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医疗责任险业务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考
杭州市医疗责任险业务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考
(本文作者:杭州市分公司监察/审计部总经理吴红新)
医疗责任保险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由于其自身的风险特点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其发展速度缓慢。为了推动医疗责任险的市场发展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挖掘潜力,使这一险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从事责任险工作的实践回顾了目前杭州市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如何才能让这一险种健康发展提出一点个人建议,希望各有关方面都能重视支持这项工作,以促进医疗责任保险市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杭州市医疗责任险发展的历程
杭州市医疗责任险发展至今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杭州市分公司按商业保险独家承保。2002年11月,正值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不久,杭州市卫生局就下属十家市级医院的医疗责任险实施公开招标,杭州市分公司中标,自此开始承保医疗责任险,当时是以医技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计费基数,保险费收费标准为医技人员每年200元/人,床位每年220元/床,保险责任定义为医疗纠纷并附加医疗意外。
第二阶段,由杭州市分公司作为主承保的杭州市政策性医疗责任保险已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一直至今。2010年7月,浙江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省政府令2010第269号),在浙江省卫生厅、杭州市卫生局和浙江省保监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杭州市分公司主承保的杭州市政策性医疗责任保险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承保仍是以医技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计费基数,根据计费基数的大小确定不同的交费基数,为保障保险公司微利,当时经浙江省卫生厅、杭州市卫生局和浙江省保监局协商后决定各医院在所交保费82%内赔付,超出部分赔款在次年补交。
二、目前医疗责任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阶段,即由人保财险杭州市分公司按商业保险独家承保时,赔付率居高不下,难以为继,究其原因主要是:
1、费率水平错位,逆向选择风险较高。
医疗责任保险在承保技术方面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而此险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保险公司缺乏经验数据的累积,经营技术相对落后,目前仅仅根据医院床位、医务人员数量收取保费,不能完全根据医院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医务人员素质、科室不同、手术类型不同制定差别费率,导致风险定价不够科学,在费率厘定上缺乏依据,往往采用跟随市场策略。因此,难以避免客户的逆选择行为。比如说,能承受一定风险的大型省级医院不愿意投保,而许多规模较小的区级医院却因没有相当的风险承受能力而购买医疗责任保险。还有道德风险问题,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有些在投保以后就放松警惕,医疗管理体系不进一步完善,反而以此为借口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对于患者而言,在要求赔付的时候可能夸大损害后果以求得高额的赔偿金。对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控制水平不高,影响了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2、医疗纠纷频发,保险公司赔付压力大。
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十大热点之一。有数字显示,我国医疗纠纷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另外据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为10.81万元。当然不仅是我国,包括许多发达的国家医疗纠纷发生频率也在迅速上升。
针对当前数量居高不下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案件,客观地分析可以看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医疗行为中,由于医疗技术的滞后性、疾病的变化不可预测性和患者体质的差异性,医疗事故或医疗意外经常发生;其次,患者和医生医学知识的不对等性,导致二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不一样,患者方经常对当前医疗科技允许范围内得到的结果难以接受,故产生医疗纠纷;再者,人们的法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加强烈,医疗诉讼越来越多;最后,某些医疗机构管理职能欠缺和一些医生技术不精、责任心不强或者由于情绪或身体状况欠佳而未对患者尽到最大的注意义务,所以医疗行为出现意外的几率就又增大了。
医疗责任险作为一个高风险的险种,即使在发展了几十年的西方国家仍面临巨额的赔偿压力。杭州市分公司自2002年11月在市属医院承保了医疗责任险后,随着患者的索赔意识增强,呈现案件数增多、案均金额加大、赔付率逐年提高、保险公司赔付压力越来越大的态势。2002年度保单项下赔款金额79.7万,案件数31个,案均金额2.57万元;2006年保单项下赔款金额229.5万,案件数77件,案均金额2.98万元。四年半赔款金额、案件数和案均金额增涨幅度分别是188%、148.4%和15.6%。2002年保单项下赔款1万以下案件占比41.94%,2006年5月保单项下赔款1万以下案件占比44.44%,增幅5.96%。
2010年7月份开始承保的杭州市政策性医疗责任保险业务至今刚好整3年,收取保费1835万元,共计赔款1556万元,案件数324个,赔付率85%。由于是约定赔付率,超出部分要补交保费,医疗机构将超出部分的赔款自行处理,未向保险公司报案,故无法统计,实际赔款数远超过保险费。
3、保险公司无法发挥风险管理功能。
不少医疗机构投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但更主要的是希望保险公司积极介入纠纷的处理,将矛盾转移到院外。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医疗责任保险仅能将部分经济赔转嫁给保险公司,至于纠纷的处理基本上还是靠医院自己。
与经营其它险种不同,保险公司因医疗责任险经营时间较短,本身对医疗风险防范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同时市场上也极匮乏兼备医疗、法律、保险三方面知识的人才,无法为被保险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方面的防灾防损服务,因此,难以实现我司的风险管理功能。作为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既要懂得保险承保理赔实务,又要熟悉医疗专业技术,做好跟踪服务,参与纠纷调解与处理,还要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法律知识。目前保险公司在核保、理赔方面往往缺少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在承保和理赔阶段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如医疗鉴定机构来完成相关工作,在理赔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保险公司服务不配套,达不到医疗机构投保的目的。
而且由于投保的医院不够多,保险经营的基础理论“大数法则”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难以实现医疗风险社会化分担的现实目的,患者的利益依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医院也不能减轻医疗纠纷的困扰。
4、责任不清,无责赔付。
医疗责任保险涉及医生、患者及保险公司三方利益,但三方的利益是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就保险公司而言,承担医疗责任事故导致经济赔偿损失;而在医院及医生方面,最怕承担医疗责任事故,怕其会影响其声誉、品牌以及医生的职业前途,从而医院及医生一般只愿意称其为医疗纠纷、医疗过错、医疗缺陷,不积极采用医疗责任保险等手段和方法来解决;患者方面,不论是否是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残疾,其家属都希望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最终各种医疗纠纷都通过赔款来解决问题,造成无责赔付,赔付率不断上升,使得医疗责任险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5、缺少真正独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
在我国,缺少一个独立、权威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由各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组成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公正性备受指责,其独立性公正性受到质疑,所作鉴定很难得到患者方面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医学专业性很强,各鉴定机构的水平又良莠不齐,一些复杂案件的责任很难被明确认定。
6、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医疗责任保险承担的是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因此尚未完善的法律法规无疑是制约责任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在司法界对于医疗事故的判决是否完全遵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尚有不同观点。对于未构成医疗事故但医疗机构存在一定过错的事件,医疗机构是否还要承担赔偿责任等问题,缺乏统一的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司法解释,医疗机构涉及人身损害的赔偿金额将大大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将会加大。
