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

时间:2019-05-13 00: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

第一篇: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

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10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近年来,全国各级青年企业家协会在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发展,积极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帮助广大青年企业家提高自身素质,投身经济建设。特别要指出的是广大青年企业家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工作过程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即将卸任的王晓会长,向其他各位副会长和协会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青年企业家队伍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不仅直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着重要的贡献,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经济发展到最后拼的就是企业的水平,企业的水平归根到底拼的就是企业家。在我们的协会中能不能为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培养出最优秀的企业家人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所以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兆国同志非常关心中国青年企业家的成长,亲自出席了开幕式并为我们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特别是对青年企业家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青年企业家要把个人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大局,要积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贡献,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这些讲话是兆国同志认真考虑以后提出来的,我个人感到思想性、时代性、针对性都是很强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领会。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当代中国青年人参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在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发挥作用、直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性组织。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介、协会等社会组织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程度跟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有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变,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了很宝贵的条件和机会。为此,团中央书记处决定借助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青企协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为中国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创造更多条件。

借这个机会,我想结合书记处对协会工作的总体考虑和我们过去学习实践的一些体会,跟大家交流三个问题的认识,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协会的组织功能设计

现在社会上各类协会很多,在座的很多同志有不少都是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或者都已经参加了不同的协会组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青企协组织功能设计,我们初步考虑主要强调四点。

一是沟通交流问题。协会组织成员之间合理的、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沟通交流是促进组织实现功能的最基本条件。这是最低层次的功能,但要把最低层次的功能做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关键要把握交流信息的价值含量。我们特别强调,宏观经济信息、行业发展信息的交流,企业管理最新技术、工具和方法的交流,以及提高青年企业家综合素质所需要的与有关特定的外部组织间的交流,与行业协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性的交流等等,都是极其重要的,评价这项工作归根到底要看交流时间和有效信息的比例关系。为什么我们这次会议时间没有安排那么长,不是准备的不充分,而是因为大家所在的领域很宽,集中起来开这样综合性会议,不宜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每次开会不在于来多少人、开多长时间才表明这个会是否重要,而在于价值含量跟时间的关系。企业的经营领域不一样,发展路径不一样,关心的市场条件也会不一样。比如,做钢铁的跟做食品的能坐在一块儿讨论的除了共性的财务问题和企业管理的新的工具、方法、思想之外,我想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虽然沟通交流是一个最基本的职能,但是专业化的重要行业信息交流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对我们各类协会组织都提出了挑战,秘书处要在交流的问题上下很大的工夫,要好好做设计,要把交流的内容专业化、行业化,要突出实效。

二是促进发展问题。协会组织如果做不了单个企业自身能用较低成本、较短时间完成的促进发展的事情,基本上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会员为什么要加入协会?这与共青团组织遇到的挑战是一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加入组织的根本性原因是协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都要思考的问题。促进发展总体上有两个目标相辅相成,一个是企业家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个是促进会员企业的发展,两者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有的企业家本人的素质高,但企业并不一定很大,这里有商业机会问题;有些企业家管理的企业很大,别人内心里却未必对你很尊敬,这里面有企业家自身素养问题。但在大多数条件下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协会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探索好如何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帮助我们的会员企业家和会员企业有效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任务更高、更难一些,但不是没有路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方面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做新的探索。

三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框架下如何解决协会组织合法有效的维护权益问题。维护权益总体上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要善于把会员群体的普遍性利益诉求结合起来。维护权益,个案的问题是重要,在帮助协调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二是要注意与法规的贯彻实施,甚至是与重要法规的制定过程有效结合起来。法规在制定或实施过程当中个人声音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组织整体的声音就有可能引起决策机构的关注和考虑,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秘书处和各个产业委员会都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客观地讲,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是有清晰而明确的、权威性的反映青年企业家整体利益诉求渠道的,协会整体声音要用简洁、便捷的方式反映给中央有关部门。三是要注意与有序的政治参与相结合。这里要特别强调政治参与的有序性问题,很多意见可能都是对的,但总要在一定的合理制度框架内去反映和表述,意见才会被合理有序的听取和采纳。所以从这几点考虑,协会维护权益的工作要重点围绕青年企业家群体的成长环境问题、成长条件问题、重要产业领域的行业政策变化问题、不同所有制体系的利益平衡问题、准入机会问题等等。同时,更多的注意力要放在以青年人为企业管理者的企业群体的发展问题上。协会这次吸收的会员企业当中,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有近六十家,实事求是地讲,就企业家年龄这一点我们比很多发达国家好很多,这跟我们的发展阶段、文化环境和青年企业家所具备的战斗力都相关。如何维护好这个群体的成长,为这个群体的成长环境创造条件,这是各级青年企业家协会都要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

四是青年企业家协会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支持和参与党的青年工作。这个目标是不能回避的,而事实上多年以来各级青企协一直在有力的支持共青团和党的青年工作。这是共青团的组织属性和角色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协会由优秀青年企业家组成的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更好地把青年企业家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引导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效支持和参与党的青年工作,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促进好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每一个组织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只有一个目标,而是多元目标的组合。考验我们在座的同志、考验我们新的会长班子、常务理事会的本领就在于找准结合点,而不能简单的偏向于某个目标,只偏向于某个目标工作就很难持久,也很难成为机制。能不能找到结合点要靠智慧,要靠对问题的本质把握。所以协会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以后要把握好沟通交流,促进发展,维护权益与支持青年工作的结合点。分别看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不是轻松的事情,要把它结合好是要费一点脑筋的,特别是担任会长、副会长的同志要有这样的准备。我看协会组织发挥作用好不好,影响力大不大归根到底也在于这几项重要职能结合点的把握上。事实上有许多类似组织作用发挥得就很好,比如中国美国商会,日本商会,欧盟商会等等,他们提出的白皮书意见都会引起企业界和政府的足够重视。我们还有一些民间的协会组织作用发挥得也非常出色,比如中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就很有权威性,每年的时尚周有一二百场活动,都是最权威的、经典的时尚发布展示,社会影响很大。所以说,事在人为。

