序和途径;既避免了多党竞争制容易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又可以避免一党制无视社会需求、脱离社会监控而导致严重的内部腐败;既可体现严格的统一与权威,又可促进并保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这一制度创新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经济的多元、利益的多元不可能也不能形成执政党的多元,中国的执政党只有一个,即中国共产党。但是多元的利益都需要拥有表达的渠道,只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多党合作的机构和重要场所,各个政党可以坦率地开展政治对话,表达各自的主张,实现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制度与人大制度互为补充,实现人民民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纵横交织,把协商民主和代议民主结合起来,为真正实现人民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协商民主”理论源于西方,旨在补救代议制的缺失,更多地表达公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公民的真正诉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虽然也使用了“协商民主”的概念,但是其主旨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对话和政治协商,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和代议民主。与之相对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以各族各界各党派为单位,以纵向结构为依托,旨在表达和体现各党派、各民族、各界别和各社会团体的团体利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体现的是协商民主。
这两种纵横交织且互为补充的政治制度,通过代议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形式,为凝聚人民力量、体现人民利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当前,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高效、制度化发展,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从制度上保障人民政协这个重要渠道切实发挥作用,大力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鼓励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建议和意见;逐步推进人民政协在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行动方面的监督工作、实现问责和问政;拓宽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沟通渠道,设立委员工作机制和联系制度,允许其代表民意、体现民意、公开表达民意。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保持人民政协这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畅通高效,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第四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说课稿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说课稿
说课者:董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思想政治》②必修“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题《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二、教材分析:
1、与原版本的相关内容对比: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这一框题内容涉及原版高三《思想政治》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四个框题的内容。教材对于知识点的要求有所变化,浓缩了知识,删减了内容,但仍有侧重,需要教师更广地延伸知识和学生更主动地自我学习。
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这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本单元“三个制度一个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把握中国政党活动现象的知识依据。学习这部分知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利于理解前边“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联系民主广泛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本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也将为后边全面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了解政党制度的含义;掌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容;理解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运用和联系知识分析我国不能采取多党制的原因等。
能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归纳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
(2)、思维和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集体协作探究知识的过程。
(3)、思想和觉悟
在生活中思考生活。让学生明确这一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引导学生养成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通过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分析方法来探究中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的区别,坚信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 1 情,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从反面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三、教法选用及学法指导:
1、教法选用:
多元课堂元素运用。遵循“多元教学—引导深入—思考提高”的设计思路,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等等。
2、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设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和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来自主组织知识,自主创设知识情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探究式引入:
在本节课引入新课时,我选用一则大家较为熟悉的生活材料,探究引入,拉近距离,建立师生融洽的课堂互动氛围。
“《美国两大饮料公司与两大政党》—‘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是美国的两大饮料公司。他们要想在软饮料垄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尽力扩展事业,就不得不攀附“政治大户”,反过来,“政治大户”也非常需要尽量多的财神爷的支持。于是“可口可乐”成为了与民主党关系密切的饮料,“百事可乐”成为了与共和党关系密切的饮料。在二战期间,食糖货源紧缺时,“可口可乐”公司被政府定为优先供应原料的企业,美国政府还给公司拨款建造了64个装瓶工厂。而“百事可乐”在共和党执政期间,成为在苏联举行的美国商品展览会的惟一的美国软饮料的代表,从而畅销当时的苏联。”
在学生读完材料并饶有兴趣谈论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从材料中得知美国是怎样的一种政党制度形式?(轮流执政)两家公司为什么要和政党相联系?(经济利益)政党和企业之间有何共同利益,都是代表谁的利益?(资产阶级)两党如果不轮流执政,会造成什么结果?(利益不平衡,引发激烈斗争。)我们国家需要这样做么?”等问题。
引起学生探究问题所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予点拨,最后峰回路转地引出结果“不需要!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比资本主义国家优越。”好!乘胜追击:“那么,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又具有那些优越性? 2 那究竟怎样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进入下一环节。
2、研究协作 创设情境:
本框内容涉及旧版本四个框题的知识要点,要学好本框,得了解清楚其知识体系,要抓住要害,有所侧重地展开。在新课改背景下,我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和“小组探究学习法”,提出问题后分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实行怎样的政党制度?
(2)我国具有那些民主党派?他们是什么性质的政治团体?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制度的地位和每一项内容)
(4)试试联系生活中的政党活动现象来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5)从比较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为什么不能采用西方的多党制?