7、医疗机构投保意愿不足。第二阶段,由人保财险杭州市分公司作为主承保的杭州市政策性医疗责任保险虽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利益,同时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推进,但赔付和所交保费挂钩使其于保险本意不符,更像是一种基金,所以医疗机构在失望以后对医疗责任保险不看好,认为与其买保险还不如自己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基金来处理医疗纠纷。最后,许多医疗机构对自己的技术过于自信或者对医疗损害的发生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买医疗责任保险没有什么利益,而且高额的保费还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三、今后发展的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消费维权意识日益加强。患者与医疗机构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事件发生将更频繁。依法处置医疗纠纷事件,保护医患双方利益,缓解医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医疗责任保险,保险公司的赔款直接保障了医院或医生的利益,将其数量不可预见的法律赔偿责任的风险转换成定额的保险费。因此,医疗责任保险既转嫁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执业风险,又实现了医疗机构经营成本的可控。同时医疗责任保险又为患者间接提供了权益保障机制。所以发展医疗责任保险是有效地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手段。
针对现行医疗责任险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克服:
1、设立法定保险,完善法律体系。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医疗责任保险才会有充分发展的基础。医疗责任保险是一种具有较强公益性的保险产品,其健康发展关系到保险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第一,医疗责任保险保障的是医院和患者双方的利益,保险赔偿金最终会落到患者的手上,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经确认属于保险责任,患者可以及时从保险公司处得到补偿。医疗机构可以减少精力参与纷繁复杂的诉讼纠纷。医务人员从繁多的医疗纠纷案件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医院也免受经济损失,保持经营稳定,同时也因此有财力购置先进设备和投入科学研究,从而提高医院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第二,强制具有保险主体资格的医疗机构和个人投保,可以有效的防止逆选择。使医疗事故风险符合风险大量的原则,便于保险公司合理制定费率,维持自己的经营稳定,对投保方和保险方都有益。第三,由于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造成医师心理压力过大。有些医师采取一些“保守防范性”治疗,如不愿做风险大的手术,可以凭经验诊断的疾病却硬要进行仪器检查等。这种减少医师自身风险的做法不利于医学技术发展,有损患者利益,还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实行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后,这种状况将大为减少。因此,应考虑对医疗责任险实行强制保险。
2、建立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
只有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做出的鉴定结果才有公信力。改变现行的同级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做法,由中华医学会抽调各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库,对各类医疗事故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鉴定小组。或组建有资质的民间医疗事故鉴定机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鉴定机构市场化,专家选取随机化。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彻底从卫生行政部门中独立出来,推向市场。可借鉴日本的经验,成立依法注册的专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所,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办事场所、专职的工作人员、合法的资产和经营来源。同时,将所有具有一定资质以上的专家录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进行盲审并支付相关费用,以求改变目前由医学会负责鉴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各自为营的状况,促使医疗事故鉴定更加公正,医疗责任保险理赔更加便捷,医疗事故纠纷调解机构更加专门化。
3、明晰事故责任,不搞无责赔付。
在法定医责险范围内应有明确的事故责任和统一的赔偿标准,对相关事故责任人应建立档案,在次年承保时要实行上浮费率,对责任不清责任人不确定的不能搞无责赔付。
4、保费厘订应多维度测算,同时要实行从人原则。
医疗事故的发生除医疗设备等外部原因外,医技人员的素质、从事的岗位及责任心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要根据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及医疗人员不同岗位确定基础保费,再根据各单位事故发生率进行费率浮动,以“公平公正、保本微利”的原则,加强与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协商合作,合理设计条款、科学厘定费率,满足多样化医疗责任保险需求。
5、商业医责险保障更全面。
全国统一的法定医责险所提供的是最基本的保障范围,全国地域大,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保不同保额的商业医责险,以满足其保障范围。如将医疗意外责任保险、医疗机构场所责任保险、医务人员遭受伤害责任保险等作为附加险加入其中,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投保险种。同时考虑各投保医疗机构的等级、规模、历年发生医疗责任事故赔偿数额等因素,逐个单位、逐年设计投保金额,细化医疗责任保险产品,本着多投多得,“一家一策”等方式开发设计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另外,逐年调整保费,提高医院续保医疗责任保险的积极性。在根据医院不同情况设定最低保费的前提下,发生索赔事故后的保险费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合理调整。若当年发生医疗责任事故少并且理赔数额低于某一额度,则以医院为核算单位将下一年度保费金额同比下调;如果本年度医疗责任事故频发并且理赔数额高于某一额度,则以医院为核算单位将下一年度保费金额同比上浮。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医院增强其注意义务,更能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第二篇: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医疗卫生综合服
务能力、各项卫生指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均居全省前列,部分项目居全国先进水平,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市现拥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9家,其中政府办医院29家(三级2家、二级3家、一级17家,未评级7家),另有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皮肤病防治所、结防所、中心血站各1家。社会医疗机构(含医院、门诊部、诊所等)87家。病床数5571张,每千人口病床3.9张;每千人口医生数2.37人。我市现有卫生技术人员80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20人,中级职称人员1427人,高、中、初级比例日趋合理。博士15人,硕士147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市XX医院开展的多种器官移植技术、心脏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等技术、市XX医院开展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市XX医院的骨伤科都已达到省的先进水平。从城市到乡村,形成较合理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群众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在15分钟内即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趋于完善
“非典”过后,我们协助市政府,制订了《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按照市政府《XX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工作思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架构不断完善,并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基础建设,市政府斥资2.3亿元新建市疾病防控制中心和市XX医院(市传染病院),新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在2006年完成,将于2007年初投入使用。在镇区建立了21个相对独立的防保所和3个卫生监督分所,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含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为加快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市卫生监督所编制由20人增加到50人,另有178名卫生监督员分散在各个镇区医院;市疾病控制中心人员编制由153人增至203人,为稳定镇区医院公共卫生队伍,市政府根据服务人口数,特设252名镇区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编制,在镇区专司公共卫生服务。而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已设立了专(兼)职防保员256人。2006年,完成延伸各镇区医院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由此自上而下,公共卫生服务架构健全和队伍稳定,从而使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医疗急救体系和血液管理不断完善