本次换届书记处一方面根据企业规模和在行业当中的基本地位对副会长的组成做了一些考虑,同时也请秘书处的同志很慎重的推荐了人选,并征求了当事人的意见。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人在做好自身事情的同时有开放性的心态,愿意把自己的智慧外部化给其他社会组织,有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愿望和目标,都应该受到尊重。不愿意外部化的我们就不一定请他参加这个组织,他获得的成就同样令我们尊敬。发挥协会功能要花一些心思,在多数情况下花心思就要花时间,不一定是来开会的时间,是想问题的时间。这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关于功能设计问题,大家下午还有机会发表意见,我也不一定说得对,如果大家拿出更好的意见,我看还可以完善。

二、关于协会肩负的重要任务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所肩负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探索在协会的组织框架下,如何促进青年企业家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团中央书记处对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的判断。十年、二十年之后,如果在我们青年企业家协会当中不能够产生一批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那是协会工作的失败。所以有一些事情可以用短期效果来评价,有一些事情就不能用短期效果做评价,就像我们尊敬的、世界级的顶级企业成长一样,它们从来不用形容词表达自己,而是用时间的长度证明自己。所以我们这个协会成功与否,既要看当前做哪些更有效的工作,更要看在我们的会员群体当中能不能成长出一批在中国未来最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家。优秀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上,还要体现在企业家综合素质上,把握好经营企业和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所以兆国同志特别强调综合素质,不光看知识本领,心态也很重要。对企业来讲,有一些看准的事该做不做,就会丧失发展机遇;有一些事不能做的时候着急了,就会动作变形乃至用非正常手段,结果就会出问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一方面是靠企业家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靠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靠个人努力与组织功能的结合,但还有一方面是要靠组织对人的才能增长的激励机制设计,从这个方面我想谈三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素质的标准问题。这个问题仁者见仁,但是我想有一个方向要明确。青年企业家在未来成长当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素质结合,就是一般性的管理能力素质与企业经营者特定的素质的结合。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人跟人进行比较,有些方面这个人很擅长,有些方面这个人不擅长,正是这样的各种擅长和不擅长的相互结合构成了我们社会进步的基本逻辑,这是亚当斯密1789年讲的,社会分工对效率的创造问

题。关于企业家或者管理者的一般性素质的问题,大家有普遍的看法,大致包括学习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人事工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基本层面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可能是够的,但作为优秀企业家还不够,还有较高层面的要求。例如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出思路、出思想的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或者说非权力带来的领导能力。很多人的能力是权力给你的或者是制度权力,或者是继承性的权力,但是优秀的、杰出的企业家一定要有非权力带来的影响力,靠你对员工内心的、深刻的影响来获得这种领导能力。当然这是大家一般的看法,或者还会有其他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我今天主要想谈一下企业家的一些特殊素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技术性的知识和管理类知识。企业家的特定素质要求跟党政干部不一样,跟共青团干部也不一样。例如共青团干部都去学EMBA不是必要的要求,但是对企业管理者来讲类似于MBA、EMBA的知识结构就是基本要求。像工厂的团委书记,如果没有认认真真念企业管理的知识,怎么能找到工作载体呢?企业运行最基本的知识不熟悉怎么跟经理、技术人员对话呢?怎么引导职工认同企业,接受管理呢?为什么企业要严格管理?道理很简单,接受严格管理的规则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高,企业生产流程是高强度的组织化过程,严格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为什么企业要有激励?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做到物质的与精神的结合,不能否认人的价值。因为企业中有一些岗位是不宜监督的,有一些岗位是比较好监督的,可监督的可以多强调约束,当然也要激励,但是不宜监督的岗位怎么办?只能多强调激励,当然也要约束。所以我想工程技术类的知识、跟企业生产产品类的知识,管理类的知识,这都是企业家所需要的特定素质、特定的知识和理论要求。另一方面是综合性素质要求。一是创新意识。我看这一点大家没有分歧,因为熊彼特先生讲了之后还没有什么企业家或经济学家对他提出挑战,都是在引用,就是所谓的“创造性破坏”的引用。我们把它称之为第一条最重要的意识,叫创新意识。这里强调的创新意识是在我们系统的、深入的掌握好经典的、传统东西的基础上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你过去没说过的创新或者你认识的人没说过的创新。这样的例子不仅在企业里存在,在我们的政府里也有很多,我们能简单的拿1998年的金融危机跟这次的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吗?能简单的拿1998年被金融危机冲垮的马来西亚跟现在的中国做比较吗?根本就不能比,我们国际收支平衡下面经常性项目是放开了,资本项目是有条件的、较少的放开。所以我特别想说创新意识是对经典的、传统的有效把握基础上的新的创新。我们企业激励制度设计是不断在创新的,股权激励制度、期权激励制度,这些都是有其发展历程的。二是风险意识。这是企业家跟很多体系优秀人才完全不同的特定素质要求,这是那种能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特定素质要求。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查一查,对风险意识讲的最深刻的是耐特在1921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当中的表达,进一步强化了“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就可以不要企业家,也就没有企业存在的必要”。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因为有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产生了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他们要向其他人支付有保证的工资,而自己承担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样使敢冒风险的人承担风险,并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不敢冒风险的人得到固定工资。所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收益高低是很难的事情,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事情,不能看人家挣了钱就眼红。所以说有些事情我们要看得再深入一些,企业家的高收入主要源自于风险意识,源自于应对不确定性的那种必然的过程。所以风险意识我个人认为是企业家特定素质当中极其重要的,他要求我们用平缓的心态看待别人致富,也要求我们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企业家自己的谋利过程。三是决策意识。决策是一个非常系统、科学的过程,大家可以看看197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对于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决策程序要面对复杂、多元的决策目标。所以有些人说企业家可以不在乎员工,但经典理论不是这样表述的,经理人只对股东负责,经典理论也不是这样表述的,美国也不是这么做的。我们学市场经济学什么?西蒙在1955年的一篇文章中,对合理选择的厂商行为模型讲得很清楚,厂商是目标冲突的结合体,是经理、股东、工人的结合体。为什么坚持强调正职的作用,严格意义上讲副职称不上企业家,最多能算企业高级管理者。因为只有正职才会面临生产、库存、利润、市场、工人收入等各目标的相互关系、冲突关系。用什么方式解决,厂商追求令人满意的总成就,而不完全是特定的最大利润。所以对我们企业经营者决策能力的要求不是简单地“定个什么事”,而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判断过程。四是竞争意识。有些经济学家对竞争的最新研究成果很深刻,中青企协的顾问里面有的做出过这样的研究,通过世界社会整体财富创造的历史进程发现,市场机制产生几百年创造的财富大概占到有史以来财富总量的90%以上,或者高达96%,这不一定很准确,但是高比例是肯定的。这里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跟这个制度的本质特征有关,这个制度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竞争鲜明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你的产品好坏由别人评价,这跟我们自己评价自己的工作不一样,评价是由别人决定的,根本上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所有企业的产品和劳务最终的评价权力不在自己。第二在高度充分的竞争体系当中,好企业与坏企业,好产品与坏产品,有的时候相比较就差一点,但是差一点的就卖不出去,好一点的就会供不应求,这是竞争制度的本质内涵。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在每一个收入层级里都会竞争性的选择那些“更好”或“更多一点”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新的产业组织理论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很多行业当中只有位居最前列的几个企业和厂商才能保持持久盈利能力,这也说明竞争的残酷性和极端重要性。当然每个行业格局不同,结果也不完全一样,至少对垄断竞争跟寡头竞争当中这个结论一定是对的,而对完全竞