注意:对于问题,如果只是阅读而不思考和分析综合,也是不容易得出答案的,需要教师参与其中,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共同获得知识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疑惑,引入下一环节。
3、汇报结果 释疑解惑:
学生将其在分组探究中的收获,进行汇报小结。教师在认真听取汇报后,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主要有:
(1)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学生主要是对“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只是政治领导,而不是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产生疑问。我选择一道辨析题来解释,即:当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这是将当对国家的三种领导方式与其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混淆了。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一种大政方针和方向性的政治领导。而如果是思想指导,那么意味着各民主党派也遵照共产党的信仰、纲领和路线建党等,这是有违政党的特征“具有自己的纲领”的。如果又是组织领导,那么各民主党派的一些人事任免,成员组成和机构设置等都得由共产党安排,也是不行的。
(2)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让民主党派来执政?”,对于这个问题,是本框题的难点。我采用三方面突破。一方面,区分认识。这是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多党合作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而这种主张是多党轮流执政。中国能不能呢?引发谈论。另一方面,摆出道理。3 首先,以孙中山的话语“中国照搬外国的多党制和议会制,不但是学不好的,反而学坏了。”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学生联系近代史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实践。另外,再次启发学生联系前苏联的历史经历和我国如今面临的国际形势来分析。此外,再来目前共产党党员人数和各民主党派人数的数据表的对比作为佐证。第三方面,挑明实质。系统地从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性质、这种主张的实质和后果上阐述对问题的认识。
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使问题认识的更加深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找寻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观点,进入下一环节。
4、归纳总结:
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关系、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主要具有三个优越性。而中国决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合作制,原因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学生回忆,并注意最后点出重点和要求学生思索的难点。
至此本节课教学内容基本结束,为检验和巩固教学目标的成效,我们也在教学中参加一些配套题目。,5、训练反馈:
第一部分:课堂演练。采用材料分析题来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后思考与讨论。
如: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何异同?
四、板书设计(略)
第五篇:2.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涵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参与执政。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政治协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最主要的政治内容和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统一战线的形式之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中国的参政党
中国的参政党是中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指那些成立于1949年之前、致力于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在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过程中明确支持中国共产党、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反对国民党,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能够存在下去的政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的政党制度》
三、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一)参政议政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具体事物进行的协商主要采用以下一些形式:
1.民主协商会。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邀请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开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将要提出的重大政策、方针与民主党派人士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2.高层谈心会。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定期地邀请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举行小范围的谈心,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和想法。
3.双月座谈会。由中共中央主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通报或交流重要情况,传达重要文件,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政策性建议或讨论某些专题。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但重大事件随时通报。
4.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随时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具体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或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
(二)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框架下,由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
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在政协会议上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民主党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批评;具有民主党派成员身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检查实行监督;民主党派的成员通过应聘担任政府的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来发挥监督作用等。
(三)民主党派的成员被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定职务
各个民主党派一般均有少数成员被中国共产党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1.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财政预算,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中共中央提出的领导人人选,国家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动,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关于统一祖国的重要方针政策,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座谈会,地方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种活动等。
2.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情况,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或主席会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和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地方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种活动等。
3.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
包括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的专长和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
凡赞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党派和团体,经政协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协商同意,都可以参加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
个人经政协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协商邀请,亦可以参加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
全国委员会对地方委员会的关系和上级地方委员会对下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
地方委员会对全国委员会的全国性决议,下级地方委员会对上级地方委员会的全地区性决议,有遵守和履行的义务。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和个人,都有通过政协的各种会议、组织和活动,参加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权利。
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的议案,应分别经全体委员或全体常务委员过半数通过。
各参加单位和个人对会议的决议,有遵守和履行的义务。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
各参加单位和个人如果严重违反政协章程或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由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分别依据情节给予警告处分,或撤销其参加政协的资格。
(四)全国委员会
全国委员会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由上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
在每届任期内,有必要增加或变更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决定人选时,由本届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现任的全国委员会由34个单位组成,即: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会福利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特别邀请人士。委员共2196人,常务委员290人。
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
全国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并设立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
常务委员会由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其候选人由参加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各党派、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协商提名,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全国委员会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副主席、秘书长协助主席工作。
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主席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五)地方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方,均设立人民政协组织。
目前各级地方委员会3000多个,委员50余万人。
人民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
各级地方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产生办法、职责、主要工作机构的设置等,与全国委员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