依托市XX医院的市“120”急救中心,下设包括市XX医院、市XX医院在内的28家医院急救站,形成市、镇(区)二级急救网络,覆盖全市各个区域,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了现代化的指挥调度系统,中心与28个急救站之间实行微机联网,全面实现微机化调度。全市现拥有“120”救护车50辆,从事急救医疗的医务人员共有393人,整个医疗急救体系实行统一调度、统一医院救护车标识、统一车载急救配置、统一急救人员服装、统一急救质量标准的管理模式。“120”急救中心依据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各网络急救站的紧急救治情况实施监控和动态考评,以保证整个急救体系快速、有效、安全、有序运作,全面提升了我市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市xx血站自1991年成立以来,严格采供血管理,至今从未出现因采供血失误而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98年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后,共有14多万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年供血量约6-8吨,无偿献血连续六年100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并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拓展
我市从2000年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部门合作,逐年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0个(规划建站272个),建站完成率为47.79。社区卫生服务人口1141879人,覆盖率为81.09。其中东凤镇已建成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100。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够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为我市城乡居民人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用比较低廉的费用就能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是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5年,全市参加合作医疗
第三篇: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设了林州市“三馆”、滑县文化娱乐中心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截止2004年,全市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115个,其中,公共图书馆7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15个,影剧院13家,乡镇文化站92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在建设完善县(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上,2001年,正式启动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两馆”项目占地102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预计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3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了殷墟博物馆工程。该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建成完工。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雕塑《商魂》等。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在我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文物征集)。建设工期3-5年,分三期建设。大型青铜雕塑《商魂》是突出展现殷商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选址在殷墟附近的殷墟路和纱厂路交叉处,总投资2000万元,该雕塑长26米,宽14米,高8米,设计方案2003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金奖,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和筹建中。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安阳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安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2004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1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3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3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06家,电子游戏5家,演艺场所5家,台球厅16家,溜冰场3家,保龄球馆2家,KTV量贩9家,综合性娱乐场所3家。年营业收入为3650万元,上交营业税260余万元。
国办文化“以文补文”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达149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89人。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文献信息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民间艺术培训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如:市群艺馆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文化设施优势,常年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书法学习班、美术专业高考培训班等,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艺术人才近万人,其中有100余人考入中央美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国家高等艺术学府,在安阳市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全市艺术培训教育叫得响的品牌。仅2004年,该馆的三产收入就达90万元。林州市文化馆利用群众集资、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开办多媒体阅览室、歌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搞演出策划、商业演出,搞灯光音响租赁服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单位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国办文化单位在广告策划、装裱、幼儿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安阳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博物馆、纪念馆5个,殷墟等AAAA级风景区3个,文物专业保护机构8个,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一级品17件,二级品601件,三级品8500余件。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为安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一申四创”工作,投入资金1.8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袁林一期保护、天宁寺保护维修、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工程,使各文物景区的文物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物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