争的产业领域这个结论不一定对,但是它能够反映竞争的极其重要性。我们结合学习和思考可以看出,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决策意识、竞争意识是企业经营者或者企业家素质当中非常重要的特殊需要的素质。这完全不同于其他一些岗位,特别是不同于一般的党政领导岗位。

(二)关于学习的问题。学习对于青年企业家成长极其重要,是根本不可能替代的路径。学习要特别强调:一系统性,二经典性,三前沿性。学习,一是要系统,只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产生出重要的工作力量,知识结构合理就意味着要系统,只知道某一个角度的真理,不注意真理之间的关联,就不能相互支撑、融会贯通。二是要经典,在部分文献当中、讲话当中、讨论会当中有“伪真理”、“半真理”的现象,所以要有判断力,要靠对经典的掌握来判断。大家要多看教科书,有些企业家写的书也很好,但是我一直主张在训练MBA、EMBA的时候多看经典教科书。因为,主流教科书里的理论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验的。青年企业家时间是非常宝贵和有限的,学习的时候要强调经典的东西。三是要学习前沿性的东西,有一些最新的、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总结,可以全方位影响我们的经营思想,这些知识是要掌握的。比如,我在念大学的时候没有清晰的博弈论概念,产业组织的很多理论并不成熟,没有写到当时的教科书中。现在不了解产业组织理论就当不好董事,更当不好董事长,因为董事会在定发展目标时要对行业问题做出重要判断。

我想协会工作要有侧重,重大的学习任务肯定不能主要由协会来完成,主要靠企业家自己努力,协会可以集中最优秀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智慧,提供学习框架,提供学习要点,提供经典书籍,并且请最权威的学者做高效率、经典性的辅导。什么叫高效率,一本书很厚,很短时间内看不完。而学者效率高,他读了二百本书,给你讲一本书,讲的就快。商务部当时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一套读书机制,就把最经典的经济学著作和世界最知名的著作读薄,一本书50万字,他只给你几万字的东西,帮你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协会要思考这样的方式,框架好不好,要点好不好,权威性够不够,专家能不能做最好的学术辅导?教授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有的教授你问问题能把他问住,有的教授可以用他高强度的知识积累梳理出最重要的思想和方法线索。这次协会邀请的顾问不多,协会不需要很多人挂名,但是这些顾问无论从实践和思想层面都可以为青年企业家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请的学者有三位,主要是中青年的代表。林毅夫先生在世界银行任职,有规定不许兼职,但是他本人很愿意为我们协会做工作。樊纲教授在宏观经济方面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张维迎教授在企业理论方面有权威性和代表性;钱颖一教授在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转轨研究方面有权威性和代表性。部委的顾问和企业家顾问也将结合所从事的工作,为协会做一些工作,真正为青年企业家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大家下午讨论还可以提出来,在学习方面协会能干什么。不知道大家怎么学习,我经常是要跟同志们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一方面我们的知识量、信息量不够,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垃圾信息也很多。如何判断和选择?所以,仅靠协会秘书处承担这样的任务是不行的,但如果各方面的顾问进行知识推荐,秘书处可以做程序性的判断,并向大家推荐。因此,要建立与顾问的定期沟通机制,协会的网站要做好,沟通的办法要畅通。协会要为中国整体的青年企业家成长服务,我们的使命超过所有的商学院。完成这一使命,要靠集体力量,借助大家的智慧。

(三)关于实践的问题。在实践方面,协会能够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主要靠大家自己,但是在实践当中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要树立自己能力结构的目标和知识结构的目标,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我接触到中国第一流的企业家都在这个方面有极强的本领,最短的时间内要判断出自己哪方面强,哪方面弱,学的东西都不一定是大学时候学的,也不是第一专业学的。二是要弥补能力缺陷。三是要敢于否定自己,企业家敢不敢否定自己的不足,那直接决定盈利能力。敢说哪里决策错了,怎么变成对的或者可能对的,首先要的是勇气,特别是企业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是真的要向有些领导同志学习,说错了我就纠正,公开纠正。当然还有一点要注重向高手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中的规律总结。协会要给会员提供机会,怎么向高手学习,怎么在实践锻炼后形成新的规律认识,这都关系到企业家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关于协会工作的方法和原则

不仅团中央书记处对协会给予极大的希望,社会发展到今天,国家、民众对企业家群体同样寄予了希望。政府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是管规则、管秩序,发挥促进二次分配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进程当中,通过企业和企业家不断的创新发展,为社会提供新的产品、服务,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跟自然的关系。手机、家电、交通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其中企业的作用极其重要,企业家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公众在社会进步当中对企业家寄予很大希望。当然政府也起到推动和促进事业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形成尊重企业家,认同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发展的氛围。针对这方面我对协会的工作再提一些意见。

第一,要在感情纽带基础上建立理性认同。现代的社会组织很多,很多是联谊性组织,泛化了组织基本功能。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需要认识一些自己组织体系之外的人,但这个不能成为协会的宗旨。协会还是要首先强调它在感情纽带基础上的理性认同。比如说,首先要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这个都不认同,就会在困惑中工作和生活。第二要认同中国青年企业家

所肩负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青年企业家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成长于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有能力也应该担负起惠民报国的责任。再比如说理性认同当中,科学发展观的很多重要思想跟企业发展是一致的,自主创新的重要思想战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战略都是与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的。这些理性认同要培养,要在协会当中确定,因为大家代表着重要的力量,可以发出声音。认为有问题可以交流,什么地方不准确,什么地方需要丰富,什么地方便于让更多的人接受,可以在协会这个平台中达成共识,统一思想。

第二,要努力形成协会组织化的整体力量。我们充分相信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能够给广大青年企业家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的条件,从而形成组织化的整体力量,也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外部性的规模收益。如果协会组织力量很强、影响力大,在跟本组织之外其它体系交流的时候就有权威性;如果组织力量不够,整体战斗力不强,水平不高,就难以产生影响力和话语权。人以类聚,彼此尊重,相互协调,这是社会生活基本准则。因此,协会开展工作和举办活动,要充分尊重协会会员的意愿,不搞轰轰烈烈、不切实际的形象性工作。要本着有利于青年企业家成长,有利于青年家企业家交流合作,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服务协会会员个体的发展,实现协会组织化整体力量的不断提升。我刚刚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朝鲜,这几个国家都提出要跟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交流,包括现在很多省也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交流要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协会秘书处在组织到各地的考察、交流活动中,要慎重细致,要把存在的商业机会、产业结构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了解清楚,然后用最便利的方式广泛发给全体会员,根据大家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另外一点是要考虑用共青团的整体优势集中褒扬有作为、优秀的青年企业家,为他们创造成长环境。可以考虑出版中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人物系列传记,把青年企业家最经典的思想和智慧集中起来,向广大青年人宣传这些值得整个民族为之自豪的人。企业家个人出书影响力是有限的,但通过组织化整体力量来褒扬这些群体,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要在其他的传媒上广泛宣传,下一步中国青年发展论坛要以青年企业家创业为主题,以大家的创业历程、创业经验和创业方法为主要内容,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尊重企业的创造,尊重企业家的才华,学到那些最本质的成功经验。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要探索建立中国青年企业家调查系统,发表每年一度的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报告。当协会整体力量越来越强的时候,就要特别的彰显这个重要群体对一些重大经济问题的判断、认识、看法。下一步我们将请中国青年企业家群体讨论应对危机的哪些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哪些措施是需要下一步注意和观察的,哪些产业领域现在遇到了竞争当中的问题,哪些遇到来自外部的挑战。秘书处要在有关部委的指导下确定选题,如果到了一定层面一起讨论重大问题并产生认识,就会互相启发。在达成共同认识、共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判断,就可以协会的名义上报有关部委,为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从而积极服务政府决策过程,同时为青年企业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和有针对性的条件和空间。青年企业家协会组织化的整体力量是互相促进的,当我们的份量越来越重,就表明中国青年企业家群体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直觉判断越有价值,只要是整体化的直觉和判断有价值,就能够影响宏观决策,所以我们的会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到一定程度再讲多还是少的问题。第三,要特别坚持专业化的工作方式。这是较大的挑战,但是中青企协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建立了专业委员会。本次大会根据协会会员的整体情况和协会发展需要,将专业委员会调整为产业委员会,就是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会员界别,发挥专业化的作用,提高协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市场经济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分工创造效率,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标志着市场经济深化的程度。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委员会的建设,把真正热心于协会工作的同志选任为产业委员会的领导和秘书处人员,不断丰富和活跃各产业委员会的工作和活动,使行业相同、业务相联的企业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享信息。同时,以各产业委员会工作的日益活跃,推动中青企协工作的整体提升。

我就代表书记处讲这些意见,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供大家参考。

(2009年11月6日印发)

第二篇:陆昊同志在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颁奖仪式

陆昊同志在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颁奖仪式 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5日)

刚才,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都海朗等5位获奖代表作了发言。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们很受教育,很感动。在你们中间,有的到西部农村基层施展才干、贡献力量,有的与农民工子女长期结对、奉献爱心,有的在抢险救灾斗争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有的在赛场内外挥洒汗水、履行职责,还有的迈出国门传播友谊、展现风采。你们是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你们的事迹值得广大青年认真学习。我谨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这次获奖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青年志愿者事业奉献心力的广大基层团干部,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同时在这里召开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深入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在全国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17年来,志愿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普及,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青年志愿者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已经成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借此机会,我想和同志们交流三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青年志愿者事业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青年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2008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大会上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 1 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倍加珍惜青年志愿者行动为党、为社会、为青年所创造积累的实践成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对推进青年志愿者事业重大意义的认识。

1.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有效的社会化动员机制和方式。对青年人的组织动员有两种方式,一是我们过去擅长的组织化方式,还有就是志愿服务这样一种新的重要方式,我们把它称之为社会化动员方式。共青团组织紧跟经济社会变革步伐,顺应当代青年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把握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理想追求,通过志愿服务这一青年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采取社会化动员方式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引导青年在服务和奉献过程中体现价值、完善自我,实现了精神引领和组织青年为社会作贡献的有机结合。每一次重大志愿服务行动,都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直接号召,无论我们的青年在什么样的组织里,都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志愿服务来体现自己对社会的奉献,体现精神追求。在过去我们长期善于的组织化动员基础上,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动员方式。

2.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变革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实践表明,志愿服务广泛动员了社会资源,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促进了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志愿服务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志愿服务还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现自我的愿望,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3.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为当代青年人所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我们所处的时代,无论物质财富多么丰富和发达,物质终究不 2 能完全替代人的精神。当然,我们丝毫不否认物质财富创造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作用,但精神力量对青年人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青年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志愿服务抓住了青年人的内心,充分尊重参与者的主体选择,特别符合青年人追求时尚的本质要求。志愿服务活动在表面上看,是一种服务行为,在本质上是精神现象,也是一种精神时尚。志愿服务活动之所以能够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一个重要的元素来自于青年人对精神时尚的追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青年人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实践中熟悉了社会,磨练了意志,提高了本领。

二、进一步把握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原则

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探索形成了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原则,我想强调三点。