第四篇: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设了林州市“三馆”、滑县文化娱乐中心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截止2004年,全市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115个,其中,公共图书馆7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15个,影剧院13家,乡镇文化站92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在建设完善县(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上,2001年,正式启动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两馆”项目占地102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预计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3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了殷墟博物馆工程。该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建成完工。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雕塑《商魂》等。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在我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文物征集)。建设工期3-5年,分三期建设。大型青铜雕塑《商魂》是突出展现殷商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选址在殷墟附近的殷墟路和纱厂路交叉处,总投资2000万元,该雕塑长26米,宽14米,高8米,设计方案2003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金奖,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和筹建中。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安阳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安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2004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1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3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3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06家,电子游戏5家,演艺场所5家,台球厅16家,溜冰场3家,保龄球馆2家,KTV量贩9家,综合性娱乐场所3家。年营业收入为3650万元,上交营业税260余万元。
· 国办文化“以文补文”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达149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89人。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文献信息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民间艺术培训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如:市群艺馆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文化设施优势,常年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书法学习班、美术专业高考培训班等,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艺术人才近万人,其中有100余人考入中央美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国家高等艺术学府,在安阳市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全市艺术培训教育叫得响的品牌。仅2004年,该馆的三产收入就达90万元。林州市文化馆利用群众集资、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开办多媒体阅览室、歌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搞演出策划、商业演出,搞灯光音响租赁服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单位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国办文化单位在广告策划、装裱、幼儿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安阳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博物馆、纪念馆5个,殷墟等AAAA级风景区3个,文物专业保护机构8个,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一级品17件,二级品601件,三级品8500余件,工作计划《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为安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一申四创”工作,投入资金1.8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袁林一期保护、天宁寺保护维修、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工程,使各文物景区的文物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物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汤阴剪纸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作品有1000多件。进入21世纪,汤阴剪纸又相继被运往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受到高度赞誉。内黄现代民间绘画近年来多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到国外展出,引起很大轰动效应。曲沟抬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巡演,引起极大反响。目前,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等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1993年、2003年,内黄县(现代农民画)、汤阴县(剪纸)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第二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片面认识,担心一提发展文化产业,财政就会“断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一点在一些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各县(市、区)文化设施仍很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基础设施欠帐多。如市少儿图书馆至今有馆无舍。除林州市外,其它县(市、区)都普遍存在有馆无舍、馆舍陈旧、条件较差的现象,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低,有的甚至名存实亡。
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近些年,县乡两级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县乡文化单位基本处于“守摊子”的状况。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根本起不到作用,同时,也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特别是国办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还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我市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二)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四)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以影剧院脱困为重点,加快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分为三步:一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努力为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岗职工提供医保、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现有影剧院进行资产评估,为整体开发做好准备;三是吸收国内外经验,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产,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利用,解决影剧院生存困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
(五)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大力发挥安阳市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形成产业规模。
(六)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
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尽快制定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快推进全省和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文化经营,创办文化产业,尽快形成文化产业多元投资体制,为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
3、尽快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包括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产业组织等政策,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
4、制定切实可行文化人才政策,积极改进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完善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为实施“文化兴市”凝聚人才。
········