1.坚持围绕党政大局和社会发展进步谋划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在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要求的全局高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找准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切入点,思考、谋划和加强青年志愿者工作,不断增强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实效。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志愿精神在影响带动社会、教育引导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繁荣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2.坚持尊重志愿者的主体地位,不断调动激发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积极性。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根本主体,青年内心需求是志愿服务的动力之源。把“以志愿者为本”的工作理念贯穿青年志愿者工作始终,提思路、做规划、抓落实等都要以青年志愿者的内心认同作为根本出发点。特别重视青年人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中表达出来的内心精神追求,进一步调动激发广大青年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内在积极性,防止出现“行政化”、“被志愿”。

3.坚持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把青年志愿者工作作为加强全团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动员方式。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青年群体分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新变化,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实现对广大青年最大范围的影响、吸引和凝聚。充分借助志愿者这种工作方式来有效地推动共青团组织的全局性工作,把青年志愿者工作与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重要战线工作融在一起,使青年志愿者工作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履行根本职责、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动员方式。

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把青年志愿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08年9月,中央文明委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了总体部署,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新格局。在组织体系上,中央文明委从宏观规划、组织领导、工作体制等方面对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加强了协调,志愿服务工作由有关部门组织推动上升到中央统筹推动,这是党领导下的一种全局性、体制性工作安排。应当看到,这种新格局、新变化,为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志愿服务上升为党的事业。党中央把共青团组织倡导实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上升为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对共青团组织给予的极大肯定和褒扬。二是社会中蕴含巨大的志愿热情。志愿服务创新了调动人民群众内在积极性和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的活动载体,实现思想引领和组织青年为社会作贡献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三是共青团积累了深厚的工作基础。青年志愿者工作经过17年发展,在组织建设、品牌建设上有较为扎实的工作积累。我们要把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厚感情和在新的事业发展格局中准确定位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党政大局、履行团的职能、吸引凝聚青年的有机统一,把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与 4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倡导志愿服务创先争优的良好风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实现新发展。

1.集中力量把青年志愿者工作品牌做深做透。共青团组织配置资源能力有限,调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必须集中力量抓住重点。经过反复考虑,我们可以在三个领域、四项工作方面有更大作为。一是“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这是团中央书记处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讨论、慎重考虑后作出的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决定,目标是要将其打造成全国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广泛持续开展的品牌项目。实施这项行动,主要考虑到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成为长期战略性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团组织从哪里切入很关键。农民工子女工作本来就是一项重要的青少年工作,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对象。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把“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作为共青团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新格局下提升青年志愿者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团的中心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全团一盘棋的布局推进工作,充分运用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持之以恒、深入推进,把这项工作做出成效、做出影响,使之成为带动青年志愿者事业整体发展的龙头项目。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是在整个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作品牌,也是围绕全局性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积累。市场机制能不能完全解决人力资源均衡配置?我们去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作调研,切身感受到西部计划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据了解,目前已有8000多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西部,占西部计划志愿者总人数的10%,在兵团等地留下的志愿者比例高达40%,这是重大成就。志愿者在艰苦地方扎根服务,靠什么?靠的是感情和事业支撑。他们 5 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逐渐感悟到人归根结底要活在对自己真诚的情感关系当中,要活在自己喜爱的那份事业追求当中,要活在别人对你内心里而不是表面上那种尊重和认同当中。实践证明,通过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过渡性安排,结合青年人的理想追求和情感逻辑,帮助他们在西部和基层找到自身事业的发展空间,做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力量支持人力资源流动、支持基层人才需要、支持国家均衡发展的“三个结合”,得到了党政的高度认可、基层的普遍欢迎和青年的积极响应。下一步,要在中央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以更大力度推进这项工作。三是大型赛会、重大活动志愿服务,要使青年志愿者把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奉献精神,把短期的奉献精神转化为责任感,把参与意识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品行。同时,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外友好事业和对外工作的需求,认真扎实做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工作。

2.始终坚持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服务时间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通过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制度化安排转化为志愿服务的整体力量。一方面,要形成开展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各级团组织要把弘扬志愿精神、激发青年热情、发挥志愿者专长、灵活安排时间等工作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把分散在全社会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奉献精神和有效力量,汇聚成志愿服务的整体力量,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形成全团志愿服务的整体力量。坚持品牌的整体性、持久性,进一步加强对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宏观规划、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积少成多,把全国各地团组织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方面探索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品牌整合成全团志愿服务的整体工作力量。这是在当前新格局下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整体品牌、扩大社会影响的必然要求。

3.充分发挥协会在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由共青团组织主导的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工作全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一要推进协会工作社会化。坚持“开放办协会”,广 6 泛调动社会上各种积极力量。这次协会换届,在人事安排上我们作了一个调整,就是请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作为协会指导委员会成员,请更多的优秀志愿者代表担任协会的领导职务,以褒扬他们的志愿精神和在这项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要特别注意把党对青年人的要求、共青团的职责与各类社会力量、市场主体所关注的兴奋点结合起来,与党政部门的重大工作部署和安排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协会在推进青年志愿者事业中的特有作用。二要注重协会能力建设。提高理事会成员的学习运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引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引导各级协会的成员真正成为志愿精神的重要宣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三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凝聚和服务。以志愿精神吸引、凝聚、感召青年志愿者,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加强对青年志愿者在开展服务、学习成长、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促进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

我们坚信,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中央文明委的总体部署指导下,各级党政部门的工作指导和支持下,有广大青年人内心里蕴藏的精神力量、精神追求和可贵的理想主义情怀,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三篇:陆昊同志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陆昊同志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各族青年代表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我们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我代表共青团中央,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广大团员青年、各级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了。从那时起,我们党始终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开展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团的历史使命、根本任务、工作职能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90年来,共青团坚持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始终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按照党的要求培养引导青年,帮助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锻炼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凝聚起青年的力量。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屈不挠、顽强奋斗,锐意进取、建功立业,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雄模范人物和众多优秀青年群体,用奋斗激情和聪明才智谱写出一篇篇壮丽的青春乐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推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创新,先后开展了“为重点建设献青春”、“希望工程”、“青

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时代特色鲜明、青年积极参与的工作和活动,不断开创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面对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对共青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带来的挑战,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注重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农村、学校、社区等不同情况,努力找准工作切入点;面对青年思想和工作、生活中的新状况对共青团有效团结凝聚青年带来的挑战,各级团组织积极探索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素质能力的培养、靠广大团干部对青年的满腔热情,努力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面对信息技术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共青团组织建设方式带来的挑战,各级团组织探索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方式创新组织建设载体和工作载体,努力把团的组织建到广大青年中去。这些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初步经验。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干、贡献力量提供了广阔舞台,也给共青团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出了崭新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天纪念大会上将发表重要讲话,给广大青年和共青团组织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提出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努力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不断提高团的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组织青年的方式。坚持面向基层、狠抓基层,以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为基础,把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由县一级努力推向乡镇街道一级,巩固学校共青团工作基础,大力推动进城务工青年驻外团组织建设和“两新”组织团建,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实现对广大青年的多领域、多渠道覆盖,更好地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引导青年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青年群体不同特点,运用新媒体和文化艺术等多种手段,引导青少年正确把握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历史逻辑,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养成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培育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观念。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尊重青年合理需求,针对青年实际问题,切实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重点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注重发挥创业对青年就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就业经验、技能积累对青年创业的促进作用,通过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小额贷款等途径,帮助更多青年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注重关心青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积极促进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和落实,更好地维护青少年权益,并引导青年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推进团的建设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自身建设。作为共青团的干部,我们一定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自觉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团的光荣传统,切实做到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全心全意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

共青团员们、青年朋友们,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为我们青年一代注入了强大的前进动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第四篇:陆昊同志在团中央机关2010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陆昊同志在团中央机关2010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5日)

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团中央机关总结表彰大会,总结2010年机关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刚才罗梅同志代表书记处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过去的一年,机关全体同志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锐意进取的工作状态,为全团各项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机关全体干部一年来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从某种程度上说,获得表彰的部门和同志一定是从不同角度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你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有的部门和同志长期从事一些常态性工作,从事一些默默无闻、不被关注的工作,但他们也都为机关和全团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只是在现有的评选机制下不容易突出出来。因此我们不要对评选结果看得太重,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全团工作能否得到真正推动,一些重要问题能否得到真正解决,看重的是同志们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主要就做好机关工作谈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认识问题。团中央机关要发挥“思想库、作战部、风向标”的重要职能,必须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特别是要真正理解党团的重要政治关系,充分认识到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价值在于努力为党探索政治行为和组织行为在青年中的实现路径,探索党的思想主张在青年中的传播路径和有效方式。认识上清不清、透不透,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直接决定着克服困难、推进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我提醒过大家,要把认识的变化、认识的统一、认识转化为自觉作为一个重要的角度,来总结去年的工作。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1都要经常进行总结,否则就不能取得很好的进步。总结不是简单的事实堆砌,要善于从事实背后挖掘出更深入的理性思考。与行政部门工作边界比较清晰、工作内容需要经常重复、涉及领域比较单一不同,共青团组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共青团工作还带有很强的时代性、挑战性。我们既有自己的工作优势,同时也有不少薄弱环节。一些薄弱环节时间长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各部门在总结工作中,既要认真梳理好本部门的认识问题,还要对整个战线的思想认识的变化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思考,对一些重要问题和普遍性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说有用的话,努力加以解决。

我们还有一个认识要清晰地明确下来,就是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个让我们为之感到光荣和骄傲的共青团组织。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无论是我们的思想认识还是能力素质,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团干部作风,好的一定要坚持,发现问题一定要纠正,存在不足一定要努力改进和克服,否则这个组织就很难发展进步。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形成了富有理想主义追求、锐意进取、勤奋敬业、全身心投入工作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需要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断继承和发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打牢为党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基础。

第二,关于机制问题。要推动一个组织成员做好工作,可以依靠提高认识和个人努力来实现。但推动一个组织体系做好工作,仅靠个人认识和努力就不够。我们不能要求全团上下每一个层级、每一个干部都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并不否认个人主动性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共青团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而言,要保证工作的整体性推动,必须依靠正确的、有效的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组织体系整体向前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有效的决策和决策执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激励约束机制而言,就是干得好的要褒扬,干得不好的要批评乃至进行组织处理。去年我们的一些重点工作能得到一

些推动、取得一些成效,关键在于比较好地发挥了这些机制的作用。不敢碰问题、不敢说问题,以为靠一个善良的愿望就能把工作推动起来,这是基本不可能的。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在解决不同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效机制和重要原则,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好、执行好。每个人在个人阅历、思想基础、观察社会角度、掌握的信息以及对问题的整体历史感掌握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认识上不一致是很正常的。民主的过程是第一轮次的过程,是让各种不同认识充分交流、沟通、碰撞乃至争论的过程,在第一轮次谁能赢得认同,主要靠真理自身的力量。集中的过程是第二轮次的过程,就是把各种分散的意见形成集体意志的过程,最后作出决策,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在民主集中的过程中,作为领导,既要胸怀开阔、正确看待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又要根据客观实际敢于作出最终决策;作为下级,既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又要遵守党内政治生活规则,在决策作出后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书记处所有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批评都是对事不对人,都是为了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都是为了让大家对错误和问题有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避免重复类似错误,甚至延续和积累已经存在的问题。

第三,关于力度问题。面对共青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面对共青团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我们抓工作必须有足够的力度。加大力度不是不讲原则、不是简单的严格要求,而是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的结合。实践反复证明,对于重大工作,抓与不抓不一样,狠抓与一般抓不一样,高标准地抓与低标准地抓不一样。要始终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要求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提高。对于如何以更大的力度推动今年全团重点难点工作,各部门都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让我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去年在团中央继续对基层工作给予资金支持的带动下,省市两级团组织募集了

2.24亿资金支持基层团组织工作,这就是加大工作力度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正在做的许多工作难度是比较大的,这不是我们主观的问题,而是经济社会变革给我们共青团带来的挑战很大。因此,我们要推动工作,有了机制没有力度也不行,机制跟力度要结合起来。