第五篇: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设了林州市“三馆”、滑县文化娱乐中心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截止~年,全市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115个,其中,公共图书馆7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15个,影剧院13家,乡镇文化站92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在建设完善县(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上,XX年,正式启动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两馆”项目占地102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年3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了殷墟博物馆工程。该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建成完工。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雕塑《商魂》等。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在我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文物征集)。建设工期3-5年,分三期建设。大型青铜雕塑《商魂》是突出展现殷商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选址在殷墟附近的殷墟路和纱厂路交叉处,总投资XX万元,该雕塑长26米,宽14米,高8米,设计方案~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金奖,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和筹建中。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安阳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安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1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3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3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06家,电子游戏5家,演艺场所5家,台球厅16家,溜冰场3家,保龄球馆2家,ktv量贩9家,综合性娱乐场所3家。年营业收入为3650万元,上交营业税260余万元。
国办文化“以文补文”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达149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89人。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文献信息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民间艺术培训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如:市群艺馆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文化设施优势,常年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书法~、美术专业高考培训班等,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艺术人才近万人,其中有100余人考入中央美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国家高等艺术学府,在安阳市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全市艺术培训教育叫得响的品牌。仅~年,该馆的三产收入就达90万元。林州市文化馆利用群众集资、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开办多媒体阅览室、歌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搞演出策划、商业演出,搞灯光音响租赁服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单位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国办文化单位在广告策划、装裱、幼儿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安阳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博物馆、纪念馆5个,殷墟等aaaa级风景区3个,文物专业保护机构8个,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一级品17件,二级品601件,三级品8500余件。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为安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一申四创”工作,投入资金1.8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袁林一期保护、天宁寺保护维修、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工程,使各文物景区的文物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物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汤阴剪纸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作品有1000多件。进入21世纪,汤阴剪纸又相继被运往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受到高度赞誉。内黄现代民间绘画近年来多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到国外展出,引起很大轰动效应。曲沟抬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巡演,引起极大反响。目前,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等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1993年、~年,内黄县(现代农民画)、汤阴县(剪纸)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第二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片面认识,担心一提发展文化产业,财政就会“断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一点在一些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各县(市、区)文化设施仍很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基础设施欠帐多。如市少儿图书馆至今有馆无舍。除林州市外,其它县(市、区)都普遍存在有馆无舍、馆舍陈旧、条件较差的现象,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低,有的甚至名存实亡。
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近些年,县乡两级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县乡文化单位基本处于“守摊子”的状况。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根本起不到作用,同时,也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特别是国办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还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我市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二)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四)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以影剧院脱困为重点,加快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分为三步:一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努力为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岗职工提供医保、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现有影剧院进行资产评估,为整体开发做好准备;三是吸收国内外经验,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产,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利用,解决影剧院生存困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
(五)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大力发挥安阳市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形成产业规模。
(六)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
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尽快制定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快推进全省和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文化经营,创办文化产业,尽快形成文化产业多元投资体制,为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3、尽快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包括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产业组织等政策,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4、制定切实可行文化人才政策,积极改进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完善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为实施“文化兴市”凝聚人才。