第四,关于廉政问题。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中央是全团的最高领导机关,团中央机关干部必须带头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带头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规定。在廉政问题上,团中央机关干部做得很好,但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去年我们召开了团中央直属机关廉政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严格管理团的专职干部的几项规定》,对加强廉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有些同志犯错误,往往主观上并没有违反中央要求的明显意图,但客观上要么不以为然,要么不知道规则,缺乏对一些重大原则性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始终绷紧廉政这根弦,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中央关于廉洁从政的一系列重要要求,要坚持当干部、干共青团工作,源于对党的根本宗旨高度的内心认同,源于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社会理想和抱负,在任何时候都要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努力经受住政治、事业、名利和生活的考验。

第五,关于风气问题。一个单位、一个机关,风气很重要。对于任何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同志来说,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组织负责;既要坚持做人的道德底线,又要坚持良好的政治操守,这是形成良好机关风气的重要前提。风气好,大家的状态就好一些,成长进步就快一些。团中央机关的风气总体上是好的,大多数同志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在这里,我们要明确地提出,机关党委最重要的任务是管好风气,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抓好工作的前提是管好风气,书记处分管书记抓好工作的同时还是要管好风气。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谈心谈话和交流沟通,帮助机关干部解决思想困惑、化解矛

盾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机关干部始终保持好的工作状态,推动机关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最后强调一点,对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非公团建、引导青年等一些重大工作和重要问题,我们要反复调查研究、反复深入思考,通过必要积累和充分准备,集中全团智慧,力求取得新的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前不久,党中央书记处和王兆国同志都对共青团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倍受鼓舞、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现在共青团工作离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重大工作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我们要不辜负中央期望,始终保持工作方向不动摇,工作力度不放松、不减弱,意志坚定、有韧劲,不断深化全团各项重点工作,不断促进共青团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第五篇: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9月17日)

中国共青团网

www.xiexiebang.com 2008年10月07日

我们今天召开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团的认识,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办好团属媒体,切实增强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探索实现“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总书记的讲话对共青团提出了两个努力目标,第一个目标讲的是组织覆盖的问题,第二个目标讲的是工作覆盖和影响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们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集中研究了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问题。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处在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团的各项职能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可以说,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为此,我们先后召开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目前来看,全团上下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认识是统一的,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正在积极的落实当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是简单的“抓基层”,也不是为抓基层而抓基层。我们的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和凝聚问题。从团的工作职能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去团结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也会成为一句空话;从团的自身建设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扩大组织覆盖面,更谈不上增强组织影响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履行团的各项职能与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与“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两个目标也是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在经济社会的新挑战面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是各级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必须下苦功夫、花大力气解决好。

实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需要两个重要的过程。第一,团的工作和活动本身要富有意义,有实效,能够积极、有深度地影响青年。第二,即使工作和活动本身很好,还要让更多的青年知道,从而影响更多的青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力量,把好的工作和活动宣传出去。首先要发挥好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团属媒体是宣传报道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主阵地,是我们影响青年的基础力量。同时,要充分借助其他社会传媒资源,通过大众传媒这股强大的现代力量去影响全体青年。

各级团组织一定要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属舆论阵地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不断推动团属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二、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特点,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

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为我们加强团属舆论阵地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我想在这里强调几个问题:

1.深入把握现代传媒发展的新态势。发展团属媒体,首先要研究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跻身世界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大国,各类传媒发展迅速。在现有的传媒格局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六种传媒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

(1)报纸。截至2007年,我国共出版报纸2160种,报纸发行总量年260亿份,全国日报平均期印数达9860.39万份,比上年增长了6.6%。近年来,尽管面临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但报纸仍然契合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并具有权威性等优势,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2)期刊。我国现有期刊9468种,期刊业的年产值超过170亿元。近年来,期刊界竞争激烈,并出现了大众和分众同步发展的独特现象,一方面,期刊进一步细化,以精细化、分众化为特色,锁定小群体受众的新型期刊不断涌现,如时尚类、IT类、财经类、时政类杂志不断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读者》、《知音》等老牌综合性期刊的发行量不降反升,保持了发展势头。

(3)广播。我国现有广播电台263座,年播出时长1078万小时,覆盖人口达到12.27亿人,覆盖率达到95.04%。2007年全国广播接触率约为59.2%,比上年上升5%,在各种媒体接触率中位居第二。广播现实听众规模约6.46亿人,其中,城市的听众规模达3.92亿人,农村约为2.54亿人。从2007年开始,广播的数字化推进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数字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新型广播形态纷纷出现,向着“全覆盖、便捷化、高清化、即时化”等目标发展,是一个不可轻视的传媒类型。

(4)电视。我国现有电视台980座。全年播出的电视栏目有1299套,播出节目的总时长有1360.45万小时,其中新闻、专题和综艺节目的产量和播出量最大。2008年,我国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超过4亿台,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6%。其中,有线电视用户人数呈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在2007年突破了1.5亿人。与全球性的电视收视率下降趋势一致,我国电视总体收视率2007年来也呈下降趋势,但31个省级卫视频道收视率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

(5)网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总数的68.6%。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84.5%)、网络新闻(81.5%)、即时通信(msn,qq等,77.2%)、网络视频(71.0%)、搜索引擎(69.2%)、电子邮件(62.6%)、网络游戏(58.3%)、博客/个人空间(42.3%)、论坛/BBS(38.8%)和网络购物(25.0%)。调查显示,网络已经超出其它传统媒体,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以互联网为第一信息源的受访青少年高达80%以上。这表明,年轻一代的媒体接触习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6)手机。手机还不能算一类成熟的大众媒体,但发展势头和潜力不可轻视。截至2008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亿,预计未来4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8亿,真正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目前,手机媒体主要包括四种形式:手机报、手机电视、wap应用和手机IVR。

在现代传媒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大众传媒分众化。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是面向广大、不确定的受众进行大量的传播即大众化传播。与此相对应的传播分众化,是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在这方面,期刊、广播的发展特别明显。综合性电台大多数已经分割为新闻台、音乐台、教育台等专业性电台,读者群体明确的专业化期刊大量涌现,小众期刊受到了市场欢迎。二是单一媒体复合化。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强势兴起的背景下,很多传统媒体纷纷主动与新媒体结合,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生了很多复合型媒体。在报刊界,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投资组建或改造自己的网站。三是媒体经营集团化。现在集团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集团化经营也不再局限于报业,而是向期刊、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发展,形成跨领域、跨地域甚至是跨行业的传媒集团发展模式。

2.构建共青团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以报刊、网络为主体的团属宣传舆论体系。报刊是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核心力量。截至2007年底,团中央及其直属单位主管主办的报刊共47家,其中报纸12家,期刊35家。这是共青团利用报刊教育引导青年最直接的资源。这47种报刊中,《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在团的媒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青年报刊发行量总的来看逐年递减,这固然有大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团属媒体在把握青年新特点、适应市场新趋势、运用传播新手段等方面的不足。网络是团属宣传舆论阵地中的生力军。1999年,团中央开通了中青网,2002年中青网被确定为国家级8大新闻网站之一。中国共青团网作为团中央机关的工作网站,承担着交流全团工作的任务。近几年,团属网站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相比,团属网站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团属电视媒体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媒体效应。在广播领域,受国家行业准入政策的影响,共青团没有自己的广播电台,目前只有利用网络开办的“中青之声”等网络电台,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影响还很有限。在手机领域,目前共青团组织只在手机报方面进行了尝试,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今后一段时期,全团要把握整体、认清差距、增强信心,立足青年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共青团媒体体系。

要适应青年读者群体分众化的趋势找准定位。并不是每一个团属媒体都必须面向所有青年,这不现实,也做不好。我们要善于根据各自特点,细分读者群体。在团属媒体的定位上,可考虑这样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直接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强调权威性、思想性、实用性,真正成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载体;第二个层级是面向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强调思想性与时尚性、娱乐性的结合,以更好地吸引、凝聚和影响青年;第三个层级就是面向青年的,强调时尚性、娱乐性、趣味性、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以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影响力。

要巩固报刊阵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少年报等是骨干力量。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青年报要更加突出权威性、敏锐性和思想性,不断扩大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主办的面向各类青年组织和广大青年的思想引导性刊物,中国共青团杂志是团中央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工作指导性刊物。下一步,中国青年杂志要进一步找准定位,突出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特点,贴近青年生活,努力成为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交流成长体验的平台、展示青春风采的窗口、凝聚青年才俊的家园;中国共青团杂志要突出理论性、权威性和系统性,创新栏目,丰富内容,努力成为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地、干部成长的课堂。中国少年报是中国少先队的队报,要突出教育性和趣味性,真正为少年所喜爱。

要拓展网络媒体。中国青年网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广大青少年的集思想性、娱乐性、时尚性为一体的门户网站,中国共青团网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广大团干部和共青团员的工作网站,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中国青年网要努力把思想性和娱乐性、时尚性结合起来,推出更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优秀内容和栏目,让时尚性贯穿网站的各个环节。中国青年网不仅要成为面向青年的传播载体,还要成为全团基层组织开展各种工作的活动载体、组织载体,成为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渠道,成为青年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聚集的一种重要方式。

要探索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在对既有资源明确定位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向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发展,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的团属媒体群。

3.善于借助其他主流媒体的力量。要在发挥好团属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善于借助其他主流媒体的力量,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吸引凝聚青年。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重点媒体和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站具有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等优势,是优质、成熟的信息发布平台,应当成为我们宣传共青团工作、教育引导青年的重要依托手段,尤其是在宣传全团的重大活动和突出的青年典型上,我们要用足、用好这些资源,更好地通过主流媒体的力量引导教育青年。

三、集中全团智慧,办好团属媒体

办好团属媒体,是履行团的根本职责的必然要求,是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凝聚全团智慧,集中全团力量,贯彻“全团办,为全团”的要求,切实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1.要坚持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最本质的社会效益,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则,团属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报刊杂志、出版单位、网站等,经济效益好的,未必社会效益就一定好;而经济效益不好的,恐怕也很难实现本质的社会效益。因为,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效益必须要以受众接受度为前提,而更多的人自觉、主动订阅形成的经济效益就是受众接受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把青年“看不看”而不是“订不订”作为衡量团属媒体水平的根本标准。

2.营销和产品同等重要。媒体办得好,不等于卖得好。产品好与销售好不是一回事。各团属媒体要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注重市场营销,建立营销网络,加强渠道建设,积极打造“品牌”,实现内容建设与渠道建设的“双轮驱动,同步发展”。要把建立营销网络摆上突出位置,注意把体系的力量和市场的功能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建立体系内的营销网络,依托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团费订阅、组织赠阅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化的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市场,拓展“两新”组织、市场零售等新领域。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团属传媒要重视吸引两类人,第一是熟悉团的工作、对团有感情的人,第二是熟悉行业经营规律、有行业专业水平的人。必须强调的是,传媒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从事传媒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负责同志,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同时,要围绕团的中心工作,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把二者结合好,才能办好团属媒体。团属媒体多是竞争性组织,不能把它机关化、行政化。要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化途径。

4.要坚持严格管理。一是要注意把目标和定位体现在管理准则当中。管理必须坚持原则,不能用潜规则代替原则,更不能没有原则。没有原则,一个单位就没有章法,什么事也成不了。刊物的定位和目标,是媒体管理中的最高原则,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着定位和目标来制定和执行。二是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无论是采编环节,还是出版,还是广告发行,都有很多特殊的规定和要求,都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规则制定好了,管理严了,才能够提高运行效率。

5.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团属媒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团属媒体在共青团事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团属媒体面临的严峻形势,理解团属媒体遇到的实际困难,坚持“全团办,为全团”,共同努力,开拓进取,不断推动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发展。要主动将团属媒体纳入团的工作体系中,增强与团属媒体的互动,尤其是结合基层实际工作需要主动向团属媒体反馈意见和建议,使团属媒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在目前的条件下,要扩大团属媒体在青年中的覆盖面,各级团组织必须大力支持发行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抓发行就是抓舆论阵地建设,发行量的增大就是工作影响力的扩大。对青年来说,无论是主动受影响还是被动受影响,都叫受影响;对共青团来说,无论是直接影响青年,还是间接影响青年,都是让青年接受影响。抓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订阅发行,各级团组织负有重要责任。要采取符合地方实际的有效措施,加大订阅和赠阅力度。

同志们,共青团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关系团的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坚信,经过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一定能够得到巩固和加强,得到壮大和发展,一定能够在推动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下载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陆昊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